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

搜索文档
债券周报:从α挖掘切换至β交易-20250727
华创证券· 2025-07-27 1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下半年债券震荡市场判断,10y 国债 1.75%以上具备配置性价比,债市需从α挖掘切换至β交易,存单等短端品种在一定条件下具备配置性价比 [67][72][78] - 目前处于赎回潮负反馈阶段,需警惕赎回反复,10y 国债收益率后续或仍有 4 - 8bp 调整空间 [34][35] - 央行目前或仍是偏温和的货币政策基调,难言货币政策调控思路转变 [38][56] - 8 - 10 月债市交易进入“hard 模式”,面临季节性扰动,但基本面暂未趋势反转对债市有一定保护 [59][6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风险偏好提振的股债跷板如何演绎 - 本轮赎回集中在基金端,银行理财净值稳定、资金端压力不大且对现券净买入,7 月 21 日起基金连续 5 日净卖出,赎回压力较大 [15][18] - 2022 年以来第八轮赎回潮,多由股债跷板效应驱动,仅 2022 年 11 月为大级别赎回潮,类似目前的小级别赎回潮主要是 2024 年 9 - 10 月和 2025 年 2 月,负反馈持续 1 - 2 周,权益下跌赎回结束 [21][25][32] - 目前处于赎回潮负反馈阶段,强度接近 2025 年 2 月,后续需警惕赎回反复,10y 国债收益率后续或仍有 4 - 8bp 调整空间 [34][35] 央行的态度转向了吗 - 债市弱势调整资金摩擦放大,但不意味央行态度转向,投放结构上长钱偏少、资金消耗上三季度扰动增多 [38][43][47] - 综合本月央行操作,买断式逆回购和 MLF 小幅净投放,临近税期和月末逆回购加码,仍是偏温和货币政策基调 [56] 8 - 10 月,债市交易进入“hard 模式” - 历年 8 - 10 月债市扰动增加、收益率易上难下,季节性扰动因素包括“宽信用”政策预期、债券供给压力等,今年 10y 国债收益率走势略领先季节性,8 月后债市仍面临不确定性 [4][59][61] - 现实层面基本面暂未趋势反转,政策效果释放偏长期温和,PPI 回正难,出口增速放缓,7 月以来经济“强弱分化”,修复拐点未现 [4][63] 债市策略:从α挖掘切换至β交易 - 维持下半年震荡市场判断,10y 国债 1.75%以上、30y 国债在 30 - 10y 利差 25bp 左右具备配置性价比 [67][70] - 债市波动放大,不宜大仓位博弈左侧交易,不同机构应根据自身情况操作 [71] - 8 - 10 月行情波动大,需从α挖掘切换至β交易,月末情绪好的窗口减仓已兑现收益资产 [72][75] - 存单等短端品种,央行态度平稳,1.65%以上存单、回调后信用品种具备配置性价比 [78] 利率债市场复盘:机构赎回情绪再起,债市明显承压 - 资金面:央行 OMO 小幅净投放,资金面先紧后松 [89][91] - 一级发行:国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净融资减少,地方债净融资增加 [94][97] - 基准变动:国债和国开期限利差均走扩 [101][88]
汽车行业价格级别跟踪报告:2025年1-5月20万元以上销量占比降至21%
华创证券· 2025-07-27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汽车消费高端占比继续下降,20万元以上汽车销量占比降至21%,同比降2.5PP;随增换购占比提升,消费者购车级别不断提升,呈现“车越来越大,但也越来越便宜”趋势;7 - 8月行业进入传统淡季,预计下半年终端市场有望继续热销,价格战风险有望下降,建议积极观察情绪消化后的板块布局机会,港股建议择机兑现 [7][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分价格销量及份额 - 各价格带销量占比变化:0 - 10万元1 - 5M25占比32.7%、同比升0.7PP;10 - 15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33.8%、同比升4.4PP;15 - 20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12.2%、同比降2.6PP;20 - 25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9.1%、同比升0.4PP;25 - 30万元1 - 5M25占比4.9%、同比降0.5PP;30 - 40万元1 - 5M25销量累计占比6%、同比降2.2PP;40万元以上1 - 5M2占比1.3%、同比降0.3PP [7] - 两两价格带合并销量占比变化:0 - 15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67%、同比升5.2PP;10 - 20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46%、同比升1.8PP;15 - 25万元2024年开始同比下降;20 - 30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14%、同比降0.1PP;25 - 40万元1 - 5M25累计占比11%、同比降2.7PP;30万元以上1 - 5M25累计占比7.3%、同比降2.5PP [7][8][10] 分级别销量及占比 - 0 - 20万元:A 级4 - 5M25占比下降(38% / - 6.5PP),B 级(37% / + 1.1PP)和 C 级(5.3% / + 0.1PP)占比提升;4 - 5M25在20万元以下狭义乘用车合计批发350万辆、同比升14%、环比升11%,占比77%、同比升1.2PP、环比降3.1PP [10] - 20万元以上:A 级(5.2% / - 1.0PP)和 B 级(44% / - 6.7PP)占比下降、C 级占比提升(48.9% / + 6.3PP);4 - 5M25在20万元以上合计批发103万辆、同比升6.0%、环比升34%,占比23%、同比降1.2PP、环比升3.1PP [10] 投资建议 - 整车推荐江淮汽车;建议关注理想汽车i8新车、北汽蓝谷的享界品牌投入增强、小米集团YU7交付提速;建议关注油车占比更高、进程加快的上汽集团、长城汽车 [9]
部分指数形态学看多,后市或乐观向上
华创证券· 2025-07-27 11:12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成交量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宽基指数的成交量变化判断市场短期趋势[1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监测主要宽基指数(如上证指数、沪深300等)的成交量突破历史均值的幅度,结合价格波动确认看多/看空信号[12] - **模型评价**:对短期市场情绪敏感,但需结合其他模型过滤噪音[12] 2. **模型名称**:低波动率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波动率分位数判断市场风险偏好[1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采用20日历史波动率,当波动率低于过去一年25%分位数时标记为“中性”[12] 3. **模型名称**:特征龙虎榜机构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跟踪龙虎榜机构资金流向构建反向信号[1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统计机构席位净买入占比,当超买时触发看空信号[12] 4. **模型名称**:智能算法沪深300/中证500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融合价量因子预测指数走势[1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输入包括动量、换手率、资金流等因子,通过XGBoost输出看多/看空信号[12] 5. **模型名称**:长期动量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捕捉指数12个月以上的趋势延续性[1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计算上证50等指数的年化收益率,突破阈值时翻多[14] 6. **模型名称**:成交额倒波幅模型(港股)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成交额与波动率判断港股中期趋势[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Signal = \frac{成交额}{波幅}$$,当比值突破历史中枢时看多[16] 7. **模型名称**:杯柄形态/双底形态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技术形态识别策略,捕捉个股突破机会[47][5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杯柄形态**:识别“A点(左杯沿)-B点(杯底)-C点(右杯沿)”结构,突破柄部时买入[47] - **双底形态**:识别“A点(第一底)-B点(反弹)-C点(第二底)”结构,突破颈线时买入[53]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成交量模型**:本周对上证指数、沪深300等7个宽基指数发出看多信号[12] 2. **智能算法模型**:沪深300模型本周收益1.69%,中证500模型收益3.28%[12] 3. **杯柄形态组合**:2020年至今累计收益54.21%,超额收益50.74%[46] 4. **双底形态组合**:2020年至今累计收益39.3%,超额收益35.83%[53]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分析师上调比例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行业一致预期变化[2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Factor = \frac{分析师上调个股数}{行业总覆盖个股数}$$[20] 2. **因子名称**:基金超低配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监测机构仓位偏离度[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Factor = \frac{基金持仓占比 - 行业市值占比}{行业市值占比}$$[33]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分析师上调比例因子**:煤炭行业本周上调比例5.56%,钢铁行业7.55%[20] 2. **基金超低配因子**:电子行业超配15.64%(股票型基金),食品饮料超配8.99%(混合型基金)[33]
