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研究社

搜索文档
美股 9月看好两只降息受益股,潜力巨大!
美股研究社· 2025-09-04 19:11
美联储降息影响 - 美联储9月降息几乎确定 将降低融资成本并刺激投资 资金将重新配置 [4][5] - 降息周期中资金将从高估值科技巨头转向被低估行业 可能带来更大涨幅 [7] - 金融科技和房地产板块有望在降息环境中显著受益 [8] 金融科技公司Pagaya(PGY) - 公司采用AI风控平台模式 连接金融机构与投资者 不承担信贷风险 通过服务费盈利 市值28亿美元 [10][12] - AI模型已处理2.9万亿美元贷款请求 与31家机构合作 新增信贷350亿美元 识别被传统系统拒绝的优质客户(占美国消费者42%) [14] - 2024年以来融资能力大幅提升:与Castlelake签署25亿美元协议 ABS获AAA评级 发行5亿美元债券(认购倍数5倍) 融资成本从11%降至9% [17][19] - 业务多元化进展显著 POS分期和汽车贷款收入占比从9%提升至30% 覆盖6000万终端客户 季度处理2500亿美元贷款申请 [22] - 财务表现持续改善: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1700万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7500万美元) 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全年盈利指引5500-7500万美元 [23] - 盈利质量提升:FRLPC利润率从3.3%升至4.8% 核心运营支出占比从57%降至39% [24] - 估值显著低估:2027年EBITDA预期4.67亿美元(仅5倍估值) EPS预期3.49美元(8.5倍市盈率) 较同行Upstart(22倍EBITDA/27倍市盈率)存在巨大折价 [29][30] - 敏感性分析显示若EPS达3.69美元且给予15倍市盈率 股价可达55美元 [31] 房地产金融公司Rocket(RKT) - 全美最大住房抵押贷款发放商 正转型为覆盖找房、贷款、汽车的一体化平台 [35] - 做空机构Citron罕见看多 认为公司有望成为"住房界亚马逊" 数字化改造空间巨大(85%购房搜索在线完成但仅15%在线申请贷款) [37][39][40] - 2025年二季度贷款成交量291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净利率锁定量提升13% [43] - 以94亿美元收购Mr Cooper 预计贡献1亿美元额外营收并节省4亿美元运营成本 [43] - 估值呈现错位:前瞻市盈率89倍(因高利率压制盈利) 但市销率仅0.58倍 远低于Zillow(8.4倍)和SoFi(9.8倍) [43] - 市场仍将其视为传统房贷股 未反映其科技平台价值 整合完成后估值逻辑将切换 [44]
礼来公司下跌是一个机会
美股研究社· 2025-09-04 19:11
公司概况 - 礼来公司是一家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的全球制药巨头 成立于1876年 业务遍及90多个国家 拥有47000名员工 专注于慢性和复杂疾病的创新疗法[1] 业务与产品组合 - 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生产和销售高复杂性人用药物 专注于糖尿病、肥胖症、肿瘤学、神经科学、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疼痛等医疗需求旺盛的领域[2] - 糖尿病领域主要药物包括Basaglar、优泌乐、优泌林、Jardiance、Mounjaro和Trulicity 后两者助力GLP-1领域增长并巩固领导地位[2] - 肥胖症领域Zepbound受全球体重控制趋势推动 收入呈爆炸式增长[2] - 肿瘤领域产品包括Verzenio(显示乳腺癌治疗生存获益)、Alimta、Cyramza、Erbitux、Jaypirca、Retevmo、Tyvyt和Venclexta[2] - 免疫学/神经科学领域产品包括Olumiant、Taltz、Omvoh、Ebglyss、Cymbalta和Emgality[2] 研发与战略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42.7亿美元 商业模式结合强大的研发投入与全球品牌的战略合作[2] - 投资渠道通过合作、收购和新分子授权进行 包括与勃林格殷格翰、罗氏/基因泰克、AdvanCell等合作[2] - 战略押注快速增长 以Zepbound和Mounjaro为主导大力扩张肥胖症和糖尿病领域[3] - 结合对研发(基因编辑、定制疗法)的强劲投资 进行战略性收购如SiteOne Therapeutics(慢性疼痛)[3] - 通过满足全球高需求的生产能力和积极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实现收入多元化并降低专利到期风险[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业绩令人惊喜 每股收益增长61%达到6.31美元 超出预期0.72美元[7][8] - 公司上调2025年预测 年中指导金额增加15亿美元[8] - 2024年收入预计为450.43亿美元 增长32% 2025年预计630.60亿美元 增长40%[10] - EBITDA利润率从2024年42.8%上升至2029年51.2% 反映效率提升[10] 产品管线与竞争 - 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在72周后导致体重下降12.4% 