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汽车报网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早餐 | “半固态电池”或统一更名“固液电池”;加拿大对中国卡车用车身启动双反调查;1-9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3.4%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8 09:13
宏观经济与物流活动 - 10月20日至26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达5904.2万辆,环比增长1.59% [2] - 同期邮政快递揽收量约45.63亿件,环比增长15.69%;投递量约44.01亿件,环比增长11.59% [2] - 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3732.0亿元,同比增长3.2% [3] - 1-9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 [3] 汽车制造与供应链 - 丰田汽车9月全球销量达87.9314万辆,同比增长3.1%;日本本土产量30.1626万辆,同比增长8.5% [8] - 本田汽车9月全球产量31.0275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市场产量6.3366万辆,同比增长25.7% [10] - 加拿大对原产于中国的特定规格卡车用车身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6] - 安世半导体发出供应中断预警,可能影响日本及全球汽车制造商供应链 [7]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技术 - 主管部门拟将“半固态电池”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以规范市场 [4] - 奇瑞汽车公布购置税补贴方案,单辆车最高补贴1.5万元,覆盖旗下多品牌符合2026年减税要求的新能源车型 [12] - 亿纬锂能股东拟以询价方式转让不超过4077.6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 [16] 企业战略与市场拓展 - 赛力斯H股计划于1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全球发售基础发行股数为1亿股,发行价最高不超过每股131.50港元 [13] - 小鹏汽车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及柬埔寨市场,在波罗的海地区引入G6、G9等车型 [15] - Unity中国与零跑汽车签署战略协议,将联合开发下一代智能座舱交互体验 [14] - 东风汽车集团任命王俊为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11] 低空经济政策支持 - 广东省发布措施支持低空经济发展,鼓励广州、深圳、珠海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稳步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 [5]
京津冀地区充电桩建设调查:能用、可用、期盼好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7:50
行业发展成就 - 行业迎来发展10周年,自2015年政策支持以来已构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1] - 截至2025年8月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1] - 公共充电设施达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私人充电设施达1303.2万个,同比增长59.6%[1] - 桩车增量比达到1:1.8,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能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 - 补能方式多元化创新,移动充电、无线充电、兆瓦级大功率充电等新技术实现突破[2] 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北京市已累计建成充电桩约41.02万根,换电站306座,形成多层次充电网络[4] -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特定区域3公里范围内有超过20座第三方充电站及多个品牌专用站[4] - 公共充电桩额定总功率达到1.96亿千瓦,平均功率约为45.48千瓦[1] - 私人充电设施报装用电容量达到1.15亿千伏安[1] 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 - 移动充电机器人实现“桩找车”模式,解决车位被占用问题,已在多个商场写字楼落地应用[5] - 充电机器人充电价格与停车场内充电桩保持一致,快充模式提高用户充电效率[5] - 车网互动(V2G)、光储充一体化等商业模式创新有效提升充电服务体验[2] - 智能充电装备快速发展,充电设施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2] 行业面临的挑战 - 老旧小区因停车位紧张、电网容量不足制约私人充电桩安装[7] - 公共充电桩布局失衡,城区密集但城郊、高速路服务区覆盖不足[11] - 存在燃油车占位、故障桩维修不及时、平台信息不准确等运维管理问题[11][12] - 不同运营商APP互不兼容,支付流程繁琐,存在电价不透明、服务费偏高等问题[12] 未来发展建议 - 加快充换电刚需场景下的充电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如老旧居民区和高速公路[16] - 推进移动充电、无线充电等智能化充换电技术的应用普及[16] - 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做好县乡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服务[16] - 推动车网互动应用规模化,做好顶层设计、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16] - 做好相关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化与互联互通[17] - 倡导全产业链规范化发展,通过制定标准、健全评价体系提升服务品质[17]
