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

搜索文档
炬芯科技(688049):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25Q2业绩再创新高,CIM端侧产品商业化进展亮眼
华创证券· 2025-07-16 15: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炬芯科技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单季度25Q2业绩也创新高,在AI技术驱动下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上扬,虽加大研发投入但成长逻辑清晰,产品矩阵突破、新兴终端布局有望持续兑现成长,升级版CIM研发推进也将助力业绩提升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5H1预计营收4.49亿元(YoY+60.07%),归母净利润0.91亿元(YoY+122.28%),净利率20.27%(YoY+5.67pct);25Q2预计营收2.57亿元(YoY+58.64%,QoQ+33.91%),归母净利润0.5亿元(YoY+52.91%,QoQ+19.54%),净利率19.28%,25Q2研发费用逾7000万元,同环比显著增长 [1] 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652|970|1,275|1,663| |同比增速(%)|25.3%|48.8%|31.5%|30.4%| |归母净利润(百万)|107|192|265|354| |同比增速(%)|63.8%|79.9%|38.0%|33.9%| |每股盈利(元)|0.73|1.31|1.81|2.42| |市盈率(倍)|78|43|31|23| |市净率(倍)|4.4|4.1|3.7|3.3|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4,613.64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4,613.64万股,总市值82.71亿元,流通市值82.71亿元,资产负债率10.29%,每股净资产13.15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63.50/20.02元 [4] 产品与研发情况 - 产品矩阵持续打磨,端侧AI处理器芯片在高端音箱等产品渗透率提升、收入数倍增长,低延迟高音质无线音频产品需求爆发,蓝牙音箱SoC芯片系列在头部品牌渗透率上升;2024年首发CPU+DSP+NPU三核AI异构端侧AI音频芯片产品MMSCIM,ATS323X系列量产且起量,ATS286X、ATS362X已导入立项,着手第二代CIM技术相关IP研发 [7] 财务预测表(部分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48.2%|50.4%|51.5%|52.5%| |净利率|16.3%|19.8%|20.7%|21.3%| |ROE|5.7%|9.4%|11.8%|14.1%| |资产负债率|13.1%|13.8%|14.9%|15.9%| [8]
6月经济数据点评:量价分配开启再均衡之路
华创证券· 2025-07-16 12:42
二季度经济数据 - 二季度GDP增速5.2%,上半年累计增速5.3%,名义增速3.9%,季调环比1.1%[2][21]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3%,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3] - 二季度产能利用率74.0%,上半年累计74%,部分行业低于去年同期[3] 6月经济数据 - 6月社零增速同比4.8%,餐饮、网购等增速回落[3][43] - 6月固投当月同比增速 -0.1%,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回落[3][4][38] - 6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 -5.5%,销售额同比 -10.8%,投资增速 -12.9%[4][38][47] 量价分配再均衡 - 二季度量的贡献率132.1%,价的贡献率 -30.6%,不均衡程度处高位[4][9] - 应对举措包括严控投资端增量、改善企业端现金流、提升居民端消费意愿[5] - 上半年资本形成贡献率16.8%,2季度居民消费倾向68.6%,6月末居民活期存款增速7.01%[5][10][16]
海天精工(601882):盈利能力在“反内卷”下有望修复
华创证券· 2025-07-16 12: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给予公司 2025 年 22 倍 PE,对应目标价为 26.18 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Q1 公司盈利能力下滑,收入 7.40 亿元,同比-2.17%,归母净利润 0.99 亿元,同比-24.17%,毛利率 25.93%、净利率 13.37% [7] - 反内卷政策下机床行业盈利能力有望修复,此前行业因有效需求不足和同质化竞争,利润空间被压缩 [7] - 公司贴合市场需求拓展产品线,开发多款机床产品,提升功能部件研发供货能力,升级电气软件和应用自研 ICC 上位机 [7] - 公司产能提升并加速海外布局,推进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提升广东子公司产能,筹建德国和塞尔维亚子公司 [7] - 考虑行业弱复苏下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37.32/42.85/48.8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0/7.30/8.48 亿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3,352|3,732|4,285|4,889| |同比增速(%)|0.9%|11.3%|14.8%|14.1%| |归母净利润(百万)|523|620|730|848| |同比增速(%)|-14.2%|18.6%|17.7%|16.2%| |每股盈利(元)|1.00|1.19|1.40|1.62| |市盈率(倍)|19|16|14|12| |市净率(倍)|3.7|3.2|2.7|2.3|[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52,200.00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52,200.00 