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闻

搜索文档
事关氮化镓,三大灵魂拷问
半导体芯闻· 2025-07-15 18:04
氮化镓行业发展趋势 - 氮化镓(GaN)正在数据中心和汽车领域获得重要应用,NVIDIA推动800V HVDC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过渡,预计从2027年开始支持1MW及以上IT机架,GaN将扮演关键角色 [1] - Yole Group预测功率GaN器件市场将在2023-2029年间增长十倍,市场规模超过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1% [1] - 汽车厂商开始引入GaN技术,看重其更高开关频率、功率密度和低导通电阻带来的能量损耗降低优势 [1] GaN代工模式争议 - 台积电将于2027年7月底停止GaN代工生产,主要因低毛利前景不被看好 [6] - 行业分析认为GaN代工在6英寸上性价比低,产能小难以实现技术迭代,8英寸才是可行方向 [6] - 英诺赛科CEO指出IDM模式更适合GaN生产,因其需与设计、应用深度协同 [7] - 英诺赛科2024年GaN器件出货量达6.6亿颗,呈几何级数增长,8英寸月产能1.3万片,良率超95% [7][12] 12英寸GaN发展前景 - 12英寸GaN晶圆可带来明显价格优势,英飞凌预计300mm晶圆芯片产量比200mm提高2.3倍 [10] - 英飞凌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提供首批12英寸GaN样品 [10] - 8英寸是GaN生产分水岭,从6英寸到8英寸制造难度指数级增长,12英寸挑战更大 [11] - 英诺赛科计划将8英寸月产能从1.3万片提升至2万片,中长期目标7万片/月 [12] GaN在消费电子外的新机会 - 汽车领域:GaN可用于电池测试系统,宁德时代已采用并实现高效测试和能源节省 [15] - 数据中心:NVIDIA 800V HVDC推动GaN进入服务器电源和GPU供电市场 [17] - 人形机器人:英诺赛科已提供150V/100V全系列GaN产品,100W关节电机驱动产品量产 [17] - 分布式电网:未来汽车电池可作为储能系统,GaN在充放电环节具优势 [16] 行业合作与供应链布局 - 英诺赛科与ST达成氮化镓技术开发与制造协议,将共享制造产能 [18] - ST对英诺赛科进行基石投资锁仓,验证其技术实力 [18] - 英诺赛科开展晶圆合作业务,为南芯、杰华特等客户提供标准化GaN晶圆 [17]
半导体的新瓶颈:铜!
半导体芯闻· 2025-07-15 18:04
半导体行业铜供应风险 - 全球三分之一的半导体供应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主要驱动因素为水资源短缺导致的铜矿开采受阻 [1] - 铜是半导体生产的关键材料 尤其用于芯片内部精细布线结构 生产每吨铜需消耗超过800万加仑淡水 矿山日均需水量达26,400加仑 [3] 铜矿资源地理分布与气候威胁 - 当前受威胁的铜供应全部来自智利 该国铜矿集中在阿塔卡马沙漠地区 受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影响导致供水极不稳定 [3] - 到2035年 中国、美国、秘鲁等10个铜生产国可能面临气候风险 最悲观情景下2050年仅剩巴布亚新几内亚等3国能稳定供应 [4] - 依赖受威胁铜矿的半导体生产份额可能从2035年32%升至2050年58% 替代材料如石墨烯或银目前不具备经济可行性 [4] 行业应对措施 - 铜矿可通过海水淡化(智利2020年海水使用率达22%)、尾矿干化、循环水技术(部分矿山循环率超70%)降低淡水依赖 [5] - 半导体制造商需提升材料效率 增加再生铜使用 推动供应链地域多元化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5]
靠着HBM挣大钱的设备巨头
半导体芯闻· 2025-07-15 18:04
DISCO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一财季非合并出货金额达930亿日元,同比增长8.5%,创历史新高[1] - 单季出货金额环比增长21.5%,超越2024年度第三季度的908亿日元[1] - 精密加工设备出货增长主要源于生成式AI需求高涨[2] - 2025财年第一财季合并营收从750亿日元上修至899.14亿日元,年增9%[5] - 合并营益从238亿日元上修至344.8亿日元,年增3%[5] - 合并纯益从167亿日元上修至237.67亿日元,年增0.2%[5] HBM技术影响 - HBM凭借高带宽、低功耗特性成为生成式AI核心组件[3] - HBM产能扩充与技术迭代拉动半导体设备巨头营收增速[3] - HBM4预计最早2025年由三星电子采用混合键合技术[22] - 