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证网
icon
搜索文档
签约项目金额超66亿元 湖州加速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
中证网· 2025-11-09 10:34
产业投资与项目签约 - 湖州举办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对接会 现场签约项目总投资达66.6亿元[1] - 今年前三季度引进并备案34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 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均超过3亿元 总投资规模突破200亿元[1] 产业链生态构建 - 已形成从“大脑”到“身体”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 汇聚105家核心企业[1] - 上游集聚甚湖科技、吉利智算等算力服务商 千寻位置、中海达等数据服务商 实在智能、九州未来等算法企业[1] - 下游布局云深处、图达通、诺亚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制造商 构建软硬一体产业生态[1] 产业载体与基础设施 - 揭牌浙江省首个具身智能产业园——长三角(湖州)具身智能产业园 在吴兴、长兴等地实体化运营3个机器人专业园区[1] - 新建2处机器人训练场 加速从研发到量产的闭环构建[1] - 筹建总规划50亩的“数源空间” 首期4万平方米场馆建成后可容纳超千台机器人同时训练 有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2] 资本支持与基金规模 - 设立规模达30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 以“子基金+直投”模式重点投向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领域[2] - 通过新设鼎晖产投、德马科技等专项基金 湖州人工智能相关基金总规模已超900亿元[2] 发展战略与目标 - 围绕“1+4+N”战略目标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 - 以建设“全国人工智能特色之城”为总目标 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智能穿戴、算力数据四大方向[2] - 在工业、政务、时空、交通等多场景推动智能化融合 塑造“小而精、专而强、硬带软”的产业竞争力[2]
派安盈:第三季度交易金额突破220亿美元
中证网· 2025-11-09 10:34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交易金额突破220亿美元,同比增长9%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2.71亿美元,同比增长9% [1] - 不计利息收入的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同比增长22%,连续5个季度实现20%以上的增长 [1] - 大中华区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9100万美元,同比增长7%,营收规模在全球各区域市场继续保持领先 [1]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首席执行官认为创纪录的季度营收展现了在多变的宏观环境下的业务韧性和增长势能 [1] - 公司持牌运营进入全新阶段,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已批准"易联支付有限公司"更名为"派安盈支付(广东)有限公司" [1] - 此次更名标志着公司对易联支付的收购完成关键整合 [1]
宏润建设:累计回购1%股份 已耗资1.37亿元
中证网· 2025-11-09 10:32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宏润建设(002062)11月7日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11月6日,公司通过股份回 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的数量为12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最高成 交价为12.3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0.24元/股,已使用资金总额为1.3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
长江证券董事长刘正斌:深耕新质生产力 全力打造特色券商新标杆
中证网· 2025-11-08 21:59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锚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科技产业创新、服务社会财富管理、服务区域重大战略的"四个服务"定位 [1] - 公司立足于"发现价值、培育伟大、陪伴成长",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深刻变革 [1] - 公司致力于架起资本与产业的"价值桥梁",做大现代产业体系的"耐心资本" [1] 业务体系重构 - 财富管理业务更突出普惠性 [1] - 股权投资业务更聚焦硬科技 [1] - 资管业务更着力"三资盘活",扮演存量国有资产的"超级管家" [1] - 投行业务更深入产业链 [1] - 研究业务更强化智库赋能,需从"资本市场的观察者"转型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 [1][2] 行业趋势与公司实践 - 证券行业正从"短期逐利"向"长期共生"转变,新兴产业投资需要早期投入多、回报周期长、风险大的强力金融支撑 [2] - 券商兼具"投研+投行+投资"功能,能提供规范治理、上市辅导、并购重组等全过程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当好耐心资本 [2] - 公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产业链投资+区域布局",例如牵头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 [2] - 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延伸到产业链梳理、项目招商、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联合设立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新质生产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公司将继续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全力打造特色券商新标杆 [2]
韩歆毅首谈蚂蚁健康战略方向:聚焦AI健康应用AQ 让看病更简单、生活更健康
中证网· 2025-11-08 19:51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1月8日,乌镇峰会上,蚂蚁集团CEO韩歆毅作为企业代表分享了在AI医疗健康领 域的思考与实践。此前,继旗下AI健康应用AQ月活用户突破千万后,蚂蚁宣布成立健康事业群,并推动医疗健康 业务成为蚂蚁的战略支柱板块,韩歆毅在现场表示,此次组织升级承载了蚂蚁的新使命:让看病更简单、生活更 健康。 基于AQ的技术积累与市场验证,蚂蚁集团进一步拓展AI医疗应用场景。在基层医疗赋能方面,蚂蚁联合上海 仁济医院打造泌尿专科智能体,经150名医生在真实诊疗场景评测,可使基层医生诊断正确率提升4%-8%;通过 AQ上的"数字家医·黄浦"智能体,208位家庭医生的AI分身已在上海黄浦区上线,覆盖40万常住居民及百万职业人 群。 针对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蚂蚁联合全国三甲医院顶级医生团队,打造超300个"名医AI分身"智 能体。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毛洪京的AI分身上线不到一年,已服务超650万人次失眠患者,远超其线下年 接诊量;上海东方医院妇产科主任段涛的智能体,服务已覆盖全国371个城市,让基层患者无需远行,就能获得名 医级基础诊疗服务。 针对慢病管理这一全民课题,AQ也通过建立AI健康档案、 ...
