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金融信息网
icon
搜索文档
河池蚕桑产业“织”出振兴致富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7 11:09
行业概况 - 河池市蚕桑生产规模连续20年保持全国地级市第1位 包括桑园面积 发种量 蚕茧产量 [2] - 2024年蚕桑产业产值达135亿元 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7% [2] - 产业涉及22万户农户近100万蚕农 户均养蚕年收入超5万元 [2] 产业发展 - 河池市将蚕桑产业纳入农业"十大百万"产业 并作为千亿产业集群打造 [1] - 创建300亩县级示范基地56个 100亩乡级示范基地53个 [1] - 示范基地推广良种良法 带动全市桑蚕产业发展 [1] 技术创新 - 引入9组自动化设备 实现从蚕茧选剥到缫丝的全流程自动化 [3] - 自动化设备使月产量增长18吨 新增200个就业岗位 [3] - 推动数字技术与桑蚕产业深度融合 走绿色化 智能化 品牌化发展路径 [3] 极端天气应对 - 推广水肥一体化 低产桑园改造等实用技术应对干旱和洪涝 [4] - 完成低产桑园改造26.15万亩 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27.03% [4] - 完成标准化蚕房改造1.9万套 开展技术培训117期 培训6350人次 [4] 生产表现 - 桑树高度达1.5-1.8米 较去年同期略高 [5] - 病虫害减少80% 亩桑园桑叶产量增加300-800斤 同比增长11% [5] - 预计上半年蚕茧产量接近10万吨 [5]
“丝路伙伴计划”正式启动 首期将聚焦中亚市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6 20:06
论坛主题与背景 -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分论坛以"可持续发展SDGs十年回顾与展望——全球发展倡议的国际贡献"为主题 [1] - 论坛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十年实践成果、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路径展开探讨 [1] 丝路伙伴计划核心内容 - "丝路伙伴计划"正式启动,以贵州为起点推动中国生态产品国际化 [3] - 计划采用"生态产品+文化IP+绿色金融"三维驱动模式,打造中国特色产业出海标准化范式 [3] - 首期聚焦中亚市场,未来拓展至东盟、中东欧等区域 [3] - 重点推动贵州刺梨、茶叶、白酒、中药材等特色生态产业集群出海 [3] 参与方与活动规模 - 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办,中国银河证券协办,贵州师范大学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承办 [3] - 吸引国内外政商学者等400余人参与 [3] - 发起方包括国际金融论坛、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贵州省外经贸集团、贵州初好农业科技、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思美传媒等机构代表 [3] 战略意义 - 计划标志着中国生态产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机遇的新起点 [3] - 以"绿色"为底色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3]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信用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6 17:24
论坛概况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信用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于7月4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召开,主题为"创新信用技术·优化数字生态" [2] - 论坛旨在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信用领域国际高端对话平台,推动开放、包容、创新的信用生态体系,为北京数字友好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信用基础支撑 [2] - 参会人员包括国家及省市信用主管部门领导、信用管理领域专家学者、世界知名征信机构、500强企业、国内信用服务机构等300余人 [2] 政策与成果 - 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副主任吴阿明强调社会信用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需应用创新技术提升服务效能 [4]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唐建国介绍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包括信用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化水平提升、信用服务业增长态势良好 [6] - 北京市下一步将激活信用数据要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信用服务业生态发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6] 地方经验分享 - 杭州市、珠海市、北京市通州区代表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信用赋能城市发展、数据跨境融合、碳信用与绿色金融等创新经验 [6] 专题研讨与对话 - 专家学者围绕"信用+数字经济""信用+AI""信用+职业技能"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7] - 信用服务机构分享数字时代个人征信行业发展、AI推动信用评级变革、信用促消费等实践案例 [7] - 对话环节探讨信用赋能新质生产力、信用服务行业机遇与挑战、信用立法等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 [7] 发布仪式 - "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E平台"启动建设,推动北京科技金融服务升级 [9] - 北京信用协会发布《北京市信用服务行业发展蓝皮书(2025年)》,介绍行业发展现状 [9] - 北京广播电视台展示《诚信北京》栏目十年成果,北京市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启动 [9]
