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洞察
icon
搜索文档
痛骂西贝的年轻人,转头捧火了河南“预制菜之王”
商业洞察· 2025-09-23 17:48
文章核心观点 - 尽管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争议,但行业仍在快速发展,安井食品通过差异化战略和精准的市场策略,成功崛起为行业领导者 [11][28][31]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是分化的:对以次充好的高价餐厅持批评态度,但对明码标价、高性价比的品牌如麦当劳、老乡鸡等则持宽容态度 [7][9][11] - 市场争议和规范化进程反而有助于行业优胜劣汰,为安井食品等头部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60][61][62] 预制菜行业背景与安井食品的崛起 - 河南郑州是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发源地,孕育了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千味央厨等知名企业 [17][19] - 安井食品创始人刘鸣鸣为避开与三全、思念的正面竞争,选择差异化路径:在产品上避开传统水饺汤圆,主攻馒头、花卷、鱼糜制品;在渠道上聚焦农贸市场与中小餐饮店,而非大型商超 [24][25] - 公司高度重视经销商关系,采用3-4名销售员服务1家经销商的模式,远超行业平均的1对2-3家 [25] - 安井食品营收从2017年上市时的34亿元增长至去年的151亿元,规模已超越早期行业巨头 [28][30] 安井食品的市场策略与成功关键 - 公司通过提供无法抱怨的低价作为核心策略之一,曾主动发起长达4年的价格战,使火锅料品类收入在2012-2016年间增长118% [42][44] - 通过在全国建设12大生产基地实现高效物流覆盖,将物流费用压缩至营收的1.9%,远低于5%的行业平均水平 [44] - 采用“大单品”战略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2024年拥有39个年营收过亿的大单品,其中4个单品年营收超过5亿元 [46][47] - 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提前布局热门品类:2007年转向速冻火锅食材,2018年布局预制菜,推出面向B端的“安井小厨”和面向C端的“冻品先生”品牌 [48][49] 行业发展趋势与公司未来展望 - 安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增长迅猛,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28%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1%,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引擎 [40][65] - 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于2025年9月通过审查,官媒定调应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市场争议后预制菜板块股价出现上涨 [61][62] - 公司看好海外市场机遇,认为海外中餐存在的厨师短缺、标准化难题为预制菜提供了发展空间 [64] - 创始人刘鸣鸣预测,速冻菜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速冻米面和火锅料的总和 [64]
始祖鸟“炸山”事件大反转,全网震怒!
商业洞察· 2025-09-22 17:26
以下文章来源于电商最前线 ,作者钱游 电商最前线 . 200 万+电商资讯平台。热点抢先看,趋势早知道 作者 : 钱游 来源:电商最前线 先亮明观点: ---------------------------------- 终于知道始祖鸟为什么嘴硬了,因为鸟的喙本来就是硬: 把炸山说成"升龙",把毁灭说成"震撼",把破坏当作艺术。 一开始不承认,等官方通报了,才双双道歉。 狂妄自大的始祖鸟,现在彻底沦为人人喊打的落汤鸡。 01 始祖鸟"毁山"有理? 官方通报:彻查!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 "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喜马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古 圣和先贤 在这里建家园..... " 9月19日,始祖鸟携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上演了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秀。 说是为了致敬自然、彰显文化的创意活动,却进行了一场炸山行动,彻底引爆了公众的愤怒。 大量网友质疑:在全球公认的生态高敏感区燃放烟花,这是不是在以艺术的名义"毁山"? 9月20日,始祖鸟还称, 活动是在科学评估和严格指导之下进行,艺术创作使用的是环保材料,所 选用的彩色粉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排放是符合环保标准的。 图源:小红书 而就在21日凌晨,官方正式 ...
足力健卖水饺,吃干榨净老年人?
