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芯语
搜索文档
 孙正义出手,54亿美元押注通用人工智能
 是说芯语· 2025-10-08 21:17
 软银集团战略投资与布局 - 公司拟以54亿美元收购ABB的机器人业务部门,作为其押注通用人工智能的最新举措[2] - 公司董事长提出下一个前沿领域是物理人工智能,旨在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以推动突破性进化[2] - 公司董事长预测通用人工智能将在未来2-3年内由大企业率先实现,并在十年内全面实现,认为需要巨额资金投入[2]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前景 -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机器人领域,公司董事长提出人工超级智能理念,认为未来十年内人工智能将比人类聪明一万倍[2] - 行业领导者认为机器人技术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人工智能下一波浪潮是能够理解物理定律的物理人工智能[4] - 全球机器人市场目前价值约78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底将达到1650亿美元[4]   软银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历史与行业动态 - 公司此前已拥有包括Agile Robots和AutoStore在内的机器人相关企业投资,通过此次收购ABB机器人进一步充实布局[3] - 公司曾于2012年收购法国Aldebaran多数股权并推出人形机器人Pepper,但最终未获市场认可[4] - 相比于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更为清晰,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看好的领域[4]   软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其他合作与投入 - 公司加倍押注人工智能领域,与OpenAI展开深入合作,是美国"星际之门"项目的主要参与方[5] - 公司与OpenAI达成协议在日本成立合资企业,为企业客户提供人工智能服务[5] - 公司董事长表示每年将在OpenAI产品部署上投入30亿美元[5]
 那个流行多年的Arduino被高通收购了!
 是说芯语· 2025-10-08 07:57
当地时间周二,宣布收购意大利开源硬件和软件公司 Arduino,以进一步深入机器人与物联网开发生 态,加速其在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AI)领域的开发者战略布局。 高通未披露交易金额,只表示 Arduino 将继续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并继续支持来自多家半导体厂商的 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产品。交易完成仍需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及履行其他惯常条件。 Arduino 主要以其低成本开发板和单板计算机而闻名,广泛应用于硬件创业团队和机器人实验室,用于 原型设计与概念验证。 此次收购使高通能够直接触达机器人行业中最基层的开发者、创客及小型企业。尽管 Arduino 产品并不 用于商业量产,但因其芯片预装特性,在创意验证和 AI 应用测试中极具普及度。 高通表示,Arduino 全球超 3300 万活跃用户将能够访问高通的技术栈与全球生态网络,从原型设计、 测试到商业化开发,都将获得更全面的支持。 据介绍,该芯片可运行 Linux 系统及 Arduino 软件,并支持计算机视觉功能,可将摄像头捕获的图像信 息实时解析为软件数据。 UNO Q 兼容经典的 Arduino IDE 与 UNO 生态,同时首次支持新的 Arduino Ap ...
 中国芯片首富套现36亿元!
 是说芯语· 2025-10-08 07:44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虞仁荣计划减持不超过2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9% [1] - 减持方式限定为大宗交易,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29日至2026年1月28日 [2] - 减持原因为归还借款并降低质押率,与股东过往通过股权质押融资的操作逻辑一致 [2]   股东股权结构与资金状况 - 虞仁荣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达33.88% [3] - 虞仁荣未解押股权质押数量合计1.72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约50%,其与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比例曾达67.28% [3] - 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对应融资余额达30亿元,以公告日收盘价151.17元计算,本次拟减持股份对应市值约36.28亿元 [3]   公司基本面与行业地位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39.56亿元,同比增长15.42%,归母净利润20.28亿元,同比增长48.34% [5] - 业绩增长受汽车电子和新兴市场需求驱动,年内公司股价已上涨50.3%,最新总市值1823亿元 [5] - 公司于2025年9月正式进入英伟达供应链,其车载CIS芯片全球市占率超38% [5] - 公司主营芯片设计,核心产品包括图像传感器、显示及模拟解决方案,研发投入深厚,技术壁垒稳固 [5]   实际控制人背景 - 虞仁荣为公司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曾以527亿元身价位列中国芯片行业首富 [5] - 其个人资金安排多元,除质押减持外,亦多次捐赠股票支持教育及慈善事业 [3][6]
 半导体各板块节后会是啥表现?