意法半导体(STM):FY25Q2业绩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受重组、减值等影响,25Q2 单季度亏损
华创证券· 2025-07-27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Q2意法半导体营收超预期但受重组、减值等影响单季度亏损,各下游业务有不同表现,库存待改善,公司预计Q3业绩好转,正执行制造布局重塑等战略以提升竞争力 [1][2] 各部分总结 意法半导体2025Q2情况 - 业绩情况:营收27.7亿美元(QoQ+9.9%,YoY - 14%)超指引中值,毛利率33.5%(QoQ+0.1pct,YoY - 6.6pct)与指引持平,净亏损0.97亿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0.57亿美元 [1][2][8] - 营收划分:模拟、MEMS和传感器产品部营收同比降15.2%,功率和分立产品部降22.2%,嵌入式处理部降6.5%,射频与光通信部降17.9% [12][13][14] 战略重点领域 - 工业领域:Q2营收环比增约15%,同比降约8%超预期,确认Q1为市场底部,订单出货比超1,预计Q3环比增长,渠道库存改善,宣布与英伟达合作 [21] - 汽车领域:Q2营收环比增约14%,同比降约24%,确认Q1为业务低点,预计Q3环比增长,但订单出货比降至1以下,全球贸易和关税带来不确定性 [20] - 个人电子产品领域:Q2营收环比增约3%,同比降约5%好于预期,增长源于合作项目内容增加 [25] - 通讯设备与电脑外设领域:Q2营收环比增约6%,同比降约5%好于预期,增长机遇来自低地球轨道卫星市场 [23] 公司未来展望 - 2025Q3业绩指引:营收指引中值31.7亿美元(QoQ+14.6%,YoY - 2.5%),毛利率指引中值33.5%(QoQ持平),未提供全年营收指引,净资本支出维持在20 - 23亿美元 [4][24] - 公司发展战略:执行制造布局重塑和成本调整计划,目标到2027年底实现高额三位数百万美元级年度成本节约;推行“中国为中国”战略;保持技术与产品领先 [27][28] Q&A环节 - 毛利率:Q3毛利率环比降140个基点,预计Q4有“良好改善” [29][30] - 营收:预计Q4环比增长 [31] - 订单模式:Q3多数业务环比和同比增长,汽车业务基本处转折点,未观察到客户提前拉货 [32] - Mobileye业务:意法半导体负责EyeQ5、EyeQ6和EyeQ7全部设计等,公告不影响未来三到五年营收 [33] - 业绩变化:同比降幅收窄,未增长主要因无形资产减少和特定汽车客户预测下调 [34] - 特定客户:非市场份额损失,预计长远恢复 [35] - Q4增长:积压订单预示环比增长,有望接近同比增长转折点,未看到与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法案相关重大影响 [37] - 工业市场复苏:由真实需求驱动,通用微控制器是主要驱动力 [39] - 毛利率改善:虽汇率有负面影响,但未使用产能费用减少、制造效率提升和产品组合优化可支撑 [40] - 中国市场:通过“中国为中国”战略应对,中国客户贡献约13 - 14%总营收 [41] - 产品情况:通用微控制器定价低个位数变动,800V DC - DC电源开发中 [42] - 库存与定价:渠道库存改善,中国碳化硅市场价格压力大,公司采取应对策略 [43][44]
海通发展(603162):深度研究报告:国内民营干散龙头,把握市场复苏机遇
华创证券· 2025-07-26 19: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海通发展,给予“推荐”评级 [1][11][1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通发展作为国内民营干散龙头公司,经营能力优异、积极扩张运力,有望随干散市场复苏释放更高盈利弹性,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0、7.