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

搜索文档
华为、阿里研发“竞赛”,国产替代迎机遇
IPO日报· 2025-09-02 08:33
阿里巴巴业绩与研发投入 - 阿里巴巴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 达三年新高[1] - 过去四个季度AI基础设施及产品研发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3] - 正开发新AI芯片用于更广泛推理任务 目前处于测试阶段[3] 华为财务表现与研发战略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39亿元 同比增长3.95% 净利润371.95亿元同比下跌32%[3] - 研发投入969.50亿元同比增长9.04% 占收入比重22.7%创历史新高[4] - 研发人员占比54.1%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5万亿元[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1.83亿元同比增长24.15%[4] - 每增加1元研发投入预计3-5年内带来2.3元新增收入[4] 科技行业国产替代趋势 - 美国将英特尔半导体(大连)/三星中国半导体/SK海力士移出"经验证最终用户"名单[5] - 寒武纪半年报显示已实现盈利[5] - 芯片/操作系统/云计算/数据库等产业链环节国产化需求迫切[6] 资本市场反应 - 数据港因阿里业绩超预期出现涨停[1] - 旋极信息/新华都/山子高科/荣联科技等相关概念股集体涨停[3]
曾虚假记载被ST!多次商誉爆雷!这家公司又要并购……
IPO日报· 2025-09-01 19:24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库珀新能源20%股权并通过表决权委托获得不少于31%表决权 交易完成后将持有标的公司不低于51%表决权并实现控股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具体收购方案和比例待进一步论证协商 [1] 收购标的业务与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库珀新能源为新三板上市公司 成立于2011年 注册资本7000万元 主营风电塔筒内部设备和风电建设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3] - 股权结构显示于春生持有94.29%股权 天津永诚和天津君悦分别持有3.14%和2.57%股权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亿元 4.05亿元 3.91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 0.41亿元 0.51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 同比减少16.92% 净利润1497.41万元 同比增加22.85% [5] - 标的公司业绩增长整体较稳定 [6] 收购方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智能制造 信息化系统集成 信息化数据中心及供应链业务 金融专用及智能办公设备业务收入占总营收近四成 [3]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9亿元 15.93亿元 5.77亿元 3.52亿元 1.83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 0.29亿元 -3.15亿元 -2.80亿元 -2.94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93.88万元 同比下降32.99% 归母净利润-3545.98万元 亏损幅度同比略有收窄 [9] - 公司收入自2021年起持续下滑 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10] 公司历史与并购记录 - 公司2014年1月登陆创业板 上市当年即出现业绩下滑 [11] - 上市后持续进行并购 包括收购上海棠棣 东方兴华 汇金天源 德兰尼特 汇金科技等多家公司 [11] - 部分并购标的业绩未达预期 导致计提商誉减值 例如2017年因上海棠棣亏损5678.21万元而整体计提商誉减值2.4亿元 [12] - 2024年因部分子公司经营业绩不达预期 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 截至2024年末合并报表商誉账面净值仍达4134.85万元 [12][13] - 公司历史上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2021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1524.52万元 导致2024年5月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2025年5月撤销警示 [10] 交易动机与预期影响 - 本次收购为跨界收购 公司主营业务与标的公司风电装备业务无直接关联 [3][4] - 公司表示交易完成后预计将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 增强经营抗风险能力和整体资产质量 [6] - 公司维持通过外延并购提振业绩的发展策略 [14]
出身富士康!这家果链公司要上市了!
