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

搜索文档
长盈通(688143):业绩快速修复,拟收购生一升打开成长空间
国投证券· 2025-09-01 20: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5][8] - 12个月目标价57.80元,较当前股价52.45元存在10.2%上行空间 [5][8] - 基于2026年65倍PE估值,高于可比公司平均61倍PE,反映其成长溢价 [5][10]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40.4%;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1.8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203%,盈利能力快速修复 [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0.68/1.14/1.66亿元,增速达281%/66.46%/45.85% [5] - 每股收益预测从2025年0.56元升至2027年1.36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5][11]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光纤环器件收入1.11亿元(同比+207%),毛利率56.63%(同比+15.91pct),成为核心增长驱动 [2] - 特种光纤收入0.37亿元(同比-20.85%),但毛利率维持73.88%高位 [2] - 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44.6%提升至2025E的48.9%,净利润率从5.4%升至14.1% [6][11] 研发与产业链布局 - 研发费用0.18亿元(同比+41.44%),研发费用率9.5%,持续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3] - 构建"纤-胶-环-模块-设备"自主可控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 [3] - 在6G通讯、AI算力领域打破国外垄断,为大算力发展提供光纤解决方案 [4] 成长驱动与战略拓展 - 拟收购生一升(已过会),拓展光通信/AI光模块等高景气领域,布局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4] - 业务延伸至激光、新能源存储、医疗等光纤传能应用领域 [4] - 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从2024年5.4%升至2027E的17.0%,反映外延扩张效率 [11] 行业地位与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芯动联科、长飞光纤2026年平均PE为61倍,公司享有估值溢价 [5][10] - 当前市值64.18亿元,2026年预测PE为56.4倍,低于自身历史水平但高于行业均值 [6][10] - 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4年1.5%快速提升至2027E的11.2%,成长性突出 [6][11]
航材股份(688563):整合高温合金资源,收购镇江钛合金
国投证券· 2025-09-01 20:34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 目标价63.6元 [4][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收购高温合金资产增强核心竞争力 同时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3] - 下游需求呈现回暖迹象 在手订单达15.62亿元保障短期业绩 [2] - 基础材料业务表现突出 2025H1营收同比增长6.22% 毛利率提升10.75个百分点 [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3.6亿元同比下降9.87% 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下降9.92% [1] - 整体毛利率31.3%同比提升1.86个百分点 净利率20.59%保持稳定 [1] - 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13/7.16/8.52亿元 增速5.4%/16.8%/19% [4] 业务板块分析 - 基础材料业务营收6.07亿元(+6.22%) 毛利率34.39%(+10.75pct)表现亮眼 [1] - 航空成品件营收6.33亿元(-13.19%) 毛利率28.23%(-9.74pct)短期承压 [1] - 加工服务业务营收0.54亿元(+47.83%) 毛利率41.38%(+28.82pct)快速增长 [1] 战略布局 - 收购航材院六种高温合金母合金知识产权 增强产业竞争力 [3] - 拟收购镇江钛合金公司100%股权 交易对价5.4亿元 [3] - 拟投入0.18亿元收购3吨真空感应熔炼炉设备 补充粉末高温合金产能 [3] - 已签署低空飞行器透明件供货合同 开辟新增长赛道 [3]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36/1.59/1.89元 [4][5] - 预测市盈率42.7/36.6/30.7倍 市净率2.4/2.3/2.2倍 [5]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5.7%提升至2027年7.2% [5] 行业比较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44倍 2026年为34倍 [4][10] - 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具备估值优势 [10]
国科军工(688543):业绩短期承压,产能建设不断优化
