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搜索文档
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以标准系牢储能发展“安全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9:03
行业政策标准升级 - 我国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正式实施 以全生命周期安全为核心 将行业推荐性要求升级为强制性 填补新能源领域关键监管空白 [1] - 强制性标准要求国内销售的大型储能锂电池必须满足该标准 有效提高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水平 推动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1] - 标准制定参考国际标准IEC 62619、IEC 63056、UN38.3 但根据国内产业技术现状修改完善 并引入过充电、浅刺、电池热失控等全新测试项目 [5] 安全技术标准对比 - GB 44240整体试验项目和技术指标严于国际标准 例如电池热失控试验要求电池加热后不起火不爆炸 而其他标准允许起火爆炸 [5] - 标准在电芯层级新增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 加严部分安全测试项目 如过充增加恒压过充1小时要求 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 [4] - 强制性标准设定了从电池设计制造、运输安装到运维回收的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对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考察 [4]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 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 - 当前主流大容量储能电池在热失控状态下内部温度可急剧攀升至800摄氏度以上 易引发电解液分解、隔膜熔毁等连锁反应 释放氢气、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 [2] - 标准实施加速低质产能出清 部分安全冗余不足的电芯厂商面临重新设计产品层级的挑战 推动行业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4] 企业响应与产业影响 - 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海辰储能、瑞浦兰均、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均已通过GB 44240标准测评 [6] - 头部企业主动开展超合规要求的系统性燃烧测试 搭建1:1实景测试平台模拟极端工况 火烧测试相邻柜体间距从15厘米进阶到5厘米 [6] - 我国储能电池出货占全球90%以上 GB 44240未来或成为全球性事实性标准 提升中国储能产业国际话语权 [5]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从被动防护向本质安全转变 头部企业将安全设计从合规底线提升至技术高点 更加重视产品安全设计和研发能力 [7] - 在现有锂电技术体系下 本质安全提升面临材料化学稳定性的物理极限 被动防护成为现阶段风险管控的必选项 [7] - 未来市场期待电池本质安全技术突破 如电池加热后不起火不爆炸 而非仅抑制热扩散 需要构建覆盖材料本质安全、系统集成防护、智能监测预警的多维度安全防护体系 [7]
焦煤期价波动,怎么看“金九银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9:01
今年初以来,焦煤价格先抑后扬,呈现出V形反转走势,波动剧烈。以JM2509为例,1月—5月份 JM2509合约价格从1234.5元/吨暴跌41.2%至726元/吨,其中5月份加速下跌,重挫204.5元/吨(降低 22%);6月份企稳反弹13.6%至825元/吨;7月份强劲拉涨26.7%至1045.5元/吨;8月份涨势放缓,波动 收窄,8月20日收盘价为1044.5元/吨。 炼焦煤自身供需 无法解释价格暴跌 1月—5月份炼焦煤平衡表实际上偏紧,除了3月份小幅累库之外,其他月份均为去库存,1月—5月份累 计去库存816万吨。 钢联样本数据显示,5月底炼焦煤样本总库存(矿山+港口+焦化厂+钢厂)较去年底下降279万吨(降低 10.4%)。因此,仅从炼焦煤自身供需的角度,并不能解释1月—5月份焦煤价格的暴跌。 6月份动力煤迎峰度夏 炼焦煤自身矛盾浮出水面 6月份动力煤迎峰度夏,库存去化,炼焦煤自身矛盾随之浮出水面,价格企稳反弹。 一方面,异常高温天气推动动力煤提前去库存。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信息,今年6月份(截至6月25 日),全国平均气温为21.1摄氏度,较常年同期高0.9摄氏度。6月底,动力煤库存为7616万吨, ...
餐饮业趋于连锁化标准化 复合调味品转向“食品工业化解决方案”新赛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8:56
近几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复合调味品更是以10.2%的年复合增长率爆发式增长。业 内人士表示,餐饮行业的连锁化和标准化是推动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不仅将推动复合 调味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还将推动行业从"传统酿造"转向"食品工业化解决方案"新赛道。 连锁化造就超200亿元刚需市场 我国餐饮行业已站上新的发展节点,连锁化率持续提升,连锁餐饮品牌快速发展。《2025中国餐饮连锁 化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连锁化率从2021年的18%提升至 23%。值得关注的是,500-1000家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增速高达93.6%,持续带动行业增长。 据智研咨询数据,复合调味品主要有鸡精、火锅底料、中式复合调味品、西式复合调味品几大类。从增 速来看,中式复合调味品以23%的年均复合增速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陈雨欣表示,在餐饮市场 中,作为餐饮业基本盘,中式餐饮的地位持续提升,其连锁化扩张势必拉动上游中式复合调味品的增 长,具备相关能力的企业能获更多市场份额。 研发应聚焦差异化的特色风味 业内人士表示,复合调味品的发展呈现出专业化、功能化、风味化、料理包化的趋势。 ...
