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回暖之际遭遇食安考验,锅圈万店狂奔遇波折
华夏时报· 2025-09-09 18:36
食品安全事件 - 公司因火锅底料中发现白色蛆虫的消费者投诉登上微博热搜第二位 引发广泛关注[2] - 公司回应称经鉴定同批次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 红酸汤原料经过胶体研磨和高温杀菌 不存在虫卵长期存活的客观条件[2][3] - 生产工厂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发布说明表示生产环节和成品包装完整状态下不可能生蛆虫[4]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8月26日另有消费者投诉食品中存在异物虫子和头发[4] - 行业分析师指出公司对调查检查和整顿整改行动不足 可能影响品牌形象和口碑[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4亿元 同比增长21.6% 净利润1.9亿元 同比大增122.5%[5]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71.73亿元 60.94亿元 64.7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41亿元 2.63亿元 2.41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毛利同比增加1.08亿元 是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5] - 上市初期业绩表现一般 公司解释因重点强化加盟商经营能力和供应链建设[5] 门店扩张与下沉战略 - 2025年上半年净增250家门店 其中乡镇门店净增长270家 乡镇店成为门店增长主力[2][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共有10400家门店 其中加盟门店10386家 自营门店仅14家[5] - 当前拥有近2000家乡镇门店 乡镇店因房租成本较低而面积更大 具备供应链和成本优势[6] - 公司计划通过新乡镇店重点拓展乡镇市场 高层目标5年再造一个锅圈[6] - 2024年在整体门店净减少157家的情况下 乡镇门店净新增287家[6] 产品与市场特征 - 主要提供火锅 烧烤产品 饮品和生鲜等餐食产品 门店主要分布于二三线市场[5] - 2025年上半年整体客单价约70元 乡镇客单价需具体了解[6] - 乡镇门店在产品结构和门店陈列方面区别于标准门店 更符合乡镇市场需求[5] - 行业分析指出低线城市客单价不高 中老年群体对冷冻预制菜有所保留 需优化供应链和产品[6]
“隔墙有耳”窃听定增内幕,交易获利26万元遭百万元罚单!旗天科技:非我司员工
华夏时报· 2025-09-09 18:36
内幕交易事件 - 李君刚因内幕交易旗天科技股票被没收违法所得26万元并处以80万元罚款 合计罚没金额达106万元 [2] - 内幕信息涉及旗天科技控股权变更 深圳市七彩虹皓悦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万某与旗天科技控股股东投资负责人韩某商讨定向增发合作 [3] - 2024年4月15日双方达成定向增发意向 李君刚当日偶然在办公室门口听到谈话内容 [3] - 4月18日韩某向万某发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约定万某或其指定主体为定向增发对象并推动成为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3] - 2024年7月26日旗天科技正式披露向七彩虹皓悦定向发行股份事宜 [4] 交易操作细节 - 李君刚于2024年4月29日操作亲属刘某某的银河证券账户买入旗天科技72,800股 成交金额303,395元 [5] - 买入时点距离内幕信息正式公开近3个月 账户在内幕交易敏感期内盈利260,022.03元 [5][6][8] - 公告发布后旗天科技股价连续多日"20厘米"涨停 成为市场热门股票 [6] 法律认定与处罚 - 内幕交易认定要件包括利用内幕信息在敏感期内进行交易操作 "偶然听到"不能阻却违法行为性质 [7] - 宁波证监局采用"后进先出"方法计算违法所得 结果经核对无误 [6] - 处罚已考虑如实陈述、配合调查等从轻情节 所谓"补贴亲属"理由非法定从轻依据 [6]
机构调研揭示A股新动向,工业机械、电子元件成“香饽饽”,谁是下一个风口
华夏时报· 2025-09-09 18:15
在具体业务方面,迈瑞医疗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致力于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 优质产品和服务,2022年至2024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303.66亿元、349.32亿元和367.26亿元。德赛西 威是国际领先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之一,致力于实现智慧出行的全球共享,同期营业收入分别为149.33 亿元、219.08亿元和276.18亿元。 水晶光电是国内专业从事精密薄膜光学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知名光电元器件企业,2022年至2024年 分别实现了43.76亿元、50.76亿元和62.78亿元的营业收入。联影医疗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 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分别 是92.38亿元、114.11亿元和103亿元。 三大行业被集中"拜访"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 8月以来,A股市场的机构调研热潮持续升温,成为观察市场动向的重要窗口。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收盘,8月以来合计有1600多家上市公司接受了市场机构的调研。其中,医 疗设备、电子元件等行业的上市公司格外受宠,不仅调研机 ...