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5、0.65、0.81元,对应PE分别为24、13、10倍,给予公司2026年17倍PE,对应目标市值区间102亿元,考虑增发影响,预期市值较当前有26%增长空间,对应目标价10.7元 [7][11][1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海通发展:国内民营干散货航运龙头 - 海通发展是国内民营干散货航运龙头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5年曾在新三板上市,2018年终止挂牌,2023年于上交所主板上市,截至2024年底,在中国主要航运企业经营的船队规模中排名第7位,在中国主要航运企业经营的国际航运、国内沿海船队规模中分别排名第6、16位,公司股权较为集中,股权结构稳定 [15] - 航线覆盖广泛,运力规模持续扩张,积极拓展全船型运营,2025年上半年新增运力12艘,截至2025年6月末已交接8艘,待全部交接完成后,散货船控制运力484万载重吨,2019 - 2024年总运力CAGR达30%,自有散货船好望角、巴拿马、超灵便型载重吨占比分别为22%、10%、69%,还积极开展外租船业务 [22][23] - 盈利波动符合干散行业周期特征,境外业务占比逐年提升,2019 - 2022年营收稳步增长,2023年归母净利润下滑,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但利润下滑,境外业务收入和毛利占比从2019年的21%、16%增加至2024年的65%、92.5% [33][35][38] - 公司治理不断完善,股权激励提升团队凝聚力,上市后推出三期股权激励计划,2025年向110人授予共1,147万股限制性股票,向108人授予共561万份股票期权,生效业绩条件为以2024年度为基数,2025 - 2028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30%、50%、70%,或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10%、15%、20%,2022 - 2024年有现金分红,2025年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分红规划,控股股东全额认购定增 [44][49][52] 二、供给增速持续有限,散运市场或逐步迎来复苏 - 干散货市场正从衰退期过渡至复苏期,2025年上半年BDI均值为1290点,较2000年以来均值下降41%,2020 - 2025年上半年BDI均值约1768点、标准差为863点,运价和波动率表现好于2010 - 2019年,弱于2000 - 2009年 [53] - 供给端未来增速持续有限,目前散货船在手订单占比10.4%,处于近二十多年来的极低水平,Clarksons预计2025 - 2026年行业运力增速分别为3.1%、3.3%,散货船平均船龄为12.6岁,在手订单对15岁以上运力覆盖率低,环保政策使船舶航速下行,船厂产能饱和且偏好高附加值船型 [55][64][71] - 需求端重视西芒杜投产、降息等潜在变量,2015 - 2024年全球干散货运输需求维持平稳增长,全球矿山产能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2025年全球铁矿石产量增量达3600 - 7000万吨,西芒杜铁矿项目投产有助于拉长运距,假设西芒杜产出铁矿石70%运往中国,贡献约6216亿吨海里(+206%)的周转增量,占202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周转量比重为8.8%,占全球铁矿石海运周转量比重为6.8%,2014 - 2024年全球铝土矿海运贸易量CAGR达9%,Clarksons预计2025、2026年全球铝土矿海运量将增长19%、5%,美联储降息和乌克兰重建也可能带动干散货需求 [80][83][99] 三、公司看点:经营能力优异,产能扩张与市场复苏周期同步 - 运力增长叠加市场复苏,或释放更高盈利弹性,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运力规模位列国内航运企业第7位,未来将继续完善船舶队伍体系建设,全船型运营有助于均衡受益于干散各个细分市场景气 [113] - 灵活摆位 + 成本优势,经营能力优异,历史上公司较好地把握购船时点,降低折旧和财务费用,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精选高溢价航线实现业务增益,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超灵便船型实现日均TCE 16331、12258美元/天,超出市场基准20%、33%,与其他以干散货运输为主业的上市航运公司相比,毛利率、净利率处于领先水平 [115][121] 四、投资建议 - 境内业务预计2025 - 2027年内贸业务收入分别为9.8、10.3、10.8亿元,同比增长3.9%、4.9%、5.0%;境外业务预计2025 - 2027年外贸业务收入分别为25.9、33.7、40.6亿元,同比增长9%、29.8%、20.6%;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成本分别为34.2、39.7、45.6亿元,同比增长14.3%、16.1%、14.8%;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3、47.7、55.3亿元,增速分别为7.3%、21.4%、1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0、7.5亿元,增速分别为 - 40.5%、+83.0%、+24.8% [126][127]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136期:高血压创新药是大手笔好生意吗?-20250726
