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值风云
icon
搜索文档
国补退坡怎么办?垃圾焚烧、“绿热”改造,在手项目预增5成,看中科院子公司打样!
市值风云· 2025-06-25 18:05
行业背景 - 2021年起新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取竞价上网 国家补贴逐步退出 [3] - 存量项目在运行15年或利用82,500小时后也将不再享受国家补贴 [3] - 补贴退出期限临近 行业面临盈利缺口问题 [3] 行业应对措施 - 行业普遍采取自主增加供热业务("绿热")弥补盈利缺口 [3] - "垃圾焚烧+IDC"和"绿证交易"概念曾被市场热炒 但未成为主流解决方案 [3] 公司表现 - 光大环境(0257 HK)2024年垃圾处理量约5 600万吨 同比增7% 供热量近600万吨 同比增37% [3] - 瀚蓝环境(600323 SH)供热量148万吨 同比增35% [3] - 节能环境(300140 SZ)供热量144万吨 同比增34% [3] - 绿色动力(601330 SH)供热量56万吨 同比增31% [3] - 头部公司供热量增速均远高于个位数的垃圾处理量增速 [3][4] 行业关注点 - "绿热"业务成为行业弥补盈利缺口的主要方向 [3] - 行业内关注哪家公司"绿热"业务表现最突出 [5]
只剩残羹冷炙?先上桌再说!江松科技IPO加码内卷:自诩光伏自动化设备龙头,收入仅为大哥1/9,募资额是1.5个自己
市值风云· 2025-06-25 18:05
公司概况与IPO进程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营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研产销,产品覆盖扩散退火、PECVD、湿法制程等工序[6][7] - 2021年11月完成股改,2022年初完成Pre-IPO轮融资,但IPO进程延迟至2024年末才启动[3][4] - 2025年1月完成创业板IPO备案,6月14日申请被受理[5]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自称光伏自动化设备龙头,2022年市占率全球第一,但2024年营收20.19亿仅为同行捷佳伟创(188.87亿)的1/9[7][9][10] - 2024年毛利率25.11%低于同行捷佳伟创(26.46%)和拉普拉斯(28.04%)[15] - 研发费用率2024年降至2.9%,显著低于行业水平[16] 技术优势与产品竞争力 - 产品覆盖光伏电池五大核心工序,是国内少数能提供整线一体化设备的厂商[12] - 设备产能和碎片率等关键指标优于同行,如扩散退火设备产能达13500片/小时(同行12000片/小时)[13][14] - 但技术优势未转化为毛利率优势,产品竞争力存疑[15] 行业机遇与业绩增长 - 受益于TOPCon技术替代PERC,2022-2024年营收从8.07亿增至20.19亿(增长250%),净利润从0.88亿增至1.87亿(增长212%)[18][19] - TOPCon市占率从2023年23%飙升至2024年71%,带动设备需求激增[19] - 但增长幅度落后于同行捷佳伟创(315%)和拉普拉斯(453%)[21] 行业风险与经营挑战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TOPCon渗透率已达71%高位,未来增量空间有限[22][25] - 2024年末合同负债从21.19亿缩水至16.26亿,订单被取消导致计提8653万资产减值[27][30] - 2024年员工总数从1976人裁减至887人,裁员比例达55%[32][33] IPO募资与估值 - 计划募资10.53亿,相当于2024年末净资产6.69亿的1.5倍[38] - 募资用途中3.1亿用于补流,反映现金流压力(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18亿)[39][40] - 存在对赌协议压力,需在2024年前完成IPO否则触发回购条款[34][36] - 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持股合计约7%,上市后存在减持压力[37]
近水楼台,入局丝杠,精密冷锻件龙头出口高增长,净利率超30%,分红率超50%
市值风云· 2025-06-24 18:17
行业分析 -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情况严重,竞争激烈 [4] - 传统燃油车领域新进玩家较少,部分环节竞争格局较好 [4]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累计募资2 5亿,累计分红4 4亿 [1] - 近年来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4] - 毛利率超过50%,净利率超过30%,盈利能力亮眼 [4]
八成胜率,当被动投资装上主动引擎,指增ETF正在焕发第二春
市值风云· 2025-06-24 18:17
