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华金融评论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3 17:17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 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 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和生态 环 ...
李海辉:构建AI时代国家算力本位货币治理体系|金融与科技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3 17:17
随着生成式 AI重塑各行业智能化转型路径,以及"算力—数据—算法"三 元生产要素对传统经济形态的全面重构,探索基于国家算力本位的智能社 会基本收入体系,既是对"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响 应,也是对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前瞻性探索。 AI、大模型等形态深度渗透生产领域,一个根本性问题日益凸显:当人类不再是主要劳动者时,如何组织经济和社会运行?这一命题的紧迫性随着算力 基础设施的爆发式增长而愈发显著。基于国家算力本位的智能社会基本收入(smart basic income,简称SBI)体系将算力"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转 化为社会分配的物质基础,SBI的理论价值在于突破传统分配理论的"劳动价值论"框架,构建智能时代"算力价值共享"的新范式。随着生成式AI重塑各行 业智能化转型路径以及"算力—数据—算法"三元生产要素对传统经济形态的全面重构,探索SBI体系既是对"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响 应,也是对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前瞻性探索。 范式革命:从 "债务—信用"到"价值—分配"货币 现代法币的本质是国家信用背书下的债务凭证,货币的诞生,绝大多数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企业或个人通过抵押未来 ...
铜价仍处于15个月高位,推动铜价走高关键因素及未来前景如何?|财富与资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2 20:18
文/《清华金融评论》 王茅 近期铜价急涨急跌,受全球第二大铜矿因事故停产,以及中美关税博弈双 向因素影响,但截至10月22日,铜价仍处在1 5个月高位。推动铜价走高 主要 有三个因 素:供 应 端 严重 收 缩、 需求 端结 构性 爆发 、宏 观与 政 策驱 动。 三是宏观与政策驱动。 美联储降息。 9月降息25基点,美元走弱,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增强。地缘政治与贸易扭曲。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铜库存"西进运 动",COMEX铜较LME溢价达683美元/吨。战略储备增加:中、印等国增持铜作为战略储备,COMEX铜库存较年初激增87%。 未来铜价走势展望 短期( 2025四季度)看,铜价波动区间预计在 9800-11000美元/吨 ( LME铜 )和 83000-88000元/吨 ( SHFE铜 ),受中美政策、矿山复产进度主导。若 关税升级或库存累积,可能下探8.3万元支撑位;若需求回暖或供应再中断,有望上攻前高。 中期( 2026年)看,若铜缺口持续,机构预测2026年全球短缺扩大至8.7万吨(瑞银预测)—30万吨(花旗预测),铜价中枢或上移至11000-12000美元/ 吨。上行催化剂包括,中国 "反内卷"政策落 ...
重磅会议召开,“十五五”规划怎么看?(上篇)|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2 20:18
编 者 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的历史交汇期、承上启下的关 键时刻,《清华金融评论》推出"'十四五'回顾与'十五五'前瞻"封面专题,回顾"十四五"发展取得的成就,前瞻"十五五"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 战,探讨如何通过财政、货币、产业、价格等政策协调发力,来推动"十五五"战略目标与2035年远景目标顺利实现,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 卷首语:外部环境之"变"和我国发展之"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十五五"时期相较于以往的五年规划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可以说,准确识"变"是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 的基本前提。那么,外部环境之"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向纵深推进。人工智能的迅速迭代升级,成为引领新科技革命的核心领域。全球范围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日趋 激烈。美国加大对我国的科技封锁,在以人工 ...
