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

搜索文档
净利润“腰斩”又“腰斩”之后,这家A股公司准备做这事!
IPO日报· 2025-07-17 19:5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首家掌握锂离子电池隔膜干法单向拉伸技术的企业,2024年干法隔膜出货量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3] - 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二,市场份额从2020年11%提升至2024年14.4%[3] - 客户覆盖LG新能源、三星SDI、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头部电池厂商[3] - 2016年12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价21.65元/股,募资净额6.042亿元[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8.67亿元→29.82亿元→35.06亿元),但净利润连续下滑(7.48亿元→5.94亿元→3.71亿元),2024年净利润较2022年减少50%[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4%至8.81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52.46%至0.51亿元[4]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45.57%→2024年29.09%→2025Q1 25.53%,较2022年下降20.04个百分点[4] - 应收款项从2022年12.7亿元增至2024年20.2亿元,经营现金流承压[5]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从2021年9月历史高点45元下跌逾60%,截至7月16日创业板市值164亿元[4][6] - 已通过A股首发(6.5亿元)、定增(43.6亿元)、可转债及瑞士GDR(8.5亿元)累计融资超73亿元[8][9] 港股IPO计划 - 拟将募集资金用于:马来西亚/美国生产基地建设、新加坡研发中心建设、固态电池及新型隔膜研发、偿还瑞典贷款、产业链投资及补充流动资金[9] - 实控人陈秀峰夫妇合计持股12.72%,陈秀峰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8]
两年净利增长5倍!6大券商保驾护航!这家轮胎龙头冲刺上市!
IPO日报· 2025-07-17 19:49
公司港股IPO进展 - 玲珑轮胎委任中金香港、华泰金控、中信建投国际及国证国际为港股IPO整体协调人,承销团扩容至6家,加速推进"A+H"双重上市 [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2] 股权结构与市场地位 - 王氏家族合计持股53.93%为控股股东,创始人王希成及其配偶、子女通过玲珑集团(持股40.09%)和英诚贸易(持股13.76%)控制公司 [4] - 按2024年销量计,公司为全球第六大轮胎生产商(市场份额4.4%)、中国第二大轮胎生产商,仅次于中策橡胶 [4][9] - 在OE市场,公司为全球第三大供应商、中国第一,并连续五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OE轮胎销量冠军 [5][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170.06亿元增至220.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9%,净利润从2.92亿元增至17.52亿元,两年增长5倍 [6] - 毛利率逐年提升,从2022年11%增至2024年19.69% [7] - 2025年Q1营收56.97亿元(同比+12.92%),但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22.78%),主因原材料价格上涨 [6] 全球化战略与产能布局 - 推进"7+5"全球战略(7个国内+5个海外基地)和"3+3"非公路胎战略(目标2030年产能33.09万吨) [10] - 已建成泰国、塞尔维亚2个海外基地,2025年拟投资11.9亿美元(约87.1亿元)在巴西建第三工厂,预计年净利润12.13亿元 [11] - 海外收入占比达49.2%(2024年107.3亿元),毛利率29.39%显著高于国内14.6% [13] 行业背景 - 全球轮胎销量从2020年16.59亿条增至2024年19.31亿条(年均复合增长率3.9%),预计2029年达23.26亿条 [9] - 中国轮胎销量预计从2025年4.11亿条增至2029年4.83亿条(年均复合增长率4.1%) [9] - 前十大轮胎商占全球55.7%市场份额,玲珑轮胎2024年销量8540万条 [9]
时隔三个半月!这事告吹!
