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

搜索文档
中国铁建(601186):营收、业绩同比承压,现金流同比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5-06 09: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中国铁建“买入 - A”评级,6 个月目标价 9.08 元,对应 2025 年 PE 为 5.5 倍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 中国铁建营收和归母业绩同比承压,主要因下游传统业务需求疲软和毛利率下降;但在手订单充足,为未来营收业绩增长提供基础 [2] - 公司盈利能力略有下降,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现金流同比改善 [3] - 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高增,绿色环保、铁路工程、矿山开采工程新签订单增速亮眼 [4] - 考虑行业需求变化和公司经营目标计划,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一定增长 [9] 各部分总结 营收与业绩 - 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 2567.62 亿元,同比下降 6.61%;归母净利润 51.51 亿元,同比下降 14.51%,归母净利润降幅高于营收降幅因毛利率同比下降 0.28pct [1][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08 万亿元、1.10 万亿元和 1.11 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50%、1.30%和 1.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4.7 亿元、227.3 亿元和 229.9 亿元,分别同比 1.15%、1.14%和 1.15% [9]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Q1 期间费用率 4.15%,同比下降 0.08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 - 0.06pct、 - 0.15pct、 + 0.02pct、 + 0.12pct [3] - 2025Q1 销售净利率 2.38%,同比下降 0.20pct [3] 现金流 - 2025Q1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 389.47 亿元,同比少流出 76.47 亿元,现金流同比改善 [3] 新签合同 - 2025Q1 新签合同额 4928.45 亿元,同比下降 10.50%,其中境内新签 4486.82 亿元,同比下降 13.17%,境外新签 441.64 亿元,同比增长 30.10%,境外新签合同额占比约 8.96% [4] - 分产业看,2025Q1 工程承包、绿色环保、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物资物流、新兴产业新签合同额分别为 3710.14 亿元、490.06 亿元、78.21 亿元、185.61 亿元、368.76 亿元、25.76 亿元,分别同比 - 18.72%、 + 77.05%、 + 13.47%、 + 35.33%、 + 8.33%、 - 32.84% [4] - 工程承包业务中,铁路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高增 66.25%,矿山开采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高增 139.26% [4] 在手订单 - 截至 2025 年 3 月末,未完合同额合计 7.86 万亿元,约为 2024 年公司营收的 7.4 倍,在手订单充足 [2] 财务指标预测 - 给出 2023A - 2027E 年主营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预测 [10] - 给出 2023A - 2027E 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项目预测,以及成长性、利润率、运营效率、投资回报率、费用率、偿债能力、分红指标、业绩和估值指标等预测 [11]
邮储银行:2025 年一季报点评规模扩张平稳,负债成本占优-20250505
国投证券· 2025-05-05 2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6.31 元,相当于 2025 年 0.7X PB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一季度邮储银行营收同比降 0.07%,拨备前利润同比增 6.20%,归母净利润同比降 2.62%,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和成本压降支撑业绩增长,净息差收窄、拨备计提力度加大拖累业绩 [1] - 展望 2025 年,邮储银行资产端加大对新质生产力、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支持,零售方面紧抓政策机遇增大消费贷投放,负债端成本优势明显,叠加代理费率调整,业绩有较强支撑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量:规模稳健扩张,对公信贷增速居于大行首位 - 资产端:2025 年一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 8.31%,贷款总额同比增 9.78%,金融投资同比增 9.45%,资产总额单季新增 6045 亿元,信贷总额单季新增 4430 亿元,贷款净额占生息资产比例环比升 0.76pct 至 53.32%,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环比升 0.36pct 至 5.35% [1] - 对公贷款:2025 年一季度末一般公司贷款同比增 15.17%,单季新增 3620 亿元,同比多增 938 亿元,布局重点赛道,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撑力度,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超 28%,涉农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 2.40 万亿、1.67 万亿,占总贷款比重分别超 25%、18%,票据贴现余额同比增 26.89%,单季新增 132 亿元 [2] - 零售信贷:2025 年一季度末零售贷款同比增 4.27%,单季新增 678 亿元,同比少增 1031 亿元,县域贷款较年初增速达 5.8%,高于贷款总额 0.8pct,50 万元以上资产客户较上年末增 7.33% [2] - 负债端:2025 年一季度末存款总额同比增 9.22%,存款占总负债比例环比升 0.48pct 到 96.42%,对公存款、零售存款同比分别增 20.46%、7.94%,单季新增 1417 亿元对公存款全为自营存款,存款结构持续优化 [3] 价: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收窄 - 净息差:2025 年一季度净息差为 1.71%,同比、环比分别降 21bps、10bps,绝对值处行业较优水平 [4] - 生息资产收益率:2025 年一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为 3.00%,环比降 20bps,受 2024 年 10 月 LPR 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房贷占总贷款比重近 30%,一月重定价压力大,资产端收益率表现较弱 [4][9] - 计息负债成本率:2025 年一季度计息负债成本率为 1.30%,环比降 11bps,一直较低且能持续下降,预计未来仍能保持较优水平,2025 年加大自营存款扩表力度,一季度末全行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降 17bps 至 1.27% [9] - 息差展望:预计 2025 年 LPR 仍可能下调,存量房贷重定价等因素影响仍在,资产端收益率压力延续,负债端虽成本率下降、结构改善,但难弥补资产端收益率下降影响,2025 年息差承压,但有望保持在行业较优水平 [9] 其他业绩表现 - 手续费与投资收益:2025 年一季度净非息收入同比增 14.83%,净手续费同比增 8.76%,增速自“报行合一”以来首次回正,以投资收益为主的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 21.70% [10] - 代理费率调整:2025 年一季度成本收入比为 56.65%,同比降 2.67pct,2024 年主动调整存款代理费率,一季度代理费综合费率同比降 19bps 至 1.05%,成本压降贡献 6.28pct 正向业绩增速 [10] - 资产质量:2025 年一季度末不良率 0.91%,环比基本平稳,不良生成率(累计,年化)为 0.94%,同比升高 0.13 个百分点,对公领域资产质量平稳,零售风险压力偏大,预计随宏观经济转好,零售信用风险压力将缓解,一季度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拨备覆盖率 266.13%,保持较好水平 [10] 财务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2,507|348,775|353,747|373,423|397,497| |营收增速|2.25%|1.83%|1.43%|5.56%|6.45%| |拨备前利润(百万元)|117,770|123,037|139,922|147,949|157,795| |拨备前利润增速|-7.06%|4.47%|13.72%|5.74%|6.6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6,270|86,479|88,772|91,567|96,690| |归母净利润增速|1.23%|0.24%|2.65%|3.15%|5.59%|[12][14][24]
成都银行:2024年、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规模有力扩张,业绩稳健增长-20250505
