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创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快递行业6月数据点评报告:顺丰31.8%件量增速继续领跑,关注“反内卷”下快递板块投资机会
华创证券· 2025-07-19 19: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行业件量增速15.8%,1 - 6月累计完成业务量956.4亿件,同比+19.3%;6月行业收入1263.2亿元,同比+9.0%,1 - 6月累计收入7187.8亿元,同比+10.1%;6月单票收入7.49元,同比 - 5.9%,1 - 6月票均7.52元,同比 - 7.7% [5] - 6月顺丰同比增速领先,业务量和收入增速均靠前;申通业务量超韵达;顺丰、申通单票收入环比提升 [5] - 顺丰年初至今增速保持第一,“激活经营”策略成效明显,连续4个月件量增速行业领跑 [5] - 投资建议关注反内卷下快递板块投资机会,看好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建议关注圆通、韵达股份;持续看好顺丰投资机会,其处于业绩与估值双升战略机遇期 [5] 各公司业务数据总结 业务量 - 6月业务量同比增速:顺丰(31.8%)>圆通(19.3%)>行业(15.8%)>申通(11.1%)>韵达(7.4%);1 - 6月业务量累计同比增速:顺丰(25.7%)>圆通(21.8%)>申通(20.7%)>行业(19.3%)>韵达(16.5%) [5] 快递收入 - 6月收入同比增速:顺丰(14.2%)>圆通(11.4%)>申通(10.2%)>行业(9.0%)>韵达(2.8%);1 - 6月收入累计同比增速:申通(15.7%)>圆通(14.2%)>顺丰(10.2%)>行业(10.1%)>韵达(7.7%) [5] 单票收入 - 6月单票收入:申通1.99元,同比 - 1.0%( - 0.02元),环比 + 2.1%( + 0.04元);韵达1.91元,同比 - 4.5%( - 0.09元),环比 - 0.5%( - 0.01元);圆通2.10元,同比 - 6.7%( - 0.15元),环比 - 0.9%( - 0.02元);顺丰13.67元,同比 - 13.3%( - 2.10元),环比 + 4.2%( + 0.55元);1 - 6月累计单票收入:申通2.00元,同比 - 4.2%( - 0.09元);韵达1.94元,同比 - 7.5%( - 0.16元);圆通2.19元,同比 - 6.3%( - 0.15元);顺丰13.97元,同比 - 12.3%( - 1.96元) [5]
【宏观专题】2025年Q1跨境资本季度跟踪:货币黄金增长规模创201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
华创证券· 2025-07-18 15:57
跨境资本流动 - 2025Q1跨境资本净流出3167亿美元,达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主要因内资流出4811亿美元[1][2][7][39] - 2025Q1内资净流出4811亿美元,外资净流入1644亿美元[39] 投资情况 - 2025Q1直接投资净流出1103亿美元,内资直接投资流出1436亿美元,外资流入333亿美元[5] - 2025Q1证券投资净流出427亿美元,内资证券投资净流出1645亿美元,外资净流入1218亿美元[6][22] 贸易信贷 - 2025Q1贸易信贷净流出442亿美元,创2015Q4以来历史记录,内资流出183亿美元,外资流出259亿美元[5][32] 黄金储备 - 2025Q1货币黄金增加383亿美元,创2011年以来记录,2022年11月起为2000年以来第五轮增持,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增持1126万盎司[7] 资本流动拆解 - 2025Q1资本流出5121亿美元,流入1954亿美元[55][58] - 资本流出主因境内投资者海外投资增加3050亿美元和储备资产增加783亿美元[55][56] - 资本流入主因境外投资者国内资产投资增加1535亿美元和境外对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92亿美元[58][63]
汽车行业新能源销量跟踪报告:25H1销量维持高增,中期需踏准节奏布局