从安倍经济学到早苗经济学|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2 20:18
文章核心观点 - 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其“早苗经济学”政策框架是安倍经济学的传承与创新,旨在通过战略投资与产业升级破解日本通胀回温但增长乏力的结构性困局 [1][2] - 政策组合为财政扩张、货币维稳及供应链强化,预计将导致日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日元短期承压但中长期获支撑,并对亚洲资金配置产生显著影响 [1][3] 日本经济现状与通胀特征 - 日本通胀已摆脱长期低迷,自2022年4月以来月度CPI同比持续维持在2%-4%之间,2024和2025年春季工资谈判达成的平均工资增速连续两年超过5%,创近三十年最高水平 [6] - 当前通胀主要由短期因素驱动,2025年7月CPI同比增速为3.1%,但剔除能源与所有食品项目的通胀率仅为1.6%,显示内生需求动力不足 [7] - 日本经济进入菲利普斯曲线更陡峭区间,通胀对就业与薪资变化的敏感度显著上升,即便经济增速放缓,价格仍可能受结构性供给约束支撑 [7] 早苗经济学的政策框架 - 在货币政策上,主张维持宽松金融环境以稳定融资成本,但弱化了货币政策在增长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定位更为审慎 [10] - 在财政政策上,从安倍时期的总量刺激转向结构性导向,聚焦财政支出效率,将资源投入半导体、能源、先进制造等提升生产率和关键能力的领域 [11] - 在结构改革上,重点从提升市场效率转向经济安全建设,强调通过政策引导提升本国产业竞争力和供应链安全 [11] 金融市场影响与传导机制 - 财政扩张将增加国债净供给压力,若央行放缓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导致收益率曲线呈现供给推动型陡峭化结构 [2][14] - 货币政策正常化速度放缓使日美利差维持,短期内对日元形成压制,但随美国降息周期推进,利差收敛趋势下日元中长期仍有支撑 [3][14][15] - 日元套息交易的延续可能为全球市场提供阶段性流动性,日本股市的结构性行情被视为全球资金重新配置亚洲风险资产的重要信号,其理性上涨将提升区域风险偏好 [3][15]
《学习时报》刊登两篇资本市场可提振消费的文章|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2 09:03
文章核心观点 - 稳定的股市通过财富效应、心理效应和预期效应提振居民消费,增强经济内循环动力[3][7] - 资本市场通过资产增值、融资支持和信心引导等多重传导机制,从供需两端激发消费潜力[10][14][17] - 需从制度建设、市场机制、投资者保护和政策协调等方面协同推进稳股市政策,夯实居民消费底气[7][18][21] 稳股市与消费提振关系 - 截至10月10日,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多次突破2万亿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年内分别上涨16.27%、28.24%和45.37%,呈现量价齐升走势[5] - A股新开户数突破2000万户,同比增长超50%,带动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09元,实际增长5.3%[5] - 国内多数家庭将超20%金融资产配置于证券市场,股市波动直接影响居民财富水平和消费意愿[6] 资本市场影响消费的传导机制 - **需求端传导**:资产价格上涨通过生命周期假说放松居民消费预算约束,提高边际消费倾向;财产性收入占比仅8.3%,远低于美国的15%,提升空间大[11][14] - **供给端传导**: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例如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136.6万辆增至2024年1288.8万辆,消除供不应求导致的消费抑制[12][13] - **预期传导**:资本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通过信号传递功能影响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信心,进而调节当期消费行为[17] 政策举措与制度优化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推动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创新股票型基金、REITs等多元化金融产品[18][19] - **加大直接融资支持**:支持消费企业发行债券和股权融资,例如教育类企业发债用于教学设备购置,消费金融公司发债激活信贷潜力[19][20] - **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投资者赔偿基金,加强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行为的惩戒力度[21]
半导体产业链变局下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1 18:56
当前半导体产业链面临的新变局 - 半导体产业格局经历了多次演变和转移,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和欧洲,再到韩国和中国台湾,最终形成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全球化产业链布局,呈现垂直分工和区域分工特征 [5] -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半导体产业链安全性和韧性遭遇挑战,全球化遭到破坏,未来呈现多元化、本地化、友岸化、区域化等新特点 [6] - 全球产业链重整,本地化生产提升,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通过产业政策、补贴、技术壁垒、出口管制等方式加大半导体领域投资,争夺产业链控制权 [7] - 欧盟出台"芯片法案",目标到2030年将全球市场份额从10%提升至20%,并实现2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本土生产 [7] -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和波士顿咨询预测,产业链区域分布将更加分散,美国在10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芯片市场份额有望从0%提升到28% [8][9] - 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达到6305.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存储芯片增长79.3%,逻辑芯片增长20.8% [9] - 2025年半导体市场销售预计7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2030年全球市场销售将超过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 [9] - 技术进步加快,晶体管架构从FinFET向NanoSheet演变,台积电、三星已量产3纳米,2纳米进入试产阶段 [10] - 光刻技术革新,High NA EUV将逐步取代标准EUV,Chiplet实现模块化设计,先进封装技术创新实现高密度集成和成本降低 [11] - 碳化硅和氮化镓等新材料比传统硅材料节能,碳排放量至少低30%,氧化镓、金刚石半导体超宽禁带材料处于实验室阶段 [11] 新变局下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特征 - 半导体是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基石,行业确立了设计、制造和封测分立又相互协作的产业模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13] - 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明显,政府通过国家01专项、02专项、税收补贴、大基金等政策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基本完成产业链布局 [13] - 2009年我国半导体销售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2016年销售突破10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0% [14] - 2024年我国半导体销售1823.8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29.45%,仅次于美国,预计未来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需求拉动将保持稳定增长 [14] - 国产替代加速,在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清洗设备等细分领域快速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国产化率超过20% [15] - 光刻机、量测设备、涂胶显影设备、光刻胶等国产化率不到10%,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全链条将逐步形成 [15]