国投证券· 2025-05-05 23: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 - A,6 个月目标价为 18.87 元,相当于 2025 年 0.90X 的 PB [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成都银行 2024 全年及 2025 年一季度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主要受生息资产平均余额扩张拉动,2024 年四季度拨备计提、2025 年一季度净息差收窄分别影响业绩增长 [1] - 资产规模稳健扩张,政信业务筑牢底盘,息差虽延续下降趋势但负债端成本调降形成支撑,投资收益支撑净非息收入,资产质量较优 [1][8][9] - 预计成都银行 2025 年营收同比增长 8.17%,利润增速为 9.25%,业绩将保持稳健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全年营收增速为 5.89%,拨备前利润增速为 7.11%,归母净利润增速为 10.17%;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17%,拨备前利润增速为 3.59%,归母净利润增速为 5.64% [1] 量(资产与负债) 资产端 - 2024 年末资产总额同比增长 14.56%,单季度新增 285 亿元,金融投资单季度新增 291 亿元,同业资产、现金及存放央行单季度均减少超百亿元;贷款总额同比增长 18.76%,单季度新增 79 亿元,主要是零售信贷单季度新增 60 亿元 [1] - 2025 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同比增长 13.25%,单季度新增 847 亿元,贷款总额单季度新增 646 亿元 [1] - 对公信贷增长稳健,2024 年末、2025 年一季度末对公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 20.31%、17.69%,2024 年末对公贷款中广义基建业合计占比达 70.50%,2025 年一季度对公贷款单季度新增 623 亿元,贡献贷款总额增量的 96.51% [1][2] - 零售信贷投放势头向好,2024 年末、2025 年一季度末零售信贷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12.46%、13.37%,单季度分别新增 60 亿元、23 亿元,同比分别多增 17 亿元、13 亿元,按揭贷款是零售增量主要来源,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 2024 年末分别同比增长 22.59%、20.88% [3] 负债端 - 2024 年末、2025 年一季度负债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14.15%、12.87%,除存款增长外,同业存单余额明显增加 [3] - 存款总额 2024 年末、2025 年一季度末同比分别增长 13.20%、15.40%,增量主要来自零售存款;存款结构持续优化,2025 年一季度末零售存款、活期存款占总存款比重分别为 51.38%、31.39%,环比分别提升 0.74pct、1.85pct [3][7] 价(息差) - 2024 年四季度以来生息资产收益率降低,预计 2024 年负债端成本率已触及拐点,2024 年全年净息差 1.66%,较 2024 年上半年持平,生息资产收益率、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 3.84%、2.22%,较 2024 年二季度末分别下降 4bps、6bps,预计 2025 年一季度息差下滑幅度较大 [8] - 展望 2025 年,LPR 仍有下调可能,息差或继续承压,但成都银行信贷主要投向政信业务,贷款价格刚性更强,负债端重定价优势逐步显现,预计 2025 年息差压力小于同业 [8] 其他情况 - 2024 年四季度、2025 年一季度净非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24.11%、0.53%,主要受投资收益为主的其他净非息收入增长拉动,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分别下降 19.52%、32.36% [9] - 2024 年末、2025 年一季度末不良率均为 0.66%,关注率指标分别为 0.43%、0.41%,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479.29%、456.00%,资产质量较优,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9]
招商银行:2025 年一季报点评一波三折-20250505
国投证券· 2025-05-05 2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 A 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 55 元,相当于 2025 年 1.2X PB [4][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 2025 年一季报亮点在于资产负债表稳健增长、存款优势强、大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回暖、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保持行业前列、不良生成率同比下行 [12] - 不足之处在于零售信贷风险仍在暴露、Q1 债券利率波动拖累其他非息净收入增长 [12] - 随着增量财政政策落地,经济有望筑底,银行净息差下行幅度将收窄,招商银行基本面、估值中枢有望回升,具备配置价值,预计 2025 年营收增速为 0.61%,归母净利润增速为 1.24%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 年一季报营收同比增长 -3.09%,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 -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08%,增速较 