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金工:波动率策略在A股市场的配置价值——期权研究系列(三)
核心观点 - 通过将波动率择时的跨式期权策略加入股债资产配置组合 可降低最大回撤约5%并提升卡玛比率0.1以上 [1][2] - 国内虽缺乏直接波动率交易工具 但通过ETF期权可构建等效波动率策略 [1] - 卖跨式期权策略可提供稳定超额收益 但需规避极端波动风险 [2] 策略表现分析 - 单腿买卖300ETF期权策略波动和回撤较大 不同档位效果差异显著 [1] - 跨式策略年化波动率低于0.1 不同档位效果差异较小 [2] - 买跨式期权因权利金成本高且大波动行情罕见 无法提供长期超额收益 [2] 波动率择时机制 - 波动率剧烈上升多发生于降至历史极低水平后 存在聚集与回归效应 [2] - 当波动率降至历史低位(阈值5%/10%/15%)时 将卖跨式改为买跨式可规避突发风险 [2] - 该择时策略使卖跨式回撤从21.4%降至13.5% 年化收益从3.5%提升至5.8% [2] 资产配置优化 - 将10%股票权重分配给波动率择时期权策略 [2] - 组合最大回撤降低约5% 卡玛比率提升超0.1 [1][2]
国泰海通|医药:设备更新政策持续落地,医疗设备景气度延续
医疗设备招投标增长态势 - 2025年8月新设备招投标规模MR同比增长36.7%、CT增长77.5%、DR增长50.2%、超声增长35.2%[2] - 2025年前8月累计招投标规模MR同比增长83.9%、CT增长93.6%、DR增长85.9%、超声增长64.2%、内窥镜增长31.6%、手术机器人增长46.5%[2] - 联影2025年8月CT招投标同比增长69.5%、迈瑞超声增长48.4%、开立内窥镜增长121.1%[2] 企业层面招投标表现 - 联影2025年前8月MR累计招投标增长51.5%、CT增长53.8%[2] - 迈瑞超声2025年前8月累计招投标增长72.7%、开立超声增长108.2%、开立内窥镜增长84.1%[2] - 澳华内窥镜2025年前8月累计招投标增长29.4%、但8月单月下滑18.5%[2] 设备更新政策推动 - 四部委联合发文明确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目标[3] - 政策要求提升高端设备配置至中高收入国家水平[3] - 2024年全国各省市发布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采购计划[3] 设备更新市场化特征 - 自主采购比例提升 满足高端医学影像和放疗等领域临床升级需求[4] - 资金结构多元化 包含中央专项资金、长期国债、地方政府资金、县域医共体专项资金及医疗机构自筹资金[4] - 县域医共体建设带动更新需求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单个医院和区域性项目同步推进[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逐步常态化、专业化 带动医疗机构采购积极性提升[3] - 影像和放疗等创新诊疗设备更新需求快速释放[3] - 县域医疗设备更新成为市场活跃度较高领域之一[4]
就在今天|“大国博弈与欧洲投资”欧洲国别论坛·第一期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5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 论坛聚焦中欧在百年变局下的合作前景与投资机遇 [2] - 论坛探讨欧盟在多边关系中的定位及其对经贸 能源 产业和人力资源发展的影响 [2] - 中国企业赴欧投资面临历史积累与多方挑战 机构投资欧洲市场需应对多重不确定性 [2] 论坛议程与核心议题 - 美国关税政策新动向与中美经贸谈判前景由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杨水清解析 [4] - 特朗普2.0政策下的欧洲经济和中欧经贸关系由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彦红主讲 [4] - 全球多极格局下的欧洲地缘关系与德国财政前景由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分析 [4] - 欧洲市场与跨境金融业务由国泰君安证券(英国)CEO胡总重点阐述 [4] - 圆桌论坛聚焦欧美经济与市场 跨境及出海投资机会 由国泰海通证券国别研究负责人主持 [4] 参与机构与专家 - 学术机构代表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欧洲研究所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4] - 金融机构代表包括国泰君安证券(英国)CEO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海通国际投行ECM负责人 [4] - 论坛由国泰海通证券政策和产业研究院国别研究团队主办 [3][4]
