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21书评︱日本的老龄化、不婚化与“8050家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48
蛰居现象的社会问题 - 日本存在严重的"8050问题",即80多岁高龄父母与50多岁无业蛰居子女同住的家庭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家庭在经济上陷入困境且日益孤立 [3] - 2016年调查显示15-39岁蛰居人口达54.1万人,2019年首次纳入40-64岁群体调查显示该年龄段蛰居人口达61.3万人,全国蛰居总人口超100万 [3] - 40岁以上蛰居者中29.8%由本人维持生计,21.3%依靠父亲,12.8%依靠母亲,而39岁以下群体仅2%能自主维持生计 [4] 蛰居成因的多维度分析 - 生物学层面:感统失调、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是蛰居的重要诱因,可能先于或产生于蛰居状态 [4] - 心理层面:长期积累的精神压力、对他人评价的过度焦虑(如"优等生的窒息"现象)导致社交恐惧 [4][5] - 社会层面:升学就业等人生节点受挫后,社会单一评价体系(仅认可就学就业)加剧再社会化难度 [5] 家庭与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 - 老龄化持续至2040年叠加不婚化趋势,导致孤立家庭数量显著增加,亲子关系持续时间延长带来新型家庭矛盾 [3][6] - 传统家庭观念与社会现实脱节,如练马案件显示家庭问题难以对外求助,加剧社会孤立 [1][6] - 厚生劳动省2003年《"蛰居"应对指针》指出,社会对蛰居的污名化使家庭更倾向隐藏问题而非寻求援助 [4][5]
前七月房企销售降幅收窄 保利发展1632亿元暂列“销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46
行业趋势 - 2025年1-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07万亿元,同比下降13.3%,跌幅较去年同期约40%明显收窄 [2][8] - 房企普遍采取以价换量策略,销售均价低于去年同期,如绿城7月销售均价26733元/平方米(去年同期29755元/平方米)[7] - 政策推动市场趋稳,北京8月推出松绑限购等新政,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有望保持平稳 [10] 头部房企表现 - 保利以1631.85亿元销售额暂列第一,同比减少17.85%,绿城(1368亿元)、中海(1320亿元)、华润(1236亿元)、招商(1046亿元)组成千亿阵营 [2][3] - 千亿阵营房企数量同比减少1家,五家企业销售额均下滑,绿城降幅最小(-7.3%),中海降幅最大(-18.3%)[3] - 金茂销售额618.07亿元,同比增长超20%,越秀地产销售规模亦高于去年同期 [6] 其他房企动态 - 龙湖销售额410.1亿元,同比下降30%,新城控股销售额119.90亿元,同比下滑过半 [4][5] - 出险房企如旭辉、合生、中梁等销售规模均同比下滑,行业缩表趋势延续 [6] - 62家上市房企中,45家半年度业绩预告为亏损或预减,仅17家预增或扭亏,利润承压主因降价销售策略 [9] 市场展望 - 房企期待政策优化带来销售窗口期,但利润率改善仍需时间 [10] - 新房市场在政策发力和积极销售策略下有望进一步回稳,核心区域竞争激烈导致降价成为主要手段 [9][10]
9月1日起,“不缴社保”约定无效!最新司法解释护航劳动者权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45
社保政策新规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自9月1日起所有"不缴社保"约定无效,企业违规需补缴且员工可索偿 [1] - 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后有权向劳动者追回已支付的社保补偿费用 [1] - 新规覆盖书面声明、口头承诺、现金替代等所有规避形式,均属无效民事行为 [2] 行业现状与动机 - 部分中小企业与员工形成"默契"不缴社保以降低成本,劳动者倾向短期现金收益 [2] - 外卖、快递、餐饮等流动性强行业更易出现社保规避现象 [2] - 现行做法导致劳动者养老医疗无保障,企业工伤风险上升等社会隐患 [2] 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短期内人力成本敏感型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竞争力冲击 [2] - 合规企业将获得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消除"钻空子"企业的成本优势 [3] - 长期倒逼依赖低人工成本的企业转型,推动管理优化和效率提升 [3] 对用工市场的长期效应 - 强化弱势劳动者保障底线,尤其保护务工者和灵活就业群体权益 [3] - 解决劳动者"年轻时拿现金,老了无保障"的结构性问题 [3] - 推动社保成为用工"必选项",促进规范化用工环境和现代化企业管理 [3]
光伏行业持续整治无序竞争,落后产能出清或延至2026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41