低于华尔街预期的15% 而竞争对手诺和诺德的Wegovy导致体重下降13.6%[9] - 礼来在减肥药物市场获得3.8%的美国市场份额 巩固了相对于诺和诺德的优势[8] - Orforglipron计划2025年底前申请监管部门批准 预计2026年推出[11] - 诺和诺德在美国市场约40%份额集中在注射疗法上 但其有效性低于礼来[11] 估值与投资建议 - 使用5年期DCF增长退出模型 净收入增长率从40%开始逐渐放缓至10% 折现率7.8% 永久增长率3%[9][10] - 公允价值为872.49美元 当前股价732.58美元 上涨空间19.1%[10] - 分析师建议买入 认为公司在中长期不断扩张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1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制药行业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 竞争优势在于对研发的巨额投入和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4] - 在糖尿病、肥胖症、肿瘤学和神经科学等关键领域拥有强劲而多样化的产品线[14] - 近期的财务业绩证实商业模式的韧性 强劲的收入增长和业绩指引提升表明持续增长能力[15] 风险因素 - GLP-1领域市场竞争激烈 诺和诺德等竞争对手正在强力创新并扩大与消费者的直接合作伙伴关系[12] - 监管环境和全球价格动态构成威胁 如欧洲强制涨价可能影响收入可预测性[13] - 生物技术行业的波动、宏观经济变化或折现率调整可能加剧股价波动[11]
微软:到年底计算需求将超过供应
美股研究社· 2025-09-04 19:11
核心观点 - 微软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表现强劲 Azure云业务同比增长34% 营收达750亿美元 管理层预计2026财年一季度Azure增长37% 需求持续超过供应 算力紧张状况将延续至年底 [1][2][5] - 公司获得分析师重申强烈买入评级 尽管存在利润率压力 但营收增长强劲足以支撑估值溢价 [1][2][20]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整体营收增长18%至764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26亿美元 营业利润增长23% 每股收益达3.38美元 超出预期27美分 [7] - 微软云业务年营收达1680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其中Azure营收750亿美元 同比增长34% [2] - 截至上季度末 RPO(恢复订单管理)总额达3680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其中35%积压订单将在未来12个月内确认 订单总额达1000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7] 云计算业务 - Azure市场份额达20% AWS份额降至30% 自2023年以来持续从AWS抢占份额 [2][4] - 公司在70个地区拥有400个数据中心 过去12个月新增2吉瓦算力 对比Meta计划到2027年实现1.5吉瓦IT算力 微软新增量多出500兆瓦 [2][4] - 2024年全球超大规模自建数据中心运营算力达15.5吉瓦 其中约2吉瓦来自微软过去12个月新增 [4] - 相同GPU的token处理能力较去年提升90% [2] 利润率与成本 - 2025财年微软云毛利率为68% 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9% 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8][9] - CFO指引2026财年一季度微软云毛利率将降至67% 反映AI基础设施扩张影响 [11]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向美国政府提供高达60亿美元折扣 第一年让利31亿美元 将对净利润产生直接影响 [2][11] 业务分部表现 - LinkedIn收入增长9% 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8% 但人才解决方案业务受招聘市场疲软影响 预计2026财年一季度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12][14] - LinkedIn过去12个月仅占总收入6.3% 收入下滑影响有限 [16] - 企业减少入门级员工招聘与AI应用相关 2023年以来美国20-24岁失业人口略有增加 [12] 估值与预期 - 公司以明年33倍市盈率交易 高于五年历史平均水平约10% [16] - 2026财年季度每股收益预期:FQ1为3.66美元(同比增长10.88%) FQ2为3.79美元(17.43%) FQ3为3.86美元(11.42%) FQ4为4.13美元(13.03%) [19] - 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预计为本财年收入增长最慢季度 需密切关注财报表现 [19] 未来关注因素 - 需关注Azure业务增长态势及云计算容量限制是否在12月改善 [20] - 资本支出预期第一财季超过300亿美元 本财年上半年资本支出预计较2025财年上半年增加 [20] - 需密切关注云计算领域利润率变化 Azure效率提升是否能抵消AI基础设施建设拖累 [20]
风暴再起!全球国债抛售潮,发生了什么?
