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搜索文档
IChemE:英国化工行业应战略优先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8
中化新网讯 近日,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IChemE)首席执行官伊冯·贝克表示,在全球局势日益割裂的当 下,SABIC、陶氏化学等国际巨头关停英国工厂可能削弱英国供应链安全。作为基础性产业,化工行业 不仅是当前及未来经济活动的重要推动力,更支撑着约95%的制成品生产,化工行业应被视为战略优先 领域。 虽然政府计划推出的"英国工业竞争力计划"(2027-2030年)及将"电网费用补偿计划"补贴比例从60%提升 至90%等举措将惠及能源密集型企业,但贝克认为这些措施未能解决短期成本压力,行业更需要长期政 策保障。贝克说,工业战略文件中仅有几处隐晦地提到化学工业被视为基础产业,支撑着英国一些其他 行业,政府应明确确定化工等基础行业为关键和战略基础行业。 贝克指出,当前英国政府亟需制定更具战略性的规划以填补行业指导真空:历届政府长期忽视化工战 略,最近一份行业战略仍停留在1999年。若缺乏强有力的基础产业支撑,这项旨在推动未来十年产业投 资的工业战略将难以落地。 贝克表示,化工产能下降应当引发警惕,这可能导致国内供应减少、海外采购成本上升,同时过度依赖 海外供应商将削弱本土控制力,并因原料运输增加环境影响。 数据显示, ...
旭化成再生纤维亮相上海面辅料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8
该纤维吸湿性好,手感滑爽,具有抗静电性能。由该纤维做成的衣物在使用后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为水和二氧化碳,实现自然循环。本次展会集中展示了该产品的应用方案以及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共同 研发的创新面料。 据了解,该纤维是以棉籽油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棉籽绒为原料,通过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技术进行提 纯和溶解,转化为纯再生纤维素纤维。在生产过程中,该公司严格管理化学物质,回收并重复利用生产 工艺中使用的铜、氨等物质。 中化新网讯 9月2日至4日,旭化成旗下再生纤维素纤维宾霸亮相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 会。 ...
印日共推清洁氢/氨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8
合作框架 - 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与日本经济产业省共同发布《联合意向声明》推动低碳与可再生氢/氨生态系统建设 [1] - 两国以低碳发展为共同目标 承诺在清洁氢与氨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领域深化合作 [1] - 合作需以2022年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日印清洁能源伙伴关系为基础 强化能源领域协同 [1] 合作内容 - 推动氢与氨相关的研发、投资及项目落地 涵盖运输及特定领域应用 [1] - 设立氢/氨专项工作组 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工作组内具体落实 [2] - 联合声明推进进展需通过日印能源对话每年向两国部长汇报 [2] 双方优势 - 日本在氢/氨的生产、运输及应用技术领域位居全球前列 并制定各行业应用宏伟目标 [2] - 印度计划利用丰富可再生能源潜力规模化生产低成本清洁氢/氨 [2] - 印度通过国家绿氢任务设定2030年可再生氢年产量500万吨目标 全球氢贸易份额占比10% [2] 合作目标 - 整合两国优势在两国及第三方国家推动清洁氢与氨生态系统发展 [1] - 印度满足国内跨行业氢/氨需求 同时打造全球清洁氢/氨出口枢纽 [2] - 日本与印度在清洁燃料开发领域形成协同效应 [2]
雪佛龙:炼化一体化可提升油企竞争力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5
行业趋势 - 炼油业务与石化产业深度融合对油气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能源转型竞争力至关重要[1] -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但必须更清洁 更可靠且更具成本效益[1] - 汽油需求趋于平缓甚至下降 投资重心明显转向石化产能建设[1] 投资环境 - 石化行业正处于持续下行周期 抑制了投资热情[1] - 业界争相投资炼油装置向轻质化产品转型 但中短期难以获得回报[1] 贸易策略 - 国家石油公司与国际油企应向专业贸易公司学习整合资产所有权与运营能力[2] - 最成功的竞争者都是兼具资产所有权与运营能力的企业[2] - 中国 韩国和新加坡等关键市场虽面临全球波动 但炼化产品需求依然强劲[2]
数据中心建设热激发三类化学品需求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1
从用户角度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用户界面看起来与传统软件无异,但实际上,生成式人工智能背 后是庞大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支撑。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先进芯片的算力需求正推动数据中心建设热 潮,并引发水处理、冷却系统和建筑工程三大领域的特种化学品需求激增。 数据中心的高强度运算产生巨量热量,催生液体冷却技术革新。传统云计算数据中心多采用风冷,但人 工智能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标普市场情报研究总监凯利·摩根指出:"人工智能芯片需要在相同空间完 成更多运算,能耗显著提升,意味着必须采用芯片级液体冷却方案。" 全球水处理业务龙头企业艺康将数据中心视为水处理业务的战略增长点。其全球水务解决方案执行副总 裁Josh Magnusson透露,8月,艺康刚刚以18亿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Ovivo公司电子业务,以 强化半导体超纯水处理能力,预计相关业务年销售收入将达8亿美元,并保持双位数增长。 在节能优化方面,Magnusson强调:"客户希望将能源用于计算而非冷却,但随着系统复杂度提升,冷 却能耗持续攀升。我们通过优化热交换效率,帮助客户提升算力能源占比。"艺康还将石化装置热管理 经验延伸至数据中心,开发新型添加剂提升冷却液 ...
