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835185)

搜索文档
21记者对话固态电池厂商:低空经济的天空,就是我们的“新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4:20
行业展会与市场热度 - CIBF 2025展会观众流量突破40万人,显示锂电行业人气高涨 [1] - 固态电池成为厂商竞逐关键赛道,产业链公司全力抢占战略高地 [1] - 低空经济动力电池成为电池厂商必争的下一个战略制高点 [3]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欣旺达发布"欣 云霄2.0"航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360Wh/kg,采用"软固态"技术,已应用于城市出行等场景 [2][4] - 国轩高科展出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全固态电池进入预量产阶段,设计产能0.2GWh [4] - 金石全固态电池实现突破,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提升60%,空气稳定性增强 [4] - 欣旺达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目标 [4] - 半固态电池已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全固态电池量产装机或将在2027年实现 [1] 航空动力电池应用 - 欣旺达第一代航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320Wh/kg)已量产并搭载百公斤级飞行器完成百公里飞行验证 [3] - 欣旺达航空动力电池采用高镍三元锂正极和硅碳负极材料 [5] - 载重100公斤飞行器采用欣·云霄1.0电池可实现超过100公里续航 [5] - 孚能科技第一代eVTOL半固态电芯已实现商业化交付,第二代即将量产 [4] - 中创新航为"陆地航母"提供独家动力电池 [4] 上游材料发展 - 半固态电池材料已实现量产出货,固态电池材料进入中试阶段 [1][6] - 贝特瑞推出GUARD全固态系列和FLEX半固态系列材料,覆盖多种关键材料 [7] - 贝特瑞新型硅碳负极材料2024年已实现客户验证,专门面向固态电池 [7] - 星源材质氧化物电解质已实现量产,硫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 [8] - 星源材质推出针对半固态与固态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隔膜和刚性骨架产品 [8]
BTR Unveils Breakthrough Solid-State Battery Solutions and Closed-Loop Recycling at CIBF2025
Globenewswire· 2025-05-19 23:10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在电池展展示电池技术进展巩固全球锂电池材料领先地位,体现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承诺 [1][4] 公司参展情况 - 公司在17届中国国际电池展展示电池技术进展 [1] - 公司展位精心设计展示技术生态与ESG重点,吸引行业专业人士关注 [5] 公司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BTR SAFE”系列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综合解决方案,半固态电池用高镍阴极热失控峰值延迟110分钟,硅基负极材料能量密度达2300mAh/g [2] - 公司推出正负极材料“全链重生”闭环回收解决方案,正极S材料无废水排放,负极“柔性新生”技术助力材料更新,推出R石墨 [3] 行业展会信息 - CIBF2025由中国电源工业协会主办,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池行业活动之一,有超3000家参展商和40多万名参会者 [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00年8月成立,2021年10月在北交所上市,是可再生能源材料研发领导者,提供先进技术和产品组合,核心产品有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等材料 [7]
贝特瑞(83518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19:5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6 日,地点在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光源四路 8 号贝特瑞新能源科技大厦 [3] - 参会单位及人员为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他个人投资者合计 27 人,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张晓峰、董事会秘书处主任黄舒欣 [3] 产能情况 - 公司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 57.5 万吨/年 [3] - 公司在印尼年产 8 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2024 年投产,二期预计 2025 年投产,建成后印尼负极材料产能达 16 万吨/年 [7] - 公司钠电产能约 3,000 吨/年,钠电正、负极材料获客户认可并批量出货 [9] 技术发展观点 - 固态电池并非对现有正负极材料体系的颠覆性重构,而是通过电解质形态革新,在保留成熟电极材料体系基础上,实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双重提升,是未来电池技术重要发展方向,新应用场景会推动其产业化发展 [6] - 钠电优势在于成本、低温性能及高安全性,在锂电价格波动周期中成本优势相对下降,但在特定应用场景仍是不错选择 [9] 海外布局情况 - 公司在印尼和摩洛哥布局产能,摩洛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7] - 海外建厂是落实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举措,可构建本地化供应链体系,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贴近海外市场服务客户 [7] - 选择印尼建厂是因生产要素与国内差异小,在成本、税收、原材料和运输方面有优势;选择摩洛哥建厂是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贸易地位,利于贴近海外市场,巩固全球竞争优势 [8]
贝特瑞(83518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19:48
证券代码:835185 证券简称:贝特瑞 公告编号:2025-037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 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一、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二、 投资者关系活动情况 活动时间:2025 年 5 月 16 日 活动地点: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光源四路 8 号贝特瑞新能源科技大厦 参会单位及人员: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他个人投资者合计 27 人。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董事会秘书张晓峰、董事会秘书处主任黄舒欣 回复:公司在印尼年产 8 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已于 2024 年实现投 产,产能持续爬坡;印尼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 2025 年实现投产,建成 后,公司在印尼负极材料产能达到 16 万吨/年;同时,公司在摩洛哥也布局了 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产能,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公司在海外建厂是落实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在海外布局生产基 地,构建更具韧性的本地化供应链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另 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贴近海外 ...