华创证券· 2025-07-26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对中国生物制药和归创通桥给予“推荐”评级[38][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2025医药行业增长保持乐观,投资机会有望百花齐放,各细分领域均有亮点,如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药、药房、医疗服务、血制品等[9] - 高血压创新药研发虽市场有不同观点,但从患者容量、治疗多样性、竞争格局、品牌黏性和海外经验等维度看有一定价值,信立泰是稀缺的国产高血压龙头[14][37] 各目录要点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中信医药指数本周上涨1.97%,跑赢沪深300指数0.28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第19位[6] - 涨幅前十股票为海特生物、振东制药等,跌幅前十股票为*ST苏吴、永安药业等[6] 整体观点和投资主线 创新药 - 看好国内创新药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关注国内差异化和海外国际化管线及能兑现利润的产品公司,如百济、信达等[9] - 中国生物制药创新产品营收占比提升,预计2025年超50%,2027年达60%,仿制药集采风险基本出清,看好其由仿到创价值重估[38] 医疗器械 - 影像类设备招投标回暖,家用医疗器械有补贴政策,关注迈瑞、联影等;发光集采加速进口替代且出海深入,推荐迈瑞、新产业等;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神经外科集采后放量和进口替代加速,关注爱康、迈普等;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新客户订单上量,国内产品迭代升级,推荐维力医疗等[9][40][42] - 归创通桥神经和外周介入双引擎驱动,受益集采,布局海外,预计25 - 27年净利润增长,给予“推荐”评级[45] 中药 - 关注基药主线,如昆药、康缘等;重视国企改革,如昆药、太极等;关注新版医保目录解限品种、OTC企业、潜力大单品,如康缘、片仔癀、以岭等[11] 药房 - 看好药房板块投资机会,处方外流或提速,竞争格局有望优化,建议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11] 医疗服务 - 反腐和集采净化市场环境,民营医疗竞争力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固生堂、华厦眼科等[11] 血制品 - 十四五浆站审批倾向宽松,行业成长路径清晰,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11] 高血压创新药研究 市场现状 - 国内高血压患者达3.65亿,但用药领域主要品种销售额不大,市场部分观点认为创新药研发未必是好生意[14] 治疗多样性 - 高血压治疗内涵多样,不同机制药物各有适用伴随疾病类型和优缺点,拥有特定细分市场[17] 竞争格局 - 高血压仿制药是红海市场,已基本集采;创新药稀缺,竞争格局优异,如吉贝尔、信立泰等产品[20] 品牌黏性 - 高血压用药价格敏感度低,患者品牌黏性强,原研药即使未参与集采仍占主要市场份额,如辉瑞氨氯地平、诺华缬沙坦[23][24] 海外经验 - 诺华围绕缬沙坦布局产品,延续产品周期;阿斯利康从高血压向“心 - 肾 - 代谢”拓展[30][34] 国产龙头 - 信立泰围绕阿利沙坦酯布局产品,在心肾代谢领域打造完整管线,竞争格局优异[37] 行业热点 - 7月22日,Abivax宣布Obefazimod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两项III期研究达主要终点[58] - 7月24日,艾力斯甲磺酸伏美替尼片申报新适应症用于特定肺癌治疗,已纳入优先审评[58] - 7月25日,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推测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59] 涨幅跌幅前五股票原因分析 - 涨幅前五股票如海特生物、塞力医疗等因创新药、仲裁履行完毕、传染病检测等因素上涨[60] - 跌幅前五股票如*ST苏吴、永安药业等因退市风险、实控人减持、前期涨幅高短期回调等因素下跌[60] 投资组合精选 - 维持推荐维力医疗、迈瑞医疗等,新增推荐普洛药业,并给出各推荐标的盈利预测表[56]
特斯拉(TSLA):FY2025Q2业绩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2025Q2业绩承压,Robotaxi、机器人等未来可期
