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是说芯语
icon
搜索文档
钜芯IPO,你没看错!此钜芯非彼炬芯!
是说芯语· 2025-06-29 21:06
公司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登陆北交所,证券代码874103,原计划冲刺深交所创业板[1]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3000万股,拟募集资金2.95亿元,主要用于特色分立器件产线建设(1.97亿元)、研发中心建设(5794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4000万元)[1] 公司业务与客户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功率器件及芯片研发、封装测试、生产和销售,产品以光伏组件保护功率器件为主,涵盖二极管及整流桥堆、MOSFET等[2] - 2024年前五大客户为通灵股份、意美旭、晶科光伏、中环赛特、泽润新能[2] - 2024年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为士兰微、宁波兴业、捷捷微电、一针电子、昆山兴凯[2] 股权结构 - 曹孙根直接持股59.49%,通过聚芯合伙间接控制8.38%表决权,合计控制67.87%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2] - 公司共有15名机构股东,其中1名股东已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2] 上市进程 - 2023年7月29日通过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议案,8月25日完成工商登记更名[4][5] - 2023年11月17日与海通证券签署创业板上市辅导协议[6] - 2024年多次增资扩股,引入安徽再贷款、中肃创投等机构,注册资本增至8349.15万元[7] - 2025年1月2日新三板基础层挂牌,1月13日调整上市板块至北交所[8][9] - 2025年6月完成2022-2024年财务数据会计差错更正,6月24日通过辅导验收并提交北交所上市申报材料[9][10] 其他事项 - 报告期内存在控股股东原控制公司安徽弘电占用资金情形[3] - 需待2026年1月2日满足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后方可启动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程序[11]
黄仁勋直聘!清华“天才少年”任英伟达首席研究科学家
是说芯语· 2025-06-29 10:37
英伟达人才招聘 -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亲自招募两位华人AI专家朱邦华和焦剑涛加入公司 [1] - 朱邦华将担任英伟达首席研究科学家 加入Star Nemotron团队负责应用研究 该团队专注于利用推理和多模态基础模型构建企业AI Agent [2] - 焦剑涛加入英伟达但具体岗位未披露 [1] 人才背景与专业成就 - 朱邦华现任华盛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 2018年获清华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2024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2] - 焦剑涛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2012年获清华大学电子系学士学位 2018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包括生成式AI 基础模型 机器学习隐私安全等 [5] - 两位专家曾于2023年联合创办生成式AI初创公司Nexusflow 该公司专注于利用生成式AI帮助企业理解网络安全数据 [5] 初创企业融资与技术成果 - Nexusflow在2023年9月完成10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由Point72 Ventures领投 Fusion Fund等机构参与 [5] - 公司于2023年11月推出开源模型Athene-V2 其中Athene-V2-Chat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可与GPT-4o匹敌 Athene-V2-Agent在函数调用和Agent应用方面超越GPT-4o专门模型 [6] 行业人才竞争态势 - 硅谷科技公司正展开激烈人才争夺战 Meta挖走OpenAI三名资深研究人员 计算机视觉专家何恺明加入谷歌DeepMind Meta招募Scale AI联合创始人兼CEO [8] - 华人AI专家在全球科技行业备受青睐 成为各大企业重点争夺对象 [7][8]
“国家大基金三期”调整策略,应对美国技术封锁 | 彭博社
是说芯语· 2025-06-28 23:55
大基金三期投资策略调整 - 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大基金三期)将重点投向光刻机和半导体设计软件等关键短板领域,以突破美国技术遏制[1] - 重点扶持本土企业和关键技术瓶颈领域项目,包括荷兰阿斯麦垄断的光刻机系统及美国新思科技和楷登电子主导的芯片设计工具[1] - 计划持有投资标的更长时间,与前两期相比策略更为审慎[1] 大基金三期资金情况 - 目前仅募集到3440亿元人民币目标资金的一部分,资金缺口预计是暂时性的[1] - 若达到最初募资规模,将成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半导体基金,超过前两期总和[2] - 有限合伙人包括中国财政部、国有银行及多个地方政府背景基金[2] 行业整合与投资方向 - 大基金三期准备在未来几个月内进行首批重大投资,部分使命是通过并购交易推动行业整合[2] - 已设立三只子基金协助筛选半导体全产业链的投资标的[2] - 投资策略从分散投向全产业链转向更有针对性的投资[2] 本土企业动态 -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民营光刻机制造商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11%的股份[2] - 华大九天是中国最有希望与全球领先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竞争的企业之一[2] - 中国媒体推测华为可能自研光刻机以制造能与英伟达抗衡的AI芯片[2] 行业发展背景 - 美国限制中国获取芯片、设备和软件的行动阻碍了中国半导体发展[1] - 中国当局将消除"卡脖子"问题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在本土AI企业与美国对手竞争之际[1] - 大基金成立十年来主导国家对半导体全产业链的投资,是政策导向的重要风向标[3] 行业挑战 - 美国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售顶级AI芯片,日本、荷兰等盟友也加入围堵行动[3] - 2022年北京对芯片行业多名高层官员展开反腐调查,反映对科技突破不足的不满[3] - 前两期大规模投资除催生华为精密移动处理器外未带来实质性突破[2]
年出货 16 亿颗的芯片巨头IPO!
