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经中文网
icon
搜索文档
本田日产共研汽车操作系统,抗衡中美车企
日经中文网· 2025-07-15 11:00
新一代汽车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 新一代汽车领域通过软件更新实现性能扩展及功能升级将成为竞争关键[1] - 特斯拉搭载自主操作系统 华为等中国企业引领软件革新[1][2] - 本田与日产就车辆操作系统共通化展开协商 最早2020年代后半期搭载新款车[1] 本田与日产合作细节 - 双方自2024年8月起共同开展软件技术基础研究 将根据效果决定量产开发[1] - 计划2026年分别推出搭载自主操作系统的车辆 新一代汽车将采用共同开发系统[2] - 考虑实现高性能半导体 电机等驱动电子设备控制零部件的共通化以降低成本[2] 软件定义汽车(SDV)发展趋势 - SDV可通过互联网更新软件提升性能及扩展功能 操作系统与低成本生产技术决定竞争力[1] - 自动驾驶及车内空间体验功能是竞争核心 数据收集能力直接影响竞争力[2] - 操作系统开发费用高达数万亿日元 联合开发可减少巨额投资[2] 行业技术动态 - 特斯拉自主研发操作系统 40%召回问题可通过软件更新解决[2] - 本田开发"ASIMO"系统 日产推进自主系统 计划打造类似iOS/安卓的易用平台[2] - 一体化压铸(Gigacast)等低成本生产技术成为竞争要素[1] 商业模式转型 - 汽车商业模式可能从一次性销售转向持续收费模式[1] - 使用第三方操作系统可能导致数据使用权受限 促使车企自主开发[2]
美国防部将成美稀土企业MP材料的最大股东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4:28
公司战略合作与股权变动 - MP材料公司宣布与美国国防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美国国防部以4亿美元收购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 并以4亿美元购买10年内按固定价格转换的权利 行使权利后将持有公司15%股份 成为最大股东 [1] - 美国国防部此次投资旨在推进F35战斗机等军需品的稀土自给自足 以增强国家安全 [1]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将在美国政府支援下投资数十亿美元 在美国建立第二个稀土磁铁生产设施 计划2028年开始建设 最终年产能达1万吨 [1] - 新设施将生产F35战斗机、无人机、潜艇等军事武器系统所需的稀土磁铁 美国国防部承诺在新工厂建成后10年内100%采购其产品 [2] - 摩根大通和高盛将提供10亿美元资金支援 公司还将通过政府支援提升现有加利福尼亚州矿山及冶炼设施的生产能力 [2] 行业背景与政府支持 - 美国国防部在中国掌握稀土资源的背景下 积极推动关键军事供应链本土化 MP材料公司作为美国国内稀土资源及磁铁生产商成为战略核心 [1][2]
日本半导体企业JS Foundry申请破产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4:28
公司情况 - JS Foundry于2022年12月由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旗下Mercuria Investment和产业创成咨询公司出资成立 员工约550人 其中200人外派至其他公司 [1] - 公司从安森美手中取得新潟工厂 该工厂1984年由新潟三洋电子建设 2011年出售给安森美 [2] - 2024年5月停止为安森美代工 2024财年营业收入从成立时的100亿日元骤降至26亿日元 [2] - 2024年7月14日申请破产 负债总额达161亿日元 [1] 行业动态 - 功率半导体行业自2023年下半年起行情恶化 主要因纯电动汽车需求增长低于预期 [2] - 中国企业崛起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JS Foundry新客户开发停滞 [1][2] - 美国Wolfspeed于6月申请破产保护 关联企业瑞萨电子将损失2500亿日元 [2] - 罗姆因功率半导体投资受挫 2024财年将出现11年来首次最终亏损 [2] 战略布局 - 日本政府原计划为JS Foundry设备投资提供数十亿日元补贴 [1] - 公司曾计划2025年进军碳化硅功率半导体领域 但与海外企业资本合作谈判破裂 [2]
金融危机新火种:98万亿美元隐性债务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4:28
