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减重宝典

搜索文档
降低42种疾病风险!200万人研究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获益全面评估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0 17:09
研究背景与规模 -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团队利用退伍军人事务部近200万人的数据对175种健康结果进行观察性研究 这是迄今为止对GLP-1受体激动剂进行的最大规模研究[2] - 所有参与者随访时间中位数约为3年半 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约215000人使用GLP-1药物 其余服用其他糖尿病药物[2] GLP-1药物核心功效 - 除已知的糖尿病治疗和减肥效果外 GLP-1药物与降低多种健康问题风险相关 包括药物滥用障碍 自杀意念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 以及神经认知障碍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痴呆症[4] - 研究显示GLP-1激动剂可使神经认知障碍风险降低5% 其中痴呆风险降低8% 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12%[8] - GLP-1药物艾塞那肽在帕金森病啮齿动物模型中能穿过血脑屏障改善运动表现 行为 学习和记忆[8] 多系统疾病风险降低 - 在平均3.68年时间里 使用GLP-1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42种不同结果风险显著降低 19种结果风险增加 114种结果与常规治疗无关[8] - 神经系统相关风险降低包括:酒精使用障碍HR 0.89 大麻使用障碍HR 0.88 兴奋剂使用障碍HR 0.84 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HR 0.87 自杀意念或自残HR 0.90 暴食症HR 0.81 精神分裂症HR 0.82 癫痫发作HR 0.90[9][10] - 严重感染风险降低 细菌感染风险降低12% 败血症 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风险也降低[12] - 凝血病和凝血障碍风险降低8% 肺动脉高压风险降低18% 急性肺栓塞等血栓相关疾病风险降低[12] - 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降低:心肌梗塞风险降低9% 心脏骤停风险降低22% 心力衰竭风险降低11% 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7% 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14%[12] - 肾脏疾病风险降低:急性肾损伤风险降低12% 慢性肾病风险降低3%[12] 作用机制分析 - GLP-1受体在心脏 肺 胰腺 消化道 动脉和静脉 大脑 肾脏等身体组织中广泛分布[9] - 许多疾病由炎症 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等基本机制所致 GLP-1类药物可对这些机制产生积极影响[9] - 治疗肥胖时产生的有益效果超出BMI降低 可能抑制大脑中参与冲动控制和奖励信号的区域[14] - 具有抗炎特性和对内皮功能的稳定作用 可能是心血管益处的驱动因素[14] 市场现状与未来方向 - 美国约八分之一的成年人服用过GLP-1药物治疗糖尿病 减肥或预防心脏病 但近60%的人在12周内停药[15] - 研究中退伍军人因全额药物保险保留率更高 一年后约为70%[17] - 未来将研究GLP-1药物治疗肥胖症且未伴有糖尿病患者的疗效[17]
颜如晶、辣目洋子、马薇薇瘦得认不出来了!来看看顶流明星们的瘦身大法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9 16:07
名人减肥案例 - 颜如晶半年内通过体重管理减重55斤 从98公斤降至约70公斤 体脂率从48 6%显著改善 每日训练6小时(3小时有氧+3小时无氧)[4][6] - 辣目洋子1个月减重20斤 通过《浪姐6》每日8小时唱跳训练+3小时私教 每日消耗1000千卡 采用低碳水饮食法戒除主食[7][9][11] - 马薇薇45天减重20斤 身高169cm BMI降至18 2-21 9 采用"戒碳水+健身" 每日摄入不足1000kcal 曾因抗抑郁药副作用增重20斤[12][14] 国际名人GLP-1药物使用 - 埃隆·马斯克2022年使用司美格鲁肽减重30磅(27 2斤)[15] - 乌比·戈德堡使用替尔泊肽从272斤减重 因类固醇治疗导致体重增加[17] - 凯莉·克拉克森承认借助司美格鲁肽减重 此前归因于高蛋白饮食[19] - Jeremy Clarkson使用司美格鲁肽后食欲显著降低[21] - Shannon Natalia通过司美格鲁肽减重20公斤[23] - 乔恩·戈塞林使用司美格鲁肽2个月减重32磅 后悔未早使用[24] 司美格鲁肽临床数据 - STEP系列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使肥胖患者平均体重下降15% 最高达18 2%[26][28][29] - STEP 1试验中34%受试者减重超20% 安慰剂组仅2 4%[28] - STEP 3联合行为治疗实现16%减重(约17kg) 75 3%患者减重超10%[28] - STEP 5长期试验显示持续减重15 2%[29] - STEP 8对比利拉鲁肽 38 5%患者减重超20% 55 6%超15%[29] - FDA于2021年批准司美格鲁肽用于肥胖治疗 为首款2014年后获批新药[30] 替尔泊肽临床数据 - SURMOUNT-1显示替尔泊肽15mg组减重22 9% 5mg组15 4% 安慰剂组2 1%[31] - SURMOUNT-2中2型糖尿病患者72周减重15 7%(15 6kg)[33] - SURMOUNT-3试验减重达26 6%[33] - SURMOUNT-4总减重26 0%(21 1%+6 7%)[33] - SURMOUNT-5头对头试验显示替尔泊肽减重20 2% 优于对照组13 7% 31 6%患者减重超25%[34]
