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隆汇APP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资本新锚的虚实较量:A+H上市热潮和美国稳定币GENIUS法案
格隆汇APP· 2025-05-25 17:40
全球资产新锚的向实方向——中国制造 - A+H上市热潮加速推进,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消费、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纷纷登陆港股 [1] - A+H上市不仅是融资手段,更是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的关键一步,使企业获得更灵活的资本运作能力并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3] - 港股市场具备离岸自由流通和国际化定价机制两大优势,不受A股QFII额度限制,由全球资金定价,成为外资进入中国核心资产的“桥头堡” [4][5] - 该模式的深层战略意图是推动“产业+资本”双出海,例如宁德时代在德国建厂和比亚迪在欧洲扩张,需要国际资本的支持和信用背书 [3] - 终极目标是让海外资本与中国产业资本在港股市场形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使港股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市场,挑战美股的中概股地位 [6] 全球资产新锚的务虚方向——美国金融 - 美国参议院以压倒性票数通过《GENIUS法案》,旨在将稳定币纳入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确保其与美元挂钩 [7][8] - 法案核心要点包括100%储备金制度、穿透式监管、市场准入限制、美债市场绑定机制及全球竞争条款 [9][10][11][12][13] - 具体措施包括强制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持有等值美元或93天内到期的短期美债作为储备,禁止部分准备金操作,现金储备须存放于联邦保险银行 [15] - 发行方必须取得银行牌照或接受美联储直接监管,实施T+1审计报告制度,财政部设立“稳定币监控中心”实时追踪链上交易 [15] - 法案禁止市值超25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自主发行稳定币,外国发行商需在美国设立实体并缴纳5亿美元保证金,新规给予18个月过渡期至2026年底 [15] 美国稳定币法案的战略意图与影响 - 战略意图之一是为美债市场创造“刚性需求”,稳定币发行方(如Tether)已成为美债重要持有者,Tether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在5月突破1200亿美元,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19大美债持有者 [16] - 若法案落地,稳定币规模从当前的1600亿美元增长至2万亿美元(渣打预测),发行方将被迫购买更多短期美债,预计为美债市场创造年均3000-4000亿美元需求,成为美债市场“新支柱” [15][16] - 战略意图之二是争夺全球数字支付主导权,2024年稳定币交易量超14万亿美元,已超过Visa,美国希望将美元稳定币变成全球数字支付的“基础设施” [17] - 战略意图之三是限制科技巨头的金融扩张,防止科技公司垄断货币发行权,同时对外国稳定币实施严格合规要求 [18] - 法案要求至少60%储备投资于短期美债,并建立“紧急流动性池”应对赎回潮,财政部提供回购支持 [15]
机器人卷土重来,还差一个引爆点
格隆汇APP· 2025-05-25 17:40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5月25日杭州举办的《CMG世界机器人大赛》机甲格斗赛中,宇树机器人表现引发市场关注,赛事包含表演赛和竞技赛两部分 [1] - 2025年人形机器人成为A股重要主线,1月初至3月中旬板块累计上涨50%,龙头股翻倍,后因关税冲击回撤30%-50%,5月后随利空缓和反弹 [2][3] - 行业处于商业化元年,技术创新(如特斯拉Optimus展示家务能力)、政策支持(深圳成立人工智能署)、量产计划(智元机器人灵犀X2)等驱动因素将持续全年 [6] 市场行情分析 - A股宏观环境受"稳股市"政策支撑,中美关税风险缓和,预计半年内维持箱体震荡,人形机器人作为科技板块暂无系统性大跌风险 [5] - 资金面显示5月7日后板块回调原因:1) 反弹后技术性调整,全市场成交额从1.5万亿降至1.2万亿;2) 军工、化工等板块抱团吸血资金 [7][8] - 机构持仓显示2025Q1公募加仓前七的机器人企业:浙江荣泰(仓位16.9%/+14.7%)、震裕科技(15%/+14.4%)、斯菱股份(12.7%/+7.3%)等,汽车主业高景气标的更受青睐 [13][14] 重点公司财务与估值 - 四大龙头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震裕科技493.8%、蓝黛科技134%、浙江荣泰34%、斯菱股份26.9%,2025Q1震裕科技(38.9%)和蓝黛科技(45.9%)延续高增 [14] - 毛利率表现:浙江荣泰35.7%(汽车云母绝缘材料市占率27%)、斯菱股份33%(轮毂轴承产品升级驱动)、震裕科技13.3%、蓝黛科技15.4% [14][15] - 当前估值:斯菱股份PE(TTM)83倍最高,浙江荣泰/震裕科技/蓝黛科技约66倍,按2025E盈利预测折算后前三家约40倍,斯菱股份72倍 [17] 投资逻辑与选股方向 - 市场将从普涨转向分化,技术实力强且估值合理的标的更可持续,长盛轴承等10倍股因高估值难再获超额收益 [11] - 汽车业务高景气的新标的更具潜力,如浙江荣泰(完全收复跌幅创新高)、斯菱股份等,机构加仓方向预示轮动补涨机会 [12][18] - 中长期看人形机器人赛道成长性可比手机与新能源车产业链,但需警惕游资炒作导致的高估值(PE超100倍)标的波动风险 [19]
四川成都冲出一家人工智能IPO,年赚1亿,应收账款高企
格隆汇APP· 2025-05-24 15:27
格隆汇新股 四川成都冲出一家人工智能IPO,年赚1亿,应收账款高企 原创 阅读全文 ...
