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PU服务器
icon
搜索文档
访四家浙企,听创新四重奏
新华网· 2025-09-10 16:55
9月7日至8日,由中央统战部牵头组织的全国主要媒体考察团深入浙江,集中调研了新华三集团有限公 司、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家民营企业。为何 锁定这四家? 云深处是足式机器人领域的新锐科技企业,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朱秋国还有一个身份 是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导,体现了浙江浓厚的"产学研一体化"创业氛围。 纤纳光电则源于三名海归青年的回国创业。据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姚冀众介 绍,留学期间一次与余杭区招商队的偶遇,竟意外促成了回国创业的契机,是浙江全球引才的生动案 例。 背景不同,发展阶段各异,但这四家企业都独独"死磕"创新。它们恰好代表了浙江民营企业创新的四种 典型路径—— 这四家企业背景各异,却都实力不凡。在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新华 三和万事利均上榜。 新华三是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巨头,也是一家具有多元经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历经华为、3COM、惠 普、紫光股份等股东变化,也是浙江民企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 万事利是浙江人熟知的老牌丝绸企业,已有50年历史,是典型的浙商二代接班企业,保留着浓厚的浙商 精神印 ...
英伟达的局:狂撒15亿美元,从Lambda那租到了搭载自家AI芯片的GPU服务器
机器之心· 2025-09-06 14:00
英伟达与Lambda合作交易 - 英伟达与小型云服务提供商Lambda达成总额1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1] - 交易包含两笔:13亿美元租赁1万个搭载英伟达AI芯片的GPU服务器(4年期)及2亿美元租赁8000台同类服务器(未明确时间) [1] Lambda公司背景 - Lambda成立于2012年 主要商业模式为租赁搭载英伟达GPU的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空间 [2] - 英伟达此前已向Lambda提供芯片并进行投资 此次交易后成为其最大客户 [3] 英伟达战略动机 - 通过投资小型云服务商(如Lambda、CoreWeave)并租赁其服务器 形成资金"内循环":云服务商用融资购买英伟达芯片 英伟达租赁服务器提升双方收入 [4] - 此举可巩固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主导地位 应对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大客户自主研发芯片的竞争威胁 [8] - 类似案例CoreWeave(英伟达扶持后于2025年3月完成15亿美元IPO)证明该模式可行性 [7]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英伟达通过投资+供应链+客户三重角色绑定小型云服务商 重塑云计算市场竞争格局 [3][8] - 云服务商通过此类合作获得可观收入并提升IPO可能性 英伟达同时从芯片销售和股权投资中获益 [4]
IDC:2025年全球ICT市场总投资规模接近5.9万亿美元 有望在2029年增至7.6万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3:57
全球ICT市场总体规模 - 2025年全球ICT市场总投资规模接近5.9万亿美元 2029年增至7.6万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7.0% [1] 中国ICT市场总体规模 - 2029年中国ICT市场规模接近8894.3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7.0% [2] - "国补"政策带动消费端产品出货量规模增长 为市场升级提供空间 [2] 中国企业级ICT市场 - 2025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3147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14.3% [4] - 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12.2% 2029年市场规模达4889.2亿美元 [4] - 人工智能及算力部署成为市场增长核心引擎 [4] - 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投资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1.7% [4] - 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获得更多市场契机 [4] - 中国IaaS支出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4.7% [4] 技术维度分析 - 硬件市场支出规模最大 2029年将超2495.5亿美元 [6] - 企业级软件市场支出增速最高 五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3.6% [6] - IT服务在企业架构优化 系统集成 云平台部署等关键环节发挥全链条支撑作用 [7] 行业投资洞察 - 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2.9% 2029年投资规模近1506.5亿美元 [8] - 教育行业因AI应用和政策推动实现快速增长 [8] - 批发零售行业加速拥抱公有云 受新零售业态增长和政策推动 [8] 企业规模分析 - 超大型企业(1000+员工)占2025年ICT投资近三成份额 [9] - AI应用催生定制化服务机遇 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分流中小企业客户 [9] - 头部云厂商转向大客户战略 客单价提高但定制化需求压力加剧 [9] 市场研究覆盖 - 预测数据覆盖全球9大区域 120项技术 27个行业 5大企业规模等多个维度 [9] - 支出指南为IT厂商 行业用户和投资机构提供战略规划 产品研发和数据支撑 [10]
刚刚,沐曦回应问询!
