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子公司来港股,美的、海信共享IPO盛宴,董事长年薪近千万
IPO日报· 2025-08-31 08:33
公司上市进展 - 安得智联于2025年8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由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美的集团自2023年7月启动分拆上市筹备工作 目前取得实质性进展 [2][6]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起源于2000年美的集团物流板块 最初服务家电仓储运输 [5] - 2017年升级为安得智联并确立"1+3"供应链物流模型 服务范围扩展至全行业 [5]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公司已成为中国生产物流解决方案规模最大的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41.73亿元、162.24亿元、186.63亿元 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4.8% [7]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2.15亿元、2.88亿元、3.8亿元 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3% [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8.85亿元同比增长20.23% 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21.75% [7] - 毛利率保持稳定提升 报告期内分别为6.8%、7.3%、7.3%、7.4% [8] 客户集中度 - 对美的集团存在较高依赖 报告期内来自美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7.7%、36.6%、41.1%、40.4% [8] - 美的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公司52.94%股权 为控股股东 [9] 基础设施网络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500个仓库设施(47个自有+436个租赁+17个代管) 总占地面积超1100万平方米 [11] - 依托3500多个服务网点及7.7万名司机工程师团队 实现100%乡镇覆盖 [11] - 运输网络包含63万条运输路线(36.5万条跨省干线+26.5万条省内配送) 覆盖2800个区县和38000个乡镇 [11] 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梁鹏飞在美的集团任职约20年 2022-2024年薪酬分别为972.7万元、713万元、878.5万元 [12][14] - 财务总监马良在美的集团任职逾10年 同期薪酬分别为246.1万元、234.9万元、238.8万元 [14] 融资与估值 - 2025年6月完成19亿元Pre-IPO融资 投后估值突破300亿元 [14] - 战略投资者包括海信电子技术、天津顺和、钟鼎资本、隐山智能、美科启信等 [14] 募集资金用途 - 计划用于拓展国内物流服务深度广度 开展供应链国际化业务 推进端到端数字化 [15]
全球第三!中国第一!这个龙头要港股IPO了!
IPO日报· 2025-08-31 08:33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于2024年8月28日申请港交所主板上市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A股总市值144.46亿元[1] - 公司拥有73年历史 为推土机制造商龙头 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111.94%[1] - 公司计划通过H股上市推进全球化战略 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4]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公司前身成立于1952年 1997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证券代码000680)[4][5] - 2022年以3.72亿元收购山东德工与德州德工 同年以7.5亿元出售小松山推部分股份[5] - 2024年以18.41亿元现金对价收购山重建机100%股本权益 纳入液压挖掘机业务[6] - 业务覆盖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道路机械、矿卡和混凝土设备等全系列工程机械[6] 市场地位与技术实力 - 以2024年销量计 公司为全球第三大与中国第一大推土机制造商[7] - 自2004年起连续21年在中国推土机领域销量第一 2010-2024年市场份额稳居60%以上[7] - 公司研发中国最大马力推土机、中国第一台无人驾驶推土机、全球第一台纯电新能源推土机和全球第一台AI推土机[6] 股权结构 - 山东重工直接持有公司24.29% A股股份 潍柴动力直接持有15.78% A股股份[7] - 山东重工、潍柴控股及潍柴动力合共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0.07%[7] - 山东重工由山东省国资委和山东省财政厅分别最终拥有90%及10%股权[7]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3.7亿元、113.64亿元、142.19亿元 三年复合年增长率11.8% 2024年同比增长25.1%[9] - 2022-2024年年内利润分别为2.48亿元、7.96亿元、11.14亿元 三年复合年增长率111.94%[9]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0.04亿元 利润5.77亿元[9] - 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2024年达2135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2961亿美元 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5.6%[9] 海外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38.7%上升至2024年52.1%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55.7%[10] - 海外市场毛利率2022年22.5% 2023年27.9% 2024年27.3% 2025年上半年25.5%[10] - 中国内地毛利率2022年4.1% 2023年8.9% 2024年10.7% 2025年上半年12.1%[10] - 整体毛利率报告期内分别为11.2%、18.7%、19.4%、19.6%[11] - 公司在全球设立10家海外子公司 销售与服务网络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2] 项目参与与行业地位 - 公司参与三峡水利枢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京沪高铁和大兴机场等重大工程[12] - 参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印尼、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重要交通枢纽与矿山项目[12] - 公司为中国工程机械出海领先企业[12]
