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饿了么前CEO被抓细节曝光,4000万元贿款物藏多个出租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7:45
饿了么高管受贿案件 - 上海警方通报一起互联网企业高管受贿案件 抓获七名犯罪嫌疑人 涉案金额达4000余万元 [1] - 涉案人员为饿了么物流前主管韩鎏 利用职权帮助供应商获取业务资格并收取贿赂 [1] - 韩鎏等三人30余次收受供应商行贿款物 要求供应商按利润比例分成 [1] - 受贿手法隐蔽 通过宴请收取财物 赃款分散存放于多处租住房屋 [3] - 供应商行贿目的包括保留资格和改善经营状况 [3] 饿了么公司处理情况 - 饿了么内部调查发现韩鎏涉嫌职务犯罪 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 [4] - 公司声明对触碰红线行为绝不姑息 坚决依法依规处理 [4] - 韩鎏2024年3月升任饿了么CEO 2025年2月改任分管即时物流中心 [4] 涉案人员背景 - 韩鎏为"80后" 曾任职京东商城和京东物流 2019年加入阿里巴巴 [4] - 在阿里历任饿了么资深副总裁 即时零售业务负责人 蜂鸟即配总裁等职 [4]
上市公司严监管新信号,行政、民事、刑事“三罚联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7:45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趋势 - 2025年初以来因重大违法进入退市程序的上市公司达9家,包括锦州港、卓朗科技、普利制药、广道数字等 [2] - 青岛中程、紫天科技、九有股份、东方集团实际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但因先触及其他退市类型退市 [2] - 2014年退市制度改革后5年仅3家公司因重大违法退市,2020年改革后康得新、斯太尔等被摘牌,2025年退市案例显著增加至9家凸显监管决心 [11] 行政+民事+刑事"三罚联动"机制 - 监管趋势从行政处罚为主转向行政、民事、刑事同步追责,金通灵、瑞斯康达等案例显示"处罚三件套"成为标配 [5][6] - 金通灵2017-2022年财务造假被罚款570万元(2024年1月),2024年12月进入民事赔偿阶段,2025年进入刑事起诉阶段 [6] - 瑞斯康达因专网通信虚假业务2019-2020年虚增业绩被罚770万元(2023年9月),2025年7月董事长李月杰等被刑事拘留 [6] 上市公司首恶刑事处罚案例 - 起步股份5名高管及供应链总监被起诉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等(2025年7月11日) [7] - 锦州港副总裁宁鸿鹏、曹成被逮捕(2025年7月4日),博天环境实控人赵笠钧被批捕(2025年6月) [7] - 东方时尚实控人徐雄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判刑6年6个月并罚1.7亿元(2025年7月),卓翼科技实控人夏传武判刑7年罚4500万元(2025年4月) [7] 配合造假第三方追责新规 - 越博动力案首次对两名配合造假第三方个人分别罚款200万元、30万元(2025年6月27日) [3][14] - 2024年6月《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意见》明确打击配合造假方,将通过立案处罚、移交刑事等手段强化追责 [15] 投资者保护措施升级 - 美尚生态、东旭光电、太安堂等案例中投服中心通过代表人诉讼、代位诉讼帮助投资者追偿 [15] - 2025年5月最高法与证监会联合发文支持先行赔付制度,*ST广道保荐机构已声明先行赔付适格投资者 [16] 退市制度政策基础 - 2024年4月新"国九条"及《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2025年7月《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意见》强化退市制度执行 [10][15] - 未达重大违法量化标准的公司给予ST警示及整改机会,整改后可能脱星摘帽 [12]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1日起实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7:45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政策解读 - 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4] - 全国在用电动自行车约3.8亿辆,其中老旧车和改装车占比较大 [2][9] - 2023年通过"以旧换新"淘汰老旧车1200多万辆,但新车占比仍很小 [9] 生产端管理措施 - 工信部实施"白名单"制度,已公告两批共30家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市场份额超60% [5][6] - 第三批"白名单"企业已完成遴选 [6] - 雅迪、爱玛、台铃、绿源4家企业已获得14张新版标准CCC证书 [11] 流通销售环节安排 - 不符合新标准但符合旧标准的产品可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2][6] - 设置销售过渡期:2025年8月31日前出厂或进口的旧标车可销售至11月30日 [2] - 短期内符合新标准的关键零部件可能供不应求,推高整车成本 [10] 消费端补贴政策 - 鼓励地方政府对以旧换新给予补贴,包括电池更换、首次购车等 [9] - 建议对交回老旧电池换购合规电池的个人消费者给予补贴 [9] - 对报废老旧车换购新车的消费者可适当加大补贴力度 [9] 行业实施进展 - 工信部指导企业倒排工期,建立产品落地进度计划台账 [5] - 在主要产业集聚区开展标准宣贯,定期调度重点企业工作进度 [10] - 强化检测认证保障,加快实验室能力建设 [12]
北京证券,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3:26
北京证券回归 - 北京国资公司通过收购瑞银证券和方正证券所持瑞信证券股权成为持股85.01%的控股股东并将瑞信证券更名为北京证券 [2][5] - 北京证券品牌时隔20年重新回归标志着国资回归的标志性事件 [3][7] - 老北京证券曾是中国证券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拥有全牌照资格承销规模多次跻身全国前十但因挪用客户保证金和债务问题于2005年被瑞银集团重组 [8] 北京国资体系券商整合 - 北京国资体系券商增至5家包括北京证券首创证券第一创业中信建投金融街证券 [3][10] - 5家券商股权穿透后实控人分属三家北京市人民政府西城区国资委北京市国资委 [12][13] - 首创证券与第一创业合并概率最大因二者曾为同一控股股东旗下且实控人相同 [14][15] 北京证券经营状况 - 北京证券前身瑞信证券近三年连续亏损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55亿元-1.99亿元-1.62亿元累计亏损6.16亿元 [16] - 北京证券短期内合并概率不高因首要任务是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16]