2024 年报略有下行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依靠规模扩张驱动,净息差同比收窄、非息收入增长放缓拖累利润增长 [1] 资产规模与结构 - 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口径)同比增长 8.7%,与 2024Q4 增速基本持平,Q1 新增生息资产 1766 亿元,同比多增 84 亿元 [1] - 信贷增速平稳,金融投资增速较 2024Q4 提升约 2 个百分点,同业类资产增速略有放缓 [1] - 新增信贷主要是对公贷款增长较快,零售信贷投放偏弱,对公偏强、零售较弱格局未变 [2] 负债情况 - 计息负债(日均余额口径)同比增长 8.6%,较 2024Q4 增速提升 0.5 个百分点,存款增速提升 0.8 个百分点至 9.4%,快于信贷增速 [2] - Q1 新增计息负债规模 2337 亿元,同比多增 589 亿元,新增存款 1806 亿元,同比多增 751 亿元 [2] 净息差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净息差为 1.91%,同比下降 11bps,环比下降 3bps [2] - 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降 12bps,贷款收益率环比下降 17bps 是主要拖累因素 [2] - 负债端成本环比改善 11bps,存款成本、同业负债成本均下行,存款定期化压力略有缓解 [2][8] - 未来净息差仍将承压,但招商银行净息差绝对值将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8] 中收情况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 -2.51%,较 2024Q4 增速提升 1.52 个百分点,降幅持续收窄 [8]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0.45%,较 2024Q4 增速提升 6.31 个百分点,代理基金、理财、信托等业务表现不错,代理保险收入同比下降 [8] -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降幅改善,结算清算、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波动加大 [9] 其他非息净收入情况 - Q1 其他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 -22.2%,主要因市场利率上行,债券和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下降,预计二季度会有所改善 [9] 资产质量情况 - 集团口径不良率环比微降 1bps 至 0.94%,关注率环比提升 7bps 至 1.36%,逾期率环比提升 5bps 至 1.38%,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9] - 拨备覆盖率稳定在 410%左右,环比基本持平,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9] - 对公信贷资产质量压力较小,不良率环比下降 6bps 至 0.95%,关注率、逾期率指标略有上行 [9] - 零售信贷风险压力犹存,不良率环比提升 3bps 至 1.01%,前瞻性指标不同程度上行 [10] - 不良生成率(年化)为 1%,同比下降 3bps,一般对公贷款不良生成率降低,零售信贷不良生成率上行 [10] 零售业务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资本市场表现好于去年同期,零售 AUM、财富客户数、私行客户数增速均稳中有升,支撑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回暖 [12] 财务报表预测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9,123|337,488|339,548|345,026|359,417| |营收增速|-1.64%|-0.48%|0.61%|1.61%|4.17%| |拨备前利润(百万元)|218,087|219,471|217,788|220,884|229,784| |拨备前利润增速|-2.06%|0.63%|-0.77%|1.42%|4.0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6,602|148,391|150,232|154,931|161,824| |归母净利润增速|6.22%|1.22%|1.24%|3.13%|4.45%| |每股净收益(元)|5.81|5.88|5.96|6.14|6.42| |每股净资产(元)|37.08|41.75|45.73|49.84|54.12| |净资产收益率|14.37%|12.80%|11.70%|11.18%|10.85%| |总资产收益率|1.39%|1.28%|1.18%|1.10%|1.03%| |市盈率|7.23|7.14|7.05|6.84|6.55| |市净率|1.13|1.01|0.92|0.84|0.78| |股息率|4.70%|4.76%|4.82%|4.97%|5.19%|[14]
长城汽车:新车持续发力,4月销量拐点向上-20250506