美股研究社· 2025-09-04 19:11
全球政府债券抛售潮 - 全球政府债券遭遇大规模抛售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 为7月以来首次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4.291% [2]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72% 创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德国和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升至3.41%和4.51% 创2011年和2009年以来新高 [5]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3.28% 创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2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69% 为1999年以来新高 [8] 债券市场悲观情绪传导 - 债券市场悲观情绪迅速传导至股市 拖累标普500指数下跌0.7% 创8月1日以来最差单日表现 [2] 抛售潮驱动因素 - 海量公司债供给冲击市场 预计9月美国投资级公司债发行规模达1500亿至1800亿美元 创近十年新高 [10][12] - 市场对发达经济体财政状况存在深层忧虑 疫情后巨额财政支出导致各国政府需发行更多债券融资 [14] - 季节性流动性收紧因素 9月全球长期政府债券历史表现疲软 月度回报中位数为下跌2% [16] - 技术性流动性抽水因素 预计9月15日单日将从银行系统抽走近2000亿美元准备金 [16] 市场焦点与预期 - 市场焦点转向美国8月就业报告 该数据将直接影响美联储9月利率决策 [10][18] - 交易员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约为92% 若就业数据疲软可能引发降息50个基点预期 [18]
AI日报丨H100/H200供应吃紧?英伟达否认芯片短缺传闻:供应充足,与H20无关!
美股研究社· 2025-09-03 20:56
苹果公司人才流失与产品规划 - 苹果公司负责机器人的顶级AI研究员Jian Zhang跳槽至The Meta Robotics Studio 其他员工John Peebles和Nan Du加入OpenAI Zhao Meng加盟Anthropic [5] - 苹果预计未来几年推出可折叠iPhone和iPad 采用超薄玻璃技术 由康宁公司提供原材料 通用接口解决方案负责后端流程管理 [10] - 苹果上调可折叠iPhone出货量预测 2026年从600-800万部增至800-1000万部 2027年从1000-1500万部上调至2000-2500万部 [11] - 可折叠iPad预计2028年出货量50-100万台 [12] - 苹果计划9月9日发布最新版本iPhone [13] 欧洲AI基础设施投资 - 德国思爱普SAP宣布未来十年投资超过200亿欧元建设"主权云" 确保客户数据存储在欧盟 符合GDPR等数据保护法规 [5] - SAP法兰克福股价下跌1.5%至230.38欧元 [5] 英伟达芯片供应与市场动态 - 英伟达否认H100/H200芯片供应受限传言 表示库存充足且能接受新订单 [5][6] - 云服务合作伙伴提供H100/H200芯片租赁服务 但不影响新订单接收能力 [6] - H20芯片销售未影响整体运营 最新财季中国客户未采购该产品 [6] - 供应链消息称英伟达曾计划追加30万片H20订单 原有库存约50万片 因安全风险质疑导致中国厂商采购谨慎 [7]
AMD:英伟达预示着人工智能将迎来持久繁荣
美股研究社· 2025-09-03 20:56