北京车主迎利好!没有次数限制,油车指标可“反复切换”买电车
华夏时报· 2025-09-09 18:13
9月8日,北京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系统网站发布提示,北京市支持普通小客车指标购置新能源小客车。 根据《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第二十九条规定,持普通小客车指标购置的新能源小客车在出售、报 废后,可以申请普通小客车更新指标。按此规定,普通指标可不限次数切换购置燃油车或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升温 政策的发布是否会改变消费者的购车决策?记者采访了多位北京车主,发现"经济性""舒适性"和"智能 化"是推动他们选择新能源车的关键因素。 这意味着市民能根据自身需求、经济情况和车型偏好,在不同类型车辆间自由选择,无需担忧指标限制 影响后续购车。持有普通小客车指标的市民,可自由选购燃油、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 式)、燃料电池等各类小客车。而且,用该指标购买登记上述车辆后,车辆出售或报废时,机动车所有 人仍能更新为普通小客车指标,次数不限。在业内看来,这一政策尽显人性化,既满足多元出行需求, 又鼓励新能源购车,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增强市场灵活性 北京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的调整,始终与城市交通治理和绿色发展目标紧密相关。2020年12月,《北京 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修订版发布,明确自2021年1月 ...
以海天梦想,回应时代之问:洋河的坚守与奔赴
华夏时报· 2025-09-09 18:09
文/兴利 九月初,洋河携手央视推出《海天梦想,中国力量》品牌广告片,一经发布便迅速在网络掀起热潮。广 告片中,"海宽广,纳九州百川;天高远,容山河万里;梦绽放,汇亿万力量"的恢宏文案,与大气磅礴 的家国画面交相辉映,深刻触动观众情感,在举国喜迎国庆的氛围中,引发了一场关于家国情怀的广泛 共鸣。 近年来,洋河股份持续投入航天科技、公益事业等领域,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强化了品牌与国家发展之间 的关联,也体现出公司战略中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最新短片在网络的广泛传播,不仅进一步提升了 洋河的品牌形象和公众认同度,也折射出一家民族企业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履 行社会责任的长期主义思维。 "海天梦想,中国力量":时代精神的生动注脚 在2025年国庆前夕,洋河在央视上线《海天梦想,中国力量》品牌广告片,以"""天""梦"为核心意象, 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时代画卷,成为时代精神的生动注脚。 "海宽广,纳九州百川"——这支广告片以"海"开篇,镜头中浩瀚海洋与巍然航行的船舶,既象征着中国 自古以来对外开放、交流互鉴的文明姿态,也暗喻着当代中国以更加从容自信的胸怀拥抱世界。海纳百 川,不仅是水的品格,更是文明的姿态。从 ...
女星内幕交易股票一审获刑两年多 曾出境躲避监管调查
华夏时报· 2025-09-09 18:08
案件背景 - 楚轶男因内幕交易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多 目前二审尚在审理中[1] - 案件涉及同方股份2017年收购上海莱士的重组计划[3] - 楚轶男曾因同一案件被北京证监局处以40万元罚款[2][7] 内幕交易细节 - 楚轶男通过信托账户买入同方股份180万股 成交金额2512万元[5] - 本人账户投入360多万元进行内幕交易 盈利6400元[7] - 交易最终亏损约512万元 信托账户全部卖出[5][7] - 资金来源为内幕信息知情人郑跃文提供的购房资金[6] 案件调查与处罚 - 楚轶男在调查期间存在拒接电话 更换手机号码及出境躲避等行为[2][7] - 北京证监局认定其交易行为与内幕信息高度吻合 构成内幕交易[4][7] - 因无违法所得 最终处以40万元罚款[7] - 刑事追责标准基于交易行为而非盈亏结果 成交额超50万元即可能构成犯罪[9] 监管环境 - 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保持"零容忍"态势[10] - 2024年移送各类案件163件 涉嫌犯罪主体600余人[10] - 刑事程序落地率 实刑率及重刑率显著提升[10]
机构调研揭示A股新动向 工业机械、电子元件成“香饽饽” 谁是下一个风口
华夏时报· 2025-09-09 18:08
8月以来,A股市场的机构调研热潮持续升温,成为观察市场动向的重要窗口。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收盘,8月以来合计有1600多家上市公司接受了市场机构的调研。其中,医 疗设备、电子元件等行业的上市公司格外受宠,不仅调研机构数量屡创新高,部分头部公司更是迎来百 余家机构集中"打卡",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密集调研背后,机构聚焦的核心问题从业绩韧性、技术突破到产能规划、 行业政策影响各有侧重,而这些关注点也悄然勾勒出A股市场的投资逻辑变迁。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 收官,投资者迫切想知道:机构布局的逻辑是什么?下一个能承接热度的风口又将落在何处? 机构调研热度升温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正式收官,市场机构调研活动再度迎来高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8 日收盘,8月以来合计有1600多家上市公司接受了市场机构的调研。从接待数量来看,8月以来约110家 公司接受了超百家机构的调研,20多家公司接受了超200家机构的调研。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轮调研热潮中,8月以来有4家公司接待机构数量突破300家,成为市场焦点。具体 来看,迈瑞医疗、德赛西威、水晶光电、联影医疗分别接 ...
