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起点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聚合物将在固态电池竞赛中胜出!郭新教授团队揭示行业迷思
起点锂电· 2025-08-18 17:54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4大类,各类在离子电导率、加工性、稳定性等核心性能上差异显著 [2] - 4大电解质路线之争尚未形成定局,技术路线选择需综合考虑实验室数据和产业化因素 [2][3] 产业化评价体系 - 产业化阶段需建立多维评价标准,包括规模化生产可行性、供应链成熟度、全生命周期成本 [3][4] - 需实现技术指标与经济性的最优平衡,包括电化学性能与制造成本的动态平衡、材料体系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4] - 系统级评价需满足量产制造一致性(6σ标准)、安全认证(如UL 9540A)、单线产能≥2GWh等关键指标 [4] 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突破 - 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已突破10⁻³S·cm⁻¹量级,显著提升应用潜力 [6] -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稳定窗口已超过5V [6] - 热交联聚合物和聚合物-陶瓷复合电解质策略大幅提升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7] 聚合物电解质界面特性 - 聚合物电解质能与电极表面紧密贴合,动态适应体积变化,维持稳定界面接触 [11] - 原位聚合工艺可降低界面阻抗至传统接触的1/10以下,并增强机械稳定性 [13] - 聚合物电解质能抑制电极/电解质界面副反应,形成5-20nm致密钝化层 [13] 生产工艺兼容性 - 聚合物电解质与现有锂离子电池卷对卷生产工艺高度兼容,可沿用85%以上传统设备 [15][20] - 溶液涂布法可制备连续性聚合物电解质膜,适用于圆柱形、方形及软包电池生产 [15] 供应链优势 - 聚合物体系依托成熟工业基础,原料规避稀有金属及地缘敏感元素,具备规模化供应渠道 [17] - 聚合物电解质原材料成本显著低于硫化物电解质(约1/50) [25] 无机电解质挑战 - 无机电解质需全面重构生产流程,依赖专用设备及惰性气氛等严苛条件 [22] - 硫化物电解质存在热稳定性差、释放有毒H₂S气体等安全隐患 [25][27] - 氧化物电解质本征脆性易导致界面微裂纹和锂枝晶生长 [25][28] - 无机固态电池面临界面阻抗高、设备适配性不足、供应链不完善等五大系统性瓶颈 [29]
孚能科技再获车企定点!
起点锂电· 2025-08-18 17:54
孚能科技SPS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收到国内头部新能源商用车客户定点通知,预计2026年开始供货基于SPS超级软包设计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3] - SPS超级软包动力电池兼容三元、磷酸铁锂等多种材料体系,通过材料、结构、工艺创新实现降本增效,具备长续航、高安全、低成本等优势 [4] - 2024年SPS大软包产品量产,已获广汽、东风(三元)、吉利、江铃(磷酸铁锂)等客户定点 [4] - 7月22日公告显示,公司为广汽某车型供应基于SPS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箱总成,年内开始供货 [4] 产能与市场布局 - 赣州30GWh项目(一期)和广州30GWh项目(一期15GWh)已有产线投产,产能利用率与良率稳步提升 [5] - 预计2025年为SPS磷酸铁锂电池大规模出货元年 [5] - 商用车电动化加速,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与车企(长城、广汽等)积极布局"商乘并举"策略 [5]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数据 - 2025年1-6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35.4万辆,同比增长55.9%,渗透率达24%(6月单月29%) [6] - 商用车销量占新能源乘用车6.4%,但装机量占比达20%,因电池包带电量更大 [6] - 上半年车企发布超10款500kWh以上纯电重卡,孚能科技SPS半固态电池方案可实现超1000度带电量 [6] 半固态与固态电池战略 - 2024年3月与一汽解放合作,全球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配套商用车,成本仅比液态电池高5%-10% [7][8] - 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2025年8月送样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年底中试线投产并交付60Ah电池,2026-2027年小批量量产,2030年大规模量产 [9] - 液态、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将长期共存,分别适配成本导向型、高性能需求及绝对安全场景 [9] 行业技术动态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原位固化技术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提升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11] - 该技术具备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原生阻燃、高延展性四大核心优势 [12][13]
韩国三大电池商上半年产能利用率约50%
起点锂电· 2025-08-18 17:54
行业活动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聚焦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与GWH级出货元年 规模超500人 [2] - 活动由金钠科技总冠名 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隐功科技、华钠芯能、维科技术等20余家钠电产业链企业 [2] 韩国电池厂商现状 - 2025年上半年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平均产能利用率仅50%左右 较2023年(69 3%)显著下滑 [2][3] - LG新能源上半年产能利用率51 3% 产值约10万亿韩元 利用率连续两年下降(2023年69 3%→2024年57 8%) [2] - SK On上半年利用率52 2% 美国工厂因现代汽车需求接近满产 但整体远低于2023年87 7%水平 [3] - 三星SDI小型电池部门利用率44% 欧洲工厂Q1仅30-40% 美国合资工厂上半年低于60% [3] 市场份额变化 - 中国以外地区2025H1电池装机量209 2GWh(+23 8%) 但韩国三巨头合计份额同比下降8 1个百分点至37 5% [3] - LG新能源/SK On装机量分别增长2 2%(43GWh)、10 6%(19 6GWh) 三星SDI下降7 8% [3] - 宁德时代/比亚迪在中国以外地区装机量同比大增33 2%/153% 其他上榜中企涨幅均超30% [4] 研发投入 - 三星SDI上半年研发支出7040亿韩元 占营收11 1%(2024年同期7 8%) [4] - LG新能源研发投入6200亿韩元 占比5 2%(2024年4 2%) SK On研发占比仅0 52% [4][5]