李佳琦道歉,公布三种赔付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3:26
铂爵旅拍经营危机事件 - 李佳琦在直播间对购买铂爵旅拍产品但未完成拍摄的用户表达歉意,并提出三种赔付方案:已核销未拍摄用户将先行赔付退款,已核销已拍摄未取得底片用户将发放关怀金并协助拿到底片,未核销用户建议联系平台退款并提供售后支持 [1] - 多名消费者反映铂爵旅拍工作人员失联,客服无人应答,疑似"跑路",同时有疑似员工发帖称公司拖欠薪资4个多月 [1] - 铂爵旅拍婚纱旅拍业务部门已全部遣散,仅剩四川川西和新疆两地门店转为店长个人经营模式,其他地区门店计划服务至8月底后关店 [2] - 公司欠薪情况属实,涉及400-500名员工,欠薪总额达1500万元 [2]
特斯拉暴跌8%,交出10年来最惨季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3:26
股价表现 - 特斯拉股价7月24日晚下跌超8%,创6月5日以来最大跌幅,年内累计下跌约23% [1]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低于华尔街预期的226亿美元,创十多年来最大季度跌幅 [2]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6%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17.2%,低于去年同期的18% [2] - 主营业务汽车销售收入166.61亿美元,同比下滑16%(较一季度20%降幅有所放缓) [5] - 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降幅从一季度9%加速至12%,创2012年来最大单季营收跌幅 [5] 全球销量表现 - 季度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减少近6万辆,暴跌13.5%,连续两个季度两位数下滑 [4] - 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19.17万辆创历史新高,占全球产量47% [4] - 中国市场贡献全球销量34%,6月国内销售61484辆,环比上涨59%,同比微增3.7% [4] - 欧盟5月新车注册量仅8729辆,同比锐减40.5%,市场份额跌至1.2% [4] 非汽车业务亮点 - 全球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9.6吉瓦时,能源业务毛利润达8.4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7] - Powerwall家用储能系统连续5个季度刷新装机量纪录 [7] - 新增超2900个超级充电桩,推动服务收入增长17% [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比亚迪4月欧洲纯电车型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5月在欧盟和英国注册量同比飙升397% [9] - 中国品牌在配置、用户体验和价格上赶超特斯拉,如极氪、小鹏等推出800V高压平台车型 [11] - 华为、小鹏等智驾技术跻身第一梯队且价格更具优势 [11] - 特斯拉中国市占率从2020年15%峰值萎缩至7.6% [10] 战略调整与新产品 - 计划年内推出"更便宜的车型",6月已开始生产,预计第四季度推出 [13] - 中国特供车型Model Y L(六座)将于秋季上市 [13] - Robotaxi服务已行驶超7000英里,计划扩展至美国多地,目标年底覆盖半数人口 [13] -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预计明年量产,5年内年产10万台,远期目标年产1000万台 [14] 政策与舆论风险 - 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9月底终止,特斯拉订单交付将"存在不确定性" [9] - 关税成本增加约3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影响电池部门 [9] - 自动驾驶技术宣传陷入风波,或因误导宣传面临巨额赔偿与品牌信任危机 [13]
7-Eleven卖假LABUBU,被泡泡玛特起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3:26
泡泡玛特知识产权诉讼 - 公司在美国对7-Eleven提起诉讼 指控其销售假冒LABUBU玩偶 [1] - 美国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曝光7-Eleven售卖的假冒产品 售价25美元且做工粗糙 [2] - 上海海关近期查获侵权LABUBU产品达6960个 [2] LABUBU IP热度与商业化 - LABUBU全球爆火导致"一娃难求"现象 国内外出现大量仿制品 [2] - 创始人透露多家好莱坞电影公司表达合作意向 考虑拍摄LABUBU电影 [4][6] - 公司考虑自主制作或与好莱坞合作LABUBU电影项目 [6] 公司发展战略 - 截至去年底中国内地注册会员超4600万 国内门店超400家 [6] - 正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推动中国潮玩IP全球化 [6] - 战略目标从"成为中国的迪士尼"升级为"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 [6] 行业动态 - 潮玩行业IP侵权问题凸显 海关加大查处力度 [2] - 头部潮玩企业开始探索IP影视化等多元化变现路径 [4][6]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助力整治“内卷式”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2:05
