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

搜索文档
8月20日重要资讯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21:40
政策与监管动态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卫生健康部门将协助办理免税申报 [1] - 外交部呼吁中美按照元首共识通过经贸磋商机制在平等尊重基础上争取积极成果 [1] - 证监会表示中国已上市131个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 其中工业品占比64% 将持续丰富产品供给以满足风险管理需求 [1] 交易所与金融市场 - 港交所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2] - 港交所正研究延长交易时间 参考纳斯达克拟2026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强调审慎渐进原则 [2] - 重庆市政府计划到2027年实现科技贷款余额1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 [2] - 新西兰央行下调官方现金利率25个基点至3.0% 为三年来最低水平 [3] 企业财务表现 - 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77%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32元 [5] - 伟测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831.03% [11] 企业战略与资本运作 - 天味食品正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3] - 百邦科技子公司与苹果公司续签授权服务供应商协议 [15] - 万通发展披露数渡科技的PCIe5.0交换芯片有望2025年底开始批量供货 [14] 市场传闻与澄清 - 字节跳动辟谣与芯原股份存在AI芯片相关合作 [4] - 芯原股份声明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信息 [6] - 科森科技澄清不生产AI眼镜及AI眼镜结构件 [7] - 云南锗业表示暂无6英寸磷化铟晶片规模化量产计划 [12] - 园林股份说明控股子公司仅参股云针科技15%股权 [8] 风险提示与交易状态 - 欧林生物提示股价累计涨幅较大 可能存在短期市场过热风险 [9] - *ST亚振完成股票交易停牌核查 将于8月21日复牌 [10]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新华网· 2025-08-20 21:2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 按年大幅上升118% [1] - 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38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184% [1] 市场交易表现 - 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成交额均创历年半年度新高 [1] - 债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按年上升3% 同步创下新高 [1] - 新股市场集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为2024年同期的八倍多 [1] 战略发展进展 - 正在处理中的新股上市申请达207宗 较2024年底84宗增长超两倍 [1] - 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 [2] - 将落实优化IPO定价新规 推出下调证券交易最低上落价位第一阶段措施 [2] 管理层展望 - 主席唐家成确认战略方向取得显著进展 对前景充满信心 [1] - 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将推进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新措施 [2] - 公司致力于巩固作为连接国家与世界重要桥梁的角色定位 [1]
全球第一!港交所,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21: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4][5] - 主要业务收入130亿港元,同比增长34% [5][6] -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5][6] - 第二季度净利润44.4亿港元,同比增长41%,超出市场预期8% [6] - EBITDA达109亿港元,同比增长43% [5][6] - 每股盈利6.74港元,每股股息6.00港元,分别增长39%和38% [5][6] 市场与交易表现 - 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度新高 [1] - 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10.44亿港元,同比增长16% [5] - 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占比约23%,机构投资者占比超65% [11] - 散户占比约10%,机构投资者覆盖香港本地、东南亚、欧美及中东地区 [11] IPO与融资活动 - 上半年IPO集资额1094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8倍,创2021年以来半年度纪录 [7] - 新上市44宗,再融资规模超2400亿港元 [7] - 目前约230家企业排队申请IPO,数量创历史新高 [7][10] - "科企专线"推出后新增50余家高科技企业依据18C、18A章节上市 [10] 战略发展与展望 - 外资参与度在一级和二级市场显著提升,吸引全球长线基金 [1][11] - 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优化IPO定价规则 [11] - 推动平台、基础设施及产品升级,强化互联互通机制 [11] - 目标借全球资产配置重构机遇提升市场份额 [11]
港交所重磅发声!事关24小时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8-20 20:4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 - 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达半年度新高,较2024年上半年实现翻倍增长 [1] - 业绩增长源于市场显著回暖及成功的多元化策略 [1] IPO市场动态 - 上半年完成超50单IPO,融资额近170亿美元,位列全球IPO市场首位 [2] - IPO等待名单强劲,已接收超230家企业上市申请,其中包含50家18A/18C科技公司 [2][5] - 与内地交易所形成互补关系,支持有出海计划的企业通过香港平台融资 [2][3] 投资者结构变化 - 美元资产重新关注亚洲市场,中国成为全球投资者分散投资的重要选择 [4] - 投资者来源多元化,包括本地资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长期投资基金 [4] - 外资参与度显著提升,尤其在IPO基石投资环节吸引国际长线资本 [4] 交易制度优化 - 24小时交易提议获市场关注,需平衡便利性与系统风险 [6] - 近年已优化互联互通交易日历、恶劣天气正常交易等机制 [6] - 交易结算周期调整(如T+1)需对标国际竞争交易所并投入必要资本开支 [6] 科技企业上市服务 - 18A/18C条款允许未盈利科技公司以保密方式递交申请,保护研发阶段敏感信息 [5] - 招股阶段仍要求全面信息披露,保障投资者充分研究时间 [5] - 该机制旨在支持研发型科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5]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年底前可以支持T+1结算周期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20:48