IPO日报· 2025-09-01 17:21
核心观点 - 过去一周6家公司启动IPO辅导备案 其中多家为终止后更换券商重启上市进程 涵盖汽车电子测试 医疗设备 盐化 电子连接件 智能健身器材等多个领域 [1] 沃镭智能 - 公司启动IPO辅导 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控股股东郭斌直接及间接控制32.79%股份 [4][5] - 公司系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汽车电子 智能驾驶 线控底盘与功率半导体领域 提供测试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5] - 曾于新三板挂牌并于2018年终止挂牌 2023年7月曾启动IPO后终止 今年3月完成超亿元融资 由同创伟业和江夏科投联合领投 [6][7][8] 飞依诺 - 公司完成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控股股东舟山晨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32.36% 实际控制人奚水持股16.89% [10] - 公司专注于数字化彩超设备生产 产品包括推车式彩超 便携式彩超等 核心技术涵盖波束形成 信号处理等技术 产品应用于超600家三级医院 [10] - 曾于2022年12月申请科创板上市 2023年6月终止 当时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11] 平美盐化 - 公司启动上市辅导 辅导机构为平安证券 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直接持股72.5047% [13][14]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注册资本约2.59亿元 经营范围包括饲料添加剂生产 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等 [15] - 平煤神马集团旗下已有4家上市公司 另有6家专精特新企业挂牌新三板 超硬材料公司已启动香港上市程序 [15][16] 亚士德 - 公司办理辅导备案登记 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辅导券商为国信证券 控股股东深圳冠奇投资持股38.3501% [18][19]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汽车零部件 医疗电子仪器及智能穿戴设备 并涉及电子材料 光学薄膜材料等领域 产品应用于手机 电脑等电子产品 [19] - 前身为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D次事业群ADS事业处 已进入苹果 富士康 戴森 比亚迪 特斯拉等知名制造服务商供应链体系 [19] 铭基高科 - 公司启动IPO进程 与招商证券签署辅导协议 控股股东王彩晓直接持股67.22% 公司注册资本7812.5万元 [21] - 公司致力于精密连接组件研发 生产 销售 产品应用于计算机 消费电子 新能源等领域 在广东 江西 湖南 贵州建有生产基地 并在越南布局海外生产基地 [21][22] - 2023年营业收入11.48亿元 2024年增长至14.75亿元 扣非净利润2023年3626.74万元 2024年5141.63万元 客户涵盖宁德时代 华为 联想 大疆等 [22] - 曾于2023年5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拟募集4.01亿元 2024年5月因撤回申请终止审核 [22] 金史密斯 - 公司报送辅导备案申请材料 辅导机构为中泰证券 主要从事折叠智能健身器材设计 研发 生产与销售 核心产品包括走步机 跑步机 划船机三大系列 [24] - 产品以折叠结构加智能物联为特色 获德国红点 iF设计奖等国际工业设计大奖 2023年中国居家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其中智能健身设备市场规模278亿元 同比增长41.5% [2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51亿元 归母净利润4799.54万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8亿元 同比增长24.14% 净利润2604万元 同比增长0.75% [24]
39岁清华博士后闯科创板
IPO日报· 2025-09-01 08:34
公司概况 - 易思维专注于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过程提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是国内市占率第一的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 [4] - 公司打破国外厂商长期垄断,大幅降低国内汽车行业使用机器视觉设备成本,产品覆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压铸六大工艺环节 [4] - 创始人郭寅为39岁清华博士后,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56.13%股份,自设立以来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5][6]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在中国汽车整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市占率达22.5%,超越伊斯拉、伯赛等国外厂商,位居行业第一 [5] - 公司是该领域年收入超亿元的唯一中国企业,入选比亚迪机器视觉产品类别唯一中国供应商,2022年成为沃尔沃在线涂胶质量检测产品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3亿元、3.55亿元和3.9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2.59% [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38.69万元、5774.67万元和8433.17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95.66% [8] - 综合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分别为62.69%、64.69%和65.49% [9] 政策依赖与资金状况 - 报告期内税收优惠金额合计9036.63万元,政府补助金额合计9603.57万元,两项合计1.86亿元超过同期净利润总额1.47亿元 [9][10] - 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中合同资产账面余额合计分别为1.37亿元、1.85亿元和2.3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达61.40%、52.11%和58.77% [11]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募集12亿元用于机器视觉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机器视觉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8]
可孚医疗要去港股,净利下滑!
