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芯闻
icon
搜索文档
关于H20芯片,商务部答记者问
半导体芯闻· 2025-07-18 19:07
中美芯片贸易动态 - 美方批准向中国销售英伟达H20芯片,并称此为中美经贸谈判的一部分 [1] - 华为等中国企业已具备生产等效芯片的能力,美方试图阻止中国实现国产替代 [1] - 中美双方在伦敦经贸会谈后保持密切沟通,确认框架细节并推进落实工作 [1] - 中方依法审批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于7月上旬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措施 [1] 中方立场与回应 - 中方敦促美方摒弃零和思维,继续取消不合理的对华经贸限制措施 [2] - 美方5月针对华为昇腾芯片发布出口管制指南,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公平竞争 [2] -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对中国芯片产品的无理管制,已严正阐明立场 [2] - 期待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磋商纠正错误做法 [2] 行业合作与供应链 - 中美合作共赢是正道,打压遏制没有出路 [2] - 双方应为企业互利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2] - 共同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至关重要 [2]
云巨头,大幅裁员
半导体芯闻· 2025-07-18 19:07
AWS裁员事件 - AWS证实正在进行裁员,称为"艰难的商业决定",但未透露具体受影响部门和人数 [1] - 裁员将影响至少数百个工作岗位,涉及AWS多个团队 [1][2] - 公司表示裁员是为优化资源并继续投资创新,承诺为受影响员工提供过渡支持 [1] AWS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AWS销售额达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 [2] - 当前年收入运行率为1170亿美元 [2] - 在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占据29%份额,领先微软(22%)和谷歌云(12%) [2] 员工反应与影响 - AWS高级营销主管Sarah Storelli证实部分同事被裁,强调受影响员工为行业顶尖人才 [2] - 多名AWS员工在LinkedIn发布被裁消息,包括营销职位 [2]
湾芯奖评选火热进行中,部分报名企业风采抢先看!(一)
半导体芯闻· 2025-07-18 19:07
湾芯奖评选活动概况 - 湾芯奖是中国半导体行业极具影响力的评选盛事 截至7月16日已吸引86家产业链企业报名参与[1] - 奖项聚焦半导体全产业链 旨在表彰企业在技术突破 产品创新 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卓越贡献[1] 参选企业核心技术及业务 - **爱发科中国集团**:以真空技术为核心 产品涵盖薄膜沉积 离子注入 刻蚀等高精度微加工设备 服务电子半导体 平板显示 锂电池等领域[3][6] - **芯鑫融资租赁**:国内唯一专注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等产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注册资本132 09亿元 2025年总资产突破680亿元 70%投向半导体领域[4][5] - **微导纳米(688147 SH)**:以原子层沉积(ALD)技术为核心 国内首家将量产型High-k ALD设备应用于集成电路前道生产线的厂商[8] - **乐孜芯创**:日本RORZE在华全资子公司 专注半导体晶圆传输设备制造 母公司拥有近40年晶圆传输机器人研发经验[9][10] - **安集科技**:高端半导体材料公司 聚焦化学机械抛光液 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等 实现全平台覆盖 国内市场主流供应商[11] - **SEMILAB**:全球领先检测设备供应商 