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闻
搜索文档
先进封装,再次加速
半导体芯闻· 2025-10-27 18:45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需求爆发式增长,推动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预计从明年开始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 [1] - 以2026年前后为节点,先进封装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将显著加速 [1] - 2026年将成为先进封装技术从AI与HPC扩展至移动与消费电子市场的元年,全球竞争将更加激烈 [2] 关键技术:CPO(共同封装光学) - CPO是一种将光收发模块直接集成到芯片附近或封装内部的技术,能大幅提升能效 [1] - 技术演进路线预计从"可插拔式收发器"发展至"板载光学"、"CPO边缘",最终迈向"芯片间光互联"阶段 [1] - 台积电、英伟达和博通等主要全球厂商已基本完成CPO商业化准备工作,2026年有望成为关键技术转折点 [1] 关键技术:HBM4 - HBM4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3D封装技术之一,旨在实现高带宽内存性能最大化 [2] - 技术面临堆叠工艺良率的严峻挑战,随着堆叠层数增加,热管理、生产效率与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 [2] 关键技术:玻璃基板 - 随着高性能芯片尺寸不断扩大,行业正快速从传统硅基板向玻璃基板转移 [2] - 玻璃基板具备更高稳定性与更优布线性能,正逐步成为高端封装的理想选择 [2] 关键技术:面板级封装(PLP) - 面板级封装因具备显著生产效率与成本优势,正在吸引全球企业持续加大投资 [2] - 预计将带动设备投资、供应链重组以及技术标准化竞争进一步加剧 [2] 关键技术:先进散热管理 - 随着3D堆叠技术普及,芯片发热问题日益突出 [2] - 先进热管理技术如液冷、高性能热界面材料以及背面供电正被快速引入数据中心领域,并有望拓展至移动终端与消费电子设备 [2]
内存巨头,大降价?
半导体芯闻· 2025-10-27 18:45
行业竞争格局 - HBM(高带宽内存)是半导体产业中最关键的资源之一,其供需关系因AI带来的爆发性需求而愈发紧张 [1] - 三星电子为弥补其在12层HBM3E认证延迟后的市场落差,已启动最高达30%的降价策略 [1] - 三星的12层HBM3E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向英伟达出货,当季出货量预计在数万颗规模,但相较于主要竞争对手仍显滞后 [1] - 经过约18个月的测试与修正,三星在2025年下半年通过全部认证,成为继SK海力士与美光之后,英伟达的第三家HBM3E合格供应商 [2] 三星公司动态 - 三星在获得英伟达的热管理与性能认证方面历经数月困难,其产品温度仍高于竞争对手,并需要与液冷AI服务器配套使用 [1][2] - 由于此前的1b DRAM制程节点良率不佳、设计问题频发,三星在HBM4开发上直接跳跃至更先进的1c DRAM节点 [4] - 三星的HBM4认证结果预计将在11月公布,但业界担忧转向1c节点可能带来新的良率不稳定风险 [4] - 三星计划通过更深幅度的折扣来夺回HBM4市场份额,初步报价预计将比SK海力士低6%至8%,目标在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出货 [1][6] SK海力士公司动态 - SK海力士早在2024年下半年就已量产12层HBM3E,并已锁定2026年前的销售份额 [1][2] - SK海力士在9月宣布完成HBM4量产准备,选择采用台积电12nm制程制造基底芯片并叠加自研的1b DRAM的稳健路线 [4] - 早期预测认为SK海力士的HBM4价格可能比上一代高出60%至70%,但最新预估显示成本较上一代仅上升约30% [4] - 随着2026年HBM4供应增加,其价格涨幅可能被压缩至约20%,SK海力士为了捍卫市场主导地位,利润率或将面临压力 [4] 美光公司动态 - 美光在2025年初顺利通过HBM3E认证,并在全年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强劲增长 [1] - 美光已开始出货12层HBM4样品,其带宽达2.8TB/s、速率高达11Gbps,超过JEDEC官方8Gbps规范 [6] - 美光对其2026年的HBM市场份额充满信心,预计将超过2025年的水平,并认为HBM4竞争所带来的市场波动不会对其地位产生实质性影响 [6] HBM4技术与市场展望 - HBM4预计将在2026年正式登场,市场预计HBM3E的平均售价将在2026年出现下滑 [1][4] - HBM4在结构上变化显著,整体生产成本上升,其中台积电逻辑晶片占总生产成本的约20% [4]
芯片大厂员工,戴上金手铐