质量赋能 产业强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实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8:48
在118.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内蒙古自治区以完成"五大任务"为牵引,正在实现多领域、全方位的创 新突破,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一场以质量为核心、旨在强化产业基础、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 践,正蓬勃开展。 这场深刻变革不仅体现了内蒙古对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坚定追求,也为区域经济持续繁荣注入了新 动力。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坚决贯彻质量强国战略,将产业强县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 发展的核心引擎,探索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质量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一是强基固本构建质 量强县四梁八柱。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质量强区建设,召开全区质量会议,专项部署质量强县工 作。制定《质量强区建设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快质量强区建设的若干措施》《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质量 奖管理办法》等政策举措,从制度层面为深入推进质量强区、质量强县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多元投 入,构筑质量强县资金基石。自治区设立质量强区建设专项经费,每年财政资金投入8000万元左右,持 续提升质量基础支撑能力;每年投入1000万元经费开展"蒙"字标认证,助力县域品牌加速"出圈",已认 证产品1374种,覆盖旗县51个,获证产品溢价能力显著增强。 ...
哈尔滨发布五大主题秋游线路 叫响“秋韵哈尔滨”旅游品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8:48
哈尔滨现有红色资源近200处,每一片热土都流淌着"共和国长子"的红色血脉。到哈尔滨市博物馆参 观"抗战烽火中的哈尔滨"专题展览,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抗战14年的黑龙江"专题展览,去铭记那段 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走进李兆麟将军纪念馆、赵尚志赵一曼烈士纪念馆等,去追忆革命先辈在白山黑 水间的浴血奋战;踏上靖宇街、尚志大街、兆麟街和一曼街,走进靖宇公园、尚志公园、兆麟公园和一 曼公园,去感受这座城市对革命先烈的永恒纪念;跟着电影《生还》《731》,走进中共满洲省委机关 旧址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去触摸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赏五花山色,望金色田畴 哈尔滨的秋天,是一幅以山河为笔、以沃野为墨的锦绣长卷。走进生态的哈尔滨,去登上五常凤凰山、 方正鸳鸯峰,看天空之眼、走云中栈道;登上宾县二龙山、长寿山和香炉山,看五花山色、观日出云 海;登上阿城金龙山、松峰山、吊水壶、平山、玉泉山,看溪水潺潺、听鹿鸣呦呦;登上延寿长寿山、 巴彦壹台山、木兰鸡冠山、依兰四块石,看星火磐石、寻先烈足迹;登上尚志帽儿山、亚布力锅盔山和 虎峰岭、通河铧子山,看漫山红叶、赏层林尽染。 现在哈尔滨进入一年一度的"黄金时刻"。走进中国 ...
江苏出台19条举措推动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全链条创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8:48
聚焦高效益推动知识产权运用,提出强化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和运用,创新发展跨境直播、游戏出海等 数字贸易产业;加快推动海内外专利技术在自贸试验区转移转化;支持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 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组建知识产权联盟。 聚焦高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明确健全自贸试验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规范;支持自贸试验区引进国际 仲裁机构;支持自贸试验区企业建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 近日,为充分发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集成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江苏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 会同省知识产权局制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创新的若干措 施》。 《措施》从5个方面推出19条举措。聚焦高质量开展知识产权创造,提出加快自贸试验区创新技术专利 获权,对自贸试验区内符合专利预审和优先审查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预审和推荐;支持自贸试验区在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探索实施相关知识产权登记。 聚焦高水平深化知识产权管理,探索知识产权确权登记在信托、理财等资管产品名下的可行性路径,将 交易主体扩大至资管 ...
广西实施四项行动推进专利转化运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8:48
据悉,今年上半年,广西专利出让、受让、许可、被许可共计5807次,同比增长60.99%;专利权质押 融资登记金额21.61亿元,同比增长37.73%;专利权质押普惠贷款惠及企业202家,同比增长44.29%;达 成开放许可专利次数全国排名第五位。(记者孔国俊通讯员吕凯丽)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获悉,《广西专利转化运用强效赋能工作方案》近日印 发,明确将实施"百校千项专利转化""专利产业化促进企业成长""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和"知识产权服 务效能提升"4项行动,纵深推进专利转化运用。"《方案》从畅通对接渠道、提升转化效益、强化创新 支撑、完善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明确12条具体任务,将推动全自治区专利转化对接渠道更加畅通,知识产 权运营体系进一步健全,专利转化运用效益明显提升。"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 示,该局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政策优化、机制建设等措施,着力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各项任务落地见 效,构建顺畅高效的专利转化运用生态,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 支撑。 ...