IPO日报· 2025-07-16 19:26
收购终止事件 - 力星股份宣布终止筹划收购飞燕钢球控股权事项 因双方无法就收购条款达成一致 [1] - 公司表示终止收购不会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3] 收购标的分析 - 飞燕钢球成立于2004年 专注于∮0.5—∮12.7mm精密钢球研发制造 产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3] - 飞燕钢球在∮3mm以下微小钢球领域具有技术壁垒 微型钢球冷镦球坯工艺国内领先 [3] - 飞燕钢球占据国内商用车及重卡市场90%以上份额 为美国牧马人、福特皮卡等国际品牌配套 [3] 收购战略意图 - 力星股份主营业务为精密轴承滚动体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 [3] - 收购旨在补充非轴承领域技术空白 形成"技术互补+市场协同"战略格局 [3] - 通过整合飞燕钢球技术积累 快速切入微型高精度滚动体赛道 拓展高端装备制造市场 [3] 公司财务状况 - 力星股份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90亿元、0.62亿元、0.60亿元、0.55亿元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52亿元(同比+4.66%) 归母净利润1712.93万元(同比+11.28%) [5]
13.65亿定增获受理!海思科解转型资金之渴?
IPO日报· 2025-07-16 19:26
公司定增计划 - 深交所已受理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 拟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65亿元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主要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为多元化医药集团 业务覆盖新药研发、生产制造、推广营销 产品布局涉及麻醉、肠外营养、肿瘤止吐、肝胆消化、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多个细分领域 现有40余个品种 [4] - 已获批上市4款1类新药 包括环泊酚注射液、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考格列汀片和安瑞克芬注射液 其他品种多为国内首家或独家仿制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商业化产品及进入临床阶段的1类新药共14个 涵盖麻醉、镇痛、肿瘤、代谢、呼吸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等多个领域 [4] 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正从"创新仿制药"研发向"仿创结合"研发生态快速转型 [5] - 2024年仿制药大幅缩减 仅提交1款仿制药上市申请 创新药管线增至26个 [6] - 仿制药收入占比从2019年超80%降至2024年60%以下 创新药收入占比升至40% 2025年预计超40% [7]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21亿元 同比增长10.92% 净利润3.96亿元 同比增长34% 年报发布当日股价涨停 市值首次超过500亿元 [8] 研发投入与资金需求 - 2022年至2024年三年间 公司总研发投入达15.89亿元 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6.24亿元 同比增长20.7% [10] - 截至2024年三季度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8.07亿元 包含前次募投项目未使用资金2.5亿元和自有资金5.57亿元 [12] - 本次募资将用于多个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包括HSK31679、HSK31858、环泊酚、HSK39297、HSK21542和HL231等药物的后续境内外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 [12]
这家公司IPO失败,宁德新能源“割肉”退场!被ST公司看上,还有这层关系!
IPO日报· 2025-07-16 17:48
交易概述 - *ST威尔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 [1] - 交易完成后紫江新材将成为*ST威尔控股子公司 [2] - 交易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市场解读为资产借道上市 [3] - 公告次日*ST威尔股价涨停至13.89元 [4] 标的公司业务与客户 - 紫江新材主营动力储能及3C数码软包锂电池铝塑膜,客户包括宁德新能源、比亚迪等头部厂商 [7] - 2021年比亚迪以1.16亿元销售额(占比31.59%)成为第一大客户,宁德新能源以13.63%占比位列第二 [7] - 交易前股东结构:紫江企业(58.94%)、比亚迪(3.87%)、宁德新能源(2.53%)[8] - 交易后宁德新能源完全退出,比亚迪保留3.87%股权 [8][9] 财务与估值数据 - 2023-2025Q1营收:7.11亿元(2023)、6.23亿元(2024)、1.55亿元(2025Q1)[11] - 同期净利润:9023.65万元(2023)、5351.51万元(2024年下降40.7%)、1012.26万元(2025Q1)[11]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9580万元 [12] - 评估基准日2025年3月31日,标的估值11亿元,较净资产增值105.61% [13] 上市历程与资本运作 - 紫江新材2017年启动新三板挂牌,2020年拟分拆至科创板后改道创业板 [15][16] - 2022年创业板IPO获受理但2023年底撤回,2024年7月转新三板挂牌(代码874461)[16][17][18] - 宁德新能源2018年以20.65元/股认购150万股,本次转让价2703.57万元低于投资成本 [10][11]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图 - *ST威尔主营业务(汽车检具/仪器仪表)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净利润累计亏损超5500万元 [21][22] - 通过收购切入锂电池材料领域,寻求业务转型与新增长点 [21] - 2025年上半年*ST威尔通过出售资产组实现1.3-1.65亿元非经常性收益,但扣非后仍亏损450-675万元 [22]
IPO“受理潮”来袭,股民需要担心吗?
