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集团(01810)
icon
搜索文档
东北空调销量暴涨,品牌方从全国调拨安装师傅前往东北支援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9:50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为应对高峰期货车集中到仓造成的拥堵,京东物流哈尔滨大件仓新增两组专业卸车队伍,扩大卸货通 道、优化派车机制等大幅提高车辆周转效率。仓储环节同步增派200余名跨业务线支援人员,并开设夜 班专班,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分拣环节则开通"绿色通道"绕过常规积压环节,缩短了30%的时间。 在末端服务环节,京东物流在现有工程师基础上再增投近四成人员储备,全力保障空调的高效送装与服 务履约。 在小红书,有不少东北网友分享了自家第一次安装空调的经历,也有东北的网友吐嘈称空调已经到家两 天,因为预约不上安装师傅,还一直没能安装。还有空调行业从业者爆料,"现在加钱安装都不好使, 一天好几百户,都整不过来"。 近日,东北多地持续迎来高温天气,叠加国家家电补贴政策红利,空调市场也迎来集中式爆发增长。京 东物流数据显示,从6月24日至今,黑龙江省内空调送货、安装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0%;其中7 月4日更迎来"订单井喷",较去年增长400%,达到历史最高峰值。 小米副总裁王晓雁也发布微博称,从6月24日开始,东北内蒙持续高温,空调销量暴涨,小米空调最高 是去年同期的20倍,"我们服务部紧急从全国各地组织 ...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9:10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以100.24亿元成交额位居榜首,净买入2726.30万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9.54亿元,净买入8.55亿元 [1][2] - 美团-W(03690)成交额26.35亿元,净买入9.23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21.28亿元,净卖出4.05亿元 [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8.66亿元,净卖出4.11亿元 [2] - 协鑫科技(03800)成交额16.28亿元,净买入3.08亿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16.03亿元,净卖出928.07万元 [2] - 建设银行(00939)成交额15.75亿元,净买入3.94亿元 [2] - 泡泡玛特(09992)成交额12.02亿元,净卖出2.52亿元 [2] - 盈富基金(02800)成交额9.86亿元,净卖出9.81亿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以35.37亿元成交额居首,净买入1.67亿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16.62亿元,净买入5.56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2.70亿元,净卖出2.11亿元 [1][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12.40亿元,净买入1.04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12.29亿元,净卖出2425.57万元 [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0.42亿元,净买入2.08亿元 [2] - 协鑫科技(03800)成交额8.74亿元,净卖出7297.44万元 [2] - 泡泡玛特(09992)成交额7.32亿元,净卖出1695.01万元 [2] - 快手-W(01024)成交额7.00亿元,净买入1.61亿元 [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成交额5.53亿元,净卖出5.45亿元 [2]
电厂 | 小米YU7发布十日:雷军忙交付,用户想退订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55
小米YU7上市表现 - 上市3分钟大定订单突破20万辆[1] - 上市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1] - 创中国汽车行业新车上市销量纪录[1] 交付周期与产能瓶颈 - SU7最短交付周期33周,最长41周[1] - YU7最短交付周期45周,最长62周[1] - 一期工厂年产能15万辆,二期工厂7月底投产但需爬坡期[1] 用户退定争议 - 部分用户因交付周期过长要求退定金[4] - 三类退定群体:交付时间误导/SU7改配失败/配置不符[7] - SU7转YU7订单问题涉及约3.6万辆(占锁单量15%)[7] 购置税政策影响 - 2026年起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半(最高免1.5万元)[8] - 用户担忧2026年后交付导致税费成本增加[8] 竞品应对策略 - 蔚来/极氪等品牌推出5000元定金补偿政策[9] - 竞品转化率低(20位用户仅转化1位)[9] - 用户选择小米主因情绪价值与保值率认知[9] 首批交付情况 - 7月6日在58城启动首批交付[5] - 雷军亲自参与首批车主交付仪式[5]
小米取得洗衣机专利 提升检测的精度
金融界· 2025-07-08 18:31
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涉及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包括外框架、安装梁结构、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 第一水位检测件,外框架围设出容纳空间;外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顶部框架,顶部框架和安装梁结构均 设置于框架本体的上部,且安装梁结构设置于顶部框架的下方;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设置于容纳空间 内,且第二筒体位于第一筒体的侧上方,第一筒体连接于安装梁结构的下方;其中,第一水位检测件能 够用于对第一筒体内的水位进行检测,且第一水位检测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梁结构。通过将第一水位 检测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梁结构上,则能够有效地避免与第一水位检测件连接的水位检测管过长,提 升检测的精度。 天眼查资料显示,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武汉市,是一家以从事专业技术服 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1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共对外投资了5家企业,专利信息934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13个。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小米智能家电(武 汉)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洗衣机"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22307 ...