IPO日报· 2025-08-31 16:5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可孚医疗成立于2007年 是中国最大的家用医疗器械企业之一 聚焦康复辅具 医疗护理 健康监测 呼吸支持和中医理疗五类产品 [5] - 按2024年中国销售额计 公司在所有家用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第二 [6] - 公司全球业务覆盖亚洲 非洲 欧洲及美洲的60多个国家及地区 [6] - 截至2025年8月22日 产品组合涵盖超200个产品类别 上万个产品品规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在中国拥有738家自有门店 其中689家为"健耳听力"服务中心 覆盖超过135个城市 按2024年底中国助听器验配中心数量计 健耳听力位居行业前三 [7]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29.77亿元 28.54亿元 29.83亿元 前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9% [7] - 同期利润分别为3.02亿元 2.53亿元 3.12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96亿元 利润1.67亿元 [7] - 2023年收入和净利润出现明显下滑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5% 净利率下滑0.7个百分点 [8] 线上渠道与电商表现 - 2024年线上销售额达19.81亿元 在中国家用医疗器械企业中位列第二 [10] - 实现天猫 京东 抖音 小红书 拼多多及药师帮等所有主流电商平台全覆盖 [10] - 2025年上半年抖音家用医疗器械类目下12个产品品类销量第一 24个品类销量前三 [10] - 天猫家用医疗器械类目下22个产品品类销量前三 53个品类销量前十 [10] - 京东家用医疗器械类目下12个产品品类销量前三 28个品类销量前十 [10] 海外拓展与战略布局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5915.09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仅1.98% 主要销往南美 非洲 东南亚等地区 [11] - 2025年上半年完成对上海华舟 喜曼拿的收购 实现境外收入约9676万元 同比增长逾200% [11] - 赴港上市旨在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提升海外业务拓展能力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创新 全球销售网络扩张 业务拓展及品牌营销 补充营运资金等 [11] 资本市场动态 - 2021年10月在A股上市 以2025年8月29日A股收盘价35.9元计算 总市值约75亿元 [7] - 2025年8月29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正式启动A+H双重上市 [1]
这家保险中介要上市,背后有刘永好家族!
IPO日报· 2025-08-31 16:50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8月29日,白鸽在线(厦门)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鸽在线")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继其于 2025年2月28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IPO日报注意到,新希望参股的白鸽在线增收不增利,持续亏损扩大,还存在依赖大客户的风险。 制图:佘诗婕 位列第十一 白鸽在线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保险科技公司,主要从事为场景合作伙伴及保险公司提供科技赋能的保险中介 服务。公司主要利用场景险作为工具,通过提供保险交易服务、精准营销及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TPA(第三方 管理)服务获得收入。其场景合作伙伴涵盖金融机构、企业、政府等,业务覆盖出行、泛人力资源、普惠金融 等九大生态系统。 整体来说,白鸽在线在行业中排名并不高。 根据咨询机构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按总保费计,白鸽在线在中 国互联网保险中介中位列第十一、在中国场景互联网保险中介中位列第五、在中国第三方场景互联网保险中介 中位列第一,中国市场份额为3.4%。 此外,公司为保险公司提供TPA服务,并获授权协助进行理赔及咨询服务。TPA服务收入占比较小且不稳定。 2022年-2024年和2025年前五个 ...
这家通用照明巨头发起并购,标的公司曾两度谋求IPO
IPO日报· 2025-08-31 16:50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将以现金方式收购浙江嘉利工业不少于51%股权 目前处于初步筹划阶段 预计6个月内披露交易预案 [1] - 交易采用"受让现有股份+增资"组合方式实现控股 分为股份受让和增资巩固两个阶段 [4] - 排他期安排至2026年3月31日 公司需支付600万元诚意金 后续可转为交易价款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6.97亿元下滑至44.31亿元 归母净利润3.76亿元下滑至3.47亿元 为近八年来首次同步下滑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2亿元 同比微增0.40%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下滑19.66% [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从上年同期2.77亿元锐减至236.42万元 降幅达99.15% [6] 标的公司情况 - 嘉利工业为新三板挂牌企业 核心业务为乘用车 商用车灯具研发制造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资产总计35.76亿元 [8] - 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玉琦 黄璜父女 合计直接持有49.61%股份 2024年实现营收26.8亿元 净利润0.88亿元 [9] - 标的公司曾两度冲击A股IPO 2019年启动深交所上市计划 2021年更换辅导机构重启IPO 2024年11月转向新三板挂牌 [10] 战略协同与行业背景 - 收购旨在强化第二增长曲线 实现LED光学技术与车规级照明产品的技术融合 [11][1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智能大灯 贯穿式尾灯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激增 车灯单车价值较传统燃油车提升2-3倍 [12] - 公司以出口为导向客户分散 标的公司深度嵌入汽车产业链与主机厂紧密合作 二者在企业文化 管理模式 业务流程上存在差异 [13]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与风险 - 2025年上半年标的公司营收13.2亿元 同比增长13.85% 但净利润3025.18万元 同比下滑14.63% [13] - 受汽车产业链价格战冲击 若新能源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13]