走进朗泰通:32700大圆柱主要在便携式储能/两轮车应用 今年订单增长明显
起点锂电· 2025-08-17 18:43
行业活动与趋势 - 2025年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巡回采访活动计划巡访超过50家细分领先企业 并于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技术论坛并发布行业白皮书及竞争力排行榜 [2] - 便携式储能领域一线品牌正转向全品类布局 延伸至家储场景以增强综合竞争力 [7] - 3系以上的大圆柱电池在便携式储能一线品牌供应商中加快占据较多份额 [7] 朗泰通科技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 镍氢电池及PACK电池组的研发 生产 销售 覆盖电芯 PACK 整机到KWh/MWh解决方案 产品应用于储能类 小动力类和消费类三大领域 [5] - 核心产品为32700大圆柱锂离子电池 具有一致性高和安全可靠性好的优势 在储能领域备受客户青睐 [6] - 2024年上半年订单增幅明显 以3系大圆柱为例 上半年出货数千万颗 全年预计增长较好 [6] 朗泰通科技客户结构 - 储能领域客户包括德兰明海 Powerplus 中电 CleanRepublic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6] - 小动力领域开发了众行 骑宜骑等客户 并成功配套雅迪 爱玛的电动低速车产品 [6] - 消费类领域成功导入EBL 华尔 索尼等客户的供应链体系 [6] 朗泰通科技出货领域 - 两轮车共享和便携式储能成为主要出货板块 便携式储能领域德兰明海等是主要客户 [7] - 两轮车共享客户分布较广 与一线二线品牌均有深度合作 [7] 中孚新能源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 注册资金2.64亿元 总投资1亿元 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单位 [9] - 自主研发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 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通过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临界安全阈值 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9] - 技术具备无感化产线适配与规模化布局 化学稳定抵御结构风险 原生阻燃护航长效安全 高延展性筑牢安全防线四大核心优势 [10][11]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议程重磅公布,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17 18:43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350Wh/kg提升至2030年500Wh/kg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2] - 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 较原计划2027年提前 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 [3] - 中国企业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 但日本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4] - 国内政策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 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 [5] 技术商业化突破价值 - 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依赖 缓解99.9%纯度产品200万元/吨价格压力 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 [6] - 高安全性特性适用于航空军工等领域 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 [6] - 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集成可减少传统液态电池制造环节 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 [7]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研发 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 欧盟《电池2030+》计划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 [8] - 头部企业建设千人研发团队与中试平台 需要材料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行业标准 [8] - 2025-2030年为实验室走向量产关键阶段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5% [9] 电解质材料研发进展 - 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达10⁻² S/cm量级 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可提升至5×10⁻² S/cm [11] - 表面包覆技术将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稳定性从<1小时提升至>72小时 [11] - 机械化学法制备Li₆PS₅Cl能耗降低60% 纯度达99.9%以上 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 [11] 界面稳定性与制造工艺 - 原子层沉积技术将界面阻抗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 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次 [12] - 干法成膜技术通过PTFE纤维网络构建自支撑电极 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 [12] - 多层Al/PET复合膜封装使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 [12] 热管理与安全性能 - Li₃N热响应隔膜在120℃触发放热反应 将热蔓延速率从>10℃/s抑制至<1℃/s [13] -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轴向热导率达120W/(m·K) 使5Ah电池在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 [14] - 集成多参数传感的BMS算法实现热失控提前300ms预警 通过UL9540A针刺测试认证 [15] 产业活动与联盟建设 - 2025年11月举办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同期举行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成立大会 [16] - 发布《2025-2030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涵盖材料体系工艺路径产业化里程碑等关键指标 [18] - 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家和产业链生态联盟 发布《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清单》 [18] 产业链参与企业 - 固态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头部厂商 [19] - 材料企业涵盖恩捷股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贝特瑞等关键材料供应商 [19] - 设备企业涉及茹天科技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等智能制造装备提供商 [19]
