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洞察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外卖忙活了40多天,淘宝捡漏只花了5天
商业洞察· 2025-05-09 18:55
外卖平台竞争格局 - 淘宝联合饿了么推出"淘宝闪购"服务,成为首页一级入口,凭借10亿年活跃买家数量获得巨大流量优势 [14][17] - 饿了么宣布"饿补超百亿"补贴计划,提供免单红包、免单奶茶等优惠,用户反馈优惠力度大于竞争对手 [17][18] - 淘宝闪购上线首日即突破1000万单外卖订单,39座城市订单量创历史峰值,1000家品牌销售额刷新纪录 [28] - 京东此前推出"秒送+品质外卖"服务,投入大量补贴但花费40多天才达到单日千万订单量 [28] 市场竞争策略 - 淘宝闪购深度整合饿了么配送与天猫品牌商家资源,实现"电商低价+即时配送"的闭环模式 [26][27] - 京东采取高调营销策略,包括刘强东亲自体验送外卖、宴请骑手等,但主要聚焦在外卖员福利话题 [7][9][21] - 淘宝选择在美团与京东消耗战后期入场,节省用户教育成本,将营销费用转化为直接补贴 [24] - 美团采取防御性策略,包括补贴跟进、高管公开回应争议等 [10][11] 行业历史与趋势 - 阿里自2018年收购饿了么后持续布局即时零售,2023年"淘宝小时达"已成为重要业务入口 [33] - 淘宝小时达已接入300万家门店,在特定节日呈现爆发式增长(情人节鲜花订单增20倍,38大促成交额环比增200%) [33] -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重新激活,平台补贴战可能持续升级 [41] - 下沉市场仍是关键战场,美团在该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40] 业务模式创新 - 淘宝闪购实现电商平台与即时配送的深度融合,开放饿了么全部商品和服务 [26] - 整合天猫官方旗舰店与小时达服务,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的零售网络 [26] - 半小时配送履约体系提升用户体验 [27]
84岁“鞋王”疑遭子孙逼宫,百年“双星”不安宁
商业洞察· 2025-05-09 18:55
核心观点 - 双星名人集团创始人汪海与儿媳徐英、儿子汪军及孙子汪子栋之间爆发控制权争夺战,涉及公章抢夺、人事任免等激烈冲突[2][4][5][7] - 双星名人股权结构显示徐英持股45.569%为实控人,汪海持股21.88%为第二大股东,但汪海仍通过公开活动维持公司精神领袖地位[8][9][19] - 青岛双星(000599.SZ)与双星名人已无股权关系,但受事件波及需澄清关联,其轮胎业务连续6年亏损累计17.6亿元[2][23][24] 夺权悬疑 - 网传汪海公开信指控亲属4月两次抢夺公章、阻挠经营会议并限制其人身自由,信中宣布暂停集团对外盖章业务[4][5][7][8] - 双星名人官方未直接否认信件真实性,徐英回应称"找不到总裁"且需时间核实[8][9] - 工商变更显示徐英/汪军2022年通过增资获得控股权,但汪海仍频繁出席公司经营活动[8][9][10] "鞋王"发展历程 - 汪海1974年进入国营青岛第九橡胶厂,1983年注册"双星"商标,通过市场化改革解决200万双鞋库存积压[15][16] - 鼎盛期拥有5000家门店,2001年跨界轮胎业务,2006-2009年完成鞋业资产私有化并由汪海家族掌控[18][19] - 汪海2013年提前退休专注双星名人,公开资料显示其始终未明确接班人计划[18][19][20] 双星系经营现状 - 双星名人品牌价值492亿元但渠道收缩,电商冲击下门店数量远低于巅峰期5000家,品牌老化明显[22][23] - 旗下房地产公司2024年2月被强制执行1.17万元,法定代表人汪军[23] - 青岛双星2023年拟收购韩国锦湖轮胎以扭转亏损,但同行赛轮轮胎同期净利润超40亿元[24]
谁在消费胖东来:当善意经营遭遇恶意围猎
商业洞察· 2025-05-08 17:05