打造系统观念,升级科学体重管理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9 16:07
健康体重管理战略背景 - 人口老龄化加快和慢性病高发导致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难以为继 亟需建立以预防为主、医防融合的现代健康治理体系 [5] - 健康体重管理是推动医防融合的重要切入点 也是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的关键举措 [5] - 推动健康体重管理需依托系统思维和多元参与 在健康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大环境下进行战略布局 [5] 行业共识与推进方向 - 健康体重管理应成为全行业共同责任 不局限于营养科或内分泌科 [6] - 打造"政策支持、服务供给、行为引导"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 三大体系协同发力 [6] - 围绕"三覆盖、三提升"布局 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全过程 提升健康素养、服务精准度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7] - 整合医疗、疾控、营养、运动、心理等多学科资源 搭建"防—筛—管—治"一体化服务平台 [7] 医防协同机制建设 - 哈尔滨市多家医疗机构已设立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和减重中心 形成"营养评估—运动处方—心理干预"三位一体干预流程 [8]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借助健康档案实现动态管理 [9] - 打破体制内外壁垒 推动"医—社—校—企"联动机制 通过社区讲座、校园教育、企业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9] 制度创新与模式升级 -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 如卫生健康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校园健康体重管理计划" [10] - 联合文旅部门举办健走活动 推动企事业单位落实工间操制度 [10] - 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区域性体重动态监测系统 开发个体健康画像 建设数字平台提升服务效率 [10] - 健康体重管理是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核心环节 通过"小切口"撬动"大变革"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10]
速递|信达生物玛仕度肽15mg,启动中重度肥胖1/2期临床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9 16:07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2025年6月3 日 ,信达生物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IBI362(玛仕度肽)治疗中至重度肥胖的1/2期临床试验。 | Brief Summary | Study Start (Estimated) . | | --- | --- | | This study i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artially double-blind (double-blind in both | 2025-05-31 | | the IBI362 group and the placebo group, with the tirbopeptide group open), placebo | | | and active drug controlled design study | Primary Completion (Estimated) ● | | | 2026-12-01 | | Official Title | | | Tolerance and Pharmacokinetic/Pharmacokinetic Study ...
中国肥胖日:专属国人的“科学瘦身秘籍”——《中国居民减重行动20条》要点全解析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8 18:24
全球肥胖现状 - 全球约40%成年人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 [4] - 中国成年人口中超重或肥胖比例超过50%,学龄儿童中近20%体重超标 [4] - 肥胖显著增加慢性疾病和过早死亡风险,带来健康和经济压力 [4] 中国肥胖日倡议 - 2018年倡议将每年5月11日设为"中国肥胖日",寓意"我要腰、我要瘦" [4] 科学减重饮食建议 - 控制总热量,坚持谷物为主的均衡饮食,涵盖谷薯类、蔬果、畜禽鱼蛋奶及豆制品,减少油脂、盐分和糖分摄入 [5] - 适量增加奶制品有助于减重,每天建议摄入300~500克液态奶或等量奶制品 [6][7] - 避免"深夜加餐"和"跳过早餐",不吃早餐会增加饥饿感和胰岛素抵抗 [8] - 减重要"细嚼慢咽",每餐用时超过20分钟,降低热量摄入并增强饱腹感 [8] - 天然膳食补充剂(如肉碱、白芸豆提取物等)对减重效果无确凿科学证据 [9] 科学减重运动建议 - 有氧运动(快走、慢跑等)、抗阻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均有助于减重 [10][11] - 每周中等强度运动累计超过250分钟有助于显著减重,高强度运动效果更明显 [12] - 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超重或肥胖人群需专业评估后再进行高强度运动 [13] 科学减重睡眠与心理建议 - 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会提升肥胖风险,建议不少于7小时以预防腹部肥胖 [14] - 长期心理压力会提升肥胖风险,保持积极心理状态有助于维持理想体重 [1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鼓励医疗机构设立体重管理门诊 [9] - 《柳叶刀》发布4类减重方式和5大体重管理要点 [18]