亿纬锂能再签重磅合作;宁德时代拟派发44亿分红;远景签下十余家客户;国轩加码小动力市场;赣锋成立新公司;楚能签下超百亿元合作
起点锂电· 2025-08-17 18:43
钠电行业动态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钠电正负极材料峰会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聚焦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和GWH级出货"真"元年 活动规模超500人 金钠科技为总冠名单位 [3][4] - 活动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隐功科技 华钠芯能 维科技术 易事特钠电 珈钠能源等20余家钠电产业链企业 [4] 锂电池项目投资 - 聚锂能科技锂电池电芯生产基地项目在湖北咸宁奠基 总投资18亿元 分两期建设 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30亩生产基地 二期拟投资13亿元扩产 预计进出口额达2000万元以上 [7][8] - 安徽星川新能源高功率电池二期项目在合肥开工 总投资约30亿元 专注于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 [18] - 比亚迪汕尾项目获批 将建设15GWh/年动力电池产能 年产动力电池5088万只 [44] - 宜春国轩电池二期项目加速建设 10GWh电芯车间已投产 10GWh电池包车间在建 全面投产后宜春基地总产能将达30GWh/年 年产值110亿元 [20] 储能领域进展 - 中汽新能与印度IndiGrid签署5GWh储能系统合作备忘录 进军印度储能市场 [9] - 远景动力与十余家储能集成企业签署超40GWh电芯合作协议 客户包括新源智储 昆宇电源等 [14] - 双登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 数据中心储能业务收入从2024年前5个月的3.97亿元猛增120%至2025年同期的8.72亿元 占比跃升至46.7% [10] 电池技术创新 - 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能量密度超600Wh/kg的软包电芯和480Wh/kg的模组电池 性能指标比现有锂离子电池提高2-3倍 [13] - 山东淄博公示1000吨级固态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项目 投资2亿元 计划2025-2027年建成 [25][28] - 甘肃瑞志新材料年产40万吨锂电池石墨化负极材料项目进展顺利 总投资66亿元 分四期建设 [27] - 曼恩斯特发布高温涂布系统 通过精准控温提升浆料流动性和涂层均匀性 可缩短干燥时间并降低能耗 [32][33] 产业链布局 - 赣锋锂业在河北成立资源循环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元 布局电池回收领域 [35] - 湖北天门签约3亿元动力锂电池PACK及拆解梯次利用项目 将建设4条PACK线和12条拆解打粉线 [36] - 央企矿冶科技集团成立北京北矿资环科技 注册资本6.5亿元 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业务 [39] - 河南三门峡获批年处理3万吨废旧锂电池湿法回收项目 投资4.6亿元 可年产硫酸镍11000吨 碳酸锂2270吨等 [40] 新能源汽车动态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投产 年产能将逐步达5万辆 首款下线车型为哈弗H6GT [42] -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 将部署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 [43] - 吉利汽车2025上半年营收1503亿元 同比增长27% 新能源销量72.5万辆 同比增长126% 渗透率达51.5% [46] 材料领域进展 - 万润新能山东基地12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建成投产 产能利用率较高 [22] - 邦普时代在湖北宜春建设4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采用第四代技术 压实密度高于2.6g/cm³ [24] - 楚能新能源与杉杉科技签署超百亿元负极材料采购协议 将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深度合作 [19]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17 18:43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将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新生态 [2][6] - 论坛将聚合系统集成商、逆变器及零部件企业、电池及材料设备企业等,共论技术痛点和创新成果 [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占比75% [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等新兴市场增长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 [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等 [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同比增长90% [4] - 美国为最大市场,乌克兰因俄乌冲突成为增速最快市场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 [4]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安克创新等 [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该领域,未来2-3年竞争将加剧 [5] 技术发展趋势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涌现,但电池安全问题仍严峻 [5] - 新国标将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5] 论坛议程 - 户用储能专场议题包括安全防护体系设计、电池技术趋势、欧美市场分析等 [9] - 便携式储能专场议题包括新国标下安全变化、大圆柱/固态电池应用、出海认证壁垒等 [9] - 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议题包括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日标/欧标安全门槛等 [9] 参会企业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便携式储能、锂电池、材料及设备等全产业链头部公司 [12][13] 会议规模 - 线下汇聚600+核心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10][11]
