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PU服务器
icon
搜索文档
7171万元!中兴再次拿下AI智算大单
是说芯语· 2025-10-27 15:42
项目中标概况 - 中兴通讯以7170.9万元价格独家中标中国联通河南智算中心资源池新建工程项目 [1] - 项目预算为7426万元(不含税),中标价较预算节省约3.4% [2] - 项目将采购64台GPU服务器和26台RoCE交换机,构建覆盖中西部七省的AI推理资源池 [1][2] 项目技术细节与定位 - 项目明确聚焦于“推理资源池”,瞄准将AI模型应用于实际业务场景的产业市场,避开与大模型训练的高强度算力竞争 [5] - RoCE技术的应用能通过以太网实现远程直接数据存取,大幅降低GPU集群内部数据传输时延 [5] - 设备将部署在郑州中原基地,复用联通骨干云池底座,合同签订后60天内需完成交付 [5] 项目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项目是中国联通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专项,依据集团公司智算推理资源池战略布局要求,新建资源将覆盖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七省区的AI推理业务需求 [6] - 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三大运营商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卡位战进一步升级,将强化中国联通在中部及西北区域智算市场的布局 [6] - 项目实施后,区域内企业AI推理需求有望获得更高效、低成本的算力支持 [6] 中兴通讯的业务进展与市场地位 - 在中标联通项目前,公司在中国移动总金额超过17亿元的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集采中成为最大赢家,中标份额超过50%,订单金额约8.85亿元 [10] - 在技术门槛最高的“高性能扣卡”标包中,中兴通讯以70%的份额占据主导地位 [10] - 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兴通讯的智算服务器订单金额占其整体服务器订单的比例已超过60%,智能计算业务已成为公司服务器业务的绝对增长主力 [10] - 中兴通讯此次中标采用了联合体形式,凸显了其在智算基础设施领域的整体实力 [8] 公司战略转型 - 中兴通讯正将其在通信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成功转化为在AI智算基础设施市场的竞争优势 [11] - 公司获得的订单不仅金额重大,而且深入到了AI算力核心环节,标志着公司已从传统的通信设备商成功转型为AI算力解决方案的重要提供商 [11]
算力狂飙带飞光模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07:08
行业宏观趋势 - 2025年国产算力产业迎来供需共振爆发期,需求端大厂资本开支延续高增态势,算力国产化共识逐步形成,供给端先进制程突破与企业创新驱动自主可控产业链加速成型[1] - 国家算力战略正从规模扩张的第一阶段迈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价值的第二阶段,政策密集加持与技术路径创新推动产业迈向新阶段[1] - 到2035年,全球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AI存储容量需求将比2025年增长500倍,占比超过70%,通信网络连接对象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3]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 EFLOPS,2023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2%,而通用算力同期仅增长18.8%[3] - 2025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38%,其中智能驾驶、工业AI、医疗影像三大场景贡献62%的算力消耗[3] 政策与资本支持 - 科技部表示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1]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方案,明确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及智能体在重点制造场景落地[1] - 2025年海外四家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2026年投资将进一步扩大[8] - 美国科技巨头表达口头投资意愿,Meta计划到2028年投资6000亿美元,苹果投资6000亿美元,谷歌投资2500亿美元,微软每年投资750亿至800亿美元[8] 光模块市场机遇 - 光模块赛道有望成为算力革命中的受益者,在芯片支撑短期难以提升的背景下,华为、阿里等国产厂商正通过大集群方案提升算力[2] - 随着视频多模态、深度研究、智能体工作流上线,用户量增长和单任务运算量增长双重因素催化推理token继续爆发,推理算力需求是驱动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的关键[7] - 