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搜索文档
【科技观察】AI不是神不必膜拜 亦无需恐惧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41
人类对AI(人工智能)的心态是复杂的,既有着无限憧憬,又对可能的失控充满恐惧。 对AI的恐惧,其本质还是源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未知和无法掌控的恐惧。这好比先民对神明的崇拜, 因其自身能力的有限而在自然面前显得渺小,于是就把对未来的不可知和无法掌控的命运寄托在神明身 上。而信仰的本质,则是把自己的希望托付给神明。背后的逻辑,则是源于人类精神上的弱小。 人类对神的崇拜起源,涉及人类学、心理学、哲学和宗教等多个领域。早期人类面对自然现象时,因缺 乏科学解释,常将其归因于超自然力量,这种对未知的焦虑,促使人类创造"神"来赋予世界意义和可控 感。在面临生存和环境压力时,对神的崇拜则成为缓解生存焦虑的工具,并试图通过祭祀或祈祷"控 制"不可控的自然力;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及对来世的渴望也是重要动因。 哲学意义上,信仰是将希望托付给神明的行为。于是神成为意义的象征,藉此帮助人类应对存在的不确 定性。同时,信仰也是权力与控制的投射。因人类在精神上的弱小,于是将自身无法掌控的命运托付于 超自然力量,而神则被想象为全能的存在,藉以弥补人类的有限性。 无论是信仰神明还是恐惧AI,背后都反映了人类在面对无限可能时的有限性。人类试图通过借 ...
【政策把脉】稳推免费学前教育 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41
政策背景与现状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举措 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从"基本普及"向"优质普惠"的历史性跨越 [1] - 当前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超90% 但仍存在"量质失衡"的短板 [1] - 全球实践表明 免费学前教育推进关键在于构建稳定财政投入机制和高效治理体系 [1] 国际经验借鉴 - 英国采取"先低龄 后扩容"渐进式策略 为制度稳定奠定基础 [1] - 德国采用"联邦立法+地方执行"模式 激发基层创新 [1] - 俄罗斯通过中央统一推进实施 并以"流动幼儿园"解决偏远地区资源匮乏问题 [1] - 新加坡"政府主导+市场协同"模式 实现质量与效率平衡 [1] 中国实施路径 - 2025年秋季学期起政策将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预计今年惠及约1200万儿童 [2] - 坚持"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原则 确保政策可持续性 [2] - 通过增加政府投入降低家庭教育支出 实现财政"分档精准"保障 [2] - 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 确保政策稳步推进 [2] 战略意义 - 免费学前教育是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落子 衔接全球教育发展潮流 [2] - 将教育公平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 助推国家发展 [2] - 实现从"有园上"到"上好园" 从"家庭买单"到"国家托底"的转变 [2]
道氏技术携手两企业拓展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业务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35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共济科技及芯培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拟就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业务开展深度合作 [1] - 公司拟建设原子级科学计算规模化算力中心,共济科技提供选址和网络布局建议,芯培森提供高速算力服务器供应保障 [1] - 共济科技将为算力中心建设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并协助宣传和销售算力资源及服务器 [1] - 协议为框架性文件,暂不涉及具体金额,但将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 公司还与苏州能斯达及芯培森签署协议,围绕人形机器人电子肌肉、电子皮肤和关节等关键零部件材料展开合作 [2] 业务布局 - 公司在AI4R&D领域持续布局,先后合资成立广东图灵道森技术、投资入股芯培森、合资成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 [1] - 公司计划将碳材料技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拓宽石墨烯粉体、碳纳米管粉体等产品的应用场景 [2] - 苏州能斯达已推出多款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电子皮肤,芯培森的APU算力服务器为材料研发提供算力支撑 [2]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至2.38亿元,同比增长98.77%至115.03% [3]
外贸韧性跃升 7月进出口增速创年内新高 重要原材料进口增加 显示国内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的活跃度上升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9
7月货物贸易表现 - 7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 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 7% 增速创年内新高 [1] - 出口2 31万亿元 增长8% 进口1 6万亿元 增长4 8% 连续两个月增长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整体出口总值一半左右 7月该区域出口增速显著加快 [1] - 金属矿砂 原油等重要原材料进口量同比明显增加 显示国内生产活动活跃度上升 [1] 前7个月货物贸易概况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 7万亿元 同比增长3 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 6个百分点 [2] - 出口15 31万亿元 增长7 3% 进口10 39万亿元 下降1 6% 降幅收窄1 1个百分点 [2] - 东盟 欧盟 美国为前三大贸易伙伴 贸易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9 4% 3 9% -11 1%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 68万亿元 增长7 4% 占进出口总值57 1% 同比提升2 1个百分点 [2] 贸易结构优化 - 前7个月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超5万亿元 对整体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四成 [2] - 粤港澳大湾区出口全国近七成数字照相机 超八成3D打印机 进口超四成存储器 超六成电脑处理部件 [2]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 美国与越南 日本等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 关税税率上调 加大外贸形势不确定性 [3]
