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曾走过并购“弯路”,如今要并购实控人妹妹的公司……
IPO日报· 2025-07-25 20:56
收购交易 - 元力股份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同晟股份100%股权,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同晟股份实控人卢元方与元力股份实控人卢元健为兄妹关系 [1][3][4] - 元力股份拟向卢元健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1亿元配套资金以推进交易,目前交易价格未定因标的资产审计评估未完成 [1][2] - 同晟股份主营二氧化硅产品,2024年营收2.68亿元(同比+23.86%),净利润5096万元(同比+175.82%) [4] 业务协同与整合 - 元力股份与同晟股份存在产业链协同:元力生产的硅酸钠是同晟生产二氧化硅的原材料,2023-2024年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511.90万元和1235.36万元 [4][5] - 交易可减少关联交易并规避潜在同业竞争(同晟专注沉淀法二氧化硅,元力子公司采用碳酸法) [5] - 收购后同晟将成为元力全资子公司,助力其优化二氧化硅领域布局并新增业绩增长点 [5] 公司历史业务调整 - 元力股份2011年上市时主营活性炭、白炭黑等化工产品,2016年通过2.36亿元收购广州创娱切入游戏行业,2017年再以1.6亿元收购广州冰鸟 [7][8] - 游戏业务收入占比曾从2016年3.68%升至2018年50.71%,但2019年起因行业监管趋严逐步剥离,最终聚焦化工主业 [8][9] - 2024年公司营收18.8亿元(同比-6.6%),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19.9%) [9]
刚刚“摘帽”!又被立案!这家公司连续四年亏损!
IPO日报· 2025-07-25 20:56
公司概况 - 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7日,是一家高分子材料领域企业,核心业务为高分子遮阳材料,并逐步向光伏与智能化方向延伸 [5] - 公司上市14年,目前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8]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及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卢先锋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消息披露后公司股价暴跌13.28%,市值蒸发逾2亿元,报收3.33元/股 [2] - 此次立案距离公司"摘帽"仅一个多月,2025年6月3日刚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3] 控制权变更问题 - 2018年11月6日卢先锋与贺沁铭签订协议转让29.8%股权,但该控制权变更事项未及时披露 [9][10] - 该事件直到2024年3月19日才被公开,宁波证监局于2024年3月22日对公司及卢先锋出具警示函 [11] - 2025年6月3日卢先锋持股比例因司法拍卖从8.39%降至3.65% [7] 财务表现 - 公司连续四年亏损:2021年-348.5万元、2022年-171.7万元、2023年-9958.6万元、2024年-970.1万元 [14] - 2023年业绩预告从最初亏损487.93万至975.53万修正为亏损9468.45万至10465.13万,最终年报披露亏损9958.62万元 [13] - 2024年亏损额较2023年收窄90.26%,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80.50%,从2663.61万元降至519.29万元 [15] 投资者索赔 - 维权机构已启动投资者索赔登记,索赔条件包括2025年7月24日前买入且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受损投资者 [17] - 2024年1月30日至4月24日期间买入且在4月24日收盘仍持有的投资者也可索赔 [17]
这家出口商抱紧亚马逊“大腿”!再冲IPO!
IPO日报· 2025-07-25 16:44
公司上市及业务概况 - 聚智科技于7月23日第二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新华汇富为独家保荐人,首次递表时间为2025年1月17日 [1] - 公司主营婴儿监护器,旗下品牌"HelloBaby"于2016年开发,自主研发2.4GHz无线数字音视频技术,支持双向通话和环境监测,2016年起通过亚马逊销售 [4] - 2024年婴儿监护器销量达113.8万台,创历史新高,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40.2万、85.8万、113.8万台 [4] 行业市场数据 - 全球婴儿监护器销量从2020年1450万台增至2024年203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8.8%,预计2029年达2930万台(2024年起复合年增长率7.6%) [3] - 北美洲销量从2022年680万台增至2024年810万台,美国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37.5%升至2024年42.6% [3] - 中国占美国婴儿监护器进口市场85%份额,前五大出口商占2024年总出口量90.8% [6] 公司市场份额与销售表现 - 公司2024年以38.7%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出口美国婴儿监护器在线销售冠军,整体出口美国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17.4%) [6]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88.2%,其中美国市场贡献75.5%收益 [6] - 约九成销售依赖第三方电商平台,亚马逊占比最高(2024年95.6%),沃尔玛不足2.2% [7]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元、3.48亿元、4.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82.2万元、6336.6万元、9469.3万元 [7] - 毛利率稳定在50%左右,2024年达52.69% [7] - 截至2025年4月底现金及等价物约2739.5万元 [8] 募资用途 - 计划将IPO资金用于扩大销售渠道与地理覆盖、提升品牌知名度、研发新产品、采购生产设备及建设智能仓储系统 [8]
玩转跨界重组!一年来连续出手四次!这家公司股价涨幅超200%!