隐性债务规模与增长 - 隐性债务主要指通过外汇掉期筹集的美元 不记入资产负债表且信息披露不充分 [1] - 全球隐性债务余额从2008年底41万亿美元增至2023年底91万亿美元 2024年底进一步膨胀至98万亿美元 [1][2] - 截至2023年底 总部设在美国以外的银行持有41万亿美元隐性债务 占总额近一半 [2] 外汇掉期的特点与参与者 - 外汇掉期是以本国货币交换美元融资的短期金融衍生品 期限通常不足1年 需到期以美元偿还 [1] - 非银行机构(如投资基金)是外汇掉期最大使用者 相比银行监管更宽松且信息披露不足 [2] 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 - 日本三大银行外币存贷比超标:三菱UFJ金融集团109%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131% 瑞穗金融集团127% 均处于超贷状态 [3] - 日本三大银行通过长期掉期或发债弥补美元缺口:三菱UFJ筹资820亿美元 三井住友1460亿美元 瑞穗937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底) [3] - 冲击事件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高价筹集美元或抛售美元资产 引发流动性危机与财务状况恶化 [1][3] 监管与市场应对挑战 - 缺乏外汇掉期统计数据 难以预测特定国家/地区的美元短缺程度 央行可能被迫在不透明环境下出台应对政策 [3] - 2020年新冠疫情曾引发美元短缺 美联储通过日银/欧央行扩大美元供应 但未来紧急供应能力存疑 [4]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 中东紧张局势若导致霍尔木兹海峡封锁 可能引发原油价格长期高涨 进而恶化全球经济并触发信用收缩 [5] - 特朗普政府可能要求各国分担美元供给成本 增加美联储在危机中向主要央行供应美元的不确定性 [4]
日本摸索对美关税谈判如何破局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1:12
在日本自民党"关于美国关税措施的综合对策总部"会议上,日本经济财政相赤泽汇报了与美国关税谈判的情况(7月9日,日本自 民党总部) 日美关税谈判在汽车方面仍存在明显分歧。日本政府内部已经有声音认为"(让美方)撤销关 税存在困难"。因此,作为破局的方案,日方提出的是根据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度下调税率的方 案。不过,日本需要的可能是打出能缩小美国贸易逆差的新牌…… 日美关税谈判中,双方围绕作为两国基础产业的汽车仍存在明显分歧。日本提出了根据在美 国的生产和就业等贡献度下调税率的方案。一方面,优先考虑削减贸易逆差的美国总统特朗 普多次对日本进口美国车的数量少表示不满,双方立场存在差异。日本方面将以对等关税加 征宽限期的8月1日为节点,探索妥协的可能性。 7月7日,特朗普向日本发出通知,称自8月1日起征收25%的对等关税。这比4月公布的24% 进一步提高了1%。自4月3日起,汽车已经被另行加征25%的关税,加上原来的2.5%,总税 率达到27.5%。 汽车是日本的基础产业,占国内就业人口的约1成。日本在汽车方面难以接受高关税。在特朗 普第一任期内,日本通过降低进口美国牛肉等的关税,达成了贸易协议,避免了美国对日本 车加征关 ...
日产或在美国为本田生产汽车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1:12
合作背景与动机 - 日产与本田正讨论利用日产在美国开工率下降的工厂为本田生产大型车,以规避25%汽车关税的影响[1] - 日美两国政府在汽车关税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日本车企增加在美产量可能成为谈判筹码[1][3] - 本田2025财年营业利润预计下滑6500亿日元,日产最多下滑4500亿日元,主因美国汽车关税[2] - 日产在美国销售的车辆中47%为进口,本田为32%,本地生产对规避关税至关重要[2] 合作具体内容 - 日产计划在密西西比州坎顿工厂为本田生产皮卡,产品将挂本田品牌在美国销售[1] - 坎顿工厂2024年开工率仅57%,远低于80%的盈亏平衡点,合作有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3] - 本田在美国虽有5家工厂,但新车型本地生产周期长,与日产合作可快速增加美国产汽车[2] 行业环境与挑战 - 皮卡占美国新车销量20%,本田希望通过合作开拓追求高性能皮卡的消费者市场[2] - 中国企业崛起和汽车关税导致日本车企经营环境日益严峻[1] - 特朗普政府8月1日起将对日本等国征收与4月同等的汽车关税[3] 公司关系演变 - 两家公司曾就组建全球第三大汽车联盟进行磋商,但因条件未达成而谈判破裂[1] - 本田对日产未制定大规模裁员方案不满,提出将日产变为子公司的方案[3] - 2024年4月日产更换管理层后,双方高管开始定期磋商,但否认立即重启合并谈判[4]
日本制铁CEO:不认为中国是第1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1:12