五粮液与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全球合作启动 携手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6 16:21
合作背景与意义 - 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与五粮液集团全球合作在法兰克福正式启动,旨在借助中国酒的独特风味和深厚文化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文明互鉴 [1] - 合作契合深化国际交流和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需求,将携手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自信与开放姿态 [1] - 海外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已成为外籍人员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推动地方文旅和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渠道 [1] 合作具体内容 - 五粮液将在全球50家签证申请服务中心设立品牌专区,播放宣传视频,发放伴手礼 [1] - 通过品牌推广和服务创新提升国际交流体验,确保合作成果惠及更多海外友人 [2] - 签证中心成为外国友人感知中国的"第一站",五粮液的融入进一步生动展现了中国待客之道与品牌精神 [2] 企业战略与愿景 - 五粮液集团秉持'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理念,致力于将源自东方的醇美浓香传递给世界 [2] - 期望以酒为约、以酒为窗,为来华友好人士打造"品鉴中国"之旅,展示中国开放包容的合作机遇 [2] - 中国旅游集团推动文旅交流向民心相通和合作共赢跨越,助力民族品牌出海,讲好中国发展故事 [3] 文化价值与影响 - 中德酒文化交相辉映,映照出东西方文明的独特韵味与心灵共鸣 [2] - 推动中国酒文化走向世界是深化中外合作、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有力举措 [2] - 合作展现文化交流的深远意义,强调将战略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 [2]
签约金额35亿元!鄂尔多斯鲜牛肉走进粤港澳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6 14:49
签约金额与订单 - 内蒙古鲜牛肉产业品牌发布会现场签约金额超107亿元 [1] - 鄂尔多斯市签订消费帮扶订单35亿元 签约金额位列第一 [1] -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与粤海食品(佛山)有限公司签订10万头肉牛20亿元销售合作协议 [3] - 云东集团与广东省胜龙牛业集团签署5万头肉牛10亿元意向订单购销合同 [3] - 鄂尔多斯市各旗区与驻地企业4月集中签订19.45亿元消费帮扶协议 [4] 产业合作与供应链 - 第一批1000多头活牛即将装车发往深圳 [3] - 伊金霍洛旗已向深圳运输100万元冷链牛羊肉 [3] - 牛羊肉产品全流程可溯源 消费者可扫码了解养殖、加工、运输信息 [3] - 鄂尔多斯市计划与粤海食品探索订单式养殖合作模式 引导农牧民规模化养殖 [5] 区域协同与市场拓展 - 鄂尔多斯市发挥高端肉牛产业优势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效应推动南北产业协同 [4] - 通过"北牛南运 鲜肉入粤"项目将农牧产品推向大湾区市场 [4] - 广东企业希望整合双方优势 打造从草原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 [5] 企业角色与商业模式 - 云东集团以市场价格向农牧户收购肉牛 不收取中间费用 保障牧户利益 [5] - 建立产销一体、订单链接、协同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 [4] - 通过党建引领、政企合力、农民参与的方式助推消费帮扶 [4]
地产经纬丨古镇文旅投资,如何防止“审古疲劳”?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6 11:19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古城古镇项目普遍面临巨额亏损和运营困境,如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耗资24亿元建成后4年亏损超10亿元濒临破产 [1] - 行业存在大量同质化开发,建筑风格千篇一律,商业业态高度雷同,导致"审古疲劳"现象 [4][5] - "文旅+地产"模式在房地产下行期面临严峻挑战,项目周期延长、投资回报偏离预期 [10][11] 成功案例与模式 - 周庄开创"古镇旅游"细分市场,1989年首张门票6毛钱,1995年推出联票模式成功孵化品牌 [2][3] - 乌镇采用"做减法"开发策略,拆除新建筑恢复原貌,2001年东栅开放首日接待6000人次,全年67万人次,2003年收回1亿元投资 [6][7] - 乌镇形成"国资控股保护性资产+社会资本运营经营性资产"的混合所有制模式,2007年中青旅3.55亿元收购60%股份 [7][8] - 乌镇通过戏剧节和互联网大会打造文化IP,2017年游客量达1013万人次峰值 [8][14] 失败案例与教训 - 濮院古镇项目总投资从46亿元增至71亿元,建设周期从5年延至10年,开业半年后中青旅以2.54亿元出售37.24%股权 [9][11] - 截至2023年7月濮院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2.91%,房产存货达37.89亿元 [10] - 独山县水司楼项目烂尾6年后改造为酒店,累计投入超6.7亿元 [13] 转型方向与创新 - 国务院提出盘活存量旅游项目的政策导向,支持通过财政金融手段重组资产 [12] - 成功转型案例包括贵州水司楼改为现代化酒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13][14] - 行业需从"地产驱动"转向"文化驱动",强化在地特色和真实体验,如乌镇戏剧节模式 [14]
擘画行业新图景--第八届物业管理创新发展论坛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5 19:54