数智赋能·链动全球 | 第五届国际商用车智能制造峰会十堰启幕 共绘"新四化"转型新图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7:35
峰会概况 - 第五届国际商用车智能制造暨车架技术峰会于10月22-24日在湖北十堰市成功举办 [1] - 峰会主题为“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商用车高质量、数智化、国际化、低碳化发展” [1] - 汇聚全球供应链智慧,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3]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中国商用车产业正以“数智化、新能源化、国际化、低碳化”为战略支点,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3]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已达23.7% [9] - 2026年商用车新能源化将从“替代增长”过渡到“平台化普及” [9] - 数智化从“单点应用”发展到“全域重塑”,推动AI从“工具”转向“价值创造” [9] - 双碳目标下,绿色制造成为供应链竞争核心,商用车碳足迹核算标准将逐步完善 [9] 参会企业与规模 - 参会企业包括东风商用车、中通客车、上汽大通、陕汽集团、北汽福田、一汽解放、重汽集团、吉利商用车、比亚迪商用车等主流商用车企业 [5] - 涵盖新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轻量化、低碳化等相关价值链企业 [5] - 汇聚整厂交钥匙工程集成企业、设计院、电池企业、零部件企业、材料企业等200余家核心单位,参会专家代表200余人 [5][6][24] 车架技术发展 - 车架技术从“承载结构”进阶为“战略平台” [11] - 平台化与底盘一体化:车架升级为“整车性能核心平台”,支撑全品类新能源商用车矩阵 [13] - 轻量低碳化材料与工艺普及,结合双碳目标推动全生命周期低碳化 [13] - 智能模块化与自动化:“车架自动化铆接+智能模块化设计”成为主流,通过视觉识别、AI算法提升生产效率 [13] 产业链协同与展望 - 2026年商用车将以“新能源化+数智化”为核心,构建“链主企业+专精特新+生态伙伴”模式 [9] - 推动“研发-生产-物流”全链路数智化,实现从“规模增长”到“价值引领”的转型 [9] - 通过技术共研、生态共建、标准共制,加速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球技术话语权”的双轮驱动格局 [24] - 为2030年碳达峰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24]
社评 || 五年蓄力,努力跑好“十五五”这一棒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7:21
行业回顾:过去五年的成就 - 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壮大,2023年全国汽车年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产销量保持全球第一 [3] - 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强势崛起,2024年累计市场占有率达到61%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140万辆左右跃升到2024年的1300多万辆,市场规模翻了三番多,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5.4%提升至40.9% [3] -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 [3] - 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从2020年的16.2%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62.1% [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整体消费超过2万亿元 [3] - 中国汽车出口在2023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4] -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累计制订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88项,牵头近10项国际标准制定 [4] 产业体系与技术发展 - 已建成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 [4] - 大算力芯片、智能线控底盘实现批量上车,人机交互、协同感知等技术全球领先 [4] - 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及韧性逐步增强 [4] - 中国在参与全球汽车标准、技术法规制定中的话语权日渐增强 [4] 未来规划与发展方向 - “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主要目标 [5] - 进一步强化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持续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6] - 通过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创新步入新阶段 [7] -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应用 [7] - 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布局将迈向深入,从产品销售到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权和贡献度将提升 [7]
小鹏汽车副总裁陈涵:以多元布局重构智能出行体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7:13
产品与技术升级 - 2025款小鹏P7被定义为未来AI豪华轿跑,完成外观与内饰全面升级并配装先进电驱动系统[2] - 新款P7搭载的智能语音助手小P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97%在线率,并在同类产品中全球得分最高[2] - 车辆构建具备整车升级能力的OTA云平台,可通过远程升级持续优化性能与功能[2] - 采用AEB+AES智能主动安全系统,公司花费半年时间重写主动安全架构与软件代码实现突破性升级[2] - 与华为联合研发追光全景AR-HUD技术,解决行业看不清、易眩晕、有遮挡的通病[2] - 公司自研的图灵AI芯片应用于G7 Ultra、全新P7 Ultra等量产车型,率先开启L3自动驾驶算力时代[6] - 本地端VLA+VLM大模型的部署让车辆实现大脑更聪明、小脑更敏捷,提升组合驾驶辅助的安全性与体验感[6] 国际市场与出口表现 - 公司以技术全球化、生产本地化、服务生态化为核心,目标2025年底前将业务扩展至60个国家和地区[2] - 未来10年计划将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50%[2] - 今年9月公司出口量突破5000辆,环比增长65.8%,同比增长79.4%[4] - 今年1-9月公司出口量达29723辆,同比增长125.2%[4] - 欧洲为关键市场,已在挪威、丹麦、瑞典等14国推出多款智能化领先车型[4] - 公司取得中国品牌中高端纯电动车型出口量第一、欧洲市场高端纯电动车型销量第一等多项荣誉[4] - 将在全球关键市场布局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构建覆盖全价值链的本地化运营体系[4] 空地一体化智慧生态 - 公司致力于打造空地一体化智慧生态,将智能汽车、飞行汽车及机器人等创新领域深度融合[5] - 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拿到超7000辆订单,并于10月12日在迪拜完成全球首飞[5] - 在国内市场依托低空经济政策,开始探索通勤、应急救援等多元场景[5] - 人形机器人IRON自2024年11月发布后应用于工厂物流场景,预计2026年实现L3级别工业机器人量产[5] - 该布局旨在打破空间局限,通过多场景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推动交通体系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5] 发展战略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选择不卷价格卷科技,以自研技术筑起护城河,并通过情绪价值建立深度情感链接[6] - 未来将从四个方面践行使命:技术上依托全栈自研长期投入,借销量增长分摊研发费用[6] - 组织上优化流程与工具,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质量,构建能打胜仗的体系[6] - 商业化层面打造爆款产品矩阵,通过供应链整合与平台化生产提升毛利率[6] - 全球化方面以制造本地化+技术输出+产品深耕推进,全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6] - 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竞争既是创新力比拼又是生态力共赢[6]
再签216台东风新能源车辆!东风商用车赋能聊城绿色运输新格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6:57
合作签约与交付 - 公司在山东聊城与客户山东PDYS签订216台新能源车辆订单并首批交付52台 [1] - 活动在聊城市多位政府领导的见证下进行 [1] - 客户山东PD长期深耕资源运输与疆煤外运领域,东风品牌车辆在其车队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4]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商用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以可靠品质和技术创新赢得市场信赖 [3] - 公司持续加快新能源战略布局,以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和完善的运营服务能力推动物流行业低碳转型 [3] - 此次交付标志着公司在聊城区域新能源市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 产品技术与性能 - 交付车型涵盖东风天龙KL新能源牵引车、新能源专用搅拌车以及新能源渣土车,形成覆盖多运输场景的系统化方案 [5] - 东风天龙KL新能源牵引车搭载宁德时代高安全AD系列电池,电量覆盖400—600kWh,最大功率达510kW,支持双枪快充 [8] - 新能源搅拌车市场保有量已超15万台,续航最长200公里,每公里平均耗电仅1.3度,节能效率提升15%以上 [10] - 新能源渣土车支持1.5小时双枪直流快充,单次制动能量回收率最高可达60% [10] - 整车配备智能能量回收、EBS+ESC系统及高低压双源转向技术等安全配置 [8][10] 客户价值与服务支持 - 交付车型是针对资源运输工况量身打造的高效节能解决方案,旨在为客户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绿色车队 [4] - 公司将为客户在车辆运营、服务保障及技术升级等方面提供全周期支持 [4] - 公司同步提供定制化配套服务方案,覆盖车辆交付、培训与后续运营支持 [11] 未来展望与合作方向 - 公司与客户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绿色运输体系建设 [4] - 双方计划以示范项目为依托,加快“车桩协同”布局,打造可复制的新能源运输样板 [4] - 公司未来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依托领先的新能源技术与全价值链解决方案,加速绿色运输体系建设 [11]
试驾沃尔沃全新XC90,给全家人一场安全舒心的户外旅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4:21
核心观点 - 全新XC90通过全面升级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动力系统、豪华内饰及空间设计,旨在树立新豪华SUV的安全与舒适标杆 [3][5][6][8][14][16][18] 安全性能 - 车身采用六横六纵全闭环笼式结构,ABC柱等关键部位使用硼钢,形成超强保护 [3] - 配备SPOC“丢轮保命”设计及WHIPS头颈保护系统,进一步提升安全属性 [3] - 搭载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Pilot Assist领航辅助系统、盲点监测、车道保持辅助、自动紧急制动等多项主动安全功能 [8] 动力系统与操控 - 试驾车型搭载2.0T双增压发动机与48V轻混系统,最大功率299马力,最大扭矩420牛・米 [5] - 0-100公里加速可达6.7秒,综合油耗为8.82升/100公里,整车质量超2吨的SUV油耗低于9L/100km [6] - 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并配备空气悬架系统,可根据路况自动调节软硬和高度 [6] 设计与内饰 - 外观延续家族式设计,包括“雷神之锤”大灯和“维京战斧”尾灯,中网采用全新交叉斜向镀铬设计 [10][12] - 内饰配备竖置11.2英寸高分辨率触摸中控屏,采用卡片式UI设计,语音助手主驾区域全时免唤醒 [14] - 全系标配皮质包裹仪表台,采用Nordico®植然皮,并配备欧瑞诗水晶档杆 [14][16] 豪华与舒适配置 - 配备Bowers&Wilkins®音响系统,拥有19单元扬声器,支持1410W功率播放 [16] - 全车7处NVH静谧升级措施使噪音降低约2dB,采用Hi-Spring圆孔静音技术 [16] - 搭载北欧清洁座舱CleanZone®系统,双效增强型空气净化系统对PM2.5等颗粒物去除率超95%,花粉去除率超99.9% [16] 空间与实用性 - 六座版设计保障了车内空间,第三排可舒适乘坐身高170cm的乘客,无逼仄感 [18] - 人体工学座椅提供有效支撑,并配备自动加热系统,提升乘员舒适性 [18]
中信科智联于中腾:安全为基,以C-V2X织就“车路云一体”智慧交通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1:10
行业发展趋势 - 车联网技术特别是C-V2X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全球竞争的新焦点,多国正加快其落地部署[1] - 全球多国已开始采用C-V2X技术并形成共识,中国是最早提出并推动该技术标准研究及应用建设的国家[3] - 5G-A技术与C-V2X是互补关系,5G-A擅长处理大带宽业务如高清地图下载和车载娱乐,而C-V2X专精于低时延、高可靠的近场实时安全信息交互[6] 技术应用与价值 - C-V2X车联网首要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问题,通过车端与路侧协同赋能车辆安全高效运行[3] - 该技术能提供道路上如突然出现的行人、施工管制等实时信息,这是智能网联汽车运行所需的关键数据[3] - 在无锡实现了全域交通指挥数字信号服务智能网联汽车,信号灯、潮汐车道、动态限速等信息以数字化方式通过路侧设备直接发送至车辆,提供准确及时的交通指挥信号[4] 公司业务与解决方案 - 中信科智联拥有完整的C-V2X产品系列及车路协同、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解决方案[3] - 公司推出了面向城市道路、高速道路、矿山场景、机场等一系列场景的"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4] - 在智能座舱领域,公司以国产自主技术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全场景的创新解决方案体系,面向不同级别车辆推出高、中、低配多种方案[7] 项目实施与市场覆盖 - 公司累计完成超2000公里智慧高速车路协同改造[4] - 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了超500个路口的车路协同路侧基础设施部署[4] - 在浙江德清完成了300多个智能化路口改造,并实现业内首发公交专用道动态分享应用,提升车辆出行效率[5] 市场挑战与战略 - 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路侧覆盖率和车端渗透率"两率"较低,但目前路侧覆盖率在试点城市已有显著提升[5] - 当前车端渗透率仍相对较低,公司正探讨率先推动营运车辆C-V2X车端渗透率提升,以等效多辆私家车效果[6] - 提升渗透率需推进车企C-V2X前装上车以提升前装渗透率,并鼓励全面后装以提升用户后装渗透率[6] 未来发展方向 - 智驾与智舱的发展趋势是舱驾一体,融合独立功能,打通硬件软件壁垒,统筹管理所有智能功能以确保安全[7] - 公司通过从车载通信到智能网联场景创新应用,再到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部署,实现了智能网联汽车全栈式布局[7]
