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市实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
北京市实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 到2027年累计打造5G工厂不少于20家 《实施方案》重点部署了五方面任务。一是加快"5G+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北京市制造业重 点发展区域和企业密集区域,优先开展工业5G网络建设。推动北京市重点企业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试 点,推动基于独立专网的应用创新。鼓励工业企业加快设备数字化改造,加大工业算力设施建设力度, 完善标识解析基础设施,推动"云网算控"一体演进。 二是推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升级。支持头部企业开展工业5G网络增强特性应用验证,重点推动 工业无线(5G)、工业以太网(TSN)、边缘计算等技术规模化应用以及6G预研布局。加强5G RedCap等核 心元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推广,探索时间敏感网络(TSN)等通信技术与新型工业网络产品融合攻关。支 持北京市相关研究机构、工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研究,鼓励工业企业、电信运营商、科研机构等建设相 关中试创新服务载体,开展工业5G产品测试验证,推进标准应用评估和推广。 三是强化"5G+工业互联网"行业融合应用。结合北京重点行业实际情况和应用需求,实现"5G+工业互联 网"典型应用场景落地。加速工厂5G ...
福建机床加速“链”接全球 1-7月福建机床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近年来,福建机床产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交出亮眼"出海"成绩单。据厦门海关统计,1-7月,福建省 出口机床14亿元,同比增长13.6%,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7月当月出口2亿元,同比增长 41.1%,增速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民营企业发挥行业"压舱石"作用。据厦门海关人士介绍,1-7月福建民营企业出口机床12.3亿元,同比增 长19.8%,占同期福建机床出口总值的87.8%。同期,福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机床1.1亿元,占比8.2%。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国际市场对机床的需求日益增长,福建机床产业出海路径持续拓展,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闽造"机床主要出口市场。数据显示,1-7月,福建对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出 口机床9亿元,同比增长30.9%,占同期全省机床出口总值的64.1%;其中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位列 前三,福建对上述三国出口值分别为1.8亿元、1.6亿元、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2%、56.4%、43%, 合计占比32.2%。 技术创新驱动福建机床出口结构持续优化,相关品类出口表现可圈可点。海关数据显示,石料等矿物材 料及玻璃冷加工锯床是福建主要出口品种,1-7月,福建共出口 ...
买东盟卖全球 广西香料产业为何“香”
行业发展趋势 - 广西香料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2023年1月至7月进出口额达1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8% [3] - "东盟进口-广西集散加工-全球销售"全产业链加速形成 钦州港成为广西香料出海重要通道 [1] -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海关创新实施"药食同源"商品通关新模式 整体通关时间压缩50% [2] 供应链优化 - 玉林福达国际香料物流港汇聚全球160余种常用香料 形成交易、仓储、物流、研发一体化平台 [1] - 钦州港口岸集疏运体系持续完善 与玉林香料产业跨区域融合日益紧密 [1] - 海关实施清单化管理和绿色通道措施 现场监管效率提升30%以上 [3] 政策支持与成本效益 - 药食同源商品进口品种达58种 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无需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 [2] - 每个集装箱可节省物流成本1000-2000元人民币 审批时效从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 [2][3] - 海关优化六级审批简化为三级审批 设立专用查验平台和优先查验机制 [3] 区域合作与市场拓展 - 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 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1] - 印尼豆蔻等香料快速分销至玉林加工 广西八角茴香等产品发往泰国新加坡等国 [1] - 钦州港枢纽港优势支撑"买东盟、卖全球"贸易模式 形成精深加工再出口的完备产业链 [1][3]
从“技术洼地”到“创新高原”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3.7万亿元 同比增长7.2%创历史同期新高[1] - 2024年出口额达6.28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7.3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13.5%[2] - 从2001年出口3424.3亿元到2004年突破1.3万亿元 实现三年三级跳[2] 贸易平衡转变 - 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逆差达历史最高点1761.7亿元[3] - 2007年实现贸易顺差1789.6亿元 彻底扭转长期逆差局面[3] - 2024年贸易顺差扩大至9201.1亿元 体现科技驱动的贸易革命成果[3] 市场结构变化 - 出口市场从传统欧美日等市场拓展至全球238个国家和地区[4] - 2024年对欧洲美国日本中国香港英国传统市场出口3.36万亿元 但占比从2001年77.3%降至53.5%[4] - 2025年前7个月对传统市场出口1.8万亿元 占比进一步降至48.8%[4] - 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33万亿元 占比37.1%[5] - 