商业洞察· 2025-09-22 17:2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核心战略从单一老人鞋业务转变为覆盖老年人鞋、服、用、食四大需求的业务生态[5] - 公司掌门人视有机食品业务为鞋类主业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是单一品牌、多品类经营模式的实践[5] - 该战略由华与华早年制定,核心是满足老年人养老生活所需,一切业务围绕老年群体展开[5] 有机食品新业务拓展 - 公司于今年6月在郑州开设足力健有机食品会员店,高德地图显示郑州市内已开出约32家门店,并已拓展至漯河、许昌等地[8] - 门店产品结构包括有机食品、五谷食品、健康食品和健康用品四大品类,SKU超过200个,目前处于引流阶段,推出4.9元一包的水饺等低价产品[8][9] - 业务采取会员制,设充值300元、600元两档门槛,享受不同折扣,截至8月会员规模已达8万[11] - 公司同时在线上短视频平台搭建矩阵进行全天候直播推广,扩张模型以直营+联营结合,计划在8个省市采取直营模式[12] - 公司对食品门店扩张野心巨大,目标到明年底在河南省内开店规模达1000家,单店年收入达1000万元[13] - 公司自今年5月起已申请注册包括有机茶馆、旅游商店、零食、速食等在内的多个商标,为业务生态拓展做准备[14] 品牌历史与一牌多品模式 - 公司掌门人早年从欧姆龙市场销售总监职位辞职创业,2019年公司营收规模达40亿元,门店超5000家,稳坐国内老人鞋行业头把交椅[17][18] - 公司采用一牌多品的经营模式,认为在用户群体不变的情况下,此模式能实现品牌利用最大化,降低推广成本并形成协同效应,类似云南白药、李宁的成功案例[22] - 品牌价值连续4年入选中国品牌500强,2023年品牌价值达135.45亿元[23] 老人鞋主业面临的挑战 - 公司曾经历激进扩张,2020年6月门店规模达7420家,但受特殊时期影响,库存压力巨大,目前门店已降至3000家左右[27] - 公司面临较大财务压力,每年有70%至80%收入用于还债,2023年偿还1.8亿元,截至2024年仍有约7亿元债务[31] - 掌门人控制的核心企业多次收到限制消费令,涉案总金额1.84亿元,并累计欠税4009.02万元,另一核心企业已被执行33次,总金额约6.22亿元[32][33] - 老年消费市场竞争加剧,传统鞋类品牌和运动品牌进入老人鞋赛道,蚕食公司市场份额[35] - 公司2024年重金签约凤凰传奇代言,试图增加老人鞋的礼品属性,并在2025年冬季订货会上提出坚守初心、回归经营,采用大单品战略解决门店流量不足等问题[35][36]
梁文锋点醒罗永浩
商业洞察· 2025-09-21 17:22
罗永浩的商业转型与流量运营 - 罗永浩从科技创业转向发挥表达优势 打造“议题型主播”形象 [4][7][9] - 通过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对话科技领袖 主动设置议题产生舆论话题 [6][24] - 在舆论场塑造“大众嘴替”形象 强化情绪和流量价值 淡化知识分子形象 [9][22] 直播带货的商业变现能力 - 舆论争议直接带动直播间流量和销售额大幅增长 9月12日-14日吸引1000万人次观看 带货额最高达5000万元 较平时增长400% [8][19] - 9月14日单日观看人次达660万 销售额最高预估2500万元 [19] - 在俞敏洪董宇辉事件中 直播间销售额从250万-500万元冲高至1000万-2500万元 [21] 科技创业的进展与挑战 - 细红线科技专注AR领域 2022年获得近4亿元天使轮融资 投后估值2亿美元 [10] - 2023年申请15个AR相关专利 涉及人机交互、眼动追踪等技术 [10][11] - 2024年转向AI领域 2025年1月发布J1 Assistant聚合类AI助理软件 [12][13] - 2025年6月承认AR创业失败 认为10年内AR眼镜不太可能商业化 [16] 公众形象与粉丝增长 - 在西贝争议事件中 支持率超90% 实现个人公众形象反转 [7][22] - 微博粉丝一周增长近70万至138万 [22] - 新榜数据显示47%网友支持罗永浩 19%要求兴业规范 28%质疑西贝 [22] 行业对比与竞争优势 - 与李佳琦 董宇辉 辛巴等其他主播相比 罗永浩具备独特的公共议题设置能力 [26][27] - 交个朋友直播间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8% 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3% 因流量获取成本上升 [28] - 董宇辉的与辉同行直播间2025年上半年流量同比下滑近一半 [25]
刘强东,当务之急是成立「东贝」?