德赛电池打造新储能项目
起点锂电· 2025-08-17 18:43
行业活动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钠电正负极材料峰会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 GWH级出货‘真’元年”,规模预计超过500人 [4] - 活动由起点钠电和起点研究院主办,金钠科技总冠名,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隐功科技、华钠芯能、维科技术等20余家产业链企业 [4] - 同期预告2025年将举办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11月8日广州)及户储电池技术论坛(9月26日深圳) [6][9] 储能项目进展 - 湖南立方新能源3.7MW/8.6MWh储能项目于8月15日成功并网,采用德赛电池提供的280Ah储能电芯及核心系统集成方案 [4][5] - 项目特点包括:匹配厂区电网适配需求、采用主动安全电池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风险预警和收益动态优化 [5] - 德赛电池通过该项目验证了“研-产-投-建-运”全链条协同机制对储能技术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6] 技术与企业动态 - 德赛电池自研280Ah电芯具备高安全、长循环(未披露具体数据)、高能效特性,可降低运营成本并延长系统寿命 [5] - 立方新能源项目由领航投资负责可行性分析与进度管控,凸显专业第三方在储能项目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5] - 往期活动回顾显示锂电行业热点集中在两轮车市场(四大企业竞争)、百亿级采购合作(楚能新能源)等领域 [6] 行业资源 - 提供中国锂电行业通讯录和起点锂电交流群的二维码入口,聚焦行业资源整合 [7][8] - 起点研究院旗下覆盖锂电、钠电、固态电池等多领域研究,2025年将重点布局户储及便携式电池技术 [9]
印尼发力储能!
起点锂电· 2025-08-17 18:43
行业活动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钠电正负极材料峰会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 活动规模超过500人 主题为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和GWH级出货"真"元年 [3][4] - 活动由起点钠电和起点研究院主办 金钠科技总冠名 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华钠芯能 维科技术 珈钠能源等20余家企业 [3][4] 印尼新能源政策 - 印尼政府启动太阳能开发计划 在8万个村庄建设80GW光伏电站和320GWh电池储能系统 部署"1兆瓦光伏+4兆瓦时储能"微电网系统 [4] - 配套建设20GW集中光伏项目 覆盖并网和离网模式 该项目将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农村电气化倡议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4][5] 项目经济性分析 - 太阳能与电池储能系统的平准化电力成本预计为0.12-0.15美元/千瓦时 显著低于柴油发电机的0.20-0.40美元/千瓦时 [5] - 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92兆瓦 占印尼新能源发电量的25% 已于2023年11月全容量并网发电 [5] 实施挑战与建议 - 印尼基本服务改革研究所指出五年内建成100GW太阳能项目极具挑战性 需培养技术人才和开展运维培训 [5] - 建议通过混合融资资助项目 开展大宗采购活动 与各省高校合作培养太阳能安装技术人员 [5]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16 18:23
会议背景 -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新生态 [2][6] - 论坛将聚合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系统集成商、储能逆变器及零部件、储能电池企业、储能电池材料及设备企业等,共论技术痛点与创新成果 [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达75% [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市场增速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 [3] - 中国户用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等 [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规模为1100万台,同比增长90% [4] - 美国为最大市场,乌克兰因俄乌冲突成为增速最快市场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主要驱动力为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及应急需求 [4] - 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安克创新等 [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已进入便携式储能领域,未来2-3年竞争将加剧 [5] 技术发展趋势 - 户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涌现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材料新工艺 [5] - 电池安全问题严峻,国家将强制实施移动电源新国标 [5] - 论坛议题涵盖固态电池、钠电池、大圆柱电池、热失控防控等前沿技术 [9] 会议议程 - 分为户用储能及电池技术专场、便携式储能及电池技术专场、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三大板块 [9] - 核心议题包括欧美户用储能市场趋势、便携储能出海认证壁垒、固态电池应用等30+项 [9][10] 参会企业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储能、便携式储能、锂电池及配套材料设备四大领域,包括华为、比亚迪、亿纬锂能、贝特瑞等头部企业 [12][13] 会议规模与影响力 - 线下汇聚600+核心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10][11] - 主办单位为起点锂电、起点固态电池、起点研究院SPIR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