光伏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光伏行业累计装机量突破10亿千瓦,但面临严重"内卷"问题,表现为产能扩张、价格下跌、专利纠纷 [2]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但全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 [2] - 国内风光发电量仅占电网总量的11%-12%,远低于25%规划目标,电网调峰能力不足制约装机增长 [3] - 欧美"双反"关税和碳壁垒导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受阻,下游电站"最低价中标"现象普遍 [3] 政策引导与治理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整治"内卷式"竞争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要求风电光伏利用率保持合理水平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提出综合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5]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136号文,新能源告别固定电价,全面进入市场化竞价时代 [6] - 136号文规定新增分布式光伏需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消纳,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6] 市场化机制改革 - 新能源市场化电价改革旨在通过价格信号优化电力系统运行,应对新能源出力波动性挑战 [6] - 差价合约机制有助于降低可再生能源市场风险,拍卖机制可提升市场效率 [8] - 新能源边际成本远低于化石能源,导致大发时段现货价格可能降至零或负电价 [7] 企业转型方向 - 光伏制造企业需从资源资本依赖转向研发创新、卓越运营、市场营销和国际化能力建设 [8] - 行业需树立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至上的共识,招投标中摒弃最低价中标观念 [4] - 建立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避免低价中标带来的运维成本增加问题 [4] 行业未来展望 -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机制重塑和企业战略转型,行业有望逐步走出困局 [1][2] - 落后产能出清工作可能持续至2026年,行业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 - 市场化竞争将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鼓励源侧储能设施发展,推动高效智能转型 [7]
绿谷971再注册申请未获批准:争议与困境仍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17
绿谷制药甘露特钠胶囊再注册未获批 - 国家药监局未批准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的再注册申请,该药物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1] - 该药物自2019年附条件上市以来争议不断,涉及作用机制、临床试验数据和疗效的质疑 [1] - 药物获批时填补了阿尔茨海默病领域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 [1] 药物背景与市场反应 - 甘露特钠胶囊是首个靶向脑肠轴机制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与国际主流"β淀粉样蛋白"假说不同 [2] - 2024年10月进入再注册审批程序,但进展不顺利,导致公司相关岗位停工停产 [2][3] - 药物在全国多地药房断货,电商平台价格疯涨 [4] 国际临床研究与争议 - 2020年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获美国FDA批准,但2022年暂停实施 [3] - 行业分析人士推测药物可能对主病效果不明显,但被市场认可 [3] - 药物主要发明人耿美玉曾解释附条件批准与致癌性试验报告提交相关 [2] 行业影响与替代方案 - 事件反映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和审批的复杂性 [5] - 专家表示停药不会导致前功尽弃,因药物机制为调节肠道有益菌影响大脑 [5] - 部分患者已换用进口药物多奈哌齐作为替代方案 [5]
又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离职,今年离任人数为什么明显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16