商业洞察· 2025-09-21 17:22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刘强东是否应成立"东贝"餐饮品牌来回应西贝的舆论危机 认为尽管存在表面机会 但基于商业模式、财务压力和行业规律 该举措并不符合京东的战略方向且存在巨大风险 [9][25][60] 西贝舆论危机分析 - 西贝因罗永浩指控其"全是预制菜还贵"陷入形象危机 外部形象与"除了顾客是现宰的 其他都是预制的"网络梗绑定 [13] - 危机根源在于未能与社会情绪同频 贾国龙低估了"预制菜敏感"与"贵即原罪"驱动的社会情绪烈度 [41][44] - 西贝作为头部餐饮企业 其品控和服务品质经过市场验证 此次舆论风暴中未见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曝光 [39] 成立"东贝"的表面理由 - 填补西贝塌房留下的生态位豁口 儿童餐赛道已"一贝落" 网民乐见"东贝"生 [13][14] - 接住泼天流量的捷径 刘强东直播时cue贾国龙和罗永浩并亲自下厨 展现流量运营能力 [15][16] - 补足京东本地生活版图 京东在"到店"领域缺乏支点 而美团有大众点评 阿里有高德扫街榜 [17][18] - 强化刘强东良心企业家形象 凭借IP加成可能获得用户投票支持 [19][20] - 回归初心 刘强东首次创业就是开餐馆 再开餐厅可强化不忘本形象 [21][22][23] 成立"东贝"的实际障碍 - 财务不可行 京东外卖上线几个月已亏损100多亿 从"百亿补贴"发起者变为"反恶性竞争"者 [27] - 餐饮行业利润微薄 2025年上半年北京3522家规上餐饮企业实现利润1.88亿元 同比降幅达67% [28] - 违背京东战略重心 公司所有业务围绕"供应链"展开 品酒会实质是为酒旅业务布局 [31][32][33] - 无法解决行业根本矛盾 难以同时满足消费者"出餐快、价格低、现炒"的既要又要还要心态 [40] - 舆论风险极高 "东贝"可能重蹈西贝覆辙 陷入预制菜舆论困境 [45][47][48] 预制菜行业分析 - 预制菜定义存在困难 从备菜到上桌的多个流程构成连续体 难以切割定义 [51] - 餐饮标准化是不可逆的主流趋势 对应餐饮业"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生态 依赖预加工生产线和冷链物流 [52] - 预制菜具有两面性:鲜味上的退步与技术上的进步 但鲜味少不等于不健康 技术多不等于更营养 [53] - 核心争议应是安全卫生而非是否预制 法律应兜住安全底线 将价格和口味交给市场 [50][55] - 预制菜已成为价值观测试题 态度反映价值光谱取向 讨论常超出营养学范畴 [56][58] 舆论环境复杂性 - 罗永浩成功扮演社会"嘴替" 网罗了从反对预制菜到反对高价等不同论题的支持者 [59] - 西贝成为社会怨恨的"靶替" 事件升格为社会治理场的"场替" 反映网络社会症候群 [58] - 舆论气候下 企业容易陷入道德化叙事困境 仅有少数理性声音支持贾国龙 [59]
马云背后的男人,又要大干一场
商业洞察· 2025-09-20 17:24
以下文章来源于邱处机 ,作者邱鑫浩 邱处机 . 专门研究商业牛人 作者:邱鑫浩 来源:邱处机 2009 年初夏,马云和虞锋在西湖上泛舟。两位早已相识于长江商学院首期 CEO 班的商业精英, 在那次惬意的游船中达成了合作共识。 ---------------------------------- 一年后的 2010 年 4 月,云锋基金正式诞生。 这个名字取自马云和虞锋的私募基金,从诞生伊始就带着耀眼的光环。其发起人阵容,还囊括了巨 人网络史玉柱、新希望刘永好、银泰投资沈国军、分众传媒江南春、迈瑞医疗徐航等中国商界顶尖 领袖。 十五年后, 这位马云背后的"神队友"虞锋,再次引领云锋系卷土重来 。 2025 年 9 月,云锋金融一举拿下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斥资 4400 万美元购买 1 万枚以太 坊,更招揽了梁信军、卢敏放等重量级人物加入。 沉寂三年,虞锋又想要大干一场。 01 豪华开局 云锋基金的起步堪称私募行业的奇迹。新奥能源创始人王玉锁曾在基金成立发布会上高呼:" 马云 + 虞锋 > 索罗斯! " 此言并非全无根据。云锋基金一期和二期分别募集资金 100 亿元和 60 亿元人民币,如今管理资 本规模已超过 ...
