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

搜索文档
曾从光伏跨界医药,如今又要跨界半导体,这家公司能成功吗?
IPO日报· 2025-09-08 19:58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9月7日晚间,浙江向日葵大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向日葵",SZ300111)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 (或)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漳州兮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兮璞材料")的控股权及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 得药业")40%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截至最新披露,兮璞材料及贝得药业的估值尚未最终确定。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预计构成《上市公司 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 制图:佘诗婕 未完成业绩承诺 若交易完成,贝得药业将成为向日葵的全资子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向日葵目前持有的贝得药业60%股权,就是在2019年收购而来。 彼时,向日葵的主营业务为大规格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生产、销售。但当时,受国外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开展反倾 销、反补贴调查,以及国内调控光伏电站及分布式光伏项目指标、调整上网电价及补贴标准等因素影响,公司盈利水平波动较大。 公司认为,医药行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潜力巨大,周期性相对较弱。基于此,向日葵最初拟 ...
五兄弟创立的公司持续“失血”,三年三谋上市
IPO日报· 2025-09-08 15:59
公司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4年9月3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由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此前2022年启动深交所上市辅导 2024年12月20日港交所申请失效 本次为第三次谋求上市 [1] - 2024年8月因业绩下滑及A股上市环境收紧取消深交所上市辅导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持续下滑 分别为29.05亿元 28.92亿元 21.57亿元和9.37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5.83%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 -4.71亿元 -3.44亿元和-1.44亿元 三年半累计亏损8.08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亏损同比轻微扩大 [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末2.11亿元大幅缩减至2025年上半年末0.37亿元 [8] 业务概况 - 公司为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 也是全球第一大第三方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 [4] - 主要产品包括碳酸锂 硫酸镍及硫酸钴 用于电动汽车 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 [4] - 锂再生利用产品和镍再生利用产品营收占比近80% [4] - 2022年收入亮眼主因下游行业增长带动产品销量及平均售价上升 [5] 亏损原因分析 - 2023年及2024年毛亏损及净亏损主因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定价错配 [5] - 2023年及2024年存货出现大额减值亏损 [5] - 新生产线产能提升及业务扩张导致开支增加 [5] 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研发开支分别为9800万元 1亿元 7710万元和5240万元 [5] - 占各期收入比例分别为3.4% 3.5% 3.6%和5.6% [5] 融资情况 - 完成五轮投资 合计融资15.08亿元 包括2021年A轮1.3亿元 后续轮次3亿元 6.1亿元 3.21亿元和1.48亿元 [8] - IPO募资拟用于江西赣州生产基地建设 拓展上游原材料资源 加强研发能力及营运资金 [8] 股权结构 - 由李氏五兄弟共同创立 李森任执行董事 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鑫任执行董事兼副董事长 李尧任副总经理 [8] - 李氏兄弟与江西东亮控制公司47.87%投票权 李森通过肇庆晟达及肇庆森龙控制7.82%投票权 [8] - 李氏五兄弟合计控制公司约55.69%投票权 [8]
计划一周就终止!中环海陆跌停……
IPO日报· 2025-09-05 18:19
控制权变更终止 - 公司控股股东吴君三与交易对方就未来发展安排未达成一致 导致控制权变更事项在筹划一周后终止 [2] - 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债券自8月29日起停牌 原预计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后因方案协商未完成延长停牌 [3] - 终止后公司复牌即跌停 收盘价31.68元 较停牌前39.6元下跌20% [3]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年初股价11.5元 停牌前收盘价39.6元 累计涨幅接近250% [4] - 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8月28日)股价单日大幅收涨12.66% [4] 财务业绩趋势 - 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0年10.97亿元→2021年10.69亿元→2022年10.42亿元→2023年6.25亿元→2024年5.79亿元 [4] - 净利润由盈转亏:2020年1.34亿元→2021年0.72亿元→2022年0.40亿元→2023年-0.32亿元→2024年-1.54亿元 [4]
1.51亿元关联收购,中成股份跨界储能行业!