速递|诺和诺德急了!反对美国关税,称此举将威胁药物供应和国家安全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8 18:24
诺和诺德反对药品关税政策 - 公司强烈呼吁美国商务部不要对药品征收关税 警告此举可能扰乱关键药物获取渠道 [2] - 建议商务部重点调查来源不明的司美格鲁肽进口而非对所有药品一刀切征税 [2] - 特别指出中国"未经授权的司美格鲁肽"进口妨碍其在美投资并可能威胁国家安全 [2] 中国原料药监管问题 - 19家向美国出口司美格鲁肽原料的中国企业中有12家不符合GMP要求 [4] - FDA对中国仿制司美格鲁肽制造商缺乏有效监管 产品通过配药方式流入美国市场 [2][4] 供应链安全建议 - 呼吁商务部打击非法进口产品 与欧洲盟友共建稳固药品供应链 [4] - 强调所有进口美国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均来自丹麦生产基地 [4] - 警告对正规渠道产品加征关税将影响在美投资、产能及患者获取治疗能力 [4] 行业对特朗普政策的反应 - 多家大型制药企业反对特朗普降低药价政策 安进建议通过税收优惠推动本土生产 [5] - 行业主要反对"最惠国药价"行政命令 武田制药预估其对行业十年冲击达1万亿美元 [6] - 雅培指出价格控制措施可能损害美国医疗行业并抑制未来创新 [6]
替尔泊肽降糖这么猛,正常人使用为何不会低血糖?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8 18:24
替尔泊肽的作用机制 - 替尔泊肽是GIP受体和GLP-1受体的双重激动剂 通过模拟GLP-1和GIP的作用降低血糖水平 其降糖作用是葡萄糖依赖性的 仅在血糖升高时促进胰岛素分泌 [2] - GLP-1和GIP是肠道激素 在血糖升高时促进胰岛素分泌 在血糖正常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从而维持血糖平衡 [2] - 对于血糖正常的健康人 替尔泊肽不会引起低血糖 因其不会在血糖正常时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 [4] 替尔泊肽的临床优势 - 在SURPASS系列试验中 替尔泊肽单药使用可使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降幅达2 0%-2 5% [7] - SURPASS-2试验显示 替尔泊肽15mg剂量组较司美格鲁肽1mg剂量组在HbA1c降低方面有显著优势 替尔泊肽组平均HbA1c降低2 46% 司美格鲁肽组降低1 86% [7] - 替尔泊肽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方面表现优于司美格鲁肽 [7] 双靶点机制的协同效应 - GIP在肠促胰素中扮演最重要角色 口服葡萄糖后约44%的胰岛素分泌由GIP刺激产生 GLP-1仅占22% [8] - 2型糖尿病患者的GIP受体抵抗可通过GLP-1作用得到一定恢复 GIP受体激动剂可在GLP-1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胰岛素分泌 [11] - GIP受体激动剂能抑制食欲 提高对GLP-1激动剂的耐受性 增强白色脂肪组织缓冲能力 改善脂质代谢 与GLP-1发挥协同效应 [11] 药物特性与给药优势 - 替尔泊肽是基于GIP序列改造的多肽 通过对GIP进行C20不饱和脂肪酸侧链修饰 半衰期可达5天 支持每周一次给药 [10] - 降低起始剂量和增加剂量幅度可有效减少替尔泊肽副作用 胃排空速率对餐后血糖影响被证明是重要因素 [11]
中国人胖出世界纪录!国家动真格了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7 15:50
中国肥胖现状 - 截至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人数达4.02亿,位居全球第一[4][7] - 预计到2025年41%中国成年人BMI≥25kg/㎡,9%达到BMI≥30kg/㎡;2030年超重或肥胖人数将达5.1504亿[7] - 肥胖呈现北方高于南方(河北最胖、海南最瘦)、男性高于女性的地域特征[7][8] - 男性肥胖率最高省份达57.9%(江苏),女性最高36.3%(同省份)[10] 全球肥胖趋势 - 1990-2021年全球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预计2050年达38亿人(超半数成年人口)[11] - 2030年预测全球50%成年人处于高BMI状态,其中17%男性和22%女性达到肥胖标准[11] 肥胖健康影响 - BMI每升高5kg/m²会使冠心病风险增加30%[14] - 肥胖与200多种疾病相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炎等慢性病[14] 国家干预措施 - 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提供四餐标准化食谱(含广东肠粉、东北乱炖等地方特色)[18] - 2025年中国因超重导致的经济损失预计达4589亿美元(较2020年2833亿美元翻倍)[19] - 全国245家三甲医院已开设体重管理门诊,广东计划2025年二级以上医院门诊设置率达50%[21] - 减重门诊采用多学科联合模式(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等),提供药物/手术/饮食/运动综合方案[22] 肥胖驱动因素 - 2012-2016年中国超加工食品消费量增长2-3倍(食品从11kg增至23.6kg/年,饮料从11.8kg增至39.9kg/年)[24] - 超加工食品摄入最高人群日均消费814克(占饮食28%),最低人群日均225克(占9%)[24] - 实验显示超加工饮食组两周体重增加0.9±0.3kg(与未加工组对比)[26][27] - 北上广职场人士外卖订单中高碳水/重油辣/多肉类占比近50%[29] - 1980-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从19.4%升至60.6%,体力活动减少直接诱发肥胖[31] - 全国仅49.6%人口每周运动,人均锻炼时间1.1小时/周[33][36]