是说芯语· 2025-06-28 23:55
IPO进展 - 紫光展锐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 由国泰海通 中信建投联合护航[1] - 2025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革 公司名称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 股权与融资 - 2024年3月获五大银行银团32亿元授信 9月完成40亿元股权融资 12月完成近20亿元股权增资[2] - 第一大股东新紫光集团控股公司持股32.22% 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3.42% 英特尔中国持股10.85%[2] - 股权穿透显示彤程新材 慧智微 长电科技等A股公司间接持股[2] 市场地位 - 2025年Q1全球智能手机AP-SoC市场份额达10% 位列第四 次于联发科(36%) 高通(28%) 苹果(17%)[2] - 2024年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突破16亿颗 全球市场份额14% 相当于每7部手机有1部搭载其芯片[3] - 5G芯片销量同比暴涨82% 全球市占率14% 成为公开市场第三极[6] 财务与增长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1%至145亿元 芯片出货量同比增幅超10%[3] - 2019年投入30亿元研发5G芯片 2020年推出首款5G芯片虎贲T7510[6] 技术布局 - 基带技术(展讯)与射频技术(锐迪科)合并形成完整通信芯片研发能力[5] - 推出车规级芯片A7870 通过AEC-Q100认证 已应用于上汽MG海外车型[7] - 工业物联网芯片V517体积小50% 功耗低60%[8] - 研发北斗+GPS双模芯片 实现无信号发短信功能[9] 客户与市场 - 与传音 中兴合作深耕非洲 东南亚新兴市场 国内千元机市场规模化应用[3] - 5G芯片通过全球56家运营商认证 进入欧洲 东南亚主流手机品牌[6] - 2024年5G终端覆盖全球85个国家 达100多款[3] 产品迭代 - 推出中高端芯片T9100 应用于努比亚Neo 3 GT 5G(售价2513元)[11] - T8300芯片应用于努比亚Neo 3 5G(售价2093元)[11] 发展历程 - 2001年武平创立展讯通信 2004年推出中国首款GSM手机基带芯片 2007年纳斯达克上市[5] - 2004年戴保家创立锐迪科 2011年深交所上市 成为小米 华为早期供应商[5] - 2013年紫光集团收购两家企业 2016年合并成立紫光展锐[5]
斯达半导拟再融资15亿元,投向SiC等3大车规器件项目
是说芯语· 2025-06-28 17:45
斯达半导可转债发行预案 - 公司计划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1] - 每张债券面值人民币100元 按面值发行 期限为六年 [1] - 转股期自发行结束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债券到期日止 [1] - 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和前一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 [1] 募集资金用途 - 车规级SiC MOSFET模块制造项目 投资总额100,24526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60,000万元 [2] - IPM模块制造项目 投资总额30,08035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27,000万元 [3] - 车规级GaN模块产业化项目 投资总额30,10768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20,000万元 [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拟投入募集资金43,000万元 [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Q1营业收入分别为270,54984万元 366,29654万元 339,06207万元和91,92304万元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2,07464万元 92,06991万元 51,33867万元和10,48551万元 [5]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1945%上升至2025年Q1的3181% [5] - 流动比率从2022年891下降至2025年Q1的362 [5] - 速动比率从2022年770下降至2025年Q1的236 [5]
加拿大政府下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并关闭业务
是说芯语· 2025-06-28 14:54
加拿大政府对海康威视的禁令 - 加拿大工业部长梅拉妮·若利宣布联邦政府责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拿大的运营 原因是国家安全审查认定其继续运营会损害加拿大国家安全 [1] - 该决定基于《加拿大投资法》下的多步骤审查 评估了加拿大安全和情报部门提供的信息与证据 [1] 禁令的具体范围 - 国家安全审查范围不涵盖海康威视在加拿大境外的关联公司运营 [2] - 加拿大政府禁止所有政府部门 机构和国有企业采购或使用海康威视产品 [3] - 加拿大政府将对现有资产进行审查 确保不再使用旧有的海康威视产品 [3] 未明确的细节 - 声明未具体说明海康威视将如何损害加拿大的国家安全 [3]
视涯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
是说芯语· 2025-06-28 13:08
公司概况 - 视涯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微显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并提供战略产品开发、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2] - 公司是全球首家基于12英寸晶圆背板实现硅基OLED微显示屏规模量产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具备硅基OLED"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全栈自研能力的科创企业 [2] - 公司在我国硅基OLED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工信部确定的国家新型显示产业链引领企业,并受委托对硅基OLED产业牵头承担标志性产品攻关等任务 [2] 财务与股权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124%、133%和96% [3] - 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亿、-3.04亿和-2.47亿,尚未实现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3] - 公司采用特别表决权设置,实控人顾铁间接持股约29%,但实际控制公司约62%的表决权 [3] - 顾铁1968年出生,拥有美国国籍,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3] 技术与产能 - 公司已建成专注于12英寸晶圆的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每月可生产9000片12英寸晶圆投片 [6] - 12英寸晶圆成本更低、技术平台更先进,公司已掌握电流驱动、高刷新率、广色域、叠层白光OLED器件等关键技术 [6] - 公司已累计申请各项专利420余项 [6] - 正在推进第二条生产线建设,预计今年5月设备进驻,现有厂房可容纳3条产线,晶圆投片产能最大可达每月2.7万片 [6] 市场与应用 - 公司核心产品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在关键性能指标方面已达到或超越索尼可比产品 [2] - 硅基OLED微显示屏长期被境外厂商垄断,随着下游场景快速爆发,产业重要性不断提升 [2] - 