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业绩不佳,全球化工巨头纷纷调整战略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9:01
行业业绩概况 - 截至8月中旬28家国外化工企业发布最新业绩 [1] - 多数企业二季度业绩普遍下滑 受需求疲软 经济复苏缓慢和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3] - 少数企业出现逆势增长 包括霍尼韦尔 杜邦帝斯曼-芬美意等 [2][3] 逆势增长企业表现 - 霍尼韦尔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达104亿美元 同比增长8% 预计全年销售额为408亿美元至413亿美元 有机销售额增长4%至5% [3] - 杜邦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32.6亿美元 同比增长3% 持续经营净利润2.38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调整后每股收益1.12美元 增长15% [3] - 帝斯曼-芬美意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65.1亿欧元 同比增长3% 上半年净利润增幅高达982% [4] 业绩下滑企业表现 - 沙特阿美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231.35亿美元 同比下降7.9% 净利润486.84亿美元 同比下降13.6% [5] - 陶氏上半年净销售额205.35亿美元 同比减少5.28% 净亏损10.91亿美元 由盈转亏 [5] - 巴斯夫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332亿欧元 同比减少4.93亿欧元 净收益8.87亿欧元 同比下滑超五成 [6] - 瓦克化学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28.9亿欧元 同比下降2.2% 累计净利润负0.23亿欧元 [6] - 亨斯迈上半年营收28.68亿美元 同比下降6% 净亏损1.63亿美元 [5][8] - 北欧化工上半年净销售额41.65亿欧元 同比增长7.08% 净利润2.1亿欧元 同比下降29.48% [5] - 住友化学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261亿日元 同比下降14% [5] 企业战略调整措施 - 多家化工巨头开始深度战略调整 包括转让业务 解散子公司和裁员 削减支出 [7][8] - 霍尼韦尔宣布拆分自动化和航空航天业务 先进材料业务分拆计划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3] - 杜邦电子业务分拆计划预计11月1日完成 [3] - 帝斯曼-芬美意剥离动物营养与健康业务 已完成饲料酶业务出售给Novonesis 交易金额15亿欧元 [4] - 三菱化学转让运营70年的塑料子公司J-Film Corporation [8] - 亨斯迈计划裁员10%以应对危机 [8] - 赢创启动解散合资企业赢创蔚蓝生物科技 资本支出削减1亿欧元降至约7.5亿欧元 [9] - 朗盛完成对聚氨酯系统业务部门的出售 彻底退出聚合物业务 [9] - 塞拉尼斯有意剥离先进电子墨水和浆料业务 计划在2026年前节省500-1000万美元成本 [9] - 陶氏取消德国博伦化学回收工厂建设计划 关闭德国博伦乙烯裂解装置及德国施科保氯碱和乙烯基资产 [10]
美国“蓝州”拟征“富人税”填窟窿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7:00
联邦拨款的减少正对州财政形成实质冲击。面对赤字和支出压力,越来越多州政府选择打出"加税牌", 直指本州最富有的人群。 据《华尔街日报》8月14日报道,近年来,美国多个"蓝州"(即在总统大选和州级选举中长期支持民主党 的州)正加快向高收入群体征收更多税,以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内推出的、被称为"给富人的最大礼 物"的联邦税法("大而美"法案)所带来的财政压力。该税法为高收入群体提供了大幅减税优惠,同时削减 了包括医保(Medicaid)在内的大量社会保障项目资金。 开征"富人税" 特朗普政府通过的"大而美"法案不仅为高收入群体提供了广泛的减税优惠,还大幅削减了包括医保在内 的多个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随着联邦拨款的减少,州政府的财政状况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蓝 州",这一情况更为明显。 明尼苏达州民主党众议员艾莎.戈麦斯(Aisha Gomez)指出,那些在当前经济体系中获利丰厚的人群,也 是新联邦税法的最大受益者。她提出,如果联邦医保削减方案落地,那么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联合 申报纳税人将面临更高的州税率。 这一立场在其他"蓝州"也得到了呼应。为应对预算赤字和支出压力,越来越多的州政府开始加大对富裕 阶层的 ...