南向资金7月8日净买入超3亿港元:加仓阿里巴巴-W14.11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7-08 18:11
交易所数据显示,7月8日南向资金动向: 大幅净买入:阿里巴巴-W(09988.HK)14.11亿港元、美团-W(03690.HK)11.31亿港元、建设银行 (00939.HK)3.94亿港元、协鑫科技(03800.HK)2.35亿港元、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1.94亿港元、快手- W(01024.HK)1.61亿港元。 7月8日消息,南向资金今日成交1136.41亿港元,净流入约3.87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出约2.38亿港 元,深港股通净流入约6.25亿港元 协鑫科技今日涨10.81%,沪港股通净买入3.08亿港元,深港股通净卖出7297.44万港元。 国泰君安国际今日涨28.54%,沪港股通净买入2726.30万港元,深港股通净买入1.67亿港元。 快手W今日涨5.16%,深港股通净买入1.61亿港元。 盈富基金今日涨1.15%,沪港股通净卖出98098.69万港元。 腾讯控股今日涨0.50%,沪港股通净卖出41090.64万港元,深港股通净卖出21076.07万港元。 大幅净卖出:盈富基金(02800.HK)98098.69万港元、腾讯控股(00700.HK)62166.71万港元、恒生中 ...
车主喊话雷军:别直播了,给我们一个解释吧
商业洞察· 2025-07-08 17:11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王文彤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作者:王文彤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改还是不改?这是昨晚徘徊在众多小米YU7车主脑海中的问题。 "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听天由命吧。"7月6日上午10点刚过,一位车主对《中国企业家》记者 表示,他刚刚把自己的YU7颜色从宝石绿改为钛金属。 7月2日的"万分感谢"雷军返场直播(以下简称"返场直播")中,雷军宣布了小米YU7的限时改配 时间:7月6日上午10点到7月7日晚上24点,锁单用户(非准现车)可参与, 但改配成功的订单 将重新预计交付时间 。 在记者加入的多个车主群中,与上述车主抱有同样心态的不在少数。 一位车主在群内发言称,他最终决定改配置,如果交付时间太靠后,就去买别的车。他的发言也 获得了其他车主的认同。 ---------------------------------- 必须得 必须得 我看看改配是不是会提前 定改。必须改 促放心 @grey 17703 我是经过一个顾上的思考了 什么自色内饰,开车上路反光大平 重了。影响安全。 ン 14条新消息 7月6日限时改配开始后,雷军也更新了关于更改版本、颜色的 ...
中国手机季度激活量:米VO前三,华为增长11%,苹果第五
快讯· 2025-07-08 16:57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二季度激活量排名 - 中国厂商包揽中国大陆手机市场激活量前四 [1] - 小米(含REDMI)以1141.76万台的激活量登顶,市场份额16.63%,同比增长7.39% [1] - vivo(含iQOO)以1123.93万台的激活量位列第二,市场份额16.37%,同比下降5.95% [1] - OPPO(含一加、realme)以1117.28万台的激活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16.27%,同比增长10.48% [1] - 华为以1104.01万台的激活量位列第四,市场份额16.08%,同比增长10.96% [1] - 苹果以1103.79万台的激活量排名第五,市场份额16.08%,同比增长8.46% [1] 各品牌市场表现 - 小米成为市场领导者,激活量突破1140万台 [1] - OPPO和华为表现突出,同比增速均超过10% [1] - vivo是前五名中唯一出现同比下降的品牌 [1] - 苹果市场份额与中国本土品牌相当,但增速略低于部分中国厂商 [1]
港股收评:恒科指涨1.84%,光伏、稳定币概念活跃,金涌投资飙涨533%
格隆汇· 2025-07-08 16:4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领涨1.84%,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上涨1.09%和1.16%,恒指重回24000点上方[1] - 大型科技股集体上涨,快手涨5.16%,百度涨3.55%,美团、小米、京东涨超2%[5] - 中资券商股表现强势,胜利证券和国泰君安分别大涨33%和28.5%[3] 行业板块涨跌 领涨板块 - 证券及经纪板块上涨4.32%,互动媒体及服务板块上涨4.09%[4] - 光伏板块活跃,顺风清洁能源涨30.43%,阳光能源涨15.48%,新特能源涨12.65%[7][8] - 博彩股延续涨势,金界控股涨14.25%,汇彩控股涨8.14%,永利澳门涨6.4%[6] - 稳定币概念股受追捧,金涌投资暴涨533%,胜利证券涨33.28%,国泰君安国际涨28.54%[14] 领跌板块 - 航运及港口板块下跌1.94%,东方海外国际跌3.28%,太平洋航运跌2.44%[18] - 