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宏观:出口再超预期后:风险与韧性并存
出口表现分析 - 7月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同比增速7 2%,高于前值5 9%,进口增速4 1%高于前值1 1%,环比出口增速-1 1%略低于季节性但高于2024年同期 [9] - 对东盟出口增速达16 6%,拉美7 7%,欧盟9 2%,其他地区19 3%,美国出口增速-21 7%呈现分化 [9] - 机电设备类产品表现强劲,消费电子因抢运透支增速回落,纺织品原料中间品修复,服装箱包等成品持续回落 [9] 短期驱动因素 - 7月出口超预期主因6月底启动的技术性抢运,赶在8月初关税落地前集中出货 [1][2] - 东盟和拉美出口韧性显著,与抢运逻辑相符,但按透支效应后续应逐步回落 [2] - 8月出口或现明显短暂回落,因7月下旬抢运退温叠加关税影响转口及基数抬升 [2] 中期结构性趋势 - 地缘风险推动全球产业备份和新兴国家产能转移,反而强化中国设备类资本品出口需求 [3] - 资本品出口韧性持续强于整体出口,与逆全球化趋势形成正相关关系 [3] - 产业关税对宏观影响加剧,需关注232关税豁免产品加征范围及东南亚转口监管落地情况 [2] 商品与区域结构 - 国别分化显著:东盟占比提升且增速维持高位,美国持续负增长 [9] - 商品结构呈现中间品修复(纺织品)、设备类走强,但消费电子和终端消费品疲软 [9]
国泰海通|轻工:鉴往者知来者,溯乐高寻布鲁可发展之路
公司概况 - 乐高创立于1932年丹麦,目前为全球最大玩具制造商之一,2024年营收743亿丹麦克朗(约838亿元人民币,同比+13%),净利润138亿丹麦克朗(约156亿元人民币,同比+5%)[2] - 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932-1957年创始人奠基塑料积木与出海、1958-1978年二代接班全球化与专利突破、1979-1994年三代掌权产品矩阵扩张、1995-2004年IP合作缓解扩张危机、2005年至今剥离非核心业务并聚焦全球化与客群拓展[2] 成功因素 - **赛道选择**:积木赛道具备用户创作延长生命周期的特性,2019-2023年全球积木市场规模CAGR达11%,2024年产品总数突破840款[3] - **用户拓展**:2024年18+套装销量占比15%,女性向产品研发突破传统客群限制[3] - **生态构建**:1999年星球大战IP联名开启内容边界突破,后续电子游戏/电影/乐园等业务协同发展[3] - **全球化布局**:截至2024年拥有5家工厂、4个区域配送中心及1069家门店[3] - **粉丝运营**:乐高Ideas与BrickLink平台形成用户共创至商业化的闭环[3] 历史教训 - **专利到期**:早期因专利保护失效丢失市场份额,后期加强研发与专利申请[3] - **扩张失控**:1990年代末激进扩张导致资源分散,后期聚焦主业协同性[3] - **外包问题**:外包产能品质不达标后回归自建,模具精度成为核心竞争力[3]
国泰海通|产业:AI Agent的技术演进与产业洞察
AI Agent技术演进与产业洞察 核心观点 - AI Agent的未来发展核心在于以大语言模型(LLM)为"大脑"的范式革命,其商业价值通过解决行业痛点的垂直应用和开发平台体现 [1] - AI Agent正在重塑软件开发与人机交互范式,从传统架构演进为以LLM为核心的现代范式,具备自主规划、环境感知与工具调用能力 [1] - 多智能体协作时代开启,多个专业Agent协同解决宏大问题,驱动从上游基础模型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形成 [1] 技术架构演进 - 传统Agent架构(如审议式和反应式)受限于硬件和预编程规则,自主性与适应性有限 [2] - 2017年Transformer架构的出现为LLM崛起奠定基础,彻底重塑AI Agent设计理念 [2] - 现代LLM-based Agent核心架构由三大模块构成:大脑(LLM)、感知和行动 [2] - LLM-MAS(大语言模型多智能体系统)通过多个专业Agent协作/竞争,解决单个Agent处理超复杂任务的局限性 [2] 产业链格局 - 上游由少数科技巨头掌控,提供基础大模型和算力,主导交互协议制定,抢占生态话语权 [3] - 中游涌现开源开发框架和商业平台,通过低/无代码界面显著降低开发门槛 [3] - 下游应用分为两类: - 通用型Agent:自主完成复杂多步任务 - 垂直型Agent:深度融合行业知识(软件开发/法律/金融/医疗等),展现巨大商业价值 [3] 发展挑战与未来方向 - 当前面临LLM规划推理能力不足、上下文窗口受限、记忆瓶颈、多Agent协同及评估困境等挑战 [3] - 未来依赖基础LLM持续进化、多模态感知能力普及、软硬件生态重构,向AGI迈进 [3]
国泰海通 ·2025研究框架培训邀请函|洞察价值,共创未来