国投证券· 2025-05-05 2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6 个月目标价 32.79 元/股,对应 2025 年 20 倍市盈率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 月长城汽车批发销量 10.0 万台,同比+6%、环比+2%,销量符合预期,新车发力、恢复同比正增长 [1][2] - 预计 4 月销量恢复同比正增长主要系坦克 300 交付加速、二代枭龙 MAX 上市贡献增量,新能源批发销量同比+28%、环比+14%,燃油批发量同比-2%、环比-2%,库存水平稳定 [2] - 长城汽车全面变革初见成效,进入成长新阶段,主流市场新车周期开启、泛越野市场空间大、品类技术储备丰富出口潜力大,有望迎来销量向上拐点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坦克 - 4 月销售 1.9 万台,同比-6%、环比+10%,主要因 2025 款坦克 300 交付加速,4 月坦克 300 销售 1.1 万台、同比+13%、环比+37%,5 月内销有望过万 [2] 哈弗 - 4 月销售 5.7 万台、同比+21%、环比+8%,二代枭龙 MAX 上市贡献增量,上市 24 小时大订 16368 台,有望带动销量向上 [2] 魏牌 - 4 月销售 4811 台、同比+8%、环比+3%,全新高山 4 月 21 日开启预售,24 小时订单突破 7848 辆,5 月正式上市后有望贡献增量 [2] 欧拉 - 4 月销售 1797 台,同比-62%、环比-35% [2] 皮卡 - 4 月销售 1.8 万台,同比-3%、环比-14%,全球首款越野混动皮卡山海炮 Hi4 - T 在上海车展开启预售 [2] 出口 - 4 月出口销售 3.2 万台、同比-11%、环比+1%,同比下滑受俄罗斯市场需求疲软影响,随着非俄市场新车导入放量,有望带动出口月销回升 [2] 财务预测 主营收入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为 2462.5、3004.4、3364.9 亿元 [9] 净利润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为 140.3、174.0、209.6 亿元 [8][9] 其他指标 - 预计 2025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64、2.03、2.45 元,市盈率分别为 13.8、11.1、9.2 倍等 [9]
4月销量符合预期,焕新版上市在即、销量拐点可期
国投证券· 2025-05-05 2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35.84 港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 月销量符合预期,焕新版上市在即、销量拐点可期,智驾 + AI 全面发力,纯电系列有望开启产品大周期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情况 - 4 月交付量 3.4 万台,同比 +32%,环比 -7%,同比提升因去年同期 L6 未大规模交付,环比下滑受终端需求与新老款交替影响 [1][2] 产品情况 - MEGA 焕新版 4 月 23 日上市,产品力大幅提升,随着超充站布局完善、口碑积累、营销思路调整,销量有望持续突破 [2] - 5 月 L 系列智能焕新版将上市,AD 芯片及功能升级,有望带动销量回升 [3] 渠道服务情况 - 截至 4 月底,全国有零售中心 500 家,售后维修及授权钣喷中心 500 家,较 3 月末减少 2 家 [3] 展望情况 - 智驾采用 VLA 大模型,7 月随纯电产品 i8 上市,有望重塑智驾产品,5 月 7 日 AI Talk 第二季开播或释放相关信息 [3] - 纯电系列布局扎实,MEGA 焕新版交付周期达 13 - 15 周,充电站超 2200 座,i8 预计 7 月上市,有望开启纯电产品大周期 [4] 投资建议情况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160、177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 PE 分别为 18.8、12.1、10.9 倍,维持 6 个月目标价 126.96 元,折合港币 135.84 元,对应 2025 年 26xPE [4] 财务数据情况 - 主营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在 2023 - 2027 年有不同表现,如主营收入从 2023 年的 1238.5 亿元增长到 2027 年的 2819.1 亿元 [11] - 各项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等在不同年份有相应变化 [13]
迈瑞医疗:25Q1环比向上,业绩年内或逐步复苏-20250505
国投证券· 2025-05-05 2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 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263.83 元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瑞医疗 25Q1 环比向上,业绩年内或逐步复苏,招投标自 24 年底以来持续复苏有望带动业绩向好,新业务与海外业务势头强劲,且公司是行业数智化领跑者,AI 赋能业务拓展与商业模式创新 [1][2][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收入 367.26 亿元,同比增长 5.14%;归母净利润 116.68 亿元,同比增长 0.74%;扣非归母净利润 114.42 亿元,同比增长 0.07% [1] - 2024Q4 实现收入 72.41 亿元,同比下降 5.08%;归母净利润 