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芯闻
icon
搜索文档
LG杀入混合键合设备赛道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LG电子进军半导体设备市场 - LG电子正研发用于高带宽存储器(HBM)的混合键合机 正式进军半导体设备市场[1] - 该举措与LG集团会长具光模对AI业务的关注高度契合 也与公司近期B2B业务扩张战略一致[1] - 公司计划与三星电子 韩华半导体等已进入HBM制造设备市场的企业展开技术竞争[1] - LG电子生产工程研究院已启动混合键合机研发 目标2028年实现量产[1] - 研究院将扩大半导体封装技术团队 招募高端人才 并与学术界开展合作[1] 混合键合机技术特点 - 混合键合机是用于连接多个半导体芯片的关键设备 技术不同于现有热压键合机[2] - 该技术无需使用"凸块"作为中间端子 可直接堆叠芯片 具有更薄组合和更低发热优势[2] - 目前技术已应用于NAND闪存和系统半导体领域 但尚未实现HBM商业化[2] - LG电子认为该技术成功开发将快速扩大销售额 确立其在半导体设备市场地位[2] 市场机会与竞争格局 - 半导体混合键合机领域领先企业包括荷兰Besi和美国应用材料公司[3] - 三星电子计划年内开始使用混合键合机生产第六代HBM(HBM4)[3] - SK海力士可能将该技术应用于第七代产品(HBM4E)[3] - 三星电子通过子公司SEMES开发HBM生产线用混合键合机[3] - 韩华半导体已向SK海力士供应TC键合机 正投资混合键合机早期商业化[3] LG电子B2B业务表现 - LG电子B2B业务(含汽车零部件和暖通空调系统)今年销售额预计超20万亿韩元[2] - B2B业务规模已与主力消费家电业务相当[2] - 混合键合机成功开发有望赢得SK海力士 美光科技和三星电子等客户[2]
英特尔2nm芯片,已经投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英特尔Nova Lake-S CPU投片台积电2纳米制程 - 英特尔Nova Lake-S CPU已投片台积电2纳米制程,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上市 [1] - 公司采用台积电N2节点制程与英特尔Intel 18A制程双轨策略,提升生产灵活性 [1] - 双轨策略可避免因英特尔自身制造限制导致的延迟或短缺问题 [1] Nova Lake-S处理器技术规格 - 处理器采用52核心架构,包括16个高效能核心、32个效率核心和4个极低功耗核心 [1] - 整合先进记忆体控制器,支援高达8,800 MT/s的速度 [1] - 图形功能由Xe3「Celestial」处理,Xe4「Druid」负责媒体解码与显示任务 [1] 相关行业动态 - 推荐阅读内容涉及半导体行业投资、芯片巨头市值波动及HBM技术 [2] - RISC-V技术前景及全球芯片公司市值排名被提及 [3]
韩国芯片出口,创下历史新高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印度ICT出口表现 - 上半年印度ICT出口额达1151.6亿美元 同比增长5.8% 创历史第二高 贸易顺差442.4亿美元 [1] - 6月单月出口额220.3亿美元 同比增长4.7% 贸易顺差96.2亿美元 [1] - 半导体出口增长是主要驱动力 上半年半导体出口额733.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4% 创历史新高 [1] 细分产品表现 - 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出口额66.4亿美元 同比增长10.8% 受AI服务器扩张带动SSD需求增长 [2] - 显示器出口额12.9亿美元 同比下降33.7% 因OLED需求受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影响 [3] - 手机出口额7.9亿美元 同比下降6.2% 主因半导体和传感模块等零部件出口减少 [3] 区域市场表现 - 对美国ICT出口额144.2亿美元 同比增长14.5% 半导体和手机出口增长带动连续20个月正增长 [4] - 对中国台湾出口36.1亿美元 同比增长54.6% 对日本出口4亿美元 同比增长20.6% 均受半导体和计算机设备推动 [4] - 对中国(含香港)出口78.9亿美元 同比下降9.4% 计算机设备增长16.9%但被半导体/显示器/手机拖累 [4] - 对欧盟出口9.3亿美元 同比下降5.3% 对印度出口4.2亿美元 同比下降6.3% [5] 增长驱动因素 - AI数据中心需求增长带动高附加值内存(DDR5/HBM)需求 叠加DRAM/NAND价格反弹 [1] - 关键产品零关税政策实施持续利好ICT出口 [1]
晶圆代工厂,申请破产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JS Foundry破产事件 - 模拟和功率半导体代工厂商JS Foundry于2025年7月14日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 负债总额达161亿日元 [1]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由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伊藤忠商事投资基金Mercuria Investment及Sangyo Sosei Advisory共同出资 定位为"日本第一家独立代工企业" [1] - 核心目标为强化日本模拟/功率半导体供应链 支持国内研发机构 曾获政府及新泻县补贴支持 [1] 公司经营状况 - 通过收购安森美半导体子公司新潟工厂开展代工业务 2023财年销售额31.4亿日元 亏损13.72亿日元 [2] - 2024年10月启动SiC晶圆业务合作 此前因海外资本合作谈判失败被迫转型 [2] 业务布局与战略 - 主要资产为新潟县小千谷市半导体工厂 原属安森美半导体子公司 [2] - 业务重心为模拟和功率半导体代工 后期拓展至SiC晶圆领域 [2] 行业背景 - 成立时获政府资金支持 反映日本强化本土半导体供应链的战略意图 [1] - 破产案例凸显独立半导体代工模式在日本市场的运营挑战 [1][2]
