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创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再通胀牛市系列4:如何看待微盘新高
华创证券· 2025-06-19 16:36
报告核心观点 - 24/10以来华创策略持续看好小微盘风格,今年微盘股指数持续创新高,重申再通胀牛市上半场是金融再通胀,小微盘有望继续占优 [11][13] - 微盘强势源于剩余流动性扩张、居民超储释放、业绩非主因、交易机制优势和产业政策催化,未来或持续占优,但存在通胀回归风格切换和交易热度触顶回调风险 [14] 分组1:微盘持续新高,重申再通胀牛市上半场小盘成长占优 - 今年以来微盘股指数持续创新高,截至6/10累计涨幅30%,显著跑赢万得全A的3% [13] - 华创策略此前多次提出剩余流动性扩张下小盘成长占优,今年货币宽松落地,居民超储流入股市,小盘成长风格更占优 [13] 分组2:多角度审视微盘新高及后续行情持续性 流动性:剩余流动性扩张,小微盘占优 - 货币宽松与基本面修复时滞使剩余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扩张,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实体经济对流动性吸收有限,政策鼓励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16] - 剩余流动性扩张区间小微盘占优,微盘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高,满足超储搬家流动性需求,今年涨幅居前,未来行情或加强 [17][19] 资金结构:散户资金是主力,超储搬家背景下增量可期 - 后疫情时代居民积累大量超额储蓄,涉及多阶层,释放后或体现为散户小单资金流入股市,去年下半年以来散户资金成主力 [23][24] - 小微盘股东中个人投资者占比高,居民超储释放使散户成主要增量资金,未来散户资金或加速入场,小微盘有望持续受益 [30] - 杠杆资金在小盘风格参与度高,但对微盘股买入不多,不是推动微盘上涨主因 [40] 基本面:业绩并非微盘主要定价因素,基本面趋弱市场缺乏主线,微盘更占优 - 过去5年微盘股指数持续亏损,成分股中亏损股占比高,盈利股与亏损股股价无显著差异,业绩非上涨主因 [45] - 通胀未回归,市场缺乏趋势性主线,微盘股在价格低位、业绩增长缺失时表现占优,当下微盘行情或进一步走强 [53] 交易机制:双创、北证涨停限制更高,弹性更大 - 北交所涨停限制30%,双创20%,主板10%,在小微盘行情中北交所和双创弹性更大 [57] - 微盘股指数中双创成分股涨幅高于主板,成长主题中北证、双创公司跑赢主板,且市值越小涨幅越高 [57] 行业:集中制造业+科技成长,产业政策有望进一步催化 - 小微盘行业覆盖制造业、科技等成长行业,涵盖AI、机器人、创新药等主题,风格在价格偏弱环境受影响小 [63] - “十五五”规划聚焦新质生产力,产业政策有望催化小微盘指数进一步上涨 [63] 可能的风险:通胀回归风格切换、交易热度触顶短暂回调 - 若通胀回归、业绩修复,市场重心重回基本面,小微盘或面临风格切换,但当前风险不显著 [67] - 当前微盘股交易热度逼近历史高点,成交触顶或短暂回调,历史经验回调持续3 - 6个月,幅度20%左右 [68]
澳华内镜(688212):深度研究报告系列三:清库存,上新品,迎拐点
华创证券· 2025-06-19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约 64 元 [1][10][8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大环境影响,澳华内镜 2024 年和 2025 年经历两年调整,但研发成果和海外市场开拓向好,2026 年经营情况有望迎来突破性变化,软镜行业长期有空间且有壁垒 [6][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受大环境影响,澳华内镜 2024 年和 2025 年经历两年调整 - 2024 年上半年院端反腐持续影响,公司业绩承压于医院设备采购需求阶段性减少 [6][8][13] - 2024 年国家推动医疗设备以旧换新,但部分地区执行进度低于预期,相关收入未确认到公司报表端 [6][8][14] - 2025 年医疗设备更新大规模落地,招投标数据向好,但软镜企业持续去库存,业绩短期承压 [6][8][24] 尽管业绩承压,研发成果和海外市场开拓持续向好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下一代超高清内镜系统 AQ - 400 有望于 25 年下半年获批上市,超声内镜相关专利已初审公开,ERCP 手术机器人已启动临床试验 [6][8][30] - 海外软镜市场空间广阔,国产软镜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有提升空间,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叠加销售网络建设,海外销售持续加速 [6][8][38] 2026 年澳华内镜经营情况有望迎来突破性变化 - 公司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高管原价买入彰显信心,且减少股份支付费用 [6][9][45] - 参考奥林巴斯 X1 和公司 AQ - 300 上市后的放量节奏,AQ - 400 上市后预计带动公司 26 年销售规模迅速增长 [6][9][49] - 26 年我国软镜行业有望随 X1 4K 镜体上市迎来增长新周期,政策支持下,澳华内镜等国产软镜企业有望受益 [6][9][52] - 公司海外业务处于早期高速发展阶段,26 年在产品布局、品牌力和营销网络建设推进基础上,海外销售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6][9][55] 软镜行业长期来看有空间且有壁垒 - 软镜行业呈现强垄断格局,全球和我国市场大部分份额被奥林巴斯、富士、宾得占据,但市场空间广阔 [6][9][57] - 参考奥林巴斯,软镜企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未来可向半耗材商业模式发展 [6][9][65] - 消化内镜耗材、微创外科器械和耗材、一次性内窥镜是行业延展方向,各领域有增长潜力和发展趋势 [6][9][7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0、1.09、1.36 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 +280.0%、+35.9%、+25.8%,EPS 分别为 0.59、0.81、1.01 元 [10][85][87] - 根据 DCF 模型测算,给予公司整体估值 86 亿元,对应目标价约 64 元 [10][87]
水井坊(600779):2024年股东大会点评:修炼内功,注重提效
华创证券· 2025-06-19 12: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整体观感是稳中求进、修炼内功,管理层认为白酒需求端有压力,但看好行业中长期韧性,酒企应修炼内功保障现金流健康,通过动态调节经营与投资节奏保障韧性 [6] - 2025 年战略清晰,目标稳中有进,持续加强执行推进,产品端坚持“水井坊 + 第一坊”双品牌落地,完善产品矩阵搭建;渠道端提升门店覆盖与单店产出,布局新零售增量;市场端北方、西南市场增长表现较好,扶持一级经销商提升市场份额 [6] - 注重提升经营精细度与人效,关注后续成效兑现,公司在资金使用、方案制定、动作配合等方面做了优化,期待后续效率提升成效兑现 [6] - 投资建议为战略清晰,关注后续执行落地成效,维持“强推”评级,公司库存/渠道利润等渠道指标处同业较优水平,调整期做好培育,后续需求好转有望率先实现增长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5,217|5,349|5,696|6,308| |同比增速(%)|5.3%|2.5%|6.5%|10.8%| |归母净利润(百万)|1,341|1,365|1,449|1,658| |同比增速(%)|5.7%|1.8%|6.1%|14.5%| |每股盈利(元)|2.75|2.80|2.97|3.40| |市盈率(倍)|15|15|14|12| |市净率(倍)|3.9|3.2|2.8|2.4|[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48,750.32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48,750.32 万股,总市值 199.97 亿元,流通市值 199.97 亿元,资产负债率 39.95%,每股净资产 11.01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61.16/30.73 元 [3] 产品端策略 - 坚持“水井坊 + 第一坊”双品牌落地,完善产品矩阵搭建,聚焦“第一坊”高端品牌上市与水井坊产品矩阵搭建,重点推进臻酿八号,下半年计划推出井台系列产品,主要选择团购商、核心门店进行布局 [6] - 在部分区域推出 38 度以下低度白酒进行产品创新,同时结合端午、春节等 IP 进行场景化营销,强化“喝美酒庆美事”的品牌定位 [6] 渠道端策略 - 提升门店覆盖与单店产出,布局新零售增量,加强渠道拓展与门店覆盖,推进“25 年倍增计划”和“金牌经销商”计划,2025 年计划重点城市新增拓店同比双位数增长,部分城市团购业务在销售额占比超双位数 [6] - 通过 BC 联动、开瓶返利、宴席定制服务等帮助终端动销,提升单店产出,2025 年标杆门店单店销售额目标同比实现双位数提升 [6] - 加强 O2O、外卖配送等新零售渠道的布局 [6] 市场端策略 - 北方、西南市场增长表现较好,扶持一级经销商提升市场份额,2024 财年传统优势市场如湖南、河南、江苏等因基数偏大、增速略慢,山东、河北、内蒙古、四川等省份增长表现亮眼 [6] - 认为成长欠佳的省份是未来增长机会,着重提升一级经销商能力、进而提升市场份额,可通过优化市场通路、一城一策等方式实现增长 [6] 财务预测表 |报表|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百万)|2,124|3,722|4,703|5,552| | |应收账款(百万)|118|5|6|6| | |预付账款(百万)|15|28|29|32| | |存货(百万)|3,216|2,730|2,899|3,116|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5,564|6,535|7,695|8,782| | |固定资产(百万)|2,701|2,665|2,812|3,138| | |在建工程(百万)|293|393|393|493| | |无形资产(百万)|157|170|173|176| |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3,609|3,684|3,831|4,258| | |资产合计(百万)|9,173|10,219|11,526|13,040| | |应付票据(百万)|34|32|147|264| | |应付账款(百万)|1,306|1,313|1,405|1,465| | |合同负债(百万)|949|973|1,036|1,148| |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3,955|4,002|4,338|4,701| |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30|30|30|30| | |负债合计(百万)|3,985|4,032|4,368|4,731|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5,188|6,187|7,158|8,309| |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5,188|6,187|7,158|8,309| |利润表|营业总收入(百万)|5,217|5,349|5,696|6,308| | |营业成本(百万)|900|924|981|1,055| | |销售费用(百万)|1,307|1,364|1,464|1,596| | |管理费用(百万)|428|417|450|479| | |研发费用(百万)|38|39|41|45| | |财务费用(百万)| -20| -28| -29| -27| | |营业利润(百万)|1,822|1,856|1,959|2,236| | |利润总额(百万)|1,797|1,829|1,942|2,223| | |净利润(百万)|1,341|1,365|1,449|1,658|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1,341|1,365|1,449|1,658| | |EPS(摊薄)(元)|2.75|2.80|2.97|3.40|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744|2,291|1,973|2,175|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 -509| -354| -544| -846| |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 -460| -339| -448| -480|[11]
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2025年第4期:潜在通胀上行风险的政策约束加强
华创证券· 2025-06-19 10:13
美联储议息会议决策 - 6月维持政策利率不变,联邦基金利率区间维持在4.25%-4.5%[5] - 6月议息声明决议修改就业市场和经济前景展望表述[5] 点阵图变化 - 17位认为2025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值不低于3.75%,对应降息2次,7位认为不降息,比3月多3位[6] - 10位预计2026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值不低于3.5%,对应降息1次,比3月增加4位[6] - 11位预计2027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值不低于3.25%,对应降息1次,比3月增加3位[6] 经济与通胀预期调整 - 2025年GDP增长预期中值从1.7%降至1.4%,2026年从1.8%降至1.6%[7] - 2025年核心PCE预期中值从2.8%升至3.1%,2026年从2.2%升至2.4%[7] - 2025年失业率预期中值从4.4%升至4.5%,2026年从4.3%升至4.5%[7] 高关税影响及政策要点 - 高关税冲击或在夏季凸显,推高通胀并使经济活动承压[8] - 高关税冲击和预计更少的降息相一致,政策限制性不及3月[8][9] 大类资产配置影响 - 下半年美股或追赶其他市场表现,除中国外新兴市场企业盈利和估值压力或加大[3][10]
陆家嘴论坛后,宽松交易或延续
