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SIC服务器
icon
搜索文档
市值攀上1.6万亿!工业富联的“新故事”和“旧标签”
经济观察报· 2025-10-30 19:40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31.72亿元,同比增长42.81%,归母净利润103.73亿元,同比增长62.04%,单季度净利润首次突破100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39.31亿元,同比增长38.4%,归母净利润224.87亿元,同比增长48.52% [2] - 公司股价在业绩披露当天上涨9.20%,报收80.80元/股,总市值达1.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3] AI业务驱动因素 - 2025年第三季度云服务商GPU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倍,800G交换机营收同比增长超过27倍 [3] - 2025年前三季度云计算业务板块中云服务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50%,占整个云计算业务的70% [7] - AI服务器业务高增长主要来自英伟达GB200和GB300系列产品,GB200正在加速生产出货,组装良率在第二季度大幅优化,GB300已具备量产条件且单台利润存在超过GB200的潜力 [7] - 2025年第三季度交换机业务整体同比增长100%,800G产品被管理层判断为2025-2026年的出货主力和核心增长引擎 [8] - 行业分析指出,综合北美主要云服务商资本开支规划,2025年全球AI机柜总需求很容易超过10万台 [8] 业务模式与财务特征 -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由云计算业务和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构成,2024年全年云计算业务营收为3193.77亿元,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为2878.98亿元 [6] - 公司AI业务本质是将GPU、CPU等部件组装成服务器和整机柜,与北美、亚太顶尖科技企业进行战略协作 [6] -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仅为6.76%,显著低于上游芯片厂商如英伟达72.4%的毛利率 [11]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40亿元,主要原因为AI服务器市场需求强劲导致备货增加 [5][1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存货科目余额为1646.64亿元,较2024年底的852.64亿元增加793.98亿元 [5][12] - 激增的存货由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支撑,截至9月30日短期借款为858.35亿元(2024年底为359.92亿元),应付账款为1544.63亿元(2024年底为938.35亿元) [13] 行业趋势与潜在风险 - ASIC服务器是行业趋势,公司与主要大型从业者深度合作,其盈利能力显著优于通用服务器产品,预计明年在营收和利润方面实现更高增长贡献 [9] - 受DeepSeek效应影响,AI服务器主要客户开始更重视AI投入的成本与效益,未来可能转向自研ASIC或成本较低的方案 [14] - DeepSeek-R1以极低成本实现高性能,推动行业重心从堆砌高端GPU转向追求单位算力性价比 [14] - 英伟达GB200和GB300供应链能否如期完成整备并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仍存在不确定性 [14]
ASIC服务器调研_ OpenAI自研服务器量产时间线与价值量, 与AMD合作解读及代工方式, Minerva项目进展 - 聚焦Meta_英伟达_Arm_广达_TTM
2025-10-20 22:51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涉及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 包括ASIC芯片设计 服务器制造 数据中心建设等[1] * 公司包括OpenAI 博通 AMD 英伟达 Arm Meta 广达 TTM 工业富联 纬创 Accton等[1][2][7] 核心观点和论据 **OpenAI自研ASIC项目(与博通合作)** * 项目由公司作为唯一设计和制造商 已在5月底到6月初拿下标段 目前处于研发阶段[2] * 计划最晚在2026年4月流片 量产预计在2026年7月 可能推迟到2027年1月[4] * 项目计划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NPI并进入MP 预计2026年下半年会有产出[2] * 全年规划产量约为2000柜 预计在2027年上半年到2028年一季度实现[2] * 2000柜预计从2027年4月开始 到2028年3月完成 2025年和2026年下半年会有量产的试生产[5] * 单柜芯片密度为128颗ASIC芯片 单柜价值约300万美元 公司负责的部分价值约为150万美元[2][6] * 单颗ASIC价值约为12000美元 公司负责除芯片以外的所有组装环节[25] * 项目周期为四年(2026年至2029年) 总金额为100亿美元[8] * 预计毛利率不会高于Google项目 竞争激烈 价格要求较为激进[7] **OpenAI与其他芯片厂商的合作规模** * OpenAI与博通的ASIC项目规模约为七八十亿美元[2] * OpenAI与AMD合作建设6GW的数据中心 预计有5-6个 