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研究社

搜索文档
AMD:随着人工智能需求飙升,准备迎接又一次双倍增长
美股研究社· 2025-07-30 19:3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超出市场预期4.47% [1] - 非GAAP每股收益0.96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市场预期2.83% [1] - 调整后毛利率54%,息税前利润率24%,营业周期优于预期 [2]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7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合并收入49% [4] - 客户端和游戏业务营收29亿美元,同比增长28% [4] - 嵌入式业务营收8.23亿美元,同比下降3% [4] 细分市场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净收入3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7%,环比下降5% [5] - 数据中心业务营业利润9.32亿美元,同比增长72%,环比下降19% [5] - 客户端和游戏业务净收入2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2% [5] - 客户端和游戏业务营业利润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环比持平 [5] - 嵌入式业务净收入8.23亿美元,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11% [5] - 嵌入式业务营业利润3.28亿美元,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9% [5] 产品与技术进展 - EPYC服务器芯片新增30多个云实例,企业本地部署连续7个季度加速 [6] - 第五代EPYC Turin处理器量产,第四代EPYC持续需求推动服务器CPU份额提升 [6] - MI300系列GPU广泛应用,下一代MI350系列样品推出 [6] - Oracle承诺推出数十亿美元的MI355x [6] - 收购ZT Systems后提供全栈和机架级AI解决方案能力增强 [9] 市场前景与增长动力 - 公司在5000亿美元以上的AI计算市场中份额有望扩大 [9] - 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提升推动利润率扩大 [17] - 出口许可限制预计影响约15亿美元营收,但2025年仍有望实现强劲双位数增长 [9] - 若恢复对华销售MI308X,短期可能新增7亿美元营收,中期或达15亿美元 [12] 估值与投资观点 - 当前远期市盈率约42倍,处于10年历史区间偏低位置 [17] - 假设2025和2026年每股收益比市场预期高5%,2026年每股收益约6.38美元 [19] - 按35倍市盈率计算,2026年目标价约223.3美元,上涨空间约34% [19] - 数据中心业务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推动利润率扩张 [19]
拼多多仍有希望实现两位数上涨?
美股研究社· 2025-07-30 19:36
拼多多2025年表现分析 核心观点 - 尽管存在担忧,拼多多股价仍有望实现两位数上涨,表现仅次于阿里巴巴,且今年迄今涨幅超过标普500指数 [1] - 目前拼多多股价处于相对低位,分析师认为当前是买入机会 [2][11] 价格回报表现 - 拼多多年初至今价格回报表现优于阿里巴巴、京东和标普500指数 [4] 三大优势 1 收入增长潜力 - 2025年上半年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高于消费品零售总额5%的增速,拼多多2025Q1收入同比增长10% [6] - 分析师可能上调2025年全年收入预测至同比增长9.9%,最高增长预期达18.5% [7] 2 战略投资影响盈利但长期利好 - 2025Q1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6%和45%,主因公司增加平台投资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7] - 投资旨在支持商家和消费者,提升销售额并降低成本,预计未来持续影响利润但改善长期健康 [7] - 分析师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降幅小于Q1,且2026年起盈利将恢复两位数增长 [7][8] 3 估值吸引力 - 拼多多预期非公认会计准则市盈率13.56倍,远低于五年均值71.8倍,与阿里巴巴(13.64倍)和京东(11.84倍)接近 [10] - 预期GAAP市盈率14.95倍,显著低于2024年2月的24.85倍 [10] 盈利预测 - 2025年EPS预计8.48元(同比-25.66%),2026年回升至11.53元(同比+35.92%),2027年进一步增长至13.55元(同比+17.49%) [9] - 长期盈利增长趋势明确,2028-2029年EPS预计维持两位数增速 [9]
AI日报丨但斌二季度美股持仓出炉:英伟达仍是第1!继续重仓美股科技股,首次买入数字货币概念股
美股研究社· 2025-07-30 19:36