华创证券· 2025-07-18 13: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2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零售、出口销量同比高增,库存达历史新高,经销商动销有压力;供给端竞争激烈,集中度、折扣率、渗透率均在提升;2026年新能源购置税优惠退坡或影响季度产销,全年零售增速影响或在个位数;投资建议淡化Beta选股,看重企业Alpha,短期乐观,中期踏准周期谷底布局,长期产业链成长空间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2 - 2025新能源乘用车季度批发、零售销量及增速 - 25Q2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357万辆,同比+34%、环比+25%,1H25批发销量642万辆/+39%;零售销量预计296万辆,同比+29%、环比+27%,1H25零售销量预估529万辆/+31% [6][8] 2022 - 2025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销量及增速、库存指标 - 25Q2新能源乘用车出口52万辆,同比+108%、环比+38%,1H25出口销量89万辆/+74%;25Q2渠道库存+10万辆,1H25累计+25万辆,当前累计库存或达196万辆,Q2末渠道库销比约2.0 [6][9] 2022 - 5M2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市占排名 - 1 - 5M25行业零售销量CR15集中度为88.5%,较去年+1.1PP,上升较多的是吉利汽车/+3.6PP、小鹏汽车/+1.9PP、小米汽车/+1.9PP [6][10] 2020 - 2025汽车行业车企折扣率中位数及平均数 - 25Q2行业平均折扣率维持高位,6月下旬折扣率有下降,若25H2零售增长、渠道库存下降,折扣有望继续回收 [6] 2022 - 2025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渗透率 - 25Q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53%,同比+5.6PP、环比+5.1PP [6][15] 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历史购置税政策汇总 - 2026 - 2027年新能源购置税减半征收,减税额≤1.5万元/车,参考燃油车购置税政策,2026年新能源购置税优惠首次退坡或影响季度产销 [6][16] 2015 - 5M25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及增速 - 2024 - 2025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有一定增长,2025年1 - 5月同比有不同程度变化 [17] 2023 - 2025E新能源乘用车分车企批发销量、增速、市占率预测 - 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589万辆,同比+31%;推荐江淮汽车,建议关注理想汽车i8等新车及相关企业;零部件推荐星宇股份等,关注部分企业 [6][18]
2025年Q1跨境资本季度跟踪:货币黄金增长规模创201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
华创证券· 2025-07-18 11:14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宏观专题】 货币黄金增长规模创 2011 年以来的历史记 录——2025 年 Q1 跨境资本季度跟踪 ❖ 核心观点。 1)2025Q1 跨境资本流动格局与 2023Q4~2024Q3 相似,外资继续净流入而内 资继续净流出,只是跨境资本净流出规模扩大至 2021Q1 以来的最高水平。2) 2025Q1 跨境资本净流出的主要源于内资流出 4811 亿美元,达到 2021Q1 以来 的最高水平。3)2025Q1 内资证券投资流出规模创 2011 年以来的历史记录(内 资证券投资流出包含"港股通"等渠道)。4)2025Q1 货币黄金增长创纪录, 2022 年以来央行累计增持 1126 万盎司黄金。 ❖ 跨境资本净流出以及内资净流出规模达 2021 年以来最高水平。 2025Q1 跨境资本继续净流出,净流出额为 3167 亿美元。具体来看,2025Q1 内资回流 0 亿美元,外资流入 1954 亿美元,外资撤出 310 亿美元,内资流出 4811 亿美元。2025Q1 跨境资本净流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内资流出 4811 亿美 元,达到 2021Q1 以来的最高水平。哪些因素推动 2025Q1 ...
【宏观快评】关税已在美国通胀中体现了多少?