华创证券· 2025-07-25 16: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Q2特斯拉业绩承压,但Robotaxi、机器人等业务未来可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特斯拉2025年二季度经营情况 - 总体营收情况:25Q2总收入224.96亿美元,同比-12%,略低于预期;毛利38.78亿美元,同比下滑15%;毛利率17.2%,低于2024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的净利润(GAAP)为11.72亿美元,同比下滑16%,(non - GAAP)为13.93亿美元,同比下滑23%;调整后每股收益0.40美元,同比下降23%,不及预期。收入下滑因车辆交付量、监管信贷收入、ASP、能源与储能业务收入下降等,利润端受关税影响 [6] - 汽车业务:产量方面,25Q2汽车总产量410,244辆(YOY - 0.1%,QOQ + 13%),其中Model 3和Y产量396,835辆(YOY + 3%,QOQ + 15%),Cybertruck及其他车型产量13,409辆(YOY - 45%,QOQ - 22%);交付量方面,25Q2汽车总交付量384,122辆(YOY - 13%,QOQ + 14%),其中Model 3和Y交付量373,728辆(YOY - 12%,QOQ + 15%),Cybertruck及其他车型交付量10,394辆(YOY - 52%,QOQ - 19%) [8][10] - 能源和储存:过去12个月储能部署量增长,Powerwall部署量连续五季度创新高,毛利润再创新高,上海工厂已部署Megapack产品 [11] - 机器人Optimus与AI:人形机器人Optimus处于2.5版本,向Optimus 3迈进,计划年底前完成原型,明年规模化生产,目标未来5年年产100万台;得克萨斯超级工厂新增1.6万块H200 GPU,使Cortex总算力达相当于6.7万块H100 GPU水平 [15] - FSD与Robotaxi: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服务,推进多地监管审批,目标年底前覆盖美国一半以上人口;计划将FSD模型参数规模扩大约10倍 [16] 营收划分 - 汽车:汽车业务营收166.61亿美元,同比减少16.18%,其中汽车销售营收157.87亿美元,同比减少14.8%;汽车监管信用营收4.39亿美元,同比减少50.67%;汽车租赁营收4.35亿美元,同比减少5.02%;汽车销售、租赁毛利率分别为14.06%、47.59% [21] - 储能发电:营收27.89亿美元,同比减少7.47%,毛利8.46亿美元,同比增长14.32%,毛利率30.33% [22] - 服务和其他:营收3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6.79% [23] Q&A环节 - Robotaxi表现与扩张:在奥斯汀运行良好,已完成一轮区域扩张,计划扩大运营范围至十倍以上;下一步扩张目标旧金山湾区,在多州同步测试,先以车内有安全员方式推出服务 [24] - 非监督式FSD:计划2025年底在美国多城市向个人用户提供服务,部分车辆硬件已具备相关功能,未来部分地区交付车辆默认有自动驶向用户位置功能 [25] - Optimus情况:Optimus 3预计两到三个月内出原型,2026年初生产,五年后月产量可达约10万台 [26] - 更低价车型:2025年6月启动生产,持续提升品质,第四季度推出,目标不影响营收和毛利率 [27] - 硬件升级:先在硬件4完成无监督功能,再评估硬件3升级工作 [28] - Dojo进展:Dojo 2预计明年规模化运行,算力相当于10万个H100;AI5芯片预计明年底量产,思考Dojo 3与AI6芯片融合方案 [29] - BBB法案影响:Megapack销售市场等多样,太阳能项目继续推进,数据中心需求增长,下半年部署量或增加;首座LFP电芯工厂年内投产,第三座超级工厂2026年在休斯敦建成 [30] - Robotaxi KPI:奥斯汀区域累计运行超7,000英里,无重大安全事故,正扩展服务区域与车辆数量 [31] - Robotaxi成本:初期用资产负债表支持,经常性收入达一定规模后可债务融资 [36] - FSD订阅:FSD V12在北美上线并降价后,订阅用户增长约45%,但市场认知度低,正加强用户教育 [37] - 价格策略:未来几个季度或有经营压力,长期自动驾驶实现后经济前景好,降价需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 [38] - 低价车型进展:目标提升可负担性,降本措施包括减少碳化硅用量等,预计明年车辆加入Robotaxi车队功能在美国落地 [39] - xAI与特斯拉分工:两者发展方向、人才需求有差异,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40]
SK海力士:FY2025Q2业绩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AI领域需求高增,营收及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华创证券· 2025-07-25 15: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SK海力士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主要因大型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投资增长及客户预先采购需求增长,推动DRAM、NAND产品出货量增长 [1][2] - 终端市场整体需求上半年强劲增长且价格环境有利,下半年大幅回调可能性低,PC/智能手机因AI应用普及加速换机潮,服务器需求因科技大厂投资和AI代理推动增长,NAND市场人工智能驱动需求增长不显著但节能SSD解决方案采用有望扩大 [3] - 公司在技术/产品上有亮点,维持HBM销售额同比翻倍目标,推进HBM4性能优化,扩大多种DRAM产品销售并规划相关量产,扩大采用QLC的高容量企业级SSD销售并计划开发新产品 [4][11] - 公司预计25Q3的DRAM位元出货环比中低个位数增长,NAND位元出货环比增长有限 [5][20] 各部分内容总结 SK海力士2025年二季度经营情况 总体营收情况 - 25Q2营收22.2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26%,高出市场预期,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毛利率54%,同比提升8pct,环比下降3pct;净利润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0%,环比下降14%;净利率31%,同比提升6pct,环比下降15pct [1][2][9] 技术/产品亮点 - HBM维持销售额同比翻倍目标,2025年3月31日交付全球首款HBM4样品并协同优化性能 [4][11] - DRAM扩大多种终端需求增长型产品销售,计划2025年内启动LPDDR服务器模组供应并完成24Gb GDDR7量产准备 [4][11] - NAND维持审慎投资策略,扩大采用QLC的高容量企业级SSD销售,2025年5月完成基于321层NAND的UFS 4.1开发,计划年内开发321层NAND消费级固态硬盘及下一代eSSD [11] CAPEX - M15X工厂于Q4按计划开放,26年开始生产包含HBM在内的DRAM产品 [4][12] - 龙仁工厂一期建设预计于27年Q2完工 [4][12] - 25年资本支出预计高于之前指引水平,以确保为26年的HBM客户提供支持 [4][12] 按产品营收划分 DRAM - DRAM收入占总营收的77%,12层堆叠HBM3E产品销售全面拓展,服务器和PC市场需求强劲,出货量环比增长25%左右,传统DRAM产品销售大幅增长,ASP因低单价产品销量增长只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13] NAND - NAND收入占总营收的21%,位元出货量远超预期,增长幅度超过70%,各应用领域需求均增长,因解决方案产品价格疲软,ASP环比高个位数下跌 [14] 公司终端需求展望 PC/手机市场 - PC/智能手机因AI应用普及加速换机潮,单机内存容量需求提升以支持AI功能 [3][17] 服务器市场 - 科技大型公司投资加速,通用服务器因换机周期和新CPU采用需求增长,大厂推出AI代理推动高性能、高密度内存(如HBM)需求激增,政府与企业AI投资将成新增长点 [3][18] NAND - NAND市场人工智能驱动的需求增长不显著,但随着功耗因素在人工智能服务器中更重要,预计节能SSD解决方案采用将扩大 [3][19] FY2025Q3公司指引 - 预计25Q3的DRAM位元出货环比中低个位数增长,NAND位元出货环比增长有限 [5][20] Q&A环节 - 人工智能市场快速增长,HBM需求有很大增长潜力,未来能持续增长 [23] - 2026年HBM供应与主要客户谈判按计划进行,客户项目多样化,公司密切谈判产品组合和定价并准备供应扩张 [24] - 二季度出货超预期因市场需求旺盛、关税政策不确定和传统产品停产,下半年供需剧烈波动可能性小,公司确保业务平稳运行 [25] - 公司在遵守法规前提下保障中国业务供应链畅通,推进中国晶圆厂运营,重点为长期客户提供传统产品支持 [26] - 二季度NAND出货量增长超指引,因企业级固态硬盘需求增长、超大规模客户扩大投资、关税不确定性和中国地区移动设备堆栈构建需求增长 [27] - 公司努力将HBM4成本增加反映在定价策略中,通过与客户建立最优定价保持盈利水平 [28][29] - 近期DDR4价格飙升是短期供应担忧,公司处于从DDR4向DDR5过渡阶段,未来逐步淘汰DDR4,为特定客户提供支持 [30] - 25年投资重点确保半导体支持商定供应量,新增资金主要用于HBM相关设备采购,最终规模待与客户谈判后确认 [31] - M15X计划今年第四季度投产,明年启动全面量产,公司根据客户需求量数据逐步提升产能,向MCA Nano转换预计下半年开始,明年完成 [32][33] - NAND市场增长放缓现状会持续一段时间,未来两三年内存储设备投资需求或增加,eSSD可能成为计算缓存一部分 [34] - 公司研发垂直栅极平台和3D DRAM技术,过渡期推进传统微缩工艺,新技术若成功将支撑未来HBM生产 [35] - 若大型GPU客户恢复对中国发货且需求与公司供货能力匹配,公司有能力抓住机会 [36] - 公司凭借企业文化和团队协作优势,有信心保持HBM市场领先地位,将开发细分产品,为AI生态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37]
中国生物制药(01177):深度研究报告:创新药占比有望不断提升,看好公司价值重估