IPO日报· 2025-07-25 16:43
交易概述 - 汇绿生态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钧恒4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对方包括彭开盛、谢吉平、陈照华、同信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彭开盛在汇绿生态担任董事兼副总经理,陈照华、刘鹏系彭开盛的一致行动人 [1] 标的公司情况 - 武汉钧恒注册资本1536万元,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武汉光谷 [3] - 主要从事光模块等光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AI、HPC、IDC、光纤通信等领域 [3] - 民用光模块已成为公司主要盈利来源,以适用短距离的多模产品为主 [3] 收购历程 - 2024年5月,汇绿生态以1.95亿元收购武汉钧恒30%股权 [5] - 2024年9月,汇绿生态增资5000万元认购384.62万元新增注册资本,持股比例升至35% [5] - 2024年12月,汇绿生态及彭开盛以2.59亿元现金增资,持股比例增至51%,实现对武汉钧恒的控制 [5] - 半年内累计投入约5亿元现金,武汉钧恒估值持续提升 [5] 收购动机 - 汇绿生态主业为园林工程、景观设计、苗木种植,2021年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 [8] - 2021-2024年营收从7.75亿元降至5.87亿元,净利润从0.8亿元降至0.66亿元 [8] - 通过跨界收购增加新的业绩增长点,发挥协同效应 [8] 财务影响 - 武汉钧恒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43481.92万元、66620.5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648.74万元、6966.90万元 [8] - 2024年武汉钧恒收入和净利润已超过上市公司 [8]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00万元至4900万元,比上年重组前同期增长177.82%-278.14% [9] 市场反应 - 自2024年5月首次宣布收购后,股价从4元持续上涨至13元,涨幅超过200% [10] - 公司市值已超过100亿元 [10]
控制权变更前夕,股价“抢跑”!瑞银等外资机构为何“精准”买入?
IPO日报· 2025-07-25 16:42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宫殿海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目前处于洽谈阶段,存在不确定性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24日起停牌,预计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宫殿海当前持股37168589股,占比37.45%,自上市以来持股比例未发生变化 [3] 股东结构变动 - 原高管杨耀华因离婚协议分割47641万股股份(占4.8%)至周蕾,变动后杨耀华持股71492万股(7.2%),仍为第二大股东,周蕾新晋持股47641万股(4.8%)[4][5] - 近期三家机构新进前十大股东:粤开证券信用账户持股34825万股(3.51%)、瑞银集团持股141486万股(1.43%)、摩根士丹利持股8675万股(0.87%)[7] 股价与市场表现 - 停牌前七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42.11%,其中7月17日、23日涨停,停牌日收盘价27.64元创近一年半新高 [8] - 新进股东或已获得显著账面收益 [9] 财务与业绩状况 - 公司连续四年亏损,净利润分别为-02亿元、-212亿元、-204亿元、-266亿元 [10]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7500万至610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300万至6000万元,主因行业景气度低、项目回款不及预期及固定成本高企 [10] 主营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照明工程系统集成、文旅夜游开发及智慧城市业务,2020年8月上市 [3]
生产全靠外包,这家轮胎企业要来IPO了……
IPO日报· 2025-07-24 20:15
上市进程 - 公司即将在北交所上会接受发审委面审,谋求上市已久,2019年开始搭建红筹架构 [1] - 2022年开启上市辅导,2024年底申报时选择北交所而非深交所 [15] - 实控人王传铸夫妇2018年搭建红筹架构可能为登陆香港联交所铺路,2021年开始拆除红筹架构 [11] - 报告期内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设立泰凯英国际收购泰凯英香港和泰凯英澳大利亚100%股权,作为红筹架构拆除的一部分 [12] 商业模式 - 公司采用"只研发、不生产"的轻资产模式,专注矿山及建筑轮胎的设计、研发、销售与服务 [2][5] - 产品通过代工生产,建立了"主辅备"供应商体系,认为国内轮胎厂商产能充裕能保障交付 [5][6] - 主要代工厂兴达轮胎出现债务违约,财产被查封但未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7] - 报告期内向兴达轮胎间接采购金额占比从20.55%降至13.07% [7] 行业地位 - 2023年工程子午线轮胎位列中国品牌第3名、全球品牌第8名 [3] - 2023年国内工程子午线轮胎配套市场占有率第3名,大吨位起重机轮胎国内配套市场占有率第1名 [3] - 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前10名中的4家提供配套轮胎,包括三一集团、徐工集团等国内外龙头企业 [4]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利润从14098.48万元增长至19987.22万元,占营收比例7.82%-8.79% [8] - 净利润从10834.41万元增至15665.48万元,净利率6.01%-6.82% [8] - 扣非归母净利润从10191.01万元增至15060.22万元 [8] - 综合毛利率18.08%-19.20%,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0312.75万元-16161.01万元 [8] - 2022-2023年现金分红合计5163万元 [9] 募资计划 - 原计划募集7.7亿元超过净资产规模,后调整至39010.32万元 [16][18] - 调整后募资占最近一期总资产23.69%,占最近一年营收17.00% [18] - 募投项目从6个缩减为3个,取消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8][19][20] - 建设期首年对利润总额影响为-2511.85万元,占2024年利润总额12.60% [20]