行业论坛概况 - 第八届物业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青岛举行,设1场主论坛和8场平行论坛,聚焦标准化建设、法治保障、人才培育、产业生态等议题 [1] - 论坛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趋势研判与技术展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1] 标准化与法治化 - 论坛解读《物业管理术语》《物业服务客户满意度测评》两项国家标准,专家剖析服务业标准化发展形势与路径 [1] - 招商积余、保利物业等头部企业分享将标准融入服务场景的实践 [1] - 法治论坛探讨物业服务企业责任边界、公共收益合规管理、物业纠纷调解等热点问题,强调以法规和合同为依据履行义务 [1] 人才与科技发展 - 论坛聚焦一线员工关爱与项目经理能力模型构建,上海物协建立"紫藤守护"专项基金,中铁建物业引入"指导员"体系,南都物业构建三位一体文化机制 [2] - 发布《物业项目经理关键能力洞察》报告,勾勒新时代项目经理核心能力图谱 [2] - 科技论坛探讨AI赋能物业管理,提出无人机消防炮+物联网的防火策略,AI电梯安全治理,以及物联网、BIM技术实现预测性维护 [3] 产业生态与协同创新 - 发布《2025物业管理产业发展报告》,梳理停车服务、智慧物业、社区养老等八大细分领域 [4] - 美团、莱充充电提出数字化解决方案,珠海万达分享智慧物业降本增效实践 [4] - 各地物协展示特色实践,如北京物协提升服务质量,河北物构建"骑手友好社区",辽宁物协拓展社区"生活圈" [5] 创新服务场景 - 设立"社区美好生活服务论坛"及展区,呈现智慧社区平台、社区商业逻辑、影像服务增强情感联结、农产品直供供应链等新模式 [6] - 社区生活服务展区汇聚30余家企业,涵盖智慧社区、嵌入式服务等板块,27家展商完成55项战略合作签约,900余项意向交流 [7] 行业回顾与展望 - 召开"全国物业管理工作座谈会"30周年论坛,回顾山东和青岛物业管理发展历程,梳理创新经验和模式 [7]
乘坐南航北方分公司飞机可带宠物进客舱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5 17:07
服务升级 - 公司推出"爱宠进客舱"服务 提供专属柜台办理乘机和查验收运宠物手续 专人引领过检 优先登机等权益 [1] - 服务覆盖场站从9个扩展至19个 包括沈阳 长春 武汉等新增站点 覆盖超200条直达航线 [1] - 单个航班宠物运输数量上限从2只提升至4只 取消短鼻类犬猫运输限制 仅要求犬类全程佩戴嘴套 [1] 服务流程优化 - 旅客需在航班起飞前6小时通过官方App或小程序购买服务 可选择宠物放置座位下方或加购座位 [2] - 要求旅客提前准备合规宠物箱 相关证明及用品 公司提供宠物运输保险 防护网等配套服务 [2] 产品体系完善 - 公司构建"爱宠单独飞""爱宠同机飞""爱宠进客舱"三级产品矩阵 满足差异化需求 [2] - 在广州白云机场设立"爱宠驿站""爱宠乐园"服务专区 实现全流程一站式宠物运输 [2]
国铁集团、港铁公司等签署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增资扩容协议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5 15:41
铁路科技创新联盟工作成果 - "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 [1] - CR450动车组样车完成设计制造并成功发布 [1] - 3万吨级重载列车实现常态化开行 [1] - 移动装备、工务工程、通信信号、运输组织等领域技术创新深入推进 [1] - 铁路数智化技术创新持续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铁路各业务领域广泛应用 [1] 未来铁路科技创新重点方向 -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铁路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 -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集中优势资源合力开展重大科技攻关 [2] -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2] - 不断完善铁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铁路科技和人才工作水平 [2] - 设立标准国际化工作委员会,提升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水平 [2][3] 铁路科技创新合作与平台建设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铁集团、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签署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增资扩容协议 [3] - 扩大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规模,提升香港与内地铁路科技合作深度和广度 [3] - 联盟将辐射更多铁路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吸引多方力量参与铁路科学技术研究 [3] - 设立标准国际化工作委员会,推动中国铁路与重点国家标准双边合作 [3]
第八届物业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青岛召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5 15:08
行业活动 - 第八届物业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青岛举办 包含1场主论坛和8场平行论坛 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思想信念与实践路径 [1] - 论坛邀请60多位政府部门 企业及专家演讲嘉宾 覆盖设施安全运维 法律风险防范 标准化建设等基础议题 同时探讨新质生产力 社区服务生态等前瞻方向 [5] 法治化建设 - 民法典实施五周年为物业管理行业提供基础法律依据 需重点解决业主权利体系与物业责任边界问题 [3] - 业主专有权行使存在三项限制 不得危及建筑安全 损害他人权益或违背公序良俗 [3] - 行业法治化需强化共有权与成员权保障 明确物业企业责任边界 以产权确认为基础 [3] 科技赋能 - 人工智能技术可释放物业人员重复劳动 促进行业服务效能提升与高质量发展 [3][5] - 建议行业把握AI窗口期 通过"数据+智能"重构服务价值链 实现降本增效与体验升级 [5] - 物业管理场景为AI提供丰富应用空间 AI技术将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核心工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