Workflow
AI员工
icon
搜索文档
万字干货 | 克而瑞 CEO 张燕发布《 2025 房地产行业 AI 应用发展报告》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9-19 17:42
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政策红利黄金期。2025年,国家密集出台了"人工智能+"和"城市更新"系列政策,政策 支持呈现出从普惠性向精准性转变的特征,聚焦于三个核心方向: 第一,推动 AI 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 AI 技术与实体经济实现深度结合,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第二,构建数字中国建设的新格局。 政策将生成式 AI 应用列为重点发展方向,特别强调高质量数据集的建 设,凸显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战略地位。 第三,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前期数字化建设基础上,对 智慧城市概念进行升维,将 AI 技术深度融入城市治理、规划与发展的各个环节。 2025 年 9 月 13 日上午,由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工智能应用分会承办的"数字化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 。本次 活动汇聚了央国企、头部房企、科技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各省市行业协会代表。会议聚焦"AI 在房地产行业的 应用",深入挖掘 AI 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场景,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发展、推动 AI 从测试走向业务、 打破技术应用壁垒、推动 AI 普惠化和平民化,并致力于生态化建设,共建行业基础设施。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
一文看懂“人工智能+”:十年一遇的大机遇
虎嗅APP· 2025-08-30 21:32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行动将带来十年一遇的重大发展机遇 其影响深度和广度将远超十年前的互联网+ 推动社会进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阶段 [8][12][57] - 人工智能+的核心逻辑是赋能而非连接 将从根本层面重塑生产力 创造增量而非仅优化存量 [25][29][57] - 文件明确了分阶段实施时间表:2027年实现70%应用普及率 2030年达到90%普及率且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12][13][14]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本质差异 - 互联网+本质是连接革命 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连接人与服务/商品 核心是优化存量和提升效率 未改变产品本身 [18][21][22] - 人工智能+核心是赋予智慧 通过AI深度参与设计、生产、维护全链条 从工具转变为伙伴和外脑 创造增量并重塑生产力 [25][27][29] 具体应用方向与行业影响 - 科学技术领域:AI将替代重复性实验和数据分析工作 解放人类进行高维度思考和创造 把科学发现从偶然变为必然 [33][34][35] - 产业发展领域:将诞生智能原生新业态 工业实现黑灯工厂和预测性维护 农业实现精准施肥和病害预警 服务业出现AI理财顾问和法律咨询 [36][38][42] - 消费提质领域:以智能体和万物互联为核心 个人专属AI助手将主动管理生活 实现环境自适应和个性化娱乐内容生成 [39][42] - 民生福祉领域:教育实现因材施教和资源公平 医疗实现健康管家和早期疾病筛查 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42][45] - 治理能力领域:智能交通系统动态优化红绿灯 政务办理实现政策主动找人 安全监控实现违规操作实时预警 [44][46] 实施路径与量化目标 - 2027年目标: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达到类似2015-2018年移动支付的普及速度和体感 [12] - 2030年目标: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AI成为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 [12][13] - 2035年目标: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深度融入法律、伦理、文化等社会形态 [14] 产业变革特征 - 工业制造:AI实现轻量化设计(如汽车零件减重30%强度增50%) 微米级瑕疵检测和预测性维护(72.5小时故障预警) [28][42] - 农业生产:高光谱分析实现精准施肥(仅对3亩缺氮地块补肥) 育种周期大幅缩短 预期收益提升15% [29][42] - 服务行业:新药研发周期从十年缩短至1-2年 法律咨询30秒分析500页合同 设计行业瞬间生成100张效果图 [38][42]
一文看懂“人工智能+”:十年一遇的大机遇
虎嗅· 2025-08-27 09:24