IPO日报· 2025-09-05 13:52
交易概况 - 中成股份拟发行股份收购中技江苏100%股权 交易价格1.51亿元 同时配套募资不超过1.51亿元 资金用于标的公司节电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交易对方中技进出口为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控制的企业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中技江苏主营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投资开发运营 主要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通过储能充放电服务帮助用户节省能源成本 [4] - 截至公告日 标的公司拥有7个已运营项目 1个在建项目 1个拟建项目 项目分布在江苏溧阳 广东东莞 肇庆 广州及河南济源 [4] - 2023年营业收入1539.96万元 2024年3792.68万元 2025年上半年2241万元 净利润分别为191.85万元 1499.44万元 490.96万元 业绩增长明显 [4][5]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 若2025年完成 则2025-2027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15.66万元 1930.71万元 1902.05万元 若2026年完成 则2026-2028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930.71万元 1902.05万元 1865.31万元 [6] 客户集中度风险 - 标的公司对宁德时代及其下属子公司收入占比极高 2023年达99.72% 2024年91.96% 2025年上半年85.15% 宁德时代始终为第一大客户 [6] - 标的公司通过江苏时代15MW/52MWh用户侧储能项目与宁德时代建立合作 并逐步拓展至其下属公司 [7] - 若主要客户用电量大幅减少或经营恶化 或标的公司未能开发新客户新项目 将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7] 战略动机与协同效应 - 中成股份主营业务为成套设备出口 工程承包 环境科技及复合材料生产 本次并购意在跨界储能行业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9][10] - 交易完成后 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将在储能项目建设运营 客户资源及出海平台方面形成协同互补 有助于拓展产业链布局 [10] - 交易将提升上市公司总资产 净资产及营业收入规模 改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10]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 中成股份近年经营业绩一般 2019-2024年营业收入从11.84亿元波动至12.26亿元 净利润从875.12万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亏损3.06亿元 2022-2024年连续三年净利润亏损 [11] - 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亏损 2019-2024年累计亏损约15.14亿元 [1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3亿元 同比下滑22.22% 归母净利润-5550.41万元 上年同期-1.0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5905.76万元 上年同期-1.04亿元 [11]
“寒王”“易中天”领跌,等待新周期
IPO日报· 2025-09-04 17:57
市场整体表现 - 深创两指高开 沪指低开 早盘在大盘股带动下前期获利资金继续砸盘[1] - 沪深创三指形成恐慌性杀跌共振 创指一度大跌超5% 深指跌超4%[3] - 收盘上涨家数2297家 下跌家数2990家 成交量达25819亿元 较前日放量约1862亿元[4] - 场内资金净流出1229亿元 获利盘持续兑现[4] 板块及个股表现 - 科技股和军工股领跌 寒武纪大跌14.45% 收盘价1202元 较盘中最高价1389元价差近200元[3] - "易中天"组合(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出现大幅跳水 呈现破位加速下跌态势[1][5] - 证券股盘中异动拉升(如太平洋)但未能阻挡市场抛压[3] - 连板股表现疲弱 仅5家二板 2家三板 最高三板为安正时尚 打板赚钱效应仅1.68% 炸板率达44%[4] 技术面分析 - 沪指加速下跌并跌破20日线 深指跌破20日线 创指跌破10日线 短期风险凸显[3] - 成交量超2.5万亿元显示市场流动性充足 但资金持续流出表明调整压力仍存[4][5] - 若下跌势头止住 市场可能进入短期筑底震荡期 预计1-2周内有望企稳反弹[5] 资金动向 - 中小盘股早盘一度表现较好 盘中超3000家上涨 但尾盘跟随杀跌仅余千余家上涨[3] - 放量接盘资金与大幅流出的获利盘形成对峙 板块轮动特征依然明显[4][5] - 低位股可能成为资金新关注方向 高位股调整压力持续[4]
靠一个客户“养活”,6年估值涨32倍!