华创证券· 2025-06-18 22: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6月18日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市场关注本次论坛内容;回顾2019年以来历次会议央行领导发言及债市表现,当前债市货币宽松预期或继续演绎,6月是下半年较好布局窗口 [1][10][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陆家嘴论坛央行行长讲话回顾 - 2019 - 2020年会议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定位 [2][11] - 2021 - 2023年议题转向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呼应“双碳”目标与小微实体支持 [2][11] - 2024年议题聚焦货币政策框架改革,推动货币政策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导转变 [2][11] - 2025年演讲围绕全球金融治理,提及非银行中介机构监管薄弱问题 [2][12] 历史陆家嘴论坛后的收益率表现 - 行情走势多延续,会议后30个交易日收益率幅度多数在10bp以内,超10bp的是2020年和2021年 [3][15] - 收益率下行概率较高,但交易主线与会议内容相关度有限;2020年收益率上行,2019、2021、2023年下行,2024年窄幅震荡 [3][15] 债市策略:宽松交易未止,把握布局机会 - 货币宽松预期继续演绎,6月是下半年较好布局窗口 [4][19] - 10y国债维持窄波动,接近1.62%建议部分止盈,债市在1.6 - 1.7%窄区间交易 [4][20] - 短国债或有5 - 10bp压缩空间 [5][23] - 存单资金宽松,7月理财带动下或向1.6%附近修复 [5][28] - 信用债关注3年内下沉、4 - 5年利差小幅压缩机会 [6][29]
华创农业5月白羽肉禽月报:毛鸡、鸡苗价格保持平稳,养殖端利润有所恢复-20250618
华创证券· 2025-06-18 22: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期关注消费复苏预期下的禽肉需求改善 25年供给端白鸡上游种源环节供应充足 关注海外禽流感疫情对引种端冲击的持续性以及国内鸡源鸭疫等疾病问题对商品代肉鸡养殖及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需求端终端消费不景气压制鸡肉产品需求和价格及产业链利润 25年扩内需背景下鸡肉消费有望提振 养殖成本低位运行 肉鸡企业有望盈利改善和估值修复 建议关注圣农发展、益生股份、禾丰股份等 白羽肉鸡国产品种持续研发迭代升级 未来有望缩小与海外品种在商品代养殖环节的效率差距 长周期视角下国产品种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 - 5月毛鸡价格微涨 整体波动小 供给上饲养成活率偏低 市场有效供给收窄 需求上终端消费疲软 价格低位徘徊 [1][8] - 5月鸡苗价格平稳 均价微降 波动有限 行业白羽鸡苗均价2.88元/羽 环比+0.38% 同比-8% 大厂月末成交价约3.5元/羽 本月养殖端补栏谨慎 需求端对鸡苗有不利影响 [1][8] - 5月鸡肉价格先涨后跌 全国白羽肉鸡均价为7.41元/kg 同比-4% 环比-0.074% 鸡肉产品均价为8874.00元/吨 同比-7%、环比-0.43% [6][11] - 5月益生股份父母代、商品代鸡苗销售收入1.74亿元 同比-11.21% 环比+23.06% 销售量0.57亿羽 同比+11.35% 环比+15.69% 均价3.07元/羽 同比-20.26% 环比+6.37% 益生909销售收入0.06亿元 同比-36.20% 环比+1.32% 销售量0.07亿羽 同比-8.86% 环比+4.95% 均价0.91元/羽 同比-30.00% 环比-3.46% [15] - 5月民和股份商品代鸡苗销售收入0.71亿元 同比+0.65% 环比+4.11% 销售量0.25亿羽 同比+10.58% 环比+5.85% 均价2.81元/羽 同比-8.98% 环比-1.64% [15] - 5月圣农发展鸡肉销售收入11.52亿元 同比-5.26% 环比-0.95% 销售量11.92万吨 同比-1.41% 环比+0.68% 均价9664.43元/吨 同比-3.91% 环比-1.61% 深加工鸡肉制品销售收入7.00亿元 同比+9.72% 环比+12.90% 销售量3.74万吨 同比+20.65% 环比+17.24% 均价18716.58元/吨 同比-9.06% 环比-3.70% [15] - 5月仙坛股份鸡肉销售收入4.23亿元 同比+1.44% 环比+2.35% 销售量4.94万吨 同比+7.16% 环比+4.22% 均价8555.54元/吨 同比+3.76% 环比-1.80% 食品加工鸡肉产品销售收入0.46亿元 同比+52.26% 环比+36.60% 销售量0.31万吨 同比+47.62% 环比+29.17% 均价14866.39元/吨 同比+3.15% 环比+5.75% [15] - 2025年1 - 5月益生股份父母代、商品代鸡苗累计销售收入7.22亿元 同比-19.46% 累计销售量2.60亿羽 同比+15.25% 均价2.78元/羽 同比-30.12% 