产品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等领域 总部匈牙利 中美设研发中心[12] - **奕斯伟材料**:国内12英寸硅片领先提供商 出货量居国内第一 满产后月产能将超百万片[14] - **中船派瑞特气(688146)**:主营电子特种气体及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 现有85种产品 68种为电子特气 应用于集成电路 显示面板等行业[15][16] - **华封科技**:先进封装设备制造商 全球技术领先团队 分支机构覆盖新加坡 中国多地[17][18] - **埃芯半导体**:聚焦半导体量检测设备 前道量测产品已商用 服务一线晶圆厂 2025年将交付先进封装设备[19][20] - **沈阳科学仪器**:以真空技术为基础 面向半导体 LED等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商[21] - **烁科中科信**:国内唯一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全系列供应商 工艺覆盖28nm 批量应用于全球芯片制造企业[22] - **华特气体**:国内最大民营特种气体供应商之一 产品出口50多国[23][24] - **兴福电子(688545)**:专注电子化学品研发生产 获国家领导人多次考察 推动湿电子化学品国产替代[25][27] - **清溢微电子**:半导体掩膜版供应商 工艺节点覆盖1um至130nm 产品用于功率器件 射频芯片等领域[28] 行业生态展望 - 湾芯展2025以"芯启未来 智创生态"为主题 推动半导体产业协同发展[29]
三星,面临重大考验
半导体芯闻· 2025-07-18 19:07
三星电子领导层变动与经营影响 - 韩国最高法院宣判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在不正当合并和会计欺诈指控中无罪 结束其十年法律风险 公司控制塔运作有望恢复正常[1] - 过去十年间 因李在镕陷入法律困境 公司采取保守经营策略 权力下放至董事会 高层决策层维持守势[1] - 2016年李健熙会长涉案后 三星集团领导层长期真空 2017年未来战略室解散 导致集团整体陷入混乱[2] 组织结构与文化变化 - 未来战略室解散后 业务支援TF成为功能性替代组织 但导致决策流程官僚化 削弱全球竞争力[2] - 组织文化从职业经理人驱动转向被动执行模式 员工等待上级批准 抑制创新活力[2] - 保守经营模式下 公司更注重财务稳定而非新技术投资 技术型企业身份逐渐弱化[2] 技术竞争力衰退与业务挑战 - 存储器半导体领域被SK海力士和美光超越 在AI专用存储器HBM业务中遭遇亏损[2] - 晶圆代工业务自2010年代中期持续投资 但每季度亏损达数十万亿韩元[2] - 封闭的以内部研发为中心战略 未能适应AI时代需加强合作联盟的趋势[3] 未来战略方向与市场预期 - 市场关注公司可能重启大规模并购 2017年以9万亿韩元收购哈曼后并购活动锐减 近期仅进行小规模补充性收购[3] - 需通过并购强化半导体基础技术 尤其应对当前半导体业务危机[3] - 需根本性体制改革 恢复企业家精神与业绩考核文化 赋予业务部门自主权[3]
英特尔,裁员超5000人
半导体芯闻· 2025-07-18 19:07
英特尔大规模裁员计划 - 公司在四个州裁员超过5000人,主要分布在加州(1935人)和俄勒冈州(2392人),亚利桑那州(696人)和德克萨斯州也有涉及 [1] - 加州圣克拉拉和福尔瑟姆的裁员人数较最初预期增加一倍,分别于7月15日和7月11日开始执行 [1] - 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的裁员规模扩大至原计划三倍,该区域是公司研发业务核心区域 [1][2] 裁员具体分布 - 加州受影响员工占比最高(约855人集中在圣克拉拉和福尔瑟姆),俄勒冈州四个园区裁员529人 [2] - 亚利桑那州钱德勒裁员172人,德克萨斯州奥斯汀裁员110人 [2] - 以色列Kiryat Gat园区已启动数百人裁员,该站点原有约4000名员工 [2] 战略转型背景 - 2024年公司净亏损达188亿美元,主要由于向更小尺寸芯片转型受阻,落后于AMD和英伟达 [3] - 新任CEO陈立武强调需改变"速度慢、结构复杂、官僚化"现状,计划缩减团队层级提升效率 [3] - 重点调整方向包括聚焦AI战略、优化代工客户关系,转型将导致持续数月的组织精简 [3] 业务调整细节 - 客户端计算集团内的汽车业务将被逐步关闭 [2] - 公司定位转向"更精简、更快速"的工程导向模式,旨在强化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1] - 完整转型方案或于7月24日投资者会议披露 [3]