文件核心观点 - 文件重要性远超2015年"互联网+"指导意见 标志着智能经济成为未来核心增长极 [6][18] - 人工智能+本质是"赋能"而非"连接" 将重塑生产力本身并创造全新业态 [34][40][71] - 提出分阶段实施目标:2027年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 2030年超90%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社会 [13][16][19] 实施时间表 - 2027年目标: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达到类似移动支付的普及速度 [13][15] - 2030年目标: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AI成为水电般的基础设施 [16][18] - 2035年目标: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社会形态将发生根本变革 [19][21] 与传统互联网+差异 - 互联网+核心是"连接" 通过信息化优化存量效率 本质是超级中介平台 [25][30][40] - 人工智能+核心是"赋能" 通过智能化创造增量 从工具升级为生产伙伴和外脑 [34][36][40] - 具体案例:智能工厂实现AI全流程设计生产维护 农业实现AI精准施肥管理 [37][39][51] 重点发展领域 - 科学技术:AI加速新药研发(周期缩短至1-2年) 新材料发现 宇宙探索等 [45][46][47] - 产业发展:推动智能原生企业诞生 工业实现黑灯工厂 农业转向AI管理 服务业普及专业AI顾问 [49][50][51] - 消费提质:基于智能体和万物互联 实现环境自适应与个性化娱乐服务 [52][55] - 民生福祉:教育实现因材施教 医疗实现健康管家 显著提升公共服务公平性 [56] - 社会治理:智能交通优化通行效率 政务实现"政策找人" 安防实现精准预警 [58][59] - 全球合作:推动开源生态建设 参与制定国际AI规则 提升全球影响力 [60] 产业影响与机遇 - 将创造全新职业形态 同时替代重复性流程化工作岗位(翻译/客服/流水线工人等) [64][65] - 凸显人类独特价值:创造力/审美/同理心/复杂沟通等能力重要性提升 [66][68] - 催生创业机会:各行业均可用"人工智能+"思路重构 提出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68]
国家出手,全民重构: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36氪· 2025-08-27 09:00
国家AI战略规划 - 中国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国家级AI战略蓝图,明确时间表和落地任务[2][3] - 目标为三年内AI应用普及率超70%,五年内AI成为经济主引擎,十年内AI构成社会底层操作系统[4][30][34] - 战略定位AI为智能经济主导的新增长极,而非单纯技术工具[26][39]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差异 - 互联网+本质是连接革命,通过平台中介提升信息对称和交易效率[8][9] - 人工智能+核心是赋能革命,通过AI重构流程、岗位和产品底层逻辑[10][24] - 互联网+驱动效率提升,人工智能+驱动生产力变革[25] 行业应用场景 - 制造业:AI实现智能设计(生成优化设计图)、智能生产(3D打印与AI质检)、预测性维护(提前70小时故障预警)[12][13][59] - 农业:AI通过卫星图像与传感器实现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控和无人化作业[17][19][21] - 教育:AI提供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认知路径定制学习方案[23][65] - 医疗:AI实现健康预警、影像分析和老年人陪护[67][68] 技术发展路径 - 2027年目标:智能终端及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AI成为生活基础配置[30][31] - 2030年目标: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34][37] - 2035年目标:社会全面步入智能经济阶段,法律、伦理及治理体系重构[40][41][42] 六大重点方向 - 科学技术:AI加速新药研发、材料设计和天文数据分析,提升科研生产力[54][55] - 产业发展:推动智能制造(黑灯工厂)、智慧农业(数据决策)和服务业智能化(AI客服)[57][58][60] - 消费提质:智能体(Agent)成为新入口,实现万物互联与个性化服务[60][62][63] - 民生福祉:AI促进教育公平与医疗普惠,覆盖偏远地区[64][66][68] - 治理能力:城市大脑优化交通调度(绿波通道),智能政务简化流程[70][71][73] - 全球合作:通过开源共享(模型代码)参与全球AI规则制定[74][75][78] 经济与社会影响 - AI将催生新职业(农业数据分析师)、新商业模式(AI原生企业)和行业生态[37][39][57] - 社会面临再分层,AI使用能力决定个体在主流社会的参与度[46][47] - 政策资源聚焦AI产业,推动形成下一代经济形态[39][80]
中金:维持万物云(02602)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7.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9:31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万物云跑赢行业评级及27.5港元目标价 对应12倍2025年核心P/E和6%上行空间 [1] - 预计2025-2026年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4%和13% 分别达25.40亿元和28.59亿元 [1] - 公司交易于11倍2025年核心P/E和7.3%股息收益率 [1]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同比增长3%至181.4亿元 毛利润同比增长4%至24.9亿元 [2] - 1H25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13.2亿元 毛利率同比持平 [2] - 宣告每股派息0.951元 派息额11亿元 派息率达核心净利润83% [2] - 住宅物管毛利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12.9% [4] - 销管费用额同比下降4% 费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6.5% [4] - 账面现金114.6亿元 [5] 业务发展 - 住宅合约年化饱和收入净新增10.3亿元 其中存量住宅达6.7亿元且同比增长31.5% [3] - 弹性定价解决方案签约22个项目 饱和收入7500万元 接洽中项目合同额超12亿元 [3] - 商企合约年化饱和收入净新增12.5亿元 [3] - 能源管理服务落地13个项目 [3] - 住宅物管收入同比增长10.4% 商企物管收入同比增长7.7% [3] - 完成300个蝶城提效改造 覆盖在管项目总量38% 带来毛利提升2.3亿元 [4] 战略规划 - 聚焦三大方向:物业服务升级 社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AI应用助力管理提效 [5] - 规划现金使用于同业收并购和科技化建设 [5] - 在发展基础上兼顾股东回报 [5] 风险管控 - 关联方贸易应收款总额26.02亿元 较2024年末仅增加1.56亿元 [6] - 万科企业质押45.69%的万物云股份 占总持股57.12% [6]