台积电美国工厂,提供这类封装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台积电美国投资计划 - 公司计划增加1,000亿美元投资于美国先进半导体制造,包括3座新建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设施及1间主要研发中心 [1] - 已加快亚利桑那州凤凰城Fab 21的兴建进度,第三座晶圆厂已开工 [1] - 将在Fab 21附近建造两座先进封装设施:AP1计划2028年兴建,与Fab 21第三阶段同步,支持N2及A16制程;AP2与第四/五阶段同步但无具体动工日期 [1] 先进封装技术布局 - 两座封装设施专注于CoPoS和SoIC技术:CoPoS采用310×310 mm矩形面板取代圆形晶圆,通过"面板化"提升面积利用率与产能;SoIC技术已在AMD Ryzen X3D处理器验证 [2] - CoPoS测试生产计划2026年启动,目标2027年末完成客户验证以争取辉达、AMD、苹果等订单 [2] - AP1预计2029年末或2030年初投入运营,符合公司交货时间惯例 [2]
马来西亚,限制AI芯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马来西亚对高效能AI芯片出口实施许可制度 -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对高效能美国AI芯片的出口与转运实施许可制度 旨在防止敏感芯片被转售至中国等地区 [1] - 新规要求企业在出口、转运或过境前至少30天通知主管机关并申请许可 政策即日起生效 [1] - 马来西亚政府正在评估是否将美国产高效能AI芯片纳入《战略贸易法》战略物项清单 [1] 美国对马来西亚AI芯片出口管制动态 - 美国政府拟制定新规 要求向马来西亚和泰国出口NVIDIA先进AI GPU需获得许可 以阻止芯片转口至中国 [1] - 美国商务部初步草案显示 对马、泰两国的AI GPU出口将面临更严格限制 [1] 美马贸易关系与关税调整 - 美国对马来西亚关税税率从24%上调至25% 高于"解放日"税率 [1] -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强调重视与美经贸关系 承诺通过对话解决关税问题并推动全面贸易协议 [2] - 马来西亚表示将与美国继续协商 以平衡新关税的影响并加速谈判进程 [2]
新思收购Ansys获批,附加条件曝光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核心观点 - 市场监管总局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新思科技收购安似科技股权案,认为该交易在光学软件、光子软件、部分EDA软件和设计IP市场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1][17] - 交易双方需剥离光学解决方案业务和功耗分析软件业务,并遵守多项行为性限制条件以维持市场竞争 [39][40][58] 案件基本情况 - 收购方新思科技成立于1986年,主要从事EDA软件和设计IP业务 [2] - 被收购方安似科技成立于1970年,主要业务为数字模型仿真与分析软件 [2] - 交易方式为现金和换股,完成后安似科技将成为新思科技全资子公司 [2] 相关市场分析 商品市场 - 光学软件和光子软件被界定为独立市场,因技术差异大且无法相互替代 [5][6] - EDA软件市场按功能细分为36个相关商品市场,交易双方在7个市场存在横向重叠 [10][12] - 设计IP市场根据功能划分为嵌入式存储、物理库和有线接口三个细分市场 [15] 地域市场 - 相关地域市场均为全球市场,因产品无显著地域差异且供应商全球运营 [16] 竞争影响分析 横向重叠市场影响 - 光学软件市场:双方合计全球份额65-70%,HHI指数增量2312.8 [19] - 光子软件市场:双方合计全球份额65-70%,HHI指数增量1718.08 [20] - RTL功耗分析市场:双方合计全球份额70-75%,HHI指数增量2424 [22] - 晶体管级电源完整性分析市场:双方合计全球份额45-50%,HHI指数增量286 [23] - 功率器件分析市场:双方合计全球份额45-50%,HHI指数增量594 [24] - 寄生分析市场:双方合计全球份额70-75%,HHI指数增量89 [25] 相邻市场影响 - 36个EDA功能和设计IP功能存在相邻关系,可能通过互操作性限制排除竞争 [26][28] - 安似科技在多个EDA细分市场具有支配地位,如门级电源完整性分析(55-60%份额)和电磁仿真(45-50%份额) [30][31] 限制性条件 结构性条件 - 剥离新思科技整个光学和光子器件仿真业务 [39][58] - 剥离安似科技功耗分析软件相关业务 [40][58] 行为性条件 - 不得终止现有客户合同,需公平供应相关产品 [40][68] - 禁止捆绑搭售和差别对待客户 [40][69] - 维持行业标准格式和互操作性协议 [40][70] - 应客户要求与第三方EDA厂商签订互操作性协议 [41][70]
