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风云

搜索文档
银河证券海外投行股权项目再添新单!康哲药业登陆新交所实现二次上市
市值风云· 2025-07-18 18:54
康哲药业新交所二次上市 - 康哲药业通过介绍方式成功登陆新交所主板,实现二次上市,香港联交所上市代码00867HK,新交所上市代码8A8SG [2] - 中国银河证券全资子公司银河海外作为独家发行经理,全程协助公司完成境内外监管审批及挂牌流程 [2] - 这是继海伦司之后,中国银河证券近一年承担的第二起在新二次上市案例,也是近一年唯二的两起案例 [2] 中资企业东南亚战略布局 - 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寻求融资多元化、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3] - 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规则灵活包容,跨境审批流程精简高效,双重上市机制成熟完善,为中资企业提供高效对接国际资本市场的路径 [3] - 康哲药业选择新加坡二次上市为战略支点,撬动其在东南亚的深度布局 [4] 康哲药业国际化战略 - 康哲药业深耕医药行业30余年,已在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和眼科等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4] - 公司借助新加坡作为国际创新中心与跨国企业总部的优势,加速推进医药产业国际化战略 [5] - 新交所高管表示上市将为康哲药业提供战略跳板,助力连接国际投资者 [5] 银河证券跨境金融服务 - 银河证券基于银河海外2000+员工和70+研究员的团队,深入理解东南亚市场细微差别和监管要求 [7] - 银河海外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均高居第二位,在印尼位列第四,在泰国排名第五 [7] - 银河证券曾助力海伦司在新交所成功实现二次上市,具备跨行业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成功经验 [8] 银河证券多元化服务案例 - 银河海外成功协助马来西亚双威集团完成大型股票配售项目 [10] - 协助新加坡富旺朝与东盟领先私募股权基金Ikhlas资本达成战略合作与融资方案 [10] - 协助国际文创产业集团完成对印尼BINO集团的跨境要约收购 [10]
秸秆里炼出“黑金”!中报预增50%,多孔碳卡位先进电子材料
市值风云· 2025-07-18 18:54
公司业绩 - 圣泉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91亿至5.13亿,同比增长48.19%到54.83% [3] 业务亮点 - 公司利用玉米芯开发高科技产品,实现废物高附加值利用 [3] - 公司曾为神舟飞船提供保温材料,并参与破解光刻胶"卡脖子"技术难题 [3] 行业地位 - 公司在树脂材料领域具有领先地位,被称为"树脂之王" [3] - 公司新产能即将释放,显示业务扩张态势 [3]
盈利与订单齐升,半导体封装成新亮点:凯格精机,锡膏印刷“隐形冠军”
市值风云· 2025-07-18 18:54
公司概况 - 凯格精机成立于2005年,2022年上市,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邱国良、彭小云夫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上市公司67.76%的股份,股权集中度较高 [3][4] - 公司主要产品为锡膏印刷设备、点胶设备、柔性自动化设备和封装设备,应用于电子装联(SMT)环节和LED及半导体封装环节 [5] - 公司锡膏印刷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0%,全球销量第一,已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2] 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8.6亿元,同比增长15.75%,其中锡膏印刷设备收入占比51.86%,封装设备占比26.70% [14] - 2024年点胶设备收入同比增长55.87%,柔性自动化设备收入同比增长49.56%,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30% [14] - 2019-2024年锡膏印刷设备业务CAGR为2%,LED封装设备业务CAGR达49% [1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2%,毛利率回升至43.9%,净利率达16.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5.7% [19][25][27]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锡膏印刷设备性能已持平或部分超越国外顶尖厂商水平,具备性价比优势,实现了进口替代 [11] - 产品获得富士康、立讯精密、华为、比亚迪等下游领域龙头客户的认可 [11] - 公司收入增长情况整体优于可比公司新益昌和劲拓股份 [21] - 公司较为重视研发,近几年研发费用率基本在10%左右,研发强度与新益昌接近 [29] 未来发展 - 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AI服务器需求增长、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电子装联设备需求增长 [16] - 显示器件市场特别是小间距显示器件渗透率提高,公司Mini LED固晶机销售取得突破 [17] - 2024年末发出商品账面价值达3.3亿元,订单呈向好趋势,2025年收入有一定保障 [23][24] - 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0.6亿元,资金较为充裕 [30]
康龙化成员工互殴出圈,股东更狠:上市6年狂减215亿!