华创证券· 2025-07-17 17:05
美国6月CPI数据情况 - 6月CPI同比从2.4%升至2.7%,预期2.7%;核心CPI同比从2.8%升至2.9%,预期3%;超级核心服务CPI同比从2.9%升至3.0%[33] - CPI环比0.3%,预期0.3%,前值0.1%;核心CPI环比0.2%,预期0.3%,前值0.1%[33] - CPI通胀宽度回升,同比涨幅超2%的CPI细项比例从40.8%升至44.1%,核心CPI细项比例从43.1%升至46.9%[33] CPI环比结构特征 - 食品价格涨幅持平,环比0.3%,对CPI拉动约0.04个百分点[41] - 能源价格转涨,环比从 -1%升至0.9%,对CPI拉动从 -0.06个百分点升至0.06个百分点[41] - 核心商品涨幅扩大,环比从0%升至0.2%,对CPI拉动从0升至0.04个百分点[42] - 租金增速略有回升,对CPI拉动从0.09个百分点升至0.1个百分点[42] - 超级核心服务价格环比从0.06%升至0.21%,对CPI拉动从0.02个百分点升至0.06个百分点[43] 市场反应 - 市场降息预期小幅降温,全年降息次数从1.93次降至1.76次,9月降息概率从60.1%降至55%,年末政策利率预期从3.846%升至3.89%[46] - 十年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上行,美元指数上涨0.53%至98.63,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4.8BP至4.481%;美股高开低走,纳斯达克指数收涨0.18%,标普500指数收跌0.4%,道琼斯工业指数收跌0.98%[46] 关税在CPI中的体现 - 若假设无关税下核心商品价格维持今年2月水平,关税涨价效应在美国CPI中可能已体现14%;若维持去年环比下降趋势,可能已体现40%[27] - 对典型进口依赖度高商品估算,假设无关税下特定商品价格维持今年2月水平,玩具和游戏用品、家具、服装和鞋类关税在CPI对应项目中已体现52%、70%、10%;若维持去年环比趋势,体现78%、91%、 -15%[28] 剩余关税对CPI的影响 - 假设整体关税税率提至17.3%,剩余关税对核心商品价格影响约2.7 - 2.9个百分点,对整体CPI拉动影响还有0.5 - 0.54个百分点未体现[32] - 若剩余关税影响未来三个月逐月体现,三季度和四季度美国CPI同比或为3.2%和3.3%;若下半年逐月体现,或为3.0%和3.2%,彭博一致预期为3.1%、3.2%[32]
指数基金调样交易策略研究
华创证券· 2025-07-17 15:11
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指数基金调样交易策略,旨在降低 ETF 基金跟踪误差,通过研究指数调样前后的价格和成交量变化,测算调仓成交量分配和市场冲击,为指数基金调仓算法提供建议。如多数指数基金提前 3 天换仓,T - 1 日成交量达峰值,部分指数提前 T - 5 到 T - 4 日调仓可获收益或低成本,还针对不同指数推荐了调仓比例和算法[1]。 前言 指数基金规模及现状 指数 ETF 投资规模持续攀升,被动配置成主流。截至 2024 年底,中国 ETF 总规模达 3.7 万亿元,较 2023 年底增长 81%,股票 ETF 规模达 2.89 万亿元,约占 A 股总市值 3%。2024 年非货 ETF 净流入近 1.2 万亿元,较 2023 年增长 110%,股票 ETF 净流入超 1 万亿元,宽基、红利 ETF 规模增长显著,指数调仓效应凸显[5]。 指数调样规则 中证规模指数每年 5 月和 11 月下旬审核样本,6 月和 12 月第二个星期五下一交易日调整;红利指数每年 12 月第二个星期五下一交易日调整;国证 2000 指数每半年 6 月和 12 月第二个星期五下一交易日调整,方案提前两周公布[8]。 相关数据和采样 使用 2022 - 2024 年 6 次指数主要调样数据(红利指数 3 次),忽略临时 1 - 2 只股票调样,北交所交易股票暂不统计。红利指数 60 条、沪深 300 指数 188 条、中证 500 指数 600 条、中证 1000 指数 1200 条、国证 2000 指数 2154 条调样数据,仅以调入调出股票为样本研究[9]。 