是说芯语· 2025-08-28 12:59
公司产品结构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研发设计销售 产品包括训推一体系列(曦云C500 C550)和智算推理系列(曦思N100 N260)[3] - 2024年训推一体系列收入721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97% 其中曦云C500(含板卡服务器)收入占比61% 曦云C550占比36%[4][5][7] - 2025年1-3月训推一体GPU板卡毛利率56% 较2024年63%有所下降 智算推理系列GPU板卡毛利率6% 较2024年10%下降[4][5] - 产品交付形态以GPU板卡为主 2025年1-3月板卡类收入占比97% 服务器类收入占比降至0.32%[19][21] 市场竞争地位分析 - 全球GPU市场由英伟达(2024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占比89%)和AMD(2024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占比49%)寡头垄断[6][9] - 国内竞争对手包括华为海思 燧原科技 昆仑芯等ASIC/DSA架构企业 以及寒武纪(2024年云端产品收入占比99%)海光信息等通用架构企业[1][6] - 公司产品在单卡性能层面对标英伟达A100 互连技术MetaXLink达到英伟达H200水平 但软件生态注册用户仅15万人 与英伟达数百万CUDA开发者存在差距[30][31] - 2024年国内人工智能训练推理芯片市场中 公司产品覆盖率低于国际厂商 在互联网企业客户开拓进度滞后于部分国内友商[23][29] 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 - 人工智能芯片迭代周期通常为2年 公司用3年实现两款芯片流片量产 曦云C500于2024年2月量产 下一代曦云C600于2025年7月回片[10][11] - 自主研发MXMACA指令集 包含600条计算指令和800条渲染指令 产品兼容CUDA生态 支持降低客户迁移成本[15][30] - 核心优势在于完全自主掌握GPU IP 指令集和架构 能快速响应客户技术需求 国产供应链布局领先[27][28] 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 - 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 IDC预测国内训练算力年复合增速50% 推理算力年复合增速190%[33][34] - 训练芯片在AI服务器中价值占比73% 推理芯片价值占比25% 公司曦云C系列主要面向训练场景[33] - 云端智算将以通用型GPU架构为主流 端侧场景将出现专用型计算芯片作为补充 形成云边端一体化生态[35] - 地缘政治因素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为国内GPU厂商创造发展空间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和运营商智算平台[15][32] 商业化进展与客户结构 - 产品已赋能教科研 金融 交通 能源 医疗等行业 获得多个智算中心客户认可[15][27] - 互联网企业客户仍优先采购国际产品 国产GPU多集中于推理场景 训练场景导入缓慢 due to 测试周期长和生态薄弱[23][29] - 客户采购驱动因素包括产品性能 CUDA兼容性 集群稳定性以及供应链安全考量[15][26] 未来产品规划 - 主力产品持续聚焦曦云C系列 同时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应对推理市场需求增长[33] - 坚持GPU板卡为主要交付形态 通过PCIe板卡 OAM模组等多形态产品满足不同组网和散热需求[21][28] - 图形渲染GPU产品线已规划研发 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覆盖计算和渲染场景[36]
国盛证券:趋势再强化 市场加速对液冷行业进行重新定价
智通财经· 2025-08-11 14:16
液冷技术行业分析 液冷技术应用扩展 - 液冷技术从GPU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和ASIC芯片延伸,博通已将液冷引入交换机设备,AMD的MI355X明确采用液冷平台 [1][2] - 台系散热龙头如奇宏/双鸿预计未来两年水冷占比快速上升 [2] - 液冷产业破圈从概念走向实质,相关公司的收入构成、客户结构、产线扩张将发生边际变化 [2] 液冷技术市场驱动因素 - 单机柜功耗达120kW(以NVL72为例),风冷散热上限被突破,功耗压力成倍增长 [3] - Meta、谷歌、亚马逊等推进自有AI架构和集群,未来均有望安装液冷散热 [3] - 液冷系统从"样机展示"向"批量部署"快速演进,部署进度实质性推进 [3] - 市场对液冷趋势认知到"量变引发质变"拐点,Meta集群发布、NVL72更新、AMD集群发布加速行业重新定价 [1][3] 液冷行业竞争壁垒 - 芯片厂商倾向解耦方案以压缩成本、提高安装效率,云厂商偏好一体化集成交付模式以保障系统稳定性和运维协同 [4] - 具备冷板、CDU、UQD、冷却液、冗余控制和工程实施能力的系统集成商更受下游CSP大客户青睐 [1][4] - 系统集成能力决定厂商利润水平和未来生态战略位势,是抵御内卷的关键壁垒 [4] 行业标的推荐 - 核心推荐:英维克(兼具系统能力与出海能力) [5] - 建议关注:东阳光、曙光数创、申菱环境、高澜股份、科创新源、飞龙股份、川环科技、思泉新材、科华数据、鼎通科技等 [5][6]