指数增强ETF市场概况 - 传统ETF与主动基金的割据局面正被打破,指数增强ETF作为融合两者优势的创新产品逐渐崭露头角,其通过微调指数成分股和权重实现跑赢指数的目标 [2] - 国内首只指数增强ETF于2021年12月成立,截至2025年5月底A股市场已有35只指增ETF,总规模达67.2亿元 [2] - 美国市场主动管理ETF规模达8579亿美元,占ETF总规模的8.1%,预示国内指增ETF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 指数增强ETF超额收益表现 - 指数增强ETF通过量化模型争取超额收益(Alpha),实现"Beta+Alpha"双重收益目标,市面上规模大于1亿的指增ETF主要跟踪中证、科创、沪深及创业板指数 [3] - 在19只指数增强ETF中,16只跑出超额收益,其中500增强ETF(561550.SH)、中证500增强ETF易方达(563030.SH)、1000ETF增强(159680.SZ)和创业板增强ETF富国(159676.SZ)今年以来超额收益均超5% [4] - 中证500增强ETF易方达表现亮眼,今年以来回报4.6%,超额收益达6.1%,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8.6%,平均涨幅8.3%,赤峰黄金涨幅达73% [6][7] 宽基与小盘指增ETF特点 - 宽基指数增强ETF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个股组合优化和风险管理,在成分股范围内超配高成长行业(如电子、计算机),低配基本面疲软行业(如非银金融、煤炭) [8] - 小微盘指数增强ETF展现爆发力,中证2000增强ETF(159552.SZ)年内涨幅超20%,规模暴增328.7%,2025年6月连续4日资金净流入约1000万元 [9] 指数增强ETF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方面,2024年4月发布的"国九条"明确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国资委印发文件推动央国企提升投资价值,直接利好沪深300等指数中的核心国企成分股 [10] - 技术方面,基金公司正从传统多因子向AI驱动的智能投资跃迁,如泰康基金应用深度学习框架优化因子合成,招商量化团队加入人工智能学习模型 [10][11] 科创类指增ETF特点与风险 - 科创综指增强ETF(588670.SH)成分股数量达568只,覆盖半导体(36.1%)、医疗器械(7.1%)、化学制药(6.4%)等行业,相比科创50(半导体占比超50%)更均衡 [17][19] - 科创综指自基日以来累计涨幅17.2%,Beta达1.18,在2020-2021年科技上升行情中涨幅67.8%,但需注意产业周期波动及个股风险,如寒武纪两年涨幅超10倍但财务状况不乐观 [15][16][21] 指增ETF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宽基指增ETF(如沪深300或中证A500增强ETF)作为组合核心(60%-70%仓位),行业或风格指增ETF(如科创50增强ETF、中证2000增强ETF)作为卫星部分 [14] - 宽基增强ETF适合追求稳定超额收益的稳健投资者,科创板增强ETF适合长期看好科技创新赛道者,小微盘增强ETF适合风险承受力强的趋势投资者 [15]
拼多多的长期主义:“千亿扶持”打造新质供给
市值风云· 2025-06-24 18:17
消费趋势与供给变革 - 消费呈现多样性特征 同一消费者可能同时存在高端潮玩抢购和平价泡面消费行为 需求个性化趋势明显 [3] - 传统粗放型供给模式难以满足新消费需求 "新质供给"概念兴起 强调精准匹配个性化需求 [3] - 《哪吒2》全球火爆与潮玩抢购潮印证高质量供给仍存在强劲需求 [3] 平台扶持政策体系 - 推出千亿扶持计划 通过资源投入重构电商供需关系 建设普惠型电商生态 [5] - 具体措施包括:百亿减免计划(覆盖推广费/交易佣金) 新质商家扶持计划(专项补贴) 全链路解决生产/营销/物流痛点 [6] - 改革流量分配规则 店铺评级体系侧重商品质量/物流时效等指标 降低中小商家对营销费用的依赖 [7] 产业赋能案例 - 广东惠东女鞋产业通过"舒适经济"需求洞察 联合研发"勃肯鞋"实现出货量大幅增长 带动行业复苏 [12] - 浙江永康五金代工厂"伊之福"借助平台数据反馈 转型自有品牌 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并获黑标认证 [14] - 农业领域实施"百亿农研"计划 通过科技大赛/特产帮扶行动提升种植效率 助力农产品上行 [8] 商业模式创新 - 开放用户需求热力图 推动工厂从盲目生产转向按需定制模式 [11] - 将用户价值置于GMV之上 通过数据开放/流量规则创新构建可持续生态 [16][17] - 核心逻辑是通过精准需求拆解与供给匹配 实现供需两端螺旋式上升 [10][17] 战略定位 - 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 通过重金支持/服务创新刺激需求 推动供给质量整体跃迁 [17] - 本质是建立商家自我造血机制 帮助优质中小商家实现差异化竞争与高质成长 [16]
“冬炒煤、夏炒电”失灵:电价跌停潮,风电成独苗?