指数调样研究 指数调样前后 5 日的价格变化和成交量变化 指数调样前后 5 天的成交量变化 指数基金大致提前 3 天换仓,T - 3 日成交量放大,T - 1 日达峰值,T + 0 日仍有大规模换仓,T + 1 至 T + 5 日成交量迅速降至历史平均水平[10]。 指数调样前后 5 天的收益率变化 以 T + 0 日为指数调样生效日,调样前后 5 天收益率变化中,整体日度收益在正负 1.5%之内,调入调出股票日度收益率差异不大,T - 1 日收益率波动达峰值[13][14]。 等权合成调入调出指数及调仓成本 提前 T - 5 到 T - 4 日调仓可获收益或低成本,临近生效日调仓成本迅速升高。调样前 4 - 5 日,中证 1000 指数调仓收益最高,平均 2%,国证 2000 指数和中证 500 指数平均 0.5%,沪深 300 指数和红利指数调仓成本平均亏损 0.5% - 1%;T - 3 至 T - 1 日,各指数调仓成本快速升高后接近 T - 1 日回落至 0[17][18][19]。 指数调样 T - 1 日的价格变化和成交量变化 T - 1 日成交量变化 T - 1 日下午成交量持续放大,尾盘集合竞价是历史量 5 - 10 倍,若使用 MOC 算法交易,可放大尾盘集合竞价参与比例[22]。 T - 1 收益率变化 2022 - 2024 年 6 次历史指数调样 T - 1 日收益率涨跌互现,无明显调入上涨、调出下跌现象[32]。 回测及建议 调样股票日度调仓规模分配 以历史成交量分布为调仓比例,建议 T - 1 日为主要调仓日,T - 3 日:T - 2 日:T - 1 日调仓占比 2:3:5,综合考虑价格变动和冲击成本,可适当下浮 T - 3/T - 2 日调仓占比,上浮 T - 1 日调仓占比[34]。 调样股票自身的流动性、波动率、市值规模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 T - 1 日平均单笔成交量超过去 21 天均值,最高超 2 倍,平均盘口挂单量是过去 3 - 10 倍,日度成交额是过去 21 日成交量平均值 1 - 2.3 倍、中位数 1.5 - 3 倍。红利指数、沪深 300 指数和中证 500 指数盘口波动性指标变动最大,分别提高 41%、19%和 13%,中证 1000 指数和国证 2000 指数基本无变动,盘口价差整体变动在 5%以内[35]。 不同规模指数基金生效前一日的市场冲击 ETF 规模越大,换仓市场冲击越高。红利指数市场冲击最大且增速最快,因其单次换仓样本少、换仓股票平均价格偏低;沪深 300 指数市场冲击最小且增速最低,因其被动跟踪 ETF 规模大、换仓股票流动性好、换手率高[40]。 指数调样当日全天单采用何种算法交易更优 越接近收盘市场冲击越高,红利指数受订单开始时间影响最大,沪深 300 指数受影响最小。红利指数和沪深 300 指数建议用 MOC 算法;中证 1000 指数和国证 2000 指数建议用 TWAP、VWAP 下全天单或复合算法 Pairplus;中证 500 指数建议用 IS/MOC 算法下午交易[41][47][48]。
宏观快评:关税已在美国通胀中体现了多少?
华创证券· 2025-07-17 14:14
美国关税通胀体现情况 - 假设无关税核心商品价格维持今年2月水平,关税涨价效应在美国CPI中或已体现14%;维持去年环比下降趋势,或已体现40%[3][4][17] - 假设无关税特定商品价格维持今年2月水平,玩具和游戏用品、家具、服装和鞋类的关税在CPI对应项目中已体现52%、70%、10%;维持去年环比趋势,体现78%、91%、 - 15%[4][18] - 假设最终整体关税税率提至17.3%,剩余关税对核心商品价格影响约2.7 - 2.9个百分点,对整体CPI拉动影响或还有0.5 - 0.54个百分点未体现[5][23] 6月CPI数据情况 - 6月CPI同比从2.4%升至2.7%,预期2.7%;核心CPI同比从2.8%升至2.9%,预期3%;超级核心服务CPI同比从2.9%回升至3.0%[2][24] - CPI环比涨幅回升,一是油价上涨拉动能源价格,二是受关税影响商品拉动核心商品,三是超级核心服务涨幅扩大[2][32] 市场降息预期情况 - CPI报告发布后,期货市场定价的全年降息次数从1.93次降至1.76次,9月降息概率从60.1%降至55%,年末政策利率预期从3.846%升至3.89%[2][37]
航空行业2025年6月数据点评:6月国内供需季节性环比减弱,Q2三大航、华夏业绩大幅改善
