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研究社

搜索文档
AMD二季度盈利能力强劲,但隐忧已显?
美股研究社· 2025-08-25 19:07
核心观点 - 华尔街分析师看跌公司并维持卖出评级 因数据中心销售放缓 游戏业务表现不佳 人工智能服务器扩展速度可能不足以抵消其他细分市场的周期性逆风 同时不断上升的风险可能削弱未来增长 [1]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温和增长 盈利能力强劲 [1] - 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11亿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15亿美元 [3] - 研发支出达到20亿美元 占营收的21% [3] 数据中心业务 - 第二季度数据中心部门收入32亿美元 同比增长14% 但增长率较去年同期80%的同比增长率已放缓 [2] - 云供应商支出更选择性 优先支持AI的GPU而非通用处理器 给EPYC服务器处理器带来压力 [2] - Instinct MI300加速器获关注 但供应限制和竞争性定价可能限制近期增长 [2] - 基于Zen 5的EPYC处理器若强劲采用 可能加速未来增长 [3] 游戏业务 - 游戏业务表现不佳 [1] - 若游戏机更新周期加快且主要市场需求复苏 游戏行业有望反弹 [3] 竞争与市场环境 - 面临来自英伟达在AI加速器领域和英特尔在服务器处理器领域的强大竞争压力 [4] - 监管风险上升 若对更先进芯片出口限制放宽 或能重新进入高利润率的中国市场 [4] - 公司业务覆盖台式机 移动和云计算市场 多元化产品组合使其免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4] 增长挑战与风险 - 数据中心发展势头放缓 [4] - 资本支出增加拖累自由现金流 [3][4] - 即将发布的Zen 5处理器和MI400 GPU需要额外营销和制造投入 进一步限制现金流 [3] - 短期内毛利率预计不会大幅增长 难以平衡股东回报和创新资金需求 [3] - 当前估值几乎没有执行失误的空间 风险回报状况不理想 [4]
高盛交易员:现在,一切取决于8月的非农
美股研究社· 2025-08-25 19:07
核心观点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为9月降息铺平道路 但8月非农就业数据将决定降息节奏和幅度 [2][11] - 高盛认为如果8月非农就业增长低于10万人 将有助于确定9月降息 [2] - 美联储可能在2026年上半年结束本轮降息周期 [2][10][12] 就业数据修正分析 - 就业数据修正可能偏向负面 原因包括出生-死亡模型过于乐观 历史经济放缓中原始就业数据修正多为负面 ADP数据对医疗保健行业就业增长提出质疑 家庭调查高估移民和就业增长 [4] - 少数行业"追赶式招聘"已结束 这些行业之外的就业增长降至接近零水平 [5] - 均衡就业增长步伐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高盛估计均衡水平约8万人 当前3个月平均3.5万人的增长数据令人担忧 [5] - 7月数据大幅修正规模引发美联储担忧 可能促使更积极降息行动 [6] 降息路径预测 - 就业数据显示更大幅度放缓可能性的窗口期就是现在 [8] - 市场已度过最严重关税不确定性 若后续数据回升则当前疲软可能只是短暂波动 [8] - 美联储9月降息后将"谨慎观察"劳动力市场 寻找进一步急剧疲软迹象以确定后续路径 [8] - 疲软若出现将在接下来几次数据公布中 否则当前疲软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12] 降息周期时间框架 - 无论经济放缓还是正常化情景 美联储都可能在下一任主席上任前完成降息周期 [2][10] - 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于明年5月结束 [10] - 2026年6月26日/28日的美国收益率曲线呈现平坦状态 [10]
AI日报丨“AI信仰”迎大考!美股新高之路的“重磅关卡”:英伟达本周能否交出完美财报?
