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

搜索文档
海南雅亿入局赛隆药业,能否带来转机?
贝壳财经· 2025-07-10 21:10
控股股东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海南雅亿共赢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4 16%,交易金额1 99亿元,每股作价8元 [1][2] - 原控股股东蔡南桂、唐霖放弃剩余股份除收益权和股票处置权外的全部股东权利,导致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1][2] - 海南雅亿为2025年5月15日新成立的投资平台,无实际业务经营,股权结构中有限合伙人北京企通富源企业管理中心占比60% [2] 财务状况与退市风险 - 2020-2024年公司仅2023年盈利,其余年份均亏损,2024年归母净利润-3314 56万元,2025年Q1营收同比下降22 2%,净利润亏损104万元 [4] - 2024年因收入确认调整减少营收3963 25万元,补充计提资产减值200-450万元,导致利润由盈转亏 [6] - 因2024年扣非后营收低于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赛隆" [6] 产品结构与市场竞争 - 核心产品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替加环素、脑蛋白粉针贡献营收39 39%,但竞品批文号分别达107个、15个和120条 [7] - 7个品种中标国家集采,其中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价格暴跌91 7%,阿加曲班注射液降价78%,但"以价换量"策略未能抵消利润损失 [8] 研发与业务转型 - 2023-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752万元(占营收8 8%)和2451 16万元(同比下降10 96%),低于行业10%-15%的平均水平 [8] - 2024年10月获特殊化妆品认证的传明酸美白祛斑精华液仍处起步阶段,面临医美红海市场竞争 [9] 未来规划 - 公司称新股东与管理层正协作提升运营效率,但具体业务方向需后续披露,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时间未明确 [9]
商汤科技李星冶:多模态大模型“所见即所得”让人机交互更顺畅
贝壳财经· 2025-07-10 19:49
人工智能技术演进 - 人工智能从1.0时代(计算机视觉技术为主)向2.0时代(多模态交互技术为主)转型 [1] - 公司在大模型技术兴起后推动多模态交互创新,整合视频、图像、语音等多种模态实现实时互动 [1] - 技术应用理念为"所见即所得",改变传统文字指令识别模式 [1] 多模态交互技术应用 - 在教育领域开发"所见即所得"交互设备,实时感知手写解题过程并识别错误,支持指读绘本转化为互动故事 [2] - 已与10所左右学校合作打造智能校园助手,处理课程安排、成绩查询等功能 [2] - 在仓库租赁场景中,算法分析行业数据辅助BD销售并生成租约管理方案 [2] - 与知名运营商合作打造高效智能客服,在智能家居领域提供家庭互动功能 [2] 技术展示案例 - 现场展示通过绘制"太乙真人"卡通形象唤起语音并实现实时互动的场景 [1] - 多模态大模型优势在于通过视觉等多维度信息提升人机交互流畅度 [2]
家居行业再迎政策利好:鼓励定制化整装,推进全智能装配一体化
贝壳财经· 2025-07-10 19:31
北京市提振消费行动方案 -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行动方案》涉及24条内容 重点提及家居行业 [1] - 方案鼓励提供房屋改造设计 定制化整装 智能化家居等产品和服务 [1] - 推进室内全智能装配一体化和全屋智能物联 鼓励建设智慧社区 [1] - 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 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1] 绿色消费与家装赛道 - 方案提及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加强绿色消费科技和服务支撑 [1] - 鼓励研发和引进绿色低碳技术 完善绿色低碳标准 标识体系 [1] - 提高家装等领域绿色化水平 支持销售平台开展绿色低碳产品促消费活动 [1] - 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 鼓励二手商品流通交易 [1] 家居行业政策利好 - 国家持续出台促消费政策 如"两新"政策 家电换"智" 家装厨卫"焕新"等以旧换新政策 [2]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达1251.18亿元 环比上涨15.16% [2] - 1-5月累计销售额5714.08亿元 同比上涨3.32% [2]
中国AI大模型测评报告出炉,8款大模型首测伦理判断能力
贝壳财经· 2025-07-10 18:02
行业应用现状 - 媒体工作中使用大模型的受访者比例达96.27%,较去年提升22.9个百分点 [2][4] - 约半数受访者经常使用大模型,八成受访者认同其提升工作效率,其中25.16%认为"非常有帮助" [2][7] - 45岁以上群体使用比例增幅最高达41.98个百分点,26-35岁用户占比最高达97.37% [6] - 行业应用处于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加速增长阶段,26-35岁用户被视为"创新者"推动扩散 [6] 技术能力表现 - 通义、讯飞星火、文心一言、腾讯元宝以超7500分位列前四,均背靠大厂 [2][13] - 通义和文心一言各维度得分均超1500,讯飞星火在翻译领域表现突出 [13] - 长文本能力仍存短板:DeepSeek/Kimi/智谱清言仅能处理18%-52%的财报文件 [15] - 多模态能力满意度偏低,尤其在视频/图片生成方面未达预期 [8] 伦理与风险问题 - 96%受访者每周至少遭遇1次错误或偏见,较去年增加7个百分点 [2][9] - 99.37%受访者最担忧幻觉产生虚假新闻,95.6%担忧数据隐私(上升9.17个百分点) [11] - 腾讯元宝和文心一言在伦理测试中被诱导爆粗口,腾讯元宝该项垫底 [3][14] 头部厂商优势 - 大厂模型在综合能力上领先:通义总分7627.76居首,文心一言7572.83分 [14] - 信息检索/文本生成/翻译领域价值显著,通义和文心一言精准定位长文本隐藏内容 [15][16] - 资源和技术积累使大厂模型在稳定性上具备明显优势 [16]