胖东来遭遇的恶意蹭流量事件 - 浙江嘉兴一家名为"胖都来"的线下购物商场开业,名称与胖东来仅一字之差,涉嫌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3] - "胖都来"在社交账号宣传中多次暗示与胖东来的关联,如开业视频邀请明星造势,进一步坐实蹭流量嫌疑 [3] - 网红"裤头姐"声称在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掉色并导致皮肤过敏,但调查发现产品合格且该网红有287次类似投诉记录 [4] - 网红"柴怼怼"发布视频称胖东来以低成本玉石冒充高端货,但无任何第三方检测报告支撑,最终官方检查结果显示胖东来玉石平均毛利率不超过20% [5][6] 胖东来面临的品牌与法治困境 - 胖东来作为"零售业标杆"的品牌价值正被流量经济与法治漏洞双重裹挟 [6] - 品牌信任度成为投机者眼中的"肥肉",通过夸大质量问题或捏造争议博取流量关注 [8] - 商标与名称侵权成本低,企业名称登记以形式审查为主,对"混淆可能性"缺乏动态评估 [8] - 职业投诉者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模糊地带,以"维权"之名行敲诈之实 [8] - 胖东来的透明经营策略(如公开供应链数据、员工高福利)虽赢得消费者信赖,但也成为攻击者的靶点 [9] 流量经济的畸形驱动与平台责任 - 自媒体时代,"碰瓷式维权"成了流量密码,网红通过煽动性叙事制造对立,快速收割关注 [9] - 抖音平台核实"柴怼怼"29条视频涉嫌侵权,下架相关内容并限制其投稿权限一个月,但惩处力度不足 [9][10] - 法律追责的滞后会让企业的声誉变成流量的牺牲品,随着舆论发酵,良心企业更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10] - 平台必须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对不实指控限流或标注警示,避免成为碰瓷温床 [13] 胖东来的应对措施与行业启示 - 胖东来在恶意侵权案件中提起诉讼,索赔金额从一百万到五百万不等 [12] - 胖东来公开玉石毛利率、员工工资等核心数据,本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却反成造谣者断章取义的素材 [13] - 要真正保护企业被公平对待,需要制度完善、企业硬实力提升与公众理性觉醒 [13] - 胖东来频遭碰瓷的背后,是法治滞后与流量经济合谋下的市场失序 [13]
笑死,让你打关税战,美国250年国庆或将无烟花可放!
商业洞察· 2025-05-08 17:05
美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程度 - 美国市场上绝大多数烟花均从中国进口,若少了"中国制造",美国民众的节日庆典恐将黯然失色 [3] - 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美国进口了5.08亿美元的烟花,其中95%都源自中国 [4] - 由于美国施加的畸高关税,无力承担关税的美国烟花公司已通知中国供应商暂停发货,导致美国建国250周年活动可能无烟花可放 [5] - 美国不会生产烟花,缺乏原材料、火药和所有必要的化学品,即使有人想开始生产,所有化学品也必须依赖进口 [7] 美国家庭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 美国人家中许多生活必需品几乎完全依赖从中国进口,随着新关税政策的出台,这些商品的价格极有可能进一步攀升 [10] - 美国所有的家用烤面包机都是进口的,而且几乎每一台都来自中国,进口率达到了99%以上 [11][15] - 个人护理用品如化妆刷、指甲剪、梳子等,都极有可能烙着"中国制造"的印记 [13] - 雨伞从中国的进口率达到了98%,金属椅、木炭烤架、电脑显示器、台灯、急救包、电熨斗、手电筒、婴儿推车和圣诞装饰品等,有七成甚至九成多来自中国 [14] 美国玩具行业的困境 - 在美国销售的所有玩具中,近80%是在中国制造的,加征关税迫使玩具公司提高价格几十个百分点 [17] - 美国玩具制造商面临原材料采购问题,如制作玩偶头发的原材料,没有一家美国工厂有生产能力 [17] - 加征关税不仅威胁到了玩具的价格和供应量,甚至可能摧毁整个行业在美国的生存根基 [17] 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自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生效以来的三周内,从中国到美国的海运集装箱订单量下降了60%以上 [19] - 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商店的货架在几周后空空如也,最早可能在5月份出现大规模裁员 [19] - 美国人已逐渐意识到,美国最依赖的、货架上最不可或缺的商品,恰恰都来自中国 [19]
