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集团(01810)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01810)技術面現關鍵轉折?多空激戰56元關口!
格隆汇· 2025-07-11 10:44
技术信号分析 - 当前股价58元 跌破10日均线58.18元 但站稳30日均线55.11元和60日均线52.16元 显示中期趋势未转弱 [1] - MACD指标与保力加通道同步发出买入信号 RSI指标58处于中性区间 未现超买超卖 [1] - 技术信号总结呈现10个买入信号和6个卖出信号 综合评级为"买入" [1] 关键价位分析 - 54.4元为近期重要支撑位 失守可能下探51.7元 上行需突破59.6元阻力位才能挑战62.1元年内高点 [2] - 尽管技术面给出买入评级 但统计显示上涨概率仅54% [2] 衍生品市场表现 - 7月8日小米股价下跌2.98%期间 摩通熊证(56964)两日涨幅达40% 法兴熊证(57008)上涨29% 体现高杠杆特性 [5] - 摩通认沽证(16863)和瑞银认沽证(17706)分别录得11%和12%涨幅 风险相对可控 [6] 看涨策略产品 - 汇丰认购证(14677)和瑞银认购证(14816)行使价61.05元 提供5.5倍杠杆 引伸波幅较低适合中线持有 [8] - 瑞银牛证(64335)和汇丰牛证(64019)提供9.6倍实际杠杆 收回价52元 但需注意收回风险 [8] 看空策略产品 - 瑞银认沽证(17706)和摩通认沽证(16863)提供4.3倍杠杆 行使价约54元 其中摩通产品成本优势显著 [11] - 摩通熊证(54810)和法兴熊证(54560)提供15.8倍实际杠杆 收回价分别设于60.4元和60.8元 法兴产品溢价最低 [11] 衍生品参数细节 - 某认沽证街货比22.37% 溢价14.59% 引伸波幅41.986 行使价53.94元 到期日2025年12月17日 [13] - 另一产品街货量1043.2万股 换股价4.4元 杠杆比率13.18倍 每手10000股 [13]
小米再曝 2 款新车,网友:又是爆款的节奏...
36氪· 2025-07-11 09:57
小米汽车新产品规划 - 两款全新车型谍照曝光:一款增程SUV和一款两厢小车[1][4] - 增程SUV内部代号"昆仑",定位中大型六座SUV,车身长度略长于问界M8但高度更低[6] - 增程SUV预计2026年上市,采用增程式混动系统,续航或有新突破[8] - 神秘两厢小车尺寸小于SU7,可能是全新车型而非改款,定位15-20万入门市场[17][19] 产品特点与市场定位 - 增程SUV瞄准家庭用户市场,配备三排座椅和激光雷达等辅助驾驶硬件[8] - 两厢小车采用溜背造型,兼顾运动与实用,可能是纯电车型[19] - 公司采用从高到低的产品策略:SU7树立科技形象,YU7切入主流市场,增程补短板,低价车型降低门槛[22] - 品牌优势包括高热度、生态联动和"堆料不贵"的性价比认知[12] 市场表现与挑战 - 小米汽车上市15个月已交付超30万台车[14] - 当前增程市场已被理想和问界抢占先机,需在配置和价格上加码突围[10] - 面临产能和交付压力挑战,但资金和品牌优势明显[12][14][25] - 作为造车新势力,产品可靠性仍需时间验证[16] 行业影响 - 公司快速推出多款车型覆盖不同细分市场,产品线全面开花[22][25] - 增程SUV进入市场将加剧行业竞争[16] - 产品策略与小米手机类似,采用从高到低、从小众到主流的打法[22]
净水器大战,2025转向“冰块自由”
36氪· 2025-07-11 09:46
行业趋势 - 2025年1-5月线上台式净饮机中含制冰块功能的产品销额份额达32.5%,嵌入式达16.1%,桌面式达23.6% [1] - 618期间制冰净饮水机成交额同比增长260% [1] - 2025年夏季冰咖啡、冷泡茶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180%,家庭自制饮品搜索量激增350% [5] - 净水器首次纳入国家补贴政策推动制冰功能成为增长引擎 [5] 消费需求 - Z世代对饮水需求超越解渴层面,追求"45℃冲奶、85℃泡茶、0℃制冰"全场景 [5] - 消费者注重"在家复刻高级感",制冰净水器实现现做冰块比外卖更干净且可调大小 [2] - 功能集成化需求显著,制冰净水器节省空间并解决传统制冰方式繁琐与卫生问题 [5] 产品竞争 - 飞利浦冰境i1pro制冰时间8分钟,海尔鲜活冰缩短至7分钟领先行业,美的冰魔方8分钟 [6] - 飞利浦优化制冷系统提升冰块美观度与口感,海尔超低温技术使冰块耐融性提升74.2% [7] - 