项目规模在七八十到九十亿美元之间[2] * OpenAI与英伟达的合作涉及1000亿美元的十几GW数据中心投资 未来三年每年至少投入300亿美元[2] * OpenAI与Arm合作 计划形成新的生态链[2] **OpenAI的AMD项目细节** * CPU有用Arm版本 也有用AMD版本 第一个版本采用AMD的CPU加博通的ASIC芯片 主要用于训练 Arm版本主要用于推理[3] * AMD项目规模至少为三年 金额也可能达到数十亿美元[11] * 公司只包含CPU和博通芯片 ASIC芯片不计入 仅以CPU和设计计算 每年最多只占AMD采购总量的三分之一[11] * 公司目前是优选供应商 正在争取拿下整个EMS制造环节[11] * 公司计划在年底前在美国扩容工厂 尤其是理查德森工厂 将其升级为全球第一大超级工厂 以应对供应链和政治风险[12] * 美国工厂初期可作为二线组装基地 部件先在泰国生产 再运至美国完成最终组装[13] **交换机采购情况** * 交换机是单独采购 例如1.6T的交换机属于普通采购 不包含在四年100亿美元的项目金额内[9] * 目前1.6T交换机的采购还未开始 预计要到2026年12月份才会推出 采购采用JDM模式 初期采购量不大 大约2000多台[10] * 当前最大采购量还是来自Google和Meta[10] **Meta项目进展(Minerva与MTIA2)** * Meta的Minerva项目在2025年原本计划试生产2000柜 但出现品控问题 Meta要求供应商在一个月内给出解决方案 否则订单可能转回公司[14] * 2025年加2026年Minerva总计划为18000套 原则上2026年是16000套 是否增加要等Meta最后评估[15] * Meta的MTIA2项目预计要到2027年一季度 已经延期 延期的原因是Meta采用了多生态策略[16] * Meta与AMD的Anacapa项目 EVT工程样机一期预计在11月10日到11月底之前出来 交换部分用了8块板 每块板有两颗TH6[17] * 在OCP上 Meta发布了和公司合作的交换机项目 每柜12个1.6T交换机 该项目一年产出约5~6亿美元 未来三年(2026~2028年)每年也有5~6亿美元的产出[18] 其他重要内容 * OpenAI目前主要的PCB供应商是TTM[19] * Anacapa项目中 公司的价值量可以直接按8块1.6T交换板的价值估算 计算部分不是公司负责[20] * 越来越多客户希望在北美本土有供应商和工厂 便于一线支持 备品备件管理及随时拜访对接[13]
OpenAI、Google攻ASIC服务器 将掀AI基建潮…鸿海大赢家
经济日报· 2025-09-08 07:54
OpenAI与博通的芯片合作 - OpenAI与博通共同设计AI芯片 计划明年出货以降低对英伟达依赖 [1] - 博通赢得新客户价值100亿美元客制化AI芯片订单 OpenAI被确认为该客户 [1] - OpenAI为强化AI服务器建置大幅提高资本支出 明年生产自研芯片 [1] 科技巨头AI芯片战略布局 - Google加速部署自家TPU芯片 与伦敦Fluidstack合作在纽约资料中心安装TPU并获得最多32亿美元资金支持 [2] - OpenAI预测今年支出超80亿美元 较先前预测高出15亿美元 明年支出将增加超一倍至超过170亿美元 [2] - 到2029年OpenAI支出额将比预期多出约800亿美元 达到1150亿美元 [2] 鸿海在AI服务器领域的发展 - 鸿海内部订下今年AI服务器相关营收突破1兆元新台币目标 [1] - 公司同时获得英伟达GPU AI服务器最大代工份额和美国三大CSP的ASIC服务器订单 [1][2] - 随着OpenAI加入ASIC芯片战局 鸿海在ASIC服务器代工版图持续扩大 [2]
华安证券:给予工业富联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4 14:45
核心观点 - 华安证券发布工业富联研究报告 给予增持评级 基于AI服务器业务强劲增长及未来盈利潜力[1][2][5] - 公司2025年H1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6% 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38.6% 主要受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驱动[2] - 25Q2单季度营收2003.5亿元环比增长24.9% 净利润68.8亿元环比增长31.6% 因高价值量AI服务器进入规模化出货阶段[2] 财务表现 - 2025年H1毛利率6.6%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2] - 25Q2毛利率6.5% 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2] - 华安证券预测2025-2027年营收9224/14056/17011亿元 归母净利润336/494/581亿元 对应PE为27.1/18.4/15.7倍[5] AI服务器业务 - 25Q2整体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50% CSP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3] - GB200产品组装良率显著优化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北美CSP及主权国家订单持续推进[3] - GB300产品预计H2实现实质性出货 单台利润有望超过GB200 成为2026年重要盈利支撑[3] - 与北美主要CSP在ASIC服务器深度合作 高度定制化产品具强盈利能力 预计2026贡献显著增量[3] 通信网络业务 - 800G高速交换机25H1营收达2024年全年近3倍 预计成为2025-2026年出货主力[4] - CPO 新一代ASIC及1.6T交换机与客户协同开发 后续将逐步推向市场[4] - 精密结构件因AI手机及高端机型热销 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7%[4] 机构评级共识 - 最近90天内23家机构给出评级 其中20家买入 3家增持 目标均价46.57元[10]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300-341亿元(如国盛证券341.48亿 中信建投300.31亿)[8]