2025年前7个月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4.8% 占比升至40.2%[5] 新兴市场表现 - 2024年对东盟出口9303.2亿元 较2001年增长24.6倍[5] - 对拉丁美洲出口3635.2亿元 增长60.8倍[5] - 对印度出口3079.4亿元 增长154.7倍[5] - 对墨西哥出口1470.6亿元 增长50.3倍[5] - 对非洲出口1170.8亿元 增长65.5倍[5] - 对俄罗斯出口1167亿元 增长175.6倍[5] - 2025年前7个月对以上六大新兴市场合计出口1.25万亿元 同比增长23.5%[5] 产品结构分析 -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为出口主力 2024年出口3.42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1.8倍 占比54.4%[6] - 电子技术产品出口1.79万亿元 增长37.9倍 占比28.5%较2001年提升15.1个百分点[6][7] - 2025年前7个月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1.85万亿元增长2.3% 电子技术产品出口1.17万亿元增长13.7%[7] 集成电路出口表现 - 2022年集成电路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7] - 2024年出口额攀升至1.13万亿元 成为我国单项商品出口冠军[7] - 2025年前7个月出口7784.5亿元 同比增长21.8%[7] - 2025年5月6月7月连续三个月创月度出口新高[7] 手机出口表现 - 2024年手机出口9559.1亿元[8] - 民营企业出口5710.7亿元 较2022年增长1.1倍 首次成为手机出口最大经营主体[8] - 2025年前7个月民营企业出口手机2847.5亿元 同比增长4.1% 占比提升至69.2%[8] 区域分布特征 - 广东省保持领先地位 2024年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83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0.1倍 占比29.1%[9] - 2025年前7个月广东省出口1.1万亿元 同比增长9.8%[9] - 江苏省位居第二 2024年出口1.21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20.8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14.3%[9] - 2025年前7个月江苏省出口6985.4亿元 增长5.5%[9] 中西部地区增长 - 中西部地区出口额从2001年51.9亿元飙升至2024年1.7万亿元 增长325.6倍[10] - 四川省增长218.1倍 重庆市增长1815.1倍 河南省增长1340.4倍 陕西省增长308.3倍[10] - 2025年前7个月以上四地合计出口6546.6亿元 同比增长19%[10] - 中西部地区整体出口超万亿元 增长11.6% 占比27.2%[10]
“十四五”能源答卷:“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核电发展 - 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 具备抗17级台风和9级地震能力 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1] - 十四五期间共核准建设46台核电机组 装机容量达5450万千瓦 运行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增长约30% [2] -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项目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建成后年输送清洁电量将超过180亿千瓦时 是海南省最大能源建设项目 [1] 能源供应保障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幅达十三五五年的1.5倍 2024年全国发电量10万多亿千瓦时 占全球三分之一 [3] -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超五分之一 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3] - 2023年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 [3] 可再生能源建设 - 十四五期间风光发电规模从5.3亿千瓦发展到16.8亿千瓦 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 [5]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构建全球最大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5] - 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成规模达1.3亿千瓦 腾格里基地配备440余万块光伏板 [4] 特高压输电 - 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 实现0.005秒跨越上千公里输电 [7] - 新疆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24年6月投产送电 [7] - 西电东送等能源大动脉满足东部地区40%用能需求 [7] 绿色能源消费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来自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 [5] - 非化石能源占比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5] - 沙戈荒基地通过现有通道实现百万千瓦级本地消纳 通过新建通道实现千万千瓦级外送消纳 [6][7] 民生能源保障 - 农村电网平均供电可靠率超过99.9% 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带动农网投资超8000亿元 [8]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增长8倍以上 覆盖全国98%高速公路服务区 [8] - 2024年将基本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县县全覆盖 [8]
韩国2026财年预算总额创新高,AI成发力重点