中国汽研朱云尧:汽车价值重心正向软件、数据和运营服务转移
贝壳财经· 2025-07-10 16:23
技术变革 - 汽车产业与能源、智能、互联三大革命紧密耦合,推动汽车从耗能工具向储能载体、从机械载体向智能终端转变 [3] - 汽车技术提升涉及机械结构层、能源供给层、电气架构层、操作系统层、软件应用层和云端数据层六个层面 [3] - 机械结构层中,新电池结构、滑板底盘逐步替代传统结构件,线控制动与转向技术提升自动驾驶响应速度 [3] - 能源供给层向电力和绿色能源发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50%,销量约1650万辆,2035年达85%-90% [3] - 氢基能源汽车短期大规模应用仍有挑战,2030年左右有望商业化落地 [3] - 电气架构层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转变,2028年前后进入中央集中式,计算能力更强 [4] - 操作系统层与中间件逐步标准化,为软硬件解耦奠定基础 [4] 产业格局 -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呈现四段式演进:2000-2014年为传统汽车时期,2015-2024年为新能源时期,2025年后为智能网联爆发期,2028年后进入国际化生态 [1][7] - 2025年后智能网联爆发期,软硬件逐步解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落地,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新型生态快速发展,价值重心向软件、数据和运营服务转移 [7] - 2028年后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占全球45%的市场份额,全球性汽车集团和巨头零部件企业将诞生 [1][7] - 未来10年智能网联功能加速迭代,2025年单多车道功能转向NOA功能,推动NOA功能加速渗透,L3级自动驾驶功能有望规模化应用 [7] - L4级自动驾驶主要需求集中在运营领域,未来10年内仍需后台安全员提供紧急响应 [7] 生态演变 - 软件系统生态、能源系统生态和数字运营生态相互关联、协同作用,推动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1][9] - 软件系统生态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汽车作为数据中枢,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深度融合 [9][10] - 能源系统生态是"动力源泉",2030年清洁能源、动力电池等构成该生态,新能源电力成主体,新型能源体系规模达数十万亿 [9][10] - 数字运营生态是"神经中枢",承载"人车路"数据,在智慧汽车工业、出行、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方面发挥作用 [9][11] - 未来形成四足鼎立分工模式,硬件集成、软件系统供应、能源系统供应和出行运输服务企业分工合作 [11] 软件与数据价值 - 当前汽车软件价值在整车中占比10%-30%,未来有望达60% [5] - 2024年组合驾驶辅助渗透率超55%,领航辅助超10%,智能座舱达75% [5] - 自2022年起汽车迈入数据定义时代,算力和数据是未来智能驾驶竞争核心 [6] - 数据驱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创新,实际道路里程数据规模达到一定量级时,边缘场景安全性将得到较大改善 [7]
李萌:大模型、智能体将在智能涌现、场景迁移等方面加速迭代
贝壳财经· 2025-07-10 15:56
新京报 李萌表示,全世界的大模型都在向着能力更强、模态更多、效率更高的方向加速进化,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模型最终将在物理AI层面走向统一,智能涌现能 力和跨模态交互能力大幅提升,深度推理与具身智能融合将构建新的智能形态。 李萌指出,未来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将更加泛化。通过分布式部署模型,云边端大小模型协同,与各种场景适配;通过开源和软硬件协同,加强开放性、模块 化生态构建;通过模型、算力、数据三要素融合,搭建强大基础层支撑,塑造场景迁移能力,以支撑多场景使用通用要求。 同时,接入更加便捷。通过连接器打通模型之间、智能体之间的接口。比如现在有机构推出MCP,通过大模型与外部工具的标准化连接协议,使模型能够 无缝调用外部资料,为模型建立一个万能接口;还有A2A、AG-UI等协议,将推动工具通用、定义工作流,重整信息流,防止"模型孤岛"和"智能鸿沟"。 李萌表示,"基础-垂类"协同并进、"大型-小型"融通适配、中心-边缘梯次接续的模型体系正在形成,智能体进入突破年。大模型场景创新将开辟一批智能产 业新机会,大模型引领的具身智能技术进步将加速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深度改变行业生产力,有望激发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化浪潮。 校对 柳宝 ...