由于英伟达GPU和自研ASIC快速迭代,每代芯片Scaleout带宽或保持翻倍提升,带动光模块使用飙升,Scaleup网络带宽数量级提升和超节点规模扩大使光模块有望接替铜连接[8] - 硅光光模块渗透率增长、数据中心内部连接方案进步,1.6T光模块需求量提升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对公司业绩有进一步赋能[7] 头部公司表现 - 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毛利率提升至39.96%[4] - 中际旭创核心竞争力来自1.6T光模块批量交付及泰国工厂产能释放,通过斥资5.86亿元研发投入重点突破CPO技术,全球市占率稳固在25%至30%区间[4]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业绩规模已超2024年全年[4] - 新易盛LPO技术实现功耗降低30%,海外收入占比94.4%,高速率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光模块毛利率达47.48%[4] - 中国光模块厂商已主导全球中游市场,中际旭创、新易盛市占率跻身全球前三[6] 技术发展与竞争壁垒 - 高质量交付能力是强大护城河,光模块定制化难度增加,供应链能力在光芯片供给紧张下只能完全满足头部厂商大客户需求[9] - 高度标准化和独家Knowhow的扩产能力,公司在苏州、铜陵、泰国保持多地高标准低成本交付[9] - 硅光龙头地位凸显,在1.6T、3.2T 8通道光模块中随着EML芯片成本增加,硅光方案BOM成本优势更明显[9] - 伴随机柜功率提升,电源、液冷方案升级[2]
重大资产重组,突然终止!002575,一字跌停
中国基金报· 2025-10-21 17:19
交易终止事件概述 - 公司于10月20日晚间公告,因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交易方案等相关核心条款达成一致,决定终止筹划收购杭州天宽科技有限公司不低于51%股权的事项 [1] - 该交易自今年2月开始筹划,原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经初步测算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6] - 交易终止后,各方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且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和战略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1]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公告次日(10月21日),公司股价以跌停价6.35元开盘,收盘时跌幅为9.93%,跌停板封单仍超13万手 [3] - 公司最新市值为39.15亿元,当日成交金额为2.38亿元,换手率为6.33% [3][4] - 此次收购事项在2月公告时曾引发市场热情,公司股价因此收获一波三连板 [6] 公司战略转型背景 - 公司自2024年开始向算力业务布局,此次收购天宽科技是公司抢抓AI算力行业机遇的战略举措 [6][15] - 天宽科技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华为核心生态合作伙伴,若能成功并入将有助于公司拓展算力业务版图和完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链布局 [6] - 公司在算力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包括完成首批GPU服务器采购,并与部分客户达成合作订单 [15] 公司财务状况与股东结构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38.40%;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706.17万元,同比亏损扩大 [15] - 2025年半年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中,出现了屠文斌、施玉庆等知名个人投资者的身影 [9][10] - 公司股东户数在2025年一季报披露时较上年末有明显增长 [9] 公司历史与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96年,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上市之初主营业务为电子电动玩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14] - 自2018年起,公司控制权多次更迭,并相继涉足核电、新能源、酒类销售、算力等多个领域,跨界幅度大、频率高 [14] - 公司当前正推动管理层收购事宜,若实施成功,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董事长张金成,结束公司无主状态 [14]
10月16日“分析师日”,这一次甲骨文吸引全市场目光
硬AI· 2025-10-14 21:35