小微融资协调成效外溢 延伸服务触角改善营商环境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9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成效 -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自2023年10月启动至2024年6月末累计走访超9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 银行对"推荐清单"内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 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 其中信用贷款占比32.8% [1] - 机制政策实效外溢至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实际困难 推动地方优化营商环境 引导行业良性竞争等领域 这些将成为机制常态化运行中可保留的重要内容 [1] 银行协同服务模式创新 - 农业银行与农商行形成互补合作关系 农商行提供1500万元信用贷款和高效资金清算 农行则利用数字化和全球化网络优势为华盛橡胶提供6436万美元国际结算服务及汇率避险策略 [3] - 银行同业关系从同质竞争转变为互相补位 农商行在结算效率有优势 大行在汇率避险和产品组合方面有优势 共同服务企业 [3] 地方特色服务举措 - 桓台县设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属服务热线" 配置统一呼出标识 建立银行轮值制度 热线功能从融资对接拓展至银行回访、贷前交流等一揽子服务 [4] - 淄博市建立"1个小微协调机制+N个行业主管部门"模式 为三农、外贸、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提供精准服务 如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乡村振兴对接走访 [5] 营商环境优化效应 - 山东省建立"联合会诊"机制 对进入"推荐清单"未获授信企业进行联合分析解决问题 [6] - 协调机制通过线上平台连接银行与企业 同时协调政府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及信用修复问题 实现"金融服务万事皆可协调" 并带动基层政府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6]
【头条评论】在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融合中重估国企价值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8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标志着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 [1] - 新一轮改革核心目标是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聚焦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内涵式增长 [1] - 改革定位为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强调国企在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和安全保障等关键领域的战略作用 [4] 国企经营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国有企业(非金融)资产总额达371.9万亿元,营业总收入84.72万亿元,利润总额超4.35万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估值洼地现象,价值与价格背离制约了国企资本运作能力 [2] - 估值折价源于市场对国企治理僵化的刻板印象及传统估值模型无法衡量其战略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局限性 [2] 资本市场角色转变 - 资本市场从融资渠道转变为推动国企改革的核心引擎、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和实现真实价值的发现平台 [1] - 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深度融合是决定本轮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命题 [1] - 改革需要资本市场深度参与,从资产定价、市值管理和信息沟通三方面推动价值再发现 [2][3] 改革实施路径 - 资产定价需更加市场化,建立容错免责机制鼓励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本运作 [3] - 市值管理纳入业绩考核推动国企从被动接受估值向主动价值经营转变 [3] - 信息披露需改变保守风格,用市场语言充分展示战略、研发、ESG等非财务信息 [3]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旨在纠正资本市场对国企的估值偏见 [4] - 新体系需衡量国企在维护产业链安全、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稳定分红等方面的多元价值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企有望率先实现价值重估,成为新估值体系下的价值标杆 [5] 未来发展趋势 - 混改将更重质量而非数量,关注治理变革和业务协同效果 [5] - 市值管理将成为国企标配,围绕价值创造的资本运作将更加活跃 [5] - 改革需要国企制定资本市场战略、投资者更新视角、监管层完善制度环境 [5]
【政策把脉】 稳推免费学前教育 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7
政策部署与实施路径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政策将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预计2024年惠及约1200万儿童 [1][2] - 实施策略强调"稳妥有序推进"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 确保政策可持续性 [2] - 财政投入机制采取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模式 补助资金实施"分档精准"分配 [2] 国际经验借鉴 - 英国采用"先低龄后扩容"渐进策略 为制度稳定性奠定基础 [1] - 德国实施"联邦立法+地方执行"模式 激发基层治理创新活力 [1] - 俄罗斯通过中央统一推进 配套"流动幼儿园"解决偏远地区资源短缺 [1] - 新加坡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协同"机制 实现质量与效率平衡 [1] 行业发展现状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超90% 但存在"量质失衡"结构性短板 [1] - 行业正经历从"基本普及"向"优质普惠"的历史性跨越 [1] 战略价值定位 - 政策核心价值在于将教育公平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 衔接教育强国战略 [2] - 通过政府投入"加法"实现家庭教育支出"减法" 缓解"生得起养得好"民生压力 [2] - 制度设计聚焦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质变 构建国家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2]