IPO日报· 2025-09-04 12:24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31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农银国际、民银资本和复星国际资本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癌症治疗领域突破性疗法开发,同时兼顾病毒和衰老疾病领域创新药物,采用商业化与临床开发并重的双轨策略 [4] - 核心产品包括CVL009(针对罕见HER1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HER2阳性胃癌脑转移的2.4类改良新药)和CVL218(新型第二代高选择性PARP抑制剂) [4] 产品组合与商业化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22日,产品组合包括1款商业化产品(汉奈佳®)、2项核心产品、2项关键产品及12项在研候选药物,总计16项候选药物 [4] - 5项候选药物处于临床I期/II期阶段,7项处于临床前阶段,4项为仿制药候选药物 [4] - 汉奈佳®(仿制药马来酸奈拉替尼)于2024年6月28日商业化,三个月内实现全国覆盖,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3470万元 [4] 市场与行业数据 - 全球乳腺癌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29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0%),预计2032年达7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5%) [5] - 中国乳腺癌药物市场从2019年450亿元增长至2024年6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7%),预计2032年达13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7%) [5] - 中国共有4种已上市奈拉替尼药物,包括汉奈佳® [6] 财务表现与客户依赖 -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1782.5万元和3467.5万元,净亏损分别为9465.5万元、7452.5万元和3593.4万元 [6] - 亏损主要源于研发开支、财务成本及行政开支 [7] - 研发开支分别为7579.2万元、5442.5万元和2442.1万元 [8] - 收入高度依赖单一客户复宏汉霖,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97.6%和98.9% [8] - 复宏汉霖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28.1亿元,与公司合作形成乳腺癌治疗方案协同效应 [8] 融资与估值增长 - 上市前完成六轮融资,投资者包括武汉海汇、无锡药明、九州通等机构 [9] - 天使轮(2019年)投后估值9500万元,Pre-A轮(2020年)投后估值4.64亿元,A轮(2021年)投后估值6.8亿元 [10][11][12] - B轮(2024年)投后估值16.24亿元,C轮及C2轮(2025年)投后估值分别为30.98亿元和31.88亿元 [13] - C2轮融资后估值较天使轮增长32.56倍 [13] 股权结构 - 创始人沈孝坤直接持股44.4%,并通过珞昌企管(持股9.9%)和上海甫繁(持股1.2%)合计控制55.58%股份 [13]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武汉海汇(3.92%)、无锡药明(2.31%)、九州通(2.03%)、九洲智医(1.16%)、武汉光谷(1.59%)等 [13]
A股三大指数回调,如何看待
IPO日报· 2025-09-03 17:10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创三指高开但沪深两指走势较弱 沪指呈现一路震荡向下之势并破10日线 有加速下探20日线可能[2] - 深指碰到10日线 创指仍在5日线上[2] - 上涨家数823家 下跌家数4560家 成交量23957亿元 减少约5167亿元[2] - 净流出资金超过1000亿元 为昨日一半 但近期场内资金持续流出[2] 板块及个股表现 - 军工板块领跌 "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反攻 中际旭创再创历史新高[2] - 前期跌幅较大光伏板块反弹 与美元贬值相关黄金走强[2] - 连板股赚钱效应仅0.69% 炸板率高达52% 打板亏本概率超一半[2] - 连板梯队不整齐 仅1家9板(天普股份)无带动效应 5家二板 2家3板 更高板数均为0[3] 资金动向及市场特征 - 场内获利资金持续撤退 风险加剧[2] - 成交量大幅萎缩 市场可能继续下跌[3] - 涨多股票可能继续下跌 低位股或受资金青睐[3] - 流动性较好 板块轮动仍属牛市特征 急跌急涨视为做T时机[3] 投资策略建议 - 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理性保护本金 控制仓位[3] - 避免随意接盘走势变坏股票 不幻想破位股立即反弹[3] - 等待大盘企稳后瞄准市场选择上涨板块[3]
这家千亿市值公司,9月5日终止上市!