贝特瑞(835185)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海外负极产能率先投产,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新技术方向
中信建投· 2025-05-18 23: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负极出货超43万吨,同比+19%,增速略低于行业,24Q4预计出货12.22万吨,25Q1出货环比持平;预计24年负极经营性吨利约2800元,24Q4/25Q1经营性单吨盈利分别约为2900/1700元,Q1盈利下滑受汇兑损失、海外竞争、石油焦涨价影响 [1][11] - 在固态电池领域建立干法与湿法工艺并行的固态电解质产线,年产能突破百吨级,已实现出货 [1] 各部分总结 事件 - 2024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42.4/9.3/9.1亿元,同比-43%/-44%/-42%;24Q4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39.7/2.6/2.3亿元,同比-17%/-10%/-17%,环比+23%/+45%/+62%;25Q1实现营收/归母/扣非33.9/1.8/1.6亿元,同比-4%/-19%/-36%,环比-15%/-32%/-30% [2] 简评 负极 - 量:2024年出货超43万吨,同比+19%,增速略低因海外需求放缓,24Q4预计出货12.22万吨,25Q1出货环比持平 [11] - 盈利:2024年经营性吨利约2800元,24Q4/25Q1经营性单吨盈利分别约为2900/1700元,Q1盈利下滑受汇兑损失、海外竞争、石油焦涨价影响 [11] - 展望: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57.5万吨/年,海外产能持续扩张,印尼8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逐步投产,有望提升出货量、全球市占率及盈利水平 [11] 正极 - 产能:2024年已投产正极材料产能为6.3万吨/年,常州贝特瑞2万吨高镍正极项目预计2024年陆续建成投产,海外推进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项目 [4] - 销量:24年正极材料销量同比下滑至约2万吨,受终端客户价量齐跌影响,预计24Q4/25Q1出货0.8/0.3万吨,环比下降因Q4海外客户累库拉动出货,Q1恢复至24Q2 - Q3水平 [13] - 盈利:24Q4/25Q1经营性单吨盈利由盈亏平衡转向单吨亏损,受稼动率较低影响 [13] 新技术方向 - 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在三大技术路径全面布局,建立干法与湿法工艺并行的固态电解质产线,年产能突破百吨级,已实现出货;开发出多款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低成本、高离子电导率的磷酸钛铝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出货 [16] - 硅基负极材料领域:硅碳负极材料开发出第六代产品,比容量达2,000mAh/g以上,硅氧负极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1,500mAh/g以上 [16] - 快充负极材料领域:创新推出T石墨负极产品,兼具6C快充能力、超长循环寿命及高低温性能优势,已向客户送样并获认可 [16] - 氢能与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推出燃料电池扩散层、催化层多款关键材料,已在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商业化应用;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领域均有布局,具备量产供货条件,新推出的BNS - O3B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可达150mAh/g,压实密度大于3.4g/cc,性能与稳定性显著提升 [16]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8.1、10.0、12.1亿元,对应PE为28、22、18倍,维持“增持”评级 [14]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5,119.44|14,236.82|16,426.22|17,624.22|19,540.12| |YoY(%)|-2.18|-43.32|15.38|7.29|10.8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53.91|930.22|807.07|997.94|1,205.72| |YoY(%)|-28.39|-43.76|-13.24|23.65|20.82| |毛利率(%)|17.66|23.02|20.79|20.46|20.30| |净利率(%)|6.58|6.53|4.91|5.66|6.17| |ROE(%)|14.29|7.61|6.19|7.11|7.91| |EPS(摊薄/元)|1.47|0.83|0.72|0.89|1.07| |P/E(倍)|13.46|23.92|27.57|22.30|18.46| |P/B(倍)|1.92|1.82|1.71|1.59|1.46| [15] 报表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项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 [18]
固态电池板块催化密集,电池ETF基金(562880)涨近1%,近1周新增规模同类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5-16 12:01
电池ETF基金表现 - 电池ETF基金近1周规模增长1123.14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周份额增长165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9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1088.67万元 [2]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估值 - 最新市净率PB为3.05倍,低于指数近5年81.74%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2]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预计达1650万辆,增速30% [2] - 国内市场渗透率预计突破55% [2]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快,上市公司密集推新 [2] - 贝特瑞推出固态电池材料,国轩高科将发布高安全固态电池新品 [2] - CIBF2025展会聚焦固态电池,设有全天论坛主题 [3] - 锂电公司本周计划发布新品,推测与固态电池相关 [3] 投资布局建议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电池ETF联接基金(016567)布局电池产业链 [3]