AMD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增长32%达到创纪录的77亿美元 [1] - 全新MI355芯片上市 性能提升35倍并增强超低延迟推理能力 [1] AI推理市场增长前景 - 推理芯片销量将很快追上AI训练芯片需求 [2] - 到2028年推理芯片功耗需求将接近训练芯片水平 [2] - 到2034年AI芯片总需求将增长10倍 [2] - 2028年推理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50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80% [4] 市场规模预测 - 2028年AI芯片需求预计达到1万亿美元 [4] - 英伟达CEO预测本十年末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3-4万亿美元 [4] - 2030年AI芯片市场预计达到1万亿美元 其中AI GPU占7500亿美元 定制XPU占2500亿美元 [6] 公司业绩指引与市场机会 - 三季度营收目标定为87亿美元 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83.2亿美元 [4] - 未计入对中国15亿美元受限销售额 实际可能突破100亿美元 [4] - 到2028-2030年 公司在AI GPU领域有望获得1000-1500亿美元营收机会 [7] - 2025年底AI芯片销售额预计达到每年80亿美元以上 [9] 市场竞争格局 - AI GPU市场80-85%份额由英伟达占据 AMD占15-20% [6] - 定制XPU市场70-75%份额由博通占据 Marvell占15-20% [6] - 英伟达二季度销售额达460亿美元 预计当前季度营收达540亿美元 [7] 中国市场机遇 - 中国市场明年预计以50%增速增长 规模达500亿美元 [7] - 英伟达对中国H20芯片销售额可能增加20-50亿美元 [7] - 美国政府要求性能降低15% 中国政府推动采购国产芯片 [4] 行业增长动力 - 全球AI销售额增速可能接近50% [8] - 2025年AI营收200亿美元 明年可能增长10倍 [8] - 开源模式吸引大型企业 SaaS公司等加入AI革命 [8] 财务指标预期 - 2026年公司销售额预计增长21%达到400亿美元 [8] - 公司市盈率为2026年每股收益目标6.02美元的27倍 [11] - 若整体增长率达50% 公司明年每股收益可能超过8美元 销售额达500亿美元 [11]
酒店MVP承压,华住靠什么稳住大盘?
美股研究社· 2025-09-03 20:56
核心观点 - 华住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酒店行业供需失衡、业绩普遍承压的背景下,通过"圈地扩张"和"轻资产转型"策略实现逆势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5%至118亿元,净利润同比飙升超40%至24亿元 [5][7] - 公司通过规模化扩张降低单店运营成本14.56%,同时轻资产加盟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5.4%,推动经营利润率提升至24.3% [11][17][26] - 行业面临RevPAR同比下降5%、全国酒店数量超36万家的供给过剩压力,华住通过下沉市场布局和产品升级应对竞争,汉庭品牌在下沉市场酒店数量排名第一 [5][28][30][32] 圈地扩张应对压力 - 2025年二季度新开业门店595家,上半年总门店数达12137家,同比增长18%,待开业酒店2947家 [11] - 单店运营成本同比下降14.56%至60.6万元,供应链核心品类采购成本降低10%-20%,汉庭4.0模组化生产缩短营建周期30天 [11][13] - 华住中国核心运营指标承压:ADR同比下降1.9%至290元,入住率微降1.6个百分点至81%,RevPAR同比下降3.8%至235元 [7] 轻资产转型 - 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占比达92%,但收入贡献仅45%,直营酒店以8%的门店占比贡献超50%收入 [17][18] - 二季度加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至28亿元,经营毛利同比增23.2%至19亿元,贡献集团近三分之二经营毛利 [17][26] - 轻资产模式综合收费率约16.8%,单加盟店年收入贡献约262.8万-315.4万元,低于直营店全收入计入模式 [23][24] 行业环境与竞争策略 - 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RevPAR同比下降5%,中高端酒店RevPAR跌幅达3%-5%,行业采用"以价换市"策略 [5][8][30] - 全国酒店数量超36万家,客房供给达2019年103%,但旅游人次仅为2019年90%,供需严重失衡 [30] - 华住聚焦县域下沉市场(人口近6亿,连锁化率仅30.7%),汉庭和全季品牌在下沉市场酒店数量排名第一和第四 [31][32]
