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闻

搜索文档
阿里云否认采购15万片GPU,寒武纪大跌
半导体芯闻· 2025-09-01 18:27
市场传闻与公司回应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传闻 但确认支持国产芯片供应链[2] - 此前媒体报道称阿里因英伟达H20断供向寒武纪追加15万片思元370订单[2] - 公司股价因传闻澄清低开 盘中跌幅达6.96%至1388.60元/股[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当日股价最高1508.60元 最低1358.75元 振幅10.04%[3] - 成交量10.6万手 成交额151亿元 换手率2.54%[3] - 总市值5809亿元 流通市值5809亿元[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4] -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5.33亿元)[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11亿元 较上年同期-6.31亿元显著改善[4] 业务发展动态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增长推动业绩 公司与大模型及互联网头部企业深化技术合作[4] - 研发费用4.56亿元 同比增长2.01% 但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从690.92%降至15.85%[4] 公司风险提示 - 综合毛利率受产品售价、原材料成本、市场竞争及供应链稳定性等多因素影响[5] - 公司指出股价上涨积累获利调整风险 并澄清网上传播的订单及客户信息为不实传闻[5]
英伟达投资人,很不开心
半导体芯闻· 2025-08-29 18:12
核心观点 - 英伟达第二季度营收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且每股收益1.08美元均超预期但数据中心业务营收未达部分乐观预期导致股价下跌[2] - 市场对英伟达的极高估值和完美定价导致容错空间极小任何未达卓越标准的业绩均被视为利空信号[3] - AI领域存在泡沫担忧且投资者心态从无条件信任转向对小幅未达预期和地缘政治障碍高度敏感[4][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从61%大幅攀升至72.4%[2] - 下季度营收指引为540亿美元但部分华尔街机构预期高达630亿美元[2] - 利润率指引略低于预期且运营支出增加可能导致下半年利润率持平或下降[6]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营收以微弱差距未达华尔街部分最乐观预期对公司股价造成压力[2] - AI基础设施支出未显现放缓迹象预计到本十年末全球支出规模达3-4万亿美元[5] 中国市场挑战 - 第二季度未向中国大陆市场销售任何H20芯片因监管条款尚未正式纳入规定[7] - 若限制放宽下季度H20芯片在华出货量对应营收可能达20-50亿美元但未纳入业绩指引[7] - 面临中国大陆本土芯片企业技术追赶风险若无法获监管批准可能被实质性排除在中国数据中心市场之外[8] 竞争与行业地位 - 英伟达仍牢牢占据AI芯片市场主导地位并在应对地缘政治和监管挑战时维持领先优势[5] - 中国AI生态系统尤其在开源模型开发领域蓬勃发展加剧竞争压力[8] 投资者情绪变化 - 过去投资者对小幅未达预期和高估值视而不见但当前对任何需求下滑信号极度敏感[4][5] - 市场预期过高且估值不便宜导致支撑高估值的假设和盈利预测面临调整压力[6]
英伟达一工程师,被起诉
半导体芯闻· 2025-08-29 18:12
法律诉讼进展 - 英伟达面临商业机密窃取诉讼 一名工程师被指控从前雇主法雷奥窃取自动驾驶技术机密并在视频会议中泄露源代码文件[2] - 美国地方法官驳回英伟达撤销诉讼请求 裁定有足够间接证据显示公司可能从机密数据中获益 但驳回了7项指控中的3项[3] - 案件预计于11月开庭审理 法官指出英伟达在涉事工程师分享机密后泊车辅助技术研发进展迅速 且代码包含与法雷奥被盗代码直接对应的功能[3] 公司应对措施 - 英伟达否认利用窃取数据开发泊车辅助技术 声称已撤销该工程师在项目中的所有工作并将其解雇[2] - 涉事工程师Mohammad Moniruzzaman因侵犯商业机密在德国被定罪 案件源于其为奔驰项目合作期间的行为[2]
印度首款芯片,来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8-29 18:12