中国化学天辰公司、哈萨克斯坦ERG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1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ERG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 - 合作聚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大核心领域 [2] - 通过技术创新、系统治理和生态项目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2] 合作项目成果 - 哈萨克斯坦ERG 80MW尾气发电项目每年节省天然气约2亿标准立方米 [3] - 项目实现二氧化碳减排32万吨 [3] - 该项目是中亚地区首个尾气回收发电项目 [3] 市场拓展与业务布局 - 天辰公司自2010年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 [3] - 承建哈萨克斯坦AES电站、石油化工一体化(IPCI)项目等多个总承包及设计咨询类项目 [3] - 将继续加大对哈萨克斯坦市场的资源投入 [3] 企业背景与业务范围 - ERG集团成立于1994年 是哈萨克斯坦资源领域的多元化跨国企业 [2] - 业务涵盖采矿、加工、能源、物流及营销 [2] - 资产分布于近20个国家和地区 [2]
“PPG大师”杯职业技能竞赛落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1
赛事赞助与行业参与 - PPG连续第二年独家冠名赞助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该赛事为2025年第五届"PPG大师"杯全国艺术涂料涂装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1] - 赛事通过全国预赛海选 最终8位选手获得金银铜奖及石化行业能手称号[1] 企业战略与人才投入 -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涂料供应商 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投入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育[1] - 在中国通过设立高校奖学金、资助就业指导课程及赞助行业技能赛事等多维度持续加大人才支持和培养领域投入[1]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技能人才被视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 公司通过赛事支持新生代工匠成长及行业人才梯队建设[1] - 未来将继续携手政府、协会和教育机构 通过赛事、培训及合作推动工匠精神在青年一代中传承与升华[1]
赢创启动“新市场开拓计划”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1
公司战略举措 - 赢创正式启动新市场开拓计划以挖掘增长潜力 通过整合现有技术和产品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在新兴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1] - 该计划由Patrick Gloeckner领导 其此前负责的全球循环经济计划将纳入其中继续推进 [1] - 计划初期聚焦循环包装 塑料回收 国防及航空航天领域 目前多个试点项目已启动 [1] 市场环境与战略定位 - 公司正经历深刻的地缘政治和社会变革 市场格局重塑且客户需求不断演变 需更早识别变化并提供合适解决方案 [1] - 新市场开拓计划建立在公司核心优势基础上 包括众多市场和客户领域的广泛布局 通过产品技术与跨学科专家协作快速响应客户新需求 [1] - 该计划将如快艇般穿梭于复杂价值链中 帮助把握增长机会 [1]
亚洲积极推进掺氨共燃发电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1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2024年燃煤发电仍占亚洲电力结构的54%,使该地区实现净零目标面临重 大挑战。为减少排放,多个亚洲国家正转向使用氨燃料发电,尤其是通过共燃技术,即将低碳氨掺入煤 炭或天然气混合燃烧。 睿咨得能源预计,中国、印尼、日本和韩国将成为这一转型的核心国家。当然,现实的情况是氨供应缺 口依然显著,亚洲地区要实现2030年排放目标,每年需新增约880万吨氨供应,这需要亚洲国家努力填 补缺口。 尽管氢和氨在亚洲电力行业脱碳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多数进展仍依赖国际合作和长期承购协议。同 时,市场虽然预计2030年亚洲发电领域的氨需求将增长9倍,但若缺乏明确的承购承诺和港口设施的加 速建设,这一增长可能停滞。目前多个亚洲主要国家已与国际伙伴磋商氨供应事宜,但进口码头和共燃 设施的建设进度仍需加快。 日本和印尼是亚洲国家中较早探索氨共燃发电的国家,中国虽起步较晚但态度更坚决。 韩国也计划到2029年支持氢基发电,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OTIE)已启动第二轮清洁氢发电拍卖,今年 晚些时候选出的中标方需在2029年前通过氢或氨等衍生物发电,签订15年合同覆盖3太瓦时电力。尽管 这一规模相比首轮减少3.5太瓦 ...
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筑基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00
多位专家表示,大型国企和央企可通过牵头关键技术攻关、建设规模化制氢项目及加氢基础设施等方 式,与地方政府共建氢能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全面推动区域氢能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与商业化落地。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氢能技术部总工程师张畅介绍了华能在绿氢制备关键技术、与氢能产 业链上游可再生能源动态耦合及"制—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的经验。 "化工领域是氢能应用的重要场景,氢电耦合是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消纳、100%零碳电力供给的重要 手段,在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技术研 究室主任刘敏表示。 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分享了探索氢能发展的实践。智寰(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江介绍,该公 司利用大兴国际氢能产业园建筑屋顶建设光伏电站,探索多种绿电制氢的方式,提高产业园的绿电利用 率,让产业园具备储氢功能。 中化新网讯 9月9日,氢能产业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赋能,应持续加强氢能的技术探索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氢能产业链可持续发 展。 中电产业发展(广西)有限公司常务总经理陶方飏介绍,该公司以中电百色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