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搜索文档
让凉水塔“干活”“洗澡”两不误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59
技术研发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凉水塔填料层清洗设备 开创凉水塔清洗新模式[1] - 自驱式清洗船采用三角形排列废旧油桶结构 借鉴船舶外形提升稳定性[1] - 设备配置大功率潜水泵动力源 通过反作用力实现自主行进[1] - 创新采用后驱前洗设计 0.5兆帕水压高压喷嘴组实现立体化冲洗[1] 运营效率提升 - 传统填料更换方案需270万元费用 翻转干燥方案需停车半个月[1] - 新设备实现凉水塔干活与清洗同步进行 避免生产中断[1] - 冲洗后4号/5号/6号机组循环水温分别降低1.0℃/0.82℃/0.45℃[2] - 真空度对应提高0.8兆帕/0.6兆帕/0.4兆帕 提升系统运行效率[2] 经济效益成果 - 三台机组每日节约蒸汽83吨[2] - 实现日节约费用超1万元[2] - 设备利用废旧油桶等材料制作 显著降低改造成本[1]
胜利石油工程一发明获俄罗斯专利授权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47
技术突破 - 公司研发的环硫醚化合物及其植物油组合物制造方法获得俄罗斯专利授权 [1] - 创新活性硫化体系能够在较低温度和更短时间内完成植物油硫化 [1] - 新技术大幅提升润滑剂热稳定性和极压润滑性 [1] 工艺优势 - 相比传统技术显著减少硫化过程产生的恶臭气味 [1] - 避免植物油高温交联问题 增强硫化植物油流动性 [1] - 使润滑剂具备更出色的润滑能力 [1] 应用领域 - 专利技术主要聚焦环硫醚化合物在钻井液中的应用 [1]
河南油田稠油低温脱水技术获突破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47
研究人员通过查阅文献、前期调研,充分论证了低温破乳的可行性,并收集到多种型号的低温破乳剂。 他们开展药剂复配筛选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攻关,完成9批次150余组实验,最终筛选出性能优异 的低温破乳剂。试验表明,该药剂可将脱水运行温度从65℃降至55℃,破乳剂投加浓度从每升400毫克 减少至250毫克。在55℃条件下,该药剂仅需48小时即可将原油含水率降至1%以下,完全满足现场生产 需求。 中化新网讯 近日,河南油田稠油低温脱水技术取得突破,成功筛选出高效低温破乳剂,为传统稠油脱 水工艺中高温运行、破乳剂用量大等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
聚合工艺过程安全节能创新平台获批立项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47
该项目聚焦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在典型石化聚合工艺中面临的安全风险评估与节能优化等关键技术需 求,重点开展聚合工艺风险识别与评估、反应热失控智能预警、低品位余热高效回用等核心攻关,致力 于构建集安全与节能于一体化的综合技术体系。 中化新网讯 近日,福建省财政厅与科学技术厅联合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度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区协同创新平台项目经费的通知》。由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和福建理工大学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 院联合申报的"石油化工典型聚合工艺过程安全与节能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平台项目"成功获批立项。 ...
焦作市知识产权保护商会换届 李世江连任会长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40
公司知识产权成就 -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连任焦作市知识产权保护商会会长 [1] - 公司凭借1000余项专利及严密保护体系打破六氟磷酸锂和电子级氢氟酸的国外技术垄断 [1] - 实现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1] 行业战略方向 - 国际科技竞争加剧使知识产权成为打破技术霸权的核心武器 [1] - 知识产权保护是区域吸引创新资源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1] - 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需通过专利共享和技术协作形成创新合力 [2] 商会职能规划 - 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专利申请/维权援助/侵权应对全链条服务 [2] - 建立政企定期沟通机制双向传递政策信息与企业诉求 [2] -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组织技术对接会推动企业协作 [2]
半废锅航天炉A级连续稳运满2年刷新气流床气化技术连续运行世界纪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34
技术突破与运行表现 - 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实现连续A级运行满2年 创气流床气化技术连续运行世界纪录[1][5] - 装置操作压力稳定在4.0兆帕 有效气量达13万标准立方米/小时 副产高压饱和蒸汽长期稳定在45吨/小时且无衰减[10] - 比煤耗低至556kg/kNm³(CO+H₂) 比氧耗仅为304Nm³/kNm³(CO+H₂) 液氨综合能耗控制在1130千克标煤/吨[1][10] 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 每年回收高品位热能折标煤5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1][10] - 原料煤适应范围拓宽至20余种 煤质灰熔点最低1140℃最高超1350℃ 灰分含量8%-14%波动下仍稳定运行[2] - 技术推广至11个工程项目合计47台气化炉 为现代煤化工节能降碳提供技术保障[11] 技术创新与行业认可 - 开发熔渣冷幕墙技术和振打清灰技术 采用全新灰渣水处理工艺流程 解决废锅蒸汽衰减与水质稳定行业难题[4][6] - 获授权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 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4][7] - 被国家《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列为重点推广技术 推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4][11] 管理实践与系统优化 -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实时工艺监测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目标[9] - 采用单烧嘴顶置干煤粉气流床气化与"辐射废锅+气液同出+新型旋洗塔"流程 变黑水循环为灰水循环降低系统阻力[6] - 激冷水激冷工艺减少渣水系统热量损失 实现能量高效梯级利用[10]
美国25起化工安全事故带来的警示—— 从五方面解决系统性缺陷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24