10.31 亿元,同比下降 40.99%;扣非归母净利润 10.05 亿元,同比下降 42.49% [1] - 2025Q1 实现收入 82.37 亿元,同比下降 12.12%,环比增长 13.76%;归母净利润 26.29 亿元,同比下降 16.81%,环比增长 154.85%;扣非归母净利润 25.31 亿元,同比下降 16.68%,环比增长 151.78% [1] 业务复苏原因 - 2024 年国内业务因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医疗专项债发行规模大幅减少及医疗设备更新项目使常规招标延误等因素同比下降 5.10%,2025Q1 地方专项债尤其是医疗专项债发行规模同比较快增长,国家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不同品类医疗设备月度招标自 2024 年 12 月以来持续复苏,对 2025 年国内业务复苏有重要意义 [2] 分条线业务情况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2024 年收入 135.57 亿元,同比减少 11.11%,其中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过 30%,国际部分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3] - 体外诊断业务 2024 年收入 137.65 亿元,同比增长 10.82%,收入体量首次超过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其中国际部分同比增长超过 30% [3] - 医学影像业务 2024 年收入 74.98 亿元,同比增长 6.60%,其中国际部分同比增长超过 15%,超高端超声系统 Resona A20 上市首年实现超 4 亿元收入 [3] AI 赋能情况 - 2024 年 12 月公司发布启元重症医疗大模型,已在国内多家顶级医疗机构实现临床应用,标志着在通用大模型向垂直领域加速落地的关键时期,迈瑞率先实现了 AI 系统对临床诊疗思维的深度内化,完成了医疗人工智能认知能力的重大突破,公司已从医疗器械产品供应商蜕变成为提升医疗机构整体诊疗能力的数智化方案商 [4][9]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 10.5%、15.5%、14.6%,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 9.7%、15.3%、15.0% [10] - 给出了 2023A - 2027E 的主营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多项财务指标预测数据 [12][13]
新药周观点:25Q1创新药板块持仓环比大幅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5-05 23:05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2025年Q1创新药板块持仓环比大幅提升,机构偏好显著增强 [1] - 基金重仓市值达576.22亿元,环比增长62% [9] - 重仓持仓占全市场比重1.90%,环比增加0.79个百分点;占医药行业比重19.43%,环比增加6.36个百分点 [9] - 持仓提升主要基于海外授权、国内营收利润兑现及Q2学术会议催化预期 [9]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 涨幅前5企业:艾迪药业(19.49%)、科伦博泰生物(17.02%)、乐普生物(16.09%)、康诺亚(13.61%)、康宁杰瑞(13.60%) [1][15] - 跌幅前5企业:康方生物(-11.22%)、宜明昂科(-10.03%)、东耀药业(-6.90%)、迈博药业(-6.52%)、亚盛医药(-5.63%) [1][15] 基金持仓分析 - 重仓持仓占流通市值比重6.11%,环比增加0.90个百分点 [9] - 持仓市值前十公司:百济神州(A股)、信达生物、泽璟制药、百济神州(H股)、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百利天恒、再鼎医药、诺诚健华(A股)、迪哲医药 [9] - 流通市值占比增长前三:泽璟制药(+9.1pp)、益方生物(+3.6pp)、再鼎医药(+3.3pp) [9] - 流通市值占比下降前三:迈威生物(-7.2pp)、和黄医药(-4.5pp)、荣昌生物(A股,-3.7pp) [9] 新药审批动态 - 上市申请受理6项:包括百济神州索托克拉片、MSD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Novartis镥[177Lu]特昔维匹肽注射液等 [10][33] - 临床申请批准33项:涉及TCC1727片、盐酸奎扎替尼片、XS228细胞注射液等 [11][37] - 临床申请受理36项:包括177Lu-HuJ591单抗注射液、FL115注射液、BAT4406F注射液等 [37][43] 行业表现数据 - 相对收益:1个月0.4%,3个月5.8%,12个月-12.0% [7] - 绝对收益:1个月-3.3%,3个月4.6%,12个月-7.4% [7]
迈瑞医疗(300760):25Q1环比向上,业绩年内或逐步复苏
