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

搜索文档
这家公司上市前后业绩反差大!现开启跨界并购……
IPO日报· 2025-07-11 18:31
股价波动与收购公告 - 7月11日泰福泵业股价低开后全天水下震荡,收盘下跌5.79% [1] - 7月10日受收购消息刺激股价上涨6.24%至26.75元 [1] - 7月9日晚公告拟现金收购南洋华诚不低于51%股份以实现控股 [1] 交易结构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发行股份 [2]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2] - 交易完成后南洋华诚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2] 标的公司情况 - 南洋华诚主营薄膜电容器用BOPP薄膜材料研发生产 [4] - 2023年其电容器用聚丙烯电子薄膜材料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4] - 薄膜电容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电力系统、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4] 收购战略意义 - 本次为跨界收购,泰福泵业原主营民用水泵 [5][6] - 收购后将新增电容器薄膜业务,向新质生产力方向拓展 [6] - 公司拟通过此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9]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市前(2017-2020)营收从3.01亿增至4.24亿,扣非净利稳定在4000-6600万 [8] - 上市后(2021-2024)营收从5.61亿增至7.43亿但净利从6112万下滑至1217万 [8] - 2024Q1营收1.67亿(同比-3%),净利2181万(同比+115%) [9] 行业背景 - 水泵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利润增长乏力 [9] - 同行东音股份2019年被医药企业借壳转型 [9] - 新界泵业2020年被天山铝业借壳 [10] - 利欧股份机械制造业务收入占比已降至20% [10]
7800亿!上半年募资额大涨近700%!浮盈率超90%!
IPO日报· 2025-07-10 16:20
定增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计实施78个定增项目,募集资金总额达7805.1亿元,较去年同期募资额977.93亿元增长近700% [1] - 增发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78 vs 83家),但募资规模显著回暖 [1] - 截至7月7日,2025年累计实施84个增发项目,募资8060.45亿元,有望恢复至2021年峰值水平(9133.06亿元) [7] 行业结构特征 - 国有银行主导巨额定增:交通银行(1200亿元)、中国银行(1650亿元)、邮储银行(1300亿元)、建设银行(1050亿元)合计募资5200亿元,占上半年总额66.62% [3] - 其他上市公司定增规模分层明显:超100亿元9家、50-100亿元4家、20-50亿元10家、10-20亿元16家 [4] - 板块分布:沪市48家(7377.47亿元)、深市30家(427.63亿元)、北交所0家 [4] 历史趋势对比 - 近五年增发规模峰值出现在2021年(9133.06亿元),2024年降至1730.52亿元(较2021年下滑81.05%) [7] - 2024年增发发行数同比下滑56.33%,融资金额下滑70.07% [7]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公募基金获准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增,重组制度优化推动配套融资项目激增 [8] - 市场环境:股市行情活跃、行业景气度改善及经济回暖共同推动定增需求 [8] 投资回报表现 - 78个定增项目中71家股价高于发行价,破发率仅8.97%,平均涨幅55.89% [10] - 10家公司股价较发行价涨幅超100%,中航成飞以906.52%溢价率居首(发行价8.36元,现价83.52元) [11] - 深高速为破发典型案例,较发行价13.17元下跌20.58% [12][13]
IPO盘点 | “三高”变“三低”,中签率创新低
IPO日报· 2025-07-10 16:20
新股市场趋势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新股市场呈现"低发行价格+低发行市盈率+低超募"趋势,与往年"三高"发行形成鲜明对比 [1] - 2024年上半年51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18.83倍,较上年同期22.87倍下降17.66% [3] - 78.43%的新股发行市盈率不超过23倍,最高为胜科纳米42.64倍,最低为海博思创6.14倍 [3] 发行市盈率分析 - 上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主要集中在10-20倍区间(29家),20-30倍区间(14家),超过40倍仅2家,低于10倍4家 [4] - 各板块发行市盈率差异明显:科创板28.25倍,创业板19.63倍,主板16.83倍,北交所11.73倍 [6] - 近三年上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均值持续下滑:2023年43.37倍→2024年22.87倍→2025年18.83倍 [7] 新股表现与收益 - 2025年上半年51只新股无一破发,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26.72%,较2024年同期136.05%显著提升 [9] - 41只新股单签浮盈过万元,占比80%,其中影石创新以6.49万元单签浮盈居首 [9][10] - 江南新材上市首日涨幅606.83%为最高,中策橡胶6.84%为最低 [9] 中签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新股网上中签率平均值0.0289%,仅为2024年全年均值0.0497%的58% [14] - 中签率持续下滑:2022年0.6690%→2023年0.4867%→2024年0.0497%→2025年0.0289% [14] 募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51家新上市公司首发募资总额377.21亿元,同比增长16.09% [17] - 超募情况减少:仅11家存在超募(21.57%),较2024年同期18家(40.91%)显著下降 [19] - 影石创新超募12.84亿元为最高,超募金额达原计划2.96倍 [19] IPO受理情况 - 2025年上半年177家企业IPO获受理,同比增长453%,其中北交所115家占比64.97% [21] - 6月单月受理150家,占上半年总量85%,主要受年报数据时效性影响 [21] - 科创板受理企业中未盈利企业占比近30%,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 [22][23]
现金收购或超11亿,这家公司再次布局半导体!