IPO日报· 2025-07-15 18:41
IPO受理情况分析 - 2025年6月A股IPO受理企业达150家 是去年同期30家的5倍 但主要因年报截止前"突击受理"的周期性现象[1] - 2025年上半年IPO受理总量177家 其中6月占比85% 其余5个月平均仅5.4家/月 北交所以115家领跑 深交所32家 上交所30家[1] - 同比增幅453%源于2024年基数过低 实际总量仍处可控范围[1] IPO市场定价与资金管理 - 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降至18.83倍 较2023年同期43.37倍下降57% 板块分化明显 科创板28.25倍 创业板19.63倍 主板16.83倍 北交所11.73倍[2] - 78%新股市盈率低于23倍 显示定价趋于理性 超募企业占比从40.9%降至21.6% 超募资金用途受新规严格限制[2] 新股供需与市场表现 - 网上打新中签率创0.0289%新低 仅为2024年均值0.0497%的58% 较2022年0.669%下降95%[3] - 2025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226.72% 显著高于2024年136.05%和2023年66.45% 全年零破发记录[3] - IPO发行未阻碍股指上行 当前A股正从3000点向3500-4000点区间突破[3] 其他行业动态 - 交大昂立与前高管纠纷进入行政复议阶段[5] - 南京商旅启动500亿级资产整合[5] - 内存行业头部企业启动上市 或冲击全球三强格局[5] - 并购受理项目量已超2024年全年[5]
这5家公司,可能被强制退市!
IPO日报· 2025-07-14 18:21
*ST苏吴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通过关联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贸易业务 分别虚增营业收入4 95亿元 4 69亿元 4 31亿元和3 77亿元 占当期营收26 46% 26 39% 21 26%和16 82% 虚增利润总额1458 27万元 2027 12万元 1992 42万元 2121 94万元 占当期利润2 89% 51 65% 26 42%和29 81% [4] -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逐年攀升 2020年末至2023年末分别为1 27亿元 13 93亿元 15 43亿元和16 93亿元 占净资产比例从6 88%升至96 09% [5] - 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 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钱群英为实际控制人 实际控制人为钱群山 [5] - 证监会拟对公司处以1000万元罚款 对实际控制人钱群山罚款1500万元 其他高管亦被处罚 [6] 其他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的公司 - *ST紫天2022年 2023年虚假记载营业收入合计24 99亿元 占两年营收总额63 53% 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9] - *ST广道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虚构业务 虚增营业收入累计达16 61亿元 虚增比例最高达99 39% [9] - 元道通信涉嫌年报财务数据虚假记载 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若认定事实触及创业板退市规则将强制退市 [11] - *ST元成涉嫌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 控股股东祝昌人同步被立案 [12] 2025年上市公司退市整体情况 - 截至7月13日已有20家公司完成退市 其中面值退市6家 财务类退市6家 市值退市3家 重大违法退市2家 主动退市2家 吸收合并退市1家 [14] - 另有4家公司已锁定退市 包括*ST中程 *ST锦港等 其中重大违法退市和财务类退市各占50% [16] - 全年累计24家公司退市 交易类退市和财务类退市为主因 重大违法退市数量占比达16 67% [17]
“超”又来了!
IPO日报· 2025-07-14 14:29
中国草根足球联赛的兴起与影响 - 国内草根足球呈现燎原之势,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揭幕战吸引14521名球迷现场观战,创江西业余足球赛事纪录[3] - 草根足球赛事采用创新赛制,如赣超的"分区对抗+交叉对决"分阶段复合赛制,类似NBA和美职联赛制[3] - 草根足球联赛浪潮从西南边陲的贵州榕江县村超扩展到全国,成为地方政府布局的经济文化战略[3] 文体旅融合的经济效应 - 地方政府将足球联赛作为新经济引擎,通过"文体旅"融合激活消费,如苏超将江苏各地特色产品与赛事捆绑[4] - 赛事作为"流量入口"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将90分钟比赛发酵成持续数日的消费盛宴[4] - 赛事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消费升级在精神维度的体现,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变[4] 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发展机遇 - 在传统工业产能过剩、出口贸易不确定性增加、房地产业活力下降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将足球联赛打造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载体[5][6] - 赛事发展面临特色化生存、产业化造血和全民化参与三大挑战,需要深挖地域文化基因、探索多元营收渠道和走向全民共享[6] - 城市足球联赛反映了中国经济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效益、从满足物质需求到充盈精神世界的转型升级轨迹[7]
上市前后业绩表现迥异!半年两度筹划控制权变更!股价跌停涨停接力!