贝特瑞中央研究院院长李子坤:固态电解质材料已在数码类半固态电池体系中使用
广州日报· 2025-05-16 08:57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公司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已在数码类半固态电池体系中实现应用,但尚未在动力型电池上获得明确积极反馈 [2] - 半固态电池体系遵循"先数码体系、后动力电池"的产业化规律 [2] - 全固态电池体系预计2027年后才有明确的产业化节点 [2] - 全固态电池体系面临成本问题,数码全固态电池体系在成本较高但电芯稳定的情况下可优先投入使用 [2] 公司技术布局与解决方案 - 公司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固态电解质、锂碳复合负极等材料 [3] - 公司针对半固态电池体系和2027年以后的全固态电池体系都做了材料预案和整体解决方案 [3] - 公司正在推动研发平台智能化,布局AI for science,包括大数据计算、计算仿真、大数据建模、材料筛选等环节 [3] - 公司自2017年开始布局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所开发的固态电解质于2021年问世,是行业首款商用固态电解质产品 [3] 客户与合作 - 公司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三星SDI、LGES、松下等企业 [3]
宁德时代、先导智能、贝特瑞,三大固态电池项目新进展
DT新材料· 2025-05-15 22:54
固态电池领域重要进展 - 宁德时代预计到2027年有望实现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 [1] - 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 正在推进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 [1] -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有助于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抓住全球能源转型机遇 [1] 先导智能技术突破 - 先导智能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 实现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关键设备覆盖 [1] - 先导智能已向欧、美、日、韩及国内头部电池客户交付固态电池生产设备 并获得重复订单 [1] - 先导智能业务涵盖锂电池、光伏、3C智能装备等领域 锂电池设备和光伏设备是核心业务 [2] - 先导智能客户覆盖宁德时代、特斯拉、大众汽车、LG、松下电器等全球知名企业 [2] 贝特瑞材料解决方案 - 贝特瑞首次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涵盖正极、负极、电解质三大核心材料体系 [2] - 贝特瑞固态电池材料均已具备量产技术条件 可应用于数码、动力领域 [2] - 贝特瑞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硅基负极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2] - 贝特瑞于2021年11月在北交所上市 [2]
催化事件不断、机构密集调研,固态电池仍面临产业化瓶颈
第一财经· 2025-05-15 21:08
固态电池产业化现状 - 产业链配套不成熟、成本高于锂电池、核心关键材料依赖进口是主要阻碍[1] - 全固态电池生产成本预计2025年降至USD500/kWh,但仍为普通锂电池的5倍[5] - 现有设备利用率不足40%,部分关键材料依赖进口[5] 技术路线与量产时间表 - 电池厂商普遍预计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宁德时代、国轩高科)[3] - 半固态电池2024年已有实际产品出货(贝特瑞)[3] - 行业形成两大阵营:半固态先行派(国轩高科等)主攻氧化物路线,全固态派(宁德时代等)聚焦硫化物路线[5] 材料与产品进展 - 贝特瑞发布半固态及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材料[2] - 国轩高科预告将发布"前瞻电池产品",市场猜测为固态电池[2] - 星源材质固态电解质膜进入客户认证阶段,小批量供货头部客户[3] 市场反应与投资热度 - 固态电池概念股年涨幅超50%(三祥新材、冠盛股份等)[1] - 本周12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涉及固态电池(宁德时代、贝特瑞等)[2] 技术挑战与竞争格局 - 材料端多线并进,尚无明确优势路径(氧化物/聚合物/硫化物电解质)[5][6] - 半固态电池当前聚焦氧化物+聚合物复合技术,仍处实验室级别量产标准[6] - 安全问题未完全解决,终端需求更注重性价比[6]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预计2025年半固态电池批量交付,全固态方案加速开发[7] - 聚合物电解质产业链或优先受益量产放量[7]
贝特瑞,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新品
DT新材料· 2025-05-14 23:50
新品发布会 - 公司举办"未来能量引擎"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针对固态电池材料的整体解决方案"贝安",包括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1] 半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 - 半固态电池体系"贝安·FLEX系列"中,高镍正极材料相比同等镍含量三元材料电阻降低6% [1] - 硅基负极材料克容量达2,300mAh/g [1] - 电解质采用聚合物与氧化物复合方案,零下10℃时电芯内阻相比液态电池降低10%,针刺安全性提升80% [1] - 公司2017年开始布局固态电池关键材料,2021年推出行业首款商用固态电解质产品 [1] 全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 - 全固态电池体系"贝安GUARD系列"中推出超高镍型正极和富锂锰型正极材料 [2]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超过10mS/cm [2] - 应用于极片层的硫化物材料颗粒度控制在500nm以下 [2] - 开发行业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锂碳复合负极使用的高性能三维骨架结构材料,具备低体积膨胀、长循环寿命、高输出功率密度特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