事故统计概况 - 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报告涵盖2020年5月至2024年8月期间14个州发生的25起化工企业事故 造成7人死亡 23人重伤 财产损失约10亿美元 [1] 安全管理要素缺陷分布 - 安全操作要素涉及16起事故 其中10起与异常工况处置相关 [1] - 设备完好性管理要素涉及12起事故 [1] - 安全仪表管理要素涉及10起事故 [1] - 作业许可要素涉及8起事故 [1] - 变更管理要素涉及6起事故 [1] - 承包商安全管理要素涉及5起事故 [1] - 风险管理要素涉及4起事故 [1] - 本质更安全要素涉及2起事故 [1] - 应急准备与响应要素涉及2起事故 [1] - 安全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要素涉及2起事故 [1] - 事故事件管理要素涉及1起事故 [1] 异常工况处置改进方向 - 需建立异常工况识别、报告及处置流程 重点参考应急厅〔2024〕17号文提出的5项处置原则:及时退守到安全状态 现场处置人员最少化 全面辨识分析风险稳妥处置 有效防止能量意外释放 全局考虑统一指挥 [2] - 应对工艺参数突变、设备联锁失效等场景建立明确紧急处置程序 [2] 设备完好性管理强化措施 - 构建预防性维护与预测性监测双机制 建立管线、储罐、阀门等设备的定期探伤和壁厚检测制度 [3] - 采用振动监测、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对关键设备实施实时预警 避免危险化学品泄漏 [3] 安全仪表系统优化方案 - 建立覆盖设计、安装、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仪表系统管控体系 对温度、流量、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实施冗余配置 [3] - 定期开展安全仪表系统功能性测试 建立仪表失效根原因分析机制 提升仪表风管路干燥标准并实施伴热改造 [3] 作业安全风险管控要求 - 危险介质设备及管道作业时需设置专职监护人员 采取有效能量隔离措施 实施全面气体检测 配备充足个体防护装备 [4] - 依据GB30871—2022规范 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制定针对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4] 变更管理完善建议 - 在工艺参数调整、物料变更、设备改造前组织变更风险评估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4] - 物料变更后需进行危险化学品相容性测试 避免类似特瑞德环保服务公司火灾爆炸事故 [4] 行业事故经验汲取机制 - 25起事故中7起与加热炉炉管破损相关 需及时获取同行业事故信息 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开展类比事故隐患排查 [4][5]
废弃PC水桶要“变身”了?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18
聚碳酸酯材料循环技术 - 聚碳酸酯材料使用寿命超50年 但实际应用中存在提前退役现象 建立从原料到回收的全链条绿色体系成为行业绿色转型重要路径[1] - 以娃哈哈集团为例 每年约有数百万个PC水桶退役 采用食品级PC材料 传统回收方式因技术限制难以实现高值化利用[1] - 公司开发材料循环技术 打造"无限循环"发展模式 使废弃PC水桶可转化为文创和日用产品[1] 技术核心优势 - 集成废弃水桶标准化高效回收智能系统与超纯净加工工艺 解决杂质与异物对产品性能和环保风险的影响[2] - 拥有废弃水桶高值化产品分级与金字塔阶梯结构设计技术 解决循环再生抗老化和分子断链等技术难点[2] - 建立智能自动化低碳示范产线及全闭环循环利用技术 解决设备不足和产业效率低等发展问题[2] 再生材料应用 - 再生PC材料具备耐低温、强韧性和高抗冲击等特性 已成功应用于背包、旅行箱、护目镜及电子产品外壳等产品[3] - 再生材料符合FDA 21 CFR 177.1580标准 保持食品级PC标准 PCR含量达100% 产品减少碳排放92.3%[3] - 建立从回收到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闭环产业价值链 实现废弃物向新价值链起点的转化[3] 数字化管理平台 - 构建全回收零碳数字消费平台 为再生PC产品赋予碳码身份 记录碳积分和碳信用等关键信息[4] - 通过实物链与数据链融合全价值产业链 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 解决产业链断点问题[4] - 探索PC材料循环利用与ESG及商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持续推进行业绿色转型[4]
广西石化全密度聚乙烯装置试车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16
项目进展 - 广西石化4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系统粉料试车一次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 [1] - 装置采用国际先进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乙烯生产工艺 具备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及能耗低优势 [1] 产能与技术 - 新建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装置 基于现有10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实现炼化一体化升级 [1] - 装置可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聚乙烯产品的多元需求 [1] 战略转型意义 - 推动公司由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化 [1] - 实现从炼油为主向基础+高端能源化工材料现代化转变 [1] - 填补西南区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 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市场需求 [1] - 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开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15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在北京开幕 聚焦"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年度主题 [1] - 展会举办6类活动包括全球服务贸易峰会 展览展示 论坛会议等 近2000家中外企业线下参展 [1] - 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率超20% [1] - 展会由"一会两址"调整为"一会一址" 首次集中在首钢园举办 [2] 环境服务专题展示 - 专题聚焦新能源与能源低碳服务 环境生态服务与循环经济 绿色低碳数字化技术三大核心领域 [2] - 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三大能源央企展示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安全保障与高效供给体系成果 [2] - 北京化工集团展示生物医药 危化品运营管理模式 新材料等最新成果 [2] 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 近10家中外企业联合参展"零碳园区"方案馆 [2]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供工业及非工业园区评价服务与技术支持 辅导园区业主对标零碳标准 [2] - 中国船舶集团新能源公司创新融合生物质能源与热熔盐储能技术 支撑绿色能源体系建设 [2] - 天津创能新材料科技公司提供光伏建筑一体化解决方案 采用全场景应用技术与多融合芯片技术 [2] - 河北华通科技公司依托华智控平台 通过大数据+AI模型提供诊断咨询 规划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