市值风云· 2025-07-17 18:09
公司事件与舆情 - 康龙化成两名女员工因争抢机械设备在公司互殴,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被形容为"武松打虎"级别 [3] - 事件反映公司可能存在管理缺失或员工关系紧张问题,办公区多人围观但无人劝阻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总营收63亿-65亿,同比增长13%-16%,净利润6.79亿-7.13亿,同比下滑36%-39% [6] - 净利润下滑主要因去年同期处置股权贡献6.48亿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6.24亿-6.48亿,同比增长34%-39% [6] - 2024年总营收122.8亿,增速降至6.3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26.8%至11.1亿 [8][14] - 2024年分产品收入:实验室服务57.4%(70.47亿,+5.81%)、CMC服务24.35%(29.89亿,+10.24%)、临床研究服务14.88%(18.26亿,+5.12%)、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3.32%(4.08亿,-4.10%) [8] 业务发展 - 主要业务为药物研发服务,包括实验室服务、CMC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 [7] - 在中国、英国和美国设有21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北美收入贡献超6成,正积极开发欧洲客户 [17] - 行业龙头药明康德一季度营收增长21%,上半年增长20.64%,显示行业整体向好 [22] 历史表现与股东动向 - 2019年上市后3年内股价增长超26倍,两地总市值一度接近2000亿 [9] - 重要股东累计减持套现214.53亿,截至7月16日A股市值仅368亿 [25][26] - 营收增速变化:2019年29.2%、2020年36.6%、2021年45%、2022年37.9%、2023年12.4%、2024年6.4%、2025Q1回升至16% [25]
ETF半年度资金流图谱,6000亿真金白银指路!
市值风云· 2025-07-17 18:09
股票型ETF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股票型ETF净流入1571亿元,显著低于2023年全年3978亿和2024年1.43万亿的净流入规模 [12][13] - 净流入金额仅占3万亿总市值的5.2%,资金通过ETF大举入市说法不准确 [14][15] - 宽基指数表现分化:沪深300获780亿净流入居首,但中证A500、创业板指等出现超百亿净流出 [18][20] - 主题类ETF亮点突出:机器人指数获158亿净流入,AI和军工类指数合计流入超300亿 [28][34] 跨境型ETF表现 - 港股相关ETF成为资金追逐热点,恒生科技、港股通互联网等指数挂钩ETF净流入近760亿元 [44][45] -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达68%,挂钩ETF年内净流入160.5亿元 [43][44] - 纳斯达克100ETF规模增长148.8亿,但资金关注度已从美股转向港股 [44] 商品型ETF配置 - 黄金9999和上海金指数挂钩ETF规模合计增加837亿元,占商品型ETF主要流入 [52][54] - 华安黄金ETF规模突破600亿,其中313亿为2025年新增 [55] - 黄金指数年内涨幅25%,延续2023-2024年16.8%-28.2%的上涨趋势 [54] 债券型ETF扩容 - 债券型ETF年内净流入2190亿元,沪做市公司债和深做市信用债新发ETF贡献1342亿 [60][62] - 政策性金融债、短融等传统品种持续获百亿级资金流入 [62] - 科创债ETF即将上市,该指数近三年年化收益超4% [65] 市场结构性特征 - 宽基指数表现平淡,中证2000和微盘股指数涨幅达16%-39%但缺乏ETF跟踪 [23][24] - 主题投资效应显著:机器人、AI指数经历40%涨幅后回调,军工指数维持11%涨幅 [29][38] - 债券ETF因政策支持、利率下行和避险需求成为资金重要配置方向 [65]
曙光初现,医疗器械板块会成为下一个创新药板块吗?