混合键合技术通过铜对铜连接提高信号传输速率,降低DRAM层间距[22] - 全球TCB设备市场预计从2024年4.6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15亿美元以上[33] DISCO技术优势 - 在晶圆减薄、切割和研磨市场占据20%份额[5] - DBG和SDBG技术解决裸片制造高精度要求[9] - W2W和D2W键合技术实现更高密度集成和更低能耗[12] - 低损伤隐形切割技术解决低介电常数材料加工难题[12] - 全流程支持涵盖前端晶圆处理到后端封装多个环节[13] Besi发展机遇 - 收到两家存储芯片厂商HBM4混合键合订单[23] - 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量1.319亿欧元,环比增长8.2%[23] - 混合键合订单总额超100个系统[25] - 应用材料收购Besi 9%股份,成为最大股东[25] - 混合键合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5%[27] 韩美半导体市场地位 - 2024年销售额5589亿韩元,营业利润2554亿韩元[34] - 销售额同比增长252%,营业利润增长639%[34] - 从美光获得约50台TCB键合机订单[36] - 推出专为HBM4开发的"TC Bonder 4"设备[38] - 预计2027年SK海力士订单占比将从74%降至40%[37] 韩国设备厂商崛起 - Techwing的HBM测试设备"Cube Prober"成为业界焦点[43] - Zeus公司2024年营收4908亿韩元,营业利润492亿韩元[44] - DIT激光退火设备占营收59%[44] - Oros Technology打入日本铠侠供应链[45] - 韩国半导体设备市场销售额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8%至76.9亿美元[58] ASMPT技术突破 - 向SK海力士交付用于12层HBM3E的量产设备[46] - TCB设备在16层HBM3E工艺模拟中表现出色[46] - 分拆品牌"奥芯明"实现热键合设备国产化,成本竞争力提升30%[47] - 全球TCB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0亿美元[51] - 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3.354.4亿港元,同比增长4.8%[49] 库力索法技术布局 - TCB设备TAM约3亿美金,增长率20%-25%[52] - 推出第三代TCB设备APTURA,支持无助焊剂TCB及铜对铜键合[53] - Fluxless TCB技术获CE、CEMI S2认证,已有两家客户用于量产[53]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1.62亿美元,同比下降5.9%[55]
英特尔2nm芯片,交给台积电代工
半导体芯闻· 2025-07-15 18:04
台积电2纳米制程进展 - 台积电2纳米制程再添大客户英特尔 英特尔2026年重磅级桌上型电脑处理器Nova Lake-S委托台积电代工 现正进入2纳米制程设计定案阶段 预计2026年第3季问世 [1] - 台积电2纳米将于下半年开始量产 包括苹果、英伟达、超微、高通、联发科等都将采用 英特尔也加入卡位产能 挹注台积电先进制程接单热转 [2] - 英特尔Nova Lake-S处理器已在台积电完成设计定案 最新消息传出 Nova Lake-S处理器当中至少一个晶圆块采台积电2纳米制程制造 具备生产灵活弹性 防止因英特尔制造限制出现晶圆延迟或短缺 [2] 英特尔与台积电合作关系 - 英特尔与台积电是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英特尔先前已将旗下Lunar Lake与Arrow Lake处理器的运算晶圆块交给台积电以3纳米制程生产 如今双方合作关系延伸至2纳米 Nova Lake-S将是英特尔第一批采用台积电2纳米制程生产的处理器 [2] Nova Lake-S处理器规格 - Nova Lake将会有多个版本 涵盖桌机与笔电应用不同等级的处理器 其中Nova Lake-S为桌上型电脑处理器 推估最高阶产品将会有52个核心 包括16个效能核心、32个效率核心以及四个低功耗效率核心 [3] - Nova Lake整合先进的记忆体控制器 支援高达每秒8,800MT的速度 GPU功能将由Xe3的Celestial架构负责 Xe4的Druid架构负责媒体解码和显示 [3] 台积电股价表现 - 台积电股价跌5元 收1,095元 周一ADR早盘跌约0.8% 英特尔周一早盘则跌约1.5% [2]