结算周期调整 - 香港交易所正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1] - 技术系统在2025年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1] 交易时间延长研究 - 注意到纳斯达克市场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1] - 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 借鉴国际同业经验并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研究 [1] - 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上市规则申请情况 - 自"科企"专线推出后新收到50家以第18A章和第18C章上市规则的IPO申请企业 [1]
港交所重磅发声!事关24小时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8-20 20:4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 [2] - 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港元 同比上升39% [2] - 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创半年度新高 较2024年上半年翻倍 [2] IPO市场动态 - 上半年完成超50单IPO 融资额接近170亿美元 位列全球第一 [2][3] - IPO排队企业接近230家 管线储备丰富 [3] - 与内地交易所形成互补错位发展关系 支持企业出海融资需求 [3][4] 投资者结构变化 - 美元资产重新关注亚洲市场 中国成为重点投资目的地 [5] - 投资者来源多元化 包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资本 [5] - 外资参与IPO打新积极性高 基石投资者含多家长线基金 [5] 科技企业上市机制 - 新增50家18A/18C章公司申请 允许保密递交敏感研发信息 [6] - 保密递交不影响信息披露透明度 招股阶段需完整披露 [6] - 机制设计平衡企业需求与投资者知情权 [6] 交易制度优化探索 - 研究24小时交易可能性 侧重提升市场可及性 [7] - 已实施互联互通日历优化、恶劣天气正常交易等措施 [7] - 需权衡延长交易的系统风险与成本投入 [7] - 同步研究结算周期T+1调整 对标国际竞争环境 [7]
刚刚,港交所宣布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新华日报· 2025-08-20 20:43
公司战略投入 - 港交所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以保持全球竞争力 在资本开支方面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及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投入力度 [1] - 公司技术系统将在2024年底前支持T+1结算周期 但具体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市场参与者意见 [1] 交易机制优化 - 港交所对延长交易时间持审慎渐进态度 需待交易系统升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 公司正研究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的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将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同业经验 [1] 市场结算改革 - 港交所积极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技术系统已明确支持T+1结算周期的时间节点 [1]
香港交易所(00388):2Q25成交延续强势表现,关注总市值及换手率持续改善强化港交业绩弹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0 20: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1H25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主营收129.5亿港元/yoy+34%,净利润85.2亿港元/yoy+39% [5] - 2Q25主营收66.4亿港元/yoy+32%/qoq+5%,净利润44.42亿港元/yoy+41%/qoq+9% [5] - 现货股票ADT超2000亿港元高位,衍生品ADV同环比回落,IPO募资规模同比大幅增长 [7] - 上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169亿港元/yoy+30%,主要基于港股ADT和IPO数量假设提升 [7] 财务表现 - 1H25总营收140.8亿港元/yoy+33%,EBITDA利润率79%/yoy+6pct [5] - 交易费49.1亿港元/yoy+49%,结算及交收费31.6亿港元/yoy+48%,投资收益28.8亿港元/yoy+14% [7] - 2025E预测营业收入269.78亿港元/yoy+21%,归母净利润169.32亿港元/yoy+30% [6] 业务细分 - 现货股票:2Q25 ADT 2,203亿港元/yoy+97%/qoq-2%,南向ADT 1,120亿港元/yoy+154%/qoq+2% [7] - 衍生品:2Q25 ADV 153.4万张/yoy-2%/qoq-18%,LME收费ADT 73.3万手创2014年以来单季新高 [7] - 沪深港通:贡献交易及结算费14.45亿港元/yoy+66%,占港交所交易及结算费18% [7] 市场活动 - IPO:1H25新增44家,募资1,094亿港元/yoy+800%,2Q25募资907亿港元/yoy+955%/qoq+385% [7] - 再融资:1H25达2,448亿港元,主要由比亚迪和小米集团配股带动 [7] - IPO储备:截至1H25末处理中申请207宗,较2024年84宗大幅增加 [7] 投资收益 - 2Q25投资收益15.4亿港元/yoy+31%/qoq+16%,对净利润贡献度35% [7] - 1H25公司资金投资收益10.4亿港元/yoy+16%,含汇兑收益1.63亿港元 [7] - 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投资收益因规模提升增长13% [7]
港交所,突发!牛市旗手,重磅预期催化?
