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特瑞(835185)
icon
搜索文档
贝特瑞的固态电池材料方案与战略转型
金投网· 2025-08-25 11:30
固态电池材料战略布局 - 公司公布覆盖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完整材料方案 对正极 负极 电解质三大核心材料体系进行全面布局 [1] - 正极材料研发聚焦提升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负极材料重点开发硅基负极以突破传统石墨理论比容量限制 [1] - 硅基负极存在快充时体积膨胀影响电池寿命 以及制备工艺复杂导致成本较高制约大规模应用的问题 [1] 企业战略转型方向 - 材料产业向大型规模化转型 公司从单一材料供应商转向电池材料系统性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通过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增强客户合作紧密度 提升市场竞争力 并推动材料大规模生产与合作验证 [1] - 战略转型体现对市场趋势的洞察和技术前瞻性 加速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 [1]
北交所高端制造产业研究系列(一):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冲刺量产目标,北交所固态电池产业重点标的梳理-20250822
华源证券· 2025-08-22 09:32
行业投资评级 -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冲刺量产目标,北交所固态电池产业重点标的梳理 [1]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升级的方向,采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可提升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1]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72亿元 [1] - 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为0.1%,2024年约为0.2%,预测2030年渗透率或将达10% [1] -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预计2027年或将达到18GWh,2028年或将达到30GWh [1] 产业逻辑 - 液态锂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上限、安全风险、循环寿命和低温性能不足等缺陷 [5]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个类别 [17] - 中国将全固态电池研发上升至国家战略规划层面,2024年6月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固态电池相关要求 [19] 产业进展 -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中,中国参与企业最多,包括传统电池企业、初创企业和整车企业等 [29] - QuantumScape、Solid Power和Toyota等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31] - 各大整车厂加速拥抱固态电池,推进装车验证与产线建设 [32]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多家车企及电池厂确定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 [35] 技术看点 - 目前半固态电芯单位总成本为0.85元/Wh,中期降至0.50元/Wh,远期全固态电芯或将达到0.78元/Wh [42] - 铁镍集流体能有效"抑制硫化物的形成反应",具备耐腐蚀性,日本东洋钢板公司已开发相关产品 [54] - 复合集流体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快充兼容性和安全性,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 [45] 北交所相关公司 - 纳科诺尔:固态电池关键设备交付头部客户,联营企业清研纳科交付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设备 [64] - 远航精密: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或将受益于铁镍集流体技术路径 [70] - 贝特瑞:发布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材料 [75] - 灵鸽科技:提供硫化物电解质固相混料系统和氧化物电解质全自动计量配料系统 [80] - 武汉蓝电:研发高精度测试设备,可实现固态电池微小电流下的稳定测试 [88]
全球领跑!深圳“四剑客”做到了
搜狐财经· 2025-08-21 22:45
深圳锂电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 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科达利、贝特瑞、新宙邦、星源材质)分别占据锂电池结构件、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关键材料领域龙头位置 从国内技术空白起步 成功打破日韩企业垄断并跻身全球产业顶端 [5] - 深圳上半年民营企业锂电池出口额达30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4% 体现产业链国际竞争力 [3] - 锂电池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及结构件 其中结构件提供物理支撑与封装保护 是重要组成部分 [6] 历史技术突破历程 - 2000年日企占据全球93%锂电市场份额 其中电解液市占率达95% 负极材料MCMB价格达现价10倍以上 [8][9] - 科达利1999年通过20次工艺试验 将结构件成本降至日本产品的三分之一 [8] - 新宙邦2014年电解液销量跃居全球第一 星源材质2008年建成中国首条干法隔膜生产线 贝特瑞2004年推出天然石墨负极材料818 均实现国产化突破 [9][11] 企业当前市场地位与业绩 - 科达利2025年上半年营收66.45亿元(同比+22.01%) 净利润7.69亿元(同比+18.72%) 国内结构件份额超50% 全球超30% [14][16] - 新宙邦2025年Q1电池化学品营收20.02亿元(同比+32.14%) 净利润2.3亿元 中国电解液市场份额超10% [18] - 星源材质2025年Q1营收8.89亿元(同比+24.44%) 全球隔膜市占率从2020年11.0%升至2024年14.4% 干法隔膜市占率25.6%全球第一 [19] - 贝特瑞连续15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 2025年Q1营收33.92亿元(同比-3.88%) 受行业产能过剩及价格竞争影响 [19] 全球化与新技术布局 - 科达利在德、瑞、匈布局生产基地 匈牙利三期工厂年产值达1亿欧元 并推进美、马基地建设 [20] - 新宙邦全球设20多个基地 波兰基地年产4万吨电解液 已实现盈利 美国项目稳步推进 固态电解质实现小批量供货 [22] -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基地投资近50亿元 年产20亿平方米隔膜 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固态电池氧化物电解质已量产 [23] - 贝特瑞印尼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年产8万吨(一期投产) 摩洛哥布局正负极产能11万吨 固态电解质年产能突破百吨级 [23][26]
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30年 从技术破壁到全球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0:24
深圳外贸与锂电产业表现 - 深圳上半年维持全国外贸第一城地位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引领外贸增长 [2] - 深圳民营企业锂电池出口额达30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4% [2] 锂电材料行业格局演变 - 2000年日本企业占据全球锂电产业93%市场份额 几乎垄断材料领域 [3] - 韩国负极材料企业全球份额从2005年15%提升至2010年39% [3] - 日本企业2000年电解液市场占有率达95% [4] - 隔膜制备技术早期被日美企业垄断 价格居高不下 [5] 深圳锂电材料四家企业突破 - 科达利1999年将锂电池结构件成本降至日本进口产品三分之一 [4] - 新宙邦2014年锂电池电解液销售数量跃居全球第一 [4] - 星源材质2008年建成中国第一条干法隔膜生产线 [5] - 贝特瑞2004年推出天然石墨负极材料818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5] 四家企业当前市场地位 - 科达利国内结构件出货份额超50% 全球份额超30% [7] - 新宙邦中国电解液市场份额超过10% 位列第一梯队 [8] - 星源材质连续五年隔膜出货量全球第二 全球市占率从2020年11.0%增至2024年14.4% [9] - 贝特瑞连续十五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 [9] 企业财务与运营表现 - 科达利2025年上半年营收66.45亿元同比增长22.01% 净利润7.69亿元同比增长18.72% [7] - 新宙邦2025年第一季度电池化学品营收20.02亿元同比增长32.14% 净利润2.3亿元 [8][9] - 星源材质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24.44% 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减少56.39% [9] - 贝特瑞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3.92亿元同比减少3.88% 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19.2% [9] 全球化战略布局 - 科达利在德国 瑞典 匈牙利布局生产基地 追加5000万欧元投资匈牙利三期工厂 [10] - 新宙邦在全球设立20多个生产基地 波兰基地年产4万吨电解液 推进美国 韩国 马来西亚布局 [10] -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槟城工厂总投资50亿元 年产20亿平方米隔膜 [11] - 贝特瑞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 启动摩洛哥年产5万吨正极和6万吨负极材料项目 [11]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科达利研发电池二次短路防护结构 动力电池顶盖及壳体一体防爆结构 [7] - 新宙邦开发钠离子电池电解液 磷酸铁锰锂电池电解液 高电压体系电解液等新产品 [8] - 星源材质实现氧化物电解质量产 推出半固态与固态电池材料应用产品 [11] - 贝特瑞建立年产能百吨级固态电解质产线 磷酸钛铝锂材料实现吨级出货 [11]
固态电池:产业趋势逐渐清晰,电解质为核心材料