基金经理离职动态 - 招商基金资深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2] - 市场传言翟相栋下一站可能加入私募基金高瓴[3] - 2025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42人,较2024年同期增加30人,增幅14.15%[1][16] - 2020-2024年同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分别为166人、198人、186人、187人、212人[1][17] 翟相栋业绩表现 - 管理招商优势企业3年多期间涨幅124.59%,年化27.96%,同类排名5/2890[5] - 2023、2024年收益分别为27.25%、30.16%,2025年截至8月9日收益约24%[6] - 基金规模从不到4000万元增长至百亿元级别[6] - 二季度净值下跌3.63%,规模从101.46亿元降至81.32亿元,份额净赎回16.8%[6] 投资策略分析 - 采用"成长+轮动"的高赔率配置策略[11] - 重点布局TMT行业,包括电子、电力设备、医药CXO、AI等方向[8] - 2023年成功把握AI算力复苏行情,上半年收益近60%[8] - 2024年增配CXO、医药、顺周期消费板块,取得超额收益[9] - 2025年坚守AI应用方向导致回撤[9] 继任者情况 - 陆文凯接任招商优势企业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从43亿元升至124亿元[12] - 投资风格更均衡,除TMT外还关注资源、消费股[13] - 采用均值回归思维,相比翟相栋更为稳健[13] - 旗下招商瑞利A任职回报15.65%,与翟相栋124%的收益仍有差距[13]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7.86%,跑赢上证指数(2.76%)和沪深300(0.03%)[15] - 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与3年周期考核相关,部分因业绩不佳被淘汰[18] - 优秀人才转向私募领域,主要因薪酬激励更优、投资自由度更高[19]
金蝶集团执行董事林波:相信今年公司将盈利丨直击业绩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7:2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31.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其中云订阅收入16.84亿元,同比增长22.1%,产品、实施及其他收入增长1.2%至15.08亿元 [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当期应占亏损同比缩窄55.1%至0.98亿元,毛利率同比改善2.4个百分点至65.6%,主要得益于云订阅业务规模化效应和AI效率提升 [2][3] - 云订阅ARR同比增长18.5%至37.3亿元,云订阅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4.7%至33.78亿元,云订阅毛利率达96.2%,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3] 业务发展 - 公司预计年末经营性现金流超10亿元,并强调已转型为以订阅模式为核心的云服务公司,未来将提升云订阅业务比重,优化实施环节外包策略 [2][3] - 分产品线看,大型企业产品金蝶·云星瀚收入增速达41.1%(NDR 108%),小微企业产品金蝶·云星辰增长23.8%(NDR 93%),中型企业产品金蝶·云星空增长19%(NDR 94%) [4] - 大型企业关注业务整合与供应链透明化,中型企业侧重快速部署和低成本标准化,公司已推出苍穹AI Agent平台2.0及6款智能体产品,客户试用反馈积极 [4][7] AI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AI+SaaS黄金十年"已至,预计2030年AI收入占比将超30%,上半年AI合同金额超1.5亿元,AI能力正持续注入核心SaaS产品 [2][5] - 针对Agent竞争,公司选择高频需求场景与客户共创,结合开源模型(如DeepSeek)和算法人才,强化数据安全与生态集成两大护城河 [6][7] - 当前AI落地面临数据质量低、复合型人才短缺、生态接口标准缺失等挑战,但国内大模型发展加速(如DeepSeek开源)有望改善生态互联 [8][9] 国际化进展 - 海外市场聚焦东南亚和中东,已发布14个国家地区产品包,客户包括中企出海和本土企业,明年或拓展非洲、欧洲、日本市场 [9]
“Z世代”的义工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7:17
义工游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义工游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近30% [1][4] - 截至2025年8月,小红书"义工旅行"话题浏览量达2.1亿,讨论量230万,"打工换宿"话题浏览量2120万,讨论量12.4万 [1][4] - 2024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达422.7亿元,为义工游提供发展基础 [4] 用户画像与需求 - Z世代通过义工游实现"省钱+深度体验",典型案例包括:冰岛环保行动(王晓雅)、新疆以工换宿(庄芸)、寺庙义工(郭心爱) [1][2][3] - 参与者平均花费低于1000元(如郭心爱的山东寺庙义工总支出含交通仅700元) [3] - 核心吸引力:劳动换取食宿(降低成本)、文化沉浸感(如参与哈萨克族节日)、心理成就感(如救助动物) [2][3][4] 商业模式与运营现状 - 国内主流模式:为民宿/青旅提供4-6小时劳动换取免费食宿(新疆案例),部分附加车票报销 [5][6] - 差异化运营:民宿倾向招募有特长(摄影、乐器)的义工以提升住客体验(海南案例) [6] - 行业痛点:部分项目存在虚假承诺(如大理民宿仅报销30%机票)、超时工作(海南冲浪民宿周工时42小时) [7] 供需两端动态 - 需求端:2024年消费者协会受理义工游投诉1200+起,同比增150%,62%平台纠纷未解决(如"袋鼠青年义工旅行") [7] - 供给端:新疆/海南民宿旺季积极招募义工(如那拉提民宿计划扩招),但北京部分业主因效率问题拒绝复用 [5][6] 行业发展趋势 - 从"穷游"转向"深游",形成新型"体验经济":通过劳动降低经济门槛,同时提升心理回报 [2][4] - 国际项目成熟度较高(如柬埔寨教学、南非护鲸),但存在组织松散问题(部分项目仅4-5人参与) [2][7] - 未来需平衡商业化与公益性以维持长期发展 [1][7]