华创证券· 2025-07-16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国内供需季节性环比减弱,Q2三大航、华夏业绩大幅改善,继续强调积极看待航空股暑运投资机会,需求端有韧性、供给持续约束、油价下跌减负,看好华夏航空、春秋航空、三大航、吉祥航空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航司6月数据分析 - 整体:6月ASK同比春秋>东航>南航>国航>吉祥,RPK同比春秋>东航>南航>吉祥>国航;1 - 6月累计ASK同比春秋>东航>南航>吉祥>国航,RPK同比东航>春秋>南航>国航>吉祥 [1] - 国内线:6月ASK同比春秋>东航>南航>国航>吉祥,RPK同比春秋>东航>南航>国航>吉祥;1 - 6月累计ASK同比春秋>东航>南航>国航>吉祥,RPK同比东航>春秋>南航>国航>吉祥 [1] - 国际线:6月ASK同比吉祥>春秋>东航>南航>国航,RPK同比吉祥>东航>春秋>南航>国航;1 - 6月累计ASK同比吉祥>春秋>东航>南航>国航,RPK同比吉祥>春秋>东航>南航>国航 [2] - 地区线:6月ASK同比南航>国航>东航>春秋>吉祥,RPK同比南航>东航>国航>春秋>吉祥;1 - 6月累计ASK同比南航>国航>东航>吉祥>春秋,RPK同比东航>南航>国航>吉祥>春秋 [2] 客座率 - 6月春秋>吉祥>东航>南航>国航,春秋同比 - 0.6%、环比 + 1.1%,吉祥同比 + 1.7%、环比 + 0.6%,东航同比 + 2.7%、环比 + 0.8%,南航同比 + 1.7%、环比 - 0.7%,国航同比 + 1.1%、环比 - 0.2%;1 - 6月春秋>南航>吉祥>东航>国航,春秋同比 - 0.8%,南航同比 + 2.4%,吉祥同比 + 0.7%,东航同比 + 3.6%,国航同比 + 1.4% [3] 机队数 - 2025年6月5家上市航司合计净增加5架飞机;截至6月底,5家航司机队数同比增加3.3%,较24年底增加1.7% [3] 行业基本数据 - 股票家数14只,占比0.00%;总市值7307.25亿元,占比0.76%;流通市值5145.19亿元,占比0.67%;1M绝对表现 - 3.3%、相对表现2.8%,6M绝对表现4.0%、相对表现6.5%,12M绝对表现0.8%、相对表现 - 5.1% [5] Q2三大航、华夏业绩情况 - 25H1国航预计亏损中值19.5亿元、同比减亏8.3亿元,东航预计亏损中值14亿元、同比减亏13.7亿元,南航预计亏损中值15.5亿元、同比增亏3.2亿元,华夏预计盈利中值2.55亿元、同比 + 875%;25Q2国航预计归母净利润中值0.94亿元、同比减亏12亿元,东航预计亏损中值4.1亿元、同比减亏15.6亿元,南航预计亏损中值8亿元、同比减亏11.8亿元,华夏预计盈利中值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7] 重点公司2025年6月运营数据 - 南方航空:ASK同比 + 4.6%,国内同比 + 1.4%,国际同比 + 14.6%;RPK同比 + 6.7%,国内同比 + 3.6%,国际同比 + 16.6%;客座率85.2%,同比 + 1.7个百分点,环比 - 0.7个百分点,国内85.7%、同比 + 1.8个百分点,国际83.9%、同比 + 1.4个百分点 [12] - 中国国航:ASK同比 + 2.5%,国内同比 - 0.2%,国际同比 + 9.9%;RPK同比 + 3.9%,国内同比 + 1.4%,国际同比 + 11.1%;客座率81.1%,同比 + 1.1个百分点,环比 - 0.2个百分点,国内83.1%、同比 + 1.3个百分点,国际77.1%、同比 + 0.8个百分点 [13] - 中国东航:ASK同比 + 6.5%,国内同比 + 1.9%,国际同比 + 18.0%;RPK同比 + 10.0%,国内同比 + 5.6%,国际同比 + 20.8%;客座率86.1%,同比 + 2.7个百分点,环比 + 0.8个百分点,国内87.8%、同比 + 3.1个百分点,国际83.1%、同比 + 1.9个百分点 [14] - 春秋航空:ASK同比 + 12.4%,国内同比 + 10.5%,国际同比 + 22.2%;RPK同比 + 11.6%,国内同比 + 10.3%,国际同比 + 19.0%;客座率92.1%,同比 - 0.6个百分点,环比 + 1.1个百分点,国内92.8%、同比 - 0.2个百分点,国际89.5%、同比 - 2.4个百分点 [15] - 吉祥航空:ASK同比 + 1.9%,国内同比 - 8.9%,国际同比 + 46.9%;RPK同比 + 4.0%,国内同比 - 7.3%,国际同比 + 55.0%;客座率86.7%,同比 + 1.7个百分点,环比 + 0.6个百分点,国内88.3%、同比 + 1.6个百分点,国际82.7%、同比 + 4.3个百分点 [16] 航空公司机队引进情况 - 国航(含山航)24.6总机队数915架、24年底930架、25.6总机队数934架,同比增速2.1%,较24年底增速0.4%;南航24.6总机队数907架、24年底917架、25.6总机队数943架,同比增速4.0%,较24年底增速2.8%;东航24.6总机队数792架、24年底804架、25.6总机队数816架,同比增速3.0%,较24年底增速1.5%;春秋24.6总机队数127架、24年底129架、25.6总机队数133架,同比增速4.7%,较24年底增速3.1%;吉祥24.6总机队数121架、24年底127架、25.6总机队数130架,同比增速7.4%,较24年底增速2.4%;合计24.6总机队数2862架、24年底2907架、25.6总机队数2956架,同比增速3.3%,较24年底增速1.7% [19] 6月行业量价情况 - 国内日均旅客量同比 + 2.7%,国内日均航班量同比 + 0.7%,国内日均客座率84.7%,同比 + 1.9%;跨境日均旅客量恢复至19年的83.4%,跨境航班量恢复至19年的81.5%,跨境客座率80.0%,较19年 + 2.6%;民航国内全票价(含油)同比 - 2.7%,跨境全票价同比 - 4.0% [19]
【宏观快评】6月经济数据点评:量价分配开启再均衡之路
华创证券· 2025-07-16 17:03
二季度经济数据 - GDP增速为5.2%,上半年累计增速为5.3%,名义增速为3.9%,季调环比为1.1%[4][5][28] -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3%,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5] - 产能利用率为74.0%,低于去年同期的74.9%[5] - 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9139万人,同比增长0.7%,月均收入同比为3.0%[6][40] - 居民消费倾向为68.6%,消费增速为5.2%,略高于收入增速5.1%[6][32] 6月经济数据 - 消费同比增速为4.8%,餐饮增速回落较多,为0.9%[9][44][49] - 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为 -5.5%,销售额同比为 -10.8%,投资增速为 -12.9%[7][54] - 固投当月增速为 -0.1%,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均回落[7] 量价分配再均衡 - 量的贡献率达132.1%,高于此前7次高点,价的贡献率为 -30.6%[7][14] - 应对举措包括严控投资端增量、改善企业端现金流、提升居民端消费意愿[8]
三季度美债供给压力有多大?
华创证券· 2025-07-16 16:31
国债净发行压力 - 2025Q3国债净发行额估算值为1.12万亿美元,仅次于2020Q2,超2023Q3财政部实际融资额1.01万亿美元[2][11] - 2025Q3财政赤字0.6万亿美元,TGA净增长0.52万亿美元[11] 供给恐慌分析 - 2023Q3国债供给恐慌因实际融资额1.01万亿美元大幅超预期值0.85万亿美元,TGA余额实际值偏低[2][27] - 2025Q3国债供给预期值1.12万亿美元,市场已有充分预期,不太会诱发恐慌式利率走高[28] 美债收益率走势 - 2023年10Y美债收益率从3.7%上行至10月24日5.024%峰值,后下行至年末3.9%左右[31] - 2025Q3美债利率大幅抬升或倒逼美联储加速重启宽松周期[3][7][10] 国债到期压力 - 2025财年国债到期额28.6万亿美元,2025Q3到期7.2万亿美元,到期压力不大[37] 长短债发行压力 - 2025财年国债总发行额30.6万亿美元,2025Q3为8.32万亿美元,发行压力大[43][45] - 调整债务发行结构可缓和压力,但无法完全通过增加短债比例对冲长债压力[48][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