中年人返贫“四件套”,一样也别沾
商业洞察· 2025-09-20 17:24
以下文章来源于珞溪妈再出发 ,作者珞溪妈再出发 珞溪妈再出发 . 投资、创业本就不适合普通人,跟风投资、跨行创业更是中年人的坑,碰都别碰。 职场二胎自律宝妈,拥有工程行业双一级资格证的普通从业者,八年前开启阅读,坚持阅读2000天 +/2000小时+/250本+,喜欢将实现自我价值的使命执行到极致,专注女性成长/自媒体写作副业,期待 与你相遇。 ---------------------------------- 作者 : 珞溪妈再出发 来源: 珞溪妈再出发 人到中年,就像走在薄冰上,看着结实,说不定哪步踩空就掉下去了。 35到55岁这二十年,手里攒的那点家底,可能被四样东西悄无声息地掏空,哪样沾了都可能让你 一夜回到解放前。 第一套 跟风投资或跨行创业,把家底当赌注 王石说过:"创业不是赌气,得懂行。" 可有些中年人,在原来行业混得不错,就觉得自己啥都 行。 开了二十年出租车,突然想加盟奶茶店;在厂里当技术员,非要跟风开民宿,结果呢?十有八九是 血本无归。 有数据显示,40岁以上跨行创业的失败率超过85%。 普通人经不起试错,你攒了十年的钱,可能 不够在新行业交一年学费 。 你想啊,你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跟 ...
需要融资的企业看这里:外贸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渣打银行融资企业贷,最高8100万
商业洞察· 2025-09-19 17:22
宏观经济环境 - 特朗普上台加大关税不确定性 世界经济组织下调经济增速预期 [1] - 2024年国内超5.5万家企业通过司法破产程序退出市场 实际关闭的个体及小微企业数量更为惊人 [1] 企业融资困境 - 企业倒闭主因是资金短缺及融资渠道受限 [1] - 多数企业忽视融资规划 导致急需资金时准备不足 [5] 政策导向与解决方案 - 国家及地方密集出台企业融资支持政策 聚焦降成本/扩渠道/精准扶持 [3] - 企业应选择低利息/有保障的融资产品并提前规划 [1][5] 渣打银行融资产品特点 - 最高额度8100万元 年化利率3.6% [3][9][13] - 期限36-60期 采用先息后本还款方式 [9][13] - 不考察负债情况 弱看企业征信 [9][13] - 覆盖采矿/科技/制造/医疗/餐饮/建筑等重点行业 [10] - 禁止有司法案件或经济纠纷的企业申请 [10] 产品优势与适用性 - 相比华为发债40亿元利率低于2%的案例 该产品更适用于99%的中小企业 [6] - 具备低融资成本/高额度/资金用途灵活三大核心优势 [6][13] - 渣打银行成立于1853年 业务覆盖全球60个市场 2024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96名 [6] 申请流程与效率 - 需提交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对公账户信息 审核时间2小时内 [10] - 审核通过后20-25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 [10]
月薪过万,今年最热门的行业却招不到人
商业洞察· 2025-09-19 17:22