市值风云· 2025-07-16 18:05
医药板块复苏趋势 - 医药板块在连续3年深度调整后迎来明显复苏,创新药板块上半年率先发力,呈现"业绩+估值"戴维斯双击 [3] - 医疗器械板块成为下半年潜在复苏方向,上涨新动能正在涌现 [3] 医疗器械行业政策拐点 - 国家药监局2025年7月发布公告,明确将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4] - 政策核心包括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简化AI医疗器械变更注册要求、探索脑机接口监管路径等十大支持举措 [4] - 深圳等地同步出台配套政策,构建"创新-审批-上市-出海"全链条支持体系 [5][6] 国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01年179亿元增至2022年1.3万亿元,21年增长72倍,CAGR超20%,2025年预计突破1.4万亿元 [9] - 国产设备采购导向政策形成制度性保障,县级医院国产化率目标为2025年70%、2030年95% [9] - 欧盟限制中国医疗器械招标后,财政部规定4500万元以上采购项目中欧盟组件占比不得超过50%,涉及MRI、CT等高端设备 [10] - 2023年中国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1010.39亿元,占进口总额42.97%,其中高端设备占比45% [10] 医疗器械ETF配置策略 - 规模超1亿元的医疗器械相关ETF共11只,医疗ETF(512170 SH)以261.3亿元规模领先 [12][13] - 港股医疗ETF表现突出,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近一年涨幅72.2%,显著高于A股中证医疗指数的14.6% [14][15] - 中证医疗指数权重集中于医疗设备(29.7%)、医疗研发外包(21.7%)和医疗耗材(14.5%) [17] - 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更纯正,医疗设备、耗材和体外诊断合计占比90% [19][23]
高分红利策略第三期
市值风云· 2025-07-16 18:05
二季度红利策略整体表现 - 中证红利ETF二季度上涨2.5%,三季度截至7月16日午盘上涨2.2%,三个半月累计上涨4.7% [5] - 国债收益率二季度明显回落,成为支持红利股表现的重要因素 [6] - 中证红利指数中煤炭、银行、铁路公路、出版、普钢等行业成分股数量靠前,其中煤炭开采占比最高(15家) [8] - 二季度多元金融、银行、保险涨幅靠前,出版、铁路公路、普钢表现不佳,普钢平均下跌9.9% [9] 行业表现数据 - 基础建设行业涨幅最高(22.6766%),农商行Ⅱ(19.9390%)、多元金融(19.9289%)紧随其后 [11] - 股份制银行II(16.4645%)、城商行Ⅱ(15.6964%)、国有大型银行Ⅱ(10.3821%)表现突出 [11] - 普钢(-9.8503%)、服装家纺(-10.7998%)、玻璃玻纤(-12.4825%)、中药Ⅱ(-13.2929%)跌幅最大 [11] 红利策略展望 - 中证红利指数100家公司中17家披露中报业绩预告,15家负增长,煤炭、房地产表现最差 [12] - 煤炭开采行业多家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如恒源煤电(-117.0357%)、盘江股份(-114.7821%) [13] - 银行股近期回调叠加煤炭股业绩疲软,可能影响三季度行业性超额收益 [14] 外部环境与策略表现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1-2次,9月降息概率61.5% [16] - 高分红利策略4月14日至7月16日收益2.42%,跑输同期中证红利(6.1%),但成立至今收益率(6.01%)与指数(7.0%)接近 [18]
全球金霉素霸主:高杠杆扩张与行业变局突围!