AI行业动态 - 鸿海与东元电机通过换股建立战略联盟,鸿海将持有东元电机10%股份,东元电机持有鸿海0.519%股份,双方将专注于AI服务器业务[3] - AI超低功率半导体生产商Ambiq Micro将美国IPO发行价定为每股24美元,预计融资0.96亿美元[4] - AI Agent平台Delve获32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3亿美元,由Insight Partners领投[4] 教育AI发展 - OpenAI发布ChatGPT Study学习模式,提供交互式提示、支架式回应、个性化教育和知识点检查四种方法[4] - ChatGPT Study可作为24小时在线家教,根据学生进度提供个性化指导,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5] - 免费版ChatGPT也提供Study学习模式[6] 人才流动与投资 - 苹果AI研究员Bowen Zhang跳槽至Meta,这是苹果一个月内失去的第四位AI研究员[7] - 东方港湾海外基金二季度美股持仓市值达11.26亿美元,环比增长29.7%,第一大重仓股为英伟达[8] - 东方港湾首次买入数字货币概念股Coinbase,持仓额5470万美元[8] 监管与合规 - Meta因在WhatsApp预装AI服务面临意大利监管机构调查,被指控滥用市场主导地位[10] - 监管机构指出Meta AI被放置在WhatsApp显著位置,可能损害竞争对手[11] - Meta表示在WhatsApp提供AI功能是让用户选择在熟悉平台使用AI[13] 企业合作与谈判 - 微软与OpenAI讨论新协议,可能使微软持续使用OpenAI技术[13] - 新协议将消除OpenAI成为营利性组织的障碍,微软希望避免失去对OpenAI技术的使用权[17] - 双方讨论微软在重组后OpenAI的股权比例可能在30%左右[29]
生死72小时!华尔街进入“战备状态”
美股研究社· 2025-07-30 19:36
美国市场关键事件周 - 本周被琼斯交易公司称为"可能是今年最关键的一周",因密集经济数据、企业财报及关税大限将集中发布 [4][5][18] - 标普500指数年内上涨8.3%,预期市盈率达22倍,部分分析师对涨幅规模表示担忧 [9] - 四大科技巨头(微软、Meta、苹果、亚马逊)总市值超11万亿美元,其财报表现将显著影响市场 [6] 经济数据与政策动向 - 亚特兰大联储预测Q2 GDP年化增长2.9%,主要受进口下降驱动 [13] - 美联储预计维持利率4.25%-4.5%区间,市场关注FOMC内部对降息时机的分歧 [14][15] - 7月非农就业预计新增11.5万人,显著低于前值14.7万人,数据偏差可能引发波动 [16] 贸易战与市场情绪 - 特朗普政府8月1日关税大限临近,涉及未达成协议国家的对等关税 [18] - 华尔街已下调经济衰退概率,因美国与欧盟、日本、英国达成协议,并与中国临时休战 [11][12] - 野村证券指出近期温和数据使投资者暂时忽略关税话题,但月末事件风险仍存 [10][17]
特斯拉想拿出新杀手锏
美股研究社· 2025-07-30 19:36
特斯拉近期市场表现 - 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X在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中以83.3%高速场景通过率获最佳成绩,引发市场热议[8][9] - 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转发测试结果并强调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10] - 公司近期在中国市场推出Model Y L大六座豪华SUV(轴距超3米,车长约5米,预估售价40万元)及加速推进廉价版Model Y新车型[13][14][15] 特斯拉财务与销量压力 - 2025年Q2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20.7%),创十年来最大降幅[22] - 全球汽车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暴跌13.5%),连续两季度两位数下滑,欧洲市场销量下跌超三分之一[24] - 美国加州市场销量连续七季度萎缩,中国市场成为唯一增长引擎(Q2交付12.9万辆,贡献全球销量34%)[25][27] 中国市场战略重要性 - 中国占特斯拉全球销量超30%,每三辆特斯拉中有一辆由中国消费者购买[27] - 公司加速本土化策略,专为中国推出特供车型Model Y L,并计划廉价版Model Y以覆盖更广泛消费群体[35][37]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但特斯拉市占率从2020年15%峰值萎缩至7.6%[27][31] 行业竞争与产品策略 - 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破20万辆,蔚来乐道L90、理想i8等新车型密集发布[33] - Model Y以44848辆销量蝉联6月SUV冠军,领先第二名比亚迪宋PLUS近一倍[34] - 公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计划2025年在中国及欧洲落地,测试表现行业领先[40][41] 未来挑战与机遇 - 产品线老化问题凸显,工程副总裁承认公司处于战略突破关键节点[28] - 廉价版Model Y若售价下探可能对小鹏G6/G7等竞品形成冲击[38] - 需平衡全球思维与本土化经营,进一步适应中国市场竞争环境[42]
AI日报丨再创新高!英伟达市值突破4.3万亿美元,传已向台积电追加30万片H20订单!