分析师日核心关注点 - 甲骨文即将举行的财务分析师日受到前所未有关注,焦点从收入增长惊喜转向AI驱动成功背后的实际执行和财务影响[2][3][4] - 公司第一财季史无前例的3170亿美元剩余履约义务增长和随后36%的股价涨幅创造了极高预期[2][3] - 市场普遍对支撑AI相关RPO所需的庞大计算能力以及近期供应链限制感到不安,担心公司能否在预期时间内交付合同[3] 历史性RPO增长与预期 - 第一财季获得创纪录的3170亿美元RPO增量,是其此前RPO存量的两倍多[3][6] - 公司预计年底前RPO将超过5000亿美元,较五年前增长12倍[3] - 这一惊人增长促使市场分析师大幅上调预期,对甲骨文2029财年的营收预测从990亿美元飙升至1670亿美元[6] 资本支出与利润率影响 - 投资者核心关切已转向AI交易背后的资本支出和利润率影响[8] - 甲骨文已将2026财年的资本支出指引从"超过250亿美元"上调至350亿美元,但分析师普遍预计未来支出还将大幅攀升[8] - 巴克莱估计AI训练业务的毛利率略高于25%,市场普遍预计AI收入的增加将压缩公司整体营业利润率[8] - 投资者将密切关注管理层对于单位经济效益的阐述,以更好判断盈利前景[8] 巨额合同可行性风险 - 与OpenAI签署的3000亿美元云计算协议最受瞩目,将在五年内开发高达4.5吉瓦的"Stargate"AI数据中心容量[11] - 市场担忧甲骨文能否应对潜在的电力和数据中心设备供应链限制,从而按时交付庞大算力[11] - 鉴于合同金额远超OpenAI当前收入水平及其高额现金消耗,投资者对其支付能力存有疑虑[11] - OpenAI近期宣布与英伟达和AMD达成大规模算力协议,加剧了投资者对合作稳固性及单一大客户风险的疑问[11] 管理层变动与融资活动 - 公司提拔原OCI总裁Clay Magouyrk和原工业总裁Mike Sicilia担任联席首席执行官,以形成更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消除长期存在的继任计划风险[13] - 为支持AI数据中心建设计划,甲骨文近期在债市成功融资180亿美元,此次发行获得了近880亿美元的超额认购[13] - 公司的融资需求、杠杆水平以及对每股收益的影响,将是分析师日上的核心议题[13] - 据报道,甲骨文将与Silver Lake和MGX共同成为TikTok美国业务的主要投资者,预计将维持其云服务提供商角色[14]
10月16日“分析师日”,这一次甲骨文吸引全市场目光
华尔街见闻· 2025-10-14 16:15
公司财务表现与预期 - 第一财季剩余履约义务(RPO)史无前例地增长3170亿美元,推动股价单日上涨36%,创1992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1] - 公司预计年底前RPO将超过5000亿美元,较五年前增长12倍 [1] - 市场分析师大幅上调预期,对甲骨文2029财年的营收预测从990亿美元飙升至1670亿美元 [3] 分析师日关注焦点与市场疑虑 - 市场焦点已从收入增长转向对实际执行能力和财务影响的深度探究,投资者希望管理层详解海量订单背后的复杂因素 [2] - 投资者核心关切转向AI相关合同背后的资本支出和利润率影响,公司已将2026财年资本支出指引从“超过250亿美元”上调至350亿美元 [6] - 市场普遍预计AI收入的增加将压缩公司整体营业利润率,巴克莱估计AI训练业务的毛利率略高于25% [6] 重大合同与执行风险 - 公司与OpenAI签署一项价值3000亿美元的云计算协议,将在五年内开发高达4.5吉瓦的“Stargate”AI数据中心容量 [8] - 市场对合同可行性存在双重担忧:公司交付庞大算力的能力以及OpenAI的支付能力 [9] - OpenAI近期宣布与英伟达和AMD达成大规模算力协议,加剧了投资者对合作关系稳固性及单一大客户风险的疑虑 [9] 公司治理与战略动向 - 公司宣布重大管理层变动,提拔原OCI总裁Clay Magouyrk和原工业总裁Mike Sicilia担任联席首席执行官 [10] - 为支持AI数据中心建设,公司近期在债市成功融资180亿美元,此次发行获得近880亿美元的超额认购 [10] - 据报道,公司将与Silver Lake和MGX共同成为TikTok美国业务的主要投资者,并可能在公司运营中扮演更广泛角色 [11]
访四家浙企,听创新四重奏
新华网· 2025-09-10 16:55
核心观点 - 四家民营企业代表浙江民营企业的四种创新路径 技术实力型 文化传承型 科技探索型 行业突破型 [1][2][3][4] 新华三集团 - 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巨头 具有多元经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经历华为 3COM 惠普 紫光股份等股东变化 [1] - 年研发投入占营收12% 累计专利1.6万件 连续11年位居浙江专利榜首 无线网络业务连续16年全国领先 [2] - 产品包括核心交换机 GPU服务器 浸没式液冷系统 全球首款融合安卓和Windows双系统的笔记本电脑 [2] 万事利集团 - 老牌丝绸企业 已有50年历史 典型浙商二代接班企业 以丝绸纺织 文化创意为主业 [1] - 拥有AIGC模型可为全球80亿人每人设计10万条独一无二丝巾 无水印染一体机打入法国 意大利市场 [3] - 在基因改良蚕种 蚕蛹活性蛋白肽提取等生物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开辟功能性保健食品新蓝海 [3] 云深处科技 - 足式机器人领域新锐科技企业 创始人兼CEO为浙江大学副教授 博导 [1] - 自研机器狗销往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包括山猫M20和绝影X30 [3] - 山猫M20能连续攀爬70厘米高台 完成空翻接倒立 托马斯旋转等高难度动作 [3] - 绝影X30在海拔4800米以上可可西里无人区参与野生动物观测 [3] - 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即将面世 重点攻坚核心零部件 运动稳定性和环境认知智能化 [3] 纤纳光电 - 由三名海归青年回国创立 钙钛矿光伏技术企业 [1] - 7次刷新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全球首家且唯一实现第三代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 [4] - 钙钛矿技术相比传统晶硅综合成本更低 转换效率更高 [4] - 产品在集中式电站 城市能源转型 近零能耗建筑 智慧交通及新农业光伏等多能互补场景落地应用 [4]