信通院王爱华:开闭源各有特点,开源对AI普惠起到更大作用
贝壳财经· 2025-07-10 15:55
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建设 - 开源与闭源是技术路线之争 在技术创新、商业竞争、安全伦理等方面各有特点 但开源大模型将在人工智能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普惠阶段发挥更大作用 [1] - 开源正成为壮大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有效路径选择 [1] 北京构建"开源之都"的基础 - 北京汇聚全国半数以上开源商业初创企业 覆盖基础平台、大模型、机器人等关键领域 [3] - 拥有全国最大信息软件业 产业链条健全 为开源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后劲 [3] - 持续完善顶层设计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开源项目 支持开源组织在京落地 [3] 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发展建议 - 提前布局智能体、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 加速技术攻关和生态打造 [3] - 营造良好开源开放氛围 鼓励机构在AI领域践行开源文化 [3] - 整合普惠算力资源 建立联合运营机制 [3] - 加强现有AI开源社区沟通协同 打造中立权威平台 [3] 鲸智社区发展现状 - 由中国信通院牵头建设 2024年10月开始运营 持续汇聚开源模型和数据集资源 [5] - 已汇聚超过2800个开源模型 覆盖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多模态等领域 [5] - 汇集超过380个数据集 包含文本、图像、音视频等类型 [5] - 可供给超500P算力资源 包括英伟达、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等 [5]
逆势上扬,一汽丰田开启变革新征程
贝壳财经· 2025-07-10 15:3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销售公司搬迁至天津总部附近,构建研产销一体化生态,提升市场响应速度[1][2][5] - 通过RCE体制推动本土化研发,由中国工程师主导产品开发,提升中国市场适配性[6][7]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377821辆,同比增长16%,电动化车型占比49%,高端车型占比60%[8] 产品与技术创新 - 纯电车型bZ5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起售价12.98万元,上市即热销[10] - 高端车型普拉多售价44.98万-55.98万元,通过极限测试提升产品可靠性[11] - 发布IT'S TiME 2.0智能电混双擎技术品牌,深耕混动领域[14] 营销与服务创新 - 推出"时光焕新计划",通过车龄增值补贴机制解决消费者二手车贬值痛点[11] - 连续7年获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售后服务冠军,10次获丰田全球服务金奖[12] - 亚洲龙、皇冠陆放分别以53.20%、61.91%的三年保值率位居行业前列[14] 行业趋势与竞争 - 汽车行业面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变革,公司以"合资新力量"姿态应对挑战[1][14] - 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通过差异化产品设计和用户需求导向策略脱颖而出[10][11] - 高端SUV市场竞争白热化,公司通过产品品质和性能测试赢得消费者青睐[11]
服务科技创新 科创债ETF南方(159700)提前结束募集
贝壳财经· 2025-07-10 13:12
产品信息 - 南方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科创债ETF南方,代码:159700)提前结束募集 [1] - 该产品为首批获批的科创债ETF之一,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1] - 标的指数成分券为沪深交易所上市、主体信用为AAA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市值规模超过1万亿 [2] 产品特点 - 采用T+0交易机制,具有低费率结构和分散化投资特性 [1] - 兼具高流动性与低信用风险特征,在当前利率窄幅震荡环境下票息优势突出 [2] - 具备低成本、透明度高、工具性强等优势,能高效满足投资者配置和交易需求 [2] 政策背景 - 中国证监会《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1] -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强调加快推出科创债ETF,为市场发展指明方向 [1] 行业意义 - 该产品填补了公募行业在"科技金融"债券基金领域的空白 [2] - 为年金、保险、理财子、私募等专业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更透明高效的科创债投资方式 [2] - 有助于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1][2] 公司战略 - 南方基金作为公募行业头部机构,积极响应"大力发展科创债"政策导向 [1] - 公司表示将通过指数化工具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
2024年中国超市百强发布,整体销售规模约9000亿元
贝壳财经· 2025-07-10 11:5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约为9000亿元,同比增长0.3% [1] - 门店总数2.52万个,同比下降9.8% [1] - 42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家企业门店增加,14家企业实现销售额和门店数双增长 [1] - 六成以上企业门店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尤其是销售额在30亿元到100亿元的腰部企业占比最高 [2] 头部企业排名 - 销售规模前5位的企业分别为沃尔玛(中国)、康成投资(中国)、盒马(中国)、永辉超市、物美科技 [1] - 沃尔玛(中国)2024年实现销售1588亿元,继续居超市Top100首位 [2] 业态发展趋势 - 会员店、折扣店的销售额及门店数依然增长显著 [2] - 开市客、芯果科技(Hotmaxx)、尧地、奥乐齐等企业销售额均有大幅提升 [2] - 网络零售额占比继续提升,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网络销售额占总销售的16.9% [2] - 前置仓对企业提升线上销售的作用逐步凸显 [2] 经营策略调整 - 超市Top100门店数量减少2750家,但通过多种整改措施整体销售同比提升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