 是说芯语· 2025-10-07 18:22
以下文章来源于芯片小韭菜 ,作者芯片小韭菜 芯片小韭菜 . 专注芯片行业及公司基本面研究,不提供操作建议。 长假就要结束了,对A股板块梳理一下,不做为投资建议。 目前最热的版块是 存储 。各种宏大叙事,AI导致存力的需求大增,sora2的视频生成,就是一个存储需求大增的典型案例。下图形象的说明了存储的需求 增量: 长假期间,海外从芯片的海力士,三星,美光,华邦电,南亚科,涨到了ssd的恺俠,涨到了硬盘的希捷。还有各种存储占比大的设备,拉姆研究,爱德 万等等。映射到国内就是各种存储芯片股,存储模组股,存储相关的设备股。 设备 板块 也很热,这和国内的扩产预期相关,正好国内的cx,cc也正在扩产,所以存储相关的设备也很热门。从前道设备到后道设备都有很多机会,尤 其后道设备的长川科技出了一个很好的业绩预增以后。日本新领导人上台,美国收紧对实体公司的子公司的销售等,也属于对设备板块的利好。假如在去 美化以后的下一步是去日化,那有些个股会有机会。gkj相关的零部件也值得关注。 AI算力 这边,hwj节前偏弱,现在定增落地,不知道是否有机会起来。海光有个订单。芯原也有点走弱了。翱捷在减持影响了一个月后,正开始走好。 代工 ...
 TI 突发通知,400人失业!
 是说芯语· 2025-10-07 11:05
德州仪器发表了以下声明: 此举正值德州仪器计划关闭其位于北德克萨斯州的剩余150mm半导体晶圆厂之际。 该员工表示,此前他们曾得到承诺,如果他们签约帮助关闭德州仪器老旧的150mm工厂,他们将在德州仪器新 工厂获得优先录用。 据该员工称, 德州仪器将有近400名员工失业。 据报道,德州仪器位于达拉斯北中央高速公路的150mm晶圆厂的150多名员工已收到通知,他们的最后工作日 为12月12日。 德州仪器(TI)已通知员工, 其现有的达拉斯和谢尔曼制造工厂预计将于12月进行一轮裁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表示,该公司于9月25日向员工透露了这一消息。 "我们定期研究如何提高运营效率,并更好地支持公司的长期战略。因此,我们近期进行了一些组织架构调整, 影响了部分员工。这些调整包括关闭位于达拉斯和谢尔曼的剩余150mm晶圆厂,并已进入我们计划的多年过渡 期的最后阶段。这些都是艰难的决定,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支持我们的长期员工度过这些变化。德州仪器对北德 克萨斯州的长期承诺,包括我们对谢尔曼新工厂的投资,保持不变。" 转自: 天天 IC 加入"中国IC独角兽联盟",请点击进入 是说芯语原创,欢迎关注分享 ...