国金证券· 2025-08-19 11: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集成性方面显著优于液态电池,将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主流方向 [1][12] - 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核心,直接影响电池性能指标,其中硫化物和氧化物路线为当前主流技术路线 [2][27] - 政策端和产业端共同推进,预计2027年将成为固态电池产业从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2027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达18GWh,2028年达30GWh [5][20] - 硫化物电解质因高离子电导率和下游产能布局占比最高(38%),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硫化锂作为其核心原料需求将快速增长 [3][36][41] - 氧化物电解质因稳定性强,产业化进展也在加速推进,多家企业已布局相关材料 [53][54] 固态电池性能优势 - 安全性:固态电解质热分解温度超500℃,远高于液态电解液的160℃,大幅降低热失控风险 [5][12] - 高比能:电化学窗口超5V(液态电池仅4.4V),适配高比能正负极材料,能量密度有望达500Wh/kg [5][12] - 易成组:无需隔膜,串联结构简化系统集成,降低成本 [5][12] 政策与产业布局 - 政策支持:工信部提出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上海、珠海等地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产业链建设 [16][17] - 车企规划:东风、蔚来等已实现半固态电池装车,丰田、宝马等计划2025-2030年推出全固态电池车型 [21][23] - 电池企业产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2025年规划产能超8GWh,技术路线以硫化物/氧化物为主 [25][26] 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硫化物路线 - 性能优势:室温离子电导率10⁻⁴-10⁻² S/cm,接近液态电解质,机械延展性好 [36][44] - 核心材料:硫化锂在Li6PS5Cl电解质中成本占比达82%,2027年需求预计达100-200吨 [41][42] - 企业布局:赣锋锂业(已量产)、光华科技(300吨产能)、恩捷股份(百吨级中试线)等加速布局 [51] 氧化物路线 - 性能优势:离子电导率10⁻⁶-10⁻⁴ S/cm,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强 [53] - 企业布局:贝特瑞(LATP已吨级出货)、璞泰来(200吨中试线)、国瓷材料等聚焦氧化物材料 [54] 聚合物路线 - 应用局限:室温离子电导率低、热稳定性差,主要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等特定场景 [57][58]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布局硫化锂且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如赣锋锂业、光华科技) [3][51] - 关注布局多种氧化物电解质并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如贝特瑞、璞泰来) [3][54]
拆解中国锂电十三大细分龙头3700亿争霸全球版图|独家
24潮· 2025-08-18 07:03
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化进展 - 全球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在锂电产业内卷背景下[2] - 13家龙头企业海外收入从2020年391.5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7.40亿元,增幅484.18%[3] - 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下降7.14%,五年间海外收入占比仅增长6.48个百分点至32.93%[3][5] - 阳光电源、中伟股份、恩捷股份、科达利保持连续增长,中伟股份增速最快(连续4年超30%)[5] - 天齐锂业、贝特瑞、格林美、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出现负增长,天齐锂业降幅达81.13%[5] - 湖南裕能海外收入近乎为0,在正极材料领域全球化表现最弱[5] 企业海外收入数据 - 宁德时代2024年海外收入757.3亿元,同比下降15.77%[6] - 阳光电源2024年海外收入190.62亿元,同比增长104.97%[6] - 华友钴业2024年海外收入372.81亿元,同比增长105.04%[6] - 中伟股份2024年海外收入102.19亿元,同比增长100.14%[6] - 格林美2024年海外收入99.36亿元,同比增长107.43%[6] - 贝特瑞2024年海外收入49.92亿元,同比增长87.18%[6] 海外投资布局 - 12家龙头企业计划/在建海外工厂总投资近3700亿元[9] - 宁德时代海外投资力度最大,5大项目总投资约1789.48亿元[9] - 华友钴业印尼华飞项目投资159.63亿元,年产12万吨镍金属[16] - 中伟股份印尼多个镍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18] - 恩捷股份匈牙利工厂投资7.87亿欧元,马来西亚项目投资20亿元[19] - 贝特瑞印尼负极材料项目投资4.78亿美元[18] 全球化挑战 - 国轩高科美国23.6亿美元项目因法律纠纷停工[10] - 远景动力美国工厂因关税和补贴问题暂缓建设[11] - 蜂巢能源暂停德国两家工厂(总投资20亿欧元)[11] - 中伟股份终止韩国22亿元镍精炼厂项目[12] - 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合资回收项目推迟[12] - SK on、ECOPRO与格林美62亿元合资计划告吹[13] 行业竞争格局 - 六大核心赛道产能规划已超2025年需求预测上限[9] - 未来三年产业大洗牌不可避免,全球化布局将重塑格局[9] - 企业多采用合资模式出海(如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福特合作)[10][16]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加剧不确定性[13] - 贸易规则和壁垒将愈演愈烈,更多项目可能延期或终止[13]