伟仕佳杰(00856):稀缺的东南亚出海领军,有望显著受益于AI与跨境支付两大产业优势
天风证券· 2025-07-29 14:3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伟仕佳杰"买入"评级,目标价11.52港元,对应2025年12倍PE [3] - 当前股价8.85港元,较目标价有30%上行空间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25%,EPS为0.96港元 [3] 公司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亚太ICT分销龙头,2024年营收811亿元(+20.6%),归母净利润9.58亿元(+14.1%)[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59亿元,同比大增185%,库存周转天数仅46天 [1] - 三大核心业务:企业系统(476.56亿元)、消费电子(298.78亿元)、云计算(35.82亿元)[24] - 东南亚业务收入占比34%,2024年增速达74%,净利润占比51% [2] 行业趋势与增长动力 - 全球ICT支出2024年5.3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6.9万亿美元(CAGR 7%)[1] - 中国ICT市场规模2024年6,260亿美元,2028年预计7,517.6亿美元(CAGR 6.5%)[1] - 东南亚数据中心IT负载容量从2019年0.8GW增至2023年1.7GW,翻倍增长 [56] - 生成式AI驱动算力需求,中国AI支出2025年预计511.3亿美元(2025-2028年CAGR>25%)[66] 公司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东南亚布局覆盖9国,在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市场份额第一 [69] - 与英伟达、阿里云、华为云等300+科技巨头合作,阿里云业务2024年增长180% [88] - 自研RightCloud多云管理平台,服务全国30+智算中心 [95] - 拓展AI大模型服务(DeepSeek)和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2025年AI研发投入将增50%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037/1296/1555亿元,增速28%/25%/20% [3] - 云计算与AI业务收入预计2027年达200亿元,占比提升至12.9% [109] - 东南亚收入预计2027年达848亿元(2025-2027年CAGR 33%),占比超50% [109] - 当前估值9.2倍2025年PE,低于全球可比公司平均17.3倍 [110]
天风证券首次覆盖伟仕佳杰(00856.HK):稀缺的东南亚出海领军,有望显著受益于AI与跨境支付两大产业优势
格隆汇· 2025-07-29 14:23
公司概况 - 亚太区领先的科技产品渠道开发与技术方案集成服务商,专注于ICT行业解决方案,核心板块聚焦企业系统、消费电子、云计算领域 [2]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由637亿元升至81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20.6%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23年的8.3亿元增长至9.58亿元,同比增长14.09%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在2024年大幅提升至16.59亿元,同比增长185% [2]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ICT总支出规模约5.3万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6.9万亿美元,五年CAGR达7% [3] - 中国ICT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约6,26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7,517.6亿美元,CAGR为6.5% [3] - 2024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2,6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预计2028年将接近4,150亿美元 [3] - 截至2024年底,亚洲数据中心装机容量达到22,780MW,占比44%,位居全球首位 [4] 公司业务亮点 - 