半导体芯闻· 2025-10-27 18:45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热潮推动芯片制造商股价飙升,以限制性股票单位(RSU)为主要形式的薪酬大幅增值,形成“金手铐”效应,有效提高了人才留存率 [2][3][5] 行业薪酬与人才留存策略 - 芯片巨头采用与股价挂钩的长期股权激励计划,奖励长期留任员工,惩罚提前离职者,员工需长达四年才能拿到全额股票报酬 [2] - 这是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沿用多年的人才留存策略,旨在满足AI算力增长需求下的人才竞争 [2] - 英伟达采用“前置归属”机制,员工入职第一年可获得最大份额股权,作为吸引顶尖人才的工具 [6] 芯片公司股价表现与员工薪酬增值 - 自2023年1月以来,博通、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的股价涨幅已超过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其他科技巨头 [3] - 2023年英伟达向一名员工发放的48.8万美元股权套餐,目前价值已超过220万美元,增值超过350% [3][4] - 博通一名员工2023年获得的6.6万美元限制性股票单位套餐,如今价值已攀升至约26.5万美元,增值超过300% [3][4] - 部分博通员工持有的限制性股票单位套餐价值超过600万美元 [4] 股权激励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 提前离职会付出巨大代价,一位博通前员工估计,若未被解雇,其限制性股票单位总价值将达到约300万美元,而非已归属的50万美元 [4] - 高额股权催生“彩票中奖者综合征”和“半退休”状态,员工难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同等赚钱机会,降低了离职意愿 [2][4] - 老员工与新股民的RSU价值差距被公开讨论,部分资深管理者“只是在混日子等待股权归属” [5] 股权激励对公司留存率的效果 - 英伟达表示RSU有助于提高留存率,公司员工流动率从2023年的5.3%降至2025年的2.5%,40%的员工任职超过5年 [5] - 博通报告其全球自愿离职率为6.2%,低于科技行业基准,并将股权奖励称为强有力的长期留存激励措施 [5]
德国大厂宣称:找到了安世替代品
半导体芯闻· 2025-10-24 18:34
法雷奥的供应链替代进展 - 法雷奥集团已为其95%以上的汽车产品系列找到了Nexperia芯片的替代品 [1] - 替代供应商包括英飞凌、安森美半导体和意法半导体 [1] - 部分替代芯片尚未得到客户验证,但公司对达成协议有信心 [1] 行业应对措施与现状 - 法雷奥表示将恢复疫情后芯片危机期间的危机管理模式 [2] - 公司正在实施与2021年相同的措施,以优化供应链流程并致力于零部件替换 [2] - 公司未来几周的情况是安全的 [2] 潜在风险与行业影响 - 鉴于供应链的复杂性,停产风险仍然存在 [2] - 变速箱等部件制造商采埃孚股份公司已成立工作组监控情况 [2] - 采埃孚正努力保持依赖Nexperia产品的供应链稳定,并评估其他采购方案 [2] 争端背景 - 中国对荷兰政府控制中资芯片制造商Nexperia实施了反制措施,禁止其在华工厂出口 [1] - 这场争端暴露了关键行业脆弱的供应链 [2] - Nexperia芯片在普通车辆中随处可见,充当方向盘等产品的电子开关 [1]
意法半导体,股价大跌
半导体芯闻· 2025-10-24 18:34
意法半导体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及第四季度展望 - 第三季度营收为31.9亿美元,基本符合预期 [1] - 第三季度毛利率降至33.2%,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3.6% [1]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为5.6%,低于预期的6.2% [1]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26美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0.22美元 [1] - 库存天数从第二季度末的166天改善至135天 [1]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环比增长3%至32.8亿美元,低于杰富瑞预测的6%和普遍预期的5% [1] - 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将提高180个基点至35%,其中包含290个基点的未充分利用费用 [1] 意法半导体2025年全年预期及战略重点 - 公司将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从之前的20亿至23亿美元下调至略低于20亿美元 [2][3]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净营收中值为117.5亿美元,略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17.9亿美元 [3] - 战略重点包括加速创新、执行全公司范围的计划以重塑制造布局和调整全球成本基础,该计划将按目标实现成本节约,并加强自由现金流的产生 [3] 各业务板块表现及市场动态 - 第三季度个人电子产品需求增强,尤其是苹果iPhone 17因其"半导体含量更高"带来积极影响 [2] - 汽车和工业业务表现符合预期 [2] - 模拟、电源和分立、MEMS和传感器销售额同比下降7% [2] - 功率和分立产品价格下降34%,主要由于"特斯拉需求低迷"和碳化硅活动放缓 [2] - 微控制器、数字集成电路和射频产品部门同比增长5%,得益于嵌入式处理9%的反弹以及亚洲和中国库存的改善 [2]
倒计时4天 | CPCA Show Plus 2025 展商名单、展馆布局图发布
半导体芯闻· 2025-10-24 18:34