华创证券· 2025-07-25 13: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6][11][10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管线储备丰富、创新产品收入持续提高且即将迎来出海阶段,有望完成初步产品结构调整,迎来由仿到创的价值重估 [6][8][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 fast - follow 转为自主创新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研究和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股权结构稳定,营收增长,研发投入增加,财务状况稳健,派息稳定增长 [15][16][19] - 2018 年全面确立创新转型后创新产品密集上市,2024 年获批 1 类创新药数量最多,创新产品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仿制药业务稳定,集采风险基本出清 [23][24][28] 安罗替尼:联合 PD - (L)1 适应症不断扩展 - 安罗替尼是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获批 9 个适应症,2024 年终端销售额达 48 亿元,仍在拓展适应症 [29][30][33] - 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头对头 K 药一线治疗 PD - L1 阳性 NSCLC III 期成功,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头对头替雷利珠一线治疗 sq - NSCLC III 期成功,相关新适应症已提交或获受理 [35][37][39] 在研产品:超 90 +创新分子,已进入密集收获期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研候选产品超 90 +,近 20 个进入研发后期,呼吸、肝病/代谢和外科/镇痛领域也有众多在研创新药,还收购了礼新医药 [40][42][49] - 对外授权成重要战略目标,BD 交易有望成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做出 BD 金额变动对公司收入影响的情景分析 [54][55] - 库莫西利有望解决 CD4/6i 耐药,已递交 NDA,预计 2025 年底获批 [55][64][65] - Zongertinib 是 HER2 选择性 HER TKI,NDA 已获受理,临床研究显示疗效好且安全性可控 [68][71][72] - TQB2102 是潜在 BIC 的 HER2 双抗 ADC,ILD 发生率远低于 Enhertu,治疗 HER2 低表达乳腺癌已进入 III 期临床 [73][75][78] - TQ05105 是全球 FIC JAK/ROCK 抑制剂,在 cGVHD 和 MF 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81][82] - TQC3721 是 PDE3/4 抑制剂,全球进度第二,有望覆盖更广泛 COPD 患者人群 [83][90][91] - TQA2225 有望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 FGF21 融合蛋白,中国 II 期临床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94][100][10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40.62、366.02 和 396.74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9.32、42.88 和 47.43 亿元,给予整体估值 1754.46 亿港元,对应目标价 9.35 港元 [11][105]
税收经济剪刀差:几点产业观察
华创证券· 2025-07-24 23:33
税收经济剪刀差 - 2024年税收经济剪刀差达7.6%,2025年1 - 5月税收收入增速 - 1.6%,上半年名义GDP增速4.3%[2][7] - 我国80%税收为价格相关税,PPI下行期税收收入减收更明显,如钢铁生产价格跌50%,增值税或跌95%[2][7] - 中观产业层面四条传导路径一年减收约1.06万亿,相当于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17.5万亿的6%[2][7] 能源结构转换 - 新能源汽车阶段性减免车辆购置税,2024 - 2027年免税5200亿,年均约1300亿[13] -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使燃油车消费税年减收约711亿,成品油消费下降使消费税年减收约637亿[21][22] 稳住楼市 - 2024年11月发布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土地增值税一年减收约1623亿,契税一年减收约687亿[25][26][27] - 海南、湖南、四川等地房产交易环节税受影响较大[32] 金融降成本 - 银行息差收窄致盈利能力承压,应税利润减少,企业所得税一年减收约270亿[34][39] - 北京、深圳、福建等地银行服务企业所得税受影响较大[40][42] 鼓励科技创新 - 2023年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至100%并长期实施[3] - 2025年全国减免企业税额约5400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