乳制品股走低,澳亚集团跌7.33%,原生态牧业跌3.77%,中国飞鹤跌3.17%[19] 个股表现 - 苹果概念股走高,通达集团涨5.36%,舜宇光学科技涨3.94%,比亚迪电子涨3.32%[10][11] - 半导体芯片股上扬,中芯国际涨3.05%,宏光半导体涨1.82%,华虹半导体涨1.56%[12][13] - 黄金股普涨,潼关黄金涨6.37%,中国黄金国际涨3.89%[15] - 新消费股活跃,布鲁可涨7.79%,茶百道涨5.82%,老铺黄金涨4.54%[17] 市场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买入3.87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6.25亿港元,港股通(沪)净卖出2.38亿港元[19] 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座谈会召开,整治无序竞争力度将加大,提振行业信心[8] -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生效,金管局将公布反洗钱等指引,目标年内发出牌照[14] - 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有望增长,苹果预计同比增长8%[11] - 中美海运价暴跌,美西运价一个月内下跌63%[18]
小米AI眼镜来了,但“智能眼镜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36氪· 2025-07-08 16:11
几天前,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掀起的热浪似乎到现在还没结束,Yu7订单的排期甚至已到明年中 旬。 发布会上除了Yu7备受关注,1999元起的小米AI智能眼镜也成了发布会上的又一亮点。 小米 AI 智能眼镜的高调亮相是迈向智能眼镜时代的重要一步,但真正的"普及时代"仍有几 道关键门槛需要跨越,"百镜大战"的角逐下,或许才能筛选出智能眼镜领域的"智能手机时 刻"! 目前,网友们都已经都拿到了实物,根据各方测评来看,网络上对这款眼镜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 眼镜从外观到内核性价比都很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有很多人对当下的隐私安全再次持怀疑态度。 优点上来说,每个AI产品的卖点一定是要包含智能化、便捷性、互动性、安全性等几个方面,放到AI 智能眼镜身上,用户更加看重的可能是模态大模型识别万物、翻译、扫码支付等功能,这些功能小米也 确实都有兼顾。 不过,有用户认为眼镜为了尽量轻一定会在电池容量上减配,那随之而来的就是续航焦虑。此外,有网 友提到,AI眼镜的普及是否标志着我们都即将进入"裸奔时代",偷拍情况是否会更加猖狂。 截至目前,京东小米旗舰店显示,该眼镜销量已超1万副,天猫已售超4000副,抖音小米数码旗舰店已 售 ...
特斯拉与BBA集体涨价,价格战要熄火了?
新浪财经· 2025-07-08 15:37
小米YU7市场表现 - 小米YU7上市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创中国及世界汽车工业史纪录[1] - 理想汽车CEO李想称其创造奇迹,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形容为"神话",雷军表示超出预期[1] - 友商对小米的不按常理出牌策略缺乏应对经验[1] 车企应对策略 - 蔚来、极氪、智己等品牌推出转购补偿措施,报销小米YU7定金以截胡订单[2] - 理想、智界等车企推出优惠措施:智界全系现金补贴2万元,理想L6提供5年0息购车计划[2] -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续航提升40km,百公里加速提升0.6秒[3][5] - 特斯拉销售解释涨价因进口电池原材料成本上升,且避开小米YU7上市热度期[5] 豪华品牌价格调整 - 宝马3系预计上涨8000元,5系回调1万元,X5上涨1.5万元[8] - 奥迪A3中高配车型可能上涨7000-8000元,奔驰部分车型已涨价5万元[9] - 涨价主因银行"高息高返"政策被叫停,经销商失去金融补贴[9][11] 价格战发展历程 - 2023年1月特斯拉降价引发价格战,比亚迪秦PLUS DM-i下探至10万元内[18] - 2024年特斯拉再度降价最高1.55万元,比亚迪秦PLUS DM-i起售价降至7.98万元[18] - 2025年5月比亚迪22款车型最大降幅5.3万元,终端不到5万元可购车[18] 行业影响与监管 - 价格战导致供应链压价严重,零部件质量下降,行业信任流失[19]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全国工商联呼吁抵制无底线价格战[20]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多家车企承诺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20] 市场未来预期 - 业内人士预测车企将在1-2个月内推出新优惠政策刺激销售[22] - 部分观点认为当前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价格战不会轻易结束[23][24] - 销售人员表示价格已至最低点,行业难以持续降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