IPO日报· 2025-09-03 08:32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 - 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 属于主动终止上市情形 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股东股票将按换股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A股股票 [1] - 换股比例为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发行价37.84元/股 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 [4] - 合并后形成统一资本平台 实现中船集团核心业务整体上市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新公司成为涵盖军民船舶研发设计制造全产业链的巨型企业 [5] 财务数据表现 - 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6.21亿元 同比增长47.56% 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 总资产2214.65亿元 [5] - 中国船舶同期营业收入403.25亿元 同比增长11.96% 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总资产1819.77亿元 [6] - 合并后总资产超4000亿元 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停牌前两家公司市值合计超2800亿元(中国船舶1720亿元 中国重工1163亿元) [3][7] 交易时间进程 - 吸收合并计划于2024年9月首次披露 2025年1月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 7月4日通过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 [9][10][11] - 中国重工8月14日提交终止上市申请 8月29日获上交所终止上市决定 从披露到退市整体耗时一年 [12][13][14] 行业整合趋势 -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明显增加 2025年已完成国泰君安证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 多个吸收合并项目正在推进中(海光信息/中科曙光 湘财股份/大智慧 浙江沪杭甬/镇洋发展) [15]
这家公司连亏4年,加码光刻机……
IPO日报· 2025-09-02 22:16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现金收购常州维普不超过51%股权以实现控股[1] - 标的公司100%股权整体估值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交易对价不超过5.10亿元人民币[2] - 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3] 标的公司业务特征 - 常州维普主营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收入主要构成)和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均属半导体量检测核心设备[6] - 标的公司为国内极少数实现半导体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规模化量产企业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算法 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6] - 产品已进入国内头部晶圆厂和国内外头部掩膜版厂商量产线[6] - 交易对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2.4亿元人民币[6] 战略协同效应 - 双方客户群体高度重叠 收购有利于减少客户开发成本和产品验证周期[7] - 激光直写光刻机与掩模缺陷检测设备在核心部件构成上相似度高[7] - 公司在光学系统和精密运动控制平台有技术积累 标的公司在核心算法/软件系统/电气电控系统有技术优势和量产经验[7] - 交易可实现优势互补 增强公司在直写光刻领域的研发实力[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2亿元/17.37亿元/17.16亿元/17.23亿元/18.41亿元[9] - 2020-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42亿元/-3.61亿元/-2.97亿元/-0.59亿元/-0.61亿元 连续四年亏损[9] - 亏损主要源于反光材料业务亏损及相关商誉减值[10] - 2024年子公司华日升亏损扩大至7648万元 带来商誉减值3138万元 合计吞噬归母净利润约1.07亿元[12] - 截至2024年末华日升商誉账面价值4337万元(最初为4.65亿元)[13] - 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9.82亿元(同比增长5.27%) 净利润3066.17万元(同比下滑10.46%)[13] 历史业务布局 - 公司2016年以近7亿元对价收购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切入反光材料领域[10] - 华日升自2021年起持续亏损[11] - 公司2023年曾计划低价转让华日升但未有进展[12]
“易中天”新高后大跌,投资者如何办
IPO日报· 2025-09-02 17:19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9 月2 日,9 月第2 个交易日,今天沪指高开,深创两指低开,然后冲高乏力,早早下水。 三指在水中持续 震荡向下,大约在13 :25 左右,一度拉起,但25 分钟后顶不住兑现资金的砸盘,三指再次回落,结果纷纷 收跌,其中深创两指跌幅皆超过2 个百分点,沪指小跌0.45% ,把昨天的涨幅抹平。 成交量方面,今天放量了1348 亿元,达到29124 亿元,再次接近3 万亿元大关。板块方面,今天跌得比较 狠的是光模块(CPO),"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创新高后大跌,好现象是机器人板块顶 在了前线,银行板块助攻,令指数不太难看。 盘中下跌家数一度超过4600 家,上涨家数不到700 家,至尾盘有所改善。这算是给了新进场追高的投资者 一个教训:追涨风险不可小觑。从数据上来看,资金净流出超过2000 亿元,近期新高,最近一直是场内资 金在撤退,今天达到高潮。也就是说,场内资金还是在此点数有些恐高,担忧大盘和个股大跌回落调整。 笔者以为,就数据来看, 今天上涨家数1259 ,下跌家数4056 ,成交量29124 亿元,多了约1348 亿元, 赚钱效0.38 ,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