华尔街价值投资者力挺美股“七巨头”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6:59
"由于'七巨头'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在市场中的重要性,他们的股票估值很高,目前平均市盈率约为33。 这当然是一个高于正常水平的数字,但与这些公司卓越的产品、显著的市场份额、高增量利润率和强大 的竞争护城河相比,我认为是合乎情理的。"马克斯说。 "七巨头"的市值合计11.5万亿美元。截至8月14日收盘,亚马逊股价上涨3%,英伟达、微软、 Alphabet、Meta小幅走高,特斯拉股价下跌1%,苹果小幅下跌。 而在观察其他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公司时,马克斯发现了不合理的估值。"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其他493 家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22,远高于该指数历年来市盈率中位数的十几倍,这使得该指数的整体估值如此 之高,令人担忧。"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股市跌幅高达10%,其中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最大。这主要是由 于经济和企业表现平平、通胀温和但仍高于预期,以及投资者对"美国是否会维持全球首选投资目的地 位"的担忧。 然后,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的关税税率比市场预期高得多,投资者很快得出结论,关税可能会导致通 货膨胀加速、经济增长放缓,结果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大幅下跌,比2024年年底的水平还要低15%。 但从4月8 ...
3.2亿!上海华谊集团拟出售非核心资产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6:53
股权转让交易 - 华谊集团子公司华谊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拟转让参股公司依多科中国有限公司25%股权 挂牌价格约为3.2亿元 交易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进行[1] - 依多科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 注册地位于香港 是华谊集团子公司的联营企业 对外投资4家全资子公司 业务覆盖汽车材料领域 提供粘合剂 密封剂 涂料 纤维 热熔粘合剂等产品[4] 公司战略调整 - 此次股权转让被视为华谊集团资产梳理中的"减法"操作 依多科中国主要聚焦汽车材料领域 在集团整体产业链中并非核心支柱[5] - 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 优化资源配置 公司将集中投向能源化工 先进材料等具有技术壁垒和规模优势的板块 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一体化优势[5] 公司背景与业务 - 上海华谊集团是由上海国资委授权通过资产重组建立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 核心业务包括能源化工 绿色轮胎 先进材料 精细化工 化工服务五大板块[4] - 集团产品涉及载重胎 乘用胎 基础化学品 清洁能源 含氟化学品 新材料 涂料 颜料 医药中间体等 具体包括甲醇 醋酸 丙烯酸及酯 含氟制冷剂 聚四氟乙烯等[4] - 集团在16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拥有46家工厂及生产基地 形成"一个华谊 全国业务 海外发展"格局[4] 近期资本运作 - 今年5月华谊集团宣布拟斥资40.91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持有的上海华谊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60%股权[5] - 该收购被视为公司深化氟化工布局 抢占高端涂料原料市场的重要举措[5]
104只个股涨停!券商、金融科技等集体大涨!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6:05
焦点股方面,新疆本地股洪通燃气9天7板,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大元泵业5连板,服务器电源概念股同洲 电子5天4板,脑机接口概念股浙江东日5天4板。 8月15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2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346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上涨。 其中,沪深两市可交易A股中,上涨个股有4362只,下跌个股有636只,平盘个股144只。不含当日上市 新股,共有104只个股涨停,4只个股跌停。从所属行业来看,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设备、电 力设备、化工、计算机、汽车等行业。 从板块来看,券商、金融科技等大金融股集体大涨,指南针、同花顺双双创历史新高。PCB、液冷服务 器概念股再度爆发,川环科技等多股涨停。光伏概念股展开反弹,欧晶科技涨停。 截至收盘,沪指涨0.83%,深成指涨1.6%,创业板指涨2.61%。 来源综合市场消息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
卫龙美味中期营收超34亿元 魔芋爽引爆辣味零食赛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5:5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7.36亿元,同比上升18.5% [1] - 增长主要源于蔬菜制品爆发式增长及全渠道战略深化执行 [3] - 公司通过多品类战略、产能扩张及品牌营销构建系统性护城河 [10][11][14] 财务表现 - 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增长44.3%,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3] - 线下渠道收入31.47亿元,同比增长21.5% [6][7] - 全渠道总收入超34亿元 [6] 产品战略 - 以魔芋爽为核心的蔬菜制品驱动结构性增长,形成"面、菜双雄"双品类驱动模式 [3] - 遵循"辣味+X"创新逻辑,推出麻酱魔芋爽、麻辣牛肉味亲嘴烧等新品 [11] - 布局海带零食细分赛道,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新品 [6] - 中国魔芋零食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速28% [3] 渠道建设 - 线下渠道覆盖1777家经销商,零食量贩渠道快速渗透 [7] - 线上渠道通过短视频、直播触达Z世代消费者,实现品效合一 [7][8] - 线上线下协同形成"飞轮效应",线上内容为线下引流,线下铺货提升购买便利性 [8] 产能与供应链 - 河南漯河第七代魔芋生产设备投产,产能翻倍且效率提升80% [11] - 通过自动化生产巩固成本优势,建立产能护城河 [11] 品牌与营销 - 延续跨界联名策略,与肯德基、五芳斋、白象等品牌合作制造刷屏事件 [14] - 联手王安宇、管乐等新生代明星精准触达Z世代群体 [14] - 通过低卡健康概念(如8大卡热量)拓展产品生命周期 [14] 行业背景 - 中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9.6% [10] - 海带零食产业获政策支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6] - 行业竞争加剧推动企业重回线下布局 [7]