美的采用鲜水回流系统去除细菌与亚硝酸盐,小米优化制冰流程满足基本需求 [7][6] 功能创新 - 飞利浦冰境i1pro集成刨冰机、制冰机、热水壶等五大功能 [9] - 海尔鲜活冰加入智能控温实现精准调温,美的冰魔方集冰、冷、热、纯、鲜于一体 [9] - 行业从单品创新转向生态构建,制冰功能与健康管理、智能家居深度融合 [13] 技术驱动 - 半导体制冷、压缩机快速制冰技术大幅缩短制冰时间 [12] - RO反渗透、超滤等净水技术升级确保水质纯净 [12] - 物联网、AI算法实现远程操控与个性化服务 [12] 行业转型 - 消费需求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价值,年轻人愿为"喝冰水仪式感"支付溢价 [13] - 技术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体验深耕,冰块透明度、融化速度成关键指标 [13] - 行业逻辑从单品创新转向生态构建,家电成为生活方式载体 [13]
港股开盘 | 港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 机构:预计三季度港股或呈震荡向上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09:39
7月11日,港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截至发稿,恒生指数微涨0.02%,恒生科技指数跌0.28%,国企 指数跌0.06%。 盘面上,科网股涨跌互现,小米集团涨超1%,阿里巴巴微涨。 1、商务部昨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近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他与其他美国高 级贸易官员可能会在8月初与中方谈判代表会面,请问是否属实?目前是否有具体时间安排和议题内容?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目前,双方在多个层级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希望 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继 续加强对话沟通,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落实好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 康、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2、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再度敦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降息。此前特朗普还再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美联储设定的利率至少偏高3个百分点,他呼吁美 联储降息以帮助降低偿还国家债务成本。特朗普表示,设定的利率每高出一个百分点,每年就会给美国 造成了3600亿美元的再融资成本。 3、摩根 ...
独家丨王晓雁升任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
雷峰网· 2025-07-11 08:36
" 小米高管团「新锐」。 " 作者丨相辉 编辑丨 林觉民 雷峰网独家消息, 原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新零售部小米之家总经理王晓雁升任SVP(Senior Vice President,高级副总裁)。 小米SVP是小米公司的高级管理职位,负责公司重要业务板块的运营和管理。 根据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的数据,小米以16.63%的市场份额和1141.76万台的激活量,登顶中 国手机市场新机激活量榜首,同比增长7.39%。 本文作者长期关注手机智能硬件领域与手机厂商造车,对生态链、终端渠道、兴趣的行业人士欢迎与作者 (微信:L1191818259) 交流讨论。 // 近期热门文章 独家丨贾净东离职,不再担任vivo品牌领域副总裁 这是最「硬」的小米 618收官,小米剧透野心 小米内部人士对雷峰网表示:"王晓雁的升职和今年小米中国区取得重大成绩有关系"。 ...