市值风云· 2025-06-24 18:17
电力行业季节性投资逻辑变化 - 过去5年夏季电力板块表现良好,绿电电力指数在2、3季度平均收益8.2% [2] - 2025年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终结"保量保价"政策,项目收益从确定性转向波动性 [3] - 2025年4月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通知要求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中长期价格浮动不超过煤电基准价±20% [4] 电价下跌现象 - 江苏6月集中竞价成交价312.8元/兆瓦时,环比下降22%,触及跌停板 [4][5][8] - 广东6月成交均价0.372元/kWh,较年初下降5%,同样触及跌停板 [8] - 电价下跌源于煤炭价格跌至四年半新低及电力供给过剩、需求不足 [9][10][11] 电力ETF表现 - 中证全指电力指数和绿色电力指数近一年平均收益分别为-8.3%和-4.08%至-8% [18][19] - 规模前五的电力ETF近一年均跑输大盘,最大规模35.92亿元的电力ETF年化回报-0.82% [20] - 两大电力指数PE值约17,接近两年低位,反映市场对行业盈利下修的预期 [22][23][25] 风电行业表现突出 - 中证风电产业指数自4月末低点上涨超20%,近一年涨幅7.2% [39] - 2024年风电企业签订自律公约后,陆上风机价格回升25%至1500元/kW以上 [44] - 2024年Q3陆风、海风新增装机同比分别增长15%和397% [45] - 龙头企业金风科技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5.7%和70.8% [45][46] 风电投资工具 - 目前市场尚无风电ETF,前海联合泳隆混合A基金前十大重仓均为风电零部件企业 [49][50] - 该基金2025年一季报显示对风电产业配置比例达52.94%,基金经理看好行业长期发展 [52]
涤纶龙头生死局!千亿营收的桐昆股份:行业出清与债务困局谁先到?
市值风云· 2025-06-23 18:02
行业概况 - 涤纶长丝行业面临需求不足问题,2024年直接出口较弱,终端纺服内销增量一般,全年库存压力较大[4] - 202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3011亿美元(同比+2.8%),但涤纶长丝出口量同比下降2.5%,主因印度BIS认证导致对印出口锐减[7] - 2025Q1服装内销零售额2835.1亿元(同比+2.7%),但服装出口330.1亿美元(同比-1.9%),内外需整体稳定[9] 供给端分析 - 2021年以来行业每年淘汰落后产能超百万吨,2024-2025年预计淘汰200-250万吨,有效产能或现负增长[9] - 桐昆股份与新凤鸣合计产能占比超40%,2025年行业新增产能185万吨且集中于头部企业,扩产进入尾声[11] - 2024年涤纶长丝库存天数降至10天(2014年以来低位),价格已回落至2024年底水平并有望企稳[12][14] 公司经营表现 - 桐昆股份2024年营收1013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51%),但净利率仅1.2%[3][4] - 2025Q1营收194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5%),毛利率回升至7.7%[19][20][22] - 公司资产负债率65.9%,有息负债率52.3%,短期负债占比74.7%,利息保障倍数仅0.6倍[22][24] 财务风险 - 20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转负至-54亿元,债务短期化趋势明显,下半年或现流动性紧张[25] - 印尼炼化项目可能进一步推高杠杆,需动态评估利息偿付能力与财务风险[25] 行业竞争格局 - 桐昆股份产能占比从2017年13%提升至2023年27%,新凤鸣从8%升至15%,头部集中度持续提升[11] - 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与一体化优势优化成本,PTA自供推动2025Q1毛利率改善[22]
连续三轮涨价,钛白粉喜迎基本面改善?小弟股价疯涨,大哥按兵不动,悲喜并不相通
市值风云· 2025-06-20 18:03
钛白粉行业现状 - 2025年以来钛白粉市场经历三轮连续涨价,龙头企业龙佰集团3月21日起国内售价上调500元/吨,国际客户上调70美元/吨,成本压力是主要驱动因素 [4] - 截至3月24日国内18家企业跟进调价,幅度与龙佰集团一致 [5] - 5月钛白粉概念板块表现活跃,5月16日后显著跑赢大盘 [7] 供需格局分析 - 需求端:涂料行业占钛白粉下游58%,与建筑基建相关,2025年需求端支撑不足 [10] - 供给端:2025-2026年国内预计新增产能160万吨(硫酸法52万+氯化法108万),较2024年增长26% [11] - 海外产能收缩:特诺关闭荷兰9万吨/年工厂,科慕、泛能拓部分产能已退出,海外四大企业近十年无新增产能 [12] 国际贸易环境 - 2024年中国钛白粉产能占全球61.6%,引发多国反倾销调查 [12] - 2023年出口量占产量40%,印度为第一大出口市场 [15] - 主要反倾销案例:巴西税率577-1772美元/吨,欧盟11.4-32.3%,印度460-681美元/吨 [14] 企业战略分化 - 龙佰集团调整出口布局,转向中东、东南亚市场,2024年Q1营收70.5亿净利7亿 [17][28] - 惠云钛业在新加坡设子公司拓展国际业务,5月股价涨13.3%,但2025Q1净利仅0.1亿 [20][21][28] - 中小企业表现分化:安纳达、金浦钛业5月涨幅超30%,但2025Q1均亏损 [21][23] 产能与盈利挑战 - 惠云钛业2024年产量增22%但库存增143%,产能利用率金红石型105.67%、锐钛型94.9% [36][37] - 成本劣势明显:无氯化法工艺,未配套钛矿资源,毛利率较龙佰集团低13个百分点 [31][32] - 现金流紧张:2020年来累计募资8.5亿分红仅9393万,大股东美国万邦2025年减持2.3% [43][45]
ETF批量上新!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三巨头”怎么挑?