他们,押注光学AI芯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7-15 18:04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现状 - 当前领先的GPU难以应对日益庞大的AI模型带来的功耗和散热需求 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领域面临严峻的能源和散热限制 [1] -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可能从晶体管尺寸缩小转向晶体管数量减少 光子芯片被视为潜在解决方案 [1] Arago公司光子处理器技术 - 公司开发代号为JEF的混合光电处理器 利用光子而非电子处理AI工作负载 核心采用专有光子电路替代传统高耗电晶体管 [4] - 早期测试显示该芯片能耗比顶级GPU低十倍 同时保持吞吐量和兼容性 特别擅长矩阵运算和数据移动 [4] - 处理器设计兼容PyTorch和TensorFlow等主流AI框架 采用标准半导体工艺制造 无需特殊产线 [4] - 配套开发Carlota软件栈 抽象光子计算复杂性 提供可编程接口 可直接接入现有AI工作流程 [4] 公司团队与融资情况 - 创始团队汇聚光子学 芯片设计 机器学习和软件工程领域专家 包括CEO Nicolas Muller CTO Eliott Sarrey和CSO Ambroise Müller [5] - 顾问团队包括前英伟达研究员 英特尔首席GPU架构师Pierre Boudier 获得Bertrand Serlet等知名天使投资人支持 [6] - 完成2600万美元超额认购种子轮融资 由Earlybird Protagonist和Visionaries Tomorrow共同领投 [2][6] 商业化进展与行业影响 - 计划近期完成硅光子集成 推进工程样品阶段 团队将扩展至法国 以色列和北美地区 [7] - 目标应用领域包括AI推理 边缘计算和低功耗数据中心 已开始建立商业合作伙伴关系 [7] - 技术成功可能显著降低AI能源消耗 重塑后摩尔定律时代的计算系统架构 [7]
英伟达: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
半导体芯闻· 2025-07-15 18:04
英伟达H20 GPU重新销售申请 - 英伟达正在提交重新销售NVIDIA H20 GPU的申请,美国政府已保证将授予许可证,并希望尽快启动交付 [1] - 公司计划推出一款全新且完全兼容的NVIDIA RTX PRO GPU,专为智能工厂和物流的数字孪生AI设计 [1] - 中国企业如字节跳动和腾讯已争相订购这些芯片,需提交美国政府审批 [1] 英伟达市场表现与估值 - 英伟达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5%,竞争对手AMD股价上涨3%以上 [1] - 公司市值从两年前的5000亿美元飙升至4万亿美元,过去五年股价上涨1500% [3][5] - 截至1月26日的财年,中国市场贡献170亿美元收入,占总销售额的13% [6] 出口限制与财务影响 - 美国4月实施的出口限制禁止英伟达在中国销售H20芯片,公司随后推出符合中国市场监管规则的新机型 [1][5] - H20禁令导致英伟达注销55亿美元库存,并放弃150亿美元销售额 [5] - 新许可证可能带来150亿至20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取决于审批和交付速度 [5] 行业与政策动态 - 外交部回应科技经贸问题政治化,反对恶意封锁和打压,强调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 [2] - 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称其规模庞大、充满活力且创新性强 [1]
LG杀入混合键合设备赛道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LG电子进军半导体设备市场 - LG电子正研发用于高带宽存储器(HBM)的混合键合机 正式进军半导体设备市场[1] - 该举措与LG集团会长具光模对AI业务的关注高度契合 也与公司近期B2B业务扩张战略一致[1] - 公司计划与三星电子 韩华半导体等已进入HBM制造设备市场的企业展开技术竞争[1] - LG电子生产工程研究院已启动混合键合机研发 目标2028年实现量产[1] - 研究院将扩大半导体封装技术团队 招募高端人才 并与学术界开展合作[1] 混合键合机技术特点 - 混合键合机是用于连接多个半导体芯片的关键设备 技术不同于现有热压键合机[2] - 该技术无需使用"凸块"作为中间端子 可直接堆叠芯片 具有更薄组合和更低发热优势[2] - 目前技术已应用于NAND闪存和系统半导体领域 但尚未实现HBM商业化[2] - LG电子认为该技术成功开发将快速扩大销售额 确立其在半导体设备市场地位[2] 市场机会与竞争格局 - 半导体混合键合机领域领先企业包括荷兰Besi和美国应用材料公司[3] - 三星电子计划年内开始使用混合键合机生产第六代HBM(HBM4)[3] - SK海力士可能将该技术应用于第七代产品(HBM4E)[3] - 三星电子通过子公司SEMES开发HBM生产线用混合键合机[3] - 韩华半导体已向SK海力士供应TC键合机 正投资混合键合机早期商业化[3] LG电子B2B业务表现 - LG电子B2B业务(含汽车零部件和暖通空调系统)今年销售额预计超20万亿韩元[2] - B2B业务规模已与主力消费家电业务相当[2] - 混合键合机成功开发有望赢得SK海力士 美光科技和三星电子等客户[2]