项目概况 - CG Semi作为CG Power and Industrial Solutions的子公司 将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萨南德工厂推出首款印度制造芯片[2] - 该项目是印度首家全方位服务型半导体封装与测试(OSAT)供应商 提供传统与先进封装技术解决方案[2] - 首座G1工厂设计产能达每日50万颗芯片 配备端到端芯片组装、封装、测试及后测试服务能力[2] 投资规模与产能规划 - 总投资额逾7600亿卢比(约91亿美元) 用于建设两座OSAT工厂(G1和G2)[3] - G1工厂预计2026年投入商业生产 满产时日产能达50万颗芯片[3] - G2工厂预计2026年底竣工 日产能将达1450万颗芯片[3] - 两座工厂预计创造逾50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3] 政策支持与战略意义 - 项目隶属于印度半导体任务(India Semiconductor Mission) 符合2021年12月启动的《印度半导体与显示制造生态系统发展计划》[4] - 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长强调这是国家半导体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 - 项目旨在加强印度半导体能力 实现国家自力更生目标并服务全球市场[2] 人才发展战略 - 印度面临严重半导体人才缺口 预计到2032年缺口达100万人[3] - 政府将建立人才管道作为半导体任务的核心目标之一[3] - 需要大力培养本地人才 并为海外留学人员创造回国发展机会[3]
亏损千亿也要死撑?英特尔被政府锁死
半导体芯闻· 2025-08-29 18:12
美国政府投资英特尔交易 - 美国政府将89亿美元联邦补助转换为股权 获得英特尔10%股份 [2] - 协议包含五年认股权证 若英特尔失去晶圆代工业务51%控股权 政府可以每股20美元价格额外收购5%股份 [2] - 英特尔首席财务官表示政府立场明确 不希望公司拆分或出售代工业务 [2] 英特尔代工业务状况 - 代工业务去年亏损130亿美元 在与台积电竞争和吸引外部客户方面面临困难 [2] - 分析师及前董事会成员呼吁出售代工业务 高通等公司曾表达收购兴趣 [3] - 英伟达 苹果和高通等公司仍未下单 因英特尔未能证明其制造工艺可靠性 [3] 交易执行与资金安排 - 英特尔已收到57亿美元政府投资 剩余32亿美元取决于国防部项目里程碑目标 [3] - 认股权证被设计为摩擦机制 阻止英特尔走向政府不希望的方向 [3] - 政府直接持股可能使潜在客户对英特尔另眼相看 [3] 公司财务战略调整 - 政府投资消除了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需求 [4] - 补助转股权保证了现金获取 缓解了建厂里程碑不确定性 [4] - 近期出售10亿美元Mobileye股票 即将完成Altera部门51%股份出售给银湖私募 [4] 其他资本运作 - 软银上周对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 公司否认与政府投资存在关联 [4]
三星封装,在美“掉队”?
半导体芯闻· 2025-08-29 18:12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 zdnet 。 在美国政府大力推进本土半导体供应链强化战略的背景下,主要晶圆代工厂台积电(TSMC) 正 积极在当地建设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和封装厂。相比之下,三星电子虽然也在美国建设先进晶圆 厂,但在先进封装投资方面却显得谨慎,这使得业界对两家公司未来的动向格外关注。 据业内29日消息,TSMC 正在大力投资,以确保在美国建立起先进的封装产能。 此前,TSMC 已于今年3月宣布在美国追加 1000亿美元(约合138万亿韩元)的新投资项目,具体 包括新建3座晶圆代工厂、2座先进封装厂,以及一座大型研发中心。 据悉,TSMC 的两座先进封装厂将落地在亚利桑那州,命名为 AP1 和 AP2。两厂计划从明年下半 年开工建设,预计将在 2028年投入量产。 根据媒体报道,AP1 主要生产 SoIC(system-on-integrated-chips)。SoIC 属于一种3D堆叠封装 技术,通过将芯片垂直堆叠来实现互连,并且不使用传统的凸点(Bump),从而缩小芯片间距, 大幅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能效表现。 然而,三星在这一投资上显得有所顾虑。由于缺乏明确 ...
5G SA,终于起飞
半导体芯闻· 2025-08-29 18:12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 electronicsweekly 。 Dell'Oro 报告称,第二季度移动核心网络 (MCN) 市场同比增长 19%,其中 5G 部分增长 31%, 语音核心部分增长 18%。 Dell'Oro 的 Dave Bolan 表示:"鉴于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强劲增长,我们将 2025 年的增长率翻倍 至 10%。推动 5G 多用户网络 (MCN) 增长的因素包括 5G 独立组网 (5G SA) 用户数量的增加, 以及移动网络运营商 (MNO) 推出更多 5G SA 服务。我们已确认 71 家 MNO 已为消费者推出 5G SA 服务,其中 5 家已在 2025 年推出。其他 MNO 也正在规划 5G SA 网络,并将在未来几年内 上市。" "随着 5G SA 网络的不断成熟,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 5G SA 元素涌入市场,例如新空口 (NR)、 精简容量 (RedCap) 和网络切片,"Bolan 补充道,"NR RedCap 降低了 5G SA 物联网设备的成本 和复杂性,这将促进智能手表和 AR 眼镜等连接到 5G 移动核心网络的设备数量增长。动 ...