研究框架培训日程安排 - 2025年8月18日至8月26日举办为期4天的全领域研究框架培训,每天9:00-17:40 [3][14] - 培训分为四大主题:消费篇(8月18日)、总量篇(8月19日)、周期篇(8月25日)、医药+科技+先进制造篇(8月26日)[5][8][10][11] - 地点设于上海黄浦区国泰海通金融外滩广场B栋1楼报告厅 [19] 消费篇(8月18日) - 覆盖食品饮料(含美妆)、批零社服、纺织服装、互联网应用、家电、农林牧渔、造纸轻工、非银行金融、银行等细分领域 [15] - 各领域研究时长45分钟,从9:00持续至16:45 [15] - 参与分析师包括农业联席首席、互联网联席首席、社服/零售分析师等 [6][7] 总量篇(8月19日) - 包含宏观研究、策略研究、海外策略研究、固定收益研究、基金评价与研究、金融工程研究、中小市值与创新股权研究、新股研究 [15] - 各环节研究时长45分钟,时间安排与消费篇一致 [15] - 参与分析师包括策略首席、固定收益领域负责人、宏观首席、金融工程首席等 [9] 周期篇(8月25日) - 涵盖非金属类建材、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建筑工程、基础化工、交通运输、煤炭开采、石油化工、房地产等领域 [16][17] - 研究时长45分钟/场,13:00起新增房地产研究至17:30 [17] - 由周期组副所长领衔,包括钢铁首席、基础化工首席、有色金属联席首席等分析师 [10] 医药+科技+先进制造篇(8月26日) - 包含生物医药、传播文化、电子、海外科技、计算机、通信、机械、军工、汽车、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环保等前沿领域 [16][17] - 研究时长调整为40分钟/场,新增17:00-17:40环保研究时段 [17] - 参与分析师包括医药科技组首席、汽车首席、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军工首席等 [11] 活动组织 - 活动主题为"洞察价值,共创未来",强调全领域覆盖和深度框架分析 [19] - 采用分主题连续举办模式:8/18-8/19聚焦总量+消费+金融,8/25-8/26侧重周期+医药+科技+制造 [19] - 报名方式包括扫码或联系对口销售 [19]
就在今天|周期论剑研究方法论大讲堂·三地同期线下举行
研究方法论大讲堂活动安排 - 活动将于8月8日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同期线下举行 [3] - 活动涵盖建材、地产、建筑、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研究方法论分享 [6][7] 建材行业研究 - 消费建材研究之道专题分享安排在9:00-9:50时段 [7] - 水泥供给侧改革复盘专题安排在9:00-9:50时段 [7] 地产行业研究 - 物业报表与投资逻辑专题分享安排在9:50-10:40时段 [7] - 缩量提质、好房好价专题安排在13:00-14:00时段 [7] 建筑行业研究 - 建筑拾贝龙头底部和顶部规律分析安排在10:40-11:30时段 [7] - 从上游产业链视角预判基建投资与实物工作量专题安排在9:50-10:40时段 [7] 钢铁行业研究 - 特钢新材料框架梳理专题安排在13:00-14:00时段 [7] - 行业研究框架与投资思路专题安排在9:00-9:50时段 [7] 煤炭行业研究 - 煤炭行业30年复盘专题安排在14:00-15:00时段 [7] - 煤炭行业研究框架与投资思路专题安排在14:00-15:00时段 [7]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 - 能源金属真假拐点判别专题安排在15:00-16:00时段 [7] - 稀土周期研判专题安排在15:00-16:00时段 [7] 化工行业研究 - 民爆行业深度分析专题安排在16:00-17:00时段 [7] - 化工行业框架培训专题安排在16:00-17:00时段 [7]
就在今天|周期论剑研究方法论大讲堂·三地同期线下举行
8月8日 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同期线下举行 刘波 于嘉绿 朱军军 黃海 李鹏飞 絕歷史 ┣海场 北京场 深圳场 ● 9:00-9:50 【建材】消费建材研究之道 ● 9:50-10:40 【地产】物业报表与投资逻辑 ● 10:40-11:30 【建筑】建筑拾贝龙头 -- 底部和顶部规律 ● 13:00-14:00 【钢铁】特钢新材料框架梳理 ● 14:00-15:00 【煤炭】煤炭行业30年复盘 ● 15:00-16:00 【有色】能源金属真假拐点判别 ● 16:00-17:00 【化工】民爆行业深度 国泰海通证券 研究所 研究方法论大讲堂 更多国泰海通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 9:00-9:50 【建材】水泥供改复盘 【钢铁】行业研究框架与投资思路 ● 9:50-10:40 【建筑】从上游产业链视角预判基建投资与实物工作量 ● 10:40-11:30 ● 13:00-14:00 【地产】缩量提质,好房好价 ● 14:00-15:00 【煤炭】煤炭行业研究框架与投资思路 ● 15:00-16:00 【有色】稀土周期研判 ● 16:00-17:00 【化工】化工行业框架培训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 ...