英特尔2nm芯片,已经投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英特尔Nova Lake-S CPU投片台积电2纳米制程 - 英特尔Nova Lake-S CPU已投片台积电2纳米制程,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上市 [1] - 公司采用台积电N2节点制程与英特尔Intel 18A制程双轨策略,提升生产灵活性 [1] - 双轨策略可避免因英特尔自身制造限制导致的延迟或短缺问题 [1] Nova Lake-S处理器技术规格 - 处理器采用52核心架构,包括16个高效能核心、32个效率核心和4个极低功耗核心 [1] - 整合先进记忆体控制器,支援高达8,800 MT/s的速度 [1] - 图形功能由Xe3「Celestial」处理,Xe4「Druid」负责媒体解码与显示任务 [1] 相关行业动态 - 推荐阅读内容涉及半导体行业投资、芯片巨头市值波动及HBM技术 [2] - RISC-V技术前景及全球芯片公司市值排名被提及 [3]
韩国芯片出口,创下历史新高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印度ICT出口表现 - 上半年印度ICT出口额达1151.6亿美元 同比增长5.8% 创历史第二高 贸易顺差442.4亿美元 [1] - 6月单月出口额220.3亿美元 同比增长4.7% 贸易顺差96.2亿美元 [1] - 半导体出口增长是主要驱动力 上半年半导体出口额733.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4% 创历史新高 [1] 细分产品表现 - 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出口额66.4亿美元 同比增长10.8% 受AI服务器扩张带动SSD需求增长 [2] - 显示器出口额12.9亿美元 同比下降33.7% 因OLED需求受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影响 [3] - 手机出口额7.9亿美元 同比下降6.2% 主因半导体和传感模块等零部件出口减少 [3] 区域市场表现 - 对美国ICT出口额144.2亿美元 同比增长14.5% 半导体和手机出口增长带动连续20个月正增长 [4] - 对中国台湾出口36.1亿美元 同比增长54.6% 对日本出口4亿美元 同比增长20.6% 均受半导体和计算机设备推动 [4] - 对中国(含香港)出口78.9亿美元 同比下降9.4% 计算机设备增长16.9%但被半导体/显示器/手机拖累 [4] - 对欧盟出口9.3亿美元 同比下降5.3% 对印度出口4.2亿美元 同比下降6.3% [5] 增长驱动因素 - AI数据中心需求增长带动高附加值内存(DDR5/HBM)需求 叠加DRAM/NAND价格反弹 [1] - 关键产品零关税政策实施持续利好ICT出口 [1]
晶圆代工厂,申请破产
半导体芯闻· 2025-07-14 18:48
JS Foundry破产事件 - 模拟和功率半导体代工厂商JS Foundry于2025年7月14日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 负债总额达161亿日元 [1]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由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伊藤忠商事投资基金Mercuria Investment及Sangyo Sosei Advisory共同出资 定位为"日本第一家独立代工企业" [1] - 核心目标为强化日本模拟/功率半导体供应链 支持国内研发机构 曾获政府及新泻县补贴支持 [1] 公司经营状况 - 通过收购安森美半导体子公司新潟工厂开展代工业务 2023财年销售额31.4亿日元 亏损13.72亿日元 [2] - 2024年10月启动SiC晶圆业务合作 此前因海外资本合作谈判失败被迫转型 [2] 业务布局与战略 - 主要资产为新潟县小千谷市半导体工厂 原属安森美半导体子公司 [2] - 业务重心为模拟和功率半导体代工 后期拓展至SiC晶圆领域 [2] 行业背景 - 成立时获政府资金支持 反映日本强化本土半导体供应链的战略意图 [1] - 破产案例凸显独立半导体代工模式在日本市场的运营挑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