全球钢铁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钢铁产量占据绝对优势但被质疑为多个国企捆绑而非真正第一 利润仅为日本制铁几分之一 产品价格体系混乱 [1][6] - 中国正通过低价出口扩大海外存在感 重点目标市场为印度 泰国等需求增长地区 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已基本被中国企业控制 [6][7] - 行业面临中国低价攻势冲击 部分企业可能破产 有实力公司可通过并购获得机会 [9] 日本制铁战略布局 - 完成对美国钢铁100%收购 通过派遣40名技术人员提升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解决可变成本高问题 [1][4] - 未来10年目标粗钢产量1亿吨 重点布局美国 欧洲 印度 泰国四大市场 同时维持日本本土技术开发能力 [8] - 坚持进攻型经营策略 将继续寻求并购机会 目标为需求增长且需要高端技术的市场 [1][9] 美国钢铁业务重组 - 美国钢铁开工率仅70% 主因生产方法落后 设备老化及物流不完善 日本制铁已介入技术改良 [4] - 美国市场对高端产品需求明确 如AI半导体用大型变压器电磁钢板 EV电机铁芯材料等 日本制铁可填补技术空白 [5] - 收购获特朗普最终支持 因关税政策无法单独重建美国钢铁行业 当地工会及政府态度转变源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1][2] 经营改革方向 - 改革分两阶段:短期恢复收益稳定团队 长期建立持续增长机制 需改变员工观念和企业文化 [3] - 技术团队需突破本土局限 通过海外验证保持世界第一竞争力 海外扩张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3][8] - 在行业转折期集中投资 确保10年后成为赢家 核心是保留技术选择权和生产基地 [8]
大阪世博会期过半,参观者破1000万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1:12
日经GO 大阪世博会期过半,参观者破1000万 原创 阅读全文 ...
FT中文网精选:“美国党”能改变美国的政治生态吗?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1:12
FT中文网 . 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唯一的中文商业财经网站,旨在为中国商业菁英和决策者们提供每日不可或 缺的商业财经资讯、深度分析以及评论。 美国的政党经费制度决定了美国的政党需要取得一定的规模,才能生存下去。马斯克 如果高举高打,倒也不是不能成事,但难度实在很高。 编者荐语: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2015年11月合并为同一家媒体集团。同样于19世纪创刊的日本和英国的两家 报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质、最强大的经济新闻学"为旗帜,推进共同特辑等广泛领域的协作。此次, 作为其中的一环,两家报社的中文网之间实现文章互换。 以下文章来源于FT中文网 ,作者李瀚明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本文由FT中文网提供) 文丨李瀚明 马斯克因为美丽大法案的问题和特朗普分道扬镳、彻底闹掰以后,马斯克在今天(7月5日) 宣布成立了一个新政党"美国党"(America Party)。 为了讲清楚"美国党"能不能成事,我们得先从美国的选举制度开始。 假设我们要通过选举分配一个位置——那常识告诉我们,"少数服从多数",哪位候选人拿到 的票最多,哪位候选人坐这个位置,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嘛。事实上,几乎所有总统制,通 过 ...
日欧将展开卫星网合作,摆脱对美依赖
日经中文网· 2025-07-14 11:12
太空领域国际合作与卫星星座计划 - 日本和欧盟将在7月23日首脑会谈中达成协议 合作构建大规模人造卫星网 发射多颗小型通信卫星并实现一体化运作 旨在摆脱对美国SpaceX等企业的依赖 [1][2] - 卫星星座技术通过多颗小型卫星联动 可实现高频率 高精度观测和实时信息交换 被日欧定位为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 [1] - SpaceX计划部署超过4万颗卫星 中国推进1万颗以上卫星计划 欧盟计划构建290颗卫星星座 日本目标在2030年代早期发射5颗以上 与中美存在明显差距 [1][2] 日欧合作的具体领域与目标 - 双方将建立官民合作框架 涵盖通信 气候变化数据共享 防灾对策 重要技术标准化及规则制定 [1] - 协议包括新设"防卫产业对话" 共同强化供应链 未来可能合作开发防卫装备 日本将借此向欧洲企业推介新兴企业 [2] - 日欧结成"竞争力同盟" 在太空 防卫产业 环保和数字等重要领域扩大技术创新合作 深化2018年EPA和2024年安全保障协议 [2] 贸易规则与地缘战略 - 欧盟提议与日本主导构建基于CPTPP的新贸易规则 推动自由贸易区方案 [3][4] - 成果文件草案强调日欧将共同促进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 遵守国际法维护和平与繁荣 [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太空领域因特朗普政府"本国优先"政策导致国际合作不确定性增加 马斯克曾威胁切断乌克兰"星链"服务 凸显依赖美国技术的风险 [1][2] - 卫星数量激增可能导致太空垃圾问题加剧 日欧将探讨相关课题的合作解决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