2026财年韩国预算案核心内容 - 韩国政府通过2026财年预算案 总支出规模达728万亿韩元 较今年增长8.1% 创历年新高 [1] - 财政政策从前政府紧缩转向扩张 重点投向AI和研发领域以拉动经济增长 [1] - 国防预算增至66.3万亿韩元 增长率8.2%达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1] - 国家债务将突破1400万亿韩元 占GDP比重51.6% [2] 研发与科技创新领域 - 研发预算大幅提高至35.3万亿韩元 增幅19.3% 为历年最大增幅 [1] - AI预算从3.3万亿韩元增至10.1万亿韩元 增幅逾两倍 [1] - 重点加速AI、生物、文创内容、军工、能源、制造六大关键领域创新 [1] 国防与军工行业 - 国防预算增加5.05万亿韩元 达66.3万亿韩元 重点改善部队福利和尖端武器研发 [1] - 新一代隐形战机、AI、无人机、机器人等尖端武器研发获得重点投入 [1] - 国防开支占GDP比重将增至2.42% [1] 产业与文化政策 - 产业政策支出扩大14.7%至32.3万亿韩元 支持受关税影响的出口商 [2] - 文化产业支出增长8.8%至9.6万亿韩元 [2] - 卫生、福利和就业支出达269.1万亿韩元 [2] 财政筹资与债务管理 - 通过削减约1300个项目腾挪27万亿韩元财源 [2] - 大部分新增支出依赖大规模举债 国家债务预计突破1400万亿韩元 [2] - 国债未来4年内或增至1789万亿韩元 [2] 政策目标与实施规划 - 政府将通过扩张性财政刺激经济 带动税收回升 实现以财养财的良性循环 [3] - 预算案将于9月初提交国会审议 预计12月最终确定 [3]
全球核电量2024年创历史新高
全球核能发电量总体趋势 - 2024年全球核能发电量达到2817太瓦时创历史新高超过2021年纪录 [1] - 过去十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年均增长率为2.6%从福岛核事故后低谷复苏 [1] - 非经合组织国家核电年增速3%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的2.5% [1] 区域核能发展差异 - 亚太地区核电占比超28%为十年前两倍以上 [1] - 中国核电发电量从2014年213太瓦时增至2024年超450太瓦时年均增长近13% [1] - 美国核电年发电量850太瓦时居全球首位占比29.2% [1] - 日本2024年核电84太瓦时远低于2010年300太瓦时水平 [2] 欧洲核电格局变化 - 法国核电从2016年442太瓦时降至2024年338太瓦时 [2] - 德国已完成核能淘汰计划 [2] - 比利时 瑞士 瑞典面临核电站退役或延寿选择 [2] - 捷克 匈牙利 斯洛伐克核电发电量呈现增长趋势 [2] 新兴市场核电进展 - 阿联酋核电从2019年零产量增至2024年超40太瓦时 [2] - 印度韩国核电稳步增长但增幅较小 [1] - 巴基斯坦伊朗核电保持稳定增长幅度有限 [2] - 南非作为非洲唯一核电国发电量稳定在13太瓦时 [2] 美洲地区核电表现 - 加拿大核电从2016年106太瓦时降至2024年85太瓦时 [1] - 巴西阿根廷核电维持15-25太瓦时区间巴西略有上升 [2]
四川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方面,通过持续深入开展高校领导访企拓岗行动,大力挖掘市场性岗位,依托33所高校,建设电子信 息、装备制造等12类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常设市场,积极构建立体招聘体系。另一方面,出台工作方 案,在全省范围内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开发农业技术(经济)助理、科研助理、医疗卫生辅助、高校助 学助管员等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国有企业招用工作人员、高校毕业生应征入 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专升本和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去年基础上扩大。 此外,四川还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今年新增专业点298个,其中60%紧密服务全省优势产业与新兴 产业;撤销不适应发展需求的陈旧专业点570个。创新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开设微专业177 个,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健康等12个重点领域。建立"高校教师+行业导师"双师机制,联合832 家企事业单位开发实践课程,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筑基。(江芸涵) 5.5万毕业生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 近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人数达5.5万人,同 比增长约29%。截至目前,全省普 ...
7月广东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5%
7月广东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95% 活力广东聚势而兴夏日经济热潮涌动 广州商场海洋馆里,海鱼与"美人鱼"共舞;肇庆贺江碧道画廊,竹筏穿画而过;汕尾屿仔岛外,玻璃海 迎来逐浪桨板…… 人气爆棚的广东,正把"诗和远方"写成热浪中的数据。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获悉,今年7月,广东第三 产业用电量239.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5%。从室内到户外、从海岛到山村,广东电网正以"建强设 施、做优服务"的组合拳,为全省旅游"火爆出圈"注入澎湃动能。 电力负荷创新高室内消费成避暑新选择 烈日炙烤的广州街头热浪翻滚,人们纷纷"躲"进冷气十足的商场,把"暑期打卡"从户外搬到室内。7 月,广东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7.9%,其中居民空调负荷高达5000万千瓦,占比今年最高负荷 的30%。 为了把"流量"变"留量",南方电网肇庆封开供电局对接"百千万工程",在贺江流域启动新型电气化示范 村建设,新建、改造变压器12台,总容量扩容5730千伏安;励志新村、平团村、大洲社区等6条自然村 和1个社区完成"三线"整治,供电半径缩至500米以内,户均配变容量从2.4千伏安跃升至9.4千伏安。 推开天河路正佳广场的玻璃大门,冰爽空气裹 ...
中国一拖启动新媒体实战训练营赋能农机经销商实现破局增长
公司新媒体渠道赋能举措 - 公司自5月以来在全国多地启动新媒体实战训练营 已在河南 山东 河北 江苏等农机主产区开展7场培训 [1] - 累计有200多名经销商参与培训 培训包含账号搭建 内容创作 短视频剪辑 直播技巧等8个专项模块 [1] - 培训采用理论结合实操教学 并提供1个月一对一跟踪指导 助力经销商将技能转化为营销能力 [1] 行业背景与转型需求 - 2024年末中国网民达11.08亿人 其中农村网民超3.13亿人 新媒体成为连接客户的关键桥梁 [1] - 多数经销商面临内容同质化 直播效果差 账号运营弱 转化效率低等转型难题 [1] 项目成效与未来规划 - 参训经销商通过发布产品短视频和直播答疑 实现品牌曝光与客户咨询量显著提升 [1] - 经销商中涌现出东方红网红达人 通过新媒体展现产品性能与服务理念 带动询盘量与客户留存率提升 [2] - 公司将持续优化新媒体营销支持体系 构建更贴近用户的营销新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