ASIC重塑HBM供应链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行业趋势 - 定制人工智能半导体需求加速增长,科技巨头如亚马逊、谷歌和Meta设计自己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成为高带宽存储器(HBM)的主要买家,促使存储器芯片制造商调整供应策略并提高产能 [1] - 专用ASIC在成本效益和能效上优于Nvidia或AMD的GPU,分析师预计到2026年全球AI ASIC出货量将超过Nvidia的AI芯片出货量 [1] - 摩根大通估计今年全球ASIC AI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30% [1] 市场竞争格局 - 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扩大对ASIC开发商的HBM出货量,减少对通用AI芯片制造商的传统依赖 [1] - 美光科技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将"ASIC平台公司"与英伟达和AMD并列为其四大HBM客户,表明ASIC领域影响力增长 [1] - SK海力士向亚马逊、谷歌和博通供应大量HBM,三星向博通和其他ASIC客户交付第五代HBM3E [2] 技术发展 - 第六代HBM4技术预计明年推出,允许根据客户需求定制"逻辑芯片",为ASIC开发者提供灵活性以优化特定AI应用性能 [2] - 三星准备在今年下半年于平泽P4晶圆厂安装HBM4生产设备,SK海力士加大清州M15X工厂产能 [2] - 美光科技已于7月开始向部分客户提供12层HBM4芯片样品,目前处于质量验证阶段 [2] 供应链动态 - HBM订单通常需要提前一年预订,预计三大供应商将在年底前与ASIC客户敲定样品协议 [3] - 对ASIC公司的HBM出货量目前占总出货量不到10%,但从Nvidia和AMD转移的趋势明显 [2]
英伟达,主宰800V时代
半导体芯闻· 2025-07-11 18:29
Nvidia主导AI数据中心电力架构革新 - Nvidia虽不设计功率器件,但正在定义下一代AI数据中心的动力总成架构,推动800V高压直流(HVDC)技术转型[1] - 合作伙伴包括英飞凌、MPS、Navitas等半导体厂商,以及台达、施耐德电气等电力系统供应商[1] - 计划2027年推出Rubin Ultra GPU和Vera CPU,淘汰54V机架配电技术以应对千瓦级功率需求[4] 宽带隙半导体技术竞争格局 - 英飞凌被Yole评为电力电子领导者,覆盖SiC、GaN及半导体继电器全技术栈[9][12] - Navitas通过收购GeneSiC强化SiC能力,同时利用GaN技术开发48V至处理器供电方案[13] - Yole预测GaN增速将超SiC,SiC市场约1亿美元而GaN机会更大[16] 800V HVDC技术挑战与创新 - 需开发800V转12V/50V高密度转换器,GaN因高频特性适合中压转换,SiC主导高压环节[6][8] - 新型半导体继电器需求涌现,需解决过流保护问题替代传统机械开关[9] - 固态变压器技术可能重塑电网架构,Navitas布局超高压SiC相关应用[14] 行业生态与标准化进程 - Nvidia的激进路线可能使开放计算项目(OCP)标准过时,导致数据中心兼容性分化[15] - 超大规模企业如谷歌/Meta的应对策略未明,电力电子供应商或需服务多套技术路线[15][16]
GaN,内卷加剧
半导体芯闻· 2025-07-11 18:29
氮化镓(GaN)市场动态 - 台积电宣布两年内全面退出GaN代工业务,原因是来自中国大陆厂商的竞争侵蚀利润率,停止200毫米晶圆研发[1] - 力积电接替台积电承接Navitas的GaN订单,计划2026年上半年生产100V系列产品[2] - 英飞凌推进12英寸GaN产线,首批客户样品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发布,300毫米晶圆芯片产量比200毫米增加2.3倍[4] - 瑞萨电子暂停碳化硅项目,转向GaN,推出三款650V GaN FET,芯片尺寸缩小14%,导通电阻降低14%[5][6] - ST与英诺赛科深化合作,ST延长禁售期至2026年6月29日,双方签署联合开发和制造协议[8][9][11][12] 中国厂商崛起 - 英诺赛科2024年营收8.2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海外收入1.26亿元,占总收入15.3%[14] - 英诺赛科当前晶圆产能1.3万片/月,计划提升至2万片/月[14] - GaN被列入中国"第三代半导体"重点扶持方向,获得政府基金支持[14] 市场前景与挑战 - GaN功率半导体市场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98.5%,2028年市场规模将超68亿美元[15] - 消费电子领域GaN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1.1%[15] - 电动汽车领域GaN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3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16.4%[15] - GaN面临从快充向电动汽车主驱系统等高压核心场景突破的挑战,需解决热管理、封装、电流能力等问题[16][17] - 马自达与ROHM合作开发GaN汽车零部件,计划2027财年实现实际应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