这家特殊空间机器人公司要上市,毛利率近50%
IPO日报· 2025-08-30 21:09
公司概况 - 公司为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提供商 提供涵盖机器人及AI平台 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及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的综合解决方案 覆盖排水管道 供水管道 燃气管道等管网特殊空间及水厂等关键节点特殊空间[3]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于2024年8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主板上市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1] - 截至2025年8月19日 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15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超过4000家客户[5] 业务分部 - 业务分为三个核心分部:机器人及AI平台(包括检测机器人 清疏机器人 非开挖修复机器人 AI管网运维管理平台及微型特种电机系统) 工程技术解决方案(提供管道检测与非开挖管道修复一体化方案) 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用于非开挖管道修复的高分子材料)[6] - 公司为全球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唯一实现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检测 清疏 修复 电机 AI及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的企业 完成行业价值链垂直整合[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亿元 2.14亿元 2.49亿元 2025年前三个月营业收入为0.62亿元[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39.4万元 3064.3万元 4015.3万元 2025年前三个月净利润为1004.6万元[6] - 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6.4% 48.1% 49.5% 2025年前三个月为48.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2年至2024年末分别为2862.5万元 2141.5万元 -1276.4万元 2025年3月底为969.6万元[6] 股权结构 - 代毅直接持股32.72% 通过控制雇员持股平台(大地勇士 疾风之狼 忍者神龟 疯狂石头)及投资持股平台超级马力欧合共持股45.1% 为控股股东[7] - 其他投资者包括极创君源 正轩投资 紫荆资产管理 深哈基金 厦门建发等[8] 行业前景 - 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90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432亿美元[4] - 2024年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95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664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4.4%[4] - 特种机器人市场增速最快:2024年规模115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292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6.7%[4] - 按2024年全球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市场参与者中排名第一[4] 募资用途 - 提升特殊空间机器人研发能力[1] - 建设智能制造基地[1] - 战略投资或收购特殊空间机器人 AI 管网内修复新型创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 团队 资产或公司[1] - 深化中德双研发中心及三大区域市场枢纽的全球化策略 建立本地化营销及售后服务中心[1] - 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1]
募41亿!打破“0”受理!下周上会!
IPO日报· 2025-08-30 21:09
历经一年多的审核、问询和回复,下周五(9月5日),中国铀业将在深交所上会,接受上市委面审。 本次IPO,中国铀业计划募集41.1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公司主业,包括"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纳岭沟铀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工程"等七个项 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12.33亿元)。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去年6月20日,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铀业")的IPO申报获得受理,打破了2024年深交所开年以来IPO"零受理"的局面。 中国铀业是我国天然铀保障供应的国家队、主力军,但行业特殊性也使其存在着客户高度集中,关联交易成常态的问题。IPO日报发现,采购和贸易方面 的中长期协议成了一把"双刃剑",中国铀业得到了稳定的经营环境,毛利率却因议定价格滞后而连年下滑。此外,2023年,公司净利润还出现了负增长。 核产业"国家队" 据悉,中国铀业是专注于天然铀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业务的矿业公司,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以及独居石、铀钼等放射 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中核铀业直接持有中国铀业119704312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5.77%,为 ...
手握国产“蓝色小药丸”,这家药企急着上市!