又一个「穷鬼超市」来中国了
商业洞察· 2025-05-08 17:05
公司概况 - Iceland是英国最大冻品超市,总部位于威尔士,成立于1972年,在英国市占率达17%,全球门店约1000家,年销售额近400亿元 [2] - 公司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亚太首店选址北京门头沟区京西智谷园区,试运营于4月29日,5月底正式开放 [2] - 中国首店命名为Iceland lab,面积达6800平米,是包含零售、电商、MCN、餐饮、本地服务的综合商业体 [2] 产品策略 - 首店超市区域陈列3200个SKU,全部为包装产品,主打全球冷冻食品包括速冻海鲜、蔬菜、炸物、披萨、意面、甜点等预制餐 [2] - 保留英国"穷鬼乐园"定位,通过折扣信息强调性价比,如英国自有品牌冷冻披萨售价仅1英镑/个 [3] - 网红产品包括鸡腿鸡翅、红薯薯条、菠萝芝士、Muller Corner酸奶等,在欧洲留学生群体中具有高认知度 [3][4] 渠道布局 - 2018年首次通过京东全球购进入中国,2022年入驻淘宝海外旗舰店,但电商尝试未达预期,京东店已关闭,淘宝店SKU缩减至十余款 [5] - 线下首店选择五一前夕试运营,借鉴Costco、奥乐齐等外资商超的网红打卡策略,设置餐饮区和直播区吸引客流 [6] - 计划在北京朝阳、海淀等地区扩展线下门店,增加场景可逛性,参考英国将超市改造为溜冰场等创新尝试 [8] 本土化措施 - 与首旅慧科合作作为大陆独家代理商,整合首旅集团旗下16个老字号品牌及地理标志产品,建立全球食材供应链 [10] - 避开美国等关税风险国家,引入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澳新等国的特色产品 [10] - 学习奥乐齐本土化路径,目标实现80%本土供应链比例,通过自有品牌提升性价比 [10] 市场机遇 - 疫情后中国冻品需求增长,35%消费者增加购买率,实际购买频率提升42%,线上客单价更高 [5] - 2025年中国冻品市场规模预计达2130亿元,同比增长10%,31-40岁中高收入女性为核心客群 [12] - 外资超市冻品占比普遍高于本土商超,山姆等利用全球供应链在稀缺海鲜品类具优势 [12] 运营创新 - 重点布局直播带货,首店计划引入100+常态化合作品牌,支持每日超百场直播 [8] - 设立专门MCN区域生产美食直播/短视频内容,同步至抖音、小红书等平台 [8] - 参考三全食品直播模式,其2024年直营电商同比增长58%主要由直播带动 [8] 挑战与对策 - 进口商品价格劣势明显,如Ben&Jerry冰淇淋中国售价90元vs英国20-30元,需通过本土供应链降本 [9] - 西式口味产品(披萨、炸物)与中国主流需求(饺子、馄饨)存在差异,需进行本土化改良 [9] - 面临消费者对冻品"不健康"的认知偏差,强调不添加人工色素、香精及不必要防腐剂的健康理念 [11]
日入8000元,“外卖大战”的第一批受益者出现了
商业洞察· 2025-05-07 17:26
以下文章来源于运营研究社 ,作者运营社编辑部 运营研究社 . 90万人都在关注的运营内容服务平台,深度挖掘优秀案例,解读最新行业动态。 作者:张帆 来源:运营研究社 "低价奶茶真的要喝不过来了!"3.9 元的库迪、5 元两杯的一点点和不到 5 元的霸王茶姬…… 谁也没想到,2025 年京东会因为外卖生意与美团打起来,最后连淘宝也加入了这场"大战",在 五一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始疯狂免费送奶茶了。 "大厂间打仗",消费者和商家真的能薅到羊毛吗?为何外卖生意明明不赚钱,但"大厂们"却愿意 砸钱抢市场呢?他们意欲何为 ? 01 日订单超 1000 万,京东外卖要成了? 1000 万单,这是京东外卖 4 月 22 日一天完成的订单量。 上一次数据公布是 4 月 15 日,京东宣布外卖业务日订单破 500 万。更早之前的 3 月 24 日, 当时京东外卖上线不到一个月,日订单突破 100 万单。 前后仅不到一个月,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翻了 10 倍,一举创下行业增速 纪录 。 这一成绩意味着什么? 作为对比,饿了么成立于 2008 年,日订单量破 500 万发生在 2016 年,用了八年时间。 另一个维度,有数据显示,今年 ...