IPO日报· 2025-07-09 23:48
收购交易 - 正帆科技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汉京半导体62.23%股权,交易完成后汉京半导体将成为控股子公司,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 [1] - 汉京半导体100%股权估值18亿元,62.23%股权价格约11.2亿元 [6] - 出让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93亿元,否则需现金补偿 [7] 标的公司概况 - 汉京半导体拥有高精密石英和先进陶瓷材料制造技术,是国内首家碳化硅耗材生产商和石英制品头部供应商 [3] - 产品已导入台积电等国内外一线晶圆厂及北方华创等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 [3] - 正在建设国内第一条极高纯石英生产线和第一条半导体碳化硅零部件生产线 [3] 财务表现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5.08亿元、4.61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9.33% [4] - 2023-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8401.83万元,2024年同比下滑28.76%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822.2万元,净利润2320.23万元 [4] - 按2024年净利润计算PE为21.4倍,按承诺年均净利润1.31亿元计算PE为13.7倍 [5] 收购意义 - 正帆科技与汉京半导体客户群体高度一致,整合后将扩大国内外半导体市场影响力 [9] - 拓展高耗零部件产品线,推动OPEX类业务发展 [9] - 评估增值率达600%(以18亿元估值计算) [7] 公司战略 - 正帆科技持续优化产业布局,2024年12月以3.36亿元收购鸿舸半导体30.5%股权 [10] - 2025年初发行10.41亿元可转债用于电子材料和制药装备产能项目 [10] - 2024年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0.8%,新兴市场收入占比11.5%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77亿元(+14.94%),净利润3442.3万元(+38.23%) [11]
交大昂立诉前高管最新进展,董事长嵇敏称收到警方不予立案通知,公司已申请行政复议
IPO日报· 2025-07-09 23:45
公司高管涉嫌违规事件 - 交大昂立董事长嵇敏披露五名前高管在2016-2019年间通过公司资金购买团体险后退保至个人账户的行为,涉及金额1693万元[1][8] - 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前高管刑事责任,但收到警方不予立案通知,目前正在申请行政复议并补充新证据[2] - 涉事高管包括原董事长杨国平、副董事长朱敏骏等核心管理层成员[5] 违规操作具体细节 - 2016年10月公司支付380万元购买天安人寿团体年金保险,2017年11月退保后379.24万元退回高管个人账户[6][7] - 2018年分三次支付1284万元购买太平洋人寿团体养老保险,2019年通过减保方式退回高管个人账户[8] - 两笔保险交易均无董事会决议、公告披露及合同审批程序,涉嫌违反公司章程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6][7][11] 事件发现过程 - 2022年11月税务部门要求公司自查2018年保险费支出时发现异常,随后追溯发现2016年同类问题[10] - 公司从两家保险公司获取了完整的交易文件作为证据,包括保费来源声明、退保申请等材料[11] - 独立第三方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出具报告认定前高管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罪[11][17][18] 公司背景信息 - 交大昂立成立于1997年,2021年上市,主营保健品及老年医疗护理业务[4] - 公司实控人多次变更,2022年8月变更为上海韵简实业及一致行动人,实控人变更为嵇霖[4] - 涉事期间公司由大众交通实际控制,现任管理层认为大众交通也存在类似情况[11] 法律依据 - 北京国枫律所指出前高管行为违反《公司法》关于董事不得侵占公司财产的规定,涉嫌构成《刑法》职务侵占罪[17][18] - 根据公司章程,董事报酬事项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高管薪酬事项需经董事会审议,但相关保险交易未履行审批程序[17]
拟定增募资17.5亿,奥飞数据加码AI算力
IPO日报· 2025-07-09 23:44