东南亚业务已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九国形成GPU、AI基建和消费电子多元布局,2024年区域收入同比大幅增至74%,净利润占比约51% [5] - 云业务与阿里云、华为云、AWS、Microsoft Azure、VMware等顶尖厂商共建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国内约30座以上智算中心 [5] - AI业务依托南京、重庆两大研发中心及1,000+认证工程师,自研DeepSeek一体机与大模型服务,2025年AI研发投入将增加50% [5] - 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与跨境支付场景落地,与东南亚ICT分销主业、云与AI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037/1,296.26/1,555.51亿元,对应增速约为28%/25%/20%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51/15.32/18.83亿元,对应增速为30%/22.4%/22.9% [6] - 给予2025年PE为12x,对应EPS为0.96港元,目标价为11.52港元 [6]
国产GPU加速突围:业绩爆发,上市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1:22
国产GPU芯片行业现状 - 国内头部GPU芯片公司在2024年迎来收入和潜在收益大爆发 得益于AI智算需求跃升 [1] - DeepSeek兴起推动国内AI芯片需求 尤其在AI端侧落地方面 2024年前三月头部公司收入快速成长 [1] - 自主架构和软件生态体系构建仍在蓄力 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1] - 国内计算芯片生态探索更高效聚合的成长方式 包括产业链整合 自研ASIC芯片 发力超节点集群 [1] 公司业绩表现 摩尔线程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4.32亿元 同比大增25702% [2] - 收入结构变化 2022年桌面级图形加速占7144% 2023年专业图形加速为主 2024年AI智算占7763% [2]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7232% 2023年为2784% [2] - AI智算产品增长源于大模型训练 推理部署 GPU云服务需求提升 [2] - 2024年合同负债173亿元 同比增长22037% [5] 沐曦集成电路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742亿元 同比暴增13549% [3] - 2024年训推一体GPU板卡占收入6899% GPU服务器占2829% [3] - 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 达2024年全年收入的43% [3]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5348% 2023年为6427% [4] - 2024年合同负债134亿元 同比增长29412% [5] 寒武纪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 同比大增423022% 归母净利润355亿元 同比大增25639% [5] 海光信息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7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533% [5] - 一季度合同负债3237亿元 同比增长25847%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英伟达 AMD芯片比例预计从2024年63%降至2025年42% [6] - 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如昇腾等 2025年占比预计提升至40% [6] - 英伟达在硬件和软件生态层面有近20年积累 地位难以撼动 [7] 技术路线与生态建设 - 沐曦集成电路提出全栈自主方向 自主构建MXMACA软件栈 兼容CUDA生态 [8] - 摩尔线程具备全栈IP技术自主化 支持万卡级规模扩展 单集群可部署超1000个计算节点 [8] - 沐曦集成电路预计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 摩尔线程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 [9] - 海光信息计划收购中科曙光 有望形成芯片到服务器的完整生态链 [11] - DeepSeek爆发推动国产GPU芯片公司适配 如沐曦曦云C550和摩尔线程MTT S4000完成大模型适配 [11] - 国内探索超节点集群产品 通过交换芯片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12] - 华为 寒武纪等自研ASIC芯片的必要性凸显 带动AI服务器市场向不同生态体系发展 [12]
兜里10个亿,全是募来滴!“手机保护壳第一股”杰美特:上市即连亏,跨界AI算力服务商能改命吗?