国泰海通|计算机:2025H1业绩实现高增,毛利率呈现上行趋势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H1计算机行业总营收6196.83亿元,同比增长11.24% [2] - 2025H1归母净利润136.66亿元,同比增长29.36% [2] - 2025H1扣非净利润80.05亿元,同比增长31.01% [2] - 2025Q2总营收3337.72亿元,同比增长7.85% [2] - 2025Q2归母净利润108.61亿元,同比增长13.19% [2] - 2025Q2扣非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增长5.77% [2] - 2025H1毛利率上行,净利率平均数止跌 [2] - 2025H1研发费用率降低,销售和管理费用率上行 [2] 细分板块业绩亮点 - 数据要素、自动驾驶、AI、云计算、金融科技、网络安全六大板块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为正 [1][3] - 大市值公司(100亿以上)2025H1营收增速17%,归母净利润增速27%,扣非净利润增速22% [3] - 大市值公司2025Q2营收增速13%,归母净利润增速15%,扣非净利润增速6% [3] - 中市值公司(50-100亿)2025H1营收增速-10%,归母净利润增速-607%,扣非净利润增速-44% [3] - 小市值公司(50亿以下)2025H1营收增速-3%,归母净利润增速3%,扣非净利润增速4% [3] 市值分层表现对比 - 大市值公司业绩表现显著优于中小市值公司 [3] - 中市值公司2025Q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16% [3] - 小市值公司2025Q2营收增速-2%,归母净利润增速0%,扣非净利润增速-7% [3] 行业景气度与投资方向 - 计算机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保持 [2] - 建议关注AI算力、AI应用、金融IT及科技自立自强相关标的 [2]
国泰海通|固收:从五浪到M顶调整:技术分析视角下的本轮回调
波浪理论在债市的应用 - 波浪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波动具有规律性和周期循环特点 一个完整市场周期由五浪驱动序列和三浪调整序列组成[2] - 2023年3月至2025年1月国债期货完成五浪驱动序列 2025年2-3月开启第一轮调整浪[1][3][4] - 当前国债期货形成"M顶"形态 与2015年债市和2006年股市顶部结构相似[4] 五浪驱动序列详细分析 - 第一浪(2023年3-8月):赎回潮影响结束 经济弱预期与资产荒推动债市走强[3] - 第二浪(2023年8-10月):超预期降息后止盈情绪发酵 叠加地方债供给压力导致债市回调[3] - 第三浪(2023年10月-2024年9月):风险资产弱势与利率中枢下移预期推动债市持续走强 央行提示风险未改趋势[3] - 第四浪(2024年9-10月):多项政策落地推动股市快速上涨 风险偏好上行与赎回压力导致债市承压[3] - 第五浪(2024年11月-2025年1月):降息预期、经济偏弱及长期零利率预期推动利率快速下行[3] 历史相似行情对比 - 2015年债市触顶后第一次下跌13% 第二次下跌33%[4] - 2006年上证指数触顶后第一次下跌19% 第二次下跌30%[4] - 历史数据显示五浪高点到第二次下跌的跌幅通常为前期涨幅的30%-35%[1][4]
国泰海通|中小与股权研究:大朋发布Vision Ray AI智能眼镜
产品发布概况 - 大朋DPVR于2025年8月28日正式发布首款AI智能眼镜Vision Ray 标志着公司从VR领域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 [2][4] - 产品定位年轻消费群体和户外创作人群 结合轻量化硬件与实用AI工具 主打时尚与实用性 [4] 产品功能与配置 - 内置"Hey Sunny"AI助手 基于自研DPAI大模型 支持智能同传、备忘创建、会议纪要和AI视觉识别 [3] - 硬件采用超轻量化设计 不含镜片重量仅46g 核心影像系统配备12MP索尼IMX681传感器 支持4032×3024分辨率照片和1080p 30FPS视频录制 [3] - 搭载紫光展锐计算平台 配备2GB内存和32GB存储 支持Wi-Fi 5和蓝牙5.1连接 电池容量210mAh 具备IPX4防水等级 [3] 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Q2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87万台 同比增长222% 显示行业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5] - 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和生态系统建设 强化产品供应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推动AI眼镜生态圈发展 [5] 技术创新与战略意义 - 产品采用先进AI芯片 实现实时语音指令和图像识别 提升智能处理能力 [5] - Vision Ray的发布是大朋在VR业务外拓展AI可穿戴市场的重要举措 体现公司技术积累和市场扩张战略 [2][4]
国泰海通·洞察价值|有色于嘉懿团队
新材料行业交易本质 - 新材料交易本质在于对未来需求的预期与流动性现实的双击 [3]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框架 - 行业研究核心是守正出奇 守正立足周期并尊重差异 出奇挖掘行业预期差并扭转市场歧视性认知 [3] - 锂钴行业研究框架报告发布于2025年8月13日 [8] 研究服务内容 - 提供2025研究框架培训视频版 聚焦价值洞察 [7] - 研究所公众号提供海量研报 热门活动和视听内容 [12] - 可通过图片查看电话会回放详细议程及历年精选报告清单 [5]
国泰海通 · 晨报0912|固收、煤炭、电新