玛莎拉蒂新车降至30多万,门店回应:是真的;罗马仕中层曝光问题充电宝内幕:公司完全以毛利为导向;美团辟谣「30万本科生送外卖」
雷峰网· 2025-07-11 08:36
豪华车市场 - 玛莎拉蒂SUV Grecale起售价降至38.88万元,较指导价65.08万元降幅超40%,上海经销商最低报价36.96万元[4] - 玛莎拉蒂2024年在华销量仅1228辆,同比暴跌71%,前五个月累计销量384辆[4] - 对比小米汽车上市15个月交付超30万台,主力车型售价25-33万元区间[6] - 其他超豪华品牌销量普遍下滑:宾利前五个月884辆(-20%)、劳斯莱斯289辆(-23%)、法拉利300辆(-14%)[5] 新能源与智能化 - 小米自研5G基带取得突破,下一代SoC玄戒O2或补齐外挂基带发热和SLC缓存缺失两大短板[19][20] - 上汽大众关闭南京工厂(年产能36万辆),因销量腰斩至114.89万辆,转型新能源需"智电底座"[22] - 大众集团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车交付46.55万辆(+47%),占比提升至11%,中国6月销量增长9%[39] - 广汽华望规划两款30万级新车(轿车/SUV),华为主导产品定义与研发,采用HI PLUS模式[23] 科技公司动态 - 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谢剑离职,系近期第五位出走高管,创始团队仅剩2人[12][13] - 英伟达计划9月推出中国特供AI芯片,基于Blackwell RTX Pro 6000修改,剥离HBM和NVLink技术[30] - xAI发布Grok-4模型,支持256K tokens上下文,对话速度较前代提升2倍,覆盖5种语音[31][32] - 三星Exynos 2600将弃用AMD GPU方案,首发自研GPU并采用2nm工艺[36] 行业事件 - 罗马仕充电宝因电芯质量问题引发多起爆燃,中层爆料公司曾以毛利为导向导致产品隐患[9] - 米哈游维权成功,侵权方因制售《原神》卡牌被罚57万元(3倍违法经营额)[24][25] - 红果、快手下架违规短剧253部,整治低俗擦边内容,封禁70余账号[26] - 英特尔以色列Fab 28晶圆厂裁员200人,考虑关闭该厂,当地员工总数将减至8500人[38] 车企人事与战略 - 长城汽车刘艳钊升任副总裁兼公关一号位,魏牌/坦克CEO由冯复之、常尧接任,推进直营战略(已开400家门店)[10][11] - 余承东回应享界"先有车后有标"质疑,称车标审批周期长导致延迟,新LOGO已获批生效[16][17]
港股融资持续火热 “科技+消费”成为主力|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 2025-07-11 07:54
港股融资市场概况 - 2025年以来港股股权融资规模达2879.82亿港元 同比大增350.56% [1] - 上半年IPO集资额1070亿港元 较去年全年增长22% 暂列全球第一 [2] - 2025年配售发行规模1569.85亿港元 已超2023-2024年之和1206亿港元 [5] 历史对比数据 - 2023-2024年IPO融资额均未超千亿港元(463.34亿/881.47亿) [4] - 2023-2024年再融资规模(配售为主)分别为661.61亿/545.99亿港元 [4] - 2025年上半年融资规模已超2022年全年2809.46亿港元 [5] 龙头企业驱动效应 - IPO前10大项目中3家超百亿港元:宁德时代410亿(占比超30%)、恒瑞医药、海天味业 [7] - A+H公司占前10大IPO项目70%(7家为A股公司) [7] - 再融资前10大项目中比亚迪/小米合计861亿港元 占比超50% [7] - 比亚迪再融资创全球汽车业近10年纪录 规模仅次于2021年美团65.9亿美元项目 [7] 行业分布特征 - 募资前三行业:技术硬件与设备、资本货物、汽车与汽车零部件 [9] - 超百亿港元行业还包括:生物医药、软件服务、食品饮料、材料等 [9] - "科技+消费"双轮驱动:科技聚焦AI/新能源/机器人 消费覆盖潮玩/茶饮/医美等11个细分赛道 [11] 产业动态背景 - 景气行业(新能源/AI/生物医药等)面临技术竞争与出海压力 加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12]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7月10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22:42
市场表现 - 7月10日恒生指数上涨0 57%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1501 63亿港元 净买入29 02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深)净买入13 23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15 7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最高达142 36亿港元 宜搜科技 巨星传奇分别成交75 89亿港元 64 38亿港元 [1] - 建设银行净买入额居首达5 88亿港元 股价上涨3 16% 阿里巴巴-W 美团-W分别净买入5 73亿港元 4 85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7 29亿港元 股价下跌0 20% 小米集团-W 融创中国分别净卖出3 79亿港元 1 42亿港元 [1] 跨市场活跃股 - 阿里巴巴-W 美团-W等9只个股同时上榜港股通(深)和(沪) 阿里巴巴-W合计成交47 12亿港元 净买入5 73亿港元 美团-W合计成交25 27亿港元 净买入4 85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合计成交29 38亿港元 净卖出7 29亿港元 小米集团-W合计成交35 07亿港元 净卖出3 79亿港元 [2] 持续资金流向 - 中芯国际 建设银行 美团-W分别获南向资金连续15天 6天 4天净买入 期间净买入金额分别为80 51亿港元 32 82亿港元 31 67亿港元 [2] - 德林控股单日涨幅达18 40% 成交47 49亿港元 净买入3 55亿港元 [2]