 重磅!OpenAI与AMD达成历史性战略合作,签百亿订单,AMD股价飙升25%
 是说芯语· 2025-10-06 21:55
 合作概述 - 人工智能巨头OpenAI与芯片制造商AMD共同宣布达成一项规模空前的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采用多年、多代产品部署模式,OpenAI将在未来数年内部署总计60亿瓦(6吉瓦)的AMD GPU算力 [1][3] - 此次合作的市场影响立竿见影,消息公布后,AMD美股盘前股价一度暴涨超35%,触及207美元高位 [6]   合作细节与部署计划 - OpenAI的算力扩张计划将从2026年下半年正式启动,首批10亿瓦(1吉瓦)算力将基于AMD Instinct MI450系列GPU落地实施 [3] - 后续部署将延伸至AMD未来多代Instinct产品,形成持续迭代的算力支撑体系 [3] - 双方将以核心战略计算合作伙伴身份深度协作,通过共享技术专长优化产品路线图 [3]   合作模式与财务条款 - 合作构建了"技术+股权"的深度绑定模式,AMD已向OpenAI授予可购买最多1.6亿股普通股的认股权证 [5] - 若完全行使认股权证,OpenAI将持有AMD约10%的股份 [5] - 认股权证的解锁与算力部署进度、AMD股价达到特定目标等里程碑直接挂钩,其中一档行权条件要求AMD股价达到600美元,行权价低至0.01美元 [5] - AMD首席财务官预计该协议将为AMD带来数百亿美元收入,并显著提升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收益 [6]   高管评价与战略意义 -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合作融合了双方核心优势,实现真正的双赢,助力全球AI建设并推动整个AI生态系统发展 [5][6] -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强调合作是构建AI全部潜力所需计算能力的关键一步,AMD的领导地位将帮助加快进展 [6] - 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指出跨技术堆栈的深度协作是AI未来的核心驱动力,合作将支撑AI工具规模化落地 [6]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 此次合作为AMD的AI芯片技术提供了旗舰客户背书,是AMD在AI加速器市场向行业领导者发起的强力挑战 [6] - 合作是OpenAI降低单一供应商依赖、保障算力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布局,此前OpenAI已与英伟达达成10吉瓦算力合作协议 [6] - 业内分析认为合作预示着资本、股权与算力深度循环的AI"闭环经济"模式正在形成,将深刻影响全球AI产业发展路径 [6]
 中国实现全球突破!首座海底数据中心成功部署
 是说芯语· 2025-10-05 09:49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在海南陵水成功布放海底,标志着技术概念到商业应用的全面领先 [1] - 项目由海南省国资委牵头引进北京海兰云公司实施 [1] - 项目于2022年启动,分三期建设,计划部署100个数据舱 [3] - 一期工程于2023年11月完成首个海底机房建设,并于2024年2月启用海南海底智算中心集群 [3]   技术优势与性能 - 利用海水自然冷却,实现低能耗,其能效比(PUE)可低至1.1以下,远优于国内平均水平 [5] - 服务器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可靠性高 [5] - 采用模块化快速部署,建设周期为90天 [3] - 海底无尘、无氧、无震动的稳定环境能显著提升服务器可靠性并延长寿命 [5] - 对于人工智能、金融交易等对延迟敏感的沿海业务,就近部署能提供极致速度 [5]   设施规模与规划 - 部署的单个“海底数据舱”为重达1300吨的钢制密封舱体,通过海底电缆与岸站连接 [5] - 未来几年将分批部署上百个数据舱,共同构成一个总数超68万台服务器的“海底超级算力集群” [5] - 上海临港新片区同步推进海上风电融合型数据中心,预计2025年10月中旬投用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为“东数西算”工程提供强大的绿色算力支撑,有效满足东部沿海地区对高效、低碳数字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 [7] - 是“海洋强国”与“数字中国”两大战略深度融合的典范,展示了在跨界科技创新上的全球引领力 [7] - 为全球数据中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人类数据中心的版图正式向海洋延伸 [1][7]
 央视关注!全球存储芯片大缺货