特斯拉“宏图计划4”发布:大规模地将AI融入物理世界,未来80%的价值在于机器人
美股研究社· 2025-09-03 20:56
公司战略转型 - 特斯拉发布"大师计划第四篇章" 将发展重心从电动汽车和能源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3] - 公司目标是通过大规模将AI融入物理世界 实现"可持续富足"的社会[3] - 马斯克宣称未来公司约80%的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3] 指导原则 - 提出五大指导原则:增长是无限的 创新消除限制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自动驾驶必须惠及全人类 更广泛普及推动更大增长[6][10] - 公司宣称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增长革命时期 将是特斯拉和全人类的一次飞跃[6] - 最终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富足的世界[6] 市场评价 - 部分观点认为该计划重新定义大规模自动驾驶框架 是已公布内容的扩展版[8] - 媒体Electrek批评计划缺乏具体执行路径 是模糊AI承诺的大杂烩[4][13] - 评论指出人形机器人目前连爆米花都端不好 质疑其技术可行性[4][13] 历史计划完成情况 - 2006年宏图计划1四步骤中 制造跑车和亲民汽车完成 但零排放发电选项未实现[18][19] - 2016年宏图计划2四步骤中 仅扩展电动汽车产品线部分完成 太阳能屋顶和自动驾驶均未实现[20] - 2023年宏图计划3六步骤中 除电动汽车外未实质性参与其他行业[20] - 过去19年未完成多数既定目标 新计划被质疑缺乏连贯性[20][21] 执行能力挑战 - 马斯克管理风格被指对工程师咆哮式管理 不利于AI研发[16] - 公司在招募顶尖AI人才方面面临激烈竞争 吸引力低于OpenAI微软等巨头[15][17] - 销量下滑和盈利下降背景下 转型被质疑是为维持股价搭乘AI泡沫[15]
ServiceNow:下半年不确定性加剧,预计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美股研究社· 2025-09-03 20:56
市场背景与公司定位 - 尽管标普500指数创新高 但市场能否维持近期强劲反弹存疑 近期抛售集中于大型成长股 这些股票涨幅主导了今年美股上涨 [1] - ServiceNow作为估值溢价通常很高的公司 需要特别警惕 尽管第二季度财报远超预期 但此后遭遇抛售 反映投资者对其估值担忧加剧 尤其下半年潜在风险累积 [2] 估值分析 - 公司股价从5月份略高于每股1000美元经历约10%回调 但十几倍收入倍数仍有进一步下跌空间 [4] - 当前股价接近900美元 市值1888.9亿美元 企业价值1795.9亿美元(扣除107.9亿美元现金和14.9亿美元债务) [6] - 估值达到13.6倍企业价值/2025财年收入 11.5倍企业价值/2026财年收入 [9] - 低十几倍收入倍数远高于其他动量驱动软件增长股如HubSpot和Atlassian 约53倍市盈率相对于Salesforce和Workday等二十几倍市盈率的成熟软件领头羊过高 [7] 财务表现与指引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至32.1亿美元 超出华尔街31.2亿美元预期三个百分点 [14] - 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2%至31.1亿美元 固定汇率增长率较第一季度20%高出两个百分点 [15] - 将2025财年全年订阅收入预期小幅上调至127.8亿-128.0亿美元 同比增长20%(此前预期18.5%-19.0%) 但增长主要因美元走弱 固定汇率增长率仅比之前预期高出约50个基点 [6] - 第三季度订阅收入指引3.260亿-3.265亿美元 同比增长20%-20.5% 固定汇率增长19.5% [7] - 当前剩余履约义务(cRPO)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21.5%至109亿美元 