稳住了老客户 开拓了新客户 纺织行业首份半年报彰显韧性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439.8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其中纺织品出口7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服装出口734.6亿美元同比微降0.2% [4] - 截至8月7日A股纺织制造企业中逾半数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预期实现利润正增长20家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的企业中11家预计业绩同比走高 [2][4] - 二季度后受美国贸易政策调整影响4月至5月我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下降约20%但对欧盟日本韩国及新兴市场出口保持韧性 [4] 健盛集团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1.71亿元同比增长0.19%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14.4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6.96% [3] - 海外收入占比85%主要客户包括UNIQLO、PUMA、ADIDAS等国际品牌通过"高品质、低成本、短交期"策略稳住老客户并开拓新客户 [3][6] - 产能分布形成国内与越南"三七分"结构将美国订单转移至越南生产非美订单转回国内目前绝大部分美国市场产品由越南基地供应 [6] 企业战略调整 - 行业加速海外布局2014-2024年纺织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40亿美元健盛集团在越南建设四大生产基地华利集团在印尼越南新建鞋厂 [6][7] - 供应链逻辑从成本最优转向政治风险、供应安全等多元考量企业通过生产基地调配应对关税波动如健盛集团调整中美订单生产地 [6][7] - 智能化升级成为重点健盛集团推进江山产业园智能工厂项目预计大幅减少用工成本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15.1% [8] 政策与技术驱动 - 六部门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跃升纺织服装化纤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7%和10.6% [8] - 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企业加速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如欣龙控股通过降本增效实现Q2扭亏 [5][8]
上峰水泥再出手 拟五千万参投半导体光掩模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5
新经济领域投资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台州上峰投资广州新锐光掩模科技有限公司5000万元,该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光掩模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领域 [1] - 公司通过新存基金已投资三个项目共计1亿元,包括嘉兴轻蜓光电科技、安徽壹能汽车科技和广州新锐光掩模科技 [1] - 公司近年来持续聚焦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已投资24个项目,累计投资额超过17亿元 [1] 股权投资业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股权投资业务净利润贡献占比达到22.6% [2] - 5年来公司股权投资累计实现盈利5.3亿元 [2] - 晶合集成项目已完成投资、上市和退出全过程,获得投资收益1.66亿元 [2] 投资项目上市进展 - 公司投资的上海超硅科创板IPO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通过苏州芯广基金持有上海超硅0.93%股权(1089.59万股) [3] - 昂瑞微科创板IPO和中润光能港股IPO申请已获受理 [3] - 盛合晶微、广州粤芯和芯耀辉已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3] - 长鑫科技和昆宇电源已完成股改工作 [3] - 先导电科正推进与光智科技的重组事宜 [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1亿元,同比增长4.64% [4] - 归母净利润7993.43万元,同比增长447.61% [4] - 水泥产品平均售价高于上年同期,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16%,综合毛利率提升 [4] - 投资板块取得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较上年同期增长 [4] 战略调整 - 公司将原有"一主两翼"战略调整为"主业建材产业链"与"新经济投资链"双轮驱动的新格局 [3]
外贸韧性跃升 7月进出口增速创年内新高 重要原材料进口增加,显示国内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的活跃度上升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5
7月货物贸易表现 - 7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 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 7% 增速创年内新高 [1] - 出口2 31万亿元 增长8% 进口1 6万亿元 增长4 8% 连续两个月增长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整体出口总值一半左右 7月对该区域出口增速显著加快 [1] - 金属矿砂 原油等重要原材料进口量同比明显增加 显示国内经济活动活跃度上升 [1] 前7个月货物贸易概况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 7万亿元 同比增长3 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 6个百分点 [2] - 出口15 31万亿元 增长7 3% 进口10 39万亿元 下降1 6% 降幅收窄1 1个百分点 [2] - 东盟 欧盟和美国为前三大贸易伙伴 贸易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9 4% 3 9%和-11 1%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 68万亿元 增长7 4% 占进出口总值的57 1% 较去年同期提升2 1个百分点 [2] 贸易结构优化 -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超5万亿元 对同期整体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四成 [2] - 粤港澳大湾区出口全国近七成数字照相机 超八成3D打印机 进口超四成存储器 超六成电脑处理部件 [2] 外部环境挑战 - 美国与越南 日本 欧盟 印度尼西亚等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 关税税率较此前上调 加大外贸不确定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