11个茶机大院日加工鲜叶超10万公斤 安徽黄山区构建茶产业新生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8:48
近日,走进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汤家庄村的茶机大院,尽管早已不在茶季,空气中仍弥漫着 一丝清冽干燥的茶香。厂房内,杀青机、揉捻机、提香机等设备静静伫立,机身上还残留着茶季繁忙时 沾上的零星茶末。 "这个茶机大院在2022年时就开始建设,除了各种茶机器,还配备了保鲜冷藏库。"汤家庄村党总支书记 焦贵宝介绍,茶机大院建成后,有效提高了茶农收入,为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茶季,汤家 庄村的茶机大院以高于市场均价10%至20%的价格收购茶鲜叶,依托自动化车间统一加工,通过对接企 业及经销商统一销售,收购本村茶农鲜叶超2.5万公斤,带动近120户农户,户均增收超3000元。 据了解,通过与强村公司、茶企、合作社等主体建立合作,茶机大院还建立了托管服务、订单生产等多 种形式的服务体系,提升了茶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带动村集体增收。 "今年,黄山区的茶机大院共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陈远志表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后,部 分收益还被用于乡村道路建设、茶山灌溉等惠民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茶机大院还在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对防返贫监测户等低收入群众视情减收或免收服务费。在安排 务工时,茶机大院也会 ...
前7个月福建对非贸易同比增长15.1%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8:48
民营企业在福建对非洲进出口中发挥关键作用。今年前7个月,对非洲进出口369.1亿元,增长11.9%, 占同期福建对非洲进出口总值超六成。 南非、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是今年前7个月福建对非进出口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94.9 亿元、82.4亿元、47.1亿元,合计占同期福建对非洲进出口总值近四成。 出口方面,今年前7个月,福建对非洲出口机电产品128亿元,增长9.4%,占同期福建对非洲出口总值 的38.1%;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81.9亿元,占同期福建对非洲出口总值的24.4%。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 7个月,福建对非洲出口"新三样"产品(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电动汽车)达6.4亿元,增长 133.5%。 进口方面,今年前7个月,福建自非洲进口金属矿及矿砂147亿元,增长54.9%,占同期福建自非洲进口 总值的57.5%,拉动福建自非进口增长24.5个百分点。 (通讯员 陈盈盈 施腾莉)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福建对非洲进出口591.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5.1%。其中,出 口335.9亿元,增长11.5%;进口255.5亿元,增长20.1%。7月当月,福建对非洲进出口值破百亿元,达 10 ...
我国光热发电加速商业化需降本增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08:37
行业定位与战略意义 - 光热发电是能源革命的战略支点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 [1] - 具备清洁可再生、灵活可调、电网友好的三位一体独特价值 [2] - 作为风光规模化发展的压舱石和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 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3] 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 2016年国家核定光热发电标杆上网示范电价为每千瓦时1.15元 并启动首批20个示范项目 [2] - 2023年国家能源局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 要求结合沙漠戈壁荒漠基地尽快落地项目 [2] - 2025年施行的《能源法》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光热发电 从法律层面明确其定位和发展模式 [2][3] 装机规模与产业基础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建成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838.2兆瓦 占全球总装机10.6% [2] - 产业链单位约44万家 其中国有企业1.4万家 民营企业42.1万家 [4] - 实现从技术追赶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产业链 [4][5] 技术创新突破 - 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包括大开口熔盐介质槽式集热器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RT86大槽集热器等 [4] - 推出350MW三塔一机大规模独立光热电站方案和高低位熔盐储罐+短轴泵技术方案 [4] - 关键设备部件全部国产化 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4] 成本目标与发展路径 - 当前平准化度电成本0.8-0.9元/千瓦时 目标在十五五期间实现0.4元/千瓦时电价 [1][7] - 需通过规模化效应提升经济性 构建技术-标准-市场生态推动平价上网 [7] - 建议采用政策补贴+碳市场双轨收益路径 通过CCER项目将环境收益纳入回报结构 [7] 发展机制与协作需求 - 呼吁政策协同机制 包括超长期国债支持、容量补偿机制等市场机制 [7] - 需引入优选机制支持技术先进性的大容量项目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7] - 要求行业单位、科研院所、企业精诚协作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