IPO日报· 2025-08-30 10:30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旺山旺水是一家综合一体化生物医药公司 专注于抗病毒、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三大领域 拥有三款知名产品包括核心产品LV232和TPN171以及关键产品VV116 [5]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近期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核心产品分析 - LV232是全球唯一进入临床阶段的双靶点5-HTT/5-HT3调节剂抗抑郁药 属于同类首创候选药物 目前正准备进行II期临床试验 [5][6] - TPN171是潜在同类最佳PDE5抑制剂 用于治疗ED 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获批上市 商品名为昂伟达® [5] - VV116为RdRp抑制剂 已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获批用于治疗COVID-19 商品名分别为民得维®和MINDVY® 目前在中国处于治疗RSV感染的II/III期临床开发 [5]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中国抗抑郁药物市场已超百亿元 抑郁症患者数量从2018年4820万例增至2024年5070万例 预计2035年达5310万例 [7] - 全球PDE5抑制剂市场规模2024年达106亿美元 中国PDE5抑制剂市场规模从2018年55亿元增至2024年9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9.4% 预计2035年达150亿元 [8] - 中国ED治疗市场存在激烈竞争 FDA批准四款PDE5抑制剂 国家药监局批准六款包括悦康药业爱地那非和公司TPN171 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仿制药分别有26个和50个产品获批 [8][9]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2亿元 其中1.96亿元来自VV116的里程碑和对外授权款 录得净利润643万元 [11] - 2024年收入骤降至1183万元 同比缩水95% 净亏损2.18亿元 [11] - 2025年1-4月收入1296万元 亏损扩大至1.12亿元 截至2025年4月底账面现金7300万元 资产负债率升至88% [12] - 昂伟达®2024年全年药品销售收入148万元 2025年前4个月药品销售收入259万元 [13]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 2023年1.31亿元 2024年1.35亿元 2024年首四个月5170万元 2025年首四个月6390万元 [13] 发展前景与挑战 - LV232若2025-2026年II期试验读出优效且耐受性良好数据 可凭借差异化机制快速切入市场 [8] - 抗ED新药昂伟达®尚处市场推广早期 与抗抑郁药LV232共同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 [13]
连续两年亏损,股价暴涨近250%后,这家公司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
IPO日报· 2025-08-30 08:33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吴君三筹划控制权变更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1] - 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自2025年8月29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可转换公司债券"中陆转债"将停止转股 [1] 股权结构 - 吴君三持有公司股份2257.5万股 占总股份比例22.57% [5] - 吴剑持有公司股份698.9万股 占总股份比例6.99% [5] - 吴君三及吴剑合计直接持有公司2956.4万股 占总股份比例29.56% [5] - 上市以来吴君三父子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6] - 吴君三曾于2023年3月与北京骅泰宇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但未及时告知公司且后续解除协议 [6][7]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降 分别为10.97亿元、10.69亿元、10.42亿元、6.25亿元、5.79亿元 [10] - 2020-2024年净利润持续下滑 分别为1.34亿元、0.72亿元、0.40亿元、-0.32亿元、-1.54亿元 [1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58亿元 同比增长25.27% [10]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248.99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3686.21万元 [10]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4512.26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4969.09万元 [10] 业务背景 -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覆盖风电、核电、工程机械、石化等行业 [9] - 2024年亏损主因风电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单价下降及毛利率大幅下滑 [10] - 需计提存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10] 市场表现 - 2025年股价从年初11.5元上涨至39.6元 涨幅接近250% [11] - 实控人选择股价高位时转让控股权可能获得丰厚收益 [11]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梦网科技如何走出亏损泥淖?
IPO日报· 2025-08-30 08:33
终止收购事项 - 公司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对方杭州橙祥因合同纠纷导致其持有的标的公司1051万股股权被冻结 存在限制转让情形 不符合监管要求[1][5] - 交易对方系标的公司第三大股东及业绩承诺方 对本次交易影响较大[5] - 本次交易原拟以12.8亿元收购碧橙数字100%股份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3亿元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5] 市场反应与同业案例 - 公告次日股价大跌8.57% 收盘价报14.4元[2] - 同业存在类似案例 如国中水务因标的股权冻结终止现金收购[7] 财务表现分析 - 公司为国内领先云通信企业 业务覆盖5G阅信、云通信、国际通信三大体系及AI通信、AI算力等板块[9]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75亿元、41.57亿元、52.34亿元、44.04亿元 净利润连续亏损 分别为-2.38亿元、-7.22亿元、-18.22亿元 2024年扭亏为盈0.42亿元[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39亿元 同比下降33.89% 归母净利润923.99万元 同比微增0.05% 扣非归母净利润-2066.12万元 同比下降220.23%[9]
这家公司上市超募后仅2年,又要发债募资6.5亿
IPO日报· 2025-08-29 08:33
可转债发行计划 - 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5亿元[1]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9亿元 因前次补充流动资金超出30%部分需调减[5] - 募集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汽车轻量化锻件项目、研发项目、摩洛哥生产基地及补充流动资金[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75亿元 同比增长6.86%[1][10]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133.52万元 同比增长3.88%[1][10]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6912.12万元 同比增长5.93%[1][10]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10.5亿元增至15.62亿元 净利润从0.95亿元增至1.46亿元[9] - 新能源汽车产品收入2.03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28.08%[11] 历史融资情况 - 2023年5月IPO发行2838万股 发行价27.93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7.93亿元[6]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72亿元 其中超募资金2.37亿元[6] - 超募资金中1.88亿元已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剩余4943.63万元[6] 业绩增速变化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6.86% 较去年同期33.72%显著放缓[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3.88% 较去年同期32.17%明显下降[12] 公司业务背景 - 主要从事汽车锻造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8] - 产品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及悬挂支撑系统[8] - 2023年5月24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8]
这家公司暂缓审议后又来了!产能利用率大部分低于50%!要IPO募资扩产!