固收技术分析 - 波浪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波动遵循"八浪循环"模式 包括五浪驱动序列和三浪调整序列[4] - 2023年3月至2025年1月国债期货完成五浪序列:第一浪(2023年3-8月)经济弱预期与资产荒推动债市走强 第二浪(2023年8-10月)降息后止盈情绪与地方债供给导致回调 第三浪(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风险资产弱势推动投机情绪 第四浪(2024年9-10月)政策落地与股市上涨压制债市 第五浪(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降息预期推动利率快速下行[5] - 2025年2-3月开启第一轮调整浪 7月开启新一轮调整 形成M顶形态 历史相似行情显示五浪高点到第二次下跌幅度达前期涨幅30%-35%[6] 煤炭行业 - 全球电力需求2024年增速达4.4% 显著高于全球GDP增长2.9% 发展中国家维持高增长 发达国家重拾增长[11] - 三大动力推动用电增长:工业领域深度电气化 人工智能驱动数据中心扩张 气候变暖增加极端气候冲击[11] - 新能源存在间歇性 不稳定和区域不均衡缺陷 未能形成稳态支撑能力 电网老化与储能缺位造成电量增长与电力可用性脱节[12] - 2025年美国重启煤电 上半年电煤发电量同比增长15% 为10年来首次(除2021年) EIA预计2025年美国煤炭消耗量同比增加6%[13] - 煤电作为传统能源仍是全球电力系统压舱石 发达国家为保障AI发展所需稳定电源及应对极端天气 需煤电发挥优势[13] 电新行业 - 固态电池优势在于安全性高(固态电解质不可燃)和能量密度提升 可搭配更高能正负极材料[18] - 政策驱动:2024年3月工信部提出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量产 5月中国报道投入约60亿元支持全固态电池研发 2025年3月新规将"不起火 不爆炸"设为强制要求并于2026年7月实施[18] - 发展历程:2024年前以半固态电池为主 2024年3月低空经济需求催生半固态行情 11月华为专利和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引发市场关注 2025年全固态电池走向从0到1[19] - 2025年8月上汽发布9.98万元搭载半固态电池的MG4车型 半固态电池进入10万元以内主流价格带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示范装车[20]
国泰海通|电子:下一代英伟达Rubin CPX内存升级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 英伟达下一代Rubin CPX在硬件层面分拆AI推理计算负载 内存升级提供更高速传输[1] - 建议关注存储模组领域投资机会[1] - 供应商陆续推出AI高端芯片 内存升级助力DRAM量价齐升[1][3] 英伟达Rubin CPX技术规格 - 集成36个Vera CPU和144块Rubin GPU及144块Rubin CPX GPU[2] - 单个机架配备100TB高速内存和1.7PB/s内存带宽[2] - 处理大上下文窗口性能比当前旗舰GB300 NVL72机架提升最高6.5倍[2] - 专门针对"数百万tokens"级别长上下文优化 具备30 petaFLOPs NVFP4算力和128GB GDDR7内存[2] - 硬件层面分拆AI推理负载:上下文阶段计算受限需高吞吐量 生成阶段内存带宽受限需高速传输[2] 存储行业动态 - 开普云拟收购深圳金泰克存储条线业务 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南宁泰克30%股权[3] - 深圳金泰克将存储产品业务经营性资产转移至南宁泰克[3] - 2024年服务器DRAM单机平均容量同比增长17.3%[3] - AI服务器需求增加推动高速DRAM产品量价齐升[3] - AI高端芯片及云端服务商自研ASIC陆续推出或量产[3]
国泰海通|固收:第二批科创债ETF如何筛选:三个维度与一个变量——被动指数债基系列专题七
科创债ETF市场扩张与产品动态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于2025年9月8日获批,计划于9月12日发行,产品募集规模上限均为30亿元 [1][3]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总规模突破1200亿元,较初始募集金额增长超300% [1] - 债券ETF市场整体加速扩容,科创债ETF有望成为市值占比最高的细分品类 [1] 发行机构综合实力竞争 - 第二批产品竞争加剧,固收管理、公司赋能和ETF运营能力成为关键胜负手 [2] - 汇添富基金在管资产规模达10035亿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债券基金规模2617亿元,ETF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均位列第二批发行人前列 [2][5][6] - 汇添富采用T+1日内补券模式,提升补券效率并缩短波动承担时间窗口 [2] 基金管理人规模数据对比 - 天弘基金在管资产规模12897亿元(2025年上半年)居首,汇添富(10035亿元)、工银瑞信(7979亿元)分列二三位 [5] - 债券型管理规模前三为永赢基金(2869亿元)、中银基金(2836亿元)、汇添富基金(2617亿元)(2025年二季度数据) [6] - 摩根基金和泰康基金在管资产规模较小,分别为1862亿元和1379亿元 [5] 市场表现与策略优势 - 2025年信用债票息策略占优,短债表现优于中长债,信用债优于利率债 [12] - 科创债ETF在市场调整中回调幅度小于利率债ETF,二级市场承接性优于其他信用品类 [12] - 债券ETF折价趋于收敛,流动性持续向好 [12] 政策环境影响 - 证监会2025年9月5日发布销售费用新规征求意见稿,赎回费用设定对债券基金构成重要影响 [17] - 新规下持有不足半年的债基赎回可能难以满足经济性要求,促使资金转向债券ETF [17] - 低利率环境下机构资金配置倾向减弱,债券ETF有望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