市值风云· 2025-06-20 18:03
编辑 | 小白 在技术迭代与政策共振的推动下,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三大领域正从幕后走向台前,跃升 为备受资本市场瞩目的新增长方向。 未来10年的投资蓝海。 它们不仅承载着国家战略转型的关键使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也孕育着数万亿级的市 场空间。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通过ETF基金来参与这些领域的投资,已成为分享产业红利的重要途 径。 作者 | 紫枫 风云君注意到,今年多家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发布多只这3大领域的ETF,今天我们将系统梳理目前 能交易的相关ETF基金,给咱们的老铁们多一些投资这3大新质生产力重要领域的工具。 ...
百亿亏损,百亿商誉,百亿分销权:富卫集团四冲IPO幕后的李泽楷“钞能力”大揭秘!
市值风云· 2025-06-19 18:02
核心观点 - 富卫集团通过频繁并购快速扩张业务版图,但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李氏家族的"钞能力"而非产品差异化或数字化优势 [10][11][12][13][41] - 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19-2024年累计亏损近100亿人民币,主要源于高额并购成本、外包投资管理及分散运营的高成本结构 [48][49][50][51] - 数字化战略宣传与实际业务贡献存在明显割裂,传统分销渠道仍贡献93.6%新业务价值,预计到2033年传统渠道占比仍达92.9% [24][26][28][29] - 独家银行分销权构成核心竞争优势,但需支付巨额费用(2024年分销权账面价值达14.39亿美元),且存在合作终止风险 [37][38][39][44] 业务扩张策略 - 2012年通过收购ING港澳及泰国业务组建公司,后续通过14起收购进入10个亚洲市场,仅菲律宾和印尼为自主设立 [10][11][12][13] - 在东南亚市场份额从2015年第14位升至2023年第5位,自称"增长最快泛亚寿险公司",但主要依赖并购而非有机增长 [15][16][18][23] - 2020年收购大都会人寿香港业务强化本地市场,2019年收购泰国汇商银行人寿99.2%股权奠定泰国市场地位 [13][55] 财务与资产结构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亿、-7.17亿和0.1亿美元,2024年勉强盈亏平衡 [48][49] - 账面主要资产为商誉(15.07亿美元)和分销权(14.39亿美元),合计占2024年总资产超60% [40][41] - 投资组合保守:79.2%配置债券,仅0.5%直接投资股票,31.8%资产自主管理,其余外包给柏瑞投资等第三方 [61][62][64] 业务模式特点 - 产品高度同质化:五大类寿险产品结构与同业无本质差异,新业务价值贡献均衡(分红险36.5%、非分红险28%) [52][53] - 区域市场分化严重:港澳以分红险为主(86%),泰国侧重非分红险(79%),日本91%收入来自个人保障产品 [70] - 银行渠道依赖度高:与33家银行合作含8家独家协议,泰国汇商银行合作贡献当地最大保费来源 [37][54] 数字化战略争议 - 宣称数字化领先(四国实现全自动核保),但2024年数字化渠道仅贡献6.4%新业务价值,预计2033年仍不足8% [24][26][28][29] - 援引的东南亚消费者数字化偏好数据(40%60岁以上人群倾向数字渠道)被质疑不符合区域现实 [3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