总积压订单同比增长28%至239亿美元 [17] 运营与竞争环境 - IT服务管理产品与Atlassian的Jira竞争 CRM产品与Salesforce竞争 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企业部署更严格预算审查 竞争对手可能争夺更小市场份额 [8] - 人工智能未显著加速增长 订阅收入增长率维持在20%以下 [8] - 持续员工人数扩张抑制利润率增长 本季度新增约600人 季末员工总数2.73万人同比增长11% 主要来自产品开发和销售部门 [19] - 预计营业利润率同比增长200个基点至29.5% [19] 风险因素 - 美国联邦政府支出模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第四季度大规模更新周期可能受当前美国经济波动影响 [4] - 第四季度将迎来大量续约客户 严峻预算环境可能颠覆以往低客户流失记录 公共部门业绩波动可能进一步削弱发展势头 [19] - 在美国经济形势紧张情况下 更多投资者可能关注过高市盈率及利润率提升速度不够快问题 [21] 投资建议 - 分析师重申"卖出"评级 认为股价仍然偏高估值过高 低十几倍营收倍数和约50倍市盈率在大型成长股上涨推动的股市中不合理 [4][21] - 建议轮换到估值较低的中小型成长股 等待ServiceNow等股票估值降低后再考虑买入 [21] - 抵制接下落之刀的诱惑 等到进一步下跌后再涉足 [11]
多邻国财报解读:下一个伟大的消费者平台
美股研究社· 2025-09-02 18:45
财务表现 - 营收达2.523亿美元 同比增长41% [1][4] - 订阅收入达2.107亿美元 同比增长46% 占总收入83.5% [1][4] - 总预订量达2.68亿美元 同比增长41% [1][4] - GAAP净利润达4480万美元 同比跃升84% 稀释每股收益0.91美元 [1][4] - 调整后EBITDA达7870万美元 利润率31.2% [1] - 自由现金流达8630万美元 利润率34% [1] - 毛利率达72.4% 环比提升130个基点 [1][6] 用户指标 - 日活跃用户达4770万 同比增长40% [2][4] - 月活跃用户达1.283亿 同比增长24% [2][4] - 付费用户达1090万 同比增长37% [2][4] - 付费用户渗透率从8.6%上升至9.0% [2][4] 业务多元化 - 广告收入达2060万美元 同比增长约55% 占总收入8% [5] - 多邻国英语测试和应用内购买各贡献约4%收入 [5] - 国际象棋课程在iOS平台日活跃用户超100万 [7] - 4月新推出148门语言课程 为史上最大扩张 [6] 增长动力 - 新机制推动iOS平台DAU提升 学习时间中位数增长及转化率提高 [5] - 人工智能加速内容构建 生成式AI与共享内容系统结合 [6] - 产品组合调整推动订阅ARPU同比增长约6% [4] - 广告格式和定位升级空间巨大 [5] 财务指引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2.57-2.61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27-28% [9] - 2025财年营收指引10.11-10.19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指引2.881-2.955亿美元 [9] - 预计全年毛利率下降约100个基点 反映AI成本下降和广告业务增长 [9] - 中间值收入增长约36%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28.5-29.0% [9] 资产负债表 - 持有11.7亿美元流动资产 无长期债务 [9] - 递延收入4.31亿美元 增强未来收入可预测性 [9] - 运营现金流9070万美元 [9] - 现金充裕无债务结构支持产品改进和选择性招聘 [9] 估值指标 - 股价约298美元 市值约136亿美元 [10] - 企业价值约125亿美元 为25财年收入的12.3倍和调整后EBITDA的43倍 [10] - 营收增长率36%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29% 符合40法则高于60条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