美股研究社· 2025-08-25 19:07
AI行业动态 - 高盛上调寒武纪目标价50%至1835元人民币 主要因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 芯片平台多样化及研发投入增大[5] - 高盛将寒武纪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59% 28%和29% 反映更高AI芯片出货量预期[5] - 寒武纪等8家公司通过DeepSeek适配测试 印证其研发能力[5] 企业产品进展 - 钉钉推出首款AI录音卡片机DingTalk A1 具备语音记录 转写 翻译 总结和分析功能[5] - 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技术 可将分布式数据中心组合成十亿瓦级AI超级工厂[5][6][7] - DeepSeek发布V3.1版本 使用适配国产芯片结构的参数精度 暗示国产芯片有望大规模使用[7] 英伟达市场影响 - 英伟达在标普500指数中占比近8% 位居榜首[8] - 公司40%营收来自Meta 微软 Alphabet和亚马逊 均为标普500前十大权重股[8] - 季度财报被视为重要市场事件 可能影响AI领域投资信心[8][9] 苹果AI战略调整 - 苹果考虑使用谷歌Gemini模型支持新版Siri 同时评估Anthropic和OpenAI方案[13][14] - Siri升级计划因工程挫折推迟一年 原定2024年春季发布[13] - 苹果同时开发两个Siri版本:Linwood(自有模型)和Glenwood(外部技术)[14] - 公司AI团队发生人事变动 首席架构师庞若明离职加盟Meta 获2亿美元薪酬[15] 技术研发进展 - 苹果开始测试首个万亿参数模型 较现有1500亿参数系统显著提升[17] - 第三方AI模型将在苹果私有云服务器运行 使用Mac芯片进行远程处理[17] - 苹果已为部分功能招募合作伙伴 在iOS 26中提供ChatGPT图像生成选项[17]
有英特尔的“虚假竞争”,对台积电“只有好处”
美股研究社· 2025-08-25 19:07
核心观点 - 英特尔代工业务对台积电的竞争威胁被市场过度夸大 其存在反而有助于台积电避免监管压力并维持市场主导地位 [5][8] - 台积电预计在先进制程领域保持90%以上市场份额 维持增持评级且目标价1275新台币 [5][10] 竞争格局分析 - 英特尔代工业务为客户创造"有选择"的假象 实际减轻台积电面临的政府审查和地缘政治风险 [8] - 台积电历史上未因垄断预期获得显著市盈率提升 因垄断地位可能引发监管压制估值 [8] 客户参与影响 - 苹果或英伟达等客户参与英特尔代工计划并非纯粹负面 不影响台积电核心市场份额 [10] - 英特尔需在2-3个先进制程节点完美执行才能获得客户信任 目前产品业务仍依赖台积电代工 [10] - 英特尔产品业务持续面临AMD/ARM/英伟达竞争 迫使外包订单流向台积电 [10] 英特尔代工业务挑战 - 根本挑战在于企业文化转型 需从产品导向转为服务导向和成本效率优先 [11] - 代工策略历史上未成功 即使英特尔在CPU主导和技术领先时期也未奏效 [11] - 建议采用N-1或N-2节点策略降低客户风险 而非直接与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竞争 [11] - 获得美国政府投资可能迫使英特尔采取非最优的正面竞争策略 [11]
三位美联储官员给9月降息泼冷水,鲍威尔今夜讲话面临艰难平衡
美股研究社· 2025-08-22 18:12
美联储官员表态 - 三位美联储官员对9月降息预期持谨慎态度 其中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明确表示若会议立即举行则没有降息理由[5] 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认为当前政策位置良好且不应轻易调整[5]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虽维持年内一次降息预期但强调立场不具确定性[5] 市场预期与数据表现 - 利率期货定价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47个基点 其中9月降息概率达70.4%[6] - 7月就业数据意外疲软且前两月数据大幅下修 进一步强化市场降息预期[6] 政策挑战与通胀风险 - 美联储面临劳动力市场疲软与通胀持续高于2%目标的政策矛盾[6]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 但影响尚未完全体现在数据中[6] -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指出企业暂未全面转嫁关税成本 但该趋势不可持续 关税全面影响需至明年显现[6] 内部观点分歧 - 部分官员如美联储理事沃勒认为关税影响属一次性冲击[7] - 哈玛克强调理论与实践存在差异 亚特兰大联储研究报告指出关税可能引发新一轮高通胀 因未直接受关税影响企业亦预期价格压力上升[7]
140亿,孙正义投了个老伙伴
美股研究社· 2025-08-22 18:12
软银投资英特尔交易分析 - 软银以20亿美元(约140亿元人民币)投资英特尔,交易价格为每股23美元,投资后软银将成为英特尔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约2% [4] - 该投资被视为软银对英特尔未来发展的"信任票",双方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孙正义与英特尔CEO陈立武是数十年合作伙伴,陈立武曾担任软银独立董事直至2022年 [4] - 业务协同效应显著:软银旗下Arm自研的AI芯片可能采用英特尔代工,英特尔因此获得重要客户 [4] 英特尔财务与市场状况 - 公司市值大幅缩水:当前市值1030亿美元,较2020年高点下跌50%,同期英伟达市值超4万亿美元 [5]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7亿美元,同比扩大88% [5] - 前任CEO帕特·基辛格因业绩不佳于2024年末离职 [5] 陈立武改革战略 - 2025年3月上任后推行三大战略:精简组织、重塑代工和研发AI芯片 [5] - 组织精简措施:裁员15%约2.1万人,精简50%管理层,2025年运营支出从175亿美元降至170亿美元,2026年目标160亿美元 [15] - 制程技术规划:推进14A(1.4nm)先进工艺研发,18A工艺仅供自用,Panther Lake芯片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 [15] 半导体行业格局 - 全球主要芯片企业英伟达、AMD、英特尔和博通均由华人执掌 [6] - 英特尔放弃18A工艺外部销售,因客户渗透率低且良率仅30%,远低于台积电同类工艺 [18] - 潜在客户拓展:苹果、英伟达可能成为英特尔14A工艺客户 [18] 软银AI战略布局 - 孙正义构建AI全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应用 [12] - 近期重大投资:2025年3月65亿美元收购Ampere Computing,增持英伟达股份至30亿美元,买入3.3亿美元台积电股份,与OpenAI合作建设5000亿美元AI数据中心 [12] - 历史重大收购:2016年320亿美元收购Arm [12] 政府政策影响 - 英特尔俄亥俄州工厂建设从2026年推迟至2030年,引发特朗普批评 [18] - 美国政府可能通过"芯片法案"将109亿美元资助转换为股权,获得英特尔10%股份 [18]
苹果不再是一艘火箭飞船,而仍然是一座堡垒
美股研究社· 2025-08-22 18:12
核心观点 - 苹果公司商业模式转型成功 服务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动力且利润率显著高于硬件业务 [2][4] - 公司财务表现强劲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达940亿美元 服务业务年收入超1000亿美元 [4][10] - 供应链战略调整 在美国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以规避关税风险并强化本土化生产 [2][5][9] - 估值虽高于历史平均但具备合理性 预期市盈率31倍反映服务业务溢价和风险管控能力 [12][15] - 长期增长驱动因素明确 包括人工智能升级、健康可穿戴设备及Vision Pro等新产品布局 [5][8][1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94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净利润234亿美元同比增长9% [4][10] - iPhone业务营收446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显示强劲定价能力 [8][9] - 服务业务营收274亿美元(单季度) 年化超1000亿美元 利润率达75% [2][4] - 硬件业务分化明显 Mac增长15%至80.46亿美元 iPad下滑8%至65.81亿美元 [9] - 经营性现金流前九个月达818亿美元 支持700亿美元股票回购 [10] - 现金及证券持有量1139亿美元 债务918亿美元 净现金为正 [10] 业务转型与战略 - 服务业务收入规模超越Mac、iPad及可穿戴设备总和 硬件依赖度持续降低 [4] - 美国本土投资追加1000亿美元 用于供应链转移和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2][5][9]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至89亿美元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Siri升级)和空间计算(Vision Pro) [5] - 可穿戴设备与健康功能结合 形成生态协同效应 [8][14] 估值与预期 - 当前往绩市盈率约35倍 预期市盈率31倍 高于28倍历史均值 [1][12] - 2025-2027财年每股收益预期分别为7.39/7.97/8.76美元 复合高个位数增长 [10][12] - 企业价值/EBITDA约23.6倍 与其他科技巨头相比未显著高估 [12] - 2026财年公允价值区间223-239美元 与当前股价接近 [12] 风险与挑战 - 监管压力持续 欧美针对应用商店政策可能影响高利润服务业务 [14] - 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滑4% 面临本土品牌竞争压力 [14] - 智能手机行业需求平稳 增长依赖提价而非销量扩张 [8][9] 增长驱动因素 - 服务业务持续高增长和高利润率 强化整体盈利结构 [4][10] - 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如Siri)和Vision Pro产品有望开辟新增长曲线 [5][14] - 健康可穿戴设备与生态系统深度融合 提升用户粘性 [8][14] - 供应链本土化降低运营风险 增强业务韧性 [5][9][15]
从性价比到价值感:二手电商重塑消费心智
美股研究社· 2025-08-22 18:12
行业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二手电商在数字零售领域表现突出 成为增长黑马[2] - 二手电商用户规模突破6.6亿 交易规模超过6450亿元[2] - 万物新生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 创近50亿元历史新高[2] - 闲鱼日均交易额突破10亿[2] - 万物新生二季度全平台二手商品交易量达1030万单 同比增长22.6%[7] 政策支持 - 国务院2024年3月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制定二手电子产品信息清除国家标准[6] - 商务部等14部门2024年4月发布方案 培育二手商品流通龙头企业 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6] - 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2024年4月推出行动方案 