连续五年亏损,熙菱信息筹划控制权变更
IPO日报· 2025-07-24 20:0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熙菱信息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何开文和岳亚梅筹划控制权变更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7月21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但截至7月23日发布继续停牌公告 预计再停牌不超过3个交易日 [1]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 熙菱信息是新疆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民营大数据智能应用服务企业之一 拥有"中国大数据50强"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3] - 公司2017年登陆A股市场 聚焦公共安全、网络与数据安全、数字经济三大核心领域 拥有30余个业务场景、6900余套解决方案 服务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4] - 2024年收入构成:智能安防及信息化工程贡献0.66亿元(占比40.54%) 其他数字政府及企业服务与综合解决方案贡献0.55亿元(33.98%) 信息安全产品、服务与综合解决方案贡献0.41亿元(25.40%) [4] 与华为的合作关系 - 公司与华为合作持续深化 2024年4月获得华为"认证经销商"证书 5月易联网关系列产品通过华为生态认证 [4] - 公司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合作伙伴 与华为在视频应用软件和大数据应用软件研发升级中开展深度合作 [5] 股权结构 - 何开文持股22.51% 岳亚梅持股10.18% 两人合计控股32.69% [5] - 何开文和岳亚梅自2011年起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 掌舵企业长达14年 [5] 财务状况 - 2020年至2024年持续亏损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0.85亿元、-0.61亿元、-0.40亿元和-0.61亿元 五年累计亏损近4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347.91万元 同比增长50.99% 但净利润仍亏损1501.83万元 [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5.15万元 [10] 客户结构与市场挑战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政府数字化项目 2024年政府客户收入占比高达74.5% [9] - 政府项目回款周期通常较长(1至3年) 公司需垫付硬件采购及人力成本 [10] - 2019年政府收入占比81.08% 2020年后试图拓展企业客户但成效有限 [12] - 作为新疆本土企业深度绑定地方政府资源 但在跨区域拓展时面临行业巨头挤压 2024年仅1.63亿元的营收规模在AI安防赛道难以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巨头竞争 [12]
350年老字号青睐“买买买”
IPO日报· 2025-07-24 19:32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近日,北京 同仁堂 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同仁堂 医养")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IPO申 请,有望成为继同仁堂股份(600085.SH)、同仁堂科技(1666.HK)、同仁堂国药 (3613.HK)之后,集团名下第四家上市公司。 同仁堂 医养此次是第三次递表港股冲刺主板IPO, 中金公司 是独家保荐机构。此前, 同仁堂 医 养曾分别于2024年6月28日和12月31日递表,均因招股书有效期届满未能推进而终止。 2019年9月,公司更名为"北京同仁堂医养产业投资集团",成为同仁堂旗下"医养大健康"的平台。 2024年6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如今的"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5年6月24日,公司已建立分级医疗服务网络,包括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及一家互联网 医院,以及10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包括六家医院、一家门诊部及三家社区卫生机构)。公司依托 知名品牌"同仁堂"及优质的药品,已积累及整合大量 线上线下 医疗资源。 按2024年总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计,公司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最大的中医院集 团,市场份额为1.7%。按2024年 ...
曾经的液压机龙头!终止上市!