国泰海通 · 晨报0808|化妆品
新消费时代核心观点 - 新消费核心在于产品焕新营造情绪价值消费,与2016-2021年流量红利驱动的浪潮不同,本轮更注重结构性产品创新,如美妆领域重组胶原成分迭代、日化功能升级(绽家香氛洗衣液、冷酸灵医研牙膏)、零食健康低卡品类(魔芋)及泡泡玛特IP产品[2] - 情绪消费爆发源于居民物质需求满足后对细分进阶需求的追求,供给创造需求属性显著,差异化方向为情绪价值和技术进步[2] - 新渠道新媒介(内容电商、量贩店、仓储超市)加速产品焕新与裂变,通过抖音测试孵化、山姆选品打磨爆款,结合社交媒体口碑传播实现放量[3] - 传统产业(日化/个护/保健品/美妆/零食/宠物/茶饮/黄金珠宝/玩具)呈现老树新芽趋势,新品牌通过敏锐洞察实现产品焕新,如斐萃麦角硫因成分、毛戈平文化溢价、老铺古法金工艺[4] 行业细分领域创新案例 - **美妆**:重组胶原成分持续迭代,毛戈平文化输出叠加服务体验形成溢价[2][4] - **日化**:绽家香氛洗衣液、冷酸灵医研牙膏(修复牙釉质)功能与情绪价值升级[2][4] - **零食**:魔芋品类健康低卡需求爆发,泡泡玛特Labubu搪胶玩具全球火热[2][4] - **黄金珠宝**:老铺古法金工艺形成消费心智[4] - **保健品**:斐萃教育麦角硫因新成分突破传统品类[4] 渠道与媒介作用 - 抖音内容属性助力日化品牌新产品测试孵化,山姆选品能力推动供应商爆款打造[3] - 新品通过原点用户积累后,社交媒体口碑传播+渠道扩张实现快速放量[3] 传统产业焕新机遇 - 渗透率提升主导的新品类难度增加,老品类结构性焕新成为重点方向[4] - 传统龙头因反应迟缓被新品牌超越,如自由点卫生巾、冷酸灵牙膏通过大单品突围[4] 近期行业活动 - 食饮/化妆品、家电、通信、商社、宏观等领域举办系列深度报告电话会(7.20-9.19)[7] - 国泰海通首席分析师聚焦新消费时代、港股牛市等主题[7]
国泰海通|策略:周期品价格分化,电影景气显著改善
核心观点 - 周期品价格表现分化,钢铁、水泥、工业金属价格下滑,浮法玻璃和动力煤价格延续上涨 [1] - 服务消费领域出现明显分化,旅游景气环比回落,电影市场在暑期档新片拉动下显著改善 [1] - 制造业进入淡季,汽车、化工行业开工率环比下滑,但石油沥青开工率逆势提升,反映基建需求韧性 [1] - 乘用车消费延续增长,但经销商库存压力边际小幅抬升 [1] 下游消费 - 地产销售持续低迷,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0.8%,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同比分别为-17.8%/-15.7%/-37.0%,10大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4.5% [2] - 乘用车日均零售同比+5.0%,但7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环比+0.6%,库存压力边际提升 [2] - 生猪价格环比下跌,主因气温升高推动出栏增加,主粮价格偏弱震荡 [2] - 电影票房环比+49.0%,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至+64.8%,暑期档新片拉动效应显著 [2] 中游制造 - 钢铁价格环比回落,水泥价格继续下跌,浮法玻璃价格延续上涨 [3] - 汽车钢胎、化工产品开工率环比下滑,石油沥青开工率逆势反弹,反映基建需求韧性 [3] - 动力煤价延续上涨,主因夏季高温带动电厂日耗升高叠加供给收紧预期 [3] - 工业金属价格环比下滑,受美国关税扰动及需求淡季影响 [3] 人流物流 - 长途客运需求延续增长,百度迁徙规模指数环比+3.3%,同比+21.0% [4] - 国内航班执飞架次环比-1.6%,同比+0.3%,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8% [4] - 货运物流景气边际下滑,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0.9%,铁路货运量环比-1.4% [4] - 海运价格环比回落,国内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环比-5.0%/-8.5%,出口景气边际下滑 [4]