我国2025年三季度成绩单究竟如何?|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1 18:56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三季度不变价GDP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增速小幅回落,名义GDP同比增长3.7% [4] - 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5.2%,超过全年5%的增长目标,四季度GDP仅需达到4.5%左右即可完成目标 [4][6] - 三季度GDP环比增速保持平稳,为1.1% [6] - 净出口对GDP新增部分的贡献在三季度达到24.5%,预计全年贡献度在25%以上 [11] 物价水平 - 三季度物价有所回升,三产物价持续正增长且幅度扩大,二产物价回落速度减缓 [10] - 三季度CPI录得负增长,主要受第一产业物价下行拖累 [10] - 四季度物价预计缓慢回升,第一产业中猪肉、鸡蛋等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工业品价格可能继续小幅回升,出口价格进入平稳期 [10] 消费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较前值3.4%回落,商品零售增速为3.3%,餐饮收入增长0.9% [16] - 1-9月服务零售额增速为5.2%,较前值回升0.1个百分点 [16] - 商品零售呈现结构性分化,通讯器材(16.2%)、家具(16.2%)、体育娱乐用品(11.9%)维持高增长,家电类零售增速大幅回落11.0个百分点至3.3% [20] - 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收入和支出累计增速分别为5.1%和4.6%,支出增速显著落后于收入增长,居民消费倾向较去年三季度有所下降 [24] 固定资产投资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3.0% [29]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制造业投资增长4.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9% [29] - 1-9月制造业投资边际下滑1.1个百分点至4%,估算9月当月同比为-1.92% [33]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是拉动投资正增长的唯一项目,而建筑安装工程和其他费用分别录得-4.1%和-0.2% [33][35] - 汽车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保持19.2%的高增速,但出口产业链投资下降显现,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医药制造投资累计分别为-2.1%、-9.5%和-9.9% [35] 基建投资 - 1-9月狭义基建投资累计增速为1.1%,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估算当月增速为-4.7% [44] - 水利管理业、铁路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分别较前值下降4.4、0.3、1.7个百分点 [44] - 四季度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地方债结存限额资金下放,同时可能有2026年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下发,预计对投资形成支撑 [11][44] 房地产 - 1-9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58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销售额63040亿元,下降7.9%,呈现以价换量态势 [29][50] - 9月70大中城市一、二、三线新房价格同比跌幅持续收窄至-0.7%、-2.1%和-3.4%,但一线二手房价格负增扩大至-5.7% [50][54] - 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06亿元,同比下降13.9%,估算当月投资增速为-21.3% [60] - 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9.4%,新开工面积下降18.9%,竣工面积下降15.3%,极端天气对施工产生影响 [60] 工业生产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环比增长0.64%,1-9月累计同比增长6.2% [64][69] - 工业生产反弹主因是“抢出口”、“抢两新”政策效应叠加“金九银十”旺季,9月出口同比增速为8.3% [69] - 9月汽车、电子信息、通用设备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增加7.6、1.4和2个百分点至16%、11%和9.3% [69] - 前三季度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69] - 9月工业产销率为96.7%,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但距离历史均值97.4%仍有差距 [72] 就业市场 - 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平均值为5.2%,高于去年同期的5.1% [76] - 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 [76] - 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9月上升至50.49%,较前值增加6.42个百分点 [76] - 青年就业压力较大,8月18-24岁青年失业率录得18.9%,高于去年同期的18.8% [77]
中国经济“三季报”,释放重要信号!|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1 13:37
透视中国经济"三季报"释放的重要信号 中国经济"三季报"20日最新出炉: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 4.8%。 这些重要数据的背后透出了哪些信号? 信号一: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态势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总体表现如何?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用三个"没有变"作出评价—— "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态势没有变""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没有变"。 看经济增长: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达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对中国这样超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稳定发展已属不易,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背景下仍体现了坚强韧性,则更显可贵。 再看就业物价: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上涨0.6%,其中9月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最后看国际收支: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
潘功胜:继续发挥世界经济主引擎作用;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每周金融评论(2025.10.13-2025.10.19)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0 18:48
si 载 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清华金融评论 潘功胜: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继续 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 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 公司治理准则》 Financial Weekly 每周金融评论 2025年 海A2 HB 2025年10月20日 . Financial Weekly 每周金融评论 | 目录 CONTENTS 241 | 热点聚焦 FOCUS ◎ 潘功胜: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 主引擎作用 重大会议 MEETINGS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重大政策 POLICIES ◎ 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重大事件s ◎ 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就经贸关 系进行沟通 重要数字 DATA ◎ 我国202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第三季度增长4.8% ◎ 我国10日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 热点 聚焦 潘功胜: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 01 2025年10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第52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系列会议时表示,受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