硅基OLED微型显示技术已大量应用于市场,能让拍摄画面更清晰、色彩还原度更高 [7] - 正在将微型显示技术应用于内窥镜临床手术中,可折叠AR眼镜也即将推向市场 [7] - 未来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商务办公、医疗、应急消防、教育培训、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7] IPO募资计划 - 公司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20.15亿元 [1] - 募资将投入到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4] - 通过募投项目有望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带动我国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5] 行业前景 - 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下游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7] - 公司凭借硅基OLED与可穿戴设备的适配性,有望快速扩大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 [7]
创业板首家,未盈利芯片IPO,来了!
是说芯语· 2025-06-27 16:48
创业板未盈利企业上市政策 - 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大普微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1] - 创业板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以增强板块包容性和精准支持力度 [1] - 深交所严格落实创业板上市标准为初盈利和未盈利企业提供包容性融资渠道 [1] 大普微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领先的企业级SSD主控芯片设计及存储方案提供商 [1] - 创始人CEO杨亚飞为留美博士曾在美国高通工作8年拥有2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1] - 公司团队规模超380人具备从芯片设计到量产交付的全栈能力 [1] 公司技术实力与市场表现 - 累计获近二十亿股权融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主流服务器市场 [1] - 基于自研芯片推动"存算一体"产业发展申请超300项国内外专利 [1] - 2022年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1] 行业影响 - 创业板政策调整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科技领域聚集 [1] - 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国内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突破 [1]
小米、华为联手投出一个芯片IPO,年销量超5000万颗,中国大陆第一
是说芯语· 2025-06-27 08:42
公司概况 - 云英谷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致力于为消费电子品牌公司提供高性能显示驱动方案 [2] - 公司采用Fabless业务模式,通过与晶圆代工厂、OSAT公司及显示面板制造商的战略合作确立行业地位 [2] - 公司于2017年开始专注于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2021年实现量产并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向主流消费电子品牌供货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公司 [2]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销售量计,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全球第五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 [2] - 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应用于超10个产品系列,客户合计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25%以上 [3]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品牌公司认证且唯一一家对品牌公司累计销量超千万颗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企业,2024年销售量超5000万颗 [3] - 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品牌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供货份额从2022年1.2%提升至2024年4.0% [3] 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软硬一体全栈自研显示驱动技术,涵盖芯片设计、驱动补偿算法开发、像素补偿电路布局三大环节 [3]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掌握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先进技术的企业,包括算法优化、低功耗设计、先进封装等技术 [4] 产品布局 - 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应用于AR/VR设备的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 [4]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5.51亿元、7.20亿元、8.91亿元人民币 [4]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1.24亿元、2.32亿元、3.09亿元人民币 [4] 股东与募资用途 - 投资方包括红杉、小米长江、华为哈勃、高通等 [5] - 香港IPO募资拟用于AMOLEDTDDI芯片研发、Micro-OLED/Micro-LED技术优化、战略投资及营运资金 [5]
荣耀确认启动A股IPO辅导!
是说芯语· 2025-06-27 08:37
荣耀A股IPO进展 -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6日获中国证监会上市辅导备案,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标志着公司正式开启A股上市之路 [1] - 公司于2024年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已聘用券商、律所、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 [3] - 公司CFO表示将以上市为契机提升治理水平和透明度,并适时启动上市流程 [3]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公司正加速推进"阿尔法战略"向AI转型,新一代AI折叠屏旗舰手机荣耀Magic V5定档7月2日发布 [2] - 持续加码AI基础研发,构建开放生态体系,业务已拓展至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2] - 公司同时推进AI终端开放生态战略和全球化战略 [3] - 销售与服务总裁表示目标是在2024年底重返国内手机市场前三 [3] 市场影响与行业地位 - 若成功上市,荣耀有望成为A股首家AI终端生态企业,重塑资本市场AI板块格局 [2] - 上市进程推进将强化公司AI生态协同效应与战略纵深布局,重塑消费电子与人工智能产业竞合关系 [2] - 分析认为荣耀加快上市步伐将提升A股市场科技板块的创新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