健全二手产品交易标准[6] - 商务部等5部门2024年12月工作方案目标到2027年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政策体系[6] -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5年3月专项行动方案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建设[6] 消费趋势转变 - 二手交易从"性价比"转向价值消费场景 反映消费者心态转变[8] - 年轻消费者追求消费智慧满足感与高品质消费体验[8] - 绿色消费价值被重新定义 环保成为生活方式组成部分[8] - 万物新生二季度自营严选收入同比增长63.7%[8] - 平台自营产品销售收入达45.6亿元 同比增长34%[8] 品类扩展与回收增长 - 万物新生多品类回收GMV达18.7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110%[8] - 黄金回收GMV同比增长118% 奢侈品回收GMV同比增长63%[8] - 转转五一期间回收单量实现40%增长[8] - 回收品类多元化 涵盖电吹风、吸尘器、电饭煲、单反相机等[8] 商业模式演进 - 行业从C2C模式向自营和C2B2C模式转型[12] - 万物新生自营产品toC收入占比提升至34.4%[12] - 转转主动收缩C2C业务 聚焦验机质检和质保服务[12] - 万物新生形成C2B回收、B2B分销、B2C零售和合规翻新的闭环模式[14] - 拍拍寄卖模式实现GMV同比增长128%[14] 线下基础设施 - 万物新生二季度共有804间爱回收门店开通多品类回收服务[15] - 包括自营店692间和加盟店112间[15] - 一线至四线城市用户选择线下交付履约比例达80%[15] 产业合作与升级 - 万物新生与京东、苹果、华为、小米、荣耀、大疆、中兴等品牌建立官方合作[20] - 中国二手渗透率个位数相比发达市场30%以上仍有巨大提升空间[22] - 平台深入品牌官方换新渠道 连接二手回收与新品销售[20] 社会经济价值 - 城市闲置二手电商交易额每增加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0.1%[23] - 万物新生去年回收处置废旧电子设备13.7万台 减少电子产品污染21.92吨[23] - 平台设立2030年碳减排目标[23] - 积分系统与回收挂钩 形成"回收-积分-消费"闭环[23]
AI日报丨英伟达财报将至,华尔街集体看涨!九名分析师本周齐上调目标价
美股研究社· 2025-08-22 18:12
AI行业合作与产品发布 - 特斯拉与火山引擎合作 在国内为特斯拉提供大模型服务 Model Y L车型搭载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模型 豆包大模型承担语音命令和车主手册查询功能 DeepSeek模型提供AI语音闲聊服务 [4] - 阿里巴巴发布Agentic编程平台Qoder 集成全球顶尖编程模型 提供最强上下文工程能力 可一次检索10万个代码文件 [4] - OpenAI计划在印度新德里开设首个办事处 印度是其用户数量第二大市场 已成立法律实体并开始招聘本地团队 推出月费399印度卢比(不足5美元)的ChatGPT套餐 印度是ChatGPT学生用户最多国家 过去一年周活跃用户增至四倍 [10] 企业股价与市场预期 - 快手早盘涨近4% Jefferies将目标价上调至94港元 预计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推动第三季业务收入增长 花旗预计三季度GMV增幅保持15%水平 四季度增幅可能因竞争放缓 [4] - 英伟达获至少九家机构上调12个月目标价 平均目标价推高3%至近194美元历史新高 较当前股价有超过10%上涨空间 摩根士丹利 瑞银 Wedbush KeyBanc等主要投行参与上调 [5][6] 市场竞争格局 - OpenAI在印度面临谷歌Gemini和Perplexity等竞争对手 这些公司已在当地推出服务 并为印度用户免费开放高级套餐 [11] - 科技股出现普遍回调 英伟达等科技巨头股价从历史高点回落 拖累标普500走低 投资者因估值高企获利了结转向低风险板块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减弱加剧抛售 [6]
惊人相似!40年前历史正重现,1987美国股灾“黑色星期一”将卷土重来?
美股研究社· 2025-08-21 19:09
美元贬值与美股新高 - 今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近10%,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跌至近三年低点 [2] - 标普、纳指屡创历史新高,受宽松预期和贸易局势缓和驱动 [5] - 当前市场与1985年"广场协议"后相似:美元大跌36.5%(对日元)和30.8%-36.6%(对欧洲货币)期间美股持续创新高 [5] 广场协议后的市场反应 - 协议核心是让美元有序贬值纠正贸易失衡,但实际跌幅超出预期 [9] - 各国出口商为保市场份额压缩利润,导致美元贬值未显著推高美国进口价格 [10] - 国际油价走低进一步遏制通胀压力,推动道指持续创新高 [10] 沃尔克的市场影响力 - 沃尔克抗通胀声誉(曾遏制两位数通胀)为市场提供信心支撑 [12] - 1987年3月美元跌破150日元时,其加息表态立即稳定市场,使美元汇率回升 [13] - 市场认为只要沃尔克在任通胀就不会失控,其个人信誉具有决定性作用 [12][13] 美联储换届与市场动荡 - 1987年8月格林斯潘接任后,对美元跌破150日元未采取行动,引发日本投资者抛售 [15] - 叠加核心CPI从4月3%飙升至10月4.5%,导致30年期美债收益率急升1.2个百分点 [15] - 债券市场动荡蔓延至股市,最终引发"黑色星期一"股灾 [15] 历史对比与启示 - 研究认为若沃尔克仍在任,可能通过明确加息表态避免市场动荡 [17] - 央行行长个人声誉和市场对其政策承诺的信心在关键时刻起决定性作用 [17] - 当前美联储主席换届背景下,历史相似性值得关注 [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