市值风云· 2025-07-16 18:05
动物保健行业增长逻辑 - 养殖场规模与效率提升推动集中化养殖 疫病风险指数级上升 高品质疫苗和药物成为刚需[1] - "防大于治"成为行业共识 动保投入被视为高性价比的"保险" 可避免产业链大规模疫情损失[1] - 宠物经济爆发式增长 宠物疫苗、驱虫药、特效药和保健品需求激增 成为行业最亮眼增长引擎[1] 中国动保市场竞争格局 - 政策端"减抗限抗"及新版兽药GMP加速行业洗牌 淘汰"小散弱"企业 具备研发实力和产品质量的公司逐渐突围[1] - 下游养殖客户集团化趋势明显 采购动保产品更看重效果、服务和降本增效能力 而非单纯价格[1] - 千亿级别市场规模 竞争核心在于创新产品研发管线、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2] 行业关键成功要素 - 持续创新能力 研发管线储备决定长期竞争力[2] - 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水平 直接影响产品效果和稳定性[2] - 产品线丰富度与服务能力 能否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成为关键[2]
铜磷量价齐飞,中报预增75%!金诚信:8亿美元新单夯实矿服基本盘
市值风云· 2025-07-15 18: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至11.2亿元,同比增加74.6%到82.8%,扣非净利润10.5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加72.3%到80.5% [6] - 2019年至2025Q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亿、3.7亿、4.7亿、6.1亿、10.3亿、15.8亿、4.2亿,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8]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矿山资源开发业务产销量增加、销售价格上涨及降本控费措施见效 [6] 资源开发板块 - 2024年资源开发板块营收32.1亿元,同比增长413%,占总营收32.3%,贡献43%毛利 [17] - 主要产品磷矿石2024年生产量35.65万吨(同比+115.65%),销售量36.11万吨(同比+125.7%);铜金属生产量4.87万吨(同比+158.62%),销售量4.92万吨(同比+382.7%) [15] - 2025年铜金属目标产销量7.94万吨/7.89万吨,较2024年大幅提升 [22] - 板块毛利率42.3%(2024年),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主要受Lubambe铜矿拖累 [20] 矿山服务板块 - 2024年矿服板块营收65.4亿元,占比65.8%,与2023年基本持平 [28] - 2020-2024年毛利率稳定在26%-29%区间 [27][29] - 2024年新签合同约115亿元,2025年新增8亿美元科马考项目合同 [30][31] - 卡莫阿-卡库拉铜矿项目因矿震暂停可能短期影响营收 [29] 战略布局与资本开支 - 现有5个矿山资源项目分布在4个国家,拟通过勘探增储 [25] - 计划投资7.5亿美元建设Lonshi东区采选工程,达产后年产10万吨铜金属 [25] - 拟追加收购CMH公司5%股权并投入2.3亿美元开发Alacran铜金银矿 [26] - 拟发行20亿元可转债用于赞比亚鲁班比铜矿技改(8亿元)、设备购置(8亿元)及智能设备研发(0.8亿元) [42] 市场与价格预期 - 全球铜矿品位下降叠加新能源需求增长,预计将支撑铜价中长期走势 [22][23] - 境外业务占比提升至73%,"服务+资源"模式持续推进 [32] 产能与项目进展 - Lubambe铜矿提产改造和Lonshi铜矿西区稳产达产是2025年工作重点 [21] - 两岔河磷矿南采区基建投资已完成,自由现金流回正 [34] - 现金循环天数逐年改善 [38]
达瑞电子:消费电子老兵的“内卷宿命”
市值风云· 2025-07-15 18:02
公司概况 - 达瑞电子成立于2003年,2021年上市,长期深耕消费电子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及3C自动化设备 [3][4] - 功能性器件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结构性器件主要用于头戴式耳机、V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 [5][7] - 客户资源丰富,直接客户包括三星视界、鹏鼎控股、安费诺等,终端品牌覆盖苹果、华为、OPPO、Sony等 [10][11] 业务布局与战略 - 2025年5月拟收购维斯德80%股权,布局碳纤维材料领域,合作开发新型AI硬件产品 [12] - 2022年通过并购进入新能源领域,收购上海嘉瑞和山东誉正,切入宁德时代、瑞浦等客户供应链 [19] - 2023年变更募投资金用途,投入8.9亿元建设电池结构与功能性组件项目 [20][2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3.6%至25.66亿元,新能源业务收入8.78亿元,占比提升至34% [23][2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1% [24][34] - 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19年48%降至2025年一季度22.2%,净利率降至个位数 [27][30] 客户与市场 - 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51%,三星视界长期为第一大客户,历史销售占比最高达41.43% [13][14] - 终端品牌收入集中,苹果、华为、Jabra贡献超60%收入 [17] - 外销占比约40%,以转厂出口为主,直接出口比重较小 [16][18]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自由现金流持续净流出,主要因产能建设资本支出较高 [35][38] - 上市以来累计股权融资21.9亿元,分红3.7亿元,分红率38.5% [4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1.9亿元,无有息负债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