以海天梦想 回应时代之问:洋河的坚守与奔赴
华夏时报· 2025-09-09 18:06
九月初,洋河携手央视推出《海天梦想,中国力量》品牌广告片,一经发布便迅速在网络掀起热潮。广告片 中,"海宽广,纳九州百川;天高远,容山河万里;梦绽放,汇亿万力量"的恢宏文案,与大气磅礴的家国画面交 相辉映,深刻触动观众情感,在举国喜迎国庆的氛围中,引发了一场关于家国情怀的广泛共鸣。 近年来,洋河股份持续投入航天科技、公益事业等领域,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强化了品牌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联, 也体现出公司战略中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最新短片在网络的广泛传播,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洋河的品牌形象和 公众认同度,也折射出一家民族企业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长期主义思 维。 "天高远,容山河万里",随着镜头跟随银翼转向"天",在蓝天白云中平稳翱翔,这一姿态又如同时代的注脚,安 静而有力。此时的"天",虽然高远且开阔,但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远方:飞机的航行,成为现代文明中人类探索 意境深远的缩影,也隐喻了一个民族面向未来的从容姿态:不刻意强调高度,却始终向前向上。 而"梦",则是这支广告片脉络的落脚点。随着火箭升空,"梦绽放,汇亿万力量"的主题得以升华。火箭托举着炽 烈光芒刺破苍穹,不仅代表着中国航天事业一 ...
女星内幕交易股票一审获刑两年多,曾出境躲避监管调查
华夏时报· 2025-09-09 18:04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帅可聪 北京报道 2025年9月8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报道称,某公司董事长向明星女友透露内幕消息, 本想"割韭菜",却因重组失败亏损500万元,双方均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9月9日,《华夏时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这位女星为楚轶男。知情人士透露,该案已于数月前一 审宣判,楚轶男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多。不过,楚轶男随后上诉,目前二审尚在审理程序中。 公开资料显示,楚轶男,1983年7月出生,曾出演《精武陈真》《一起来看流星雨》等影视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楚轶男内幕交易案,三年多前已被北京证监局罚款40万元。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 案件调查期间,楚轶男存在多次不接听调查人员电话、更换手机号码、出境躲避调查等情形。 重组背后的内幕交易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2017年9月15日,同方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及交易对方认为继续推进本次重大 资产重组的条件不够成熟,为保护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利益,经审慎研究和友好协商,交易双方决定 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北京证监局认定,楚轶男与内幕信息知情人郑跃文关系非常密切,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与郑跃文存在大量 通话联系,并 ...
“南北船”合并收官在即:中国重工正式退市,中国船舶上半年净利同比激增超100%
华夏时报· 2025-09-09 17:37
合并交易核心进展 - 中国重工A股股票于2025年9月5日正式终止上市 股东所持股票按1:0.1339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股票 [2] - 合并后中国船舶总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 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完备的上市造船企业 [2][6] - 本次交易为A股资本市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重组项目 也是全球船舶行业交易金额最大的企业合并案例 [6] 财务业绩表现 - 中国船舶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3][8] - 中国重工同期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 [3][10] - 中国船舶上半年营业收入403.25亿元 同比增长11.96% 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收入386.69亿元 同比增长12.26% [8] 订单与业务结构 - 中国船舶新接民品船舶订单59艘/543.98万载重吨/489.05亿元 中高端船舶占比超90% 绿色船舶占比超50% [8] - 中国重工新接民船订单47艘/838.26万载重吨 绿色船型占比达35.19% 主建船型占比和批量订单占比双超90% [10] - 截至2025年6月底 中国船舶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载重吨/2334.87亿元 [8] 行业前景与战略影响 - 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2025年6月达187.11点 虽较年初下滑1.2% 但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11] - 高盛预测全球造船业将进入持续到2032年的上行周期 带来价值1.2万亿美元的新船订单 中国造船厂将主导全球产能增长 [11] - 合并将显著提升中国在高端船型领域的交付能力和议价能力 带动国内船舶配套产业协同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