国投证券· 2025-09-01 20:18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 12个月目标价68.16元[5][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4.17亿元同比-13.37% 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3.18%[1]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0.19亿元影响后 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19.64%[1] - 毛利率38.41%同比+2.25pct 净利率18.52%同比+1.27pct[2]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41/2.97/3.56亿元 增速21.3%/23.1%/19.9%[5] 业务板块表现 - 军品业务营收3.96亿元同比-13.92% 民品业务营收0.20亿元同比+3.75%[2] - 弹药装备业务营收1.70亿元同比+2.75% 其中子公司先锋公司营收1.45亿元同比+22.03%[4] - 九江国科营收0.24亿元同比-47.33%[4] 研发与产能建设 - 研发费用0.55亿元同比+29.21% 在研项目总投资规模5.17亿元累计投入3.94亿元[3] - 报告期新增中标项目7项 拟中标1项 扩点1项[3] - A区B区专业化产线产能逐步释放 动力模块产能改造优化目标提升20%以上[4] 财务指标与估值 - 2025-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1.15/1.42/1.71元 市盈率49.3/40.1/33.4倍[6] - 可比公司2025-2026年平均PE为96/63倍 给予2026年48倍PE估值[5][12] - 当前股价56.98元 总市值118.99亿元 流通市值66.08亿元[7] 运营指标 - 预付账款0.2亿元较期初+228.1% 合同负债1.54亿元较期初+685.97%[3] - 存货2.61亿元较期初+28.78% 显示在手订单充沛[3] - 2025年预计ROE 9.8% 2027年提升至13.4%[6]
通威股份(600438):龙卧西南静待周期反转,政策利好业绩复苏在望
国投证券· 2025-09-01 17:4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6个月目标价23 70元 对应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22 03元有7 6%上行空间 [4][7] 核心观点与业绩预测 - 受益于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趋势 行业基本面反转确定性高 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6 3% 25 3% 14 5%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 7% 160 3% 39 8% 2026年实现业绩扭亏 [4] - 对应2025-2027年EPS为-1 19 0 72 1 00元 基于2025年8月29日收盘市值PE为-18 5 30 6 22 0倍 [4] 公司业务规模与产能 - 拥有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1300万吨 高纯晶硅年产能超过90万吨 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过150GW 组件年产能超过90GW [1] -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销售16 13万吨 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 电池销量49 89GW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累计出货量突破300GW [2] - 2025年上半年组件销售24 52GW 其中分布式出货保持国内第一 海外市场销量5 08GW 在波兰 罗马尼亚 匈牙利等市场取得领先优势 [2] 成本控制与技术优势 - 成本端硅耗降至1 04kg/kg si以内保持业内领先 2025年上半年单瓦非电池成本同比下降11%优化显著 [2] - 总投资28 82亿元的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投入运营 全面布局TOPCon HJT xBC 钙钛矿 晶硅叠层等主流技术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光伏板块获得授权专利3069件 TNC-G12组件功率达778 5W转换效率25 06%刷新TOPCon纪录 THC-G12异质结组件效率达25 46% TBC电池效率达26 87% 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达34 69% [3]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4年营业收入919 94亿元同比下降34% 归母净利润-70 39亿元 2025H1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下降8% 归母净利润-50亿元 [33][36] - 光伏业务贡献主要营收 2022-2024年占比分别为77% 74% 65% 2025H1占比66% 农牧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 2022-2024年毛利占比分别为5% 8% 51% [37][38]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735GW同比增长28% 光伏新增装机占比81% 光伏发电占全球电力总供应6 9% [40][41] - 预测2025-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分别为600GW 650GW 730GW 同比增速13 2% 8 3% 12 3% 对应组件需求720GW 780GW 876GW [49][51] - 2025年6月以来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 工信部座谈会等政策持续推动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 多晶硅价格自2025年7月开始上扬 [71][72]
中国中冶(601618):Q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海外新签订单增速亮眼