美月征174亿关税暴利,买单的竟是自己人
商业洞察· 2025-05-07 17:26
关税政策与收入影响 -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多国征收高额关税 包括对中国产品征收145%关税 对加拿大墨西哥多数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 对钢铁铝等行业征收特别关税 并对其他贸易伙伴实施10%基准关税 [2] - 2023年4月美国关税收入达174亿美元 是3月96亿美元收入的近两倍 自1月1日以来累计关税收入超700亿美元 [2]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未来十年关税收入累计达8720亿美元 占同期联邦收入的1% 2018年提高关税后年均征收790亿美元 是2013-2017年均值370亿美元的两倍多 [3] 经济政策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复兴国内制造业 重塑共和党自由市场传统 政策实施过程引发经济不确定性 [3] - 标普500指数实现九日连涨 累计涨幅约10% 创2004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 抵消4月关税细节公布后的跌幅 [4][5] - 美国财长贝森特强调贸易 减税和去监管政策组合将推动长期投资 声称政策可带来更多就业 增长和关键制造业复苏 [5] 关税对消费者与经济的冲击 - 低收入家庭受关税冲击显著 年收入低于2 86万美元群体额外支出占收入6 2% 高收入群体(年收入超91 49万美元)仅占1 7% 中等收入家庭负担增加5% [6] - 一季度美国GDP环比年率萎缩0 3% 远逊于去年四季度2 4%增速 反映关税政策引发企业及消费者信心下滑 [7] - 高额关税已导致部分美国消费品价格上涨 具体涨幅未披露 [8] 财政与增长预期 - 财长贝森特提出赤字削减计划 称每年减少3000亿美元赤字(占GDP1%)可使四年内GDP增速回归3 5%长期平均水平 并降低国债信用风险 [9] - 贝森特预测政策组合或使明年美国GDP增速接近3% [7] - 美国市场展现抗风险能力 经历多次危机后仍能反弹 被财长称为具有"反脆弱"特性 [10]
从“猪饲料”到“夜宵之王”,如今价格又腰斩:谁杀死了小龙虾的巨头梦?
商业洞察· 2025-05-06 17:23
小龙虾价格与市场现状 - 小龙虾批发价大幅下跌:小规格从30元/斤降至13元/斤(腰斩),中规格从40元/斤降至17元/斤,大规格从58元/斤降至32元/斤 [2] - 湖北潜江产区价格同步下滑:3月初2.4-3.8钱/只小龙虾售价20元/斤,现降至11元/斤;3.8-5.8钱/只价格降至15元/斤 [4] - 电商平台销量激增:鲜活小龙虾销量环比增长606%,调味品销量环比增长78%,但行业企业注册量同比减少5.2%(2024年存量为17900家) [6] 行业发展历程 - 产业转折点:90年代盱眙县以十三香口味打开市场,2002年首届"盱眙龙虾节"推动品牌化 [10] - 区域扩张路径:2003年进军上海寿宁路形成聚集效应,2006年北京簋街借世界杯热潮普及"麻小+啤酒"消费场景 [12][14] - 资本涌入阶段:2016-2018年热辣生活、信良记等品牌获亿元级融资,堕落虾等连锁品牌快速扩张 [16][17] 行业痛点与挑战 - 季节性制约:行业存在"4个月赚钱-4个月保本-4个月亏钱"规律,门店全年盈利难度大 [21] - 供应链分散:养殖方式差异(稻田/池塘/混养)导致品质不一,运输损耗率高达20%-30% [23][25] - 价格传导失灵:批发价腰斩但终端餐饮客单价仍达120元/人,因房租人工等固定成本占比高 [19] 预制菜冲击与竞争格局 - 预制菜优势:降低运输损耗、延长消费周期,安井"洪湖诱惑"、叮咚"拳击虾"等品牌入局 [28] - 餐饮端价格战:部分门店推出66元3斤、86元4斤套餐,但低价导致死虾投诉增多 [29] - 市场结构演变:传统活虾现做占比90%,但未来可能转向"零售化为主+堂食为辅"模式 [29]
胖东来,太给他们脸了!