上半年专项债发行增四成,现金买黄金超10万需上报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02 23:45
专项债发行 - 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21607亿元 同比增长44 7% [1] - 2024年专项债额度4 4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5000亿元 重点投向基建 土地收储及消化政府欠款 [1] - 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 6% 财政靠前发力效果显现 [1] - 专项债用途扩展至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新领域 搭配特别国债形成组合拳 [1] - 三季度预计发行继续提速 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卖维持流动性宽松 [2] 美国制造业PMI - 6月ISM制造业PMI为49 连续四个月萎缩 新订单指数创三个月最大跌幅至46 4 [3] - 就业指数降至45 订单积压指数创一年最大跌幅至44 3 连续33个月收缩 [3] - 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2 9超预期 与ISM数据偏差反映内需强外需弱 [3] - ISM调查侧重跨国企业预期 Markit聚焦本土中小企业实际经营 [4]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囤积原材料 Markit PMI后续或承压 [4] 淘宝闪购补贴 - 宣布12个月内投入500亿元补贴计划 涵盖消费者红包与商家减免 [5] - 5月上线后日订单量突破6000万单 超预期增长 [5] - 饿了么与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强化本地生活布局 [5] - 双向补贴模式同时维护消费者与商家利益 但现金消耗压力显著 [6] - 阿里年内已规划千亿级AI投入与百亿股票回购 资金压力叠加 [6] 金融业AI应用 - 纽约梅隆银行部署数十名AI数字员工 拥有独立账号与任务处理能力 [7] - 高盛向万名员工推出内部AI助手 摩根大通规划全员配备AI [7] - AI员工可自主编程修复BUG 但存在数据泄露风险 [8] - 亚马逊运营网络达100万台机器人 接近人类员工数量 [9] - 75%配送业务获机器人协助 单设施员工数降至16年最低 [9] 贵金属监管 - 现金交易超10万元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覆盖黄金白银及宝石 [11] - 新规针对现金交易 移动支付不受影响 [12] - 强化非法资金流动监管 堵住贵金属跨境转移漏洞 [13] 公募基金表现 - 上半年87 1%基金实现正收益 44只收益率超50% [14]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7 86% 中位数收益4 81% [14] - 创新药与北交所主题基金领涨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 [14] A股市场 - 沪指微跌0 09%至3454点 创业板指跌1 13% [16] - 光伏 海洋经济 钢铁板块活跃 军工 半导体领跌 [16] - 市场转向传统行业"困境反转"逻辑 热点持续性待观察 [17]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6-23 19:47
国家战略部署 -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 安全 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1] - 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2] - 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 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 [2] 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 - 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赋能 在政策引导 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等多轮驱动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 中央企业携手中小企业在工业制造 能源电力 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超500个场景布局应用人工智能 [3] - AI算法驱动生产使数亿菌群24小时优化发酵工艺效率提升十倍 仿真大模型将空气动力计算效率从一天缩短到10秒级 [3] 基础设施与创新生态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 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 算力总规模居世界前列 [2] - 一体化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不断筑牢人工智能发展底座 [2] - 打造全球最活跃的人工智能应用市场 完整产业链吸引上千名平均年龄三十岁的人工智能人才创业 [3] 人才培育体系 - 加速构建多层次人工智能人才培育体系 各地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实施人工智能人才计划 [3] - 推出人工智能训练师 人机交互设计师等新职业新工种 [3] - 部署人工智能应用就业育人项目惠及学生超过620万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