IPO日报· 2025-08-28 20:03
公司IPO进展 - 恒坤新材将于8月29日再度于科创板IPO上会 拟募资10亿元[1] - 公司首次上会遭暂缓审议 需进一步论证收入确认方式是否符合会计准则[3][4][6] 业务模式与收入确认 - 公司采用净额法确认引进业务收入 因在商品转让前未取得控制权 身份为代理人[7] - 自产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报告期内从38.94%增至63.77%[11][1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3.22亿元、2023年3.68亿元、2024年5.48亿元[9] - 归母净利润波动:2022年1.01亿元、2023年0.9亿元、2024年0.97亿元[9] - 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例约15%-16%[9] 客户集中度与依赖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极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9.22%、97.92%、97.20%[11] - 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超64% 存在显著依赖[11] 产能利用率现状 - 多数产品产能利用率低于50%:2024年BARC仅21.43% KrF光刻胶仅17.55% i-Line光刻胶46.67% TEOS46.47%[15][17] - 仅SOC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20.87%提升至2024年57.42% 2025年上半年达83.63%[15][17] - 多条产线尚未投产:3条1000L和2条5000L产线未投产 一条2000L SOC产线备用[16] 募投项目规划 - 拟投入4亿元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 6.07亿元于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13][14] - 新增TEOS产能720吨 目标替代客户A和客户C现有采购 年需求超600吨[20][24] - 新增硅基、金属基等前驱体材料产线12条 规划产能36.18吨 产品尚在研发阶段[22][24] 技术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主营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 是少数具备12英寸晶圆制造关键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8] - 实现多类光刻胶国产化替代:SOC国产化率约10% BARC/KrF光刻胶1-2% ArF光刻胶不足1%[8] - 产品已替代日产化学、信越化学、杜邦等国际厂商[8] 潜在合作风险 - 客户C被SK海力士收购 可能影响公司自产TEOS销售 因协议禁止向SK海力士及其关联方销售[21] - 对客户C销售收入持续下降:报告期内从4307.83万元降至2961.37万元 占比从13.57%降至5.49%[21] 前驱体业务表现 - TEOS产能近五年未新增 设备原值3601.5万元[19] - 自产前驱体材料毛利率为负:报告期内分别为-329.59%、-19.91%、-1.56%[20]
涉嫌信批违规!实控人被查!朗进科技股价应声大跌
IPO日报· 2025-08-28 20:03
公司治理与监管调查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李敬茂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李敬茂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 与李敬恩、马筠通过朗进集团共同控制公司[5] - 控股股东朗进集团及其子公司上半年累计占用资金2.29亿元 虽已归但仍发生期后拆借200万元[8] - 李敬茂曾于2010年违规转让全部持股 违反董监高股份转让限制规定[8]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上半年营业收入3.4亿元 同比下降10.88%[7] - 归母净利润147.64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06.77%[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244.09万元 同比进一步下滑[7] - 应收账款高达10.98亿元 占流动资产比例达67%[7] 市场反应与资本表现 - 股价单日暴跌12.45% 报收17.23元/股[3] - 市值缩水至约18亿元[3] 公司回应与运营状态 - 公司回应称将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9] - 强调目前生产经营正常[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