商业洞察· 2025-05-06 17:23
胖东来事件概述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因网红柴怼怼指控其玉石销售暴利而强烈回应,威胁关闭企业[1] - 抖音平台下架柴怼怼29条侵权视频并限制账号权限1个月[1] - 胖东来采取法律行动:在许昌中院起诉商业诋毁和名誉侵权,索赔500万[7] 危机公关分析 - 应对网络指控的最佳方式是公开透明,提供事实让公众自行判断[4] - 胖东来此前成功处理过产品质量争议案例(内裤过敏事件)[4] - 某些情况下不回应可能是更优策略(婴儿奶粉铁钉事件)[5] 玉石行业特殊性 - 玉石行业透明度低,价格评估困难,存在较大争议空间[7] - 指控者柴怼怼本身经营多家玉器店,动机存疑[7] 企业家行为分析 - 于东来反应过度,将企业存续与个案处理结果直接挂钩[7] - 这种"全有或全无"的极端态度反映其维护企业完美形象的强烈需求[10] - 行为模式类似传统熟人社会中的人格捍卫方式[10] 社会心理学视角 - 极端反应背后是人格价值受挫感,属于中国社会常见的道德博弈手段[11] - 通过自毁威胁获取同情和支持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策略(蔡元培八次请辞案例)[13] - 类似《天龙八部》中萧峰被冤枉后丐帮的挽回方式[14][15] 现代企业管理建议 - 作为知名企业应发展更现代的冲突处理方式[15] - 过度情绪化反应可能不利于企业长期品牌建设[10]
“天价虫草”跌落神坛,这个姑娘在鲜草季火了!
商业洞察· 2025-05-06 17:23
被多次报道的"野生虫草" 近日,一个叫赠伊的"虫草妹子"在全国火了! 她的事迹被多次报道 一些原本就在吃 野生虫草 的中老年人说: 本来想着悄悄吃,感觉越来越好, 这么一报道, 都担心要涨价了! 正巧现在正值一年一度的"虫草季", 这可是虫草界的大事件, 每年仅有29天 ! 如果你不想错过买野生虫草的 "黄金时间" "野生虫草"到底是何方神圣? 普通人能不能吃得起? 2025年1月,为了探寻 背后的真相 我们专程来到 珍峰收草基地 ,采访了重量级负责人——赠伊,发现了一系列 惊人的事实 。 在虫草之乡玉树杂多县, 赠伊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人。 大学毕业后凭借着互联网的东风, 跳过了层层的中间商, ▼ 01 一定要往下看看.. (资质证书已上传) 用源头价格,采摘好的虫草 *注:开山后虫草价格必然上浮, 预售期可享鲜草最低价, 且珍峰承诺保价整个鲜草季 赠伊,野生虫草行业的守护者 直接把 源头的野生虫草 搬到了客户的眼前。 25多年以来,当初同一批的人都走光了, 只有赠伊一直坚持着。 因而成了 杂多县原产地收发第一人 , 更是远近闻名的虫草推广大使。 笔者: 冬虫夏草到底有什么好处? 赠伊: 冬虫夏草,是一味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