价格法修正草案核心内容 - 价格法自1998年实施后首次修订 修正草案共10条 聚焦政府定价完善、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及法律责任健全三方面 旨在适应互联网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及低价无序竞争问题[1][3] - 修订保持现行法律框架总体稳定 以修正案形式推进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起草 经多地调研及多方意见征求形成[3] 低价倾销条款修订 - 将低价倾销适用范围从"商品"扩展至"商品和服务" 新增"强制其他经营者按其定价规则低价倾销"的行为规范 删除后果认定要件 聚焦主观恶意目的(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3][4][5] - 明确"低于成本"的判定标准为经营者合理的个别成本 新增互联网平台或大型商场强制商家参与促销等行为的监管[4][5] - 优化构成要件:手段(定价低于成本)与目的(排挤竞争或独占市场) 为执法提供清晰依据[4][5] 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规范 - 新增数字经济相关条款 禁止经营者利用数据、算法、技术及规则实施操纵价格、哄抬价格等行为[8] - 完善价格串通、价格歧视、强制销售等行为的认定标准 强化对市场失灵导致价格异常波动的监管[8][9] 行业影响与整治背景 - 针对汽车、外卖平台等行业"内卷式"竞争 工信部将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美团等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10] - 部分企业通过挤压供应商利润、延长账期等方式"以价换量" 破坏产业生态 修正草案回应企业整治诉求[9] - "内卷式"竞争成因包括公平竞争失序、价格信号失灵及优惠政策失当 需通过质量标准制定、资源市场化配置等综合整治[11][12] 法律协同与监管体系 - 价格法将与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协同监管体系 价格法侧重维护价格秩序 后两者聚焦公平竞争秩序[12] -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及反垄断法第22条已对低价销售行为有相关规定 执法中需做好法律衔接[12]
专访华泰资产王军: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重视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2:0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0.2%和9.5% [1][6] - 出口表现强劲,1-6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5.9%,贸易顺差5860亿美元创同期新高,同比增34.7% [6] - 二季度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制造业投资韧性待观察 [1][18] 外贸形势分析 - 外贸"朋友圈"扩大效果显现,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对非洲、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34.8%和16.8% [7] - 下半年出口或面临转弱风险,8月后可能受需求透支、关税冲击和外需下行影响回落,纺织服装、家具等行业受冲击明显 [8][9] - 美国对越南转口商品加征40%关税,将阻碍中国出口 [8][9] 消费潜力释放 - 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涨5.3%,但消费意愿谨慎,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11] - 建议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启动"十五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增加财政预算支持消费 [12][14] - 财政资金应向低收入者、农村老年人群等倾斜,优化"以旧换新"政策 [12][13] 投资与政策建议 - 基建投资有望保持韧性,但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或回落,民间投资增速可能维持低位 [18] - 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空间,需搭配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绿色等领域 [19] - 财政扩张优于货币宽松,建议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工具为主,地方化债进度已超90% [21] 行业影响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增速分别快于工业平均水平3.8和3.1个百分点 [6] - 纺织服装、家具、玩具、消费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关税冲击更明显 [9] - 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短期或继续低位徘徊,需更长时间解决 [18]
欧股突然跳水,欧洲央行暂停降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2:05
欧洲股市动态 - 欧盟通过930亿欧元对美产品加征反制关税措施后 法国CAC40指数由红翻绿 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持续下跌 [1][2][3][5] - 欧洲央行暂停降息 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2.15% 存款利率2.0% 边际贷款利率2.4% 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按兵不动 [7][8] - 交易员预计2025年欧洲央行再降息22个基点 欧元兑美元短线拉升 [10] 美股及个股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分化 道指跌0.69% 纳指涨0.38% 标普500涨0.19% [6] - 特斯拉股价跌超7% 因马斯克预警未来季度经营压力 IBM跌超9% 因软件营收不及预期 [6] 全球市场趋势变化 - 2025年上半年美元走弱 欧洲股市获财政刺激和降息推动资金流入 中国AI及高新技术领域吸引外资布局 [12] - A股红利板块持续受捧 银行等高股息行业获长期资金青睐 黄金价格创新高 外资增持日本企业趋势加强 [12] - 美国财政赤字扩大且无转向迹象 美联储降息预期混乱 通胀波动达三倍标准差导致政策前景模糊 [13] 机构投资策略 - 贝莱德建议关注确定性强的结构性趋势 包括美国财政赤字扩大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长期影响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