国投证券· 2025-09-01 15: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12个月目标价4.06元,对应2026年PE为14倍 [3][8] 核心观点 - Q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88%,表现亮眼,但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承压,H1营收2375.33亿元(同比-20.52%),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25.31%)[1] - 海外新签订单同比增长32.6%至577.5亿元,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矿产资源业务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3][8] - 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H1销售毛利率10.09%(同比+1.04pct),销售净利率1.71%(同比+0.14pct),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改善33.20% [2] 财务表现 - H1营业收入2375.33亿元(同比-20.52%),Q2营业收入1152.60亿元(同比-22.59%)[1] - H1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25.31%),Q2归母净利润14.92亿元(同比+1.43%),Q2扣非归母净利润7.20亿元(同比+30.88%)[1] - 分业务营收:工程承包2169.15亿元(同比-21.79%),特色业务183.13亿元(同比-5.23%),综合地产47.97亿元(同比-4.63%)[1] - 分业务毛利率:工程承包9.58%(同比+1.08pct),特色业务17.62%(同比+0.99pct),综合地产6.11%(同比-0.65pct)[2] - 期间费用率5.95%(同比+0.66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09pct/+0.34pct/+0.11pct/+0.14pct [2] - 资产减值+信用减值合计36.06亿元(同比-25.90%),资产处置收益1.79亿元(同比减少6.69亿元)[2]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219.85亿元(同比少流出64.21亿元)[2] 业务发展 - H1新签合同额5482.0亿元(同比-19.1%),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577.5亿元(同比+32.6%)[3] - 冶金工程、有色与矿山工程核心主业占比持续提升,海外业务大幅增长 [3] - 矿产资源业务集中在镍、钴、铜、铅、锌等金属品种,现有海外矿山7座,H1矿产资源和新型材料业务营收32.98亿元(同比+2.55%),归属中方净利润5.5亿元(同比+29.11%)[3][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5.4亿元(同比-13.67%)、4951.3亿元(同比+3.90%)、5165.4亿元(同比+4.32%)[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1亿元(同比-15.41%)、60.1亿元(同比+5.24%)、63.0亿元(同比+4.94%)[8] - 动态PE分别为12.4倍、11.8倍、11.2倍 [8]
中国交建(601800):行业需求致营收业绩下滑,Q2经营性现金流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9-01 15: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11.2元,对应2025年PE为8倍 [4][9] 核心观点 - 行业需求承压致H1营收业绩下滑,但Q2营收降幅收窄且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 [1][2][3] - 新签合同额保持稳健增长,新兴业务表现亮眼,境外业务占比提升 [4][8] - 公司调整投资策略,收缩投资类业务,分红政策持续完善以提升股东回报 [8][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370.55亿元(yoy-5.71%),归母净利润95.68亿元(yoy-16.06%),扣非归母净利润81.05亿元(yoy-23.70%)[1] - Q2单季度营收同比+1.03%,较Q1的-12.58%大幅改善;Q2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283.93亿元,同比改善51.33亿元,环比改善195.16亿元 [2][3] - 综合毛利率10.64%(yoy-1.01pct),期间费用率4.94%(yoy-0.75pct),净利率3.82%(yoy-0.24pct)[3] 业务板块分析 - 基建建设营收同比-7.05%,基建设计营收同比-5.60%,疏浚业务营收同比-13.27%,其他业务营收逆势增长+9.64% [2] - 境内业务营收同比-6.57%,海外业务营收同比-2.13%,境外营收占比提升至20.22%(yoy+0.74pct)[2] - 新签合同额9910.54亿元(yoy+3.14%),其中港口建设+15.90%、城市建设+7.27%、境外工程+3.49% [4][8] 新兴业务与投资策略 - 新兴业务(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签合同额3202.55亿元,占总新签合同额32% [8] - 收缩投资类业务,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合同额454.09亿元(yoy-25.34%)[8] - 截至2025H1末,在执行合同总额34289.88亿元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846.8亿元(yoy+1.7%)、8160.7亿元(yoy+4.0%)、8487.1亿元(yoy+4.0%)[9] - 预计归母净利润227.9亿元(yoy-2.6%)、246.0亿元(yoy+8.0%)、258.6亿元(yoy+5.1%),对应动态PE分别为6.5倍、6.1倍、5.8倍 [9][10] - 分红率不低于20%,可能实施中期分红或预分红方案 [9]