北交所市场初具规模 拓宽资本市场改革惠及面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北交所市场概况 - 截至3月9日北交所开市三个多月 上市公司合计87家 总股本超过125亿股 总市值逾2000亿元[2] - 市场整体运行平稳 交投活跃度稳步提升 后备阵容有序扩容[2] - 北交所与新三板形成金字塔形市场结构 上市公司均来源于新三板创新层[4] 2021年业绩表现 - 86家公司披露业绩快报 85家归母净利润为正 占比超过九成[2] - 54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占比逾六成[2] - 贝特瑞以14.22亿元归母净利润居首 颖泰生物 同力股份 连城数控等超过3亿元 长虹能源 翰博高新 森萱医药等超过1亿元[2] 市场定位与特色 - 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定位突出更早 更小 更新 与主板 科创板 创业板形成错位格局[3] - 截至2021年底 上市公司中战略新兴产业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等占比87%[3] - 试点注册制同步落地 四套并行上市标准 审核流程公开透明[3] 市场机制与影响 - 与沪深交易所和区域股权市场建立转板对接机制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联接作用[4] - 机构投资者加速布局 奠定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基础[4] - 证券公司加大业务投入和企业储备 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共同服务局面[4]
电池行业CFO薪酬榜:天赐材料连续2年收利双降 CFO顾斌大专学历216万年薪上榜
新浪证券· 2025-08-08 15:47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总规模达42.70亿元 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 电池行业(申万二级)85家上市公司CFO薪酬合计7645.22万元 平均年薪约89.94万元 高于A股整体水平 [1] 电池行业高管薪酬与业绩关联性 - 宁德时代CFO郑舒以285.10万元年薪居行业首位 公司归母净利润507.45亿元(增速15.0%)[2] - 天赐材料CFO顾斌年薪216.50万元(零增长)位列第四 公司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下降74.4%)且营收连续两年下滑 [1][2] - 德瑞锂电CFO王卫生年薪207.84万元(增长61.1%) 公司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增速182.5%)[2] - 派能科技CFO叶文举年薪144.01万元(下降54.2%) 公司归母净利润0.41亿元(下降92.0%)[2] 薪酬变动特征 - 中瑞股份CFO宋超年薪155.09万元 同比增幅达156.1% 为行业最高涨幅 [2] - 贝特瑞CFO刘志文年薪274.83万元(下降45.7%) 公司归母净利润9.30亿元(下降43.8%)[2] - 格林美CFO穆猛刚年薪234.95万元(增长53.8%) 公司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增长9.2%)[2] 学历背景分布 - 行业前十名CFO中大专学历占比40%(天赐材料顾斌、贝特瑞刘志文、德瑞锂电王卫生、尚太科技王喜广)[1][2] - 硕士学历占比30%(格林美穆猛刚、中伟股份朱宗元、豪鹏科技潘胜斌)本科学历占比30%(中瑞股份宋超、派能科技叶文举)双本科学历仅宁德时代郑舒1人 [2]
电池行业CFO薪酬榜:贝特瑞收利双降、董事长内幕交易被罚2000万 CFO刘志文大专学历、275万年薪位居次席
新浪证券· 2025-08-08 15:39
专题:专题|2024年度A股CFO数据报告:美的集团钟铮年薪946万,比亚迪周亚琳896万 而公司CFO刘志文仍以274.8万元年薪,高居业内次席,其大专学历,相较其他同行也明显偏低。 | 简称 | 行业(申万二级) | CFO | 薪酬(万) | 薪酬变化 | 归母净利(亿) | 增速 | 学历 | | --- | --- | --- | --- | --- | --- | --- | --- | | 宁德时代 | 电池 | 郑舒 | 285.10 | -2.2% | 507.45 | 15.0% | 双本科 | | 贝特瑞 | 电池 | 刘志文 | 274.83 | -45.7% | 9.30 | -43.8% | 大专 | | 格林美 | 电池 | 穆猛刚 | 234.95 | 53.8% | 10.20 | 9.2% | 硕士 | | 天赐材料 | 电池 | 顾斌 | 216.50 | 0.0% | 4.84 | -74.4% | 大专 | | 德瑞锂电 | 电池 | 王中华 | 207.84 | 61.1% | 1.51 | 182.5% | 大专 | | 中伟股份 | 电池 | 朱宗元 | 205 ...
天能股份财务总监胡敏翔大专学历年薪77万,贝特瑞财务总监刘志文大专学历年薪275万,刘志文是胡敏翔的3.5倍
新浪证券· 2025-08-07 11:02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在申万二级电池行业、同为大专学历CFO,贝特瑞财务总监刘志文275万年薪,相 当于天能股份胡敏翔77万年薪的3.5倍。 | 简称 | CFO | 任职日期 | 2024新 | 新郎变 | 年齢 | 出生年 | | --- | --- | --- | --- | --- | --- | --- | | | | | 酬万元 | 化万元 | | મે | | 贝特瑞 | 刘志文 | 2017-01-09至一 | 274.83 | -230.93 46 | | 1979 | | 天赐材料 | 顾戒 | 2010-11-27至一 | 216.50 | 0.03 60 | | 1965 | | 尚太科技 | 壬蓮し | 2020-08-08至一 | 135.06 | 15.81 43 | | 1982 | | 胡南裕能 | 壬洁 | 2020-11-03至一 | 104.52 | -71 55 | | 1970 | | 天能股份 | 胡敏翔 | 2019-02-19至一 | 76.68 | -2.84 44 | | 1981 | | 富临精工 | 后小平 | 2023-01-06至一 | 60.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