机构警告:HBM明年或将大降价
半导体芯闻· 2025-07-18 19:07
HBM市场供需与价格趋势 - 英伟达及Meta、谷歌等云计算巨头加大AI投入推动HBM需求增长,但分析师警告2026年可能出现价格两位数下跌[1] - 竞争加剧和供应过剩可能导致HBM价格在2026年首次下跌,对SK海力士构成挑战[1] - HBM芯片供应量大幅增加预计将超过需求量,可能推低全年平均销售价格(ASP)[1] - HBM市场预计2026年出现疲软,导致行业定价压力加剧[1] - TrendForce预计HBM整体平均价格仍将呈上升趋势,因HBM4认证和下一代产品发布[2] HBM市场规模预测 - 高盛将2025年HBM总目标市场(TAM)预测小幅上调1%至360亿美元[2] - 高盛将2026年HBM总目标市场预测下调13%至450亿美元(原为510亿美元)[2] - HBM增长预计大幅放缓,目前预计同比增长25%(此前为45%)[2] SK海力士面临的竞争压力 - NVIDIA下一代GPU Rubin不会提升HBM容量,两款GPU都将采用288GB容量,意味着GPU驱动的HBM需求增长有限[3] - 下一代HBM4在2025年上市时,SK海力士市场份额可能会萎缩[3] - 三星HBM出货量可能以每年20%速度增长,直接给SK海力士利润率带来压力[3] - 中国新兴存储器公司技术仅落后3至4年,计划2026年底前量产HBM3,可能削弱SK海力士在中国市场的地位[4]
恩智浦:为何中国智驾是关键?
半导体芯闻· 2025-07-18 19:07
汽车半导体行业趋势 - 汽车产业成为半导体市场最活跃的细分领域,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推动行业变革,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创新的风向标[1] - 中国汽车市场以超过10%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50%,新平台开发周期缩短至一年[4] - 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全球70%销量和76%电池生产份额,机器人领域56%的全球最大企业位于中国[3] 恩智浦的中国战略 - 中国占恩智浦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公司成立中国事业部整合销售、研发、运营等职能,以中国速度响应客户需求[3][22][23] - 公司在中国拥有6000名员工(1600名工程师)、6个研发中心和14个办公地点,天津封测工厂为全球最大后端封测设施[22] - 本地团队已定义开发超200款产品,与台积电、中芯国际合作保障供应链,并通过ECEC中心支持客户生产线质量提升[23] 软件定义汽车技术布局 - CoreRide平台以硬件+软件+生态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涵盖处理器、MCU、电源管理及车载网络,集成操作系统和OTA机制[5][6] - 传统汽车功能更新需涉及50个软件模块和10个TCU,CoreRide通过集中式计算平台将开发周期大幅缩短[7] - S32K5微控制器采用16nm FinFET制程并集成MRAM,支持快速OTA和软件迭代,计划2025年Q3提供样品[16] 核心技术创新 - UWB技术实现手机数字钥匙功能,通过软件升级可扩展雷达功能(如儿童检测、自动充电),无需额外硬件[9] - 4D成像雷达处理器S32R47性能翻倍,天线数量提升3倍,功耗降低2.5倍,尺寸缩小38%,支持L2+至L4自动驾驶[10][11] - 电池管理系统向智能边缘(seBMS)演进,BMx7318/7518系列支持18通道配置和125℃高温环境,功耗仅5μA[18] 生态合作与市场落地 - 与地平线合作构建ADAS数据平台,结合处理器、网联及电源管理解决方案提升决策安全性和驱动稳定性[17] - 与吉利、长城、深蓝、零跑等车企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或续签合作,强化本地生态伙伴关系[23] - 定位为汽车智能化基础设施提供者,通过软硬件协同助力主机厂实现传统到未来的技术跨越[26]
三星美国晶圆厂,好起来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7-17 18:32