万股,总市值 99.34 亿元,流通市值 99.34 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 42.40%,每股净资产 5.37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25.40/18.17 元 [4] 附录: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770|944|1,353|1,712| |应收账款(百万)|4|37|43|49| |存货(百万)|1,461|1,738|1,890|2,075|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3,611|4,267|5,071|5,977| |固定资产(百万)|621|615|620|624| |资产合计(百万)|4,736|5,367|6,163|7,064| |负债合计(百万)|2,031|2,229|2,518|2,832|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2,703|3,135|3,642|4,228|[8]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3,352|3,732|4,285|4,889| |营业利润(百万)|561|648|782|917| |利润总额(百万)|592|697|820|953| |净利润(百万)|523|620|730|84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523|620|730|848| |EPS(摊薄)(元)|1.00|1.19|1.40|1.62|[8]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0.9%|11.3%|14.8%|14.1%|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4.2%|18.6%|17.7%|16.2%| |毛利率(%)|27.3%|27.6%|28.2%|28.7%| |净利率(%)|15.6%|16.6%|17.0%|17.3%| |ROE(%)|19.4%|19.8%|20.0%|20.1%| |资产负债率(%)|42.9%|41.5%|40.9%|40.1%| |流动比率|1.9|2.0|2.1|2.2| |速动比率|1.1|1.2|1.3|1.4| |总资产周转率|0.7|0.7|0.7|0.7|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5|54|55|55|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70|66|65|66| |存货周转天数|224|213|212|205| |每股收益(元)|1.00|1.19|1.40|1.62|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48|0.79|1.30|1.48| |每股净资产(元)|5.18|6.01|6.98|8.10| |P/E|19|16|14|12| |P/B|4|3|3|2| |EV/EBITDA|15|13|11|10|[8]
江淮汽车(600418):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Q2业绩预亏,看好尊界S800后续表现
华创证券· 2025-07-16 12: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半年度江淮汽车业绩预亏,但尊界S800后续表现值得看好 目标价59.24元 [1] - 尊界S800已取得第一阶段成功,后续随尊界产品矩阵丰富和品牌力构筑,有望成为头部自主豪华品牌,成长空间广阔 维持“强推”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22.02亿、474.84亿、599.93亿、715.0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6.3%、12.5%、26.3%、19.2% [3]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4亿、-0.59亿、14.83亿、37.49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277.6%、96.7%、2634.1%、152.8% [3] - 每股盈利分别为-0.82元、-0.03元、0.68元、1.72元 市盈率分别为-49倍、-1493倍、59倍、23倍 市净率分别为7.7倍、7.7倍、6.8倍、5.3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218400.98万股 已上市流通股218400.98万股 总市值873.60亿元 流通市值873.60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74.66% 每股净资产5.12元 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46.00/18.20元 [4] 业绩与销量情况 - 2025Q2业绩预亏 归母净利约-4.6亿元 同比-6.5亿元 环比-2.3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约为-5.3亿元 同比-6.4亿元 环比-2.5亿元 同环比亏损放大因自主业务出口下滑及尊界业务未规模化 [7] - 2025Q2总销量9.1万辆 同比-8.5% 环比-9.3% 其中乘用车3.3万辆 同比-17.1% 环比+0.2% 商用车5.8万辆 同比-2.9% 环比-14.0% 出口5.4万辆 同比-12.9% 环比+2.9% [7] 尊界S800情况 - 尊界S800于5月30日上市 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台 