大会基本信息 - 大会名称为“2025电子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国际电子电路(大湾区)展览会(CPCA Show Plus)”,主题为“创新驱动 芯耀未来” [23][26] - 举办时间为2025年10月28日至30日,地点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1] - 大会筹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通过近20场同期活动和超300家企业展示,为业界带来惊喜 [1] 参展商概况 - 参展企业数量超过300家,覆盖电子电路与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 [1] - 参展商包括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如深南电路、大族数控、天准科技、菲希尔测试仪器、嘉立创集团、兴森快捷、景旺电子、本川智能等 [3][6][7][8][9][10][11][12][13] - 特别设立了多个专题展区,包括深圳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展示区、重庆市新能源汽车芯片产业展区、汽车电子专区以及低空芯路·智飞应用展示区 [14] 同期活动与论坛安排 - 大会包含近20场同期活动,聚焦行业前沿技术与创新趋势 [1] - 主要论坛活动包括2025电子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式、2025中日秋季国际PCB技术/信息论坛(含多个分论坛)、AI驱动·智链未来产业创新论坛、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发展论坛等 [18][19][20][21] - 技术论坛主题涵盖AI与高压模块PCB/PCBA技术创新、高阶精细线路、电子电路可靠性提升、产学研成果转化等前沿领域 [19][21] 大会定位与行业影响 - 大会旨在打造面向中国及全球电子电路及半导体行业的技术驱动型盛会,集中展示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封装基板及陶瓷基板、电子电路供应链、智能制造等领域最新产品及科技成果 [25] - 通过“会+展+X”的创新模式,激活产业创新力,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发展,并为全球行业同仁打造便捷高效的高端交易平台 [25] - 展会拓展了产业边界,深度探索电子电路产业在新能源、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最新应用,助力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25]
台积电首度回应
半导体芯闻· 2025-10-24 18:34
台湾半导体产业海外布局动态 - 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正汇整会员赴美投资所需,并向美国政府反映以加速供应链落地,行政院已成立专责小组协助业者海外投资与布局[1] - 美国希望50%的芯片在美国国内生产,这要求台湾及其他芯片生产地区思考如何分配产能以满足美方需求[1] - 协会协助业者应对的挑战包括土地取得、法规简化及人员支持,并分享早期赴美公司的经验,目前业者面临土地取得与建厂周期较长的挑战[1] 美台芯片生产份额谈判 - 台湾首席谈判代表明确表示,台湾不会同意将其半导体产量的50%放在美国生产的五五分方案,此次谈判也未讨论此议题[3] - 美国商务部长曾提出华盛顿向台湾的方案是双方各占一半芯片生产份额,而目前绝大多数芯片在台湾生产[3] - 谈判背景是美国对台湾商品加征20%临时关税,并威胁对进口半导体征收可观关税,台湾对美出口中70%以上是信息与通信技术产品包括芯片[3][4] 行业外部环境与挑战 - 台湾正艰难争取与华盛顿敲定关税协议,加征关税引发岛内制造商担忧[3] - 由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需求激增,台湾对美贸易顺差加大,使其成为美国关税战的瞄准对象[3]
芯片行业,又一桩收购
半导体芯闻· 2025-10-24 18:34
收购事件概述 - Astera Labs宣布达成最终协议,收购aiXscale Photonics GmbH [1] - 收购旨在结合aiXscale的光纤芯片耦合技术与Astera Labs的连接和信号处理产品组合,开发光子扩展解决方案 [1] - 交易尚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 [1] 战略意义与行业背景 - 向AI基础设施2.0演进需要可扩展的连接解决方案,以满足严苛的速度、功耗和可靠性要求 [1] - 光纤连接对于支持包含数百个AI加速器的可扩展系统的海量带宽需求至关重要 [1] - 光子芯片是实现先进AI基础设施所需性能和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 [1] 管理层观点 - Astera Labs管理层认为,向AI基础设施2.0过渡需要专用的光学解决方案以应对未来扩展网络的复杂性和容量需求 [2] - 收购将带来关键人才和先进光子技术,结合公司在光纤交换机和信号调节方面的专业知识,以释放机架级AI部署潜力 [2] - aiXscale Photonics管理层表示,其光学I/O精密玻璃耦合器技术专门为解决高密度应用中光子集成电路和光纤之间有效耦合光的关键挑战而开发 [2] - 加入Astera Labs将有助于部署和扩展该技术,作为定义AI基础设施连接未来的综合光子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2]