三星泰勒工厂进展 - 公司近期将精通硅片制造各领域的人员调往德克萨斯州泰勒工厂,以加速工厂竣工并准备全面生产[1][2] - 泰勒工厂当前投资额达170亿美元,计划2026年竣工,目标在第一季度启动2纳米GAA晶圆的大规模生产[2] 技术研发与生产规划 - 派往泰勒工厂的人员包括全球基础设施总部专家及负责3纳米以下工艺的团队,将根据客户规格进行美国工厂的设置和良率验证[2] - 2纳米GAA工艺原型量产已启动,Exynos 2600当前良率预估为30%,公司目标在年底前将良率提升至70%[3] - 第二代2纳米GAA工艺基本设计已完成,预计两年内推出第三代2纳米GAA节点(SF2P+),若良率达标将与台积电形成直接竞争[3] 市场与战略动向 - 人员调动暗示可能有美国公司计划提供利润丰厚的芯片订单,推动工厂加速投产[2]
打造完整IP组合,安谋科技赋能AI“芯“时代
半导体芯闻· 2025-07-17 18:32
行业趋势与AI发展 - AI浪潮推动全球科技行业聚焦算力需求,算力成为AI产业演进的核心生产力[2] - AI技术重构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驱动家庭、城市和工业变革[4] - 智能计算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云端算力需求激增,AI计算向终端设备迁移(如AI PC、AI手机、智能汽车等)[5] Arm技术生态与市场表现 - Arm架构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3100亿颗,覆盖全球70%人口,拥有2200万开发者生态[7] - Arm技术在智能手机市场领先,服务器和PC市场份额逐年增长,预计2025年头部云服务商50%算力基于Arm架构[7] - Arm Neoverse™平台加速云计算/数据中心芯片革新,终端CSS平台提升消费电子性能与能效[8] - Arm Kleidi软件库优化CPU平台AI推理能力,支持大模型从云到端落地[8] 安谋科技自研业务进展 - 自研产品矩阵覆盖AI、CPU、信息安全及多媒体处理,包括"周易"NPU、"星辰"CPU等,客户超230家[10] - 自研IP相关专利超200项,本土客户芯片出货量达9.5亿颗[10] - 新一代"周易"NPU将发布,支持CNN/Transformer架构,适配主流大模型,提升端侧AI场景应用[11] 公司战略定位 - 安谋科技作为Arm生态与中国市场的桥梁,引入全球技术助力本土芯片企业开发国际竞争力产品[7] - 公司强调基于全球标准与本土创新,构建IP产品组合和系统级服务能力,赋能AI芯片时代[11]
EUV光刻,美国实力不容小觑
半导体芯闻· 2025-07-17 18:32
EUV光刻技术全球竞争格局 - ASML是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 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1] - 美国通过Cymer公司提供EUV关键光源技术 并在CHIPS for America计划下投资100亿美元建立High NA EUV研发中心[2][3] - 纽约州政府投资10亿美元扩建奥尔巴尼纳米技术中心 购买ASML的EXE:5200设备并建造5万平方英尺洁净室[5] 美国EUV加速器项目 - 项目将提供标准NA EUV工具 预计2026年实现High NA EUV系统[6] - 建立行业-学术-政府合作平台 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6] - 目标是通过开放研发环境缩短原型开发周期 降低50%以上成本[7] EUV替代技术探索 - 美国xLight公司开发自由电子激光器(FEL)技术 声称可提升光源功率至2kW 比现有LPP技术节能70%[8][9] - Inversion Semiconductor研发桌面级粒子加速器 可将设备体积缩小1000倍 晶体管密度提升100%[11][12] - 挪威Lace Lithography开发原子光刻技术 声称分辨率比EUV提升15年水平 获欧盟336万欧元资助[15] 日欧技术路线 - 日本KEK研发自由电子激光系统 电光转换效率比传统EUV高10-100倍[16][18] - 欧洲FabouLACE项目开发亚稳态原子光刻技术 目标实现2nm工艺 预算365万欧元[15] - 各技术路线均聚焦提升光刻分辨率 降低能耗 预计2031年前实现商业化[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