半年销售140.9万辆创历史新高,吉利汽车上调全年目标至300万辆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5:0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收入达1503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27% [2] - 归母利润92.9亿元 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 同比增长102% [2] - 期间毛利提升至247亿元 毛利率达16.4% [2] 销售业绩 - 总销量达140.9万辆 同比增长47% 市占率首次突破10% [2] - 三大新能源品牌累计销量725151辆 同比增长126% 占比超51% [2] - 全年销量目标由271万辆上调约11%至300万辆 [2]
不止飙车!比亚迪郑州赛车场藏着“黑科技”,冰道漂移 + 失控救车让全民练技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5:09
公司动态 - 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于8月14日正式开业,旨在构建覆盖极致驾控、专业培训、品牌活动及新能源汽车文化科普的全场景服务生态 [2] - 该赛车场包含1758米传统赛道及全国特色地形,如浮水航行、沙漠冲坡等非常规场地,并设有模拟冰道、44米直径低摩擦环形道等特殊设施 [2] - 除郑州外,比亚迪绍兴赛车场将于明年年初开放,并计划在华东地区建造占地2000亩、海拔500米的自然山地越野基地 [3][4] 战略布局 - 比亚迪全地形赛车场并非简单场景叠加,而是汽车体验生态的重构升级,既是新能源技术展示窗口,也是汽车文化大众化桥梁 [4] - 公司认为中国汽车运动文化的兴盛是汽车大国迈向强国的"成人礼" [4] 市场表现 - 比亚迪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达249.03万辆,同比增长27.35%,居全球新能源销量榜首 [4]
业绩下滑后片仔癀人事调整不断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3:01
人事调整 - 公司于8月14日发布两条人事调整公告,聘任何炜为副总经理、魏腾云为总工程师,任期与第七届董事会一致 [1] - 何炜拥有10年漳州市政府多部门任职经历,8月进入公司担任党委委员后升任副总经理 [1] - 魏腾云长期任职于生产一线,现任职工监事兼第一车间主任,技术背景扎实 [1]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调整为张磊、杜守颖、陈蕾,替代原班底 [1] - 董事及审计委员会委员赖文宁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监事黄秋敏辞职后转任科技情报中心主任 [1] - 2025年初公司曾发生人事变动,董事兼董秘陈鸿辉、副总洪绯辞职,聘任施艺雄为副总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42亿元,同比下降0.92%,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2.59% [3]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07.88亿元(+7.25%),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6.42%),扣非净利润30.41亿元(+6.57%) [3] - 2024年营收增速创十年新低,2025年一季度直接转为负增长 [3] - 2024年四季度单季营收下滑4.92%至23.38亿元,净利润暴跌28.23%至2.78亿元,创2020年以来最差单季表现 [3] 产品与市场 - 2021年产品炒作达顶峰,3克/粒规格售价1600元常被抢购,电商需预约2-4周 [4] - 2025年初产品价格从1600元降至590元,年内跌幅近40%,最低曾跌至400元 [4] - 核心原料牛黄价格居高不下,麝香、牛黄及蛇胆长期呈上涨趋势,未来成本压力持续 [4] 战略转型 - 公司表示新管理层将协同推进战略实施,提升运营效率与技术创新能力 [3] - 业绩下滑背景下,公司尝试跨界美妆领域以维持增长 [4] 市值变动 - 当前股价201.94元/股,市值1218亿元,较2021年巅峰价485.95元/股蒸发1700亿元 [1]
中国农再首度换帅,李有祥接任董事长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08:51
此番卸任中国农再董事长的赵阳为该公司首任董事长,其出生于1965年1月,中共党员,研究生学 历,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司长。 2019年11月,为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国务 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农再。2020年12月底,中国农再获批开业,注册地为北京,注册资本为161亿元。 中国农再原来由财政部控股。今年2月,财政部将其持有的中国农再全部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总 数的55.90%)无偿划转给中央汇金。划转完成后,财政部将不再持有任何中国农再股权,中央汇金则 将成为中国农再股控股股东。5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上述股权变更。 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国农再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5.86亿元,同比增长3.2%;净亏损1.72亿 元,较去年同期亏损9.14亿元显著改善。截至二季度末,该公司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 170.01%%;综合成本率为103.89%,处于承保亏损状态。 我国唯一一家农业再保险公司首次变更董事长。 8月14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农再")日前发 布公告称,因工作原因,赵阳已辞去该公司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