英伟达的局:狂撒15亿美元,从Lambda那租到了搭载自家AI芯片的GPU服务器
机器之心· 2025-09-06 14:00
英伟达与Lambda合作交易 - 英伟达与小型云服务提供商Lambda达成总额1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1] - 交易包含两笔:13亿美元租赁1万个搭载英伟达AI芯片的GPU服务器(4年期)及2亿美元租赁8000台同类服务器(未明确时间) [1] Lambda公司背景 - Lambda成立于2012年 主要商业模式为租赁搭载英伟达GPU的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空间 [2] - 英伟达此前已向Lambda提供芯片并进行投资 此次交易后成为其最大客户 [3] 英伟达战略动机 - 通过投资小型云服务商(如Lambda、CoreWeave)并租赁其服务器 形成资金"内循环":云服务商用融资购买英伟达芯片 英伟达租赁服务器提升双方收入 [4] - 此举可巩固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主导地位 应对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大客户自主研发芯片的竞争威胁 [8] - 类似案例CoreWeave(英伟达扶持后于2025年3月完成15亿美元IPO)证明该模式可行性 [7]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英伟达通过投资+供应链+客户三重角色绑定小型云服务商 重塑云计算市场竞争格局 [3][8] - 云服务商通过此类合作获得可观收入并提升IPO可能性 英伟达同时从芯片销售和股权投资中获益 [4]
IDC:2025年全球ICT市场总投资规模接近5.9万亿美元 有望在2029年增至7.6万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3:57
全球ICT市场总体规模 - 2025年全球ICT市场总投资规模接近5.9万亿美元 2029年增至7.6万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7.0% [1] 中国ICT市场总体规模 - 2029年中国ICT市场规模接近8894.3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7.0% [2] - "国补"政策带动消费端产品出货量规模增长 为市场升级提供空间 [2] 中国企业级ICT市场 - 2025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3147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14.3% [4] - 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12.2% 2029年市场规模达4889.2亿美元 [4] - 人工智能及算力部署成为市场增长核心引擎 [4] - 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投资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1.7% [4] - 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获得更多市场契机 [4] - 中国IaaS支出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4.7% [4] 技术维度分析 - 硬件市场支出规模最大 2029年将超2495.5亿美元 [6] - 企业级软件市场支出增速最高 五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3.6% [6] - IT服务在企业架构优化 系统集成 云平台部署等关键环节发挥全链条支撑作用 [7] 行业投资洞察 - 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2.9% 2029年投资规模近1506.5亿美元 [8] - 教育行业因AI应用和政策推动实现快速增长 [8] - 批发零售行业加速拥抱公有云 受新零售业态增长和政策推动 [8] 企业规模分析 - 超大型企业(1000+员工)占2025年ICT投资近三成份额 [9] - AI应用催生定制化服务机遇 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分流中小企业客户 [9] - 头部云厂商转向大客户战略 客单价提高但定制化需求压力加剧 [9] 市场研究覆盖 - 预测数据覆盖全球9大区域 120项技术 27个行业 5大企业规模等多个维度 [9] - 支出指南为IT厂商 行业用户和投资机构提供战略规划 产品研发和数据支撑 [10]
刚刚,沐曦回应问询!