IPO日报· 2025-07-24 16:42
公司退市公告 - *ST紫天收到深交所《事先告知书》,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1] - 退市原因为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且未按期整改,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 - 2022-2023年虚假记载营业收入合计24.99亿元,占两年披露营收总额的63.53% [3] 财务造假细节 - 虚假记载行为导致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停牌两个月后仍未完成整改 [3] - 造假金额触发深交所规则:连续两年虚假记载营收超5亿元且占比超50% [3] - 截至2025年7月19日,公司仍未披露改正后的财务报告,直接导致终止上市 [3] 公司业务转型历程 - 前身为南通锻压,主营锻压设备,2011年上市后因行业低迷业绩下滑(2013-2014年扣非净亏损563.85万元、407.01万元) [5][6] - 通过多次收购转型广告传媒行业:2017年收购橄榄叶科技,2018-2019年收购亿家晶视、里安传媒,2020年完全剥离锻压业务 [7] - 2021年起收入全部来自广告业务,2022年拟14亿元高溢价收购豌豆尖尖(溢价率835.93%),但重组最终失败 [7][8] 主营业务现状 - 当前主营业务为现代广告服务,包括互联网广告和云服务 [7] - 收购豌豆尖尖旨在增强数字营销能力,但因市场环境变化终止交易 [8]
两大独角兽来袭!
IPO日报· 2025-07-24 13:13
8家公司IPO辅导备案 - 证监会新增披露8家公司进行IPO辅导备案,包括高凯精密、永达电子、前景无忧、百灵生物、宇树科技、瀚博半导体、英视睿达、天运股份 [1] 高凯精密 - 高凯精密提交上市辅导报告,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7496.30万元,主营压电驱动精密流体控制核心部件及整机设备 [4] - 控股股东刘建芳直接持有39.3%股权,合计控制43.1%股权 [4] - 2018-2020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782.37万元、1.24亿元、1.77亿元,2019年和2020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0.93%和42.9%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11.91万元、4296.95万元、6491.66万元,2019年和2020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8.08%和51.08% [4] 永达电子 - 永达电子提交上市辅导报告,辅导机构为五矿证券,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6409.99万元,主营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 [6] - 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信息网络安全服务商,在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案例应用量全国前列 [6] - 控股股东戚建淮控制15.64%股权,其他主要股东包括成都大诚投资(25.3%)、四川国经扬华(18.98%)等 [6] - 拥有359项商标、345项专利及267项软件著作权,2021年营业总收入2.25亿元 [7] 前景无忧 - 前景无忧提交IPO辅导备案申请,辅导机构为开源证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0800万元,主营电力行业智能物联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9] - 控股股东景治军直接持有32.34%股权,合计控制54.56%表决权 [9] - 2022-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17亿元、5.82亿元和7.02亿元,2023年和2024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3.55%和20.54% [10]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008.99万元、9274.72万元和1.2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9.14%、85.16%、30.36% [10] 百灵生物 - 百灵生物提交IPO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7065万元,主营胆汁酸原料药生产 [12] - 控股股东朗晨生物持股67.49%,张和平持有朗晨生物43.70%股份 [12] -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作为股东参与2004年A轮融资 [12] 宇树科技 - 宇树科技提交上市辅导报告,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36401.79万元,主营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 [14] - 控股股东王兴兴直接持有23.82%股权,合计控制34.76%股权 [14] - 完成C轮融资7亿元,融资后估值达120亿元,投资方包括中国移动、吉利汽车、腾讯等 [14] - 2021年营业总收入6094.59万元,2023年增至1.75亿元 [15] 瀚博半导体 - 瀚博半导体提交上市辅导报告,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54348.68万元,主营高端GPU芯片 [17] - 创始人钱军(AMD前高管)和张磊合计控制42.15%表决权 [17] - 成立6年内完成6轮融资,总额超25亿元,投资方包括快手、阿里巴巴等,2024年估值达100亿元 [18] 英视睿达 - 英视睿达进行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6188.24万元,专注环境大数据等领域 [20] - 尹文君合计控制65.74%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 [21] - 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1.99亿元、3.18亿元、4.5亿元;净利分别为1486万元、5301.5万元、7109.56万元 [21] 天运股份 - 天运股份提交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银证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1.21亿元,主营汽车天窗等 [23] - 控股股东潘建新持股54.35% [23] - 2022-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08亿元、3.34亿元和5.0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10%、8.29%和50.07% [2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576.11万元、2355.85万元和5193.04万元,同比增长率134.29%、-48.52%和120.4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