港股通净买入29.02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22:40
市场表现 - 7月10日恒生指数上涨0.57%,报收24028.37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29.02亿港元 [1] 港股通成交数据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501.63亿港元,成交净买入29.02亿港元 [1]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1011.10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5.79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490.53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3.23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活跃股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居首,达103.99亿港元,日涨跌幅10.24% [1][2] - 宜搜科技成交金额56.84亿港元,日涨跌幅19.92% [1][2] - 巨星传奇成交金额50.05亿港元,日涨跌幅3.70% [1][2] - 阿里巴巴-W净买入额居首,达7.70亿港元,股价上涨0.29% [1][2] - 腾讯控股净卖出3.87亿港元,股价下跌0.20% [1][2] 深市港股通活跃股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居首,达38.37亿港元 [2] - 宜搜科技成交金额19.06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18.86亿港元 [2] - 美团-W净买入金额最多,达2.91亿港元,股价下跌0.50% [2] - 腾讯控股净卖出金额最多,达3.42亿港元,股价下跌0.20% [2]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明细 - 德林控股在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35.80亿港元,净买入3.21亿港元,日涨跌幅18.40% [2] - 建设银行在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25.31亿港元,净买入5.88亿港元,日涨跌幅3.16% [2] - 融创中国在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22.12亿港元,净卖出387万港元,日涨跌幅13.38% [2] - 小米集团-W在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19.96亿港元,净卖出1.83亿港元,日涨跌幅-0.87% [2] - 中芯国际在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7.58亿港元,净买入1545万港元,日涨跌幅0.67% [2]
深圳之夏消费季暑期嘉年华缤纷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7-10 21:45
活动概况 - 深圳之夏消费季暑期嘉年华于7月9日启动 聚焦暑期消费 亲子消费 盛夏经济 文旅消费等热点 活动将持续至8月 [1] - 活动覆盖40余个重点商圈 包括星河WORLD·COCO Park 龙岗星河COCO Park 前海壹方城等 举办70余场特色活动如星盛商业大抢节 金啤文化节等 [1] - 活动目标为打造集文化体验 消费促进与社交互动于一体的夏日消费狂欢 [1] 活动特色 - 采用"文化体验+消费促进"双轮驱动模式 旨在满足市民对品质消费与文化体验的双重需求 [3] - 龙岗区推出"龙岗智慧之夏畅享季" 以科技 文化 亲子 夜经济为引擎 包含智慧品牌展 三条消费路线及50余场主题活动 [5] - 智慧品牌展汇聚华为 荣耀 小米等企业 展示3D打印机器人 机器手 AI智能眼镜等科技产品 [5] 创新项目 - 全国首个机器人示范街区拟落地深圳龙岗区坂田星河WORLD片区 将打造集机器人剧场 实验场 6S店 零部件超市于一体的智能示范区 [5] - 示范街区规划包含人机共生应用场景 市民可体验机器人服务 参与科学艺术演出 亲手组装机器人 [5] 商圈联动 - 星河WORLD·COCO Park 龙岗星河COCO Park 仁恒梦中心等商圈在活动期间推出系列促销与主题活动 时间持续至8月31日 [5]