传奇基金经理出手了!
格隆汇APP· 2025-05-24 15:27
ETF进化论 传奇基金经理出手了! 原创 阅读全文 ...
PCB越卖越贵,黑马市值暴涨逆袭
格隆汇APP· 2025-05-24 15:27
行业概况 - 印刷电路板(PCB)是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组装基础,下游应用广泛,涵盖智能手机、智能汽车、通讯基站等领域 [1] - AI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成为PCB需求增长的主要动能,国内PCB企业如生益科技、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等2023年营收利润增幅达20%-50%,2024年一季度维持增长势头 [1] - 全球AI算力技术革新及数据中心升级推动PCB企业业绩增长,深南电路、沪电股份、景旺电子等公司数据中心领域订单增长显著 [9] 企业表现 - 胜宏科技成为最大黑马,2023年2月至2024年股价最高涨幅接近7倍,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0.31%,净利润同比增长339.22%,AI服务器PCB交付额超20亿元,其中英伟达GB200配套产品占比超60% [2][8][27] - 沪电股份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9.2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05%,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6.25% [4][8] - 生益科技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2.9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37%,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86% [4][8] - 深南电路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2.3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29%,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0.75% [4][8] 技术升级 - 英伟达GB200 NVL72架构对PCB提出更高要求,层数从12-16层提升至24-40层,需采用高频高速材料(如PTFE混压板)以降低信号损耗 [30] - HDI(高密度互连板)是未来5年增速最快的PCB品类,预计2023-2028年CAGR达16.3% [30] - 胜宏科技完成5阶/6阶HDI技术突破,成为全球首批实现28层加速卡PCB量产的厂商,具备70层高精密线路板、28层八阶HDI线路板等量产能力 [33] 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317.9亿美元,与服务器相关的PCB市场规模预计以9%增速增长,2028年达79.74亿美元 [38][39] - 台系AI产业链公司如鸿海、广达、纬创、英业达2024年4月营收同比增长25.5%-84.1%,创历年同期新高 [19] - 2025年全球PCB市场预计增长5.5%,产值达854亿美元,AI服务器与电动车需求是主要驱动因素 [19] 竞争格局 - PCB板块估值分化明显,胜宏科技以662亿元市值超越鹏鼎控股、沪电股份等龙头公司,成为最抗跌的赛道股 [21][22] - 胜宏科技毛利率从2023年的22%提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33.21%,主要受益于英伟达GB200服务器PCB的高价值量(单台价值是传统服务器的5-8倍) [34] - 鹏鼎控股、东山精密等传统PCB企业因消费电子业务占比高,毛利率水平均低于20% [35] 外部因素 - 美国关税政策对PCB板块造成短期扰动,4月12日公布的关税豁免清单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等产品,税率恢复至4月2日前水平,板块经历一个月修复 [12][13][16] - 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 2024年资本开支同比增长43%-104%,Meta上调全年CAPEX指引至640-720亿美元,主要投向AI数据中心及算力硬件 [12]
烧钱12亿却被高净值家庭疯抢!圣贝拉的商业密码是什么?
格隆汇APP· 2025-05-23 19:27
公司概况 - 圣贝拉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母婴护理服务的公司,主要面向高净值家庭提供月子会所服务 [1] - 公司已累计烧钱12亿人民币用于业务扩张和品牌建设 [1] - 尽管高投入,圣贝拉的服务仍被高净值家庭疯抢,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1] 商业模式 - 圣贝拉采用高端化、定制化的服务模式,区别于传统月子中心 [1] - 公司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品牌溢价实现高客单价 [1] - 目标客户群体明确锁定在高净值家庭,避开大众市场竞争 [1] 市场表现 - 圣贝拉在高端母婴护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客户认可度高 [1] - 公司服务供不应求,反映出高端母婴护理市场的巨大潜力 [1] - 高净值家庭的强劲需求支撑了公司的业务增长 [1]
刚刚,神秘大资金出手!
格隆汇APP· 2025-05-23 19:27
ETF进化论 刚刚,神秘大资金出手! 原创 阅读全文 ...