7月第1周和第2周新增订单约1000台和900台 估算累计订单已超8000台 大定表现及持续性超预期 [7] - 6月26日开启首批交付 规划到9月冲刺产能目标3000辆/月 年底目标4000辆/月 若产能兑现可解除交付瓶颈 为后续订单及销量持续性提供确定性 [7] - 尊界S800市场关注度及评价优秀 预期未来稳态月销有望1500 - 2000辆 [7] 尊界业务前景 - 豪华车盈利能力强 尊界受益于成本、关税、消费税优势 净利率有望大幅高于保时捷 且豪华车市场竞争格局好 江淮有望成为稀缺豪华车标的 [7]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自主业务营收436亿、469亿、492亿元 尊界业务营收38亿、130亿、222亿元 公司总营收475亿、600亿、715亿元 同比+13%、+26%、+19% [7] - 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0.6亿、14.8亿、37.5亿元 [7] - 按分部估值 给予自主业务和尊界业务2025年0.8倍和25倍PS 合并公司目标市值1294亿元 对应目标价59.24元 空间48% [7] - 长期看 预估公司自主业务营收594亿元、尊界业务净利124亿元 分别给予0.8倍PS、18倍PE 对应市值2704亿元 空间2.1倍 [7]
机械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检测环节贯穿半导体产业链始终,专业化分工下第三方检测空间广阔
华创证券· 2025-07-16 10: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机械行业给予“推荐(维持)”评级 ,对苏试试验、广电计量、华测检测给予“强推”评级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检测环节贯穿半导体产业链始终,集成电路测试对设计、制造良率和品质控制至关重要,实验室检测可助力客户提升生产效率 [7][15] - 集成电路产业趋向专业化分工,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空间广阔,受益于研发投入、先进制程和专业化分工,预计2031年全球半导体测试服务市场规模达210.2亿美元,CAGR为6.9%,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将达109.2亿美元,2025 - 2031年CAGR为14% [7][9][32] - 第三方检测行业需求与下游产业链发展相关,新兴产业需求增长、半导体工艺进步和产业专业化分工趋势下,第三方半导体检测市场具备成长属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半导体检测贯穿产业链始终 - 半导体检测分析产业链上游是检测设备等生产商,中游是检测分析厂商,下游是半导体产业链各类型检测报告使用者 [13] - 集成电路测试是产业必要环节,设计流程需芯片验证分析,生产流程需前道量检测和后道检测,实验室检测针对失效样品进行分析 [15] - 前道量检测、后道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在检测对象、业务模式、技术特点、渗透难度和检测设备等方面存在差异 [19] 集成电路产业趋向专业化分工,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空间广阔 - 集成电路向专业化分工方向发展,In - HouseLab正转向Labless模式,专业分工模式以Fabless+Foundry+OSAT为代表,第三方检测企业因专业性、复杂性和经济性优势而发展 [20][21][22] - 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集中于后道检测与实验室检测,后道检测独立第三方服务模式源于中国台湾地区,大陆也涌现相关厂商;我国半导体实验室第三方检测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众多机构积极布局 [24][27] - 新兴产业带动半导体需求增长,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7607亿美元;半导体产业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先进制程要求提升及专业化分工驱动第三方检测需求增长,预计2031年全球半导体测试服务市场规模达210.2亿美元,CAGR为6.9%,2024 - 2031年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CAGR为14% [30][32][35] - 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趋势加速我国半导体检测行业成长,芯片设计公司发展使测试需求增长,2024年来自芯片设计企业的测试市场规模约为452亿元,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有望增长 [38][47] 第三方半导体实验室检测重点标的 - 胜科纳米成立于2012年,是知名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2024年实现收入4.15亿元,同比+5.4%,覆盖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和可靠性分析 [59] - 苏试试验2019年收购宜特检测切入半导体检测环节,2024年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收入2.88亿元,同比+12.3%,占比14.23% [65] - 广电计量持续自主培育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业务,2024年该业务收入2.56亿元,同比+26.3%,占比8%,可为多领域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77] - 华测检测2022年收购蔚思博进入半导体检测领域,2024年持续加码FA和MA布局 [82]
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关税影响中国出口价格了吗?