宏景科技披露13.5亿定增方案,豪赌算力转型
IPO日报· 2025-08-31 15:54
公司定增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4605.53万股 募资总额不超过13.54亿元 [1] - 其中10.54亿元用于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运营项目 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 业务转型背景 - 公司原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应商 深耕政府及企业客户近三十年 业务覆盖医疗、教育、政务等领域 [3] - 2023年起战略重心全面转向算力业务 [4] 算力业务表现 - 2023年试水智算中心建设 实现营收1.16亿元 [4] - 2024年签订算力合同额13.38亿元 营收4.66亿元 同比激增302.38% [4] - 2025年上半年算力业务营收飙至10.84亿元 占总营收91.2% 合同额高达33.03亿元 [4][5] - 2025年上半年算力业务规模达上年全年的2.5倍 [5] 财务业绩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963万元 [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6028万元 同比增长725.73% [5] - 业绩增长几乎完全依赖算力业务 传统智慧城市业务逐渐边缘化 [5] 技术能力与客户基础 - 已落地粤港澳大湾区AI计算集群、中山大学训练集群、中国移动宁夏算力服务等项目 [5] - 客户涵盖政府、高校、通信巨头及京东等科技企业 [5] - 近两年持续优化算力组网与运维技术 项目经验覆盖大规模集群部署 [5] 行业竞争格局 - 算力行业竞争白热化 头部云服务商已垄断60%以上市场份额 [5] - 公司以"集成运营商"身份切入 需直面技术生态和成本控制挑战 [5] 管理层变动 - 定增披露前一个月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林山驰、董事兼副总经理许驰宣布各拟减持153.5万股(占总股本1%) [6]
湖南发展15亿收购水电资产,净利或猛增
IPO日报· 2025-08-31 15:54
交易概况 - 湖南发展以15.12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四座水电站控股权 包括铜湾水电90%股权、清水塘水电90%股权、筱溪水电88%股权及高滩水电85%股权 [1][4] - 交易对价55%以股份支付(8.32亿元) 45%以现金支付(6.81亿元) 股份发行价格为7.81元/股 拟发行1.07亿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18.66% [4] - 公司同步启动配套融资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资不超过8亿元 其中6.81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1.1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及支付中介费用 [4] 资产规模变化 - 收购前公司可控总装机容量为23.4451万千瓦(约234.45兆瓦) [5] - 四座水电站合计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 注入后总装机容量增至77.8万千瓦(778兆瓦) 为原有规模的三倍 [6][9] - 铜湾水电站规模最大 装机容量达180兆瓦 年等效利用小时数超3900小时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 财务影响 - 标的资产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 净利润1.42亿元 显著高于湖南发展全年净利润6211万元 [9] - 筱溪水电单站净利润达5700万元 表现最为亮眼 [9] 战略意义 - 此次重组是湖南能源集团自2022年控股上市公司以来兑现承诺的关键步骤 [1] - 符合国家双碳目标下优化能源结构的政策导向 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湖南省清洁能源领域的市场地位 [1][6] - 是公司持续剥离非主业资产(如医养业务)、强化电力主业的战略延续 [4] 行业背景 - 2024年以来在"并购六条"政策推动下 电力国企并购重组持续升温 包括国家电投、华电集团等央企及淮河能源等地方企业纷纷开展资源整合 [10] - 水电具备逆周期属性 受宏观经济波动及电价影响较小 在低利率环境中配置价值突出 [10] - 行业龙头如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华能水电均作出高分红承诺 分红比例分别达70%、55%、50% [10]
又一家芯片公司,发起同业并购!
IPO日报· 2025-08-31 15:54
交易概述 - 公司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智融全部股权或控股权 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1] - 公司股票自8月29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不构成重组上市 [3] 标的公司情况 - 芯来智融成立于2018年9月20日 注册资本501.1623万元 注册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3] - 芯来智融专注于RISC-V CPU IP及平台方案研发 拥有N/U、NX/UX四大通用CPU IP产品线和NS、NA、NI三个专用CPU IP产品线 [3] - 公司此前已持有芯来智融2.99%股权 2019年6月以300万元收购6%股权 后经多轮融资稀释至当前比例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6.79亿元(2022年)、23.38亿元(2023年)、23.22亿元(2024年) [6] - 2022-2024年净利润大幅恶化:0.74亿元(2022年)、-2.96亿元(2023年)、-6.01亿元(2024年)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74亿元 同比增长4.49%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2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85亿元进一步扩大 [7] 战略意义 - 交易旨在深化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 通过获取标的公司控制权加强产业协同 [5] - 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平台化、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 与标的公司的RISC-V CPU IP业务形成互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