益生909累计销售收入0.38亿元 同比-22.55% 累计销售量0.39亿羽 同比-79.60% 均价0.97元/羽 同比+279.64% [16] - 2025年1 - 5月民和股份商品代鸡苗累计销售收入3.31亿元 同比-7.68% 累计销售量1.27亿羽 同比+18.19% 均价2.61元/羽 同比-21.89% [16] - 2025年1 - 5月圣农发展鸡肉累计销售收入52.68亿元 同比-1.75% 累计销售量54.02万吨 同比+2.06% 均价9751.94元/吨 同比-3.74% 深加工鸡肉制品累计销售收入32.05亿元 同比+1.52% 累计销售量16.40万吨 同比+18.33% 均价19542.68元/吨 同比-14.20% [16] - 2025年1 - 5月仙坛股份鸡肉累计销售收入18.16亿元 同比+5.94% 累计销售量21.64万吨 同比+8.69% 均价8393.06元/吨 同比-2.53% 食品加工鸡肉产品累计销售收入1.61亿元 同比+13.34% 累计销售量1.13万吨 同比+11.88% 均价14225.17元/吨 同比+1.31% [16] - 25年18 - 21周协会样本行业商品代鸡苗销售量为3.89亿羽 同比-15.92% 1 - 21周累计销售18.78亿羽 同比+1% [20] - 2025年5月肉禽市场中 经销商补货谨慎 食品加工企业随采随用 市场需求疲软 供应上大规格产品供应不足 中小规格产品库存提升 [20] 产能 - 2025年5月中旬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发生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国暂停受理巴西企业输华禽肉产品进口申报 [6][28] - 2025年5月在产祖代鸡平均存栏量148.00万套 同比+20.9% 环比+2.8% 后备祖代鸡平均存栏量70万套 同比-15.2% 环比+4.5% [6][28] - 2025年5月协会样本点在产父母代存栏2383万套 同比+7.4% 环比+2.1% 后备父母代种鸡平均存栏量1500万套 同比-2.4% 环比+1.5% 5月父母代鸡苗价格为43.47元/套 25年第23周数据为47.93元/套 [2][29] - 5月鸡苗端盈利环比提升、毛鸡养殖端大幅减亏 毛鸡养殖亏损0.07元/羽 同比亏损大幅缩减 孵化场盈利0.26元/羽 环比盈利大幅提升 [2][36]
大秩序竞合录系列1:军工战略资产崛起
华创证券· 2025-06-18 1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黄金价格涨幅反映市场对全球秩序重构预期,央行购金热潮、地缘政治风险升温、美元体系潜在压力构成复杂图景 [3][7] - 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国防开支持续上升,2024年我国国防支出占GDP比重与主要军事大国差距大,增长潜力大 [3][10][15] - “中国力量”带动军贸增长,2023年中国武器出口量创新高,占全球比重达10.0% [3][20] - “十四五”收官,军工产能扩张,关注“十五五”规划及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对军工板块的催化 [3][27] - 印巴、以伊冲突催化下,国防军工板块躁动,25/5以来累计收益5.9%,相对万得全A超额收益4.0%,当前板块交易热度、估值、净利润增速、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占比等指标表现良好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印巴、以伊冲突催化军工主题躁动 - 近期冲突催化下,国防军工板块躁动,25/5以来国防军工(申万)累计收益5.9%,相对万得全A超额收益4.0% [4] - 2025下半年“十四五”收官,需求有望释放,叠加“十五五”规划与新质战斗力指引,行业景气度上升有望带动板块回暖 [4] 黄金价格的惊人涨幅是市场对全球秩序重构预期的直接反映 - 黄金价格异常上涨,传统因子无法解释,隐含投资者对全球金融和政治秩序重构预期 [7] - 2022 - 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规模创50年新高、地缘政治风险升温、美元体系潜在压力构成秩序重构图景 [7] 全球国防开支持续上升 - 2015年以来全球国防支出扩张,2024年达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4%创历史新高 [10] - 美洲国防开支占比最高约4 - 5成,亚洲占比从92年的10.1%升至24年的22.3%,区域比例趋向均衡 [10] 我国国防开支未来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国防支出1.81万亿元,增长7.2%,中央本级支出1.78万亿元,增长7.2% [15] - 2024年我国国防支出占GDP比重1.7%,与主要军事大国差距大,增长潜力大 [15] “中国力量”逐渐展露带动军贸快速增长 - 全球安全形势不确定,中国在军贸体系中角色重要,俄乌冲突后竞争格局变化,中国出口量快速增长 [20] - 2023年中国武器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占全球比重达10.0% [20] - 中国军贸出口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拓展,2024年珠海航展提升中国装备国际关注度 [25] “十四五”收官在即,关注“十五五”规划落地 - 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意义重大,国务院强调抓好收官和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 [27] - “十四五”扩产持续,截至25Q1行业整体在建工程323.8亿元,航空装备在建工程达169.6亿元 [27] - “十五五”期间军工行业需求有望增长,新质战斗力及低成本可持续装备或成新增长极,关注规划落地和纪念活动催化 [27] 交易热度:处近十年76.2%分位 - 截至25/6/13,国防军工(申万)指数交易热度2.8,处近十年76.2%分位,较上周下降16.9pct [29] - 二级行业中地面兵装和军工电子交易热度最高 [29] 估值:PE_TTM76.1倍,处近十年71.4%分位 - 截至25/6/13,国防军工(申万)指数PE_TTM76.1倍,处近十年71.4%分位 [32] - 二级行业中地面兵装和航天装备PE_TTM最高,航海装备较低 [32] 业绩预测:25E净利润增速达到119.6% - 截至25/6/13,万得一致预测国防军工(申万)指数25E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9.6% [36] - 24/12后随着订单释放,25/3预测净利润上修公司比例上升,行业景气度回暖 [36] 公募持仓:25Q1持仓市值占比达到3.2% - 截至25Q1,三类主动权益基金对国防军工行业持仓市值占比3.2%,处近十年52.5%分位,超配0.4pct [39] - 持仓集中于军工电子和航空装备 [39] 军工主题股票池推荐 - 推荐股票集中于国防军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社会服务行业 [42] - 25PE最高的为上海瀚讯,25/26年两年复合增速最高的为海格通信 [42]
科创金融组合拳:陆家嘴论坛点评
华创证券· 2025-06-18 19:02
报告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金融服务加力提速,政策重心或将进一步向新质生产力倾斜,证监会从股权、债权、上市公司质量三个视角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或成下一轮政策支持重点方向 [2] 股权视角 - 推出科创板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 + 6”政策措施,“1”是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6”项改革措施中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 [3] - 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预计未来更多优质科技企业通过科创板、创业板获融资支持 [3]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推动社保基金等参与私募股权投资,优化相关机制,引入长线资金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减少项目中断情况,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3] 债权视角 - 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优势,大力发展科创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积极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 [4] - 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公告,截至6/7全市场147家机构累计发行科创债超3748亿元,科创债发行主体扩容破解股权投资机构融资难题,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4] 上市公司质量视角 - 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推动其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5] - 金融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拥有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1/3 [5] - 科技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上市公司“含科量”提升,市值超千亿科技企业占比从12%提升至27%,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2.5%和17.9%;改善投资者回报,科创板、创业板近5年分红回购超7300亿元 [5]