行业宏观背景与政策支持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3.1亿,占总人口22%,存在巨大养老护理需求[4] - 护工职位数同比增长54%,平均招聘月薪5720元,同比增长8%,行业迎来岗位与薪资双增长[4] - 一二线城市为吸引人才提供高额补贴,如广州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给予最高12000元一次性就业补贴,深圳对本科及以上应届生补贴15000元,北京对持证护理员按月补贴最高1500元[7] 行业现实挑战与工作强度 - 实际工作强度大,护理员常需轮班,早班从早上6点开始,夜班有额外补贴但耗人,月休通常仅4天[14][15] - 工作内容包括繁重体力劳动如帮卧床老人翻身,以及处理排泄物、为去世老人穿寿衣等心理挑战大的事务[16][19][25] - 大部分养老护理员工作时间为9到12小时,占比44.39%,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占比为36.49%[26] 从业人员结构与流失问题 - 养老护理员群体年龄偏大,50-55岁占比近四成,41-55岁合计占比超63%,30岁以下仅占3%,女性比例达90.85%[33] - 行业面临青黄不接难题,新增养老护理员流失率高达40%至50%,专业毕业生选择留任者不多[36] - 护理员不愿晋升的原因包括薪资增幅与新增压力不匹配,如晋升小组长月薪仅增加300元[26] 年轻从业者的机遇与职业路径 - 在高端养老机构,年轻护理员有较快晋升通道,每升一级月薪可增加约1000元,升至护理院长薪资可达一两万元水平[27][30] - 年轻人能为行业带来代际陪伴价值,并更易掌握智能化设备,提升服务规范性与效率[37][38] - 部分年轻从业者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获得认可并实现晋升,如在杭州区县选拔赛中获得第一名[29] 行业盈利模式与发展探索 - 养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弱,仅6.4%机构实现盈利,约67.5%收支平衡,26.1%亏损,人力成本是重要可控成本[40] - 盈利能力较强的多为央企、国企、险资企业,它们通过政府资产划转或保险产品与社区绑定等方式减轻运营负担[42] - 为应对挑战,出现“老幼共托”等新模式试点,探索将幼儿园空间改造为养老服务场所[43]
又一个“西贝”暴雷!3亿中产天塌了
商业洞察· 2025-09-19 17:22
预制菜争议对太二酸菜鱼的影响 - 太二酸菜鱼因上菜速度过快(6分钟上招牌鲈鱼酸菜鱼、4分钟上菜花炒肉)引发消费者对其"活鱼现杀"宣传的质疑,被质疑使用预制菜 [5][11] - 公司回应称正在推进"鲜活门店"升级,目前有68家门店完成调改,预计2025年底达150家,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改造 [8] - 争议导致门店数量减少65家(自营店从612家降至547家),收入同比下降13.3%至19.49亿元,占集团总收入比例从73.4%降至70.8% [8][26] 太二酸菜鱼的经营模式与行业背景 - 酸菜鱼行业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33.7%,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元 [20] - 公司通过中央厨房统一供应管理鱼片、酸菜等原材料,门店进行简单加工,以提高运营效率 [14] - "鲜活门店"采用活鱼每日配送,上下午各进行一次杀鱼腌制流程(耗时40-50分钟),非点单后现杀 [15] 品牌战略调整与转型措施 - 打破原有经营规则:开设外卖业务、增设5-6人桌接纳家庭客群、引入现炒热菜和火锅板块 [26][27] - 品牌口号从"酸菜比鱼好吃"变为"够鲜活,才太二",强调产品品质转型 [27] - 拓展三大核心品类(活鱼、鲜鸡、鲜牛肉)以降低对酸菜鱼单一品类的依赖 [29] 行业竞争与消费者趋势变化 - 酸菜鱼赛道出现同质化趋势,消费者对高价排队用餐的接受度下降 [26][31] - 消费者明确反对未标注的预制菜,认为餐厅预制菜应与零售预制菜(价格更低)区分 [17] - 品牌需从网红流量红利转向构建长期品牌壁垒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