如果不了解这些,不建议使用替尔泊肽减重!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7 15:50
替尔泊肽药物特性 - 替尔泊肽是一种新型每周一次的GIP和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通过激活人体天然肠促胰岛素激素受体发挥作用 [2] - 该药物针对肥胖症这一慢性进行性疾病开发,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发育、行为等多因素导致的体重调节机制中断 [2] 临床试验数据 - SURMOUNT-1试验显示,替尔泊肽在不同剂量下(5mg/10mg/15mg)分别实现16 0%/21 4%/22 5%的平均体重减轻,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2 4% [4] - 体重减轻≥5%的患者比例在5mg组达89%,10mg/15mg组达96%,而安慰剂组仅28% [4] - 试验中参与者平均基线体重为105公斤,需配合低热量饮食和增加身体活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4] 安全性与耐受性 -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事件,5mg/10mg/15mg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24 6%/33 3%/31 0%,腹泻为18 7%/21 2%/23 0% [4] - 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断率分别为4 3%(5mg)、7 1%(10mg)、6 2%(15mg),总体治疗中断率14 3%-16 4% [7] - 副作用多为轻度至中度,可通过剂量调整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法耐受 [4][5][7] 长期疗效与反弹 - SURMOUNT-4研究显示停药36-88周后体重反弹14%,而持续治疗组体重进一步减少5 5% [8] - 2024版《肥胖症诊疗指南》指出GLP-1类药物停药后普遍存在体重反弹现象 [7] - 药物效果需结合长期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维持,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效果不可持续 [9] 用药方案 - 降糖方案:起始2 5mg/周,每4周递增2 5mg,最大剂量15mg/周 [10] - 减重方案:建议从5mg开始,维持剂量10-15mg/周,非糖尿病患者同样适用 [10] - 需采用渐进式剂量调整策略以最小化副作用,尤其注意胃肠不适反应 [10] 生活方式干预建议 - 每日热量摄入不宜低于1200大卡,推荐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饱+健康加餐) [13] - 蛋白质摄入应≥1g/kg体重,热量缺口控制在300-500大卡/日 [15] - 每周需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150分钟高强度运动,配合2-3次阻力训练 [15] - 进食速度应>20分钟/餐,有助于预防腹型肥胖 [15]
速递|又一国产GLP-1!银诺医药获香港上市备案通知书,拟发行不超过6904.35万股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7 15:50
银诺医药-B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 公司获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备案通知书 拟发行不超过69,043,5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3] - 45名股东计划将合计383,729,000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流通 [5] - 备案通知书要求公司在重大事项发生时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 并在上市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提交发行上市情况 [5] - 若12个月内未完成发行及股份转换 需更新备案材料以继续推进 [6] 备案流程及合规要求 - 备案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办法》及H股全流通业务指引 [3] - 公司需严格遵守境内外法律法规 在股份转换过程中履行合规义务 [5] - 备案通知书明确不构成对证券投资价值或收益的实质性判断 亦不对备案材料真实性作保证 [6] 信息来源与版权声明 - 信息来源于瑞恩资本 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8] - GLP-1俱乐部提供行业专家库资源 覆盖GLP-1产业链上下游专业人士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