生益电子(688183):AI驱动Q2业绩高增,AI占比提升望推动业绩逐季环比向上
招商证券· 2025-07-15 11: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5Q2业绩高速增长,AI服务器及高速交换机持续放量带动业务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预计Q2 AI服务器业务占比有望提升到60%以上,交换机业务占比20%左右 [6] - 展望H2及26年,公司持续扩充AI - PCB产能,推进更多ASIC客户的打样认证导入工作,有望提升市占率带来业绩增量 [6] - 考虑到公司25Q2 - H2订单及稼动率较满,高端产能持续释放,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未来在算力市场有增长潜力,预计25 - 27年营收至82.0/114.8/151.6亿,归母净利至13.2/20.0/28.4亿,对应PE 29.4/19.4/13.7倍,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2.73亿、46.87亿、82.02亿、114.82亿、151.57亿,同比增长-7%、43%、75%、40%、32% [2]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5600万、3.51亿、14.68亿、22.21亿、31.55亿,同比增长-118%、-723%、318%、51%、42% [2]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0万、3.32亿、13.21亿、19.99亿、28.39亿,同比增长-108%、-1428%、298%、51%、42% [2]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03元、0.40元、1.59元、2.40元、3.41元,PE分别为-1554.2、117.0、29.4、19.4、13.7,PB分别为9.9、9.1、7.2、5.6、4.2 [2] 基础数据 - 总股本8.32亿股,已上市流通股8.32亿股,总市值388亿,流通市值388亿 [3] - 每股净资产5.4元,ROE(TTM)为11.2,资产负债率45.0% [3] - 主要股东为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2.93% [3]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12%、23%、73%,相对表现分别为8%、17%、58% [5] Q2业绩情况 - 取区间中值计算,Q2收入21.86亿同比+100.9%环比+38.4%,归母净利3.3亿同比+373.8%环比+64.8%,扣非归母净利3.3亿同比+397.3%环比+66.5%,净利率约15.1%同比+8.7pct环比+2.4pct [6]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22.42亿、35.59亿、58.92亿、82.47亿、106.90亿,非流动资产分别为40.42亿、41.26亿、40.84亿、40.45亿、40.10亿 [9] - 2023 - 2027E流动负债分别为20.50亿、30.30亿、42.07亿、49.21亿、50.90亿,长期负债分别为3.07亿、3.83亿、3.83亿、3.83亿、3.83亿 [9]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62.84亿、76.86亿、99.76亿、122.93亿、147.00亿,负债合计分别为23.57亿、34.12亿、45.90亿、53.04亿、54.72亿 [9]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31亿、3.51亿、4.62亿、12.75亿、19.88亿 [9]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07亿、-4.17亿、-2.61亿、-2.61亿、-2.61亿 [9]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68亿、0.60亿、0.65亿、-6.88亿、-15.26亿 [9] 利润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年成长率分别为-7%、43%、75%、40%、32%,营业利润年成长率分别为-118%、-723%、318%、51%、42%,归母净利润年成长率分别为-108%、-1428%、298%、51%、42% [10]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14.6%、22.7%、33.5%、35.0%、36.5%,净利率分别为-0.8%、7.1%、16.1%、17.4%、18.7% [10]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7.5%、44.4%、46.0%、43.1%、37.2%,净负债比率分别为16.7%、17.2%、16.6%、11.7%、4.2% [10] - 2023 - 2027E每股资料中,EPS分别为-0.03元、0.40元、1.59元、2.40元、3.41元,每股经营净现金分别为0.52元、0.42元、0.56元、1.53元、2.39元 [10] - 2023 - 2027E估值比率中,PE分别为-1554.2、117.0、29.4、19.4、13.7,PB分别为9.9、9.1、7.2、5.6、4.2,EV/EBITDA分别为178.5、62.4、23.0、16.3、11.9 [10]