开源车用操作系统新版发布,筑牢智能汽车安全基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0:51
开源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微内核龘EasyAda V2.3发布 - 新版本于10月24日程序员节正式发布,以安全技术突破和多核架构升级为核心,回应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深水区核心需求 [1] - 最大特点是安全性提升,通过应用形式化验证技术实现汽车操作系统领域的重要突破 [3] - 采用第三代微内核架构,相比传统宏内核在安全性上具有优势,内核态只执行最小化关键系统服务,大量服务在用户态独立隔离执行 [3] - 针对线程调度和异常处理等关键代码进行形式化验证,新增扩展访问控制机制,完善微内核安全模型 [3] - 整体可通过ISO 26262 ASIL-D、CC EAL 5+等高安全等级认证,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安全可信底座 [4] - 性能方面增加全局负载均衡机制,重构IPC机制,在ARM Cortex A55 1.5GHz处理器上测试表现优异:线程切换时延、线程互斥操作时延小于3微秒,中断响应延迟小于1微秒 [7] 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EasyXMen V25.10发布 - 作为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安全车控操作系统,于2024年10月24日正式上线,以多核多分区为核心升级 [6] - 新版本支持通信栈、存储栈、诊断栈等核心功能栈在可信分区上的多核部署,通过智能负载均衡降低单核负载率 [7] - 实测数据显示功能栈模块RAM空间占用优化31.92%,Flash空间占用优化0.63%,CAN、ETH跨核效率优化29.10%,数据存储效率优化17.47%,RTE通讯效率优化31.24% [7] - 新增多种Profile保护机制和OSM监控功能,提供更多通信场景保护策略支持,实现负载率、调度次数和Event类别监控 [6] - 支持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等复杂控制器的开发需求,满足汽车电子对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需求 [7] 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发展 - 开源模式成为破解汽车软件发展瓶颈的关键路径,通过共建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开放协作加速技术创新迭代 [10] - 开源小满社区已汇聚467家企业、189所高校加入共建,下载和克隆总次数16922次,社区累计访问数107288次 [10] - 通过开源"星辉计划"构建覆盖芯片协同、工程服务、测试认证、量产应用、人才培育的全流程生态体系 [11] - 小满已完成180余款国内国际芯片适配,包括英飞凌TC397、恩智浦S32K148和瑞萨RH850 U2A16等芯片示例工程 [11] - 与英飞凌基于Drive Core开展深度合作,近期将完成在TC4Dx的适配工作,阿里巴巴达摩院基于小满完成RISC-V适配 [11] - 行业呼吁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化以"安全"为核心的开放合作,共同完善车用操作系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标准 [12]
奇瑞商用车:后发先至 年轻却有一颗冠军的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10:33
公司战略 - 公司确立全系列发展、全球化发展、技术引领、品质优先四大战略路径 [4] - 商用车业务被定位为公司新的增长曲线 其2030年战略目标为年销量100万辆 [4] - 产品开发逻辑起点改变 基于全球顶级标准进行平台和性能定义 再分级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6] - 实施"欧洲能力建设" 借助集团乘用车业务的海外经验赋能商用车全球化发展 [7] 产品与技术 - 系统性展示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 [2] - 推进轻商板块模块集成化 从多合一技术降低客户购车与养护成本 [9] - 新的商用车联网平台将集成主动充电、预约充电及应急救援等功能 解决客户运营痛点 [9] - 针对不同运营场景进行产品开发 例如为高效物流匹配大容量电池 为普通城配提供高充电倍率体验 [11] - 策划推出使用寿命可达10年的产品以满足特定客户需求 [11] 市场与服务 - 深刻理解商用车使用场景的复杂多样性 以全生命周期角度为客户赋能 [9] - 服务创新包括"3小时救援必达"、"维修不过夜"、"30分钟快保"等 旨在为用户节省成本与时间 [11] - 在后市场与主流货运平台合作 并鼓励经销商拓展本地物流业务以赋能新用户 [11] - 与保险公司合作应对新能源商用车投保难问题 自备车保险费用已从10000元水平有所下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