九阳股份(002242):Q2外销有所承压,期待经营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9-01 15: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3][4] - 12个月目标价11.73元 [3][4]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内小家电行业优势品牌,经营有望展现较大弹性 [3] - 国补政策带动小家电消费改善和出口业务逐步企稳 [3] - 公司持续拓展新品和新渠道,收入规模有望回升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9.9亿元,同比下降9.1%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30.0% [1] - 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下降11.5% [1] - Q2单季度收入19.9亿元,同比下降14.4% [1] - Q2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53.2% [1] - Q2扣非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下降6.2% [1] - H1内销收入同比增长0.2% [1] - H1外销收入同比下降48.7% [1] - Q2单季毛利率28.1%,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2] - Q2归母净利率1.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2] - Q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9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 [2] - Q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2.5亿元 [2] - Q2单季收现比同比提升27.9个百分点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EPS为0.29元 [3][7] - 预计2026年EPS为0.42元 [3][7] - 预计2027年EPS为0.50元 [3][7] - 预计2025年净利润2.2亿元 [7][9] - 预计2026年净利润3.2亿元 [7][9] - 预计2027年净利润3.9亿元 [7][9] - 给予2026年28倍动态市盈率 [3] 运营指标 - Q2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 [2] - Q2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 - Q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收入比例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2] - Q2资产减值损失占收入比例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84.1亿元 [7][9]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94.1亿元 [7][9]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103.6亿元 [7][9]
华新水泥(600801):盈利能力同比改善,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海外业务持续推进
国投证券· 2025-09-01 15: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5] - 12个月目标价17.88元,较当前股价15.74元存在13.6%上行空间 [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51.05%至11.03亿元,主要受益于水泥业务销售均价提升、海外业务增长及生产成本优化 [1][2] - 海外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营收占比提升至25.37%,贡献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17.1%) [3] - 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完成多项海外产能并购与扩建,并计划分拆境外子公司至海外上市 [3][10] - 骨料业务毛利率维持47.91%高位,混凝土业务毛利率提升1.51个百分点,一体化布局增强盈利韧性 [8][9]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销售毛利率提升5.27个百分点至28.92%,净利率提升2.43个百分点至8.72% [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60.47亿元(同比-1.17%),其中国内水泥营收50.24亿元(同比-1.26%),海外水泥营收41.28亿元(同比+15.37%) [1][2][3] - 水泥业务吨毛利98元/吨(同比+35元/吨),毛利率29.74%(同比+9.03个百分点)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24亿元(同比-6.17%),所得税费用6.25亿元(同比+94%) [9]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0/30.90/34.49亿元,对应PE 12.0/10.6/9.5倍 [11][13] 业务细分 **水泥业务** - 总销量2774万吨(同比-2.63%),销售均价330元/吨(同比+26元/吨) [2] - 国内销量1934.82万吨(同比-7.38%),均价260元/吨(同比+15元/吨) [2] - 海外销量838.84万吨(同比+10.41%),均价492元/吨(同比+21元/吨) [3] **骨料与混凝土业务** - 骨料销量7605万吨(同比+6.33%),均价36元/吨(同比-5元/吨),毛利率47.91% [8] - 混凝土销量1325万方(同比-9.88%),均价261元/方(同比-7元/方),毛利率13.12% [8] 海外拓展进展 - 非洲营收21.36亿元(同比+21.51%),亚洲营收22.04亿元(同比+12.14%),美洲新市场营收1.56亿元 [3] - 赞比亚、南非生产线改造完成,马拉维、莫桑比克新产线建设中 [3] - 收购豪瑞尼日利亚资产,获得1060万吨/年水泥产能及40万方/年混凝土产能 [3] - 境外资产整合拟分拆至海外上市,提升全球融资与并购能力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60.27/393.43/428.37亿元,增速5.29%/9.21%/8.88% [11][13] - 2026年12倍PE对应目标价17.88元,当前股价15.74元 [5][11] - 每股收益预测:2025E 1.31元、2026E 1.49元、2027E 1.66元 [13]