为了HBM 4,SK海力士准备扫货
半导体芯闻· 2025-10-24 18:34
SK海力士HBM4投资与量产计划 - 公司计划明年投资用于HBM4全面量产的测试设备,并计划在年底前建立供应链,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开始设备安装[1] - 公司计划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推出HBM4的老化测试仪,以全面扩展HBM4的量产,该投资将用于在清州建设的全新M15X晶圆厂[1] - 相关设备的首批订单预计最早将于10月或11月完成,公司已委托一家重要合作伙伴开发新的老化测试仪以支持HBM4的顺利量产[1] HBM4产品技术规格 - HBM4是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将搭载于NVIDIA计划于明年发布的AI半导体Rubin[1] -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HBM4的数据交换输入/输出端子数量增加了一倍,带宽显著提升[1] - 公司已采用1b(第五代10纳米级)DRAM技术,并于上个月完成HBM4的量产[1] 设备供应链与合作伙伴 - 韩国主要后处理设备公司DI、YC、UniTest等为了确保进入SK海力士HBM4老化测试仪供应链,纷纷开展质量检测[2] - DI公司最近完成了与SK海力士的质量测试,预计将成为其合作伙伴中首批响应首批订单的公司,UniTest和YC预计最早将于年底完成供货[2] - 业界预计SK海力士明年将下达一笔规模较大的HBM4老化测试仪订单,总计约150至200台[2] 行业竞争与公司战略 - 公司正致力于提高HBM4的良率和生产率,因为预计内存制造商在HBM4领域为确保盈利而展开的竞争将会加剧[2] - 公司正在推行HBM老化测试仪的供应链多元化战略,结合M15X晶圆厂的扩建,预计明年将进行全面积极投资[2]
刚刚,沐曦过会
半导体芯闻· 2025-10-24 18:3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沐曦是一家专注于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公司 [3] - 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数几家系统掌握高性能GPU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研发、设计和量产技术的企业之一 [5] - 沐曦是国内高性能GPU产品的主要领军企业之一,致力于推动我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自主可控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全面覆盖人工智能计算、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三大领域,包括曦思N系列、曦云C系列和正在研发的曦彩G系列 [6] - 产品基于自主研发的GPU IP与统一架构,在通用性、单卡性能、集群性能及稳定性等方面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 [6] - 沐曦打造了自主开放且高度兼容国际主流GPU生态(CUDA)的软件生态体系,软硬件深度协同确保性能高效释放 [6] - 公司深度积累了GPU IP、GPU SoC、高速互连、GPU软件等核心技术,成功突破高性能GPU技术瓶颈 [5] 业务进展与市场表现 - 截至报告期末,沐曦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000颗 [7] - 公司产品已应用部署于10余个智算集群,算力网络覆盖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 [7] - 业务区域横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中国香港等地区,并逐渐向更多区域延伸 [7] 最新产品发布与行业影响 -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沐曦正式发布了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旗舰GPU曦云C600 [7] - 曦云C600基于沐曦自主知识产权核心GPU IP架构,构建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 [8] - 该芯片集成大容量存储与多精度混合算力,支持MetaXLink超节点扩展技术,并内置ECC/RAS多重安全防护模块 [8] - 曦云C600为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提供高可靠算力基座,满足下一代生成式AI的训练和推理需求 [8] 生态合作与行业应用 - 沐曦与整机服务器、操作系统、运维管理平台、主流AI框架、主流大模型等上下游生态广泛适配 [7] - 通过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的深度协同优化,为头部大模型分布式推理提供千卡高性能国产算力 [7] - 公司产品已率先布局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医疗健康、大文娱等行业应用场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