美股研究社· 2025-07-29 19:06
AI技术发展与应用 - 微软在Edge浏览器中加入Copilot模式,实现自动化搜索、预测和整合功能,重塑浏览器使用方式 [3] - 智谱发布新一代旗舰模型GLM-4.5,采用混合专家架构,总参数量达3550亿,激活参数320亿,API调用价格低至输入0.8元/百万tokens [3] 英伟达市场表现与动态 - 英伟达股价在2024年累计上涨超过170%,市值首次突破4.3万亿美元 [4][5] - 英伟达向台积电下达30万片H20芯片组订单,因中国需求强劲而恢复生产 [6][7] - 英伟达H20芯片此前因禁令取消订单,重新生产可能需要9个月时间 [7] 企业软件行业影响 - 人工智能工具降低企业和政府更换软件提供商的成本和难度,影响微软、Palantir、Salesforce等企业 [9][10] - 使用AI工具更换供应商的时间和成本减少50%,例如OpenAI的ChatGPT用于数据传输 [10] - 企业软件类股涨跌互现,微软下跌0.6%,Palantir下跌1%,ServiceNow上涨2% [10]
七侠荡气回肠,财报季高峰将焦点转向大型科技公司
美股研究社· 2025-07-29 19:06
财报季概况 - 二季度财报高峰期本周开启 将持续到8月第二周 标普500指数中约75%公司会发布财报 目前已有34%成分股公司披露业绩 [1] - 二季度整体增速从上一周的5 6%升至6 4% 营收增速从4 4%升至5 1% 80%标普500成分股公司营收和利润均超预期 这一比例高于1年 5年和10年平均水平 [2] - 财报高峰预计在7月28日至8月15日之间 每周预计有超2000家公司发布财报 8月7日将是最繁忙的一天 预计有1291家公司披露业绩 [5] 科技巨头表现 - 特斯拉二季度车辆交付量同比下降14% 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 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约16% [1] - 谷歌在YouTube广告和谷歌云业务推动下 营收和利润均超预期 2025年资本支出预估从750亿美元升至850亿美元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约2% [2] - 本周将聚焦Meta 微软 苹果和亚马逊财报 英伟达财报将于8月27日发布 [3] 财报日期分析 - 标普500指数中有8家公司确认"异常"发布日期 其中4家早于往常(Regency Centers Booking Holdings AES公司 CVS健康) 4家晚于历史平均(泰克科技 PPG工业 联合健康集团 金佰利) [5] - 在覆盖的11000多家全球公司中 71%已确认财报日期 14%已发布财报 剩余日期根据历史发布规律估算 [5]
微软第四季度财报展望:人工智能并非豪赌,它已在提升利润率
美股研究社· 2025-07-29 19:06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已成为新的经济基础设施 微软是全球唯一将AI深度融入运营体系并产生真实回报的科技巨头 [1] - 市场低估了微软作为AI基础设施领军者的估值潜力 其远期市盈率不足30倍 PEG值低于1.7倍 [1] - 微软已进入AI商业化阶段 用户开始为AI功能付费而非测试 Azure云34%增长中18个百分点直接来自AI工作负载 [2] - 公司75%收入来自高利润率服务和订阅模式 现金周转周期降至28天创20年最佳效率 [6] 业务结构分析 智能云业务 - 占总营收45% 包含Azure云/GitHub/Nuance等AI基础设施 [4] - Azure云凭借OpenAI整合及行业应用 正成为AWS系统性竞争对手 [4] - 2025Q4 Azure云同比增长34% 其中18个百分点直接来自AI工作负载 [10] 生产力与业务流程 - 占营收30%以上 由Office/微软365/Dynamics/领英驱动 [4] - Copilot已落地20万家企业用户 ARPU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2][11] - 若每商业用户每月多付3美元 Copilot可带来数十亿美元增量收入且利润率超70% [10] 个人电脑/设备 - 占营收约25% 战略重要性下降 含Windows/Xbox/广告等业务 [4] 财务与估值 - 2026年预计运营利润率44.8% 为竞争对手中最高水平 [2] - 远期市盈率33.4倍 PEG值1年期3.38倍 3年期低于2倍 [13][15] - 2025Q4预期每股收益2.93美元(同比+8.9%) 总营收643亿美元(同比+14.4%) [10] - 47%资本支出流向英伟达 显示AI基础设施布局已基本完成 [8][9] 战略优势 - 唯一实现基础设施/应用/运营三层全面AI整合的企业级平台 [13] - Copilot被定位为分布式语义层 重构云计算逻辑架构 [11] - "终端价值"开始显现 用户已深度融入AI工具生态 [15] - 连续11个季度业绩超预期 证明商业模式可持续性 [2]