是说芯语· 2025-08-28 12:59
公司产品结构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研发设计销售 产品包括训推一体系列(曦云C500 C550)和智算推理系列(曦思N100 N260)[3] - 2024年训推一体系列收入721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97% 其中曦云C500(含板卡服务器)收入占比61% 曦云C550占比36%[4][5][7] - 2025年1-3月训推一体GPU板卡毛利率56% 较2024年63%有所下降 智算推理系列GPU板卡毛利率6% 较2024年10%下降[4][5] - 产品交付形态以GPU板卡为主 2025年1-3月板卡类收入占比97% 服务器类收入占比降至0.32%[19][21] 市场竞争地位分析 - 全球GPU市场由英伟达(2024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占比89%)和AMD(2024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占比49%)寡头垄断[6][9] - 国内竞争对手包括华为海思 燧原科技 昆仑芯等ASIC/DSA架构企业 以及寒武纪(2024年云端产品收入占比99%)海光信息等通用架构企业[1][6] - 公司产品在单卡性能层面对标英伟达A100 互连技术MetaXLink达到英伟达H200水平 但软件生态注册用户仅15万人 与英伟达数百万CUDA开发者存在差距[30][31] - 2024年国内人工智能训练推理芯片市场中 公司产品覆盖率低于国际厂商 在互联网企业客户开拓进度滞后于部分国内友商[23][29] 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 - 人工智能芯片迭代周期通常为2年 公司用3年实现两款芯片流片量产 曦云C500于2024年2月量产 下一代曦云C600于2025年7月回片[10][11] - 自主研发MXMACA指令集 包含600条计算指令和800条渲染指令 产品兼容CUDA生态 支持降低客户迁移成本[15][30] - 核心优势在于完全自主掌握GPU IP 指令集和架构 能快速响应客户技术需求 国产供应链布局领先[27][28] 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 - 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 IDC预测国内训练算力年复合增速50% 推理算力年复合增速190%[33][34] - 训练芯片在AI服务器中价值占比73% 推理芯片价值占比25% 公司曦云C系列主要面向训练场景[33] - 云端智算将以通用型GPU架构为主流 端侧场景将出现专用型计算芯片作为补充 形成云边端一体化生态[35] - 地缘政治因素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为国内GPU厂商创造发展空间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和运营商智算平台[15][32] 商业化进展与客户结构 - 产品已赋能教科研 金融 交通 能源 医疗等行业 获得多个智算中心客户认可[15][27] - 互联网企业客户仍优先采购国际产品 国产GPU多集中于推理场景 训练场景导入缓慢 due to 测试周期长和生态薄弱[23][29] - 客户采购驱动因素包括产品性能 CUDA兼容性 集群稳定性以及供应链安全考量[15][26] 未来产品规划 - 主力产品持续聚焦曦云C系列 同时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应对推理市场需求增长[33] - 坚持GPU板卡为主要交付形态 通过PCIe板卡 OAM模组等多形态产品满足不同组网和散热需求[21][28] - 图形渲染GPU产品线已规划研发 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覆盖计算和渲染场景[36]
国盛证券:趋势再强化 市场加速对液冷行业进行重新定价
智通财经· 2025-08-11 14:16
液冷技术行业分析 液冷技术应用扩展 - 液冷技术从GPU服务器向网络设备和ASIC芯片延伸,博通已将液冷引入交换机设备,AMD的MI355X明确采用液冷平台 [1][2] - 台系散热龙头如奇宏/双鸿预计未来两年水冷占比快速上升 [2] - 液冷产业破圈从概念走向实质,相关公司的收入构成、客户结构、产线扩张将发生边际变化 [2] 液冷技术市场驱动因素 - 单机柜功耗达120kW(以NVL72为例),风冷散热上限被突破,功耗压力成倍增长 [3] - Meta、谷歌、亚马逊等推进自有AI架构和集群,未来均有望安装液冷散热 [3] - 液冷系统从"样机展示"向"批量部署"快速演进,部署进度实质性推进 [3] - 市场对液冷趋势认知到"量变引发质变"拐点,Meta集群发布、NVL72更新、AMD集群发布加速行业重新定价 [1][3] 液冷行业竞争壁垒 - 芯片厂商倾向解耦方案以压缩成本、提高安装效率,云厂商偏好一体化集成交付模式以保障系统稳定性和运维协同 [4] - 具备冷板、CDU、UQD、冷却液、冗余控制和工程实施能力的系统集成商更受下游CSP大客户青睐 [1][4] - 系统集成能力决定厂商利润水平和未来生态战略位势,是抵御内卷的关键壁垒 [4] 行业标的推荐 - 核心推荐:英维克(兼具系统能力与出海能力) [5] - 建议关注:东阳光、曙光数创、申菱环境、高澜股份、科创新源、飞龙股份、川环科技、思泉新材、科华数据、鼎通科技等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