 是说芯语· 2025-10-05 09:4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DRAM行业正进入由AI驱动的超级周期,供应将持续紧张 [1][2] - AI爆发性增长,特别是HBM的广泛应用,是此轮周期的核心驱动力 [2][4] - 行业面临供不应求的严峻挑战,供应商库存处于近七年低位 [5]   DRAM价格动态 - 自第二季度以来,DDR4价格一路攀升并带动DDR5价格回升 [1] - 2024年9月,美光科技通知渠道商产品价格将上涨20%至30% [1] - SanDisk宣布产品价格上调逾10% [1]   AI驱动的需求增长 - AI计算集群需要大量HBM,推升了对基础DRAM晶圆的需求 [5] - 除了AMD、英伟达外,各大科技公司积极开发AI ASIC芯片,进一步推升DRAM需求预期 [6] - 随着HBM4等新一代技术推出,需求预料将进一步扩大 [7]   行业供应状况 - 全球DRAM供应商库存仅3周左右,创近七年新低,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0周 [5] - 短期内各家供应商难以大幅提升产能 [6] - 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主要制造商已将部分产线转向HBM产品,并升级至1c nm制程 [6]   未来需求预测与挑战 - 瑞银分析师预测,OpenAI即将推出的ASIC芯片可能在2026至2029年间消耗全球每月50万至60万片DRAM晶圆产能 [6] - OpenAI的星际之门超级运算集群预估每月将消耗90万片DRAM晶圆,约占据全球总供应量的40% [6] - 由于全球DRAM产能高度集中于韩国,满足AI产业庞大需求是未来数年的关键挑战 [6] - 扩充DRAM供应是满足科技巨头对HBM强烈需求的唯一办法 [8]
 600亿市值阵营联手,3亿产业基金锚定半导体核心环节
 是说芯语· 2025-10-04 14:08
工商信息显示,"合肥晶汇创芯投资基金" 7月正式成立,基金规模达 3 亿元,由晶合集成、汇成股份、广钢气体三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联合发起,重点投向 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关键材料等产业链核心领域。 长鑫存储旗下长鑫芯聚负责管理 125 亿元的安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母基金;奇瑞汽车系 CVC 近期以 15.75 亿元收购鸿合科技股份;海螺资本、阳光电 源等企业也在股权投资领域布局。据合肥高投数据,当地通过 "龙头 CVC + 政府基金" 联动模式,已投资 80 余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2025 年推动晶镁 高端光罩等配套项目落地。 汇成股份 :显示驱动芯片封装龙头企业,与晶合集成同处合肥综合保税区,是国内首家实现 12 英寸晶圆金凸块量产的企业,2022 年登陆科创板,与晶合 集成有 "代工 + 封装" 业务联动。 广钢气体 :国内最大高纯电子气体供应商,总部位于广东,2021 年在合肥设立两家子公司。2023 年上市募资 32.56 亿元,其中有专项资金用于建设服务 晶合集成的电子级气体供应项目,目前其电子大宗气体市场份额达 15.3%。 | 序号 | 合伙人 |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 ◆ | 认缴出资日期 ...
 “宇宙大行”30亿订单,海光信息藏不住了?
 是说芯语· 2025-10-04 08:04
 公司市场地位与增长动力 - 公司市值在过去一年内从约3000亿元飞速抬升至近6000亿元 [3] - 公司增长受国产替代和人工智能+双轮驱动,在信创及商用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3] - 公司获得工商银行2025年度服务器采购项目30亿元订单,中标方包括浪潮、中兴、联想,凸显其核心供应商地位 [1]   核心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总员工数的90%,2023年研发投入达34.46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37.61% [6] - 基于国内唯一的X86完整版交叉授权,公司成功完成从X86到C86架构的自主突破 [5] - 公司C86架构处理器性能比肩英特尔至强主流系列,DCU产品兼容类CUDA环境,具备全精度计算能力 [7]   产品性能与市场应用 - 公司CPU和DCU产品综合性能已赶超国际同代产品水平,成为填补国际高端产品对华禁售空白的关键选项 [6][8] - 公司CPU已在金融、电信、互联网、教育、交通等关键领域大规模落地验证 [8] - 公司DCU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领域 [8]   安全可靠性与行业认可 - 公司CPU达到二级最高安可标准,并以C86-4G全系列形式入围安全可靠名单 [11] - 公司在CPU底层架构中实现硬件级内生安全,原生支持国密算法、可信计算3.0等先进安全技术方案 [12] - 产品兼容主流生态,系统迁移后能最大程度发挥设备性能,故障率远低于行业平均,尤其受金融等高并发行业青睐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