国产ADC龙头科伦博泰获得“卓越港股公司金牛奖”
中证网· 2025-11-08 16:41
获奖情况与市场认可 - 公司于2025年11月8日获颁“卓越港股公司金牛奖”,该奖项为全场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财务绩效、公司治理、社会责任、行业领导力和投资者回报等方面表现卓越的上市公司,今年共有7家港股上市公司分享此殊荣 [1][2] - 公司自2023年7月港交所上市以来二级市场表现抢眼,IPO发行价为60.6港元,截至2025年11月5日收盘价报434.2港元/股,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2] 公司业务与研发实力 - 公司是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的先驱及领先开发者,拥有超过10年的ADC开发经验,并建立了名为OptiDCTM的一体化ADC及新型偶联药物平台 [3] - 公司已构建起“研发-临床-生产-商业化”全产业链闭环能力,发展路径为“创新驱动、双轨商业化、全球化布局” [2] - 公司依托ADC及新型偶联药物、大分子药物、小分子药物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围绕肿瘤、自身免疫和代谢等疾病领域布局了30余项研发管线,其中10余款处于临床阶段 [3] 商业化进展与财务表现 - 公司已成功推动4款具备全球或国产领先优势的产品获批上市,包括全球首个获批肺癌治疗的TROP2 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全球首个获批鼻咽癌一线治疗的PD-L1单抗塔戈利单抗、中国首个广泛覆盖二线及以上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国产HER2 ADC博度曲妥珠单抗,以及国产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N01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0亿元,其中核心产品芦康沙妥珠单抗的营收超过3亿元 [3] - 多份券商研报认为,随着商业化及全球性临床研发进展顺利,公司有望在2027年迎来盈利拐点 [4] 未来展望与战略规划 - 公司未来将继续全速推进创新药物的研发、注册与商业化进程,聚焦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4] - 公司致力于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创造长远价值,并助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4]
极兔速递荣获港股“出海创新金牛奖”
中证网· 2025-11-08 16:34
获奖与市场认可 - 公司于2025年厦门产业发展大会上荣获“出海创新金牛奖” [1] - 该奖项标志着公司全球化物流网络、本地化运营创新体系及可持续增长商业价值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认可 [1] - 金牛系列评选活动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具公信力的专业交流平台之一 [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是全球化物流服务供应商,2015年起步于印尼,采用“本地化+技术赋能”战略 [1] - 公司于2023年10月27日登陆港交所,市值长期维持千亿港元左右,创造了“成立时间最短、上市速度最快”的行业纪录 [1] 2024年关键财务与运营业绩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5.9%至102.6亿美元,首次实现全面盈利 [2]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达2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 [2] - 2024年包裹处理总量达246.5亿件,毛利率从5.3%跃升至10.5% [2]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增长136.1%至8.07亿美元 [2]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55.0亿美元(约39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893.2万美元(约6.34亿元人民币),同比攀升186.6% [2]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1% [2] 区域市场表现与运营进展 - 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包裹量同比激增57.9%至32.3亿件,市占率从27.4%提升至32.8%,连续6年稳居首位 [3] - 公司在东南亚通过121个转运中心加大覆盖面,非平台业务增长带动单票成本下降16.7% [3] - 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区域收入增长29.6%达19.7亿美元,经调整EBIT同比增长74% [3] - 在新市场公司与多家知名国际化及海外本土电商平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3]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海外精细化运营,以技术创新推动全球供应链协同 [3] - 公司致力于为港股企业出海树立“创新+稳健”新标杆 [3]
中通快递荣获 “社会责任金牛奖” ESG实践获权威认可
中证网· 2025-11-08 16:25