多款百万一针抗癌药,入围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5:24
医保目录调整 - 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初审通过534个药品,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通过121个药品,首次实施"双轨制"模式,基本医保目录聚焦基础保障,商保创新药目录针对"独家新药"和"罕见病用药"提供补充保障通道 [1] - 目录外药品通用名数量从2024年的249个增至310个,申报通过率显著提升,基本医保目录申报718份通过534份,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141份通过121份 [1] - 约80个品种同时通过基本医保和商保目录初审,将优先进入基本医保谈判,失败后转入商保价格协商通道 [3] CAR-T疗法 - 多款单针价格超百万元的CAR-T抗癌药入围商保创新药目录,包括复星凯特阿基仑赛注射液(120-128万元/针)、科济药业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115万元/针)、驯鹿生物伊基奥仑赛注射液(116万元/针) [1] - CAR-T疗法研发周期超十年,平均投入达数十亿元,生产工艺涉及基因编辑、细胞培养等高精尖技术 [2] - 2025年多地惠民保将CAR-T纳入保障范围,上海"沪惠保"连续四年覆盖CAR-T,参保患者最高可获50万元报销,过去三年累计赔付超4000万元 [2] 药品结构特征 - 西药占比超过98%,仅有两款中成药(当归补血汤颗粒、岭南万应豆蔻膏)入选商保创新药目录 [3] - 抗癌药成为主导品类,包括强生埃万妥单抗、罗氏艾美赛珠单抗、卫材/渤健仑卡奈单抗注射液等跨国药企产品 [3] - 国内创新药表现突出,如信念医药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波哌达可基注射液、恒瑞医药PD-1单抗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等 [3] 申报规则与流程 - 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条件要求药品为5年内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或治疗罕见病的独家药品 [2][5] - 通过形式审查仅表示药品符合申报条件,后续还需经过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高价药品需通过严格评审程序才能最终纳入目录 [3] - 符合目录外条件1或条件5的独家药品可单独申报商保创新药目录或同时申报商保与基本目录 [5]
外卖行业呼吁平台良性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5:09
外卖行业补贴战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卖行业爆发新一轮补贴大战,主要平台通过提升骑手收入和用户优惠争夺市场份额与用户流量 [2] - 补贴战短期内刺激了外卖订单增长,提升了西部地区平台渗透率,但引发了资源分配不均、消费者认知扭曲、就业市场波动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2][4][5] - 平台需转向长期价值导向的良性竞争,平衡商业效率与中小商户权益,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6] 补贴战的积极影响 - 显著提升西部地区外卖渗透率,带动当地单量和骑手数量快速增长 [2] - 改变消费习惯,衍生出服务到家模式,对城市生活方式变革有积极意义 [2][6] 补贴战的负面影响 资源分配不均 - 1/3商户感知平台补贴存在大型连锁与中小商户区别对待 [2] - 大商户凭借供应链和规模优势更易获得补贴,美团等平台已启动中小商户扶持计划,追加投入覆盖超10万家小店 [3] 消费者认知与商户经营 - 长期低价补贴扭曲消费者价格预期,补贴退潮后可能导致需求萎缩 [4] - 订单激增造成商户运营压力,部分为维持低价牺牲品质 [4] 就业市场波动 - 7月美团众包、蜂鸟众包日均骑手数量增幅达百万级,但招聘放松管理要求埋下安全隐患 [4] - 补贴退潮后骑手收入可能下降,闲鱼二手电动车挂牌量激增420%反映市场过热 [4] 资源浪费 - "0元购"等促销导致超负荷运营和餐饮浪费,部分平台强制商家承担非主观原因损失 [5] 行业调整建议 - 平台需从亏损补贴转向提升服务品质、数字化赋能等长期价值 [6] - 流量分配向小商户倾斜,美团通过"零闯红灯"奖励等措施加强骑手安全治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