国泰海通|机械:南北船重组加速推进,行业景气改善支撑成长
南北船重组进展 - 南北船重组进入落地阶段,中国船舶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已获证监会核准[2] - 合并将实现管理体系统一、资源协同及产业链整合,解决同业竞争,强化全球竞争力[2] - 股票自8月13日起连续停牌,直至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申报结果公告后复牌[2] 行业景气度分析 - 7月全球新接船舶订单612万DWT,同比降幅收窄至-39.94%,中国新签订单505万DWT,同比-18.16%[3] - 2025年7月全球新船价格指数186.65,环比仅-0.25%,价格韧性显现[3] - 8月5日BDI运价指数达1921点,同比+14.55%,运价回升支撑盈利改善[3] 重组协同效应 - 合并后规模效应有望放大高景气周期下的盈利弹性[1] - 资源协同与产业链整合将加速推进,提升综合盈利能力[2] - 当前订单降幅收窄、船价企稳、运价回升三重因素共同改善行业盈利条件[2][3]
国泰海通|纺服:奢侈品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
宏观环境 - 25Q2全球宏观经济压力增加,4月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指引,北美奢侈消费4-5月降幅收窄但6月降幅扩大 [1] - 25Q2瑞士腕表出口美国市场加速,中国跌幅环比收窄,日本和欧洲环比下滑 [1] - 25Q2欧元走强影响奢侈品公司收入端,人民币对欧元/日元贬值或影响境外消费 [1] 中报业绩 - 25Q2奢侈品公司收入普遍低于预期,利润兑现分化,多数企业收入增速环比放缓或转负,净利率下行居多 [1] - 分地区看,美洲加速,欧洲和日本旅游消费高基数影响走弱,大中华区仍承压但部分品牌有所回暖 [1] - 分品牌看,Miu Miu增长40%领跑,Canada Goose显著加速 [1] 增长抓手判断 - 欧洲旅游影响或在Q3旺季持续体现,Q4北美面临高基数,全年不确定性仍存 [1] - 提价方面,Hermès、Kering、Prada已在25H1提价,增幅均在个位数内,部分品牌计划通过增加配饰类产品(LVMH)或降低入门级产品价格(Prada)拓宽价位带 [1] - 各家品牌费用投入计划持续,高直营比例下,正面经营杠杆仍是利润率上行的主要动力 [1] 行业趋势展望 - Gucci、BV、Dior、Miumiu等品牌计划于秋冬季上新重磅新品 [1] - 奢侈品消费客群或进一步分化,重奢持续夯实高净值客户粘性,进取型客群意愿或将从品牌驱动走向产品和文化价值驱动 [1] - 25Q2 Lyst榜单Miu Miu再登顶,前5品牌与Q1一致但排名变化,前20大榜单新进Burberry与Birkenstock [1] 股价与估值 - 25年初至今多数奢侈品企业跑输所上市交易所大盘指数,仅Burberry、Tapestry显著跑赢(分别跑赢20pct、59pct),多家公司PE与2019年相近水平 [2] - 25年奢侈品企业一致预期收入增速约1.8%,净利润增速-2.3%,经营负杠杆影响短期持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