市场午后跳水,重点关注结构机会
格隆汇APP· 2025-05-23 19:27
1 、 医药板块:恒瑞医药港股上市首日大涨 29 % ,带动 A 股生物制药板块爆发,多瑞医 药、众生药业等多股涨停。人口老龄化与创新药政策红利推动行业长期逻辑强化。 一、主要指数表现概览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微跌 1.35 点,收于 41859.09 点,几乎持平; 标普 500 指数下跌 0.04% ,收于 5842.01 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 0.28% ,收于 18925.73 点。大型科技股表现活跃,特斯拉、谷歌、微软等多数上涨,但能源和有色金属板 块承压,新纪元能源跌超 6% 。 A 股呈现结构性震荡,上证指数 下跌 0. 94 % 至 33 48.37 点,深证成指 跌 0. 8 5% 至 10132.41 点,创业板跌 1.18% ,收至 2021.50 。 A 股半日成交额达 11556 亿元,较前 一交易日 放量 529 亿 。 二 、领涨板块与结构性机会 医药与科技双主线发力 3 、 大宗商品与库存压力 原油回落反映需求端疲软,而美国制造业 PMI 回升主要由库存激增驱动,终端采购意愿低 迷,港口库存高企进一步压制商品价格反弹空间。 2 、 科技与汽车:特斯拉产业 ...
三个月暴涨60%!又火了!
格隆汇APP· 2025-05-23 19:27
行业趋势 - 消费板块在政策红利、消费复苏及贸易摩擦驱动下快速上涨,化妆品及医美行业成为焦点[1] - 国货美妆受益于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发展,Wind化妆品指数4月7日至今上涨超20%,珀莱雅半月涨幅超20%,丸美生物三个月内股价上涨近70%[1] - 2024年618期间美妆行业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6.6%,美容护肤销售额388.76亿元(+5.18%),香水彩妆110.73亿元(+12.08%)[5] - 国货品牌增速远超国际品牌,珀莱雅天猫成交额同比增70%,抖音GMV增110%,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销售额下滑[6][7] 渠道与营销 - 618大促成为品牌关键战场,2024年预售首小时超13000个品牌成交翻倍,43个品牌破亿元,“亿元俱乐部”品牌数量同比增超50%[4] - 电商平台优化促销策略(如天猫取消跨店满减、抖音推“超值购”),国产美妆优势扩大[8] - 李佳琦直播间国货品牌GMV占比提升至34%,成为新品推广重要渠道[12][13] - 新兴品牌同频通过大促快速崛起,双11拿下天猫快消新商品第一,但618因定价失误遭遇退款[14][15][16][17] 品牌表现分化 - 国货美妆市场份额首次达50.4%,超越国际品牌[20] - 珀莱雅2024年营收破百亿(107.78亿元),净利润增30%,股价涨停[22][24] - 丸美生物2024年营收29.70亿元(+33.44%),净利润3.42亿元(+31.69%),连续九季度双增长[25][26] - 逸仙电商(完美日记母公司)2024年营收33.93亿元(-0.63%),净亏损7.08亿元,累计亏损超65亿[30][31][33] 竞争策略与挑战 - 大单品战略和多品牌矩阵成突围关键,如珀莱雅红宝石精华、彩棠彩妆,丸美三大品牌布局[28] - 研发投入成竞争焦点,华熙生物、贝泰妮研发费用率分别达8.08%、4.97%,丸美更名“丸美生物”强化科技属性[36][37][38] - 行业退货率上升(部分超30%),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加速淘汰[39] - 消费者对科技/原料创新需求提升,60%愿为创新国货买单,马太效应加剧[35][39] 市场展望 - 618大促成为品牌实力试金石,龙头实现销售与资本市场双赢,新兴品牌可借势逆袭[40] - 行业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竞争与消费不确定性,资本市场关注“强者恒强”逻辑[41][42]
市场调整,轮动加剧
格隆汇APP· 2025-05-22 17:40
主要指数收盘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3380 19点 下跌0 22% [1] - 深证成指收于10219 62点 跌幅0 72% [1] - 创业板指报收2045 57点 下跌0 96% [1] - 两市成交额1 1万亿元 较昨日缩量6 03% [1] 涨幅靠前的板块 - 汽车板块受政策利好与行业复苏预期影响 展现出较强的上涨动能 政府持续出台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措施 如购置补贴 充电设施完善以及自动驾驶路权扩大等 [3] - 游戏板块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 5G 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提升了用户体验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3] - 航空航天板块上涨与行业高景气度及国家对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密切相关 在国防建设 民用航空等领域有广阔发展前景 [3] 市场调整原因 - 外部因素:隔夜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下跌 道指跌1 91% 纳指跌1 41% 标普500指数跌1 61% 美债糟糕的拍卖结果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 [4] - 内部因素:前期部分板块涨幅较大 存在获利回吐需求 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 市场对宏观经济复苏的节奏仍存在担忧 经济数据的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信心 [4] - 市场流动性虽整体保持合理充裕 但资金在板块间的轮动速度较快 缺乏持续性的主线热点 [4] 总结 - 市场指数的调整是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短期调整不改今年慢牛的趋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