核心观点 - 奥飞数据计划通过定增募集17.5亿元用于建设新一代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以抓住AI算力基础设施市场的增长机遇 [1][4] - 公司业务覆盖30多个城市,运营数据中心机柜超4.3万个,总资产从2019年的16.3亿元飙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128.4亿元 [3] - 行业需求强劲,全球数据总量预计2027年达291ZB,较2023年增长近两倍,头部云厂商如阿里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 [4] - 公司面临毛利率持续下滑和资产负债率攀升的财务压力,毛利率从2020年的29.51%降至2024年的26.40%,资产负债率从55.77%升至71.12% [7][10] 公司业务与扩张 - 奥飞数据是"数字基建商",主要业务为数据中心出租机柜和带宽,配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服务,并向AI算力、绿色能源等新领域拓展 [3] - 公司计划在廊坊固安建设五栋数据中心机房,新增8925个8.8KW机柜,项目建设期18个月,总投资18.05亿元 [4][5] - 公司预计募投项目内部收益率11.49%,投资回收期7.40年,将采取提前与潜在客户沟通合作意向等策略应对资金链管理挑战 [12] 行业背景 - 5G、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普及推动全球数据量指数级增长,催生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长期需求 [4] - 头部云厂商如阿里、腾讯、百度加大算力投入,为数据中心服务商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35亿元、21.65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的1.66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1.24亿元 [7] - 毛利率下滑主要源于算力设备销售、机房增值服务等低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10] - 重资产运营模式导致公司杠杆率持续攀升,财务风险积累 [10]
定增热浪喜人,警惕资本效率隐性流失
IPO日报· 2025-07-09 23:44
A股定增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计实施78个定增项目,募集资金总额达7805.1亿元,较去年同期977.93亿元增长近700% [2] - 四大银行(中国银行1650亿元、邮储银行1300亿元、交通银行1200亿元、建设银行1050亿元)合计募资超5000亿元,占总额64%以上 [3]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松绑与市场信心回升是核心驱动,监管层优化再融资规则,缩短审核周期并降低参与门槛 [2] - 宏观经济企稳和上市公司投资意愿增强,金融机构通过定增加速补充资本以提升盈利能力 [3] 行业结构特征 - 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盈利占A股上市公司总利润60%以上,定增资金进一步强化其资本实力 [3] - 金融业募资集中度高,但资金使用效率需关注,需平衡盈利增长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3] 潜在问题与案例 - 部分企业存在"过度融资"现象,例如长川科技拟募资31.32亿元,但前次募投项目两度延期且被监管警示 [4][5] - 定增市场存在短期套利行为,机构通过折价认购和快速减持获取无风险收益,扭曲价值发现功能 [5] 监管建议 - 需强化信息披露和穿透式资金监管,确保募集资金投向合规 [5] - 完善锁定期安排以抑制投机,引导长期价值投资 [5]
上市后净利连年下滑,拟再购实控人资产,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IPO日报· 2025-07-08 19:57
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广西长科100%股权,并同时募集配套资金,初步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广西长科的实际控制人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陶春风,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初步确定的交易对方为海南定恒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宁波定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 [1] 广西长科业务概况 - 广西长科是一家专注于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产品包括透明ABS、高透明MS、高腈AS、高抗冲ABS/HIPS、高光ABS/HIPS等特种树脂产品 [4] - 透明ABS工艺打破了国外垄断,可实现进口替代 [4] - 2021年-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260.65万元、60746.99万元、22984.12万元 [4][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5.20万元、1051.74万元、-1759.62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7.83万元、69.61万元、-1947.71万元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12759.92万元、-14705.47万元、-4083.82万元 [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66.2%,资产合计266508.67万元,负债合计176440.22万元 [5]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0年上市后净利连年下滑,2020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亿元、1.85亿元、1.8亿元、0.95亿元、0.94亿元 [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下降6.93%;归母净利润-1642.89万元,同比下降125.46% [9] - 净利亏损主要因子公司长鸿生物技改停工及产品销售价格降幅大于原材料价格降幅 [10] 实控人资本运作 - 2023年首次收购广西长科采用纯现金方式,后因市场环境变化及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而终止 [7] - 2024年2月完成向实控人定增,募集资金约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14] - 2024年8月不减持期过后,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合计11.3%股份套现7.7亿元,但同年12月终止转让 [15] - 2024年11月再次发起定增,拟募集不超过3亿元用于技术改造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6] 收购战略考量 - 本次收购方案包含发行股份和可转债,有助于缓解公司资金压力 [10] - 广西长科与公司主营业务处于同一产业链,具备协同效应,可拓展产业链并提升综合竞争力 [4] - 公司上市后业绩不理想,重启收购或旨在提振业绩 [10]
中国“内存一哥”启动上市,全球三强感受压力
IPO日报· 2025-07-08 16:15
长鑫存储A股上市进程 - 公司于7月7日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迈出登陆A股关键一步 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 [3] - 此次IPO被视为中国半导体行业里程碑事件 公司注册资本达601.9亿元 最新融资后估值达1508亿元 [3] - 公司股权结构显示无实际控制人 第一大股东合肥清辉集电持股21.67% 股东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腾讯投资、阿里巴巴等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DRAM存储芯片企业 已量产DDR4、LPDDR4、LPDDR5等多款产品 [3] - 计划在2025年底至2026年间量产HBM3高频宽记忆体 预计2025年产能将增长50% [3] - 2024年3月兆易创新作为战略投资者增资15亿元 获得约1.88%股权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DRAM市场被韩美厂商垄断 2025年第一季度SK海力士、三星电子和美光科技分别占据36%、34%和25%的市场份额 合计达95% [4] - 公司技术代差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还有3-4年 但正在加速迭代追赶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DRAM出货量市场份额已达6% 预计年底将提升至8% [4] 行业发展前景 - 新一代计算、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对存储芯片需求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需求国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4] - 公司上市将带动国产存储产业链发展 促进设备国产化率提升 相关设备、封测、模组及IC载板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4] - 公司有望成为A股"存储芯片第一股" 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4]
苏超进化
IPO日报· 2025-07-07 21:39
赛事热度与观众规模 - 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的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南京队VS苏州队比赛吸引60396名观众,刷新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率纪录,仅比2012年中超历史最高上座纪录少5000人 [1] - 苏超第6轮各场比赛观众人数均超2.7万人,其中徐州队VS南通队达30161人,镇江队VS泰州队达30067人,淮安队VS常州队达28371人 [1] - "江苏德比"门票开售10秒内售罄,抢票人数突破200万 [1] 赛事运营创新与商业价值 - 南京主场采用雾炮车降温技术,射程15-20米,用水效率较传统洒水车提升6倍,配合1万块工业冰块使体感温度降低5℃以上 [2] - 首创7人次轮换规则,突破国际足联单场5次换人限制 [2] - 赞助商数量从揭幕时的6家激增至第六轮的近30家,包括喜力、江苏银行、海澜之家、京东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2] 社会文化影响与地域认同 - 调查显示95.2%江苏居民知晓苏超联赛,其中近80%为非传统球迷群体(家庭主妇、退休人员、农民等) [3] - 地域文化符号(如南京盐水鸭、无锡水蜜桃、常州龙城)通过赛事网络热梗(如"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快速出圈 [3] - 赛事推动江苏省内文化经济流通,为其他地区文体活动提供示范样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