2025Q1企业年金数据点评:首度披露三年累计收益率(7.46%),企业年金提速扩容
华创证券· 2025-06-18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企业年金延续增长趋势,预计受益于一季度以小盘成长、科技为主的结构性行情;首度披露近三年累计收益率指标,长周期考核或驱动企业年金投资行为长期化,实现长钱价值挖掘职能;基于补充养老金定位,结合资金安全性约束,企业年金风偏或处于中上水平,投资行为或兼并考虑“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及长短期利益均衡,呈现“稳中有进”投资风格 [10] 企业年金规模与覆盖面情况 - 截至2025Q1,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73万亿,环比2024年末增长2.38%,季度间环比增速降低1.2pct [2] - 截至2025Q1,建立企业数量达16.82万个,环比2024年末增加5.62%,季度间环比增速提升3.18pct;参加职工环比+1.51%至3291万人,季度间环比增速提升0.79pct [2] 企业年金收益率情况 - 截至2025Q1,企业年金近三年累计收益率达7.46%,首度披露长周期收益率指标,预计受长钱长周期考核相关政策引导 [4] - 分计划类型看,单一计划资产金额占比89.7%,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7.42%;集合计划资产金额占比10.2%,近三年累计收益率7.82% [5] - 分组合类型看,固定收益类组合资产金额占比14.3%,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10.54%,高出平均值3.08pct,预计主要来自非标资产贡献;含权益类组合资产金额占比85.7%,近三年累计收益率7.06%,低于平均值0.4pct,预计受2022 - 2023年权益市场波动影响 [5]
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20250609-20250615):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正式发布,武汉设立10亿人形机器人专项基金-20250617
华创证券· 2025-06-17 22: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家科技公司加注人形机器人行业,新技术不断迭代,落地量产进程加快,建议关注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电机、设备等领域相关公司[4] 行业基本数据 - 股票家数302只,占比0.04%;总市值48,908.77亿元,占比4.85%;流通市值42,633.07亿元,占比5.37%[1] 相对指数表现 - 1M绝对表现-3.6%,相对表现-2.8%;6M绝对表现-7.3%,相对表现-5.5%;12M绝对表现9.8%,相对表现0.2%[2] 行业动态 - 行者二号人形机器人京东首发,由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与卓益得机器人联合研发,售价16万至25万元,续航3 - 6小时,适用于多种场景,后续将聚焦关键技术并构建室外训练场[4] - 全球首部《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发布,首创“四维五级”评价体系,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突破局限,加速规模化落地[4] - 埃斯顿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亮相,身高170cm、体重70kg,全身31个自由度,单臂负载5公斤,采用“快慢双系统协同架构”[4] - 武汉设立10亿元人形机器人专项基金并参与百亿省级母基金,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推动产业发展[4] - 宁波出台专项政策,对企业给予扶持,设立应用险,强化整零协同,推动场景示范和产业集聚[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丝杠领域的五洲新春、鼎智科技等;减速器领域的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传感器领域的东华测试、柯力传感等;电机领域的步科股份、德昌股份等;设备领域的浙海德曼、华辰装备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