Flex (FLEX)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5 05:2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电子制造服务(EMS)、数据中心、通信企业与云(CEC)、电力、云计算、网络、企业服务、卫星通信、消费产品、生活方式、医疗设备、可再生能源、汽车、网络安全等 [1][5][26] - 公司:Flex(FLEX)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数据中心业务 - **独特定位**:Flex是数据中心领域唯一同时提供IT集成和电力产品的供应商,拥有嵌入式电力业务,能设计和构建为芯片供电的电力系统,以及数据中心的整体电力基础设施,还能提供相关的冷却解决方案 [6][7] - **业务规模与增长**:数据中心业务规模约50亿美元,今年预计增长35%,去年同比增长5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且对Flex整体利润率有积极贡献 [10][12] - **长期增长驱动因素**:AI基础设施建设将在未来十年显著增长,对计算和电力的需求巨大,电力密度将成为关键因素,Flex在这方面的独特定位将使其受益 [12][14] 电力与计算业务增长对比 - 电力业务增长与产能增加相关,去年因产能不足增长受限,今年部分产能投入使用,推动业务增长。电力和计算业务并非相互竞争关系,而是相互关联,且CEC业务规模较大,受大数定律影响,增长速度可能相对较慢 [16][17] 关税影响 - 过去五六年,全球供应链制造格局发生转变,Flex已将业务重心向北美转移,减少了亚洲业务占比。当前关税环境加速了客户的供应链转移,Flex需谨慎选择合作客户,优先考虑复杂产品、长期合作和更好的财务回报 [21][22] - 在复杂产品制造方面,美国市场有一定迁移趋势,但消费产品受劳动力限制,迁移难度较大 [24] CEC业务 - **业务构成**:CEC业务是Flex最大的业务部门,包括通信、企业和云三个主要板块。通信板块包括网络(如光学网络、IP网络等)、无线(如电信、RAN等)和卫星通信;企业板块包括服务器存储、硅供应商服务和网络安全硬件;云板块主要服务于美国或西方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和二级客户 [26][27][29][31] - **云业务优势**:与四家美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均有合作,且与其中两家有深度合作。提供从服务器主板、机架集成到冷却解决方案等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客户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35][36][37] - **收入与市场需求**:CEC业务收入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资本支出相关,但目前未看到市场需求放缓的迹象。Flex在标准GPU服务器和定制ASIC服务器业务上均有参与,且对两者持中立态度 [39][40] 利润率 - **整体策略**:通过优化业务组合和提高运营效率来提升利润率,这一策略将长期持续。不同业务板块将继续调整客户结构,以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43][44][45] - **可靠性与敏捷性业务**:从长期来看,可靠性业务的利润率应高于敏捷性业务,但目前可靠性业务受汽车、医疗和可再生能源等行业的影响,利润率受到一定压缩。敏捷性业务的利润率主要由数据中心业务和服务驱动 [45][46][47] - **数据中心利润率**:数据中心业务的产品复杂度高,为客户提供了更多价值,因此利润率较高。此外,提供的服务(如直接履行、配置订单等)和自有品牌产品(如液体冷却、嵌入式电源等)也有助于提高利润率 [48][49] 电力业务 - **目标客户**:主要聚焦于数据中心领域,包括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托管服务提供商和二级客户 [51] - **产品组合**:提供从电网到芯片的全流程电力解决方案,包括中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母线槽、配电柜、电源架和嵌入式电源等 [54] - **竞争优势**:在电力领域,与主要客户既是合作关系也是供应关系,竞争相对较小。Flex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将电力和IT集成在一起,满足客户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综合需求 [53][55] 寄售业务 - 寄售业务占比从两年前的11%增长到目前的14% - 20%,但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数据已剔除寄售收入,仍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58][59] 公司愿景与股东回报 - **公司愿景**:在先进制造服务领域,专注于复杂业务,收取溢价,附加服务,持续提升利润率。在数据中心领域,成为技术领导者,解决热和电力问题 [60] - **资本配置策略**:保持并购投资与股票回购的平衡,寻找有价值的并购机会,同时进行有机资本支出投资,以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 [6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19年Revathi Advaithi加入Flex后,在利润率提升和为股东创造价值方面表现出色,如NextTracker的收购和剥离 [2] - 约六个月前,Flex收购了一家名为JetCool的液体冷却公司,其技术应用于CEC业务中的多个领域 [32] - Flex通过旗下的CoreWorks公司提供机械组件,用于机架和主板的制造 [36]