美股亮起三大红灯
美股研究社· 2025-07-29 19:06
美股市场投机风险预警 - 华尔街投行集体警告美股市场投机行为激增、杠杆水平飙升,泡沫风险正在累积[1] - 高盛指出衡量市场投机情绪的指标已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21年散户抱团股狂潮时期[2] - 德意志银行警告投资者借钱炒股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保证金债务总额达历史新高[3] - 美银认为货币宽松政策和金融监管放松正推高泡沫化程度[4] - 摩根大通和瑞银策略师提醒市场可能对贸易风险过于自满,关注美联储政策会议寻找降息线索[5] 高盛:投机狂热达历史极值 - 高盛投机交易指标显示当前投机水平达历史最高,仅次于1998-2001年和2020-2021年[6] - 空头仓位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股票篮子涨幅超过60%,预示大盘近期上涨但增加下跌风险[7] - 无盈利股票、低价股及高估值股票交易量占比上升,最活跃交易股票包括"七巨头"及数字资产、量子计算相关企业[8] 德意志银行:杠杆水平逼近危险水位 - 纽交所保证金债务历史上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两个月内飙升18.5%,增速为1999年末或2007年中以来最快[10] - 保证金债务"白热化"可能导致未来12个月美国高收益信贷利差扩大80至120个基点[11] - 除非出现意外关税削减或美联储超预期鸽派立场,否则市场狂欢难以持续[12] 美银:宽松政策催生更大泡沫 - 全球政策利率从一年前4.8%降至4.4%,预计未来12个月进一步降至3.9%[14] - 政策制定者考虑监管改革以提高美国散户投资者比例,加剧市场波动性和泡沫风险[15][16] - 美股在经济韧性和企业盈利乐观情绪推动下创新高,但标普500指数今年表现落后于国际同行[18]
CEO卷走24亿,二号员工血亏99%!30亿Windsurf梦碎内幕曝光
美股研究社· 2025-07-29 19:06
公司动态 - Prem Qu Nair作为Windsurf的2号员工,放弃谷歌DeepMind职位加入AI初创Cognition,为此牺牲了Windsurf股份的99%价值 [2][3][21] - Windsurf原CEO Varun Mohan及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在OpenAI 30亿美元收购前夕突然离职,导致交易失败 [5][10][12] - 谷歌以24亿美元收购Windsurf核心技术团队,但未包含Prem Qu Nair等部分员工 [12][14][18] - Cognition最终收购Windsurf剩余部分,保障了所有员工权益 [15][16] 行业竞争 - OpenAI曾试图收购20多家AI+编程公司,包括Cursor开发商Anysphere(被拒)和Windsurf(交易失败) [7][8][9][10] - 谷歌采用"当日失效"offer等激进手段争夺人才,Prem Qu Nair披露其补偿方案仅覆盖原股权价值的1% [20][23][24] - Meta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公司49%股份,并开出1亿美元薪酬包挖角OpenAI研究员 [25][28] - 硅谷科技巨头展开白热化人才争夺战,涉及从CEO到基层工程师的各类人才 [24][25][26] 人物动向 - Prem Qu Nair最终选择竞争对手Cognition,认为其工作氛围能重现Windsurf初创期的激情 [21][22][24] - Windsurf发言人对Nair加入Cognition表示欢迎,认可其专业能力 [24] - Anthropic联合创始人称Meta挖角对其团队影响较小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