博通客户,被抢光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8-29 18:12
市场增长与客户拓展 - 公司年度销售额激增18% 达到25.4亿美元 净利润扭亏为盈 从去年净亏损1.08亿美元转为盈利3900万美元 [6] - 第四季度营收增长19% 达6.532亿美元 净利润1390万美元 [7] - 新增2700家客户 包括50多家全球2000强企业 客户总量达2.9万家 [2][3] - 预计下一财年营收达29亿至29.4亿美元 新增客户数量保持中高个位数增长 [3][7] 渠道合作与市场份额策略 - 渠道合作伙伴推动2700家新客户拓展 其中包含拥有数万计算核心的大型企业 [2] - 博通削减VMware经销商数量 从2.5万家缩减至1.8万家 被弃合作伙伴转向与公司合作并带来客户资源 [2][3] - 公司处于夺取VMware市场份额的"第二局" 预计市场机遇持续5至10年 VMware仍有20万家客户待转化 [3][4] 技术合作与解决方案 - 与戴尔PowerFlex存储阵列合作 成功迁移两家北美全球2000强企业(金融服务与医疗设备公司) [5] - 解决方案支持客户保留现有PowerFlex硬件 仅需在服务器上运行公司软件以替换VMware [5] - 与Pure Storage闪存阵列合作进入beta测试阶段 允许客户保留Pure硬件并通过软件调整替代VMware [6] 财务展望 - 下一财年第一季度营收预计介于6.7亿至6.8亿美元 [7]
会议通知 | 第十八届IEEE国际固态和集成电路技术会议(ICSICT 2026)征文通知
半导体芯闻· 2025-08-29 18:12
会议概况 - 2026年10月27日至30日在中国杭州举办第18届国际固态和集成电路技术会议(ICSICT) [3][4] - 会议聚焦固态数字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模拟电路、器件研发、工艺技术等核心方向 [4] - 预计有来自全球各国和地区学术界、产业界的500余位杰出代表参会 [4] 组织架构 - 由IEEE中国联合会、IEEE北京分会、四川省电子学会及武汉理工大学联合主办 [4] -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承办 [4] - 设有荣誉主席、顾问委员会联合主席、大会联合主席等组织架构 [8][11] 技术专题 - 主题1数字与系统级IC包含数字架构与系统、数字电路、设计方法与EDA三个方向 [9][15] - 主题2模拟电路涵盖RF与无线、有线线路、通用模拟三个细分领域 [15][16] - 主题3器件包括CMOS逻辑器件与传感器、功率器件与功率IC、器件可靠性与安全 [18][19] - 主题4工艺与技术涉及半导体工艺技术、光电子与硅光子集成、封装技术 [19][23] 学术要求 - 投稿需按照论文模板撰写至少3页英文文章 [23] - 征稿截止日期为2026年6月25日 [31] - 录用通知日期为2026年7月25日 [31] 特别活动 - 组委会邀请专家学者在2026年2月1日前提交特别分会提案 [31] - 会议将通过口头报告、海报展示、专题研讨等多元形式开展 [4]
华为新技术,挑战英伟达
半导体芯闻· 2025-08-28 17:55
核心观点 - 华为推出UB-Mesh技术 旨在通过单一协议统一AI数据中心内外部节点的所有互连 取代PCIe/CXL/NVLink/TCP/IP等协议 以降低延迟 控制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并计划开源该协议[2][5][25] 技术细节 - UB-Mesh使任何端口无需协议转换即可直接通信 减少转换延迟并简化设计 同时保留以太网向后兼容性[5][7] - 技术将数据中心转变为SuperNode架构 支持最多1,000,000个处理器统一协同 每芯片带宽从100Gbps提升至10Tbps(1.25TB/s) 跳跃延迟降低至约150纳秒[7] - 网络拓扑采用混合模型:顶层CLOS结构连接机架 下层多维网格连接机架内节点 避免传统设计在数万节点规模下的高成本问题[17][22] 性能与成本优势 - 传统互连成本随节点数量线性增长 而UB-Mesh成本扩展呈亚线性 容量增加时成本不会相应增加[22] - 华为提出8192节点实用系统作为可行性证明 其可靠性设计通过热备用机架自动接管故障 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延长数个数量级[22]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长距离光纤传输错误率高于电气连接 华为提出链路级重试机制 光模块备份通道及多模块交叉连接设计以确保持续运行[13] 行业竞争与标准化 - 华为通过UB-Mesh减少对西方标准(如PCIe/NVLink/TCP/IP)的依赖 专注于数据中心级解决方案而非单一硬件竞争[25][26] - 技术将开源供全球评估 若部署成功且第三方兴趣充足 可能推动其成为行业标准[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