IPO日报· 2025-07-11 20:43
控制权变更 - 胡康桥及其一致行动人拟通过权益变动收购长龄液压29.99%股份,并进一步部分要约收购增持12.00%股份,以取得控制权 [1] - 股份转让涉及43211714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股份总数29.99%,交易总价款14.86亿元,每股34.39元 [4] - 转让完成后,原实控人夏继发和夏泽民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从70.93%降至40.94% [4] - 核芯破浪发出部分要约收购17290448股(12%股份),要约价格36.24元/股,需支付6.27亿元 [6] 股价表现 - 7月11日复牌后涨停,收盘价42.03元/股,而停牌前连续两日跌停 [2] 交易方背景 - 胡康桥为核芯听涛和核芯破浪的实际控制人,拥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和美国莱斯大学硕士学位,曾在AMD担任芯片设计工程师 [7] - 交易方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拟通过本次交易助力公司发展 [6] 公司业绩 - 上市前(2017-2020年)业绩持续上升:营收从3.25亿元增至8.67亿元,净利润从7684.22万元增至2.36亿元 [9] - 上市后(2021-2024年)净利润持续下滑:从2.02亿元降至1.01亿元 [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19亿元(同比下降2.64%),净利润3082.47万元(同比下降7.63%) [9] 历史控制权变更尝试 - 2025年1月曾筹划控制权变更但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而终止 [10] - 2025年7月再次筹划控制权变更,半年内两度尝试 [11]
这对夫妻牛了!各创各的业!各上各的市!
IPO日报· 2025-07-11 18:34
公司概况 - 镁佳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花旗及德意志银行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由清华学霸庄莉创立,专注于AI驱动的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致力于为主机厂提供全新的智能汽车打造范式 [3] - 公司提供集成式智能座舱+X域控解决方案,整合智能座舱、ADAS泊车、ADAS驾驶、车联网、OTA升级等多种智能汽车功能 [3] - 创始人庄莉拥有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雅虎、猎豹移动、蔚来汽车等公司担任重要职位 [3][4] 融资与估值 - 公司已完成种子轮、A轮、B轮、C轮、D轮、D+轮等六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山行资本、红点创投、中移北京基金等知名机构 [7] - 2018年8月种子轮融资后估值为6000万美元,2024年12月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超9.3亿美元 [7]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研发能力,扩展"智能座舱+X"产品组合,拓展销售与市场推广网络等 [7] 业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2日,公司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奇瑞、长安、东风、长安马自达、日产和福特等头部主机厂的多款车型 [7] - 2024年中国约每十辆搭载智能座舱域控系统的新车中,就有一辆使用镁佳的解决方案 [7] - 按2023年和2024年的新装机量计算,镁佳是中国排名前二的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供应商 [8] - 公司是中国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行业中自量产起累计交付量最快达到100万的公司 [8]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3.88亿元、15.13亿元和14.2亿元 [8] - 同期年度亏损分别为4.23亿元、3.57亿元、2.91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但亏损明显收窄 [8]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19%、12.1%和21.8%,波动明显 [9] - 2022年至2024年,来自前五名客户的营收总额分别占公司当年营收总额的92.8%、91.2%和84.7% [9] 市场拓展 - 公司预计到2024年底,搭载其技术的产品将拓展到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 [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主机厂客户数量分别为7家、10家和12家 [9] - 同期累计定点数量分别为15个、26个和48个,新获得的定点数量分别为8个、11个和23个 [9] - 各年交付量分别为12.01万件、63.80万件和63.43万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