航发控制(000738):达到业绩预期,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
国投证券· 2025-09-01 15:11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 12个月目标价28.35元 [5][7] 核心观点 - 公司为航发控制系统龙头企业 具备稀缺性 审慎给予2026年45倍PE估值 [5] - 受军品增值税改革政策影响 25H1营收同比小幅下滑2.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4.32% [1][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0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46.13% 主要系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加 [3] - 2025年营收目标53亿元 25H1完成年度目标的51.61% 整体完成度符合序时进度 [4]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27.36亿元 同比-2.5% 归母净利润3.09亿元 同比-34.32% [1] - 综合毛利率27.49% 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净利率11.38% 同比下降5.44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2.62亿元 同比-14.75% 受型号研制经费拨付节奏影响 [3] - 应收账款37.25亿元 较期初增长30.8% 主要受客户期末回款影响 [3] 业务分部表现 -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营收24.38亿元 同比-3.05% 毛利率28.06% 同比-2.78个百分点 [2] - 国际合作业务营收2.05亿元 同比+11.84% 毛利率17.07% 同比-5.78个百分点 [2] - 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营收0.93亿元 同比-13.91% 毛利率35.53% 同比-1.89个百分点 [2] 子公司业绩 - 西控科技营收11.52亿元 同比-4.67% 净利润0.89亿元 同比-52.45% [4] - 贵州红林营收9.03亿元 同比-2.08% 净利润1.26亿元 同比-34.72% [4] - 北京航科营收4.52亿元 同比+2.54% 净利润0.67亿元 同比+3.81% [4] - 长春控制营收1.9亿元 同比+1.18% 净利润0.1亿元 同比-17.28%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7.5/8.3/9.4亿元 增速-0.6%/11.4%/13.2% [5] - 对应每股收益0.57/0.63/0.72元 市盈率37.2/33.4/29.5倍 [6] - 可比公司2025/2026年平均PE为83/64倍 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 [5][12] 行业地位 - 航发控制系统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业务具备稀缺性和战略价值 [5] - 与航发动力 中航沈飞 中航机载等公司处于同一产业链 但业务专注控制系统领域 [5][12]
润贝航科(001316):营收利润双增,自研航材不断突破
国投证券· 2025-09-01 15:09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 12个月目标价42.28元 [4][7]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4.70亿元(同比+11.62%) 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74.43%) [1] - 毛利率29.23%(同比+1.89pct) 净利率16.33%(同比+5.97pct)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94亿元(同比+343.22%) [2] - 预计25/26/27年净利润1.42/1.74/2.14亿元 增速60.6%/22.2%/23.3% [4] 业务结构 - 自研航材营收0.41亿元(同比+30.62%) 毛利率55.77%(同比+6.09pct) [1] - 分销产品营收4.29亿元(同比+10.08%) 毛利率26.67%(同比+1.14pct) [1] - 海外业务营收0.44亿元(同比+23.02%) [1] 研发与认证 - 新增485个PMA产品件号及2个精细化工产品适航认证 [3] - 累计超过2800个件号获民航局适航批准 [3] - 自研产品可等效替换波音、空客等进口航材 部分产品写入中国商飞批准书 [3] 费用控制 - 研发费用0.08亿元(同比-9.02%) 销售费用0.27亿元(同比-11.34%) [2] - 管理费用0.17亿元(同比-23.56%) 财务费用-0.12亿元(同比-287.63%) [2] 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25/26年平均PE为33/28倍 [4] - 当前股价对应25年PE 27.8倍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 [5][11] - 给予2026年28倍PE估值 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一致 [4] 成长性指标 - 预计25-27年营收增速12.4%/16.1%/17.4% [12]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11.0%提升至14.3% [5] - 毛利率预计从29.0%提升至30.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