天弘科技:以太网交换机、ASIC服务器双轮驱动-20250521
国金证券· 2025-05-21 09: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133.02美元 [4][7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ASIC服务器与以太网ODM交换机主要厂商,有望受益ASIC行业趋势,在ASIC服务器赢得新客户定点,以及ODM收入占比增长带动盈利能力提升,具备较强alpha属性,随着主要ASIC客户新一代产品25H2有望开始放量,公司业绩预期有望持续兑现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深度布局ASIC服务器+以太网交换机,AI推理核心受益标的 - 推理算力重要性提升,ASIC产业链有望受益:大语言模型推理成本指数级下降,每美元生成token数量增长,模型能力提升,推理成本降低和算法迭代带动ASIC需求增长,ASIC相比GPU性价比高,可定制开发,提升运算效率、降低功耗和单价 [14][15] - ASIC有望受益客户放量+客户拓展:公司连接与云端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客户优质,增长驱动力来自ASIC服务器与高速以太网交换机在北美CSP放量,目前主要ASIC服务器客户为谷歌,25H1企业终端市场收入承压,25H2有望重回增长,还成为Meta的ASIC服务器供应商,获得一家领先商业化AI公司的ASIC系统项目全栈方案 [27][29][30] - 受益AI以太网组网趋势,交换机业务有望起量:大型云厂商在AI芯片组网中逐渐转向以太网,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以白盒交换机为主,公司作为白牌交换机主要厂商之一,份额有望提升,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有望增长,公司有望受益于客户需求带动的交换机需求增长 [32][39][45] 二、从EMS转向ODM,有望加强客户绑定并保持较强竞争力 - 从EMS转向ODM,盈利能力改善:公司推出“硬件平台解决方案”的ODM业务模式,收入持续增长,带动盈利能力提升,未来ODM业务收入占比有望继续提升,驱动力来自交换机收入增长和ASIC服务器复杂度提升 [50][51][53] - ASIC机柜有望成为主流方案,公司有望受益于加深已有客户绑定+拓展新客户:ASIC逐渐转向机柜形式出货,公司已有客户和新客户的ASIC预计采用机柜形式,公司作为领先企业,有望增强行业地位,获得更多项目导入机会,未来有望更多参与设计,加强与客户绑定,提升盈利能力 [57][60][61] - 全球布局,有望充分降低关税影响:公司产能全球布局,数据中心业务在加拿大、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有产能布局,出货有望享受协定或低关税,主要数据中心出货产品在关税豁免清单,极端情况下可能将业务转向美国本土或墨西哥 [62][66] 三、ASIC行业β+公司自身α,有望开启强预期、强现实的持续兑现 - 公司作为主要厂商,有望受益ASIC行业趋势,具备较强alpha属性,经营杠杆高,利润弹性大,ODM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向上,市场对公司客户有较强预期,25H2公司ASIC业务和交换机业务有望业绩持续兑现 [67][68] 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2.47、139.27、158.84亿美元,同比+16.60%、+23.83%、+14.05%,毛利率分别为11.17%、11.31%、11.23%,连接与云解决方案业务、通信终端市场、企业终端市场、高级技术解决方案收入有不同预测 [69][70][71]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5.93、7.65、8.71亿美元,同比+38.4%、+29.1%、+13.9%,EPS分别为5.15、6.65、7.57美元,给予公司26年20X PE,对应目标价133.02美元,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74][75]
鸿海下修今年业绩展望 董座刘扬伟看好AI服务器出货逐季走扬
经济日报· 2025-05-15 07:39
业绩展望调整 - 公司2025年业绩展望由强劲成长下修为显著成长,主要受地缘政治及新台币汇率强升影响[1] - 新台币兑美元升值对公司营收和毛利造成冲击,若新台币年平均汇率升值1元,营收将减少约3%,毛利率下滑0.1个百分点[1] - 美元营收展望维持不变,仅下调台币营收预期[1] AI服务器业务 - AI服务器订单充足,需求不是瓶颈,主要挑战在于生产和测试能力[2] - GB200已开始大量出货,AI服务器出货量将逐季增长,预计今年AI服务器营收成长超过50%,规模突破1兆元[2] - GB300量产时间将因GB200的生产经验而大幅缩短[2] - 公司有望参与客户的中东AI专案,并与云端服务供应商合作ASIC服务器订单[1][3] 中东市场布局 - 公司在沙乌地阿拉伯布局多年,涉及电动车、充电装置及资通讯合作案[2] - 中东AI需求庞大,公司将与客户共同讨论采购方式(品牌或ODM)[2] - 凭借在AI服务器产业链的稳固合作关系,公司将参与中东重大专案[2] ASIC服务器业务 - 公司已与多家云端服务供应商合作开发ASIC服务器,将负责服务器组装(L10)环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