国投证券· 2025-05-05 22: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 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263.83 元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瑞医疗 25Q1 环比向上,业绩年内或逐步复苏,招投标自 24 年底以来持续复苏有望带动业绩向好,新业务与海外业务势头强劲,且是行业数智化领跑者,AI 赋能业务拓展与商业模式创新 [1][2][4]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实现收入 367.26 亿元,同比增长 5.14%;归母净利润 116.68 亿元,同比增长 0.74%;扣非归母净利润 114.42 亿元,同比增长 0.07% [1] - 2024Q4 公司实现收入 72.41 亿元,同比下降 5.08%;归母净利润 10.31 亿元,同比下降 40.99%;扣非归母净利润 10.05 亿元,同比下降 42.49% [1] - 2025Q1 公司实现收入 82.37 亿元,同比下降 12.12%,环比增长 13.76%;归母净利润 26.29 亿元,同比下降 16.81%,环比增长 154.85%;扣非归母净利润 25.31 亿元,同比下降 16.68%,环比增长 151.78% [1]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 10.5%、15.5%、14.6%,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 9.7%、15.3%、15.0% [10] 业务情况 - 2024 年国内业务因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等因素同比下降 5.10%,2025Q1 医疗专项债发行规模同比较快增长,不同品类医疗设备月度招标自 2024 年 12 月以来持续复苏,对 2025 年国内业务复苏有重要意义 [2]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2024 年收入 135.57 亿元,同比减少 11.11%,其中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 30%,国际部分同比双位数增长 [3] - 体外诊断业务 2024 年收入 137.65 亿元,同比增长 10.82%,收入体量首次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国际部分同比增长超 30% [3] - 医学影像业务 2024 年收入 74.98 亿元,同比增长 6.60%,国际部分同比增长超 15%,超高端超声系统 Resona A20 上市首年实现超 4 亿元收入 [3] AI 应用 - 2024 年 12 月公司发布启元重症医疗大模型,已在国内多家顶级医疗机构临床应用,标志着迈瑞率先实现 AI 系统对临床诊疗思维深度内化,完成医疗人工智能认知能力重大突破 [4][9] - 基于三大业务领域产品组合核心竞争优势,叠加“三瑞”智慧生态系统和垂域 AI 大模型,公司从医疗器械产品供应商蜕变成为提升医疗机构整体诊疗能力的数智化方案商 [9]
新药周观点:25Q1创新药板块持仓环比大幅提升-20250505
国投证券· 2025-05-05 22: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Q1 创新药板块持仓环比大幅提升,机构对医药行业中创新药子板块偏好提升,主要基于创新药公司在海外授权、国内营收与利润的持续兑现,以及可预期的 Q2 学术会议催化 [9][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 2025 年 4 月 28 日 - 2025 年 5 月 2 日,新药板块涨幅前 5 企业为艾迪药业(19.49%)、科伦博泰生物(17.02%)、乐普生物(16.09%)、康诺亚(13.61%)、康宁杰瑞(13.60%) [1][15] - 跌幅前 5 企业为康方生物( - 11.22%)、宜明昂科( - 10.03%)、东耀药业( - 6.90%)、迈博药业( - 6.52%)、亚盛医药( - 5.63%) [1][15]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 2025 年 Q1 所有基金对 Biotech 创新药的重仓市值达 576.34 亿元,环比增长 62% [19] - 2025 年 Q1 所有基金对 Biotech 创新药的重仓持仓占对全市场重仓持仓的比重为 1.90%,环比增加 0.79pp;占对医药行业重仓持仓的比重为 19.43%,环比增加 6.37pp [21] - 2025 年 Q1 所有基金对 Biotech 创新药的重仓持仓占 Biotech 创新药总体流通市值的比重为 6.11%,环比增加 0.90pp [24] - 2025 年 Q1 所有基金对 Biotech 创新药的重仓持股主要包括 40 家公司,持仓市值前十的有百济神州(A 股)、信达生物等;重仓持仓占总体流通市值比重环比增长前三的公司为泽璟制药( + 9.1pp)、益方生物( + 3.6pp)、再鼎医药( + 3.3pp),环比减少前三的公司为迈威生物( - 7.2pp)、和黄医药( - 4.5pp)、荣昌生物(A 股, - 3.7pp) [28] 本周新药上市申请获批准&受理情况 - 本周国内无新药或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批准 [10][33] - 有 6 个新药或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受理,分别为 Biocodex 的司替戊醇胶囊、百济神州的索托克拉片等 [10][33] 本周新药临床申请获批准&受理情况 - 本周国内有 33 个新药的临床申请获批准,有 36 个新药的临床申请获受理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