券商中国· 2025-08-20 20:19
港交所交易机制改革 -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正研究延长交易时间议题 注意到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港交所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 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1][3] - 交易时间延长进程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完善[3] - 港交所正积极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技术系统在2025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但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意见[3] 港交所近期市场优化措施 - 香港证券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于2025年8月4日生效 涉及股价10港元至20港元及20港元至50港元的股票 最低价格变动单位分别由0.02港元调整为0.01港元和由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 以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交易效率[4] - 香港联交所就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刊发咨询总结 并就持续公众持股量的建议展开进一步咨询[4] 券商股表现与机构观点 - 香港证券ETF在2025年以来涨幅达64% 2024年涨幅超过44% 明显领先A股券商股表现[1][6] - 华泰证券认为权益市场稳步向上 交易额 两融余额 权益产品发行规模持续提升 券商估值修复 但修复节奏分化 H股先于A股 业绩增长稳健的券商表现更好[6] - 中金公司表示偏股主动基金对A股券商板块低配2.67% 对港股券商板块低配0.52% 市场向好叠加公募新规落地有望推动机构资金提升板块配置[7] - A股券商板块市净率交易于1.66倍 处于2014年以来45%分位 港股券商板块市净率交易于1.17倍 处于70%分位 估值未现明显高估[7] - 主要券商A股2025年预期平均股息率达2.3% 港股达3.0% 板块具备较好相对配置价值[8]
港交所中期业绩创历史新高:营收净利双增,IPO募资额重回榜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0:0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1] - 中期派发股息每股6.00港元,同比增长38% [1] - 主要业务收入达129.54亿港元,同比增长34% [1] 现货市场表现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激增118% [2] - 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110亿港元,同比飙升196%,占现货市场成交量23% [2] - 南向和北向交易均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2] 战略举措与市场优化 - 推出证券交易最低上落价位下调、股份交收费结构优化、单股多柜台结算模式等措施 [2] - 计划年底就每手交易单位简化进行市场咨询,目前存在40种不同规格 [2] - 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优化IPO定价新规等计划推进中 [6] IPO市场表现 - 上半年44家公司上市,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超700% [4] - 集资额创2021年以来最强劲半年度表现,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1][4] - 宁德时代集资410亿港元,为2021年2月以来香港最大规模新股 [4] 上市制度与申请动态 - 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保密提交申请,已吸引50家公司提交申请 [5][6] - 上市申请数量从2024年底84宗增至2025年6月30日207宗 [5] - 优化IPO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于8月4日正式生效 [5] 机构观点与预测 - 摩根大通将2025-2027年日均交易量预测上调至2350亿/2500亿/2520亿港元 [3] - 每股盈利预测上调5%-16%,目标价从400港元上调至500港元 [3] - 评级从"中性"升至"增持",主要基于交易量增长乐观预期 [3] 产品生态与衍生业务 - 衍生产品市场成交量创半年新高 [1] - 存管费用和保证金投资收益增加推动核心业务增长 [1] - 固定收益和货币产品生态圈发展迎来新里程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