华创证券· 2025-07-15 22:11
关税对中国出口价格的影响 - 中国出口价格降幅收窄,2025年5月同比换算成美元计价为 -2.5%[3][12] - 3月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价格增速小幅下滑,2月 -0.7%为峰值,5月降至 -2.1%[4][14] - 关税率更高的行业,中国出口价格未出现更大降幅[5][17] - PPI同比拐点领先出口价格增速拐点约3个月,6月出口导向型PPI与非出口导向型PPI背离达3.6%,处2007年1月以来84.1%分位[6][24] 后续出口展望 - 7月出口或仍具韧性,增速可能边际放缓,美国拖累加剧,东盟出口保持高景气[8][26] - 三季度末 - 四季度出口下行风险积聚,关税不确定性及OECD指标显示出口增速或趋弱,若美国进口增速维持0%附近,中国出口增速或降至 -1%附近[9][27] 进出口分项数据 - 6月出口超预期回升,美元计价出口同比5.8%,环比2.9%[39] - 6月进口同比1.1%,环比 -1.2%,自日本进口改善,自美国进口偏弱,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增速大幅回落[61][64][67] - 6月贸易顺差额走高,美元计价顺差1148亿美元,同比16%;人民币计价顺差8260亿元,同比17.5%[70]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学习解读:变了
华创证券· 2025-07-15 21:41
会议基本信息 - 7月14 - 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我国曾开5次全国层面城市工作会议,仅2015、2025年以中央名义召开[1] 与2015年会议对比不变点 - 出席人员规格高,7位政治局常委出席,总书记讲话、总理总结[2][8] - 均处新一轮国家级五年规划和城镇化五年部署起点,分别对应“十三五”“十五五”规划谋划年[2][9] 与2015年会议对比变化点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当前城镇化率67%,“十五五”计划接近70%,新增县城城镇化建设[3][17] - 地产侧重“高质量城市更新”,时间更长期(到2030年),资金强调中央财政和债务可控,模式侧重存量提质[4][14] - 更关注城市“安全”,新增安全底线要求,部署管网基建和维稳工作[4] - 点明新产业机会,如城市更新、生活性服务业、减污降碳相关产业[4] 后续跟踪方面 - 关注会议落实文件,2015年是会后次年2月印发《意见》[4] - 关注高层相关行程,2015年聚焦京津冀,本轮未明确主线[4] - 关注中央高级别会议或文件,2015年会议当年和次年城市工作贯穿其中[4]
恒铭达(002947):大客户模切、华阳通双轮驱动,25Q2高速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7-15 1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 20%以上 [2][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铭达 2025H1 业绩增长,预计归母净利润 2 - 2.5 亿元(YOY + 22.06% - 52.58%),扣非净利润 1.8 - 2.4 亿元(YOY + 11.67% - 48.90%);25Q2 预计归母净利润 0.92 - 1.42 亿元(YOY - 1.5% - +52.03%),扣非净利润 0.77 - 1.37 亿元(YOY - 16.49% - +48.59%),考虑汇兑影响实际经营性利润更好 [2] - 公司营收、归母利润高增预计系消费电子&华阳通业务齐发力,2024 年精密柔性结构件营收 20.59 亿元(YOY +35.06%),精密金属件营收 3.9 亿元(YOY +50.35%),带动 24 年营收增长 36.74%至 24.86 亿元,25H1 延续增长趋势 [8] - 大客户新一轮成长周期模切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十余年布局模切业务进入收获期,产能释放,消费电子业务受益 [8] - 华阳通服务大客户,服务器业务受益 AI 发展,充电桩、储能等业务放量在即,平台型供应商地位凸显 [8] - 预测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7/9.38/12.23 亿元,给予 2025 年 20 倍市盈率,目标股价 54.6 元 [4][8] 相关目录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 | 2,486 | 4,130 | 5,605 | 7,152 | | 同比增速(%) | 36.7 | 66.1 | 35.7 | 27.6 | | 归母净利润(百万) | 457 | 700 | 938 | 1,223 | | 同比增速(%) | 62.4 | 53.2 | 34.1 | 30.3 | | 每股盈利(元) | 1.78 | 2.73 | 3.66 | 4.77 | | 市盈率(倍) | 20 | 13 | 10 | 7 | | 市净率(倍) | 2.9 | 2.5 | 2.1 | 1.7 | [4] 公司基本数据 | 指标 | 数值 | | --- | --- | | 总股本(万股) | 25,620.93 | | 已上市流通股(万股) | 19,240.56 | | 总市值(亿元) | 91.44 | | 流通市值(亿元) | 68.67 | | 资产负债率(%) | 18.07 | | 每股净资产(元) | 12.76 | | 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 41.03/27.03 | [5]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涉及营收、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等指标变化及比率分析 [9]
含权类产品发行提速,基金主题分化显著
华创证券· 2025-07-15 17:31
银行理财产品 - 2025年6月28日 - 7月11日全市场新发1217款,较上期1687款大幅下降,理财公司新发824只占67.71%,固定收益类1124只占92.36%但占比降超3个百分点[6][9] - “固收+”型产品623只占51.19%,通过创新设计等满足投资者需求[6] - 1年(不含) - 3年(含)期限产品新发占比30.57%,期限越长平均业绩基准越高[6][17] 基金产品 - 2025年6月28日 - 7月11日新成立47只,发行规模301.47亿份,较上期786亿份降61.64%,债券型主导规模占70.79%[6][23] - 股票型新发24只多于债券型,但单只平均规模2.61亿元,新发呈结构分化,人工智能等主题火热[6][28] 保险产品 - 2025年6月28日 - 7月11日新发36款,较前周期小幅回落(环比 - 5.26%),人寿17款基本稳定,年金险19款(前值22款)[6][35] - 人寿保险中传统型寿险新发8款(环比 - 27.27%)占比降至47.06%,分红型和万能型发行量增加[36] - 年金险新发降至19只,传统型主导新发12款,分红险降至6只(环比 - 33.33%),万能型无新发[37] 风险提示 - 政策推进节奏不及预期[6][41] - 海外不确定性因素加大[6][41]
出口深度思考系列之二:美国通胀的领先指标
华创证券· 2025-07-15 16:44
美国通胀对经济及出口的影响 - 通胀上行或侵蚀美国中低收入群体实际收入与消费力,影响贫富差距,冲击中高收入群体财富效应,进而影响服务消费与就业[3][16][26] - 通胀明显上行会使市场担忧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性,长端美债利率或维持高位,制约财政扩张力度,2024年美国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和支出比例分别为17.9%、13.1%,历史峰值为18.4%、15.4%[4][30] - 通胀明显上行将制约美联储降息节奏和幅度,若下半年PCE及核心PCE价格指数环比均值超0.28%,或削减其降息倾向[4][34] 美国通胀短期领先指标 - 价格预期和价格调查维度指标指向短期通胀上行压力,消费者通胀预期在通胀大幅上行初期比实际通胀早1 - 2个季度触底回升,企业价格调查和预期指标领先2 - 5个月,美债隐含1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领先约2个月[5][40][43][51] - 实际价格维度的美国进口价格指数和CRB工业原料现货指数分别领先美国CPI同比1个月、6个月[5][52] - 实体经济维度,制造业生产指数领先约2个月,OECD综合领先指标、零售销售同比、制造业新订单同比分别领先约4个月、3个月、2个月[6][56][58] - 金融维度,M2*M2货币流通速度同比领先约1个月,贸易加权美元指数同比领先约3个月[6][62] 美国通胀领先指数构建及预测 - 构建综合通胀领先指数,自2005年开始,领先美国CPI同比约2个月,各维度与综合指数和美国CPI同比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63、0.59、0.67、0.76[7][8][67] - 通胀上行压力主要来自成本端,未来一个季度美国通胀或偏平或略有回升,7月美国CPI同比可能升至3.2%左右,彭博预期三季度为3.1%[8][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