市值风云· 2025-07-10 18:0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杰美特主营业务为手机保护壳生产销售,主要采用ODM/OEM模式(营收占比超70%)和自有品牌模式 [7][8] - ODM/OEM核心客户华为2019年贡献营收3.77亿(占比45%),但受美国制裁影响2022年华为订单降至不足1亿,2024年回升至2亿以上 [9][11] - 华为订单锐减导致ODM/OEM毛利率从25%降至10%左右,同时自有品牌营收从2020年2.93亿下滑59%至2024年1.21亿 [14][16] - 公司上市后持续亏损:2020年净利润1.2亿,2021年2822万,2022年亏损1.2亿,2023年亏损9162万,2024年盈亏平衡但扣非仍亏2756万 [4][5] 重大资产重组事件 - 2025年6月20日公告拟现金收购AI算力服务商思腾合力控制权,但股价当日大跌6.9%,振幅14.3%,换手率13.94% [3] - 市场异常反应可能因消息提前泄露:公告前股价已累计上涨40%,公告后两周下跌10% [4][23] - 思腾合力为NVIDIA授权经销商及华为昇腾合作伙伴,产品包括"深思"(NVIDIA Tesla)和"华思"(华为昇腾)系列服务器 [24][25] - 思腾合力2024年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其台资控股股东承启科技计划出售全部股权 [26] 资金与募投项目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持有现金2.96亿+结构性存款6.71亿+理财5.2亿,负债仅3.49亿短期借款 [29] - 2020年IPO净募资11.9亿,但截至2024年仅投入1.72亿,10亿闲置募资成为并购资金主要来源 [32][33] - 原募投项目"移动智能终端配件扩产"因用地成本上升及订单下滑停滞,建设用地至今未获取 [30] 行业与产品分析 - 手机壳业务缺乏护城河:ODM/OEM依赖大客户且毛利率低,自有品牌虽毛利率超50%但销量持续下滑 [22] - 2019年自有品牌中苹果系列占比84.84%(销量361.72万件,单价54.14元),三星系列占比12.5%(单价54.64元) [21] - 两家美国ODM客户拖欠9358万货款导致全额计提坏账,进一步加剧利润压力 [22]
从传统能源到GPU算力:新疆克拉玛依如何赋能未来的AI发展
环球网资讯· 2025-07-02 16:39
克拉玛依转型为数据之都 - 新疆克拉玛依正从石油城市转型为"数据之都",在沙漠中建设类似"苹果专卖店"的数据中心建筑群 [1] - 该市云计算产业园利用低廉电力(0.45元/千瓦时)和免费寒风降温,比美国沿海科技中心电价低30% [3] - 数据中心PUE值达1.08,仅15%电能用于非计算损耗,显著优于美国普通设施29%的损耗比例 [3] 东数西算战略实施 - 中国推行"东数西算"战略,东部收集数据、西部进行计算,克拉玛依成为核心节点 [4] - 计划2025年底实现100 exaFLOPS算力,相当于每秒100万万亿次计算量 [6] - 华为已建设14,000个机柜的智能计算园区,DeepSeek在此训练汉语-维吾尔语大模型 [8] 能源与成本优势 - 戈壁强风每年持续八个月,为数据中心提供天然免费冷却,降低GPU运行温度 [3] - 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配合低廉电价形成"好市多"式批量实惠的算力供应模式 [3] - 政府对使用绿色能源的服务器提供15%税收优惠与补贴,吸引科技公司入驻 [7] 人才与产业生态发展 - 中国开设AI专业的高校从6年前35所增至630所,培养全球47%顶尖AI研究人员 [7] - 新疆大学设立AI专业并搭建GPU实验室,学生研究水平从基础概念提升至前沿技术讨论 [7] - 克拉玛依从"黑油"城市转变为驱动抖音等应用的算力基地,改变全球AI产业地理格局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