获奖与ESG成就 - 公司荣获“上市公司(港股)金牛奖·社会责任金牛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高质量发展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的港股上市公司 [1] - 在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中,公司排名跃升至全球前10% [1] - 公司将ESG理念深度融入战略和日常运营,促进了综合管理、品牌形象和国际ESG评级的持续提升 [1] 服务质量与数字化创新 - 公司通过数字化创新服务建设,包裹分拣错误率降低至万分之四以下 [2] - 客户满意度为96%,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 [2] - 截至2025年10月,共有3284套自动分拣设备在一级网点投入使用,提升了快件时效 [2] - 公司打造了20余个受理渠道,包括95311渠道和官方小程序,以提升客户反馈机制 [2] 员工权益保障与关爱 - 公司实施“散件直链到边到角”政策,截至2025年4月已有790家网点累计1.6万名业务员受益 [3] - “小哥宝”专属意外险保额提升至20万元,覆盖全场景风险 [3] - 快递小哥关爱基金规模从3000万元增至2亿元,累计帮扶500余人次,发放补助2500万元 [3] - 公司为员工提供包括“两癌筛查”体检、心理关爱、“暖蜂”系列行动及员工子女“高考奖学金”计划等丰富的关爱活动 [3]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投入5343万个循环袋,回收复用瓦楞纸箱达12767万个,投入绿色回收装置28017个 [6] - 全网90%的网点与门店设置包装废弃回收装置,电子面单使用率达到100% [6] - 2024年光伏铺设面积约62万平方米,年度光伏发电量53410兆瓦时,同比增长33% [6] - 截至2025年10月,超2900台无人车在250多个城市每日运送超20万件包裹,累计运行里程逾2000万公里 [6] 社会公益与安全 - 持续开展14年的“圆梦1+1”爱心助学活动已捐赠超10万本书籍,建成8所希望学校,捐赠款物总额达数百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圆梦1+1”项目累计资助金额超46万元,为偏远地区孩子提供6至9年的学业费用支持 [5] - 公司联合公安机关启动“反诈防线”行动,截至2025年10月已组织15345场反诈安全培训,覆盖441563人次 [5]
医脉通荣膺“社会责任金牛奖”
中证网· 2025-11-08 16:19
公司获奖与市场地位 - 医脉通于2025年厦门产业发展大会上荣获社会责任金牛奖 [1]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在线专业医生平台,拥有超700万注册用户,其中执业医师超400万,占中国总执业医师的88% [1] - 公司自1996年成立,秉持专业、创新、合作、高效的理念,以助力中国临床决策为使命 [1] 业务发展与科技创新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AI技术深度挖掘医疗数据价值,推动诊断、治疗、科研等环节智能化升级 [2] - 公司组建融合医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多学科人才的精英研发团队,大力投入研发资源 [2] - 未来公司将以医学垂类大模型为技术支撑,深化医疗数字化创新 [3] 基层医疗与行业赋能 - 公司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开展县域肿瘤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 [2] - 项目通过专家查房、专题授课等形式,覆盖600多位行业专家及5万余名基层医生,并组织编写专业培训教材 [2] - 此举旨在助力基层诊疗水平提升,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2] 绿色运营与社会公益 - 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搭建高效学术交流平台,2024年累计避免碳排量约6300吨二氧化碳当量 [3] - 公司免费开放医学3D教学资源支持青少年生物教育,并积极参与重症肌无力领域公益活动,荣获公益伙伴奖 [3] - 2024年员工志愿服务时长达437小时,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3]
益海嘉里金龙鱼携多款新品参展进博会
中证网· 2025-11-08 14:06
公司参展与品牌发布 - 公司连续第八年参展进博会 以"科技赋能全产业链 开创大健康产业新纪元"为主题展示大健康食品、循环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布局 [1] - 首次以大健康主题亮相主展台 重点展出今年4月发布的大健康品牌"金龙鱼丰益堂"功能性产品 产品融合"食药同源、寓医于食"理念 [1] 科技创新与研发实力 - 公司研发中心牵头的"基于营养健康需求的大豆蛋白和植物甾醇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于9月获得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实现粮油行业在该奖项零的突破 [1] - 创新推出"6步鲜米精控技术" 从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到鲜食6个环节保证大米新鲜度和食味值 其中"鲜割"模式能减少5%田间损失并提高出米率1%-4% [1] 产业链布局与中央厨房 - 公司推出中央厨房园区新模式 吸引上下游头部企业入驻共享资源 完成从农产品加工到食品生产的全链条业务 [2] - 公司已在杭州、昆山、廊坊、重庆、西安、周口、广州等地建立9个中央厨房园区 并与数十家客户达成合作 [2] 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加大智慧工厂投入 提升运营计划、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溯源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2] - 公司成立AI科技应用小组 深化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 挖掘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核心业务环节潜力 [2] - 公司综合运用云计算、高性能工业相机、机器视觉等技术 形成粮油生产工艺与质量管控的典型应用案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